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之美☆ -*釋濟群*法師開示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可能會將涅槃等同於死亡,或視為生命走向虛無的表現。這一認知並非毫無依據,例如佛教紀念日中的「佛陀涅槃日」,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拘屍那迦城娑羅雙樹下圓寂的日子。兩千多年來,古今中外的佛弟子們也用繪畫、雕塑等各種方式表現了這個場景。但我們要知道,這只是象徵色身的入滅,並不是生命的虛無,更不是涅槃的全部內涵。
在印度宗教史上,涅槃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代表著終極價值,也是各種宗教修行的目標所在。佛教源自印度,同樣以涅槃為追求。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只是對涅槃的解讀,及證悟涅槃的途徑。
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說,中國人追求的成功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要立足於這一生,立足於現世的道德圓滿、功成名就及造福社會。但印度人追求的成功是立足於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從生命自身而不是某些現象來審視。就這個意義而言,涅槃代表著生命的成功,相當於現世的一切,顯然更深遠,更究竟。
所以說,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補充作用。一方面,佛教的影響遍及哲學、文學、藝術、民俗等領域;另一方面,佛教關於心性和輪迴的理論,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可以彌補中國傳統文化的不足,拓寬了國人對生死和宇宙的認識。而在心性和輪迴的理論中,涅槃是不可或缺的概念。
究竟什麼是涅槃?如何才能證悟涅槃?這不僅是值得探討的話題,並且和每個人休戚相關,並不像某些人以為的,只是形而上的哲學問題或宗教問題。以下,我想從幾個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從印度文化看涅槃
印度的宗教和哲學非常發達。佛經記載,「爾時王捨城有九十六種外道」,說明佛在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宗教。其中,最古老的婆羅門教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他們把人的一生分為四個時期,最初是梵行期,學習吠陀等經典;之後是家居期,成家立業,傳宗接代;接著是林遁期,到森林中一心修道;最後是雲遊期,遊化四方。簡單地說,前半生主要完成世間責任,後半生是為信仰而活著。
因為這樣的傳統,很多人經歷過長期的禪修訓練。在此過程中,經由自己的宗教體驗,形成對人生和世界的解讀,就可能自創宗派。這使得印度的宗教流派層出不窮。但所有宗教的核心思想,無非是輪迴和解脫。
所謂輪迴,即生命如何從過去走到現在,再從現在走向未來,如何完成過去、現在、未來的延續。除了對輪迴現象作出解釋,印度宗教普遍認為輪迴的本質是痛苦的,人生價值就在於斷除輪迴之因,走向解脫,證悟涅槃。這也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標。區別在於,對涅槃的境界會作出不同詮釋,且抵達涅槃的修行方法不同。
印度宗教普遍認為,無明、欲望、貪著是造成輪迴的根本。無明,是對生命和世界的無知。因為無明,就會對外境產生貪愛,產生欲望。這種貪愛和欲望就像繩索,將我們捆綁在輪迴中。怎樣解決輪迴之因?除了相應的見地,印度宗教普遍推崇禪定和苦行,認為通過禪定可以令心安住,通過苦行可以降伏欲望。 至於對涅槃的理解,印度宗教往往認為,成就四禪八定就是涅槃。根據《奧義書》的思想,認為宇宙是大我,個體生命是小我,當小我回歸大我並與之融合時,就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梵我一如。《大毗婆沙論》中,也列舉了外道的五種現法涅槃論,如以「受妙五欲名得第一現法涅槃」等。
