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11 15:56:15| 人氣1,3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河床劇團十週年團慶演出《百夜之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08年6月21日,週六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演出:河床劇團十週年團慶演出《百夜之夢》

幾次在實驗劇場看河床劇團的作品,都會看到他們利用透視法的原理在劇場裡再搭上一個舞台,包括《美麗的莎士比亞》(2003)、《羅伯威爾森的生平時代》(2004)和這次的《百夜之夢》(2008)均是如此,翼幕旁側的空間是完全被遮蔽起來的,舞台是再墊高的,在演出進行時,演員或道具會從許多不可預期的地方出現或活動,即使是很微小的擺動或移動,也會利用燈光的聚焦或演員的眼神來提醒觀眾,我想很多人應該都這麼說過了,看河床劇團的演出,就像在看一幅不斷流動的繪畫一樣,而且是緩慢的、詩性的流動。

《百夜之夢》直覺上是從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夢十夜》衍生而來的,我閱讀這個製作的企劃書之後才曉得,該團原本是要「以十人同行、環島十天的行旅方式,進行一場『Revolution 10』的台灣人文田野行旅,由舞台/燈光/音樂/平面藝術設計及導演、演員等主要計畫參與者,透過拍照、書寫、繪畫、環境錄音、錄影等媒介紀錄各自的經驗,並與創意團隊的其他成員共同分享個人的不期而遇。」照理說,應該是會感受到「街坊和車上聽來的故事、廟宇節慶和路邊攤的音樂、霓虹燈與焚香味、嶄新的不銹鋼構造和煙塵滿佈的荒野地……」我這次在觀看該作品的時候,特意和過去在實驗劇場選擇座位的習慣相反,坐到了中間觀眾席區第四排的座位,希望能夠接近其夢境、想像與意像。

我雖然沒有感受到太濃重的台灣本土味,倒像是在複習十年來的河床劇團表現手法大全:

女演員比男演員來得多,而且都是在劇場舞台上有某種特殊質感的女演員,像是黃婕菲、鍾莉美、葉素伶、藍貝芝等,在表演中不給她們設定任何太多來自於寫實基礎的情緒化表情,反倒是在某些少數的特定時點,才會有一瞬間的誇張表情,像是張大嘴巴、眼睛凝視等等。

演員的表演比較像是行動緩慢的人偶,身上的衣服或道具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造型設計或機關,像是頭上戴的帽子或裝飾品可以變出有顏色的液體,或者一個人整個上半身被一大團白色棉花包裹住,有太多這一類的設計巧思,常常會令人聯想起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 1898-1967)或達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等超現實主義畫家的視覺形象風格,將日常生活的人事物加以一個或數個變形的因素,就可以幻化出一種或多種陌生感與魔幻的效果,河床劇團的作品歷來都給人強烈的這種特色與印象。

我這次在觀賞《百夜之夢》的演出時,特別注意到了舞台的整體色調,是偏向暗綠加上土黃所混合的顏色質感,再加上演員的服裝,不但也是這種色調,而且有種美國三○年代經濟大蕭條的時代風格,多半是家居的日常工作服,甚至於有點「南方哥德」(southern gothic)的感覺,怪誕當中帶點懸疑感。

很難形容這個演出所要表達的意念,但是卻又讓人捕捉到一些關於空間與舞台調度、色彩與燈光變化、音樂與歌聲的對應、表演與身體的舒緩美學,讓人想到一些什麼,又讓人不要聯想太多,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我來,我看,我體驗」的當下劇場感吧!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3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