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應香港致群劇社40週年的邀請,赴港參加該劇社所舉辦的「歷史進入戲劇」研討會,發言稿如附,似乎還引起了一番後續討論。】
2011年12月澳門舉辦了「第八屆華文戲劇節」,我是在與會期間(2011/12/14-20)接受張秉權教授的邀請,參與本次由致群劇社所主辦的「歷史進入戲劇」論壇(2012/2/25-26),以分享近年來臺灣歷史題材入戲的大致情況。我想這次論壇的緣起,應該是由於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成功一百週年,近幾年香港劇壇陸續推出若干與此歷史事件相關的演出作品(暫時歸類為「辛亥劇」),幾位創作人也都應邀到場分享其創作經驗,整個論壇在企劃上,還想進一步聽取大陸、臺灣與澳門在這方面的經驗,以彼此借照。
這讓我聯想到,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前後,到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劇壇也曾出現一批所謂的「九七劇」,借用林克歡老師的描述:「(它)不是一個嚴格的概念,它的範圍十分寬泛,眾多論者所列舉的劇目也異常龐雜,但都涉及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文化身份與文化想像,是因回歸問題而觸發的思慮、情感、意識的表露。可以說是香港說書人所講述的最動情、最急切的香港故事。幾乎所有較具規模較具實力的劇團都參與了這場各自表述的大合唱、大交響。」[1]很有幸的,這次可以親聆林老師對於這一批「辛亥劇」的觀察。
我沿用林老師的「香港說書人」比喻,九七劇的故事時間起點林林總總,有的從考古年代開始[2],有的從鴉片戰爭[3],有的界定在1984到1997年之間[4],還有更多以小人物的生活變遷為題材,細數幾世代或幾十年來香港社會的轉變,藉述說自我 / 自我述說的方式,體現文化身份的主體性與本土集體認同,企圖在港英與中國兩大敘事話語之間,爭取既認同又差異的第三空間。相較而言,新近一批的辛亥劇,故事時間的起點比較一致,無非就是辛亥革命或那些年頭相關的歷史事件,再看看香港在這樣的歷史戲劇敘事架構中,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II
我們回過頭來看臺灣歷史,眾所周知,在清日甲午戰爭之後,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1895),所以辛亥年(1911)間仍是日本統治臺灣的年代(直到1945年)。根據《辛亥臺灣1911》[5]一書,當年臺灣社會所發生的大事多與重大公共工程建設、新制度實施有關(詳見附表一),雖然在仲夏之際遭受到兩次颱風的重創,但重點是重創之前要有建設,否則何來重創?而重創之後,則有重建或新建的設施,這說明了那幾年日本人在臺灣的建設之盛與產業之豐。
那麼,辛亥革命呢?「中國革命是大消息,《臺灣日日新報》每天刊有最新的電報,宛如看連續劇。革命之火蔓延之快超乎大家想像,沒有人敢相信千年帝制真的會崩潰。漢人對於中國革命最為關心,《漢文日日新報》也每天大肆報導。為了種種考量,12月1日《漢文日日新報》廢刊,恢復在日文報中夾兩個漢文版面。戲劇性的辛亥年,臺灣在平靜中安然渡過了。」[6]辛亥革命對當時大部分的臺灣人而言,是新聞紙上的外電消息,在反日、反殖、反帝的民族意識下,有不少人大力支持或資助,如蔣渭水、林祖密等,更有革命志士親自參與起義,如羅福星、章吉輔等。
去年適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臺灣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規劃舉辦了許許多多的慶祝與紀念活動,活動期間更從2010年延續到2012年,不絕如縷,並且由民間捐助成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由時任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兼任執行長。根據文建會所架構的「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慶祝活動網站」資料[7],活動內容林林總總,包括主題活動、國際性大型活動、部會旗艦活動、縣市慶祝活動、民間慶祝活動、建國一百年地標及相關慶祝活動。整體活動依屬性,可以分成三大主軸:一、由全民詮釋歷史,藉以認識自己與彼此認識;二、讓世界看見臺灣,強調「妳[8]的故事和我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三、共攜手邁向未來,以國父的精神共築未來百年夢想。主要就是將中華民國和臺灣的雙重歷史敘事,藉由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貫串,並以國父精神為基底,揉合成當代臺灣的主體文化論述。
