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湖山水庫已經過了下午五點
不能進去了
眼光轉向周邊
水圳旁有個鮮豔的塑像立即鎖住我的目光
我立刻知道這位是保坑大將軍
因為在YT上看過
但是我並不會特地去尋找YT看過的地方
今天路過就是緣份到了

畫著圖的時候
將軍旁邊的龍眼樹有穿皮衣的白眉老人在清理雜草
見我停留時間比尋常久就趨前關切
發現我在畫圖。他突然變得很開心。還伸手攬住我的肩膀
所以說。大家有機會可以考慮學畫畫
大部分時候畫畫會帶來特別的親切
近來我用手機畫畫。其實也是要避開這種親切,想做一個不受特殊待遇的過路客
就像我在大陸旅行的時候,也不想因為是台灣人而得到特殊禮遇
他們對台灣人會把你當做離散多年的兄弟
並從台劇中認識台灣較為溫和的語調以及文明有禮
有一次在安徽的小文具點買筆芯
老闆娘知道我是台灣人就說:「台灣人好啊,又文明又有規矩。」
害我把筆芯褪下來的塑膠套默默地放進褲袋
而不能享受大陸人隨手丟在地上的便利
假裝為當地人在大陸是可行
在學了幾句泰國話的泰國只要不超過三句話也可以矇過景區售票員
買到當地人的票(大約是外國人的半價)

白眉老人發現我跟他同宗
親切感又加乘三級
他介紹保坑大將軍本來是在淡水
(這是錄音檔的原話,經雅婷逐字稿轉為文字,我就不整理了,讓大家跟我站在一起聆聽白眉老人講話)
:「淡水、阿阿
陳水扁上任,他說這個違章建築為違建,
要把它拆除拆掉
我的孩子以前在麥當勞就開始做麥當勞的招牌,我的孩子看阿扁快把它拆掉的時候
把它用吊車把它吊下來(此地),這個地是我們自己的,這個地這裡沒有關係,以前我在台北淡水的那個是違章建築不行,
阿扁把他把他拆除,拆下來,我孩子把他把吊車把它吊下來放這裡。」
維基百科:「此像造型為印度軍人,原先置於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高凌風開設的餐廳
高凌風與友人於1996年12月合資在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開設一間夜店餐廳「石頭族樂園」,次年2月3、4兩日連續被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查獲容留未成年少年深夜遊蕩,因此被斷水斷電強迫停業
。在拆除石頭族樂園時,餐廳內這尊塑像被當時開設吊車公司的劉姓負責人運回故鄉斗六市湖山里檨仔坑放置。」
我問白眉老人是不是有新加坡士兵附身這回事
可是老人好像沒聽進去
一直在這塊地是他的打轉
只能從其他資料找答案

大意是新加坡星光部隊在這附近訓練
卡車翻覆
駕駛兵(印度裔)死翹翹
遊魂看到了此塑像長得像自己
就附身於此
此後這家人的父母(也就是白眉老人夫婦)身體不明原因不舒服
請示大廟裡的保生大帝
說是新加坡士兵附身在塑像上
初一十五要祭拜
拜了之後白眉老人夫婦就沒事
村民嘖嘖稱奇
就有更多人來拜拜

這個村莊叫做檨仔坑
檨仔就是芒果
村子有富麗堂皇的大廟
但對觀光客我而言 魅力遠不如撿回來的保坑大將軍
湖山水庫壩頂有一道長達百公尺的欄杆
上有湖山水庫及周邊的的介紹
保坑大將軍的篇幅就遠遠多於保生大帝
水庫遊客中心的模型 也把保坑大將軍放得很醒目
興建水庫的時候
原來的溪底有一顆大石頭
據說很有靈性
有採石者動大石的主意
採石工人陸續破病、暴斃
幾輪之後就不敢動大石
建水庫會把大石淹掉
水利署為了尊重地方信仰
費了一番功夫才把它吊走
移到村子旁邊
並且把淹沒區的有應公和土地公 也一起遷過來
造了三公公園
公園旁有一座大涼亭
涼亭內有一個八尺長的大木桌
當晚。我就在木桌上放帳篷 
除了沒水
三公公園很好露營
晚間除了兩隻狗閒逛
沒有其他人
入夜就充滿了蟲鳴蛙叫
更奇妙的是七月份還有三五隻螢火蟲
我先去附近街市買了啤酒和鹹酥雞
把自己伺候得很舒爽

檨仔坑(湖山里)因為有水庫的地方回饋
我覺得比一般的社區多了很多造景
比如到處可以看到的陶瓷壁畫、乾淨的道路、橋樑、公園
不考慮就業的話 是居住的好地方

也有搞生態旅遊的個體在自家做了大型的虎頭蜂窩

注意動物的交通標誌也有很多款

湖山水庫本身是很不錯的旅遊景點
也很認真地要和當地居民以及生態保育上達成和諧關係
水庫開放參觀(不像翡翠水庫搞得像軍事禁地)
唯一的遺憾是下午五點就關門了
就沒辦法在這裡眺望夕陽西下的雲嘉平原
大家可以找一下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FB粉絲團
有水庫興建前的紀錄片https://www.facebook.com/1596785323940940/videos/606654223492835/


這是水庫集水區的水系
現在已經淹在水裡
有令人嚇一跳的地名


萬能的google找不到“打死人坑”
只有水庫的故事牆有粗略記載

土匪殘殺絕
村落亡二五(死了25人)
坑門染紅血
殘民躲檨仔(沒死的躲在芒果樹林)
夜深傳哀嚎(晚上不知人哭還是冤魂叫)
滅門高山族(殺掉了山地人全家或全村,,,這裡我沒弄懂是漢人被殺了25人然後去找山地人復仇,還是前面死25人就是山地人部落)
焚宅屍棄河
紅滿崙尾坑(崙尾坑全部被血染紅)
日後人遠之(不敢靠近)
百姓無人提(沒人敢提此事,所以你google估不到)
。

因為從水庫周邊就可以看到巨大的彌勒佛
就順便去看看
「湖山寺」

湖山寺的規格都很大
佛像大
寺廟大
停車場也很大
與大不相稱的是寥寥可數的人
小商店的老闆娘說早上比較熱鬧
過午之後寺院就關起大門
因為和尚要專心念佛
我坐在爛尾的樓房前畫畫
剛才在小店和老闆娘為了三塊五塊殺價殺了半天的電動車老人經過
說他家就在旁邊。歡迎過去喝茶
然後送了價值五十元的椰子水給我消暑
。
廟前小店三四家
賣的東西都一樣
遇到從斗六市區來買烤雞的婦人
她說以前這裡很熱鬧
停車場停滿滿的
套房也滿租
現在因為旁邊的環球科大停招了
就變得沒什麼人了
我問她為什麼要專程來這裡買烤雞
她說 這是烤鵪鶉(難怪看起來像營養不良的雞)
從小吃到大的。今天帶兒子來回味

雜草蔓生的是湖山寺的“宗教藝術園區”
據說已經停工二十年了
有可能是資金不足
或廟方覺得把這裡弄得太熱鬧 好像跟佛教本義不太合

湖山寺扇門前的大道不遠處又出現了奇妙的地名
“咬狗”
我已經盡力問了附近居民
沒有人知道地名由來
希望有識者能告知

事後看到公視關於湖山水庫的報導
我個人是覺得還好沒有先看過
不然就會帶著批判的濾鏡看湖山水庫
連很好露營的三公公園。可能也不那麼好睡了
這就是不斷困擾旅行的課題
無知而直覺好?
還是全知而知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