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1-19 22:53:24| 人氣1,9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化想法為實踐—家長社群以親子參與的環境行動復興學校生態區與綠屋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發表於2015環境教育研討會 實務論壇  104.11.6~8)

化想法為實踐家長社群以親子參與的環境行動復興學校生態區與綠屋頂

 

孟琬瑜1陳理德2

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2太魯閣國家公園步道志工

摘要

  由家長發起親子參與行動,化想法為實踐,帶著更多親子以行動關懷環境,讓許多家庭一同參與問題解決,同時將豐富的學習元素和活動帶入,促進更多學校孩子和家庭享有戶外學習機會。

  以現地取材、資源循環之生態工法實作解決問題,復興荒廢的校園空間,營造兼顧綠地生態與友善使用者的環境;凝聚親子師生對於學校的關心、情感和認同,成為課後時間親子共學,實踐做中學、經驗學習,在真實環境中學習生態營造的公共參與平台,也重新開啟教師運用戶外空間實踐課程的機會與動能。

  參與的親子師生從使用者、消費者成為貢獻於地方的積極行動者,參與過程即是學習過程。校園空間得到再生,親子師生也重新學習與環境共生,並獲得新的視野「重新居住」。此長期行動的本質亦是地方本位教育的實踐,並深具批判地方教育學的「再居住」意涵。

  參與強化了人與地方(環境、土地)的連結、增進擁有感與歸屬感。每個人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知識/經驗/創意/勞力於地方,將生命編織進地方的改變和未來。投入越深的志工家庭和教師得到的經驗和體會越多,也成為個人的教學/實踐知識和能量。一個學校永續的關鍵不是建設/設備經費,是人的參與,細水長流、持之以恆。家長也可以扮演促進者/推動者的角色。

 

關鍵字:家長社群、做中學、經驗學習、實踐知識、地方本位教育、再居住


 

一、緣起

  我們的孩子就讀一所校地很小、勉強達建校標準的社區型小學。沒有操場,卻有一片生意盎然的生態教學區,是附近碩果僅存綠地區塊的一部分。十餘年前創校時保留原有樹林,並將永續校園理念融入規劃:校園設計為都市生態綠色學校風貌,校舍亦採綠建築概念設計。曾因校園環境綠美化、水資源回收再利用,得過不少獎項,也曾經發展過自然生態相關課程。

  但孩子入學後,我們卻看著生態教學區缺乏管理,逐漸走下坡;設施損壞、植物濃密處過於陰暗、許多教師漸漸不敢帶學生去生態教學區上課。但仍有一些喜愛自然觀察的孩子不顧蚊蟲叮咬,在下課時間和放學後流連於生態池與樹叢間。

(一)關於生態教學區的不同聲音

  當時,家長們對生態區的看法出現兩面聲音,一方是將環境視為問題:「沒操場、學生活動空間不足,為何不將生態區改建操場?」、「生態池危險學生容易跌進去」、「一灘養蚊子的死水」、「生態區有蛇很危險」、「因為樹多所以蚊子太多,學校應時常噴藥」、「生態區是荒廢的校園死角」、「為何不乾脆把樹砍掉,鋪上水泥,比較好管理?」另一方面是將環境視為珍貴的資源:「生態區是一座小森林,最初雖是人為營造,在大自然的經營下卻不失野性」、「野鳥種類非常多;昆蟲、攀木蜥蜴、松鼠很多」、「生態池的水很淺,水生動植物很多」、「一個40%面積為生態區的都會小學,卻缺乏管理,任其荒廢」、「不重視環境教育與戶外活動」。

      我們在課後和假日跟學校孩子聊天時,也聽到了孩子們對於生態區和生態池的看法:「有很豐富的生態」、「很多的動物」、「蚊子是有點多啦,但不是每一天都多。而且生態區的優點實在是太多了,蚊子多的缺點簡直可以忽略。」「我幾乎每節下課時間都來生態區玩。」「只要待久一點,就可以看到很多東西」、「生態池以前只有魚、蝦、福壽螺,最近發現蛙卵和蝌蚪」、「有水蠆、水黽、紅娘華」、「許多野鳥會下來生態池洗澡」。

(二)馬拉松式的溝通

  從100~101年,將近一學年時間,每週擔任導護志工遇見校長時,就跟校長溝通生態校園的理念,了解學校的問題和困難;也向教務主任建議善用生態區發展生態課程、做科展的可能。直到校長認同讓我們嘗試環境改善。開始行動後仍持續向校長說明每個階段的工作構想,建議生態區可持續解決的問題。

(三)一個夢想的啟程 (從101年暑假迄今)

