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12 17:00:59| 人氣7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重讀《共產黨宣言》(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經濟層面上,儘管由於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很早就有普勞階級運動與普勞政黨的存在,在發展方向上大多走向「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良好的社會福利制度,常令人稱羨;然而,事實證明,「為了支撐社會(安全福利)體系,稅賦及社會給付規費的機制將旋得更緊」,造成惡性循環的現象。

     而當今資本主義的主流,仍是美國放任式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在20世紀後期,這樣弱肉強食、「社會達爾文」式的資本主義的弊端,已越來越明顯地影響到全球,於是,我們不但邁向「M型社會」、更走向「無工作的資本主義」!

        今天所謂的普勞階級,已經不再像是以往所認定的那般,指出賣自己的勞動獲取生活條件的人了,「所有受人景仰、令人敬畏的職業皆被布爾喬亞除去神聖的光環,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學者一概成為支領薪資的雇工」。廣義來說,現今世界的普勞階級幾乎涵括了所有的非資本家,勞心、勞力的支薪階級,而只要是支薪階級,「在布爾喬亞(即資本)發展的規模中,……他們必須找到工作才得以生存,而只有當他們的勞動能增加資本時,才找得到工作。這些不得不零星出賣自己的工人,與其他貨物一樣,也是一種商品,所以同樣受到競爭變化、市場波動的影響」。

        而隨著「降低國內成本,取得廉價原料,擴大國外生產」這樣的全球產業基本指導原則,「布爾喬亞剝削世界市場,將世界各國的產品與消費世界化。……生產工具急速精進、交通運輸日益方便。讓布爾喬亞得以將所有民族全拉進文明之中,蠻荒之邦亦不例外」,再加上資本主義「不斷的顛覆生產、促成社會動盪不穩、永無寧日與變動不安等特質」,於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發中國家的發展模式中,我們便看到一個地區接著一個地區地納入全球資本主義的陷阱之中,先是「亞洲四小龍」、接著是中國、印度,當這些地區的「勞力密集」成本高於獲利時,資本家毫不遲疑地便轉向更偏遠、更便宜的人力市場,再加上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力不斷被取代。在精簡成本與就業人力的拉扯中,普勞階級面對的已經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世界了。

     這樣的發展,從長期來看,「因為社會過度文明化,生活物資氾濫,工商業極度發達。可供社會支配的生產力無法提升布爾喬亞的所有制關係;相反的,由於生產力過於強大,反而受制於這種關係;而只要生產力一突破這層障礙,整個布爾喬亞社會將失速脫序,布爾喬亞所有制的生存也會面臨威脅。布爾喬亞的關係變得狹隘,容納不下自己製造出來的財富。──布爾喬亞如何度過危機呢?一方面強行摧毀龐大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則奪取新的市場,並且更加徹底剝削舊有的市場。然而,此種解決之道卻不過是讓布爾喬亞醞釀了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同時削減了預防危機的對策。布爾喬亞用來打倒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反過頭來對準自己」。

     結合以多數暴力政治為本質的「民粹名主政治」與以自由為名的「放任資本主義」,今天,「(布爾喬亞)在現代代議制國家中奪得唯一政權統治地位。而現代國家政權只不過是管理整個布爾喬亞共同事務的委員會」,於是我們看到商業集團透過遊說團體、政治獻金、傳播媒體等等對政府進行操縱,商業資本逐漸凌駕政治管理,下層基礎終究還是決定了上層結構。

     今後我們將走向何處?別忘了,資本主義的歷史僅僅是歷史長流中的一小段,發展至今尚不到200年,一方面它絕不會是永恆不變的經濟型態,更不會是「歷史的終點」;另一方面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它已經也將繼續吸收、容納、改變、發展。

        至於日後發展出的新的經濟型態叫什麼名稱,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或許是整個資本主義社會能不能走出一條既能持續進步,並能兼顧人性基本生存與尊嚴的道路,使「整個社會獲得革命性的改造」。

     儘管《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解決方案在今日看來多不可行(所施行者亦已失敗),但問題是,《共產黨宣言》警告我們,誠如霍布斯邦所言,如果缺乏一種「全球規模的社會管理」,那資本主義的最終發展結果,是否會如馬、恩所預言的:「參與鬥爭的各階層共同覆滅」!

台長: Kouji
人氣(7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重讀《共產黨宣言》(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