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21 01:03:52| 人氣2,8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非常林奕華《一個人的一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211218日,周六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如果沒看過楊德昌的電影《一一》】

看到兩個生理男演員,服裝及造型相去不遠,在劇院舞台上鋪了草綠色的表演區裡,運用若干沙發、白板、桌子、椅子,還有偶爾會用到的一堆空紙箱,移來挪去,「變換」不一樣的表演空間與場景,再加上時不時會用上一些預拍的影像,還有舞台上方表現挺活潑的一圈方形的LED長燈管,隨著演出內容而變換燈光、燈色的組合;而後,把這些「物質性」的劇場元素,裝進十四個隔離日的結構,也就是英文劇名所謂的"14 variations"(十四個變奏),因而中文劇名叫做《一個人的一一》,英文劇名叫做"14 Variations on the Theme of Yi Yi"(暫時直譯:《一一》主題的十四個變奏),因為這段文字假設的是「如果沒看過楊德昌的電影《一一》」,所以不會知道《一一》的主題,也不會知道在變奏什麼,更不用說還變了十四個奏,真的有在變奏嗎?(其實我一看到英文劇名,就覺得不妙了,心理準備又要長期抗戰了,還好這次算仁慈寬容,只演了兩小時,不像過去動輒四小時以上)。頂多看到,兩個生理男演員,走來走去,或坐或臥,沒什麼太直接的對話或表演交流,即使各自有在說些話,但也實在不知所云;而所謂的「十四個隔離日」,也並未對作品結構發揮什麼樣的結構意義,充其量,就是十四個演出片段(那就說是「演出片段」即可,不解為何要說是「十四個隔離日」)。

 

【看過楊德昌的電影《一一》,不論演出前看,或演出後看】

所謂的孤獨或寂寞,絕非專屬於現代人,在過往的各類文藝經典作品之中,早就已經是常看到的主題了;偏偏在這個演出之中,不特出,不深刻,再加上林奕華及其作品一貫的「說教味」、「我來告訴你…」的語態,更讓人無法苟同。

 

電影中所謂洋洋的世界觀,即「我只能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後面,這樣,不是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嗎?」,因為洋洋是十歲左右的小學生,因為他對父親說(問)的這個問題,父親(成人,或者林奕華)認為這個問題具有莫大的哲思性,似乎被醍醐灌頂,但父親也沒再追究下去,反而轉換了個話題,要洋洋想想周末要帶媽媽去哪裡走走、散散心。

 

而敏感的林奕華,倒是在看了《獨立時代》之後,想以楊德昌的電影出發來創作,《一一》其實是彭鎧立推薦的。重點是,洋洋的世界觀只不過是用童言童語(許多成人總覺得如此敘述的世界觀打臉成人,很了不起),將哲學家的沉思與辯證,白話罷了,這樣就受感動了?只能說,創作者是「山地饅頭」(sentimental)。何況,若對台灣的劇場觀眾而言(戲齡差不多至少在十五年左右者),多少都聽過或看過王嘉明的《膚色時光》,不是老早就已經具現了「只能看一半」的舞台世界嗎?實在是無須大驚小怪。

 

至於前述「十四個隔離日」的十四個小標題,全數出自於電影中的對白,也沒有太大意義,充其量就是創作者抓出有感覺的十四句話,不同的人應該就會有不同的抓法吧。

 

說實話,通常其作品,到最後,就只會剩下一些畫面(亦如前所述),可能會被稍微記得,舞台美術是唯一還可以稱道之處。

 

反倒是,演出前的所有理念說明、演出中的作品觀點或態度、以及演出後的座談,甚至是偶爾會發生的網路筆戰(多年前的印象,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還會不會),總是可以感受到林奕華是一個「說(寫)很多」、「很愛說(寫)」的創作者,那諸多的話語總有種瀰漫感、令人窒息或厭煩感,但也同時有種囉嗦感,說了、寫了一堆,山地饅頭落滿地,可拾之玉並不多。

 

當場及隔天,接觸了幾位觀眾,多半表示「不知所云」。

 

至於黑特劇場,是否罵/讚聲連連,我不想要浪費時間去爬文。林奕華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毀譽參半,但偏偏台、港兩地(或其他亞洲華人城市)卻又可見其作品巡演不輟,多年來,也的確有一大批死忠的戲迷,同時也一直有強烈犀利批判的聲音。很多人只要是「林奕華作品」必追必看,也有很多人早已打死不看,然後這些人像吃瓜群眾一樣,看著去看「林奕華作品」而後大失所望的人的哀怨與抱恨。

 

至於我,也說了很多了。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8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