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7-09 20:53:22| 人氣2,5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暑】勞動美學:簡記雪霸觀霧工作假期 粉絲梯次 (步道組-大鹿林道東線手作維護) 107-7-7~8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我們是喜愛爬山的一家人。媽媽是雪霸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爸爸是太魯閣步道志工。
從100年開始參與雪霸觀霧站的棲地工作假期,104年爸爸開始協助步道改善規劃、在工作假期中帶步道組,105年開始協助觀霧站勘查與規劃大鹿林道東線步道的手作維護至今。
今年是第四年,步道組由保育志工與解說志工和民眾(粉絲)一同合作,解決了東線0.1k的坍方落石以及積水泥坑問題。
在這四年當中,我們既是步道的使用者,也是與一群夥伴們合作解決真實問題的步道維護者,因此能有更多的學習與體會。也以部落格文章將我們的經驗與反思持續分享給讀者們。



7/4(週三)從大鹿林道東線入山,因颱風帶來西南氣流,受大霸尖山的東西向稜線攔阻,滯留於苗栗以南。即使新竹平地皆處屬高溫與悶熱;但進入苗栗縣,飽含水氣的雲層,徘徊籠罩於大霸尖山附近,不僅讓世界奇峰始終霧鎖雲封。連日的雨水,也讓盛夏的觀霧停留在十六度的低溫與涼爽。

連綿的雨水,於林道邊坡造成了新的坍方、樹木倒塌與小落石。部分過去三年已陸續靠著志工們的雙手解決的林道坑洞問題,也因重車進出壓出淺淺的坑,再次於雨後逐漸浮現。以外包工程方式解決問題雖然方便快速,卻多半是使用來自外地的(級配等)材料,運送的過程是耗能的,而且同時有可能製造了新的問題;這也再次凸顯了以現地材料、手作步道工法,慢慢地維護著大鹿林道東線無可比擬的價值。

一邊徒步著十九公里林道,前往馬達拉溪登山口的同時,阿德一路細心記錄追蹤著雨後林道上幾段問題解決與改善後的情形、以及新發現的問題;我則整路循著地面發現的鮮紅色眉毛狀落花,驚喜地尋找著桑寄生的來處,向孩子們分享。

週五從九九山莊下山,午後行至大鹿林道2.1K時,剛好遇到彭大哥帶兩位志工大哥先來東線勘查林道狀況,彭大哥跟阿德討論週六、日預計的步道改善工項,並確認了時間與工作地點的安排細節後,我們先趕快下山回家盥洗、清洗晾曬裝備、幫迷你綠屋頂的植物澆水,週六清早又趕緊收拾了裝備上山。
幸而前兩週,阿德和我均已提前,分別將各自的任務準備妥當。

我在兩個半天,許多工作的小環節當中,感受著參與的志工與粉絲們的盡心盡力和自我要求,合作與接力,不怕辛苦與泥濘,踏踏實實地解決問題。無論在不同工作區體驗不同工項,或是堅持將一個工區徹底完成,或者隨時看見夥伴的需要而主動幫忙、默默地補位...,其中都富含了認真參與工作、認真學習的勞動之美。

原以為小咕嚕和小瑀魚剛從大霸下山,腳底磨出了水泡,身體也應該很疲憊,沒想到兩兄妹穿好登山鞋後,還是一樣很投入地工作,一個手持沉重的撬棒、一個拿著三磅或十磅榔頭,兩人合作,接連做了兩個半天的碎大石工作,即使手掌都磨出水泡、磨到水泡破了,有時告訴我他們覺得好累,但是手邊的工作也並未停下來。而且,其他志工叔叔阿姨都悄悄告訴我,他們工作好認真。

昨日下午工作假期結束後,我們繞進白蘭部落,去看了上次五月份白蘭溪古道手作施工後的狀況。第一段竹林坍方的開通處狀況真的非常好,我其實很順的走過了一小段步道,才意識到這就是志工們和部落原住民朋友一同工作清理坍方、將步道重新打通的改善現場,印證了阿德常提到的「手作步道的最高境界」。希望當初清除坍方後的垂直邊坡能夠多長出一些植物抓住土壤,在今年雨季的大雨和颱風考驗之中,逐漸穩定下來。
第二段坍方高繞陡坡的改善,目前也算穩定,狀況很不錯,希望下一回也能夠將坍方處開通。

關於工作假期,阿德的想法與關注始終是,他希望將上班勞心以外的假日時間,都拿來做許多真正能夠解決真實問題,對環境友善的事情,所以,對他來說,假日好像也都在工作(太魯閣步道志工與協助雪霸觀霧站、認養清華蝴蝶園和交大原生植物區、舉辦親子工作假期),但是,他從做著這些雖然勞累、辛苦,卻是友善環境的勞力事務裡頭,感覺時間和生命充滿了完成的踏實與豐厚的意義,從做中產生著許多關於生態營造的實踐知識,也從勞心與勞力的平衡中得到了休息。

