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21 12:27:54| 人氣1,6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繪聲繪影】〈賽德克巴萊〉給我們的啟示

 



 

 

    〈賽德克巴萊〉創下台灣電影製作經費及票房空前紀錄,限於台灣電影製作的經驗及經費,當然不能以好萊鄔電影的標準來為這部台灣首部史詩鉅片打分數,個人的感覺是,第一集的情節稍微不緊湊,以致有點平淡,且少了對原日間文化衝擊過程的描述便直接開打,似乎可以再深入著墨於原日間的互動,才比較具有說服力並引人入勝,也才能明確表達出片子欲傳達的尊重文化差異之旨,才不會給人整片場面重心都放在「殺戮」的感覺,也才能合理化霧社事件的大屠殺,而不給予人「血腥、野蠻」的負面感受衝突,畢竟賽德克人一定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決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雖然片中已試圖多方呈現,如男族人必須砍木維生、女族人必須幫傭維生、族人多遭日人刁難等,但比起殺戮場面,這些描述一閃即過,較難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並轉為對接下來大屠殺的認同感。

 

    而除了電影「好不好看」的爭議外,片中的血腥殺戮卻也引起不少觀眾質疑,然而,若從歷史的角度及「出草」場面蘊含的深意來看,殺戮鏡頭的呈現實有其必要,箇中所傳達的啟示更是值得深思之處。

 

    首先,〈賽〉片殺戮場面成為全片影像表現重心,乃因故事背景鎖定在台灣歷史的霧社事件,情節簡言之,為賽族人力抗日人統治的浴血過程,而戰爭怎能不見血?是以,場場看似殘暴血腥的「出草」難免必須忠實呈現。

 

    然而,觀影者若稍加用心思索回味,當能想見導演魏德聖欲呈現的中心主旨,亦即影像背後的真正寓意,乃是透過霧社事件中日人與原住民的殘酷殺戮,提醒人們尊重異文化差異性的重要;若由此蘊涵反觀〈賽片〉,則怵目驚心的殺戮,乃是人們以自大的態度踐踏他人文化、尊嚴所必將招致的最嚴重的衝突形式,實具有儆醒的作用。

 

    再者,觀影者若只由野蠻、血腥的角度看待「出草」,豈不也是一種文化價值觀的霸凌?原住民的生存之道在於狩獵,最肥美的獵場只有戰鬥力最強的族群才能擁有,這樣的環境造就他們不得不以性命的威脅為手段,方能守護族群生存權利;因此,如鐵木瓦歷斯對日本人的怒吼所言,出草是血祭祖靈的儀式,不是只為了殺人而殺人,所謂的「血祭祖靈」,換句話說,是對祖先的秉告形式,當他們嚇阻侵犯族人生存權的敵人入侵,才能對得起同樣付出性命來守護獵場的祖先;正因如此,取得敵人首級越多的男性族人才有資格被視為「巴萊」﹝勇士﹞──這絕非只是逞兇鬥狠的匹夫之勇,而是不惜性命守護家園的「勇者無懼」。

 

    當然,「出草」的傳統畢竟代價太大,因此,片中也呈現原住民族的內心矛盾,花崗一郎及二郎即是最佳的例子,而鐵木瓦歷斯的稚子更向他提出大哉問,是否各族人們要永無止盡地相互殺戮才能生存?在彩虹的那端能不能成為戰友?都蘊含下一代對傳統的質疑與反思;然在傳統緩慢遞變的過程中,他們也只能低頭,因為否定傳統就是否定自身的生存價值,最終終於導致了以出草來維護文化尊嚴與夢想的結局。

 

    換作我們,能有為尊嚴及夢想犧牲生命的勇氣嗎?或許魏德聖導演便是看見歷史中巴萊的啟示,方才無懼於負債的壓力,甘願放棄享受〈海角七號〉帶來的名利也要投入〈賽〉片的拍攝吧!我們可以不必向巴萊一樣勇於犧牲生命,但何妨像魏德聖導演一樣,堅持夢想的實現!

 

台長: 晴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