眾所週知,鬧得滿城風雨的國慶晚會搖滾音樂劇《夢想家》[9],基本上就是在第三主軸的概念底下所創作完成的。故事描寫兩個時代(清末、當今)的年輕人對於夢想的追求與堅持,最後終於成功;從夢想的內涵來看,清末年輕人處於革命風潮的大時代,面對滿清政府的顢頇與欺壓,繼而加入反清革命,雖然犧牲了生命,但革命志士前仆後繼,終至推翻滿清,肇建民國;而當今的年輕人王飛(李杰宇飾)執著於組團跳舞(團名就叫「夢想家」),爭取建國一百年國慶晚會的演出,中間雖然遭遇朋友理念不合、父親期望他出國唸書、夜市惡霸置入性行銷的阻撓等波折,但他與團員仍堅持參賽,最後評審肯定其創意與潛力,獲得演出機會。兩個時代的故事之間,透過王飛的百歲祖父來連結,老人的父母(即王飛的曾祖父母)是當年參與黃花崗起義的兩名烈士(第73烈士和第74烈士[10]),父親王晴晚(周定緯飾)留了一顆種子給他,母親林春梅(林芯儀飾)則留一封家書給他,兩樣百年的傳家之寶被他仔細地存放在一個盒子裡,在某次祖孫兩人的親密對話當中,揭露此事。該戲所要主張的是,雖然眾人沒有共同的過去,但是同心協力,可以共同創造未來,實現夢想,這當然是符合臺灣當今政治正確主題的應時之作。姑且不論其藝術成就,這個斥資兩億多新台幣的巨型製作,終因藝文資源比例分配不均所引起的諸多糾紛,使得盛治仁下台,總導演賴聲川及受委託製作單位表演工作坊雖然幾次聲明澄清一切合法,但名聲已經受損。
III
為了「歷史進入戲劇」這個論壇主題,我特地查閱了由中正文化中心所出版的《表演藝術年鑑》。該年鑑從1995年開始至今,紀錄、彙整臺灣表演藝術界每年所發生的事件、現象、演出、人事、出版、評論等資料,雖然在經費預算及調查方法的限制下,該年鑑無法真正完全紀錄下每年度全臺灣所有的表演藝術資料,但該年鑑在登錄資料的代表性,以及相關的分析報告上,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再者,由於該年鑑自2004年度以後,在「全新製作」資料的登錄上,較過去的年鑑只是登錄了演出時間、場次、劇名、地點、演出人員名單之外,更增加了「內容簡介」的部分,所以我主要參考2004年度起至2010年度的《表演藝術年鑑》,再加上2011年度的相關演出資料(因為該年度的《表演藝術年鑑》尚未編妥出版),做了一個簡表(詳見附表二),以供討論之參考。
因為要「入戲」,所以我摒除了音樂會和舞劇,而採錄的演出形式包括:歌仔戲、舞台劇、音樂劇、客家採茶戲、環境劇場等。另外,再根據演出與臺灣真實歷史相關的人事物,整理出如表所列的二十個作品,所涉及到的歷史人物,依出生年代順序包括:鄭成功(1624-1662)、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1836-1896)、加拿大傳教士馬偕(1844-1901)、乙末戰爭(1895)抗日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1860-1895)、北埔事件(1907)反日領導人蔡清琳(1880-1907)、日本土木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1886-1942)、蔣中正(1887-1975)、日治時期反殖民運動運動領袖蔣渭水(1891-1931)、畫家陳澄波(1895-1947)、宋美齡(1897-2003)、臺灣共產黨創始黨員謝雪紅(1901-1970)、作曲家鄧雨賢(1906-1944)、攝影家鄧南光(1907-1971)、高雄青果社理事主席「香蕉大王」吳振瑞(1908-1993)、舞蹈家蔡瑞月(1921-2005)、填詞家慎芝(1928-1988)、黑貓歌舞團團員白香蘭(1936年生),另外還有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臺中霧峰林家,以及滬尾之役(1884)和臺灣文化協會(1921-1927)。
