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劉育寧
【臺北藝術大學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電子報第069期,2013年9月4日發刊http://ctl.tnua.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251&lang=zh-tw】
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班畢業之後,歷經兵役、出版社的工作,2000年于善祿老師重返北藝大,開始了大學講師的工作。看似無端繞了一圈的旅程,實際上卻對善祿老師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老師身分的適應,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回憶起自己的學思歷程,復興高中、輔大英文系、北藝大戲劇所、再回到輔大比較研究所博士班,在文學院與戲劇學院的相互滋養之下,善祿老師相當愉快地說「幾乎沒有什麼挫折」。接著,善祿老師繼續說道:「英文系是個到處都碰得到戲劇的地方」,這對大二就開始對戲劇產生高度熱忱的善祿老師而言,無疑是個絕佳的學習環境,無論戲劇專題、作者專題,甚至是稍微與戲劇有關聯的「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歐洲文學」等等都不放過。除此之外,舉凡校內舉辦的戲劇比賽、年度戲劇展演、短劇呈現等等,善祿老師也都積極參與,細數大學生涯,竟參加了十餘個劇組之多。而除了閱讀、找尋表演的機會之外,觀賞戲劇演出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每個月領到家教薪水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功學社買票」,透過不斷的觀賞累積經驗,並讓自己的觸角更加廣泛,同時,大量的書寫看戲筆記、畫場景、走位圖,也讓還沒進入戲劇系的善祿老師打穩基礎,更加堅定要往戲劇研究前進的企圖。
幸運的是,考進北藝大的第一堂課,便是由戲劇學院的「老老師」姚一葦老師開講。「從大學時期廣泛涉略戲劇開始,姚一葦老師便是其中相當重要的引路人,而此刻,姚老師竟然親身出現在課堂上成為授課教師」,即使已事過多年,但善祿老師形容起這段經歷,依然是充滿興奮之情。在北藝大就學的日子,就在姚一葦老師這種嚴謹、謙卑的治學態度,鍾明德老師後現代、西方當代視野的開拓,陳芳英老師和邱坤良老師對中國傳統戲曲的引介之下,練就扎實的戲劇素養。
曾經受過許多老師「灌溉」的善祿老師,心中自然也有一個對「大學老師的想像」。因此,雖然有豐富的家教經驗,但再回到校園、回到體制內的教學,面對身分的轉化,還是遇到一定的困境。最明顯的當然是戲劇學院與文學院的差異,回憶起最初的課堂,懷抱著文學院的課堂養分,以過去的老師為楷模,「但那是doesn't work的」善祿老師無奈地說。但這樣的挫折並沒有困擾善祿老師太久,他努力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試著去想像「學生在這樣的系風下是如何學習的」,並透過各式各樣活化教學的方式,如寫信給劇中人、寫信給劇作家,鼓勵學生拍片、短劇呈現,不再拘泥於傳統文學院課堂的嚴謹,找到了另外一種方式,開啟學生對於學科課的興趣。
然而,在戲劇系裡任教學科課的確是相對弱勢,善祿老師相當無奈地說出「學生是被術科綁架、我是被學生綁架」,當學生花了大量的時間、心力在術科課的時候,在缺少睡眠的狀況之下,學科課的學習狀況自然不會好。面對這樣的教學困境,善祿老師漸漸明白「教學也是一種表演」,因此,偶爾必要的表演憤怒、表演不滿,的確也是有效的溝通手段,一方面點醒學生應該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另一方面也提醒學生不要偏廢劇場的任何一個環節。
「教學即表演」當然有更多的面向,像是善祿老師會花時間跟同學們討論怎麼分析一張圖表──包含其背後所隱藏的思考脈絡、口頭報告應該要注意的細節、如何以找到事物背後的關係等等,透過「揭露演講/表演/事物背後的祕密」,讓學生對於學習更有興趣,也直接加強了學生未來報告企劃案、申請補助時的能力。
對善祿老師而言,教學絕對不僅僅是「知識傳遞」,所以每次教授大一必修的「西洋戲劇史」,總會花大量的時間叮嚀新生如何適應這個環境、如何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如何調配時間等等,這些「如何作為一個大學生」的叮嚀的出發點,的確是因為面對大班課學生的「雜」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但對初入學的新生而言,能夠有老師這樣細心的帶領,一步一步的提點處事之道,也絕對幫助了學生在新環境中站穩腳步。
而談到給學生的建議,善祿老師提出「雜學」和「把握」兩個概念。「雜學」是鼓勵學生勇於學習,並且更廣泛的延伸閱讀,來因應現代社會中盛行的「標語式學習」,例如讀一劇本時,不要僅僅侷限在文本的分析,更要去開拓社會、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背景對於一個作品的影響。又例如看戲時,若看到一些不懂的名詞、觀念,就自己去找書看,養成自主學習的精神,久而久之,許多東西就會融會貫通了,也才能讓名詞進入脈絡,成為思想的一環。而「把握」則是希望學生能把每一次的學習當成唯一的一次,尤其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不要去設想自己以後有機會再回來重讀,無論是身體經驗或理智學習都是,「寧願在當下與事物發生關係時,就全心全意地去感受」。
笑稱自己手上仍然拿著「智障型手機」的善祿老師語重心長地提醒學生,在3C產品日益充斥的年代,要定下心找到專注力都更加困難,但千萬要記得:「要不斷提醒自己是個『人』,不要被機器取代」,自己是有機會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子的,把握每一次的學習、並透過自主學習讓觸角廣泛延伸,才有機會擁有更多資本,成為藝術創作的能量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