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20 12:00:41| 人氣1,2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再多的語言,仍是虛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02年5月17日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T305實驗劇場
節目: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董維琇、
表演組梅若穎畢業獨立呈現《假戲真做》

戲很長,晚上七點半開演,包括中場休息一直演到十點半才結束,戲一看完,印象最深刻的顯然是長篇累牘的台詞,尤其是江國生飾演的視才傲物的劇作家翰文,這個角色不管在寫作,或是在談情說愛,甚至於面對自己的妻女、朋友,總喜歡長篇大論的處處吊書袋,有好幾段他質疑、詰問、嘲諷、表白的台詞,話真是多到壓得令人喘不過氣來,如果我是飾演翰文姘頭(劇中叫做小璦)的梅若穎,對於翰文的強辭奪理、好辯成性的習慣,可能會從角色扮演的不耐煩,轉移成演員本身真實的不耐煩。偏偏翰文又獨以文字為世界最尊貴的事物,在指涉的層面上極度精準,不容遭踐踏,但是這卻讓他失去了所愛的小璦,頗為諷刺;甚至在重重文字矯飾的最底層,都令我懷疑他究竟有沒有愛過小璦或任何人!
戲原本是當代英國著名劇作家Tom Stoppard於1982年所編寫的The Real Thing,本次演出將其劇名譯為《假戲真做》,除了語言所表現的形式所造成的氛圍為其主要特色之外,究竟何為「The Real Thing」(真實的事物)?或如何「假戲真做」?成了觀賞這齣戲的另一道課題。劇中的每一個角色,對於愛情或婚姻的看法與經驗,程度深淺不同,但終歸一句話,他們都在追求真愛,但是也同時質疑真愛,玩弄真愛。
小馬(馮翊綱飾)兩次婚姻都娶了女演員,卻很可能只是迷失在生活、愛情、與愛人演戲之中。夏蕾(蔡櫻茹飾)和翰文之間的夫妻關係早已名存實亡,雖然他們還有個十七歲的女兒菲菲(林玉琪飾),在夏蕾有點賭氣的說白裡頭,她坦誠目前已和九個男人互有較密切的來往,只是,同樣,在前述語言遊戲的迷宮裡,我們仍無從得知夏蕾所說是真是假。翰文則幾乎活在他自己所架構的劇本世界∕文字世界當中,周遭親友的生活都可能被他寫入戲中,對於小璦只存有肉體上與口頭文辭上的愛,從來不知真愛為何物,到了劇終,同時失去了妻子夏蕾與姘頭小璦,也不足為惜了。小璦則一直很努力地保持著對翰文的愛慕,但翰文的偏執卻令她漸感嫌惡,最後則與演對手戲的阿保(吳天佑飾)發展另一層關係,對小璦來說,這當然是從翰文所架構出來的文字牢籠逃離的唯一管道。
四個主要角色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錯綜複雜的,尤其在一場四人暗中較勁的戲裡頭(在翰文家的客廳),四人對小璦要為破弟(簡漢宗飾)仗義執言並出席委員會一事,語言交鋒,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在語言內容的層次上,交雜著對政治、歷史、藝術等不同的堅持立場,不得不令人對Tom Stoppard的文字編寫功力感到激賞。
也許是因為英語句構的緣故,或是因為文字翻譯的關係,還有就是角色所處世界及其所扮演之身分階級之故,我們聽著主要角色的對話,語言很少是直來直往的(這反倒成了破弟所寫劇本的語言特色),總是子句中含有子句,書袋中夾有典故,繁繁複複,層層疊疊,如果不是具備一點歐洲文藝造詣的話,有時候還真是「轉」(台語)不過來。不過也因為這些豐富的語言意像,讓觀眾經由聽覺而得的感官享受,更具智性,當然,這也考驗著演員表達的能力。
對於演員掌握這類大段台詞,且深具意像與典故而言,可以看得到幾位舞台經驗豐富的演員們,很盡職也很努力地去達到某一種水平,總體而言,馮翊綱飾的小馬輕佻、迷糊、與耍寶,大致有把角色的性格表現出來了;蔡櫻茹飾的夏蕾聲音稍嫌小聲,可以再多一些「酸味」,來諷刺翰文;江國生飾的翰文,則覺抑揚頓挫可以再多一點,就目前而言,他只是很努力地把大段台詞過完,有時還覺氣喘不過來;至於梅若穎飾的小璦,大致沒有太多問題。
最後,還是回到「語言」和「真實」的辯證上。其實自六○年代以降,語言的真實指涉性便一直遭到批評,Tom Stoppard用一種很諷刺、有點後設的編寫技巧,來凸顯語言對於真愛的探觸,仍有相當的距離。從小璦對翰文多次的抱怨裡頭,我們已經可以看清楚:真愛是需要真心相待的,再多的語言矯飾都只不過是緣木求魚,虛假做作。所以,我們應該可以說,「The Real Thing」就是「True Love」,若要「假戲真做」,仍需要真心相待,那才是real、 true 、真!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2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