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9 18:40:58| 人氣4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鹽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謠言說,軍官要來捉小孩。母親們的心里,亂成了一團。因為,她們清楚知道,孩子被捉去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於是,她們決定要把孩子藏起來。

其中一個媽媽向營里一個女人說,可不可以讓她的女兒躲在女人的床位尾端的柱子裡面。媽媽告訴女人,她只需要將她的床鋪弄得亂一些,自然地遮著女兒躲藏的地方就行。

女人答應了。

女兒躲藏的地方是在柱子里的間隔,用木板遮住,女人的床位就在柱子的前端,裡面僅僅能夠藏著一個人。媽媽的女兒,個子很小,來到營後,因為吃不飽,更見消瘦。

女兒藏好後,軍官就來了。

女兒躲在柱子裡,動也不敢動,連呼吸也不敢用力,也不敢發出聲音。她的耳朵貼著木板,仔細聆聽著外頭的聲音。

她聽到軍官們在搜查的聲音,腳步聲漸漸來到她躲藏的地方。她屏住呼吸。她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頭的腳似乎沒有移開的意思,汗水開始從她的額頭流下,雖然現在已經是冬天,但是她感到熱,呼吸困難,她覺得自己就快要昏過去了。

她不曉得時間過去了多久,外面的聲音,似乎漸漸安靜下來。

然後,柱子的木板被打開了,外面的光讓她睜不開眼睛。

外頭的人是她的媽媽。

媽媽將她從躲藏的地方拉出來,她的背脊濕了一大片,在衣服上留下一塊塊深色的水印。

媽媽看到她的臉,忽然驚呼:“怎麼你的樣子變得那麼老了?”

她的純真,就在躲藏的過程中,流失了。誠如她的汗水一樣,留下的只是衣服上,深色的水印。

我一直想像著這樣的一個故事。那是我在一個紀錄片中看來的故事。敘述者是一個在納粹集中營生存下來的捷克人,也就是那個答應把床鋪弄亂點來遮蓋女兒隱藏的地點的女人。

那個女孩,最後有沒有生存下來,紀錄片中的敘述者並沒有說明,在那個紛饒的年代,到最後誰死了,或誰存活了下來,都說不准。大家只在集中營中短短地生活一段時間,離開的,大家只知道某個人再也沒有回來,只是他們去了哪,沒有人知道,又或者大家不是不知道,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我記得前往布拉格猶太區那天,我們購買了張連票,可以游覽所有猶太區的景點。我們第一間走進去的猶太教堂,上面寫著無數無數個,罹難者的名和姓以及他們出生和死亡的日期。白色的牆上,細細密密地寫了那麼多人的名字,煞有舖天蓋地之感。

回想起來,我對猶太人在二戰時期的遭遇感興趣,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我看到了他們的名字,還有他們所遺留下來的東西。

其中一間教堂有個兒童畫展。那是被送往集中營的小孩所繪的圖畫。他們運用任何他們所能夠找到的材料、蠟筆、報紙等,用少數的材料繪出他們的心情,有黑暗的,明亮的;開心的,悲傷的。

我一直記得這樣的一幅畫,畫中是一個舞台演出,舞台上站著公主,還有兩個人,其中一人手持利劍,將劍插入另一個人的身體里,公主在尖叫,血從那個人的身上噴出來。台下的觀眾,在捧腹大笑。

我喜歡這幅畫,我覺得畫家捕捉到那份氛圍。公主的尖叫以及觀眾在捧腹大笑,活靈活現的。

我好奇,這幅畫的作者,最後的下場又是如何。

我想,我永遠都不可能知道,戰爭對一個生命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我只能想像,想像小女孩失落的童真,想像這位能夠畫出活靈活現的繪畫的小孩,他們最後有著怎樣的命運。

他們之中的人,或許沒能夠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他們的故事或許也不會被說出來。

他們成了牆上的一個名字,他們死了,他們又活了下來。

曾經在另外一部有關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片《Paragraph 175》中,看到一個被送入集中營的男同志,一直活到90歲,才尋找到力量和勇氣說出自己的遭遇。

從集中營回來之後,他一直保持沉默。那段經歷,對他來說就像那個在後頭被天火燃燒著的城市,他不能回頭,他必須往前走,往前看。因為他知道,若他一回頭,他就會成為一尊鹽柱。

台長:
人氣(4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行旅 |
此分類下一篇:我們沒帶花去
此分類上一篇:嗯,算是通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