(近日正閱讀著蔡穎卿女士『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我覺得,阿德的想法與蔡穎卿女士對於生活工作的許多想法,其實是很接近的。(註一)
所以,阿德幾乎每一個週末都在「工作假期」。
也隱隱呼應著托爾斯泰所主張,人的本質是勞動的:自我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去做一切我們能做的事」、「人的幸福存在於生活之中,生活存在於勞動之中」。
這一次,從阿德與蔡穎卿的經驗,我也深深體會了他們為何能夠如此享受自己的勞碌命,因為,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豐盛與幸福,是一種簡單又充滿著奧義的美學。)

我的關注始終聚焦於個人的與群體的環境學習,是如何啟動,如何發生的經驗歷程,也希望自己是個能幫助環境學習者們看見、理解與深化其間意義的引導者與促進者。
因此,每一次的工作假期,我總是時而和志工與粉絲夥伴們一同投入工作(阿德和我一直深感「同工」的重要)、時而至各工區拍照記錄(以撰寫後續的工作記錄與報告)、時而觀察與感受著夥伴們工作與合作學習的情形。

我認為,每次工作的完成程度,時常是維繫在工作假期的負責人、指導志工、以及參與的夥伴們,每個人對於「完成」,都多了一點點對於做得更好、更完善的責任感與堅持。

這一次也很感謝彭大哥的安排,讓小瑀魚的紙芝居【想飛】能夠於粉絲梯次的工作假期中演出,並且非常感謝志工叔叔、阿姨、粉絲們不吝給予指導、支持與肯定。

我們一家人,總是非常非常珍惜著每一次能參與觀霧工作假期的機會。雖然未來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變化,但只要我們被賦予交託了任務,我們就會盡力為每一次責任與機會,做能力所及最多的準備,將最好的拿出來,做到盡善盡美。這也是我對自己、對孩子們的期許。


(註一):
我試著摘錄了從協助雪霸觀霧工作假期步道組以來,阿德和我的經驗及反思書寫,並與蔡穎卿女士於生活工作中的領悟【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作對話,比如: 
*「再喜歡的工作,也會有一些不喜歡的項目,...我用『做』來改變不喜歡的感覺。...我用專心來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克服討厭的心情。...,如果我不喜歡的事越少,我的自由與快樂就會更多。」~蔡穎卿
*「我希望孩子能從小建立積極的想法,希望她們了解,行動可以改變觀點,喜歡是可以培養的感覺。」~蔡穎卿
**「單就工作來講,要說『很快樂』並不容易,更多是發現問題後、希望去做一些改變的責任心,與完成困難任務後的成就感。」~107理德


*「不是只有娛樂才可以調劑生活,有些性質差異很大的工作也可以。...我們都因此有了重聞生活芬芳的能力,更因此而學習到不同的技能。
...如果能把職務上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工作視為彼此的調節,那些下班後待做的生活雜事,就不再是單調無味的負擔了。」~蔡穎卿
**「平時(職務上)的工作勞心,假日的工作(指太魯閣步道志工和協助雪霸觀霧站、清華蝴蝶園和交大原生植物區志工)付出勞力,反而是一種調劑。」~107理德
**「從工作當中,獲得完成的成就感、經驗學習與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工作假期我是偏向『假期中來工作』(從中得到許多學習和成長)的成份。」~107理德
**「工作假期是甚麼呢?其實許多時常參與工作假期的朋友曾經分享,他們體認到,假日從事需要體力與勞務的志工服務,就是最好的度假與休息。」~104琬瑜

發現了兩人各自從環境工作與生活工作的經驗裡,產生的實踐知識,竟存在許多異曲同工之妙。(註四)



(昨晚很簡短地將第一時間的感想記下。
先分享一小段雪霸的美女志工攝影師姿莉拍攝兄妹倆一開始於坍方區合力撬著大石塊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wanyu.meng/videos/2086519794700478/)



以下則是摘錄這兩個半天,步道組的志工與兩組粉絲夥伴們,各用(下雨之前)大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合作與接力完成的大鹿林道東線0.1K附近坍方落石與路面積水泥坑的處理過程。