今天說到很多佛教名相,包括涅槃,並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產生於這個共同的思想背景下。雖然使用同樣的概念,但其中的內涵大相徑庭。佛陀當年出家修行時曾跟隨兩位老師,修習無想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並很快成就,得到老師的認可。但佛陀發現,這些只是意識的特殊狀態,不是究竟的涅槃,並沒有徹底解決迷惑和煩惱。只是通過禪定讓它們暫時止熄,不起作用。一旦出定或遇到對境,這些迷惑和煩惱還是會復甦。
二、佛教對涅槃的理解
佛教又是怎麼理解涅槃的呢?佛教有三大語系,眾多法門,簡單劃分,可分小乘和大乘,又稱聲聞乘和菩薩乘。
1. 聲聞乘
聲聞乘對涅槃的理解偏向否定,這是立足於涅槃本身的含義。涅槃,意指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延伸為寂滅、寂靜、滅度。佛法認為,凡夫生命都蘊含著貪瞋癡三種病毒,這是製造痛苦和輪迴的根源。如果想要解脫輪迴,證悟涅槃,首先要平息這三種病毒。
正如《雜阿含經》所說:「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入阿毗達磨論》同樣告訴我們:「一切災患煩惱火滅,故名涅槃。」在這個角度裡,涅槃代表煩惱的滅盡。
在聲聞乘中,涅槃分兩種,一是有餘依涅槃,一是無餘依涅槃。所謂有餘依涅槃,即行者已證悟阿羅漢果,徹底平熄內在惑業,但五蘊的果報身還在。可見,涅槃並不等於死亡。只有進入無餘依涅槃,不僅平熄了惑業,且色身也走到終點,不再輪迴。
《本事經·二法品》說:「涅槃界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有餘依涅槃界,二者無餘依涅槃界。云何名為有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捨重擔,已證自義,已盡有結,已正解了,心善解脫,已得遍知,宿行為緣,所感諸根猶相續住。雖成諸根,現觸種種好醜境界而能厭捨,無所執著,不為愛恚纏繞其心,愛恚等結皆永斷故…乃至其身相續住世,未般涅槃,常為天人瞻仰禮拜,恭敬供養,是名有餘依涅槃界。
云何名為無餘依涅槃界?謂諸苾芻得阿羅漢,諸漏已盡…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是名無餘依涅槃界。」
關於這個問題,人們常見的困惑還在於:涅槃後到哪裡去?輪迴的生命千姿百態,如果這個生命停止,會進入什麼狀態?是空無所有,還是存在於另一個維度呢? 從聲聞乘來說,涅槃意味著生命將融入空性的海洋,體會空性的無限喜悅。
正如《阿毗達磨俱舍論·分別根品》所說:「此極寂靜,此極美妙,謂捨諸依,及一切愛盡離染滅,名為涅槃。」巴厘藏《相應部》則告訴我們︰「涅槃超越種種無常變化,痛苦憂毀。它是不凋謝、寧靜、不壞、無染、和平、福祉、島洲、依怙、皈依處、目標、彼岸。」由此可見,聲聞乘對涅槃的表述雖然偏向否定,但絕不等於虛無。
2. 菩薩乘
而大乘經典對涅槃的表達更重視肯定的層面。《大般涅槃經·如來性品》說:「若油盡已,明亦俱盡。其明滅者,喻煩惱滅。明雖滅盡,燈爐猶存。如來亦爾,煩惱雖滅,法身常存。」涅槃代表煩惱和輪迴的熄滅,雖然燈火已滅,但燈座尚存。如來也一樣,煩惱雖已盡,但法身常在。
《涅槃經》中,佛陀還辨析了大小乘佛法對涅槃的不同側重,告訴我們:「若言如來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聲聞乘法則不應依。」如果僅僅像聲聞乘所說的那樣,認為涅槃只是熄滅了迷惑煩惱,這種表達並不究竟。事實上涅槃還代表佛菩薩入法性,證法身,成就種種功德。正如經中所說,涅槃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具足常、樂、我、淨四德;還具足甜酥八味,分別是常、恆、安、清涼、不老、不死、無垢、快樂。所以說,涅槃之體不是落於寂滅的頑空,而是以實相、法身為體,有無盡妙用。
基於此,菩薩乘講到四種涅槃,除了聲聞乘的有餘依涅槃和無餘依涅槃,還有自性清淨涅槃和無住涅槃。
