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3 00:00:55| 人氣8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無論推愛到多遠都不要忘了愛——[愛情是什麼東西]5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推愛的道理,我們已談得差不多了!雖然我們論述的重心集中在推愛的第一步:老吾老與幼吾幼;但有了第一步就自然有第二步、第三步……,這就是所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第一步的確是最重要的,因為所有在推愛行動中會出現的謬誤、反挫、創傷,在第一步就已全部出現了。若能在第一步認真面對、有效調整、重新走通,就已證明你是有誠意也有能力去愛人的。那麼,在其後一步步推愛中會出現的疑難,雖然困難度、複雜度容或更增,但面對問題去力求解決的基本心態與基本能力本質上還是一樣的(當然在技術面會有不同),所以我們在此就不再一一細述了!

以上的論調,其實根源自中國傳統的生命哲學,本質上就是一種以動力為本而非以結構為本的哲學。所以重在疏通生命根源,肯定人心原始的善意、愛心、創造力並力求其暢通充沛,也重視人生觀、人生態度的端正(如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只要動力充沛、方向端正,自然就能順理成章。這種看法在本末的明辨上當然十分正確(如所謂「事有終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但相對的在末處(結構面、知識面、技術面)卻也無可諱言地有所忽略與欠缺。中國文化一直沒發展出科學技術來,這態度上重本輕末的抉擇應是根本的原因。

因此,像《大學》提到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現代人讀了一定會質疑這會不會把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政治事務看得太輕易了?(按:齊家之「家」,不是指家庭,而是指大夫的領地。所以齊家仍是政治之事。)須知從修身跨出去,每一步都要加入大量的知識技術條件,那能這麼輕易地「而後」就成呢?

但這種質疑雖然有理,卻是沒有對《大學》原文作相應的理解。原來《大學》這一段文字的主旨或重點,本來就不在討論知識技術的地位(所以並非看輕了知識技術),而在強調那根本的心態(真誠、善意、無私、愛,即所謂「以修身為本」),不論你推愛到多遠(遠到平天下),都是絲毫不打折扣的。因為必須如此,才能保證無論推到多遠,都仍是愛而沒有變質為自私、傲慢、利用、侵略。所以孔子才說「吾道一以貫之」。這種表示法無他,就是強調一切道德行為以心態、動力為本罷了!

當然我知道,對此有質疑的人一定還是會不心服。因為在政治事務上,的確是用心端正與技術精良兩面須兼顧並重才行。乃因為政治上的施愛不是人與人直接照面去表達的愛,而是通過制度運作去間接傳達的愛。(例如我納稅給政府,政府去修橋補路,我對受益民眾的愛就是間接而不明顯的。這時政府是否公正有能不貪汙就很重要了,否則我的愛就會被糟塌。)所以就這間接的制度運作而言,知識技術的重要性是絲毫不遜於存心動機的。但在愛情及其初步的推愛上卻不然,這時大體上還是一種直接照面的愛,沒有知識制度横隔在其間,人的存心、態度、愛基本上還是能直接為對方所感受,所以這時就算言語笨拙、行動簡慢,影響還不致於很大,只要誠心被對方感受到了,這些小節都可以諒解。這時純以動力為本是可行的。

當然,再逐步推愛下去,由親人到熟朋友到生朋友到陌生人到根本不照面的人,的確要逐漸加入知識、技巧、禮節、角色扮演、制度運作為媒介。這也是一種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罷!但這些行動細節,在本專欄就不予細論了!我們只須時時提醒自己,無論推愛到多遠,都不要遺忘了愛就行了!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人氣(8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