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7-17 23:20:26| 人氣2,2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海音《城南舊事》閱讀筆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印象中,上一次讀林海音的經典小說《城南舊事》,應該是中學時代,那已經是三十年前左右的事情了,而且是姊姊推薦我讀的;在那個年代,姊姊是家裡最有文藝氣息的女文青,書架上總是有那麼幾本爾雅或九歌出版的文學書,作家名單包括王鼎鈞、席慕容、琦君等,林海音也在其中,在他們的作品之中,都有某種關於民國或舊中國的情感與回憶,對我們姊弟而言,透過閱讀與想像,試圖和父親及爺爺所來自的華北山東產生一些連結吧!在那個年代,對我們來說,台灣感或台灣意識其實還是較為模糊不清的,家族中似乎也不曾聽聞有什麼政治受難者,所以也沒有背負著什麼遭受政治迫害的悲情與怨怒。

 

那個時候,我應該是將林海音和琦君放在一起讀的,所以可能將兩人所描寫的女童形象混融在一起了,那大概是一個成長於1920年代華北(而且應該是北京一帶)的小女孩,從學齡前到就讀小學,家境還算不錯,家裡頭雇有奶媽和長工;女孩對於生活周遭的人事物,並不存在什麼偏見或預設立場,反倒是以真誠無邪的態度來面對;她們可能也會有些煩憂之事,但通常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她們可能會有點調皮,但通常無傷大雅,而且總是站在她們所認為的朋友的立場,但或許看在大人眼裡,那就是調皮;隨著年紀的增長,她們也漸漸能夠體會大人的世界與社會的現實,甚至是生命的無奈。

 

這次重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主要是因為讀書會要討論的關係。我循著書裡的描述,慢慢地把她提到的一些北京地名,到google map裡把它們找出來;同時閲讀Wikipedia上關於林海音及其父親、丈夫、孩子們的條目説明,足以構成近當代文學系譜與社群網絡,且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除此之外,書中提到許多北方特定的事物與風土人情,只要不熟悉、不認識的,我都盡量將它們找出來,尤其是有圖片、影像或聲音者更佳。這其實也是這幾年所養成的閱讀習慣,尤其是在備課的過程中,而這樣的慢速延伸閱讀,也經常可以留下一些有所心得發現的閱讀筆記。慢慢讀,總是會讀完的。

 

很容易就會發現我們讀者是跟著林海音的回憶,以及主角英子的觀點視角,一起閃回到1920年代的北京(若按當時的稱呼,應該是北平)城南的胡同空間,那個年代應該是民初軍閥割據的混亂年代,不過在英子的生活空間與林海音的回憶敘事裡,我們卻幾乎看不到這些混亂的局面;甚至在英子的認知裡,也不會將人先放到預設立場的框架中,因人廢言,反而誠心誠意地和她所遇見的人,敞心交流,像秀貞、妞兒、不知名的男人、蘭姨娘、德先叔、宋媽等,都是如此;只是在交流過程,她也會慢慢地察覺出每個人的處境與個性,甚至介入某些人物關係之間,進而可能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景況及命運。因此,她不只是個天真無邪的旁觀者,應該也是個悲天憫人的參與者及觸發者,甚至還是個撮合者。

 

這是林海音的回憶敘事,我覺得她還在寫生死離別,而且書中花了篇幅描寫到人物,大概除了母親之外,幾乎都紛紛離英子而去,離開或死去,從小學入學考試之前(秀貞和妞兒的離去),到小學畢業典禮當天(父親因罹肺疾而病逝);成長似乎就意味著不斷地從生離死別中,學習堅強、獨立與責任,而且更為殘酷的現實是,畢業典禮當天父親病逝,一方面象徵童年的告別,一方面也因身為家中長女,底下有兩個弟弟和四個妹妹,得擔當起照顧弟妹與分擔家務的責任,當責任負擔愈重,就距離童年的天真無邪愈來愈遠了,這就是成長的過程與現實。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23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