這些人物與事件,從政治、戰爭、宗教、藝術、文化等面向都有,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所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政治人物越來越少,而藝術家則越來越多,這顯然和臺灣解嚴後的社會轉型有關,尤其因為選票掛帥而導致嚴重的藍綠對抗與社會分裂,現實生活已經充滿了極具「戲劇性」與「政治性」的人事物,戲劇創作者與觀眾紛紛體悟到這一點,不需要再到劇場裡面對或忍受這些烏煙瘴氣,希望用更多藝術家的人生奮鬥故事來觸動人心。
透過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來瞭解其所經歷過的時代與事件,也可以看出從鄭成功的反清復明,到日治時期(1895-1945)的反日、反殖、抗日,再到二二八事件(1947)、白色恐怖(1950至1960年代),在反抗中求尊嚴、不畏死,或者在戒嚴時代(1949-1987),求真理、講真話,臺灣人民的反抗意識從未減少,也是這些臺灣歷史劇所要強調的作品精神,然而這樣的創作意圖,也容易陷入意識型態的泥淖之中,像是《金蕉歲月》(2010)因為要替「臺灣蕉神」吳振瑞所遭受到的「剝蕉案」(1969)打壓做平反,而在劇中極力地反蔣、丑蔣、醜蔣;或者是《我是油彩的化身》(2011)則極力描寫臺灣畫家陳澄波愛家、愛鄉、愛妻的熾烈情感,卻輕淡地處理了其在二二八事件後的不幸犧牲;這些戲多少都引來不少批評,尤其是針對其創作意圖與意識型態而批評,既扭曲亦抹煞了戲劇美學上的討論空間,這其實也反映了關於1945年以後的臺灣當代歷史,由於還有太多的歷史人事糾葛、當事人尚存、遺族爭取平反、政治風向擺盪、轉型正義等盤根錯節的因素,有些人的棺雖然蓋了,但要對其評價與定位,妥實不容易,這也導致臺灣歷史劇較少觸及當代史,多半在處理日治時期。
再者,即使是處理政治人物的歷史戲劇,也多半將其還原為人本位、情本位,側重描寫其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民族情感。比如音樂時代劇場、流浪舞蹈劇場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所合作的《渭水春風》音樂劇(2010),以蔣渭水參與或組織相關的政治、文化活動為硬調的敘事主軸,而以「蔣渭水──陳甜」、「稻垣藤兵衛──李菜」這兩對亂世兒女的感情為軟調的敘事副線,再以水野靜夫、佐佐木等在臺日本人,塔道諾干、賽德克族的抗日行動,以及歌伎阿珠旦所唱的〈水淹七軍〉(三國故事)等,佈置出1920年代日本殖臺的政治時空下,多種族、多語言、多文化紛呈的社會狀態,以此構成敘事主軸與副線的故事背景。全劇有差不多超過一半的篇幅,側重描寫1920年至1923年的蔣渭水,在戲裡頭的這段期間,他經營大安醫院、春風得意樓、冰店,邂逅陳甜,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1-1934),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報》,發表著名的〈臨床講義〉(1921),因向日本太子請願被拘禁,也因「治警事件」(1923)被補,以及發起其它許許多多的政治與文化活動,啟蒙臺灣人的民族意識,敘事資料雖然繁多,但並不雜亂,而且還有餘裕可以處理蔣陳二人的感情線,直覺上會認為這是一齣政治人物歷史音樂劇,但實際上卻敘事與抒情兼具,人物情感的處理也頗為細膩,不同於一般美式音樂劇只重旋律、形式或華美的視聽效果。
在這些臺灣歷史劇裡頭,也有些是訴諸流行大眾文化的,藉由觀眾對劇中所描述的人物與時代,激起觀眾的共同記憶,以產生文化認同感。比如《歌未央》(2007),整齣戲看起來,像是慎芝對於自己大半輩子音樂人生的回憶,她在書桌前翻閱著十幾本筆記本,輕聲哼唱自己曾經幫無數歌手填詞的曲調,到最後她在余天所唱〈各自辛酸〉的歌聲中走下舞台,也意謂著現實世界的慎芝走下了人生舞台。人生、音樂、情感三者,可以說是交織成《歌未央》一劇的三大主軸,編劇汪其楣幾乎是以插曲式的手法,讓觀眾看到與聽到關於那一段音樂傳奇的片片段段,以及男女主角對於音樂創作與生命熱愛的點點滴滴,這些素材肯定只有汪其楣田野調查所得的萬分之一,但卻已經使得這個故事與人物飽滿,已經足以讓觀眾在諸多老歌的唱段裡頭,跟著哼唱,整個社教館城市舞台填滿了不同世代的集體記憶,因為慎芝的歌詞,因為歌曲的傳誦。舞台的演員除了汪其楣(是的,除了編劇,她還擔任女主角)之外,其餘幾乎都是「後群星會」成長的世代,即使經過了服裝、化妝的巧扮、聲音表情與肢體動作的模仿和訓練,到了演出的舞台上,多半還是得透過對話及互呼其名,觀眾才會恍然大悟誰是誰,並非演員演得不像,而是在觀眾的心目中,這些群星已經各有各的明星形象,誰也無法取而代之;但是在演員巧裝和扮演之後,觀眾在劇場裡頭和記憶玩一場發現與驚呼的遊戲,這也是一大樂趣。有許多觀眾都是老壯兩代一起到劇場看戲的,在觀賞演出的過程當中,他們也在彼此訴說著年輕時的記憶,或者經由場下或場外的家族對話,填補與修正對於這些群星的印象,對「群星會」[11]年代的台灣社會文化懷想,對時下局勢的慨嘆,這是一場記憶、表演、故事、世代、歷史交織的集體書寫。