IMG_7594第一天午後 步道組理德先說明大鹿林道東線需要解決的問題.JPG

IMG_7597理德和盛燮大哥解說與討論路面積水泥坑處理方式.JPG

IMG_7598第一天午後上工時 東線0.1K坍方落石及積水泥坑處理前.JPG

IMG_7603大的水坑與爛泥的處理,先將靠近下邊坡的積土移除,導除積水、挖去淤泥.JPG

IMG_7607小水坑處理,導除積水.JPG

IMG_7615將落石區大石塊敲小移除,用於填補坑洞與下邊坡.JPG

IMG_7617志工與粉絲夥伴們 大致分三個不同工區工作.JPG

IMG_7620.JPG

IMG_7621.JPG

IMG_7622兄妹倆合作碎大石.JPG

IMG_7627搬運大石塊用於下邊坡砌石.JPG

IMG_7629大石塊用於下邊坡砌石.JPG

IMG_7632小水坑處理,導除積水後,填入碎石,或將較大石塊敲小.JPG

IMG_7655兄妹分別以以撬棒和榔頭碎大石.JPG

IMG_7661志工和粉絲一起將坍方落石敲碎、填補入路面的凹陷坑洞.JPG


IMG_7676往0.2K另外一處積水,先開挖下邊坡,將積水導除.JPG

IMG_7685往0.2K另外一處,一面鋪排石塊、一面敲小或擊碎.JPG

IMG_7686兩組夥伴們合作搬運石塊.JPG

IMG_7695第一天下午三點多下雨收工時,坍方落石清理、積水導除與路面坑洞填補情形.JPG

IMG_7707第一天下午雨中收工,剩下的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將工具搬上貨車.JPG
感謝彭大哥和賴大哥趕來幫忙載工具,大家不用扛著工具爬上坡回到管理站。




IMG_7810第二天小瑀魚分享紙芝居創作-想飛.JPG
感謝彭大哥的安排,讓小瑀魚的紙芝居創作【想飛】能夠於粉絲梯次的工作假期中演出,並且非常感謝志工叔叔、阿姨、粉絲們不吝給予指導與肯定。

P7080355酋長大哥 你來,霧也來了.JPG
酋長大哥旁徵博引,先從大氣科學說明霧的種類(註二),並引用成語諺語中的霧:「騰雲駕霧、吞雲吐霧、霧裡看花」、唐詩宋詞中的霧(註三):「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秦觀『踏莎行』,「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白居易,再帶領大家體驗他創作的新詩「你來,霧也來了」。
酋長大哥說:「霧,是山徑流動的雲,山谷波動的浪,入夜之後纏綿的夢境。」喚醒了大家沉睡多時的詩魂與詞靈。


IMG_7812第二天早晨 第二組粉絲夥伴繼續清理坍方落石區 剩餘的較小石塊 剛好可以當級配  用於填補第一天的坑洞

IMG_7817兄妹倆在往0.2K的另外一處坑洞,繼續以撬棒和榔頭碎大石.JPG

IMG_7823運來坍方落石區較碎的級配,填補往0.2K另外一處坑洞.JPG

IMG_7824搬運大石塊  暫時堆疊於下邊坡.JPG

IMG_7825用碎石填東線入口附近幾個小坑洞.JPG

IMG_7828用碎石填東線入口附近幾個小坑洞.JPG

IMG_7842從0.2K附近收集土石(砂石).JPG

IMG_7845搬運0.2K土石(砂石),將所有坑洞填平、大家以雨鞋登山鞋踩踏夯實.JPG

IMG_7846第二天上午 東線0.1k坍方落石清理乾淨、積水導除、路面坑洞也填平完成.JPG

IMG_7866東線0.4k小坑洞填平.JPG


IMG_7874收工後的東線步道解說與自然體驗.JPG

IMG_7879收工後的東線步道解說與自然體驗 小瑀魚分享她發現的馬陸.JPG

IMG_7882收工後的東線步道解說與自然體驗 從一位夥伴發現的奇怪的赤楊葉子解說蟲癭.JPG

IMG_7888收工後的東線步道解說與自然體驗 解說赤楊葉子的蟲癭.JPG

IMG_7893收工後的東線步道解說與自然體驗 猜猜我們在做甚麼自然體驗活動呢?.JPG

IMG_7899一隻蠟蟬自己跳上來.JPG

IMG_7906回到管理站後,夥伴們一起清洗工具.JPG



再次回顧大鹿林道東線0.1k坍方落石與路面積水泥坑問題,由志工和先後兩組粉絲夥伴們一起改善的前、中、後對照。相信讀者們更能夠體認,大鹿林道東線手作步道,透過群體的參與和實踐,一同解決真實問題的特質,以及本質上,正是Lucas(1972)所指出,環境教育是在環境中
教育(學習)有關環境的教育(學習)、以及為環境而教育(學習)

IMG_7598第一天午後上工時 東線0.1K坍方落石及積水泥坑處理前.JPG

IMG_7695第一天下午三點多下雨收工時,坍方落石清理、積水導除與路面坑洞填補情形.JPG

IMG_7846第二天上午 東線0.1k坍方落石清理乾淨、積水導除、路面坑洞也填平完成.JPG

(註二)
霧的種類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A7

(註三)
中學時代沉浸於詩詞音韻之美的我,另找到介紹書寫吟詠霧的詩詞網站,也與讀者分享https://kknews.cc/zh-tw/culture/kn2kaxq.html

