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13 11:00:00| 人氣4,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芒種】山行:雪見、北坑,暫離夏日 107-6-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今年似乎與雪見特別有緣,而這份善緣,或許與去年和前年參與了綠色摩天樓:雪見森林四季的奧秘這一本科普書籍的編輯工作有關。
去年冬季,一位志工朋友透過訊息轉來北坑駐在所工寮的相片;二月份,我又透過她轉來的相片首度聽聞「大板根」。今年五月初參與一部影片的討論時,從K那邊二度聽聞了「大板根」是一株長尾栲,當下心裡才開始有幾分「一定要找時間去造訪它」的篤定。
五月母親節回南投前,我們家參與了雪見管理站號召的工作假期,和志工夥伴們一同整理北坑山步道。發覺以我們一家現下的體力與腳程,只要能夠盡量提早於清晨出發,要從雪見來回北坑山,可能只需半天時間。於是,阿德和我開始研議著趁端午節前一週前往。阿德也找了地圖與登山記錄參考,決定以一天時間往返大板根及北坑駐在所。



鬧鈴於黎明前的四點半鐘響起,將我從夢境深處瞬間拉近了現實。
阿德起身叫醒小咕嚕小瑀魚換裝,迅速下樓將昨晚備妥的輕裝什物收拾上車。

天剛亮不久,我們已乘著日出前的沁涼,循高速公路南下苗栗。接上快速道路後,轉向山行,進入大湖。
前進山區的道路曲折迴旋,比起大鹿林道,司馬限林道更為狹窄蜿蜒,顯然也更少車輛使用。

當我們穿越著飽含隔宿露水的森林時,山鳥清亮的鳴唱也正穿透潮濕空氣,不斷滑進車窗,迎面撲來。
在清晨的司馬限林道上,其實很容易與野生動物「狹路相逢」:
幾度遇見正於林道上覓食、或隨著路旁邊坡樹叢一陣搖動而後現身、或於林道上留下一坨墨綠色排遺的臺灣獼猴;幾隻下到地面朵頤的赤腹松鼠,感覺到車行路面的震動,而急急走避;身披如暗夜深藍絲絨的白尾鴝,以彷彿吹奏金屬樂器發出的高亢曲調,吸引我們向陰暗林下投以矚目,離去時,又朝我們搧動帶著兩條亮白的尾羽;山羌此起彼落的吠鳴,更是此處不可缺少的環境背景音,雪見的泰雅語地名「布岸把臘」便是「等待山羌的地方」。

IMG_6883 猴子.JPG

P6093220新鮮的台灣獼猴排遺.JPG


林道上偶有透空開闊之處,得以從不同角度,遠眺浮現晴空的聖稜線,以及獨立於雪山山脈之西的加里山。

透過鼻息吞吐,以嗅覺感知各種屬於森林的氣味--雨水停留在森林裡是其中一種,還有屬於落葉的、盛花的、腐果的、泥土潮潤的、樹幹與樹皮的、地衣的、菇蕈的、岩石的、倒木的、松針的...;透過膚觸,感受著中海拔空氣冷泉溪澗般的沁涼;隔著登山鞋底,我們仍能以雙足感受著林道的質地,有時是走來凹凸不平的碎石鋪面,有時是必須避開、軟爛的積水與泥濘,有時是直接出露堅硬岩盤的路基。
從樹梢懸垂絲線而下的毛蟲、結實累累卻還需要時間等待成熟的台灣羊桃、淡粉紅的南澳杜鵑落花與大葉溲疏的白色花瓣、更有許多從樹冠高處掉落的黃綠色小花、捲曲或平展層層鋪地的落葉...,交織出森林的層次,縫合成林道空間的質地紋理。

