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12 21:37:35| 人氣1,4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敢於訴說真實」:知識分子的責任——讀Edward W. Said《知識分子論》札記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識分子論》
作者:Edward Wadie Said
譯者:單德興
出版者:三聯書店
版本:2009.11  北京第1版第4次印刷
ISBN: 978-7-108-01574-7

知道如何善用語言以及知道何時以語言介入,這是Edward Wadie Said提出的知識分子行動的二大特色。善用文字,讓文字擺脫那套語、陳腔濫調,讓文字「道出真理」、「訴說真實」,這時,文字才能發揮它本身真正的力量(或說魔法),這時,文字才不僅僅是符號線條,文字才不僅僅是符號線條的排列組合。

但是,什麼是「真理」?什麼是「真實」呢?依照Said的說法,就是屬於「窮人、下層社會、沒有聲音的人、沒有代表的人、無權無勢的人」的「真理」,就是那些被國家宣傳機器(大眾媒體、官方說法、「政治正確」)以及所謂的官僚「專家」的專業化論述所掩蓋住的「真實」。其次,「真理」必須根據事實並且經過「理性」思考,所得到的結論,不論是左派還是右派觀點,不論是激進還是保守主張,只要不依權勢,不做牆頭草、改信者,堅信並勇於介入公共生活,這便是知識份子應該有的「真理」。

然而,「訴說真實」經常意謂著要付出代價:它不僅會讓人得罪、失去朋友(甚至親人),讓人被誹謗、中傷,讓人吃官司、下獄,甚至被暗殺、被炸彈攻擊,或者用書中所引用的班達(Julien Benda)的說法,就是被「燒死、放逐、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這樣的標準便只有少數具有「堅強人格」的人才做得到,也許這正是何以真正的知識份子,如羅素(Bertrand A. W. Russell)、沙特(Jean-Paul Sartre)一直被人們所懷念與景仰,即使他們的有些論點也許已經過時、被超越。

我在閱讀薩特或羅素的作品時,他們特殊的、個人的聲音和風範給我留下的印象遠超過他們的論點,因為他們為自己的信念而發言,不可能把他們誤認為籍籍無名的公務員或小心翼翼的官僚。

於是,在「訴說真實」這個行為之前,便預先存在了一個「」字,知識份子不僅「敢於訴說真實」,Said認為,並且必須敢於「對權勢說真話」。「敢於說真話」,這是一種真正的勇氣,也是一位知識份子是否有資格夠得上這個稱號的判準。


台長: Kouj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