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2 01:45:26| 人氣3,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 众劇團《哥本哈根》整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排時間:2010年3月25日,週四10:00
演出時間:2010年4月2日至8日
地點:香港 上環文娛中心8樓排練室
編劇:Michael Frayn
翻譯/導演:蔡錫昌
演員:白耀燦(飾Niels Bohr,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潘璧雲(飾Margrethe Bohr)
杜施聰(飾Werner Heisengerg,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佈景及燈光設計:李衛民
服裝設計:袁玉英
音響設計:黃伸強
造型及化妝設計:陳明朗

一大早,就從香港的北角搭乘電車來到上環文娛中心的八樓排練室,我喜歡電車的緩慢,而且可以一路慢慢欣賞沿途的港島風光與市井生活,不管坐到哪裡,就是港幣兩元。因為這次到香港的行程安排,無法看到《哥本哈根》的正式演出,所以先前就已經和導演約好看整排的時間,雖然無法看到正式演出時燈光和旋轉舞台的效果,但這是一齣以演員為本的戲,沒有太多的舞台視覺美術元素,反倒能夠更純粹地欣賞戲本身的質地和三位演員的表演能量。

2008年在臺灣我曾經看過動見体劇團(3月,臺大劇場,符宏征導演,邱安忱、富晨軒、吳定謙主演)和狂想劇場(6月,竹圍工作室十二柱廠房,廖俊凱導演,李易修、李珞晴、陳彥鈞主演)搬演過這齣戲,由於相關資源條件各有不同,各有各的處理手法與風格特色。還記得的主要視覺印象是,動見体劇團造了一個很大的固定式螺旋舞台,燈光明亮度高,將好幾位現代物理學大師的姓名字幕,投射成佈景的一部分;而狂想劇場的演員則穿梭在幾道黑紗幕之間,整體色調是昏昏黃黃的。

回到上環文娛中心8樓的排練室。

三個早已死去多年的靈魂,透過編劇的巧手,虛構並重現了一段在1941年的秘密會面與談話,雖然在1920年代初期,Bohr和Heisengerg就已經在物理學研討會上結識,多年來,兩人也一直是亦師生亦父子的關係,但是1939年的歐戰爆發,兩人因為分屬對立的德國和丹麥而處於緊張狀態,丹麥在1941年甚至都已經被德國所佔領了,因此就算真有這次的會面,也會被視為Heisenberg要來探問Bohr關於原子彈製造的物理機密,可以說是一場亦敵亦友、針鋒相對、戲劇張力十足的辯證劇場,兩位物理科學家在理論的論爭和愛國心的驅使下,各自為自己的立場大力辯駁;Margrethe則扮演道德倫理與人性光輝的力量,以感性的能量與兩位物理科學家所代表的理性思維,形成強大的對比,也是推動劇情往前的主要動力。從一開始對於Heisenberg的來訪充滿猜忌和質疑,Heisenberg也小心翼翼地以師生往日情誼漸漸打開尷尬的氣氛,但對話的過程當中,三人一直處於多重的矛盾與衝突之中,關於國家認同、種族、年齡、性別等,就像原子彈爆炸時的連鎖反應一樣,三人之間的關係不斷地裂變、融合、能量轉換,最終引發激烈的爭執場面,一發不可收拾。

這齣戲幾乎完全透過三名角色的台詞,來構成戲劇趣味,其話語狀態也十分多變,時而獨白,時而對話,時而旁白,又時而對觀眾敘述,時間、空間、記憶、推論和證明,在各自不同的記憶片段中,跨越彼此,拼湊而成,角色們都盡力地表達自己最真切的情感與立場,雖然說明了許多表裡的成因與事實,但卻也讓三人關係,甚至是戰時的國際政治詭譎關係,一切盡在不言中,徒增更多人處於大環境中的無奈與惆悵,可以說,戲表面上在論辯許多量子物理的理論,但歸根結柢,還是在表現人的存在處境,從物理,到事理,再到人理,無論物理學如何地客觀與科學,這中間牽涉到了原子彈的製造與引爆,人類世界的戰爭與和平,科學也染上了濃濃的政治味。

雖然距離正式演出還有一個禮拜,但我所看到的整排,戲味已經很足了。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3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