(註四)
又如:

*「有許多事,做一半與完整做好,所花費的力氣是一模一樣的,其中的不同只是『用心注意』的結果。」~蔡穎卿
**我認為,這就是理德104年所說的:「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就是學習『最近的遠路』。」
**以及我在106年寫下的:「總要有人不怕麻煩,願意堅持那條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又耗時費事的方式,努力將它實踐出來、並且完成。讓這過程,成為所有人的學習。」


*「每一次辛苦的實作,都使我對教學產生更穩固的信心。」~蔡穎卿
*
當我們願意直接去接觸問題、願意把手弄髒時,我們才能透徹地了解工作的實況,進行真正有效的管理。」~蔡穎卿
*「有實際操作能力代表的是一種獨立,這能幫助一個人成為一個群體中的領導者。」~蔡穎卿
**我認為,這就如同理德於104年第一次帶步道組工作時所說的,「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訓練,完整地帶一次活動;這條步道從開始的規畫到帶著一群人去完成。
手作步道原有一部分是沒有步道要規畫出來,或是原來路況不好,需要改線。而這一次其實是朝向一個手作步道的領導志工練習的機會。」
**「手作步道,你必須在實作當中,你才知道怎樣才能做得好。手作步道的過程,反映的是做任何事情的態度。」~104理德


*「我很珍惜工作所提供的成長機會,這與純粹的學習意義不同。」~蔡穎卿
**「從工作當中,獲得完成的成就感、經驗學習與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107理德
**「每一次都因為工作內容不同、參與者不同,蘊含著新的學習與成長,如果能夠用心沉浸和體會,都將是豐厚的啟發。」~104琬瑜


*「工作提供了練習的機會,從反覆中可以精進技術,並體驗出更成熟的想法。」~蔡穎卿
**「其實大家都運用了大量的『做中學』,有很多事情沒有做下去的時候,是不會有感覺的。」~104琬瑜
**「手作步道是一個不斷再學習、再調整的過程,是一件很『厚工』的工作。在這個凡事講求快速與效率的時代,手作步道反而默默地彰顯了它獨樹一幟的價值。」~104琬瑜
**「手作步道的學習,其實是小而美、是慢而踏實的;是大量的經驗學習與做中學,要靠著不斷的動手實做、反覆嘗試去累積經驗中的知識,慢慢地做出感覺。」~104理德、琬瑜
**「當認真學習做出符合現地的步道時,對環境的感知與實踐知識都增長了。」~104琬瑜

*「我們的能力使我們不藉言語建立了一種標準,...越願意親身參與、越不怕手髒,不只使我們更深入工作的本質,親自為團隊做一個榜樣,另一層意義也代表了尊重。
這份參與使團隊得到彼此真正的尊重,並造成和諧有效的工作循環。」~蔡穎卿
**「志工不要分等級。帶領志工能與學習者一同工作,才會產生最好的帶動作用。」~104理德、琬瑜

*「所謂(取法其上的)高標準,並不是要孩子凡事做到十全十美,而是希望他們養成盡心盡力的習慣。」~蔡穎卿
**「手作步道,你必須在實作當中,你才知道怎樣才能做得好。手作步道的過程,反映的是做任何事情的態度。」~104理德
**「只要我們被賦予交託了任務,我們就會盡力為每一次責任與機會,做能力所及最多的準備,將最好的拿出來,做到盡善盡美。這也是我對自己、對孩子們的期許。」~107琬瑜
 

台長: 玉山薄雪草
人氣(2,565)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解說員記事 |
此分類下一篇:雪見 來部落住一晚+21公尺攀樹體驗 107-7-26~27
此分類上一篇:換氣:雪見森林 107-6-28~29

玉山薄雪草
閱讀著阿德前兩天才整理好,上週六日(108/7/6~7)觀霧棲地營造工作假期粉絲梯次的大鹿林道東線的維護紀錄時,我想到去年此時,小瑀魚寫的一篇短文。

去年的粉絲梯次工作假期中,小瑀魚和哥哥一個人拿著撬棒、一個人拿著十磅的榔頭,擔任大鹿林道東線的「破石大隊」,合作將林道邊的落石擊碎,再由其他志工和粉絲們搬運去填補林道上的坑洞,或施作邊坡的砌石。

這篇文章在去年十一月刊登在人間福報副刊,我相信這是小朋友們投稿的文章裡非常罕見的主題。
來欣賞這篇以小朋友的觀點描述的大鹿林道東線工作吧!
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530033
2019-07-15 10:39: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