IV
從總量比例來看,我必須指出,臺灣歷史進入戲劇的創作量其實並不高(相較大陸而言),紛雜而龐大的歷史資料使創作者望之怯步,或者根本毫無興趣,轉而以當下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為題,談談日常生活,聊聊平凡夢想,在緊張忙碌的生活步調當中,創造出許許多多小情小愛、心情感受、淡淡哀愁的戲劇作品;關於歷史傳承的使命,關於家國歷史的延續,諸如此類的宏大主題,在臺灣的劇場界是比較欠缺的,史詩型的題材,多半都成為影視媒體與創作者取材的對象,近年的《賽德克‧巴萊》(2011)和《一八九五》(2008)是兩個顯例。不過有趣的是,在這些作品當中,戲劇的音樂性比例還蠻高的,《世紀回眸宋美齡》(2006)、《歌未央》(2007)、《四月望雨》(2007)、《風起雲湧鄭成功》(2008)、《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2008)、《白香蘭》(2010)、《金蕉歲月》(2010)、《渭水春風》(2010)、《我是油彩的化身》等,不是音樂劇,就是歌劇,要不就是歌仔戲,藉由音樂性來平衡部分主要人物的政治性,或者是藉由音樂性來凸顯主要人物的藝術性,一方面反映這幾年臺灣中文音樂劇的創作風潮方興未艾,另方面也試圖發揮音樂劇製作的多面向行銷經濟利益,除了劇院票房收入之外,另外還可以發行音樂原唱DVD、演出影音DVD、CD書、演唱會等,衍生若干文化商品的周邊效益,往商業劇場之路再邁進一步;這兩年文化政策鼓勵定目劇的製作,但是相關的文化環境與配套措施其實尚未完善,有志經營的劇團只好先另謀出路,歷史音樂劇就是其中一類特殊、有趣的路線。
和香港「九七劇」或「辛亥劇」不太一樣的是,臺灣戲劇不太有短時間出現一窩蜂同樣類似主題的現象,解嚴之前,戲劇舞台上呈現的多半是中國歷史,像李曼瑰(1907-1975)描寫漢朝歷史的幾齣戲《漢宮春秋》、《大漢復興曲》、《楚漢風雲》、《漢武帝》、《瑤池仙夢》等,另外像姜龍昭(1928-2008)也寫了許多的中國歷史劇(包括舞台劇、電視劇和廣播劇),張曉風(1941年生)和姚一葦(1922-1997)也處理過一些,不過要大量面對、處理臺灣歷史的戲劇,還是要等到解嚴之後,初期像是小劇場團體「河左岸」所創作的「迷走地圖」系列:《無座標島嶼》(1988)、《星之暗湧》(1991)、《海洋告別一》(1992)、《海洋告別二》(1993)、《賴和》(1994),另外像臺灣戲劇史學者邱坤良也編創了「霧峰林家二部曲」:《紅旗白旗阿罩霧》(1996)、《霧裡的女人》(2011),以及鄭成功父子的故事《一官風波》(2001)等。其它還有更多以歷史時代做戲劇背景,重新編撰故事者,則多如繁星,如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2008)、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自2001年起)、金枝演社「浮浪貢開花」系列三部曲(2006、2007、2009)等,不勝枚舉,因非本文意旨,暫不贅述。
附表一、辛亥年(1911)臺灣大事記
日期
|
大事記
|
1月20日
|
阿猴廳竹子門獅子頭圳大改修工程竣工
|
2月1日
|
臺南公館落成
|
2月3日
|
基隆輕鐵株式會社於基隆街草店尾創立,資本金20萬元
|
2月5日
|
南投廳萬大社撤除髑髏架,其後廳下各社陸續撤除,總計撤除頭骨數1439
|
3月22日
|
大安圳及後村圳工事竣工式舉行
|
4月4日
|
北勢番討伐行動開始,5/8日陷入苦戰,6/28解散
|
4月9日
|
基隆田寮港運河落成,本日舉行開通祝賀會
|
4月20日
|
長谷川謹介銅像在臺北火車站前揭幕
|
5月
|
臺南永久兵營建築落成
|
5月15日
|
東部鐵道貫通,花蓮至鯉魚尾11哩為鐵道,鯉魚尾至卑南94哩為手推臺車
|
5月16日
|
基隆新岸壁啟用,舊火車站前臨時棧橋廢除
|
6月
|
基隆重砲兵大隊永久兵舍竣工
|
6月17日
|
後藤新平銅像在臺北新公園揭幕
|
7月4日
|
