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24 16:18:49| 人氣2,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情人夫妻的和諧相處之道何在?--〔愛情是什麼東西〕3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專欄談愛情,到現在為止,重心大體是放在愛情的本質是什麼?情人相待應該抱持如何的態度?愛情世界有哪些基本法則?等等。總而言之,就是與愛情相關的一些基本觀念的釐清。
這當然是愛情學非常重要的奠基工作,這步工作做好了,情人們在談戀愛時才至少有一個方向上的遵循,在遇到三岔路口時也才比較容易選擇到對的路。但若僅止於此,畢竟還是太紙上談兵了。應然的法則、圓滿的理想,一旦落到現實,還是會有巨大落差的。尤其是進入非常現實的婚姻生活,愛情美夢更是可能很快就破滅。難怪西諺有云:「結婚是愛情的墳墓」。
因此,在談完愛情的一一基本觀念之後,我們應當進一步談的就是愛情從天上的美麗境界、圓滿理想,落入人間的真實生活,面對面相處,應該怎樣去做,才不至斵傷美好的愛情,反且能呵護她的脆弱,以持續一生。
真的,世間多少情人變心,夫妻反目,「相處好,同住難」,社會上離婚率更是年年攀升。他們難道生來就是怨偶?當初不都是因為兩情相悅才攜手同行?試問情人夫妻相處到底有什麼順利成功的不傳之祕,可供天下有情人參照?
就傳統的夫妻相處之道而言,祕訣很簡單,就是「忍」和「讓」。摩擦發生前就先讓,不小心發生摩擦了,弱勢的一方(通常是女方)就忍,這樣就自然能維持夫妻關係的和諧了。而所以能做到凡事忍讓,要訣又只在「死心塌地」四字。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從一而終,任命安分。中國傳統的夫妻家庭,就靠此維繫了至少兩千多年。
但這是充分合理的嗎?顯然不是。主要缺點就在於這不是基於相愛而自願的讓,而是基於維持社會制度而不得已的忍;而且須得去忍去讓的通常是居弱勢的女方,這自然會造成女性的卑屈與男性的自大。在過去以集體安全為重的時代,這種不平的態勢還可以存在(其實已累積下愈益嚴重的生命暗傷);到今天人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時代,就再也無法維持了。今天離婚率、晚婚率、不婚率之日益攀升,其實已在宣告傳統婚姻制度的崩潰。我們若要重建健全和樂的婚姻家庭,就須找到新的合理的夫妻情人相處之道才行,這當然就是須基於相愛而不是認命忍讓。
那麼,近幾百年來西方人的浪漫愛浪潮是否就能夠提供這新而合理的資源呢?証諸西方人普遍同意「結婚是愛情的墳墓」;而且西方人的離婚率向來居高不下,近年來不婚率更節節升高(歐洲人的非婚生人口比率甚高,冰島高達七成,英國也有百分之三十三),都可見西方式的戀愛觀並不能保證白頭偕老(在西方較能保證婚姻長久的還是靠宗教信仰的力量,這實與中國傳統靠禮教維繫類同)。
於是,如何才能讓愛情落入人間仍然能長久存活,便成為愛情實踐上的一項重要課題乃至於難題了。
在正式進入這課題的論述之前,容我先提一下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李安導演的電影「斷背山」,在美國遠比在台灣受到賞識與歡迎(「色戒」卻正相反),試問原因何在?我認為就在李安的企圖與「斷背山」的主題,正碰到西方人在愛情上的困惑與隱痛。「斷背山」的男主角希斯萊傑曾說:很少人關懷愛如何持續,而這個劇本卻以此為主題,所以他很感興趣而樂意接下這個角色。李安為何關懷愛的持續問題?乃因他的東方文化背景(重視和諧、悠久),正可補西方文化價值(自由、民主)之缺。當然,中國文化相反的有和諧悠久而無自由民主,因而造成卑屈的和諧,也需要西方浪漫愛浪潮的解放。對情人夫妻的新相處之道何在,答案也許就正在中西文化的交會之處。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人氣(2,1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