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01 22:18:05| 人氣6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作家的風景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Italo Calvino說:「我的風景就是我自己的東西,別人從未寫過的風景」時,他的意思是,在他的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中描述的他的故鄉聖雷莫,這個城鎮早已經像世界上其他城市一樣,被現代化得庸俗不堪了,是他經過刪減、修飾過的,想像的、回憶的風景。

相同地,在Milan Kundera早期作品中,捷克(特別是布拉格)作為他小說中的場景,也已經是作家透過回憶與再生後的風景,標誌著布拉格與Milan Kundera的一切聯繫。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道/已經融入了我的心底。/這街道不是貪慾橫流、/熙攘喧囂的市集,/而是洋溢著晨昏的柔情、/幾乎不見行人蹤影、/恬淡靜謐的街區巷裡」,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風景便是Jorge Luis Borges的激情。

Nikolai Gogol寫聖彼得堡,Vladimir Nabokov說,聖彼得堡令Gogol最著迷的是街道上的招牌、路人自言自語的神態以及他們走路時一邊低語一邊比劃的樣子。但這些招牌是經Gogol「添枝加葉」過的;路人自言自語與邊走邊比劃也是作家自己走在涅瓦大街時的模樣。Nabokov於是說:「以涅瓦大街為標題的小說生動而難忘地強調了它的陌生性」,Gogol的風景於是造就了聖彼得堡的陌生性。

Mikhail Lermontov「靈感的故鄉」是高加索,伊斯坦堡則是Orhan Pamuk既愛又恨的家園,當然,還有Khaled Hosseini的阿富汗,以及許許多多的作家,總有一個地方是他們魂牽夢繫、既是寫實又是虛構、既是回憶又是想像的風景。

這是第一種作家的風景。

無論是不是作家情繫的風景,小說中總是有一個空間的存在,無論它是歷史的、現時的或是虛擬的、實際的,以作為人物與情節立足的背景(就此一「宇宙學行為」的層面來說,也許所有的小說家都內含著某種程度的「上帝情結」);但這個空間,作家的風景,由於讓位給了人物、情節,以致經常在許多讀者對「故事」的關注中被忽略了。

第二種作家的風景,作品裡的空間,是第一種作家的風景的形式展現。

在一次訪談中,Mircea Eliade就他作品中的「迷宮」特色說到:

這或許可以說是某種教育之道。我們絕對不能給讀者一個完全透明的「故事」。……這也算個入門測試吧。

另一個作家,Umberto Eco,不約而同地說出了「入門」這個詞語:當出版社的編輯覺得《玫瑰的名字》開篇一百頁的內容太耗神而建議將其縮短時,他拒絕了,

這開篇一百頁有補贖和入門儀式的效果。活該那些不喜歡的人:讓他們停在山坡上吧。

這是第三種作家的風景。這一風景便是如Orham Pamuk所謂的小說「核心」的隱喻:作家在他創造的宇宙中為讀者預備了一幅風景,無論是沿途的風光抑或是登上山頂後眺望的全景,這一切都是開始於第一種作家的風景,在第二種風景中得到形式,但只有在這第三種風景裡,藉由讀者的全程參與而得到實現。

因此,打開一本小說,便是接受一次邀請,一次共賞作家的風景的邀請。啟程有時也許艱辛,沿途路徑或許難尋,但只要通過了「入門」測試,讀者便能在行進之間與抵達之後,盡賞作者為讀者所準備的美景,至此,作家的風景得以完滿。

台長: Kouji
人氣(62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從福樓拜的《庸見詞典》略談愚蠢
此分類上一篇:Inspired by Roland Barthes' "Le plaisir du texte" 'Babil'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