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15 23:33:47| 人氣1,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再現的戲劇‧表演遊戲的政治——莎妹劇團《混音理查三世》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首登於《文化快遞》259期,202112月號,頁30-32。】

 

時間:20211023日,周六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理查三世是英格蘭約克王朝的最後一任國王(1452-1485,在位期間1483-1485),他處於王朝政治多變的時代,蘭開斯特與約克(理查三世即屬約克)兩大家族王朝正為了王位繼承而爆發玫瑰戰爭(1455-1485),同時形塑了英國文化藝術樣貌的金雀花王朝(1126-1485)也來到了尾聲,生命、王位、戰爭、王朝通通結束在1485年,個人的性情及品格決定了家國的命運,政局的詭譎與複雜也影響了人心莫測。一個時代的終結,必然是另一個時代的開端,接續便是亨利七世所開創的都鐸王朝,眾所周知的亨利八世、伊莉莎白一世、莎士比亞均身處於這個王朝。

 

王位繼承、權力野心、陰謀算計、王朝興替、時代轉變,通常都充滿了戲劇性,莎士比亞沒有漏掉這個蘊含豐富的題材,參考Raphael Holinshed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把它寫成了《亨利六世》及《理查三世》,以戲劇再現英格蘭的歷史,用現在的說法就是「宮鬥劇」,古今中外,這種戲劇類型歷來都受到人們的喜愛。過去人們總喜歡以戲劇揣度宮中秘辛、政治八卦,或者比對戲劇與歷史之間的契合、呼應、影射、正確與否等種種關係;在後現代文化與後戲劇美學觀念的淘洗之後,當代的劇場創作者對於歷史,多是採取重讀開放文本的方式,以當代觀點與手法,重新脈絡化,縫合或鏈結歷史與當代、戲劇與政治。

 

王嘉明導演與《理查三世》之間,算起來已經是第四次的遭逢交手了,2014年的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學期製作版《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2015年的國家劇院版《理查三世》、2017年的實驗劇場版《血與玫瑰樂隊》,直到這次的國家戲劇院版《混音理查三世》,一路在嘗試、戲耍的,主要就是聲音、伴奏、表演的分進與合擊。他將每一個人物拆分成演部(肢體與表演)與聲部(台詞與口氣),各有演員負責演部與聲部,以此共同合演一個人物(有點像日本的能劇表演);比較特別的是Gloucester公爵,也就是劇中後來的理查三世,他是由偶部(物件與操偶)與聲部來共同完成的,他的肉身在整個演出當中是消失的,但他的存在卻是貫穿全劇的。

 

演部、聲部與偶部的分工合作,成為這齣戲的主要風景,幾位具有明星特質的演員(如莫子儀、趙逸嵐),也各自發揮表演的本色與魅力,再結合當代科技、生活、政治、媒體、影視、八卦等部分素材,將其戲謔化的處理,後設地玩出一層又一層的戲劇嘲諷。對觀眾而言,眾多的人物、雷同的名字(愛德華、亨利、理查、瑪格麗特等)、表演的遊戲化、居中巨大的手機螢幕影像、演員不斷地換裝、換部(在演部、聲部及偶部之間,不斷地轉換,有少數演員甚至還必須演奏樂器)等等,甚至還有一人樂隊,這一切絕對是一場資訊量爆衝、耳目不暇給的琳瑯奇觀,完全可以滿足想要看明星、看熱鬧的觀眾。

 

但這些其實都只不過是王嘉明歷來的劇場導演障眼法,以我的角度來看莎翁的這齣戲,絕對不是要去弄清楚那些王室成員的名稱與關係(那其實也只不過是歷史學家的基本功課,絕不是他們的主要任務),或者是彼此傾軋、謀殺、篡位的血腥與殘暴,而是省思權力的結構、主體的消失、聲音的政治性、表演的遊戲性,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回到理查三世所處的那個當下,不論是莎士比亞或王嘉明,都只能戲劇性地再現(或再現地再現),歷史在此只能暫時地退位(而非終結),因為人類的野心與權力的政治,永無消除之日,因此世局仍會繼續轉變,「變」是歷史與戲劇的核心和恆常。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20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