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7-25 10:00:00| 人氣2,1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到根源處去觀照人生——[莊子與你]70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於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德充符〉第一段)

 

〈德充符〉第一個出場的人物是兀者王駘,他令人側目的表現是不因形殘而仍能以不言之教感召人心。常季不解而問於孔子,孔子竟以聖人稱之,說要率領天下人去跟他學道……

常季於是進一步問孔子:「他只不過是一個跛腳之人,竟然有資格做老師您的老師(「王先生」的「王」字是動詞,「先生」即對孔子的尊稱,猶言「您」,「王先生」即「教導您」之意。)一定不是一般平凡的人。如果我推斷得不錯,那麼他的本領應該不在外表而在內心。請教老師:他的內在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

孔子說:「對一般人來說,如何面對死亡是一個嚴重的課題。王駘卻已做到內心安穩,不隨環境變化而動心的地步。就算面臨天崩地裂,他的情緒也不會崩潰。他確實掌握到真實無妄的生命真理(「審」,明白掌握也。「無假」,「無虛妄假借」也。)而不會被環境的變遷所影響,他已回到萬物生化的源頭,力能作萬變的主人了。」

常季聽得似懂非懂,只好追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呀?」孔子說:「我們看待世間的事物可以有兩種觀點,就是從生命的源頭處看,以及從分化的下游處看。若從分化處看,那萬物的存在都是有限的,生命短暫,形體渺小。就算是看似關係緊密的兩個組織,如肝之於膽甚至是相鄰的兩個細胞,其實都有本質上的絕對隔閡,就如楚國之於越國般渺不相干。但如果我們改從根源處看,那萬物都是一體,都有內在本質的同一性。我們如果能夠淡看人我的有限性與差異性,而看重人我的同一性與無限性,凡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計較紛爭,乃至你死我活了。我們甚至會連耳朶管聽覺、眼睛管視覺這種區分都淡然處之,就更不用說你錢賺比我多官做比我大了。因為順著這種計較推衍下去,會連父子夫妻間都平添嫌隙的呢!我們就能穿透每個人表相的隔閡,在人性源頭的善良處肯定每個人的基本善意與普遍愛心,而與人不爭無忤,彼此相悅以解了!這就是所謂「遊心於德之和」(心徜徉在人性源頭的和諧境界中)呀!王駘就是如此,能凡事凡物都看到他根源處的同一無異,而不強調表相的有限得失。所以對他自己丟了一條腿這件事也是如同丟了一件身外物一般淡然處之,毫無掛礙。他也因這種曠達的胸懷,才足以感召眾人而為眾人之師呀!」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