何為自性清淨涅槃?《六祖壇經》開篇即以「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四句話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菩提自性,而且它是本來圓滿的,所以眾生都有自我拯救的潛力,都具足自性清淨涅槃,都能成佛。它就在生命的某個層面,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修行要做的,是體認並開啟這個本來具足的菩提自性,這是成佛的根本。在這個層面,我們和三世諸佛,乃至六道一切眾生是平等無別的。
而無住涅槃更開顯了大乘佛法的特色,體現了佛菩薩和阿羅漢最大的不同。聲聞乘的修行是發出離心,所以阿羅漢在證悟涅槃之後,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將自己融入空性,安享法喜。而佛菩薩不僅發出離心,還要發菩提心,這就意味著對一切眾生作出承諾:我要盡未來際地走向覺醒,同時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覺醒。所以佛菩薩在具足解脫能力之後,還以利益眾生為使命。他們看到眾生在六道中受苦受難,在大悲心的驅動下,一生又一生地入娑婆,度眾生。
佛菩薩有兩大品質,一是智慧,一是慈悲。因為有通達涅槃的智慧,所以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就不會黏著,或陷入輪迴的事相,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因為有無限的慈悲,所以將輪迴作為道場,尋聲救苦,而不是獨享涅槃之樂。
佛菩薩之所以能平衡出世與入世,正是因為智慧和慈悲兩大法寶,所謂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凡夫沒有出世的智慧,看不透輪迴本質,所以無法在入世時保持超然,容易貪著名利、地位、財富,貪著輪迴盛事,陷入「有的」執著。聲聞人雖有透徹世間的智慧,但沒有承擔的大悲,所以視三界如火宅,生死如冤家,對輪迴避之唯恐不及。而菩薩既有出世的超然,又有入世的悲心,才能以出世心,行入世事,廣度眾生,無有疲厭。這正是無住涅槃的殊勝所在。
總之,佛教對涅槃的認識主要有兩種。一是聲聞乘的認識,偏向否定;一是菩薩乘的認識,在否定的同時有正向的開顯。兩者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是不一樣的。
三、涅槃之美
瞭解涅槃的概念之後,接著談涅槃之美。這裡的涅槃屬於佛教的範疇,而不是印度其他宗教所說的涅槃。從佛法的角度觀之,涅槃體現了一種出世的、聖賢的、佛菩薩的美。在世人的認知上,可能很難想像這是什麼樣的美。但我相信大家瞭解之後,一定會對這種終極的美心生嚮往。那麼,涅槃的美具有哪些特質呢?
1. 涅槃,是空的美
首先,涅槃屬於空的美。常人比較熟悉的,是存在的美,包括各種藝術品、生活用品,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也就是說,我們對美的認知是需要物件的,是建立在有的層面。而我們在認識這些美的同時,很容易產生執著,建立二元對立的世界,例如美與醜,善與惡,貴與賤,你與我。而對立又會帶來貪和瞋,帶來得失的焦慮和痛苦。所以這些美在帶給我們享受的同時,也會帶來種種負面作用。
而涅槃需要我們去體會空的美。如何從習以為常的有,進入對空的認識?這就需要通過修行,消除二元對立。
佛教唯識宗認為,一切現象都是我們內在迷惑的顯現。因為凡夫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所看到的,只是被有色眼鏡處理過的影像。這就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有客觀、固定、不變的世界。從本質上說,一切都是心的顯現,是由心決定的。
唯識宗還進一步讓我們審視心是什麼?如果我們學會審視內心,會發現心是無形無相,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既然這顆心了不可得,由此產生的情緒和妄想也就沒有立足之地了。這樣才能體會虛空般無限的心,也就是心的本來面目。