  我們曾在100年帶著一年級和幼稚園的孩子參與國家公園的棲地營造、環境資訊協會的二子坪、七股生態工作假期、新屋自然田換工。理德則在99年參與太魯閣步道志工學習與實踐手做步道工法。從這些知與行合一的深刻經驗裡,環境與真實生活情境的價值透過親身實做與體會得到了彰顯。我們也回頭想像一個都會小學實現環境教育的可能性?孩子們的校園生態區,也有機會成為對於更多孩子們深具意義的地方嗎?『以親子工作假期實現綠色校園』的理想,便隨著我們的生活經驗持續成長、呼吸、慢慢地醞釀著,在101年的暑假開始啟動。 

  這個理想剛開始的輪廓是粗略模糊的:希望提供一個更多親子很容易參與的平台,以友善環境方式,進行校園生態區的改善為行動;提供動手實作的機會,希望從孩子們每天生活的校園做起,學習關心環境、營造對其他生物友善的空間。

  然而隨著我們不斷地實作,就從經驗中展開出更進一步、更清晰的構想。

二、發起生態區復興

  我們在生態區反覆觀察環境,找出問題、拍照紀錄,思考能兼顧環境生態與師生使用需求的可能,嘗試討論初步規畫。將因學校而產生關連的師生、家長、社區民眾,視為一個大社區,發起親子工作假期,從實作中學習,進行兼顧綠地生態品質提升、生物多樣性與友善校園空間的生態區經營。在沒有任何經費的情況下,以最低生態衝擊、就地取材、資源循環方式進行景觀規劃與生態營造,希望於有限校園空間增加生物多樣性。並善用生態區進行環境學習活動,活化生態區,透過實作與觀察經驗提高參與者的覺知、敏感度,學習友善環境的實務技能。

(一)三個學年來,透過親子(師生)參與,以簡單手工具完成的工項有:

1. 清理掏挖生態池淤泥與枯枝落葉、培育及種植本土水生植物。

2. 積水區域、積土區域改善:以手作工法開出導流溝,導除積水,減少蚊子孳生源;挖除流失與淤積的土壤,重現林下步道,利於導水。

3. 手工修樹:參考林試所「林木的修剪觀念與技術」資料,以手鋸慢慢進行手工修樹,增加林間的透光率,將對樹木的傷害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

4. 製作落葉堆肥:親子合作將修樹的枝葉分離、收集樹葉製作落葉堆肥。

5. 手作步道:利用簡單的手工具、手工修樹後的樹幹、現地石頭、學校閒置的地磚、社區捐贈的閒置步道磚為材料,手做完成三組步道系統。

6. 建立花圃:利用修樹的樹幹等材料圍出邊界,種植蝴蝶蜜源與食草植物。讓學校原來堆棧廢棄物的地方完全改觀,變身為最多蝴蝶造訪的美麗花圃。

7. 水土保持生態工法:以修樹後的樹幹,現地石頭為材料,導水攔土,並在土壤流失裸露處植草。擋水消能、減緩流速、防止泥土沖刷流失發揮極佳的的效果。

8. 建立苗圃與種苗培育:整理校園閒置三角地帶,規畫成苗圃。以清華蝴蝶園提供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種子、修剪的枝條,自行播種或插枝育苗。蝴蝶食草藤苗培育則以現地取材的修樹枝條,自行搭建藤架及手工編織繩網。

9. 蝴蝶食草種植:善用環境特性,規畫不同區域種植蝴蝶食草,營造繁殖環境。

10. 舊解說牌回收、手作解說木牌、內容撰寫及自製:將損壞、內容不適用的舊解說牌回收清洗。以修樹取得的樹枝、木棧平台修理回收的木板為材料,運用簡單木工親子合製解說牌。解說圖文內容設計撰寫及製作,均由親子志工完成。

11. 草坪植草復育與維護:每學期末復育因學生過度踐踏而光禿的草坪,草株均取自濃密處移植。同樣方式不斷運用於生態區其他區域的草坪復育,以及因學校工程破壞的邊坡,後來也成為環境教育實驗課程,並推動班級參與行動和認養,增加師生對生態區的認同感與擁有感。

(二)對生態區環境的影響:

  許多延宕經年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整體景觀提升,生物多樣性增加。觀察記錄的鳥類將近三十種、蜻蜓十餘種、蝴蝶將近六十種,在生態區繁殖的蝴蝶十六種。曾是眾矢之的的幾個區域得到充足的陽光,成為校園中最美的地方;曾是老師和學生不敢進入的邊陲地帶有了步道,成為小朋友自導式學習的祕密基地。透過草坪復育與手作步道,宣導盡量走步道,也讓草坪光禿的情況逐步得到改善。