后里庄發電所試運轉,7/15臺中市街試點燈,8/15彰化街試點燈,中臺灣進入電氣時代
|
7月22日
|
新竹市場新築落成典禮,係根據1/17發布、2/1起實施的臺灣市場取締規則所建設
|
8月26日-9月1日
|
臺灣在一週內接連遭受兩次颱風重創
|
10月9日
|
松島艦及殉難忠魂碑除幕式
|
10月26日
|
根據巡查看守採用規則,從任職中的巡查補中起用本島人為巡查,是為本島人巡查之嚆矢
|
11月
|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神戶基隆線六千噸級亞米利加丸開航
|
11月1日
|
曹公祠舉行落成式及遷座式
|
11月3日
|
嘉義公園舉行開園式
|
11月13日
|
臺北西門橢圓公園內祝辰巳銅像除幕式
|
11月23日
|
臺灣瓦斯株式會社舉行開業式
|
12月1日
|
縱貫鐵道基隆打狗間夜行列車運行開始
|
12月1日
|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廢刊,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復活
|
附表二、台灣歷史入戲簡表(2004-2011)
說明:
【1】 本表格資料來源,均為中正文化中心出版之《表演藝術年鑑》,由於該年鑑自2004年度以後,在「全新製作」的資料登錄上,較為詳細,增加了「內容簡介」的部分,故本表格採計年度自2004年起。
【2】 本表格所錄之演出類型包括:歌仔戲、舞台劇、音樂劇、客家採茶戲、環境劇場。但不包括:音樂會、舞劇。
【3】 本表格所錄之作品,均取材自與台灣真實歷史相關之人、事、物,有些以境外人士為主的作品,如《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烏山頭之愛》中的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和日本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則因其生平大半都在台灣,且對台灣貢獻巨大,故錄之。但若以歷史時代做為戲劇背景、重新編撰故事者,多如繁星,亦非本表格意旨,則不錄,如《寶島一村》、《人間條件》系列、《浮浪貢開花》系列等。
【4】 另外像是許多香港人所關注的「六四民運」,臺灣當時雖然也有許多人隔海聲援,已故臺灣舞蹈家羅曼菲有一支重要的獨舞作品《輓歌》(林懷民編舞,1989),但因為該事件發生地點在北京,所以本表格不錄,本文亦不論。
首演時間、場地
|
演出團體、戲碼
|
編導
|
演員
|
內容簡介
|
2004.09.04台北城市舞台
|
一心戲劇團《蕃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
|
編劇:孫世平、江孜非
導演:劉光桐、孫榮輝
|
鄭詩佩、孫翠鳳、朱陸豪、孫榮輝、孫詩詠、孫詩雯、孫采伶、林雅惠、孫阿娥、陳昭緯、洪明雪、黃中宇等
|
配合台北建城一百週年的活動,敘述劉銘傳(1836-1896)建造鐵路的歷史故事,紀念這位台灣首位巡撫與促使台灣現代化的先驅。
|
2004.12.09國家戲劇院
|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舞者阿月:台灣舞蹈家蔡瑞月的生命傳奇》
|
編劇:汪其楣
導演:黎煥雄、汪其楣
|
汪其楣、朱陸豪、李靜美、李玉琥、張曉雄、吳義芳、王娟、吳文翠、孫寶貴、魏沁如、魏佐伊、黃冠熹、程健雄、岳志中、江靖波等40人
|
以台灣舞蹈前輩蔡瑞月女士(1921-2005)的創作與愛情為主軸,刻劃其一生習舞、教舞和創作歷程,以及與詩人先生雷石榆短暫而相知的愛情。
|
2006.10.17台北靜修女中
|
黑門山上的劇團《台灣青年》
|
導演:楊士平
|
蔡侑霖、吳嘉川、顏美珍、吳朋奉、陳彥達、陳柏廷、陳鴻銘、黃弘欽、蔡泓源、王恩詠
|
為文建會「歷史‧行動:2006國民文化日──中部文化圈啟動」活動。以戲劇表演的方式重現當年文化協會(1921-1927)成立的歷史背景,演出協會為提昇台民文化舉辦夏日學校、讀報社、美台團電影放送隊等活動,來教育台灣人學習欣賞藝術、音樂、文學、戲劇,提升台灣人在思想上的進步與轉變。
|
2006.12.29國父紀念館
|
大風劇團、音樂時代劇場《世紀回眸宋美齡》
|
編劇;楊忠衡
導演:王友輝
|
洪瑞襄、黃士偉、江翊睿
|
近代中國風起雲湧,而宋美齡(1897-2003),一個集智慧、美麗與勇氣於一身的奇女子,如何在歷史滔天波瀾中,操縱中國的命運?看歷史人物的癡、愛,欣賞他們的雄姿英發,也看他們的黯然退場。
