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Sat Feb 21 21:01:15 2004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魔法。
而不一定魔法,就會展現於他身旁的人身上。
或許,在特定的人身上,他才能顯現他的魔法。
在其他人身上,則怎麼也施展不開來。
魔法師,較能操控魔法,並運用自如。
但,也會遇到他們所無法克服的事。
就如鐵拐李的葫蘆,能醫治百病,卻不能醫好自己。
有時,我們讚嘆那冥冥之中的巧合,緣份。
殊不知,這正是魔法的威力,暗自地發威。
魔法,總是無所不在的。
***
昨天在運動場休息區,以及自己的房間,非常專注地看完了《魔法師的接班人》。一開始,只是想要克服一本書,但回到家裡看時,則是抗拒不了文學作品的魅力,一頁接一頁的看,將五十頁之後的內容,一口氣看完,很滿足,很棒的一本書。
作者是紐西蘭人,還有一本名為《變身》的作品,而和這部作品同樣都是將幻想世界的因素加入現實生活裡,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
書名:魔法師的接班人 《The Haunting》
作者:瑪格麗特‧梅罕(Margaret Mahy)
譯者:蔡宜容 (英國瑞丁大學兒童文學碩士)
出版:台灣東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初出版:2001年七月
這本書,榮獲1982年英國卡內基兒童文學獎,看著故事開始前的簡介,以及讀完整個故事,會讓不禁想起「女性主義」四個字。故事裡的重要角色,幾乎都是以女性為主來掌控大局的。
故事以一個男孩的特殊經歷為開端,這名男孩叫巴尼,他在放學途中,出現了幻影,一個模糊的影像對他說某某人死了,我將非常寂寞。而這樣的字句,在他腦海裡縈繞不去,不時出現。從小時候,他就曾有過這樣的幻影,但自從繼母克萊兒來到以後,才完全消失。直至現在。
克萊兒是一個富有愛心的繼母,極為稱職,不同於一些「後母」的刻板印象。她的到來,使巴尼感到心滿意足。巴尼一直是沉默不語,少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也渴求關愛,而母親因為心臟衰竭生完他不久就死了。他一直以為母親的死和他脫了不關係,因此留下了陰影。而懷孕了的克萊兒,也使巴尼擔心她生育後,也可能會死去。他很享受克萊兒的照顧,有時會刻意表現更脆弱些,以獲取更多的關心。不過有一件事,他卻不大敢和克萊兒提起,就是有關產生於他自己才知道的幻影,克萊兒總覺得那是他想太多所造成的。
當他們全家人拜訪外公外婆那一家人時,發生奇異的事情。當巴尼在看一本剪貼簿時,竟看到無端出現的文字,是由幻影的人所寫的。而這也讓他的姊姊--塔碧莎所看見,而心生好奇。
塔碧莎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渴望有懸疑、新奇的事發生在她周圍,因此她總把周圍的事往特別的方向去聯想,而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很棒的作家。也因為她有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所以才得以揭露家族的秘辛。原來她母親的家族,有著魔法師的成員。而根據外曾祖母的說法,這種魔法師都是由男子得到遺傳。一個離家出走的叔公,在塔碧莎追根究柢才知道他是具有魔法師的身份,而時常和外曾祖母有所衝突,格格不入。後來據說這位叫寇爾的叔公死了。
外曾祖母是一個很有威嚴,強悍的女人,隱在表面之後的是她也是有魔法師的身份,但由於幼時因不知自己這樣而傷了親戚,因此也就刻意隱瞞,並說這樣的特質,只有男子才有,並希望魔法師這樣的血液不再出現在家族裡,不准他人談起。如此的教育方式,造成叔公都只能壓抑,順著母親的心。僅有寇爾有魔法師這個兒子是反抗她的。其餘的孩子,就好像她手上的棋子一般,安份地行進,而脫了軌的生命,總是格外特別,引人注目的。
這個故事的編織,特意營造了懸疑性,巴尼只是被寇爾誤以為是魔法師,受到那外曾祖母的誤導。而其實魔法師的接班人卻是他另一個姊姊--楚伊。楚伊是刻意表示低調的人,也不常說話,但只要說話,就是切中要領,一語中的。不過,由故事的佈局來看,她說出的許多話語,都耐人尋味的。她之所以不揭露及張揚魔法師的身份,是因為覺得這樣對周圍的人都好。最後,她自己揭露身份,造成周圍的人震驚,達到了故事的高潮。
寇爾,這個魔法師,由於好兄弟過世,很想要有個好的同伴,誤以為巴尼和他一樣是魔法師,而想要帶走他,但他的家人沒人願意。他卻很執意己見,直到楚伊表明身份,他才像洩了氣的皮球。雖然他是魔法師,但同樣渴求朋友,再者他也希望與人交際。
***
繼母克萊兒充滿愛心,塔碧莎辯才無礙,外曾祖母像女強人一般,楚伊是面面俱到,書中每位出現的女性都各有突出的特色。而相較之下,巴尼活在恐懼下,不大能夠面對現實,處在絕境中。他的父親在妻子死後,只一頭鑽入工作裡,不顧孩子的心裡,而幾位叔公和外公都壓抑本性,只有死去的巴奈比偷偷和寇爾聯絡。而寇爾算是書中較能表現自我的男性。
故事以喜劇收場。寇爾常和他們家往來,巴尼也能正常生活。而外曾祖母,依然堅持己見,堅定不阿。楚伊也終於能以她的新身份重新新的生活。
***
如果真有魔法存於周遭的人身上,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