(三)對於人的影響

  結合環境問題改善與手作步道,重現許多區域的自然美感,使師生對生態區的印象改觀;家長們因為參與增進了解和關心,進而認同,負面批評的聲音銳減;社區長輩看見親子行動也主動號召志工整理學校周邊;社區發展協會捐贈閒置的步道磚給學校;教師利用生態區上課的情形增加;理念相近的教師希望合作環境教育實驗課程;家長會也以「化想法為實踐」發起修繕日,號召親子參與,協助學校解決課桌椅修理的問題。

(四)宣傳、展示、工作、活動、教學

1. 推廣方式以及增進參與者的認同與共識:

寫給家長、老師、主任們的邀請信;請學校在網站公告;家長社群分享實作與改變歷程照片;部落格書寫每次工作假期記錄,撰寫昆蟲、鳥類、植物專欄;以海報展示工作假期過程與期末成果、生態區野鳥與昆蟲影像展。

2. 書寫生態區故事:將生態區各區域的改變、颱風對生態區的影響與啟示、大草坪的使用與變化,撰寫成有意義的故事,製作海報,利用晨光時間分享與討論。

3. 課後/假日時間的體驗及學習活動:

(1) 根據生態區原有特性與家長的經驗知識自行發想設計:生態區賞鳥、植物昆蟲觀察解說;體驗自然;太陽能鍋實驗;植物敲染與自然創作;民俗植物與月桃編織;生態區垃圾調查;彩繪油桐花、手作油桐花項鍊;地球日活動。

(2) 結合其他志工團體、社會資源:攀樹體驗與繪畫;校外教學。

4. 發展十四次環境教育實驗課程,和學校老師合作協同教學。

5. 舉辦校外教學,增進親子環境學習經驗。

三、發起綠屋頂復興

  學校頂樓平台原已綠屋頂化曾有老師帶班級種蔬菜和香草植物,但已荒廢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曾在100~101年試種一期台灣小麥。也曾建議學校善用綠屋頂空間發展課程推行食農教育。如果沒有老師結合課程,也沒有班級認養,親子參與是否也是一種可能?

  102學年與中年級導師合作實驗課程,讓小朋友們分組討論進行社區設計規畫時,發現一組小朋友對於食物的想像是「只要在社區開很多家7-Eleven就夠了」,使我們注意到都會小學有一定比例的孩子三餐與家庭教育外包,格外需要食的教育,重新連結環境與土地、食物生產與餐桌。103年一連串食安事件讓家長和教師們人人自危,但問題通常也帶來改變的契機。103學年我們將主婦聯盟的食安演講、綠食育綠繪本推薦給學務處,深受家長和老師們的認同。我們認為積極的實踐是透過親子參與復興學校荒廢的綠屋頂,試行食農教育,讓親子志工一同開墾、翻土復耕、種植蔬菜,澆水照顧和觀察記錄。不但解決空間閒置缺乏管理的問題,也將它轉變為眾人參與、認識土地價值與「真食物」的學習機會。中、高年級各一班也在志工家庭展開行動後,至綠屋頂菜園種植蔬菜。

  三個月後,親子志工和班級學生進行蔬菜採收時,我們也將曾經荒廢的綠屋頂菜園從翻土復耕到變身豐美「可食地景」歷程的影像記錄跟親子志工和班級分享。並舉辦志工家庭「共食」活動,體驗土地孕育的豐美,學習珍惜、分享、慢食。

  綠屋頂復耕的第二個學期,蔬菜採收時的種種發現與驚喜,讓中年級導師說服了同年級其他導師,除了邀請主婦聯盟上綠食育綠繪本,全年級均以帶學生種菜作為食育的實踐。透過詳細解說與示範,希望小朋友們體會當農夫種菜,其實是一種需要認真學習的專業;親手種下每一棵菜苗、持續澆水、觀察記錄,都是最貼近生命的時刻。由春入夏,野草長得更迅速、蓬勃,學習與菜蟲和野草共生,也是過程的重要功課。

  學校綠屋頂在將近十年前原規劃有一個小生態池,但始終閒置從未正式使用。我們希望能活化小生態池,種植本土水生植物,讓老師們可以帶學生上課、觀察。為預防滲漏水,自費捐贈一塊生態池專業防水布。我們將小生態池營造成水田環境,以從事友善耕種的朋友提供的秧苗,帶小朋友們插秧,試驗種植一期水稻,進行觀察與記錄。綠屋頂的小生態池有了水之後不久即驚喜不斷,幾種水生昆蟲自然來進駐繁殖,節氣立夏以後,也陸續觀察到許多金黃蜻蜓從水田中羽化。