IMG_6885 聖稜線.JPG

IMG_6888 獼猴桃.JPG

IMG_6892 加里山.JPG

從雪見徒步至林道盡頭,山徑與木馬道及林道支線三叉路的北坑山登山口,大約是一個半小時。

上回步道工作假期先行木馬道,午後才循飄著霧雨的山徑返程。這回我們先行山徑。
不意,山徑穿越的茂密森林,並未在早晨陽光的照拂下顯得明亮,厚積的落葉層竟十分潮濕,且顏色繽紛多彩。當時心裡曾經短暫地閃過「會有螞蝗嗎?」的念頭,然而更吸引我的反而是許多殼斗科大樹近根處形成的板根狀,曾聽國銘解說杏葉石櫟(苦扁桃葉石櫟)樹幹的基部時常形成板根,這些會不會都是杏葉石櫟呢?

來到山徑與木馬道再次交會的地方,就是北坑山的山腳了。
四週前才和雪見站國銘、凱瑮以及保育志工、解說志工夥伴們一同整理維護北坑山步道。這一次循著階梯拾級上行,走過手作的石階、輕握著替換過的繩索,我們都感到很滿意,彷彿此行是來驗收改善成果的。

IMG_6901 北坑山 修復的階梯和繩子.JPG

陽光終於從北坑山山頂的森林透空灑下,將先前陰暗沉鬱的印象一掃而空。

我們在山頂稍事歇息後,便沿著稜線往大板根前去。

IMG_6909 北坑山.JPG




P6093227過北坑山山頂後,大致沿著稜線一路下行.JPG

往大板根的山徑剛開始大致是循著稜線的。

這一面的森林位處向陽面,一路下行,盡鑽行於一片青翠、明亮,令人心曠神怡的綠海。
山徑不時與林道(或木馬道)支線相會;如遇一長段的陡下坡,往往又會與另外一段林道相交,像是為了將林道的迂迴截彎取直而走出的捷徑。
這段林間山徑又出現了更多樹形各具特色、樹幹基部呈板根狀的大樹,厚沉沉的落葉積滿了地表。
然而,我們也在幾處較平坦、寬闊、可紮營的地面,開始看見許多食品的塑膠包裝、空瓶與罐頭等垃圾,讓人感到錯愕與惋惜。

IMG_6923 往大板根的森林.JPG

IMG_6925 往大板根的森林.JPG

其中一處堆積著許多垃圾的地方,其實可見一條明顯山徑前來交會,那便是屬於系統的北坑溪古道「洗水古道」。事實上,前往大板根的山徑後段,大致上是循著昔時的「洗水古道」行進的。
前行不久便遇上崩壁。
小心橫渡過一段崩壁之後不久,便遇到距離大板根約莫五分鐘的水源,附近環境十分潮濕。
前去不遠,相隔一段距離分別有三個以防水布和繩索搭成的獵寮。很遺憾,附近地面也隨處可見垃圾。

其中第三個獵寮附近,還留有被伐倒橫陳的巨大樹幹,以及裁切成長方形的木材,表面均已披覆著厚實綠苔。眼前景象,彷彿希達來到沉睡中的天空之城--拉普達所見。

IMG_6943 距離大板根約五分鐘的水源.JPG

IMG_6948 一號獵寮.JPG

IMG_6952 二號獵寮.JPG

IMG_6962 伐木遺跡.JPG

IMG_6965 三號獵寮.JPG

從第三個獵寮再前行不遠,便是那株生出巨大板根的長尾栲(長尾尖葉櫧)了。

站立於板根旁時,發現它的最頂端其實超過了阿德的身高,大約有兩公尺。
阿德和我緩緩繞樹一周。它的樹枝或許曾因颱風的摧折而斷落,部分板根的底部有些懸空及開始腐朽。
雖然它似乎不是這片森林中最高或樹冠最渾圓漂亮的樹,但在它的生命史裡頭,或許經歷了某些環境條件的變化或影響,使它必須長出這這樣巨大、特殊的板根,來穩固或支撐自己。
我感謝這株長尾栲帶給我對於自然環境如何形塑生命、化育萬物的啟發與讚嘆,已讓我覺得不虛此行。