說到涅槃之美是空,可能有人會覺得:涅槃是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其實空是代表涅槃的特質,但不是虛無,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空,才能無限;因為空,才能包容萬物,生長萬物。
一個人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此人的心有多大。平常人都是活在這樣那樣的念頭中,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感覺中。而這種感覺是有好惡的,有喜歡或討厭,接納或排斥等的分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不可能真正的平等與慈悲。修行正是幫助我們走出念頭的束縛,回歸虛空般廣大的心。這樣才能對眾生建立平等無別的慈悲,才能接納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
2. 涅槃,是無限的美
凡夫所見的一切都是有限,有生有滅的。不論世間萬物的存在,還是我們擁有的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等,無不是如此。包括我們這一期的生存,也不過短短幾十年。人死之後到哪裡去?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說,人死如燈滅,那就意味著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這使很多人對生死產生焦慮,想到死亡會結束這一切,頓感生命的虛無。
事實上,生命有兩個層面。除了有限的層面,還有無限的層面,只是一般人執著並止步於有限,沒有能力認識無限。西方哲學崇尚理性,試圖通過理性探索世界和人生。但理性本身是有限的,由此獲得的經驗也是有限的。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對微觀世界的剖析日益深入,對宏觀世界的探索日益遼闊,但這一切依然停留在有限的層面。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依然是微不足道的。
那麼人到底有沒有能力認識無限?從佛法角度來說,對無限的認識,需要有無限的智慧。這種智慧不是來自經驗或知識,而是每個人本自具足的。只是眾生被無明所縛,使寶藏隱沒不現,雖有若無。佛陀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發現了這一寶藏,並將開啟寶藏的方法和盤托出,引導我們明心見性,體會生命的無限。
涅槃就代表對無限生命的體認。佛陀當年因為看到老病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憂、無惱的最上解脫—涅槃。但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後,講經說法四十五年,最後卻還是入滅了。有人就疑惑:佛陀到底有沒有解決生死問題?佛陀為解決老病死的痛苦而修行,為什麼他在證悟之後,色身還是消亡了呢?在一般人的概念中,確實會有這樣的不解。
事實上,佛陀已經體認到生命的無限性。在這個層面,法身常存,不生不滅。但從有限性的層面來看,色身的無常生滅只是一種自然現象,眾生如此,佛陀也如此示現。區別在於眾生是在業力推動下,無奈被動地流轉生死。生,不能自主;死,也不能自主。但對體悟了無限生命的覺者來說,生死只是外在形式的改變,是緣生緣滅的。不必說佛陀,我們看那些坐脫立亡的歷代祖師,也是因為體會到生命的無限,而能自在地面對死亡,顯現出無數令人景仰、激發道心的瑞相。
3. 涅槃,是清淨的美
說到清淨,首先我們想到的是乾淨。我們的審美習慣可能千姿百態,但乾淨往往是基本的前提,從食物、衣服、用品到居家環境,都是如此。現代都市霧霾嚴重,使人格外珍惜乾淨的空氣。如果去青藏高原等沒有污染的地區,會深深感受到天地間,有一種清澈的美。尤其是深受霧霾之苦的都市人,會被這種清澈所感動,身心舒暢。這就是清淨的美,沒有污染的美。