|
2007.05.17台北市立社教館城市舞台
|
曇戲弄劇團《歌未央》
|
編劇:汪其楣
導演:黃建業
|
汪其楣、劉稀榮、吳定謙、胡幼旻、陸麗容、黃冠熹、蘇達、余姿慧、吳巧俐、劉昌漢、蕭正偉、李奇勳、陳文海、高丞賢、陳彥廷、林柏佑、林佛安、賴盈瑩、李剛齡、殷儷珈、張靜之、劉懋瑜、陳品玲、陳利真
|
千首詞人慎芝(1928-1988)的一生,也看到了台灣流行音樂史上最傳奇的一頁。為了紀念老友,與慎芝夫婦感情深厚的台灣流行音樂教父翁清溪親自出馬,參與演出的作曲與音樂設計。
|
2007.06.15台北國父紀念館
|
大風音樂時代《四月望雨》
|
原創劇本:楊忠衡
編導:楊士平
|
江翊睿、洪瑞襄、張世珮、程伯仁、史茵茵、陳何家、溫吉興、陳彥廷、陳柏廷、楊豐彥、王鏡冠、郭耀仁、張洁米、葉百恂、陳祈伶、李羿萱、張靜之、黃雅亭、林芸丞、買黛兒‧丹希羅倫、王培潔、廖苡晴、陳姿潔、吳佩珊、楊雅涵、王有丞、王有笙、陳冠霖、曾鼎凱
|
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1906-1944)短暫三十九年生命中,創作多首經典歌謠。《四月望雨》即鄧雨賢之四大名曲(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的首字合稱。
故事從1932年台北揭開序幕,鄧雨賢出身於「一門三秀才」家世,卻醉心音樂,故事描寫他穿越摩登繁華的「跳舞時代」,悲慘戰亂的「皇民時代」,透過簡單音符,捕捉台灣人心底深處的節奏與色彩,留下傳世的經典音樂。
|
2007.11.09新舞臺
|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乙末丹心──吳湯興》
|
編劇:曾先枝
劇本改編:榮興編創組
導演:李文勳
|
李文勳、江彥瑮、胡宸宇、黃駿雄、黃駿琅、陳思朋、蘇國慶、黃瑞鈺、黃鳳珍、戴淑枝、邱冠筠、陳怡如、張有財、王慶芳、張雪英、范哲旻
|
苗栗客家人吳湯興(1860-1895)率領義軍武裝反抗日本佔領台灣,不願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在乙末年(1895)與日軍反覆爭戰,自新竹一路轉戰至彰化八卦山,使日軍損失慘重,大挫日軍攻勢,展現台灣客家人為護衛鄉土不惜犧牲生命的大愛精神。
|
2007.11.15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
|
頑石劇團《北埔英魂錄》
|
編導:郎亞玲
|
陳炳臣、蕭皓仁、劉彥欣、許文勃、劉小菲、許金蓮、陳冠甫、葉佳琳、吳榮宏、鍾明君、褚昱良、劉艷華、陳佩宜、羅伊渝
|
1904年,居住在北埔的蔡清琳(1880-1907)文采風流,交遊廣闊,與原住民頭目絲卯乃交好,心高氣傲,民族意識強烈,不甘為日奴。後結識日籍酒國之花「諸崗敏」,欲納為妾。而日警田中,亦對諸崗敏頗為傾心;見二人情投意合,心生不滿,乃構陷清琳。殊不知此舉不啻火上加油,令清琳之不滿情緒爆發,乃召集隘勇與原住民,於1907年11月14日夜發動抗日起義,一路直擊至北埔支廳,雙方死傷無數。
本劇參酌多項史料與學者著作編寫,以反省殖民壓迫、族群仇恨釀成之悲劇為主軸,期待化解跨越百年的鴻溝,冤沉昭雪,以和平與愛心撫平傷痕。
|
2007.12.22桃園縣大溪公會堂及蔣公行館──大溪藝文之家
|
頑石劇團《蔣宋情史》
|
編導:郎亞玲
|
徐傳欽、姚志鵬、沈家瑜、許金蓮、劉小菲、吳雅菁、陳冠甫、許文勃、葉嘉琳、劉淑齡、黃秀婷、陳佩宜、黃婉婷、褚昱良、游秀緞、劉彥欣
|
由擅長編寫、敷演歷史劇場的頑石劇團,以「環境劇場」的方式演出蔣中正(1887-1975)與宋美齡認識、交往、婚姻遇阻、終成眷屬的來龍去脈。揚棄大歷史的敘事方式,揭開蔣、宋情感的神秘面紗,回歸大時代的兒女私情,在大溪蔣公行館的歷史空間中,回首二人的結合過程。
|
2008.06.21台北城市舞台
|
河洛歌子戲團《風起雲湧鄭成功》
|
編劇:陳寶惠
導演:呂瓊斌
|
王金櫻、小咪、石惠君、呂雪鳳、陳禹安、羅文君、羅育忠、江明龍、江俊賢
|
清兵入關,成功(1624-1662)父鄭芝龍挾其在福建海上勢力,得明招撫,然,芝龍雖受敕封,未改其海盜本質,時存二心,手下亦擁兵自重,明奪豪取,讓歸國且已熟讀詩書的鄭成功,徒增反感。
