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06 18:53:15| 人氣2,8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如尊重內心的真情實感——[莊子與你]15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養生主〉)

 

詳細討論過前兩句,說明莊子既不是反知識,也不是反道德之後,我們才能來釐定本段中最重要的第三句「緣督以為經」的涵義。

「緣督以為經」,簡單翻譯為白話,就是「以中為常道」的意思。因為「經」就是「常」,「督」則是中樞神經任、督二脈的督脈,遂借用為中的意思。

原來前兩句是先為「依中道而行」做好鋪路的工作,就是勸世人不要把人生價值寄託在任何外在條件(知)之上,因為心勞力絀,而且不管是執著知的正端(善)或反端(惡),結果都是災難。那麼真的人生價值,亦即恆常之道,到底在那兒呢?就在內在的人心,此即稱為「中」。「中」可以直指內在的心靈本身,也可以指由心所發出的準確判斷;前者即哲學上所謂「體」,後者即所謂「用」。

其實不止道家,包括儒家、佛家在內的中國哲學,都是把人生的價值根源定在內(心)而非外,如孟子即堅持「義內」之說。這可以說是東方、中國的文化哲學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所在。西方文化的價值根源是定在外在的上帝,包括上帝本身、上帝所頒布的律法,以及符合律法的行為與事物等,不妨即稱為客觀價值,相對的我們中國文化則不妨稱為主觀價值。亦即:不依客觀評定的事物言行形態來決定好壞,而是依清明的心對生命當下所處的實存情境作出恰當的綜合評估來決定好壞。前者的優點在明確穩定,缺點在不免拘泥執著;後者的優點在能熨貼獨一無二的具體情境,缺點在不免獨斷反陷於任性邪妄。

好,綜論完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義內型態,那三家都主張的中道又有什麼差別呢?簡單說:佛家的中道(如所謂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消極地說真理(中道)不在左邊也不在右邊,不在形下也不在形上。也就是重心在排除假價值好讓真價值(中道)自己浮現,即所謂「去假存真」、藉去假以存真而對何謂真不作積極肯定。

道家的中道當然也去假(毋為善也毋為惡),但已進一步對真有起碼的肯定了,就是肯定有一個恆常的真心,肯定真心的自由本質,而且肯定這自由的實現是靠著真心感應生命所處的實存世界,與之不將不迎、保持物我兩忘的和諧狀態而獲致。

至於儒家,則不但肯定真心與外界互不妨害,更進一步肯定真心的人文創造功能,以最積極的對價值作準確權衡來說中道。

所以三家的真心,可分別名為寂滅心(佛)、虛靜心(道)和道德心(儒),其中道也各有異同。

至於本段的最後一句,意思很簡單,就是「這才是真我、真生命」的意思。原來「保身」的「身」、「養親」的「親」都是自我的意思,「全生」的「生」當然是生命自我,「盡年」的「年」指年壽,也是生命的意思。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