涅槃所體現的清淨之美,是代表生命的清淨,內心的清淨。凡夫因為無明惑業,看不清自我和世界的真相,從而產生錯誤認識,導致我法二執,包括對自我的貪著,對世界的貪著。世界本來沒有中心,我們卻以自我為中心,建立種種執著,引發瞋恨和對立,引發種種煩惱和負面情緒,給生命帶來極大的污染,使自己迷失其中。
佛法中,將這種污染稱為塵垢。每個生命的塵垢不同,有的塵垢深厚,有的塵垢很薄。這既和煩惱的積累有關,也和個人的宿世修行有關。基於此,佛教把人分為鈍根和利根。鈍根就是障深慧淺,必須由下而上、有次第地深入修行。利根就是塵垢很薄,可以在善知識的引導下,撥開迷霧,頓悟本心。
佛法認為,凡夫和諸佛的區別就在於迷悟之間。迷就是迷失覺性,悟就是體認覺性。禪宗修行之所有頓悟法門,之所以能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正是針對上根利智而言。如果學人塵垢輕微,再遇到明眼師長,就可能在某個契機當下認識本心,認識本來具足、本來清淨的覺性。
但這樣的根機畢竟少,多數人還是需要像神秀所說的那樣:「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戒定慧的修行,正體現了這樣的次第。通過持戒,使生活如法清淨,為修行營造良好的心靈氛圍;通過修定,平熄內在的煩惱妄想,培養覺知力和觀照力。在這一基礎上,就能有效地聞思正法,如說修行,最終開啟智慧。
很多人把修行當作一個點,只看重開悟、解脫。可自身根機不夠,又沒有善知識指點,每天就在那裡望梅止渴,想著開悟,或說一些和開悟有關的話,卻忘了,這些和自己當下的現狀並沒有什麼關係。那不是你的境界,不是說一說就夠的。
事實上,修行是一條路。不論解脫道還是菩提道,都包含了一系列逐步向前的網站,而不僅僅是一個點。所以我們現在宣導有次第的修行,就是説明學人認識,這條路到底怎麼走。第一步怎麼走,第二、第三、第四步怎麼走。把這幾步走好,第五步自然就到了。之後的更多步也是同樣,只要一步接一步,就能抵達終點。這才是有效的修行,而不是在那裡浮想,浪費寶貴的暇滿人身。
如果不修行,我們都是活在不同的塵垢中,而且在不斷地製造塵垢,製造垃圾,使內心躁動不安。只有徹底平息塵垢,我們才能體會到,心可以像無雲的晴空一樣,那麼清澈、純淨。這就是涅槃所具有的清淨的美。
4. 涅槃,是寂靜安詳的美
說到寂靜,大家可能有點陌生。現代社會喧囂浮躁,充滿聲色刺激。即使在沒有聲音的地方,我們內心依然有各種聲音此起彼伏,靜不下來。這些聲音來自哪裡?就來自生命中長期積累的念頭和情緒。這些心理活動被不斷重複,力量越來越大,佛教稱之為串習。所謂串,就是像糖葫蘆那樣串在一起,所以它們出現時往往是連續性的,一念接著一念。
從唯識的角度來說,曾經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不是發生過就結束的,而會儲藏在阿賴耶識中,形成種子。一旦因緣成熟,它們又會產生活動,使心靈海洋波濤洶湧。我們每天說什麼,做什麼,有什麼想法、情緒、煩惱,都和生命中曾經播下的種子有關。這些種子產生活動時,又會讓心理力量得到重複和增長,唯識宗稱為「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由種子產生現行,而現行的同時又讓種子的力量得到強化。
因為我們疏於對生命的管理,所以內心時常處在無明的狀態。於是乎,在外界誘惑和衝擊下,不知不覺製造了各種不良心理,不知不覺讓這些心理重複並積累。當它們的力量日益強大之後,我們根本就做不了主,只能在它們的驅使下忙來忙去,不得安寧。一旦停下,就陷入無所事事的焦慮中,必須不停地看點什麼,說點什麼,做點什麼。這就使現代人活得很累很辛苦。
我經常說,生命就是一大堆錯誤的想法,再加上一大堆混亂的情緒。這是多數人的現實。因為我們沒有對生命作過智慧的審視、主動的選擇,而是任其發展,結果就被錯誤想法和混亂情緒所控制。這些念頭之間還會產生衝突,當衝突表現出來,使我們在家庭中和親人發生衝突,在社會上和同事、朋友發生衝突,甚至不能和大自然友好相處,而是肆意地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所以說,一旦內心躁動不安,將給自己和世界帶來麻煩。
這裡所說的涅槃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內心所有躁動平息之後,生命所呈現的寂靜的美。這種美來自覺性,是盡虛空遍法界的,是空性蘊含的重要特質。
