詩經豳風七月,描述古時的農民,順應四季的自然流轉,辛勤的調整生活作息。我曾反覆思量,為何獨獨偏好此類文章。每每讀來心中的喜悅之感,油然而起。甚至鍾情於十九世紀,致力追求自然的清新美感,以及田園風光的自然主義畫家,米勒、柯洛的作品。每每忘情的神遊其間。原來那兒蘊藏著我深邃幽邈的記憶與快樂童年!
在那個年代,只要是假日,就是我們「打工賺錢」填填牙縫的快樂時光!
外婆住在坪頂,紅瓦磚牆砌成的四合院,就座落在山區的坪頂上。屋子的右邊種了幾棵油桐樹,每到了五月花開的季節,油桐花從天旋轉而下,像極了凌波仙女漫天散花!瞬間地面陷入一片花海,如詩如畫。
夏天的午后,相思林中的知了摩股鳴聲,此起彼落!這時我們最喜歡跟隨哥哥逕往林中鑽,人手一個空鐵罐,外加一根長竹竿。小心翼翼的穿過田埂小路,兩旁綠油油的稻田,不時還可看到田螺慵懶的打著盹兒!再通過一道竹編的小橋後,整片相思樹林映入眼簾。此刻,大夥兒爭先恐後瞪大了雙眼,不斷地往樹林間搜尋,一但發現蟬蛻變後褪下的殼,手邊的長竹竿立刻登場。我總是小心翼翼的將它取下,捧在手掌心仔細的端詳,那背部一道細細的裂縫!不是逃脫的缺口,而是生命的重生的出口!「咚隆」 清而亮,隨即將它投入鐵罐中!經過一整個下午,總是戰果豐碩凱旋而歸!
但是,對於我們這群蟬殼「終結者」而言,蠕動的毛毛蟲竟是我們最大的「恐懼」!一不留神,牠就會沿著長長的銀絲線飄飄然從天而降。頓時,林間驚叫聲四起,使得整個尋寶過程如湯姆歷險記般的高潮迭起。
而我們除了耐著脖子的酸疼仰首掃視外,對於地面上簇簇叢聚的「豬母乳草」也不會輕言放過!採集後將它曬乾,那可是我們用來和「估物商」兌換「枝仔冰」和「麥芽糖」的最佳籌碼唷!那股黏滋滋濃稠甜蜜勁兒,至今還令我回味無窮呢!
村上總有商人不定期來收購「蟬殼」。據說可用它來入藥,販售後所得的利潤,比起我們幫隔壁嬸婆剝花生一整天還來得豐厚許多。對於這種「寓『賺』於樂」又可貼補家用的差事,我們可一點兒也不覺得苦唷!
在「不打工」的時候,我會帶著弟妹在稻埕上扮起家家酒。相思樹的小黃花,化身為汁多味美的鳳梨,野生的袖珍蕃茄可是剛上市的珍果,馬鞭草、牛筋草、車前草紮成一捆捆擺滿攤,就這樣吆喝叫賣起來。而日曆紙成了交易的現鈔,破瓦片成了廚房裡的鍋盆碗瓢,頓時桌上鋪滿佳餚,若吃壞肚子,還有紅磚研磨成粉當解藥!就這樣消磨了午後的燦爛陽光!
颱風天,屋頂滴滴答答的漏雨,外婆會將臉盆擺在地上。此刻,哪兒都去不了!只能盯著滴在盆裡的芭蕾舞群,隨著叮叮咚咚的樂曲,展現曼妙的舞姿!看著看著也能看出樂趣!山區最怕連日豪雨,但是,因地勢高平不至於淹水。不過,夜半屋後的竹林,隨著風強勁雨,那種鬼哭神號的景象,常嚇得我將頭深深埋進被窩裡,久久難以入眠!總擔心屋外的鬼魅從窗縫飄進!
秋天是個豐美的季節。稻埕上一畦畦黃澄澄的穀子,是農人的喜悅與結晶。不時可看到大人們頂著烈日,賣力的翻耘著穀子,直到太陽西斜、倦鳥歸巢。此刻,全家老老少少總動員,七手八腳的忙著將穀子聚攏成堆,最後再覆蓋一層塑膠布。晚餐後,大家紛紛搬出板凳,在昏黃的燈光下喝茶、聊天,享受著勞動一整天後的片刻清閒。而壟起的榖堆成了孩子嬉戲追逐的絕佳地點,在嬉鬧中不時傳來大人的吆喝制止聲。而我呢?最喜歡挨在大人身邊,聽他們天南地北,東家西家漫無目的聊,直到夜闌人靜,不知不覺就滑入夢鄉!
偶爾舅舅會在農忙閒暇之餘,帶著我們這群毛頭到收割後的稻田裡「控窯」,看著他以純熟的技巧築起土窯,我和妹妹也會依樣畫葫蘆的在一旁另起爐灶。只是常常越堆越高,不知如何收尾,甚至堆得土塊半途落跑。
接下來舅舅會吆喝我們分頭找柴火去。不一會兒功夫,枯枝殘葉堆積如山,看著舅舅小心地把柴火往窯洞裡送。不久火舌不斷往外竄燒,濃煙燻得我們不得不隨風向閃躲。殷切的眼神全寫在紅通通的臉蛋上。直到土塊由褐轉紅,清除灰燼後,我們早已迫不及待的將蕃薯、芋頭往裡頭塞。然後「亂棍齊飛」,搗不碎的地方就用砂土覆蓋,以免熱氣逸散!接下來就是一場冗長的甜蜜等待!通常我們會利用這段時間玩起迷藏,直到陣陣熱騰騰的地瓜香氣撲鼻而來,忙碌一整天下來的主戲才正式上場!
而今下班經過學校轉角處,常可看到一位白髮皤皤,年紀和舅舅相仿的老伯,手推車上擺個大甕,煨烤著鬆軟的地瓜。偶爾嘴饞也會停下來買幾個,往往在品嚐過後,有種甜蜜的滿足感與說不上來的滋味猛往心頭上竄!
我常想:隨著時空流轉,瞬時數千年,但是整體而言,農民全年勞動的情形和古時所差無幾,然而就在短短的數十載,我們的生活急速起了變化,自然環境越來越壅塞,我們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飄邈。因此,常可聽到友人感嘆的說:「當小孩子,真是幸福!」語中似乎帶著一絲絲喟嘆和萬分的羨慕,那一絲絲喟嘆似乎是因為我們無法將童年的快樂留住;而那萬分的羨慕是因為我們都不再年少。
而我覺得在成人的世界裡,最渴望擁有的是那一份單純的感動。因此,總是希望從孩子純真的笑靨裡映照失落已久的青春!這也是自己喜歡寄情於山水間,甚至把感情依附在一草一木、一幅畫、一首歌、一篇詩文中,誠如我神遊於詩經七月豳風篇,緊繃的情緒得以暫緩或紓解!
寧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