IMG_6977 大板根.JPG

IMG_6979 大板根巨木.JPG

IMG_6983 大板根.JPG

IMG_6984 大板根.JPG

IMG_6999 大板根合照.JPG

P6093254阿德與大板根(樹高超過三十公尺的長尾栲).JPG


原路返回北坑山,行經崩壁時,通過一個熊蜂的巢。
事實上,去程阿德和小瑀魚、小咕嚕通過之後,我已感受到牠們進入警戒狀態,回程我和小咕嚕都被叮了一口。還好小咕嚕當天就消腫了;我大概屬於比較容易過敏的體質,一個針孔大小的叮口,竟然腫到接近碗口大小,多腫了兩天才開始逐漸消退。

中午後,我們才分別在北坑山頂與木馬道上遇見其他前往北坑山的山友。
循著木馬道回程時,仍覺得行走林下的我,似乎完全被鳥鳴聲籠罩包圍。仔細推想著何以每回來雪見的印象,便是那些此起彼落、感覺很近,清澈如流泉的鳥囀?
返抵林道終點的三叉路,同樣短暫於休息後便往林道支線下行去探北坑駐在所。



從閱讀探勘記錄、調查報告、書籍之中知曉北坑溪古道,前後或許已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
包括二十多年前便已造訪多次的霞喀羅古道,交大山社探勘多次的根本古道、佐藤古道,2003年元旦阿德和我從佐藤經檜山至高嶺,以及從高嶺經本田、馬達拉、神崎至茂義利(觀霧),甚至早上前往大板根後半段路程的洗水古道...,都屬「北坑溪古道大系」(或說廣義的北坑溪古道)的一部分。
2001年元旦,阿德和我曾去過一趟整修前、狹義的北坑溪古道,從二本松抵達雪見,但受阻於幸原駐在所後的大崩壁。如今經歷多次帶來災害的颱風侵襲,古道中斷的狀況又比當時更甚、更難行了,僅能從林道上下切路況較好處,探訪駐在所。

循著司馬限林道支線下行,拂撥著芒草、過一條小溪,約莫半小時後,抵達一塊散落著許多垃圾及升火遺跡的平坦地,樹幹上靠著一個用大塊塑膠布覆蓋、樹木的枝幹搭起的木架,下邊坡有一處明顯缺口,便是往北坑駐在所的下切點。
此後,便循著一條松林底下極乾的松針小徑一路下行,有些路段坡度頗為陡直。
下至一處有多棵倒木與芒草交織的地方,路徑隱於芒草後,幾株樹皮脫落的倒木,樹幹極為滑溜,我和小瑀魚先後滑倒。
小徑的坡度又逐漸趨緩,經過許多芒萁與八角蓮,以及夯土牆遺跡。

IMG_7034 司馬限林道上 北坑駐在所下切點.JPG

IMG_7036 往北坑駐在所松樹林下切中.JPG

IMG_7039 往北坑駐在所松樹林下切中.JPG

穿過夯土牆缺口,便抵達北坑駐在所。去年編輯科普書籍「
綠色摩天樓:雪見森林四季的奧秘 」時,印象最深刻的「阿里山月桃」顯然是雪見與北坑駐在所極優勢的地被植物,節氣【芒種】也適逢它們盛花的季節。
然而,此行最大的震驚卻是....

