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6 23:56:02| 人氣2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影】帝國日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半夜隨意轉台,發現經典電影《太陽帝國》的播送,便停下了遙控器,讓影像將我帶到那個日據中國下的英美集中營。Steven Spielberg在十五年前的電影,現在看來,仍是驚心動魄。

雖然我兩次看過《太陽帝國》都是從後半段才切入,但它仍令我冷汗直流。驚心動魄的不是戰爭場面。若要看讓人槍林彈雨的戰鬥或熱血沸騰的同袍之愛,《搶救雷恩大兵》、《第一滴血》或朱延平的《異域》才能滿足慾望。讓我冷汗的原因不是集中營裡的死亡或無望,而是由1974年出生Christian Bale所飾演的十二歲小孩Jim在集中營中的認同與教養過程。

Jim是一個在中國出生的英籍小孩,在日本侵華烽火四起時,與父母失散,和其他在華英美籍人士被送入集中營。在這一段期間中,他雖住在集中營裡的英國宿舍,但卻對美國人充滿好感,原因是John Malkovich所飾的美國痞子Basie教了他許多在亂世中存活的技巧與觀念;Jim也因此逐漸沾染美國人的犬儒、自私、實際性格。此外,居住在日本軍隊所看管的集中營中,Jim每天看到的是日本軍人的權威形象,以及不時從上空飛嘯而過的日本戰機,讓Jim也對日本漸生欽慕的態度。每天撫玩著日本戰機模型,甚至不在乎日本警衛而擁抱日本戰機,在英籍的Rawlins醫師或Basie被日本人毒打時,他可以五體投地跪下用日文輸誠,以解人之危。

在集中營中,Jim有一個冷漠但能作為母親替代品的Mrs. Victor,也有一個老師般的Dr. Rawlins讓他在集中營能維持應有的教育。劇中有一幕可謂經典,就是英籍醫師Rawlins與Jim的對談,其中不難嗅出精采的認同危機的氣味:

JIM: If the Americans land, the Japanese will fight.
RAWLINS: You admire the Japanese?
JIM: Well, they're brave, aren't they?
RAWLINS: That's important, is it, Jim?
JIM: It's a good thing if you want to win a war.
RAWLINS: But we don't want them to win, do we. Remember, we're British.
JIM: Yes. I've never been there.
……[Nurses attempt to wake a sickly man.] ……
JIM: Can I have his shoes when he's dead?
RAWLINS: God, you're a pragmatist, Jim.

有趣的是,Jim雖然在集中營中穿著一件背後繡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的夾克,雖然從小就在中國長大不曾踏上大英故土,雖然「流著英國人的血液」,但是在劇中完全看不到他對英國與中國的任何認同。他或許也愛那些和他生死與共的英籍大人小孩們,但是卻比較認同外來的美國與日本。

或許我們可以在這裡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Jim是一個正準備進入青少年,但身邊卻沒有父親樣板的孩子,所以自然會從他週遭的男性中,尋求成長過程中可供認同與仿效的對象。因而美國青年們所居住的宿舍,就成為Jim日夜嚮往的所在;那些美國青年總有管道可以尋得上等貨,巧克力、刮鬍刀、甚至小提琴與棋盤棋子,以及LIFE雜誌,這種萬能的形象更讓Jim亦步亦趨地作為模仿榜樣。所以一當Jim在跨過集中營鐵絲欄的玩命探險成功歸來,取得美國人的認可,住進美國宿舍後,他就開始模仿戴太陽眼鏡抽雪茄的美軍痞樣。

而日本軍隊也是充滿年輕勇敢的男性形象,也或多或少提供了Jim成長過程的所需;不過與其說Jim認同了日本人,不如說他是心悅誠服於那集權力與威嚴與民族榮光於一身的日本軍隊。因為劇中他與日本人之間的關係仍是存在著某種距離感,並不如與美國人Basie之間一般親密。畢竟在集中營裡,他與日本人之間的總是被宰制與宰制者的關係。雖然Jim會說一點點日語,雖然日本的Nagata巡佐說他是個「difficult boy」,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更進一步的朋友關係。唯一一個不知名的日本青少年,也在日本戰敗之後,死於美國流氓的子彈之下。

以心理學的成長認同來看,或許會不如從政治角度的國家民族認同切入來的讓人感到驚心動魄。因為一旦政治化,我們可以看到抿除基本人性之後的殘暴。美國流氓的民族焦慮,殺了一個戰敗的青少年日本「狗」;這化解了一場東西方交友所會引發的模糊與跨越疆域的「危險」,得以繼續維持著東與西之間的鴻溝,也似乎隱隱宣告著:「你這英國小子認同美國可以,認同日本不行」。然而實際上,當一個英籍青少年對美國、甚至對敵國日本產生認同,很難直接讓人冷靜而人道地想到他的認同只是來自個人形象,相反的會因為恐慌本國孩子竟然投向敵人懷抱,而以粗暴的手段阻擋。當人道價值被政治圖騰給掩蓋,個人不再具有自由可行使任何來自人道的決定,這就是讓人冷汗直流的地方:因為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容易被政治的熱潮給沖昏頭,寧願放棄人道關懷的眼睛。

電影中,最後最後,日本人和英國人撤退走了、美國流氓搶奪完空運補給後離開了,原先擁擠的集中營只剩Jim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四處蹓蹋。當我正懷疑著難道史匹柏會讓這劇終結在無政府狀態時,Jim碰上了一隊美國大兵。野孩子與大兵的交鋒,屏息。這讓我瞬間聯想到翻拍自William Golding同名名著的電影《蒼蠅王》結尾:大兵與救贖。《蒼蠅王》裡,那些成年的大兵們代表著理性霸權,拯救了一群野孩子裡唯一一個因為尚服膺基本人道價值而被追殺的非主流小孩,是太上老君那收拾離經叛道的潑猴的煉丹爐。而《太陽帝國》接近結尾處,大兵一樣出現,卻是讓Jim顫著手自動繳出胸中一瓶牛奶,口稱,「I surrender」。

在小孩的戰爭中,大人的出現是安全與秩序的象徵。但在大人的戰爭中,小孩只能以不斷的投降,撿取未來可能的安全。

帝國的日暮,只是另一段故事的開端。然而在垂暮之時,卻有太多故事抑鬱而不堪回首。《太陽帝國》是這種背景下的故事,不僅充滿可供省思的面向,更具藝術價值,無怪被人認為是Steven Spielberg被封為大師的代表作品。是直得收藏的好電影。

台長: 扥辣斯
人氣(2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