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07 02:47:48| 人氣2,0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舊稿分享:「劇場」史的一種思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首登於1995年11月號《文訊》,最近稍微修訂了一下,我想也放在這裡與大夥分享吧。】

「在我們對一個給定對象的科學描述當中,我們是以大量的觀察資料
開始,這些觀察資料初看起來,只是各種事實的鬆散聚集而已。但是,
我們越是繼續進行下去,這些個別的現象,也就越是趨向於呈現出一個
明確的形態,並成為一個系統的整體。」
──《人論》,恩斯特‧卡西爾 (Ernst Cassier)

戲劇史益智問答

幾年前,剛好有機會接觸到許多要報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和劇場藝術研究所的考生。在與他們交談的經驗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考生向我反應:「有關臺灣戲劇史的資料太少了!」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鍾明德曾經在《中國時報》(1990年9月21日,31版) 引錄大陸的上海戲劇學院「臺灣戲劇研究」課程的期末考題,請容許我在此重引一次,並請讀者在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時,記得把你的生命時鐘撥回十八年前:

(一) 舉出下列劇作家的主要作品:李曼瑰、姚一葦、黃美序。
(二) 五、六○年代,七○年代,八○年代臺灣戲劇的「主流」各是什
麼?
(三) 八五年以前的「第一代小劇場」與八五年以後的「第二代小劇場」,
各包括那些主要團體?「第二代小劇場」較之「第一代小劇場」,
在劇場美學及社會關懷傾向上有什麼不同?
(四) 談談「蘭陵式訓練」給予你的感受與收穫。
(五) 評析《暗戀桃花源》,並簡述賴聲川戲劇創作的特點。

多年過去了,也許我們大家對於上面五個試題都可以略作回答,但講得清楚的人很可能仍是寥寥無幾,這或許不是這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考生才有的困擾,連我在爬梳資料時都發現,不同資料間其內容的重複性太高,缺乏詮釋的能力與觀點,甚至同一位作者在不同時期所寫的內容仍然觀點相似 (連引用的資料都差不多) 等等問題。放眼望去,臺灣的出版界有各式各樣,各門各類的專史書籍,偏偏獨缺「一部」論點中允,資料詳確的《臺灣戲劇通史》。在臺灣的書市想要找一本合用的臺灣戲劇史,幾乎是鳳毛麟角,而想要規劃一整個學期的「臺灣劇場史」課程,多半都得靠不同學者、不同斷代、不同專題與不同劇本的論著與作品來拼貼組構,臺灣劇場史書寫的可能與不可能,已經在我腦海裡縈繞了十幾年,不知何時才能了此遺憾?

五○~七○年代:政治掛帥

「臺北公會堂」,對於三十歲以下的人,聽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如果我說它就是座落在臺北市延平南路98號的「中山堂」,知道的人可能就比較多了!想要把二戰以後的臺灣戲劇發展史講清楚,可以有千百種方法。我在這裡所選取的角度,是以「劇場空間」的沿革,來觀察臺灣過去這一段時間的戲劇發展。「中山堂」是一個絕佳的起點;在政治上,它同時也是1945年10月25號中日雙方 (陳儀、安藤利吉) 代表,舉行受降典禮的地方。

根據呂訴上在《臺灣電影戲劇史》的記載,臺灣光復初期,甚至於整個五○年代,戲劇演出的地點大致有以下這幾種:第一類屬於中央政府機關的大禮堂。由於時局動盪,物價年年上漲 (1946~1951年間) ,大多數人都抱定短期內就會反攻大陸,造成民間囤積及經營地下錢莊的情況相當嚴重,政府遷台後民生最窘困的那段時間裡頭,到處可以看到當舖;連帶著各民間表演場地的場租,以及劇團演出的娛樂稅均高居不下。整個劇運發展的維繫,通常就必須仰賴政府機關 (像臺灣省政府、國民黨中央黨部、教育部等) 或國營事業 (像台糖、鐵路局等) 來促成。前面提到過的中山堂,包括許多公立劇團、民間劇團、三個大陸受邀訪台演出的劇團 (1946年的「新中國劇社」、1947年的「上海觀眾戲劇演出公司旅行劇團」、1948年的「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劇團」) 的首演,以及名噪一時的「聖烽演劇研究會」所演出的《壁》和《羅漢赴會》(1946年6月)、甚至「臺灣省博覽會」(1948年10月) 的話劇節目部份等等,都在中山堂這裡演出,算是當時全臺灣最重要的表演場地。

