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燕畫
典故源於兩個傳說,一說來自於科舉制度,殿試之期恰逢杏花盛開,故以“杏月”比喻殿試之期。及第登科者,天子接見賜宴,燕與宴童音,故群燕翩飛于杏林的圖案,稱為“杏林春燕”,借喻科舉高中,名列前茅。
另一個傳說來自於三國時期的名醫董奉,他為人治病,不收酬勞,只要求為其種杏樹,數年後蔚然成林。於是後世常用杏林春燕、杏林春滿和譽滿杏林等語來稱頌醫生,也是對多行好義、道學高尚的人的稱讚。
董奉(220~280)字君異,出生於侯官縣(今屬福建)長樂古槐鎮董厝村。董奉從小鑽研很多古代有關醫藥方面的知識,採集各種樹木花草加以研究實驗,根據藥物的顏色、氣味和產生的季節、地方等,分別種類、性質,並參考古書記載和自己治病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發明了很多古代所沒有的病源、醫理。東漢末年及三國時代著名醫師,與華佗、張仲景齊名為「建安三醫」,醫術記載較少。
福州長樂市有董奉山;山上有「漢董奉煉丹處」古迹,山下董奉家鄉建有--杏林始祖董奉草堂。傳說董奉治病不收分文,只要求病患者栽種杏樹。年復一年,杏樹不計其數,郁然成林。故後世稱醫院為杏林。董奉定居廬山腳下,每天為人治病,不收診費,也不要藥錢,只讓治愈者到其房后山坡栽种杏樹。重病人植三、五株,輕病者植一株。數年后,杏樹遍栽,郁然成林,這片號稱“董仙杏林”的遺跡,到現在仍是廬山勝景,萬里“杏林”成了醫家的代名詞。人們稱頌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者,往往愛用“譽滿杏林”、“種杏之介”等語,即出典於此。
蕫奉生前、歿後均有許多靈妙的事蹟,如治癒交州刺史士燮,拯救豫章百姓等,被江西、福建等地民眾尊為醫神,奉祀香火。董奉的事跡,被晉人葛洪寫進了《神仙傳》裡,那些有病無醫的患者之家求“仙”心切,便創生出畫一片杏林祈禱董仙禳災除病的習俗。后來杏林中又添繪燕子,以燕寓春,暗含董仙施手、妙手回春之意,具有祈福禳災的廣泛功能了。
<董奉事蹟>
董奉年輕時經常到處雲遊,行醫施賑,特別是在浙江、江西、廣東、廣西和越南等處往來。他所到地方除了治病賑濟以外,還遍訪名山大川,採集野生植物製成丹藥給人治病。董奉不求名利、樂善好施的高尚醫德被人們傳為佳話,千秋流傳,後世以“杏林春暖”來稱譽董奉。有詩贊曰:“董醫布德大臨邊,奉道行仁高際天;培杏扶貧株十萬,易穀賑困斛三千。禦頌太乙昭今古,聖敕元真紹後先;仰得草堂深勝慨,猶沿芳徑拾遺篇。”
三國孫權年間,有一年輕人任候官縣的縣官,他見到董奉時,董奉也就四十來歲,他並不知道董奉是修道之人。後來這位縣官被罷官,離開了候官縣。五十多年後他被委派了另外的職務,因公務經過候官縣時,見從前的同事都老了,而董奉的容顏絲毫未變,與五十年前一樣。
他就問董奉:「你是否已是得道之人?當年看見你是這樣,如今看你還是這樣,而我已白髮蒼蒼,這是怎麼回事?」
董奉說:「這只是偶然的事而已。」
交州刺史杜燮得了暴病,死去已有三天。恰好董奉這時就在交州,得知此事後,就前去看望杜燮。董奉把三粒藥丸放在死者口中,又灌了些水在他嘴裡,然後讓人把死者的頭捧起來搖動著讓藥丸溶化,不一會兒,杜燮的手腳有動的跡象,臉上開始有了顏色,半日就能坐起來,四天後就能說話了。
杜燮回憶說:「我剛死的時候就如在夢中,見有十幾個穿黑衣的人來把我抓上車去,車進了一個大紅門後,他們就把我投進了監獄。監獄裡都是一個個的小單間,一間裡只能容納一個人。他們把我塞進一個單間裡後,就用土把門封上,裡面漆黑一片,看不見一點光亮。這時,我忽然聽見門外有人說太乙真人派使者來召見我,又聽見有人在除去封在門上的泥土,過了大半天,我才被弄出去。這時我看見有一輛支著紅傘蓋的馬車,有三人坐在裡面,一人拿著符節,招呼我上車。車把我送到家門口時,我開始有知覺了,很快我就完全甦醒了。」