  103學年親子志工與學校老師合作實踐食農教育,也讓曠廢荒蕪的綠屋頂得到重生與新生。

四、過程中的學習

  行動參與者中沒有一位是做過生態營造或環境教育的專家。這三年時間回顧起來最深刻的體會是:做事要看見大方向、要做能夠長期累積的事。許多工作都不是一開始就能清楚擘劃,知道怎麼做,也不是一做就能立竿見影收效。想法是透過「開始做」而逐漸浮現、清晰。所有規畫構想來自過去與現在的經驗、長期觀察環境、了解地方特性,找出在地解決方案;向自然學習、與自然合作。反覆思索問題背後的原因,動手嘗試改善。透過做中學,不斷累積經驗中的知識,也成為往後每一次實作的基礎。時常檢視問題真的解決了嗎?還有沒有可能再改善變得更好?整個歷程是一種實做的學習、問題解決與行動的教育。

  原符合永續理念的校園規劃、硬體設施與設備,若未能結合課程活用也未考慮後續維護,就會變得不永續,讓資源成為問題。相信同樣問題不僅發生在學校。

  雖然家長並非學校的主導者,亦非學習或教學的中心,但在學校長期缺乏經費與維護人力,受到學校課程安排、教師經驗專長與興趣限制的情況下,透過具有能動性的家長發起、親子長期參與的方式經營維護,不但成為解決真實問題的良方,同時也是結合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環境教育、成人教育的可能途徑。學校除了實施正規教育,也可以成為親子師生共同學習實踐的知識、經驗中知識的場域。

  我們也嘗試思索讓行動能夠細水長流的原因:我們的行動產生了甚麼改變?有沒有感動人?是否引起了更大的迴響?能不能讓人看見自己也能造成正向改變、對於一個地方有貢獻的可能?

  雖然工作內容多半需要體力勞力,參與家庭仍以母親帶孩子佔大多數,也有祖父母,小朋友以低、中年級為主,也包含學齡前、兩到三歲的幼兒。每位小朋友透過與認識或信任的大人們合作,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參與的位置。透過群體合作,往往展現超乎預期的完成,參與者性別和年齡都不是問題。

  小朋友們最喜愛的工作是:「種石頭」(手作步道和水土保持生態工法)、生態池掏挖淤泥、種樹、掘土。都是需要拿小工具和動手的工作,也正是學校教育(以及許多家庭日常經驗)中缺乏的。

  參與過的家長在下一次合作的過程會很自然地將實作經驗分享給新加入的參與者,特別是手作步道和水土保持工法這兩項技術性實作,讓教與學的循環不斷在每一位參與者身上發生。

  來學校參與親子工作改善校園,成為志工家庭不用出遠門的假期選擇與親子活動,同時幫學校擴展了戶外學習空間以及善用戶外空間的學習課程。

  親子參與增進了家長和孩子對校園的連結與認同感。時常參與的家庭會對生態區展現格外的關心;颱風後會來學校幫忙清理倒木,小朋友也會主動告訴大人他們的發現,並詢問「有沒有甚麼是我可以幫忙做的?」

五、結語

  由家長發起的行動,活化了荒廢的校園空間,凝聚親子師生對於學校的關心、情感和認同,成為課後時間親子共學,實踐做中學、經驗學習,在真實環境中學習生態營造與解決問題的公共參與平台,也重新開啟教師運用戶外空間實踐課程的機會與動能。參與的親子師生從地方/校園的使用者、消費者轉為對地方/校園有貢獻的積極行動者,參與過程即是學習過程。校園空間得到活化再生,師生親子也重新學習與環境共生;並帶著更深刻的認識與新的視野「重新居住」。此長期行動的本質亦是地方本位教育的實踐,並深具批判地方教育學者Gruenewald(2003)的「再居住」意涵。

  參與既是過程也是目的,強化了人與地方(環境、土地)的連結、增進擁有感與歸屬感。每個人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知識/經驗/創意/勞力於地方,將生命編織進地方的改變和未來。投入越深的志工家庭和教師得到的經驗和體會越多,也成為個人的教學/實踐知識。一個學校永續的關鍵不是建設/設備經費,是人的參與,細水長流、持之以恆。家長也可以是推動者的角色。推至社區、地方,亦然。

六、參考文獻

Gruenewald, D. A. (2003). The best of bothworl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place. Education researcher, 32(4),3-12.

台長: 玉山薄雪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