北坑駐在所的工寮倒了
曾經屹立於北坑駐在所遺構上數十年的木造造林工寮,終究不敵歲月侵蝕與拆木板為柴薪的山友們破壞。或許它只是累了、乏困了,再也挺不直腰桿。
在這處近百年間默默走著返還自然之路,卻又讓山友有意無意棄置了食物垃圾的野地,只能寂寞地垂頭、無言以對,以頹然坐下抗議。

IMG_7067屹立於北坑駐在所上的林務局造林工寮,竟然從這一側倒塌了.JPG

IMG_7062北坑駐在所 林務局工寮倒塌.JPG

IMG_7040北坑駐在所 林務局工寮倒塌.JPG

IMG_7044北坑駐在所 林務局工寮倒塌.JPG


工寮所在位置,是北坑駐在所最大的一個平臺(下層平臺),從平臺下方往上看,可見非常整齊壯觀的砌石駁坎。

IMG_7042 北坑駐在所 下層駁坎.JPG

工寮後方的水泥建築物,是曩昔北坑駐在所的彈藥庫。
印證了北坑駐在所當時是北坑溪古道沿途重要的軍事中心。

IMG_7045 北坑駐在所 彈藥庫.JPG


IMG_7047 北坑駐在所 鐵桶.JPG

工寮與彈藥庫後方,還有一層面積較小的平臺(上平臺),很可能是駐在所長官的宿舍所在。

IMG_7048 北坑駐在所 上層駁坎.JPG


IMG_7050 北坑駐在所 夯土牆.JPG


IMG_7059 北坑駐在所 夯土牆.JPG

阿德和我將上下平臺與可辨的夯土牆仔細看過,繞了一圈後,一家人坐在上層平臺的入口階梯上合照,然後循來時路離開北坑駐在所。

IMG_7065 北坑駐在所 上層駁坎大門階梯 合照.JPG


IMG_7066 北坑駐在所 礙子.JPG


回到司馬限林道,陽光已逐漸減弱,冰涼的空氣順著摘下遮陽帽和袖套的皮膚,逐漸將體溫降低,也將浸濕的衣服汗水帶離。循著林道徒步回雪見,從林道缺口俯視沐浴於黃昏光線中,顯得份外溫暖柔合的北坑溪溪谷。早晨雄渾的聖稜線已沒入雲深之處。

IMG_7078 北坑溪溪谷.JPG

P6093263林道上的山羌腳印.JPG

回到雪見,已是傍晚六時。C拿了今天剛採的一大袋紅肉李跟我們分享。

當我們告知北坑駐在所工寮已倒的消息時,她說,就是今天早晨,雪見遊客中心附近發現兩隻被黃鼠狼咬死的山羌,而且都是直接從屁股咬,將內臟吃掉。乍然聽聞覺得很不可思議,黃鼠狼體形並不大,卻能夠咬死一隻小狗大小的山羌。 
雪見多山羌,但顯然天敵也環伺週遭。
我回想著清晨剛到雪見以及於林道上行進時,先後聽見好幾隻山羌的鳴吠。有幾聲似乎特別不尋常。難道是那時,正遭受黃鼠狼的攻擊?

換下登山鞋襪時,我並沒有注意到登山襪束口的一灘血跡,直到回家整理裝備時才發現。同時,小腿外側有一個小傷口以及一團已乾掉多時的血塊,想來是螞蝗的傑作了。
只是已很難追溯是在哪一段路給螞蝗釘上了,或許就是往大板根沿途幾段較潮濕的路段吧。

節氣【芒種】,我們以一日時間,遠離了盛夏艷陽溽暑,帶著在雪見及北坑森林裡,讓中海拔的涼爽浸淬過的一片冰心回來。

P6093265雪見下山路途傍晚七時的落日餘暉.JPG


延伸閱讀:
尋找著關於長尾栲板根的文章時,偶然讀到這篇:
『寄生性的「菱形奴草」,絕對可稱為國寶級的植物。菱形奴草是僅能寄生在單刺櫧(=鋸葉長尾栲)板根的被子植物,「單刺櫧」又名「鋸葉長尾栲」又名「白校櫕」或稱為「長尾尖葉櫧」。』
希望往後有機會於秋冬季節拜訪雪見,找找看菱形奴草。

台長: 玉山薄雪草
人氣(4,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山行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小暑】觀霧.夜行、曉行 107-7-7、7-8
此分類上一篇:馬達拉駐在所與冠木門柱 107-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