5. 涅槃,是喜悅的美
當我們體會到生命的寂靜之後,才能體會到內在空性的喜悅。《大般若經》記載,佛陀的笑是舉身微笑,全身每個毛孔都散發著光明和歡喜。這種喜悅來自對空性的證悟,是無住、無所得的,是不需要物件的,是永恆的、源源不斷的喜悅。而平常人的笑往往來自某種情緒,是有物件的,也是容易變化的。
我曾多次為大眾開講「心靈創造幸福」。因為不少人關心,佛法說人生是苦,是不是排斥幸福?佛教到底怎麼定義幸福?在佛教看來,世間的幸福多半來自環境和感受,是有漏的,是膚淺而短暫的。所謂有漏,即有缺陷。一旦我們對此產生執著,痛苦更是在所難免。因為這些幸福是建立在迷惑和煩惱之上,只是對痛苦的暫時緩解,本身卻是苦因。
為什麼佛法說人生是苦?並不是說人生沒有快樂,而是認為這些不是本質上的快樂。佛教把快樂分為兩種,一是有苦之樂,一是無苦之樂。世間的快樂都是有苦之樂,不論是感情、家庭、財富、事業、地位,在給我們帶來滿足和快樂的同時,就埋下了失去的痛苦。在這個無常的世間,生一定伴隨著滅,得一定伴隨著失。尤其當我們對此產生執著之後,痛苦還會隨之加劇。
無苦之樂並不是來自外在環境,也不是因為得到什麼,而是來自生命內在的覺性。它是本自圓滿,具足一切的,會源源不斷地散發喜悅,不需要依賴任何條件,本身就是製造快樂的永動機。所以說,心才是苦樂的源頭,是幸福的根本。當我們有煩惱時,心是痛苦的根源;而沒有煩惱的時候,覺性就會成為快樂的根源。
6. 涅槃,是無住的美
凡夫心是有黏著的,這和無明和貪瞋癡有關。無明使我們看不清世界和自我的真相,從而對世界和自我產生錯誤設定,並牢牢地執著這種設定,對我和與我有關係的一切產生貪著和依賴。
由於貪著越深,當貪著物件發生改變的時候,我們就會越痛苦。在一個人陷入痛苦時,我們通常會以「不要太執著」來開導。事實上,這種說法往往作用不大。因為這些執著根深蒂固,不是想放就能放下的。
怎樣才能放下執著?首先要學習佛法的智慧。例如《心經》《金剛經》,自古以來就是很多文人、士大夫修身養性的寶典。因為儒家是積極入世的,而在入世的過程中,難免宦海浮沉,人事變遷。如果把地位、名利看得太重,不管得意還是失意,其實都會辛苦。得意的時候很累,失意的時候很慘。如果在入世的同時,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明白一切無非是條件關係的假相,那麼得意的時候可以兼濟天下,失意的時候可以獨善其身,就無所謂的得失,更不會因此帶來什麼情緒。
佛法對世界的觀察,有兩個字特別精闢,一是「假」,一是「幻」,可以引導我們從更高的角度看待世間。所謂假,說明一切現象都是假有。既不是沒有,也不是永恆、真實不變的有,而是條件、關係的假相,並會隨著條件、關係的變化而變化。所謂幻,說明一切都是幻化的,不是真實不變的有。
佛法重視緣起,讓我們學會用緣起的眼光看世界,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主觀感覺之中。這樣就會看到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因緣因果,都是正常的。不論出現什麼結果,都能欣然接受,因為它們是緣生緣滅的。同時也就不會那麼黏著,不會把得失看得太重。
因為黏著程度就取決於我們怎麼看問題,只有看淡了,才能減少黏性,反之亦然。其中的難點在於,以癡和貪為基礎的凡夫心,本身是有黏著的,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如果要在一切事相上減少黏著,是非常困難的。根本的解決之道,是體認黏著背後那個不黏著的層面,那就是覺性,是空性。
我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兩種結果,一是走向煩惱,走向生死,走向輪迴;一是走向真理,走向智慧,走向解脫。有什麼樣的人生道路,主要取決於我們怎麼看世界。如果我們帶著無明、煩惱和錯誤認識看世界,就會產生我法二執,製造煩惱、生死和輪迴。只有通過修學,把佛法的智慧轉化為自身認識,並用這種智慧指導禪修,才能突破能所的二元對立,抵達空性。
當我們體會到空性,就能體會到虛空一樣的心。當我們以為雲彩就是整個世界時,雲彩會遮蔽一切。當生命安住在虛空狀態時,我們還會黏著雲彩嗎?
