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道德,孰輕孰重?
時代潮流的轉變,道德導向逐漸步入法律領域。
在道德主導的舊時代裡,
禮教要人謹言慎行,處處小心。
禮教不僅如此,還會吃人,使人活不下去。
《紅樓夢》裡,
王夫人的丫頭金釧兒只因和賈寶玉玩笑,
就被王夫人以為在調戲寶玉,將她視為狐狸精,勾引她寶貝兒子,
怒而將金釧兒趕走。
她忙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
太太要打罵,只管發落,別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
我跟了太太十來年,這會子攆出去,
我還見人不見人呢!」
那樣的時代,最怕名聲被毀。
若什麼狐狸精的標籤傳入市井街巷,
她必定受到千夫所指,那種無形的壓力,
會使她無立足之地。最後落得她跳井自盡。
平白無故地賠了個年輕的生命。
***
王夫人是個學佛的人,本該是慈悲為懷。
但丈夫賈政收妾,令她不悅,致使對女子都深有戒心。
對兒子寶玉周遭的女子亦是。
她闔眼未睡著,聽到寶玉與金釧的一言一語,
其實應該明顯感受到是寶玉先逗金釧兒的。
她只是說句:「金簪子掉在井裏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就被王夫人賞了巴掌,被罵小娼婦。
王夫人也未料到她的決定,造成弱女子的自殺。
心裡自責,卻脫離不了她內心的心結。
人性裡的不可避免。
***
寶玉因自己的性格,愛逗弄丫頭,卻使得金釧走向絕路。
這可以說是偶然?或必然嗎?
寶玉總是和各房的丫頭玩鬧,玩脂粉,也未曾發生此事,
但就這麼在母親旁的這一次,卻害人喪命。
當然非他所願,他有玩鬧的心,他想關懷每個人,尤其女性。
曾說:「女人是水作的,男人是泥作的,濁氣逼人。」
寶玉與金釧,是權貴與低階的對比。
雖然寶玉不依恃權貴,但畢竟他是衣食無缺,不大要看他人臉色。
光是這樣,差異性,就不言可喻了。
如金釧這樣卑微的人,又能怎麼替自己辯解呢!
只能無奈地承受逐漸而來的命運。
幾句的言語,就註定了她青春早逝。
***
道德殺人、禮教吃人,法律也是的。
過去女人只是男人附庸時,連受教育的權利都沒有,中外亦然。
法律上的不平等,家庭裡的不平等,社會地位的不平等。
父權的社會,中外歷史皆如此,這難道歷史的必然嗎?
***
階級的區分,似乎無所不在。
縱使寶玉不願像富貴公子哥的那樣尊傲,
但他還是那樣的身分。
就好比身為教師的我們,
想要擺脫教師的身段,在學生眼中,你依然是老師。
無形中,仍會形成教師對學生的壓力。
階級的產生,並不一定是人為造成,而可能是如此天成。
階級的距離,也並不是都趨於壞,而是存有其價值的意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