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產生於一八九五年,本身就是一件商業消費行為。在兩天短短幾小時密集的課程裡,學到了許多觀賞電影的方法與技巧,並能夠與電影慢慢產生對話。以前,只熟悉與人對話,與文本對話,對聲光影像,則幾乎全然陌生。只記得聽過蔣勳演講,知道媒體的可怕,分割畫面同時傳達的訊息,不是我們能夠好好去吸收、理解。媒體對我們進行美學的教育,甚而對我們洗腦,進行殖民教育,我們卻渾然不知地被吸了進去。聽過演講後,總希望自己能多點與電視、電影廣告多點對話,或能進行解構、批判。而這次的課程,似乎讓我能學到這些。
愛迪生「接吻」的記錄片,盧米埃的幾個寫實主義片和梅里葉的非寫實主義裡,讓我們看到電影的元素,是如此奇異。沒有聲音的電影,可以靠動作來傳達意旨;沒有高超的拍攝技巧,可以靠攝影機的使用來使其產生畫面的轉換,突然換到另一個場景,這在《小福爾摩斯》裡,一覽無遺。它以喜劇的手法,傳達了電影的特質,時空可以錯亂,而讓觀眾不感到意外,如夢般的實現了人的理想。而主角衝入電影裡又出來,就好像一些現今的戲劇,和觀賞的觀眾共同表演。
最令我感觸良多的是《彼德上學去》及墨西哥導演拍關於「九一一」的事件。《彼德上學去》訪問那些學童時,那些學童的發言,總讓人感到詫異,怎麼講得頭頭是道,如一些教育者口中的話語,其中還出現了「正常」與「不正常」的分野。另外,最後那老師希望新學期彼德還能來,沒有一點遲疑,不知是該佩服這樣的偉大?還是說沒有呈現,心中的排斥。老師不是聖人,也會有喜惡之分,需要的是和自己內心不斷對話與掙扎。此片看到一半,就讓我感覺是宣導片,因為中間的片段,以及最後的結束,都搭配很緩和柔情的音樂,薰陶一般老師要能付出愛心,則必能拉起每個學童。雖然是幾個月的學校生活剪影,但沒有呈現出的卻是更令人好奇的,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所言,那些我們未能看到的,真相到底為何呢?
有關「九一一」的影片,那些像是禱文的話語,令人心神不寧。最令我感到特別的是,亮白的畫面,以及突然無聲的一幕,這一幕,大樓倒榻,煙塵瀰漫,那該是多大的巨響,卻被導演給捨棄掉,反而留給我們淨空及突兀。當我們為九一一無辜受難的人哀悼,是不是同時也能了解那強權國家所給他國,或其他文化帶來的傷害與控制呢?複雜的全球化裡,是不是很難保有個體性了呢?
侯孝賢的「長鏡頭」被全世界在討論,這是我從蔣勳解說「詩經」時所知道的。看到蔡明亮的《天橋不見了》,也能明白那最後停格在藍天白雲的意境。我們的自然何在呢?那些原鄉,土地,純樸的東西在哪裡了?而開頭的女主角注視著廣告,穿梭的人群如城市的繁雜,人群流動,女主角卻注視廣告而不動,彷彿象徵這城市裡,眾多整日或整晚盯著電視,而忘了時間、空間以及整個世界。電影是科技文明的產物,而科技造成人的呆樣,是不是成了很大的悲哀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