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24 16:20:28| 人氣5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更為合理的婚姻之路--【愛情是什麼東西】3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文曾說中國傳統的夫妻相處之道有和諧悠久而無自由民主,因此造成卑屈的和諧,而有待西方浪漫愛浪潮來協助解放。這可能會引致一個誤會,就是以為把中西的歷史經驗加以拼湊,就可以得出夫妻相處之道的完整答案。例如婚前要充分體嘗戀愛自由,婚後就要收心轉型為夫妻的相忍相讓。卻不知如此一來,兩者間是斷裂隔閡的,情人的心情又怎麼可能硬生生拗折過來呢?這樣強求的結果,不是變成重婚姻者他婚前的戀愛常只是演戲應酬,(很多男人一結婚就立刻回歸傳統大男人模式,以事業為重,再無戀愛情懷,可見婚前的溫柔體貼全是應付女生的戀愛需求,目的只在好讓她早點答應婚嫁。所以婚後既已生米煮成熟飯,那些戀愛動作就可以免了!)就是變成重戀愛者婚後依然花心不改,到處劈腿外遇。(花心的男人常也就是擅談戀愛的男人,所以即使結了婚,也仍不免是不顧家的浪子,所謂本性難移。西方演藝界的情聖們也多半如此。)
原來所謂中西合璧,得是有機的融合,而不能是機械地拼湊。也就是說,婚前戀愛的意義如果是開發出純淨無私的愛之動力,這動力就應該貫注到其後的所有共同生活(包括婚前與婚後)之中才是。換言之,戀愛是要談一輩子的,並不僅是婚前的事。
當然,所謂談一輩子戀愛,並不是指談一輩子的風花雪月(浪子們正是有此誤會,所以才想不斷換情人、嘗新鮮滋味)。其實即使在婚前,真正的戀愛就已不盡是浪漫風流了,無寧說尤當以真誠相待以期互相協助去開發出愛的動力主題,心心相印的剎那浪漫實當是辛苦溝通後的報償而不應是可以耽溺其中的夢境。因此,婚後(或共同生活後)的親密而繁瑣的相處,其意義乃在於考驗與證成彼此前所謂的真誠相愛果然為真。所以,在生活相處上的每一度誤會、隔閡、摩擦、爭執,都是愛情又一度的測驗與磨練,若通過了就是愛情的又一度證成。每一次證成建立一份愛情的業績或「情份」或「信」,而所謂談一輩子戀愛的意思就是不斷累積這種始於愛成於信的情份業績到永遠。
我因此曾造一句名言云:每一度真誠相待,創造一份信任;累積一生信任,成全一樁婚姻。
這樣經營的愛情與婚姻,當然是跟傳統的婚姻不同,也跟西方式的戀愛不同。
跟西方的不同,不止是在他們的戀愛只有開端的發生而無以為繼(亦即:不能貫注到其後的共同生活之中),更在於其戀愛的發生主要是氣機之偶發而缺乏心靈的自決與自主,所以才會飄忽無憑無以為繼。而在我們的文化體中,則因為有心性學專談真心良知如何自覺存養的工夫傳統,所以在現代是比較容易將已發生的浪漫觸動,通過心靈的自覺工夫變為愛情生活的內在動力,而貫注到其後的生活相處之中。
至於我們在此所談的婚姻與傳統婚姻之不同,簡單說,傳統婚姻中的夫妻關係是由份(夫妻名份)定情(相處之情),由情生愛(顧惜這情份之心)。我們在此所談的次序卻正相反,而是從愛開始,由愛(兩心觸動、真誠之相待)生情(相愛相知之經驗事實),由情生份(情之自然累積)。這可以說是一條自然進行而水到渠成之路。在這路上既沒有設定目標的壓力與勉強,也沒有是否達成目的的成敗可言。乃因它本質上是當下即是,眼前這一刻是真誠相待,便永遠不磨(所謂一剎那即永恆)。即使爾後分手,這曾經有過的真誠與善意都不必(也不能)否定而永存人心。至於秉這一點已發生的愛之動力,相約攜手同行,能走多遠?亦即:能在現實的共同生活中通過多少次的考驗?累積成多少分業績?都是自有其機緣也有其限制的。能白頭偕老固然可喜可感;即使不能,也可以尊重現實的有限而互相珍惜已有祝福未來。不似傳統婚姻,不免須委屈自我以成全社會的期許。我們因此或許可以說,這才是更為合理的婚姻之路罷!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人氣(5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