杜燮起身向董奉拜謝說:「承蒙您救死回生的大恩,不知何以報效?」他為董奉在院裡起了一座樓來侍奉他。
董奉不食用別的食物,只吃些乾肉和棗,飲少許酒,杜燮就一日三頓供奉肉、棗和酒。董奉每次都像鳥一樣飛來進食,吃完了就飛走,無人察覺得到他的出現。這樣一年多過去了,董奉向杜燮辭行。杜燮不願董奉離去,哭著挽留也沒留住,就問董奉想去什麼地方,需不需要一條大船。
董奉說:「我不要船,準備一副棺木就行了。」杜燮就依照董奉的要求,置備了棺木。第二天中午董奉就去世了,杜燮把他裝殮後下葬了。
七天後,有人從容昌來捎話給杜燮,說:「董奉感謝他,望他保重。」杜燮這才知道董奉還活著,並未死去,於是他就到墓地打開棺木,只見裡面僅有一塊綢子。綢子的一面畫了個人形,另一面用硃砂畫了道符。
後來董奉回到豫章廬山下定居。一次,有一個人得了熱病,危在旦夕,被人用車拉著來見董奉,哀求董奉救命。董奉叫病人坐在一間屋裡,用五層布單子蒙上他,讓他別動。病人後來說,起初覺得一個什麼東西來舔他的身子,痛得讓他難以忍受。它的舌頭好像有一尺多寬,氣息像牛一樣,不知是什麼動物,舔了很久,它才離去。董奉揭下病人身上的布單後,給他洗澡,洗完後,就讓他回家。
臨走時,董奉告訴病人:「你很快就會好的,注意不要吹風。十幾天後,病人全身通紅,身上的皮已全部脫掉,疼痛不堪,只有洗澡才能止痛。二十天的時候,病人身上長出了新皮,皮膚光滑,白如凝脂。
董奉住在山裡不種田,天天給人治病卻不收取分文。但是,他有一個要求,經他治好的重病患者,要栽五棵杏樹,病輕的,則栽一棵。許多年後,他治癒了成千上萬的病人,種下的杏樹達到了十萬多株,郁然成林。他讓山中百禽群獸在杏林中嬉戲,替他掌管杏林。杏樹下不生雜草,像專門有人鋤草一樣。後來,杏樹開始結果了。
每到杏子熟時,他就在杏林裡蓋一間倉房,並告訴人們:「想買杏的,只管拿一罐穀物倒進倉房,然後裝一罐杏子走。不須通知他。」常常有人用很少的穀物換取更多的杏,這時杏林裡的一群老虎就會吼叫著追過來,由於驚嚇,這些貪心的人就急忙逃命,罐裡的杏子因此會掉出不少。到家時,一量剩下的杏總是正好和送去的穀物一樣多。
對偷杏的人,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一定是偷了杏,就原封不動地把杏奉還給董奉,並磕頭謝罪,董奉就讓死者復活。董奉每年把賣杏換來的糧食全部用來賑救貧困的人和在外趕路盤纏不夠的人,一年就有兩萬斛糧食像這樣被送了出去。
一天,董奉升入雲中得道升仙而去。董奉在人間住了三百多年才仙去,走的時候,他的容貌仍像三十多歲的人。成仙而去的董奉與三國時南陽的張仲景、譙郡的華佗齊名,並稱「建安三神醫」。此文中所記董奉治病不取分文,只要求病家種杏樹以示報答,並以賣杏所得之穀賑濟貧窮的事跡,為後世所敬仰,並流傳至今。故後人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稱頌良醫美德。「杏林」成為我國古代對醫界的頌稱。據載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醫處仍有杏林。與「杏林春暖」典故齊名的蘇耽普濟眾生的「橘井泉香」典故為中國古老中醫的兩大經典典故,亦是中醫信奉的治病救人的道德準則。
--黑與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