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19 10:21:58| 人氣5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筆記】「打扮」?打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身為文學論述者,受到最大的詬病套句諸多文學評論者的討論,往往淪陷於社會文化的外緣,而少了文本的討論。就這點質疑從來不曾否認過自己是個「耽溺於」社會文化論述者,對於潮流的脈動、文化的反省,以及社會文化情境所造成的文學現象,一直是我樂此不疲的討論內容。也是這麼的過度「淪陷」,導致許多人對於自身為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者,更多人以為我是個追逐流行者,不管是思維上或者是論述上。

以「流行」這個概念來看文化現象的移轉,以在我的周邊充斥的都是屬於較為流行的產品,有偶像崇拜論、有流行音樂追逐,閱聽著最新的戲劇與前衛藝術,追索目前服裝、美妝,甚至是各種流行訊息,現在賞玩的流行玩意兒,泰半我都不落人後的以實驗形式加入話題的思考與對話。這種行徑作風很容易在傳統中文裡被邊緣化,這點是無可厚非的。這裡提出這個話題,絕非我擔憂自我受到排擠或歧視而論之,對於「流行」這類的突破傳統思維,有別於古典文學的討論方式,是目前的我不斷的想跨越與追求。

既然已經跨進了「流行」這樣的文化現象,打扮在潮流裡有著勢不可擋的能量,大家講「打扮」,也重視「打扮」這事。對於「打扮」一詞,以網路線上《林語堂當代英漢辭典》的解釋為「打扮:To dress up, make up」,如果以普通話進行推敲,可以說著裝穿著與化妝,這都可以稱做是「打扮」,更精確的來說,「打扮」立基在所謂的著裝穿著這部分來論,是無性別的一種認定方式,從無性別的論述觀點來看「打扮」這句話,套上整個後現代的文化術語,打扮之於人,是一種以穿著裝扮最為表述最主要的工具,除了說明既有的身份與地位,同時陳述穿著者自身對色彩的認知與衣著剪裁的樣式。

當「打扮」這一詞對於文化表述上進一步推衍,推到極致,往往不僅僅限定於著裝穿著這一類,連帶著不管是從最上頭的髮型、髮飾,臉部的修飾,直到腳底套上的鞋子,都可以在「打扮」這個文化事物得到充分的解釋。從「打扮」的文化現象,越來越可得知整個台灣文化從內在的修為逐步轉化到外在的修容與穿著的著重。許多人擔憂這類的文化現象的移轉,然而這種外在打扮的追尋,如果從整體文化表述論,可以得知追求外在的「打扮」,成為現代人身心的安頓,透過大量的外在重金的包裹,足以顯示一種個人象徵,個人象徵的凸顯足以創造一種感官美感經驗的獲得與內在思維的再現,「打扮」普遍現象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一種現在文化啟示。

然而,就傳統思維來看待「打扮」這件事,充滿著性別偏見,「打扮」在中國古典文學裡皆訴諸於女性,不管是古典詩詞或者是散文裡,都帶著對女性的感官,女性敷粉打扮在古典文學裡有其正當性,甚至是朱慶餘的作品〈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拿女性的打扮象徵著科舉考試溫卷的情況。古典與現代的岐義性通常以這種方式展開,古典的文化現象裡,或許「打扮」是女性相當重要的修容裝束,只有在婉轉曲折的女性世界裡,可以看到「打扮」此一事實表述,所謂「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媛」(曹植〈與楊德祖書〉),女性打扮的論述,往往出現的同時,做為一種論述的表徵,在進一步說,女性的裝扮只為客觀的存在,以詩詞客觀敘述女性的美貌與修容打扮。傳統論述裡,「打扮」僅僅在於女性自身,然而情境的轉變,文化的遞移,「打扮」一詞在當代顯得豁達與通融,「打扮」從西化東進後,文化的多義性在當代展現著解構的文化思維,「打扮」已經是一種流行產物,也是身份的表徵,不在侷限於女或男的性別論定,打扮已經是整個當代文化的共同語言,甚至套句現在的流行語:「我就是愛打扮」,不管是男性是女性嘴裡所吐出此一論調,在當代的文化邏輯已經是被認可與讚許的。

當時代環境的轉變所帶來對語詞解釋的裂變與岐義化,對於過度到二十一世紀生存的人類而言,算是天經地義的意符的解構轉變,無須掛上有色的眼光與想法來看待「打扮」究竟是歸類到哪一種性別屬性,語詞轉變與汰換如此快速,目不暇給,令人玩味的反而是,人類採行的態度如此的難產與制式,如何突破一己的成見,平心的看待文化的遞變,將可說明你的適應力。

台長: zorawu
人氣(5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筆記】文字的存在!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筆記】真實與虛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