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棋王》
--棋運不可悖,但每局的勢要自己造。 阿城《棋王》
這好像命運,命是天生的,運是自成的。我相信著,運這個東西,不是隨便給人改改就好的。改,能改什麼?若真能讓算命師出神入化一下,世上還有那麼多窮苦人家嗎?
《棋王》帶給我的感動,比《紅高粱》還多。或是因為《棋王》沒帶到很多時代背景的書寫,而專注於「我」的敍述觀點上;又或者,是當中「我」所結識的王一生的人格特質吸引我。總之,是一篇很棒的小說。
幾乎隱藏了文革背景的敘述,但他顯示出的場景卻又實實在在是文革的時代風氣--毛語錄、紅布標語--整個故事在這樣環境的渲染下展開,「我」當然是主觀的,但是有些時候,我總覺得他帶著一些哲學的啟發,而這好像也不能將之定位主、客了吧?
有幾段我印象很深。
我說:「你恐怕還是有點呆!要知道,人吃飯,不但是肚子的需要,而且是一種精神需要。不知道下一頓在什麼地方,人就特別想到吃,而且,餓得快。」他說:「你家道尚好的時候,有這種精神壓力嗎?恐怕沒有什麼精神需求吧?有,也只不過是想好上再好,那是饞。饞是你們這些人的特點。」
王一生只求吃得飽,滿足基本生理需求,他才能夠全心專注下棋。他愛惜物資,這點阿城在描寫王一生吃飯的時候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很生動。在吃和奕之間,要怎麼取得平衡呢?這好比是夢想與生活之間的調和、一種互相的妥協。先讓自己能吃得飽、穿得暖,才能有下一步行動吧?我吃食物,常常說不出好吃與否,或是吃完便忘記了味道,我一直引以為憾,好像這樣就寫不出好文章似的(像是飲食文學)。
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粗茶淡飯也能吃得愉快,吃得太好,反而肚痛呢。
「下棋不當飯。」夢想不能當飯吃(尤其不切實際的,或說,不符合社會的經濟需求?),但人是可以有理想堅持的。有時會覺不公平,夢想好像都是有錢人的事……想做什麼,就馬上做,不需為將來煩惱,不用擔心明天的生活,只要賺錢就好。這是物質生活,我想,應該有許多人的心靈是極度匱乏的吧。現代人開始重視養生,要吃有機蔬菜要運動要早睡(有可能嗎?)--太過富足,但壓力也沉重的生活,造成許多文明病,而這也不是短期能解決的。
「好、還要更好」,是應該好好反省。
我還沒理出對生活的觀感。總是說要快樂、做自己,但總是為了一些小事煩躁。我想,一個有特色的人,想必一定有人討厭他吧?怎可能人見人愛,那是神話,於是只好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共處,如此一來才會自在些。我不用討好每個人,只要做自己覺得對的事就好(唉我說了幾個N遍啊),嗯。
在《棋王》裡,王一生的母親支持孩子的夢想,但也覺得讀書很重要。小說中是這麼寫的:
咱們不去什麼象棋組,要學,就學有用的本事。下棋下得好,還當飯吃了?有那點兒功夫,在學校多學點兒東西比什麼不好?你跟你們老師們說,不去象棋組,要是你們老師還有沒教你的本事,你就跟老師說,你教了我,將來有大用呢。啊?專學下棋?這以前都是有錢人幹的!媽以前見這種人,那都是身份,他們不指著下棋吃飯。媽以前待過的地方,也有女的會下棋,可要的錢也多。唉,你不知道,你不懂。下下玩兒可以,別專學,啊?
我覺得挺寫實的。這段,不很像現在父母的心聲嗎?不過,王一生母親雖這麼說,卻仍然在臨終之前,拿出一副從別人那兒撿來的牙刷把磨的棋子,他母親道:「我不識字,怕刻不對。你拿了去,自己刻吧,也算媽疼你好下棋。」王一生自己也道:「我們家多困難,我沒哭過,哭管什麼呢?可看看這副沒字兒的棋,我綳不住了。」最初看這段沒多大感受,但細看幾回,這成了最感動我的一段。我一直很慶幸,我的夢想,有快刀的支持。這多麼不容易。
《棋王》無太多意識型態的表現,以傳統的思想書寫,融合當代文革的背景,讓人不覺拘束,也無《紅高粱》般的蕩氣迴腸。我認為裡頭的哲學性與阿城自身的成長歷程有關,像是用道家的理論解釋下棋……這種隱喻很棒。
在故事中有個叫倪斌的人,擁有一副明朝古董烏木棋,父親從前是做官的,他吃過山珍海味,但在文革期間上山下鄉的勞改運動當中,他也成了知青的一員。他說起話來矯飾造作,經過禮教薰陶的文人氣息濃厚。關於他那副烏木棋下文會再提起,我想這是有象徵意義的。
在徐克導演的《棋王》中,是由金士傑扮演這個角色。當王一生錯過棋賽時,他用他的傳家之寶(烏木棋)賄賂書記官,讓王一生參加棋賽。電影的敘事速度很急促,金士傑在大雨裡的暴怒情緒(因為王一生不領情),真的會震撼觀眾。他道:「機會呀!不是人人都有的啊!」對倪斌來說,傳家之寶不只是個寶,我覺得那還代表了思鄉之情。在暴怒過後,他仍有文人的反應:與王一生道歉。「抱歉,我不是故意對你發脾氣的。」十分有趣,但是也表現出了倪斌這個人物的性格。
來說說「棋」的暗示。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王一生→無字棋→性格單純像張白紙,是棋呆子。
倪斌→烏木棋→性格有文人的矯柔。
一個有字,一個無字,與他們的名字也有相應之處。一生,在簡單之中蘊藏了無限哲理,說出真話卻讓人以為他狂妄。而斌這個字,與文人的禮教之氣也很相近,經過文字的教化,文謅謅的。
這是我的猜測啦。
終於上到一篇我有共鳴的小說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