成功一直以來認真向學,勤練武藝。當時由於浙閩派系各異,未能彼此合作,致為清兵所乘,芝龍為保自身富貴爵位,又受降清洪承疇利誘,致生降清之意。芝龍召成功同降,成功慨然反對,且言「從來父教子以忠,未聞教子以貳」,父不聽,遂與父絕。後清兵攻至泉州,成功母親田川氏,乃自剖腹死。成功連續遭逢父失節降清、母守節自盡,慷慨激烈,謀舉義兵。先進孔廟,焚所著儒衣,仰天誓曰「昔為孺子,今為孤臣,棄文就武盡忠義,永生不穿儒衫巾。」毅然立下決心和清兵周旋到底,以報國仇家恨。
|
2008.11.27國家戲劇院
|
中正文化中心《福爾摩沙信簡──黑鬚馬偕》
|
編劇:邱媛
導演:Lukas Hemleb
|
Thomas Meglioranza、陳美玲、崔勝震、陳榮貴、廖聰文、林中光、翁若珮、林鄉雨、蔡維恕、許逸聖、孔孝誠、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
|
加拿大傳教士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在台的生平事跡。
|
2009.10.10台北縣滬尾砲臺公園
|
金枝演社劇團、身聲劇場、精靈幻舞舞團、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西仔反傳說》
|
編劇:謝依均
導演:王榮裕、吳忠良、賀連華、余浩瑋
|
施冬麟、余浩瑋、廖邱堃、Paul David Lamb、李誌群、官苑芬、廖云秀、張武仁、劉德璽、蘇文魁、柯敬德(Maximilian Kalkhof)、陳欣怡、蔡佳陵等
|
以「淡水人的藝術節」為題,號召183位鎮民演員、300位幕後志工協力,創作演出125年前清法戰爭「滬尾之役」(1884),在古戰場舊址重現淡水歷史與傳說。由淡水在地專業團體聯合培訓與排練,融入環境、劇場、民俗、祭儀,並邀集國內知名藝術家參與製作設計。
|
2010.04.23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
尚和歌仔戲劇團《白香蘭》
|
編劇:梁越玲
導演:楊士平
|
洪瑞襄、葉文豪、梁越玲、林淑璟、吳惠真等33人
|
故事源自尚和梁團長的母親陳蘭女士(1936年生)。一個南洋回來、歷盡滄桑的日本軍伕,一個活躍於歌舞劇和歌仔戲的青春少女,如何在戰後的台灣,從北而南的相遇,展開一段不是最濃烈的愛,卻是最甘甜的命運交響。此劇融合傳統歌仔戲、現代歌舞劇,除了題材與演出形式的創新,亦挑戰跨界合作與舞台技術突破。
|
2010.05.05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大樓戶外廣場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烏山頭之愛》
|
編劇:林乃文
導演:王瑋廉
|
南藝班芝花劇團
|
以建造烏山頭水庫的日本技師八田與一(1886-1942)為題材,結合歷史、土地、文化、環保等元素,製作成一齣有歌、有舞、有戲的大型劇場演出。此戲不只是關於歷史、關於水庫與大圳,更是一個關於人與土地,愛和尊嚴的故事。
|
2010.05.21玫瑰古蹟戶外展演區
|
曇戲弄劇團《謝雪紅》
|
編劇:吳秀鶯
編導:汪其楣
|
汪其楣
|
女革命家謝雪紅(1901-1970),出身寒微,自幼失學,卻因緣際會在27歲時創建了台灣共產黨。二二八事變中,在臺中領導武裝部隊。後來到香港創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從此進入中國政治系統及漩渦之中。《謝雪紅》一劇以獨腳戲方式演出,讓這位不凡的女性站上舞台,痛快而真情地為自己的意志與感懷說話。
|
2010.06.11台北國父紀念館
|
大風劇團《金蕉歲月》
|
編導:連乙州
|
陳彥廷、蘇達、葡萄姐姐、陳盈達、賴震澤等人
|
以台灣蕉神吳振瑞(1908-1993)不朽傳奇為背景,揭開「剝蕉案」,又稱「金盤金碗案」的往事。
|
2010.09.10國家戲劇院
|
音樂時代劇場、流浪舞蹈劇場、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渭水春風》
|
編劇:楊忠衡、林建華
導演:符宏征
|
殷正洋、洪瑞襄、程伯仁、江翊睿、羅美玲等人
|
對良知先覺、悲劇英雄蔣渭水(1891-1931)的禮讚。故事以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為縱軸,以音樂劇手法從人性角度切入為橫軸,讓觀眾看見那個世代的前衛青年蔣渭水,如何與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醫治台灣社會,與伴随他的奇女子陳甜又如何在社會革命的道路上攜手同行。
|