那麼,如何體會沒有黏著的心?必須獲得不黏著的能力。
涅槃就是不黏著的能力,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經中反覆告訴我們,在修行過程中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論修佈施,還是利益眾生、莊嚴國土,都要看到一切是緣起的假相,在空性層面,任何現象都是了不可得的。
只有不執著於事相,才能在做的當下,體會空性。否則就會像凡夫那樣,即使在行善過程中,也會進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對自己所做的事產生執著,最後還是在成就凡夫心,還是處處掛礙。只有於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命才不會被束縛。
7. 涅槃,是大自在的美
世人都追求自由,例如政治是從社會體制追求自由,哲學是從思想層面追求自由,藝術是從精神領域追求自由,還有現代人崇尚的財富自由等。但這些真能帶來自由嗎?事實上內心若不自在,再寬鬆的環境和財富,都不能解決問題。
佛法所說的自在,是從生命本身而言。對於證悟空性的覺者來說,不論處在什麼環境中,都是自在無礙的。外在的一切,不會對他構成任何束縛和傷害。
凡夫因為貪瞋癡,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形成依賴,只要喜歡什麼就會不斷對它產生需求;一旦建立需求,就會逐步形成依賴;有了依賴,就會胡思亂想,希望它永遠存在,而且永不改變,最終作繭自縛,為物所役。
現在有個詞叫「被控」,這並不是個別的,而是一種普遍現象。甚至可以說,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生活在被控中。除了被外物控制,還被內心的各種念頭控制。其實,被外物所控也和念頭有關。我們有什麼樣的依賴和需求,就會被什麼控制。正是這種需求和依賴,使生命不得自在。
因為我們對世界有一份期待和設定,所以在面對得失、榮辱、是非、生死的時候,只要結果和期待不符,我們就不接納,不自在。這使我們不斷攀緣,去創造符合內心需要的一切。但世界並不是根據我們的需要而存在,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面對各種挫折和不自在。
佛法所說的自在有兩種,一是慧自在,一是心自在,也叫慧解脫和心解脫,以此解決生命內在的兩大問題。首先是慧自在,解決認識的問題。因為智慧能了知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使我們不再迷惑。如果一個人充滿困惑,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也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就只能憑著感覺隨波逐流。這樣的生命是不能自主,也不得自在的。慧自在就是讓我們看清真相,知道什麼是對人生有真正意義的,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並對未來充滿信心。
其次是心自在,解決情緒的問題。我們的心之所以不自在,是因為有重重煩惱。這就需要通過聞思和禪修,從文字般若到觀照般若,最終開發生命內在的實相般若,從根本上擺脫迷惑,斷除煩惱。
很多寺院的殿堂中,都懸掛著「得大自在」的匾額,這正體現了佛菩薩的生命境界。《華嚴經》中講到十種自在,分別是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心自在。因為心的自在,其他各方面才會隨之自在。
以上從七個方面解讀涅槃的美。這是代表佛菩薩所成就的功德之美,人格之美,是世出世間最為圓滿、究竟的美,也是佛菩薩成功的標誌。如果我們瞭解到,學佛正是幫助我們成就這樣一種美好的生命,我想,它將成為每個人的心之所向。尤其在今天這個喧囂的時代,隨著物質的空前發達,人類對自我的迷失卻越來越深,甚至越來越煩惱,越來越不容易幸福。所以對自我的認識,對生命良性潛質的開發,不僅對個體生命意義重大,而且對未來世界意義重大。
(摘自濟群法師的菩提書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