第二類是民間在各地經營的戲院。話劇在戲院演出,通常會有兩種情形,一是日場放電影,夜場則演話劇;一是特殊場合 (像影劇界的聯誼公演,或是話劇聯展),而將整個戲院包租下來。在那個幾乎沒有一個合格劇場的年代裡頭,戲院主要扮演著舒緩少數幾個公家表演場地頻繁使用 (或不敷使用) 的角色,屈指數來就有臺北的「臺灣戲院」、「大世界電影院」、「美都麗戲院」、「永樂戲院」、「新民戲院」、「皇后戲院」,台中的「國際戲院」,台南市的「全成戲院」,屏東市的「仙宮戲院」等等。另外像「新世界戲院」,還曾經是1956到1957年之間「新世界劇運」的主要演出場地;還有像「新南陽戲院」和「紅樓戲院」,也在1960年及1961年間的「小劇場運動」 (由李曼瑰所主導) 裡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上所舉的這些戲院,原本多是提供電影放映,以及京劇、越劇等地方戲曲搬演之用,為了因應當時繁多的劇團演出,這些戲院適時地釋出部份的檔期,的確稍稍解決了場地荒的問題。

再有,第三類則屬學校的大禮堂。從1949年政府撤台之後,整個臺灣的政治意識型態便進入「反共抗俄」的模式,從中央到民間,從社會到學校,一種不可遏抑的思維方式正充斥著各個層面。而學校正扮演著反共宣傳的主要機制之一,在臺北的幾所學校劇團,像臺大、師範學院、強恕、建中、一女中等,都利用學校裡本身既有的大禮堂,搬演著所謂的「反共抗俄劇」,觀眾反應不錯者,甚至還巡迴全省演出,深及民間底層,整個意識型態的運作,正積極的進行著。

以上所說的這三種表演場地,其類型與性格,幾乎一直維續到七○年代,其間的轉變程度微乎其微!而從六○年代末期開始的「世界劇展」、「青年劇展」,其所使用的主要場地,除了仍然利用幾所附有簡單劇場設備的學校大禮堂之外,大概要屬位於臺北市南海路的「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今名「南海劇場」)了。即使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它的設備雖然老舊,但是觀眾席與舞台的距離適中,座位約為五、六百個,其實是個不錯的戲劇演出場地。難怪當年頗負盛名的「華岡藝展──莎士比亞戲劇展」,以及七○年代最重要的戲劇團體「基督教藝術團契」(1970~1979),甚至八○年代初期的五屆「實驗劇展」(1980~1984),幾乎都在此處推出他們的代表作。在當年,「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之於話劇的地位,就像「國軍文藝活動中心」之於京劇或地方戲曲一樣。

八○~九○年代:百花齊放

而從七○年代末期以後,各地開始陸陸續續成立許多表演場地,我們也可以約略分成幾類。首先是政府顧及臺灣在走過了戰後三十年,經濟奇蹟之外,成立了許多公家表演場地,主要包括了各縣市的文化中心、社教館、國父紀念館,以及解嚴後才竣工啟用的國家兩廳院及實驗劇場。這一類的表演場地,由於是公家機關,經費較充裕,通常都至少有中、長期的活動行程規劃,持續經營較不成問題;不過,也由於是公家機關,在邀演團體的表演內容制約方面,就會顧慮較多,經常容易造成演出單位與場地管理單位產生齟齬。

其次,是八○年代後期到現在,民間為因應一波波前仆後繼的「小劇場運動」(異於前面曾經提及的六○年代小劇場運動),而落成使用的演出場地,像雲門小劇場、新象小劇場、皇冠小劇場、蘭陵小劇場、舊情綿綿、發條桔子、臺北尊嚴、河左岸的榻榻米劇場、臨界點劇象錄的排練場、臺灣渥克咖啡劇場 (原為甜蜜蜜)、優劇場的老泉山上劇場、多面向舞蹈空間的排練場等等。其主要特色是民間經營,幾乎沒有所謂的演出尺度 (包括政治的、美學的、身體的),完全能夠保持原表演創作者的理念與觀點,成為前衛表演藝術的溫床;另外一個特色則是觀眾人數容量並不大,觀眾區與表演區的距離相當接近,觀眾的座位並不固定,可以因戲而異,劇場空間與觀眾的對話形式更為自由、彈性,卻更為緊密,完全不同於傳統鏡框式舞台。

戰後劇場空間的沿革,從政府主導,到民間經營,我們可以看到劇場形式從單一的傳統舞台,跳脫到多元空間的實驗與嘗試。如果我們也把八○年代以降的行動藝術、街頭運動,看做是劇場空間的社會性延伸;如果我們也將九○年代中期福和橋下的「臺北破爛生活節」,以及板橋公賣局廢酒廠中的「國際後工業藝術祭」,看做是新新人類對形制劇場的另類反叛;那麼新世紀以來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像是牿嶺街小劇場、華山創意園區、紅樓劇場,或許是具有開創性的城市創意空間。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0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