2010.11.13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實驗劇場
|
頑石劇團《春光‧瀲豔──鄧南光》
|
編劇:劉小菲
導演:郎亞玲
|
劉濟民、王郁菁、鍾明君、劉小菲、莊偉志等14名
|
鄧南光(1907-1971),本名鄧騰輝,是台灣四○年代到六○年代攝影界令人懷念推崇的領導者,對台灣影像藝術發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本劇以拼貼之手法,結合多媒體元素,藉由其影像作品的穿插,呈現鄧南光一生的光景,以樸實抒情的手法一窺鄧南光眼中的影像世界。
|
2011.05.20台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戲劇廳
|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霧裡的女人》
|
編劇:邱坤良
導演:洪祖玲
|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
臺中霧峰林家(崛起於十九世紀中葉)三代女人的故事。經由祖孫三代遭遇的情境,刻畫身處時代劇烈變動中三代女子的濃情烈愛、智慧與困惑,大背景交織了軍閥橫行、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白色恐怖、戒嚴時期、文化大革命等等,勾勒出民國建國百年來風雲跌宕中的人民與時代。
|
2011.10.07國家戲劇院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我是油彩的化身》
|
編劇:王友輝
導演:梁志民
|
洪榮宏、高慧君、果陀劇場、長榮交響樂團
|
台灣美術巨擘陳澄波(1895-1947),出身窮困,30歲為追求藝術理想遠赴日本學畫,是台灣史上第一位獲日本「帝國美展」入圍殊榮的畫家。
本劇從一位熱情的畫家作品中,看到他愛鄉愛土的炙熱情感,以及與夫人張捷的牽手之情。
澄波回臺後積極投入美術發展與教育,更為民喉舌擔任參議員,最後不幸受難於二二八事件,其一生為藝術奉獻。
|
[1] 林克歡,《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香港:牛津,2007,頁37-9。
[2] 如《香港考古故事之飛飛飛》(中英劇團,1996年,編劇陳炳釗,導演李鎮洲)。
[3] 如《鴉片戰爭──致鄧小平的四封信》(進念‧二十面體,1984年,集體創作)、《一八四一》(香港話劇團,1985年,編劇陳敢權,導演鍾景輝)。
[4] 如《1984 / 1997》(民眾劇社,1982年,街頭劇)。
[5] 王慧芬等,《辛亥臺灣1911》,臺北:漢珍,2011。
[6] 黃智偉,〈導讀代序〉,《辛亥臺灣1911》,頁vii。
[7] http://taiwanroc100.tw/chinese/CP.aspx?s=3&n=10,查詢日期:2012年2月17日。
[8] 這裡的「妳」,指的是臺灣。
[9] 關於此劇糾紛的來龍去脈,可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2%E6%83%B3%E5%AE%B6,查詢日期:2012年2月17日。該演出的全程錄影,亦可參考YouTube網站。
[10]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是一般習慣用語,當年由潘達微所收葬;但後人於1932年再度細查,當年死難的烈士達八十六人。《夢想家》此劇在人們習知的七十二烈士之外,虛構了兩名烈士:王晚晴及林春梅,算是合理。
[11] 「群星會」,這是著名的填詞人慎芝與她的夫婿關華石,共同在台視製播了十五年的歌唱節目,從1962年至1977年,這個節目走過台灣電視史的第一個十五年,總共1283集。透過電視媒體的播送與群星們的不斷傳唱,「群星會」儼然成了五十歲以上民眾的共同記憶;再者,慎芝在「群星會」停播之後,依然接受各方邀約、填詞不輟,直至1988年因氣喘病逝而方休,這個時期所填詞的歌曲,包括余天的〈榕樹下〉、蔡琴的〈最後一夜〉、梅豔芳的〈蔓珠沙華〉、張學友的〈情已逝〉、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潘越雲的〈情字這條路〉、許景淳的〈玫瑰人生〉、曾慶瑜的〈今夕是何夕〉等,幾乎都是這些歌手的代表作,且至今仍為許多民眾所喜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