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8 18:27:00|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完美‧靜心‧遺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能來到這兒,真是快樂無比。我靜靜地品嘗音樂與咖啡的氛圍,在文學與思想底沉澱,聽鬍子與客人的對談,慢慢平靜了心情。一進店裡,就拿了份報紙,要續看作家袁哲生自殺的文字記述。後來,在從櫃子拿了白先勇的《臺北人》。
  

  自從到了店裡,就看到一位女生在吧檯前和鬍子聊,有心境轉變,音樂專業和課業、生活。她離去後,鬍子提起,我才知道她是阿花。許久未見。由於她髮型不一樣,再加上之前也只見過兩次,所以始終只能猜測。印象裡,前一次見到,已是去台東之前了。那回她將卿妃召了進來玩,還請喝咖啡。而第一次時,是我看到榜單知曉自己考上研究所,帶著雀躍的心來到店裡,將作品放於店內,阿花就歡喜地來哈拉。其實,也未與她認識。而卿妃也許久未再見到了。遙遠的過去,轉學的小朋友。是否我還會有動力,克服陌生感,去拜訪她母親的店呢?一點一點的曾經,好似逐漸遠去,進而遺忘。是不是總是消極性的放任春水東流呢?


  袁哲生三十八歲就自殺而死,只讀過他的短篇作品<送行>。中國時報提到他的一些朋友說他是最不可能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沒想到……因為他口才流利,且善說冷笑話,給人的感覺幽默和善。有人稱他為五年級作家的班長,得過時報文學獎,聯合文學獎。不過卻有躁鬱症,又不願看心理醫生。而他也是繼黃春明的兒子之後的一位名作家自殺女性作家則有三毛、邱妙津。或許,由於他們是作家的身份,所以他們的自殺,為人所記得。而在此也吐露出文字救贖不了他們。文字得以揮灑,卻有侷限性。當覺得搖筆桿也不足以平撫心緒,扭轉乾坤,文學就置於生活、心情之後,不足以主宰文學人的心性。生命於此,也得再反思,深入探索生活的真實底層,而生命所存的意義,到底為何呢?


***


  白先勇的《臺北人》共有十四篇短篇,都是從大陸移民、逃難過來的故事。上一次看完<永遠的尹雪艷>,這一次讀完<一把青>,兩則故事字面上都透露著樂觀,但故事的女主角生活都有侷限性。尹雪艷雖然為旁人挾帶厄運,但仍亮麗如昔,一派樂觀。<一把青>從南京開始描述,由女性的觀點來觀看,她們的重心是在當空軍的另一半。尤其是朱青,在南京時她木訥羞澀,夫婿死去後,滿面淚痕,哀傷不已。但場景一轉,幾年後在台北,朱青卻有明星般的風範,即使她寵愛的小弟也在空中失事,但她卻無事般地歡欣招待朋友。故事的收尾,都極為漂亮。兩地的情思,怎能說斬就斬呢?過去,現在與未來,也不是說斷就斷,說遺忘就遺忘的。
  

      一把青

    東山哪,一把青。
    中山哪,一把青。
    郎有心來姐有心,
    郎呀,咱倆兒好成親哪--

             <東山一把青 /白光>


***


  阿花走後,和鬍子聊起《1984》,並提起暑假我曾看《動物園莊》的影片。我們談了點制度的實踐。社會主義曾實施過公社,為了改良中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但終告失敗。而資本主義亦是缺失多多。制度本身並沒有什麼完美。倘若有個很完美的,那似乎就平淡些,大家也不會覺得快樂。真正快樂,往往也是比較出來的,要體會過什麼是悲傷,才能理解快樂的真諦。


  很快地喝完了冰拿鐵,在離去前,還遇到了怪叔。雖然近幾個月,少來店裡,但這裡仍是我喜愛的地方。雖然我依然沈默少語,但很珍惜在這兒談話的機會。今日看完了《1984》的介紹,下次要撥長時間,好好地閱讀完整個故事。

台長: 飛飛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