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光】
這篇共同授業是一群遊手好閒沒事找事做的視覺藝術教師所組成的教學研究團體,在2007年的十月參與全國藝術教育展的成果,整個活動研討歷經三、四次會議而定案,而後續則由我腸枯思竭爬文字將文案計畫產出,這過程欲哭無淚,有口難言~如今公布給大家分享,我的血淚~
(下圖是展場前的兒童集體彩繪與文字部分,全長約25公尺)
活動設計理念
漂流木是花蓮地方性的自然媒材,富於變化的形狀和特殊的肌理,相當適合應用於視覺藝術表現的造形物。但是從教育立場來看,漂流木造形的創作技術和作品本身,卻不應是教學的主要目的。
當代藝術摒棄了現代主義所標榜的「藝術的純粹性」,要求藝術的呈現必須更貼近世俗的真實生活,因此也相對的使當代藝術教育的重心,不再拘限於藝術的形式主義和技術性導向,轉而重視人文意涵和跨域統整的表現,使教育目標和真實生活的各種議題,都應該要有更為緊密的連結。
本工作坊特地以颱風過後的花蓮海岸,常會出現的漂流木與日常建築廢棄木材做為創作媒介,激發孩子對這片土地的關注與內在的深層感動,進而願意為周遭環境盡一份心力,希望能夠驗證上述以重視人文意涵的視覺藝術教育方向和可行性,更期待兒童藝術教育活動的目標和意義性,能夠藉此呈現一個比較具體的參考和批判樣本。
(下圖是我們去撿拾漂流木的快樂時光~)
活動目標分析
如果藝術教育的創作活動,僅在追求「美」的價值,我們認為這將是藝術教育過程的隱憂,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們一直自我詢問:「為什麼要作這樣的漂流木造形表現創作?」
一般而言,兒童對漂流木的造形表現多半以形狀的聯想創作為主,具有較多的「再現」成分,如果僅是利用造形聯想的策略美化漂流木,這樣的藝術創作活動對環境教育的本質來說,表現的意義性將會模糊失焦。
因此本活動將漂流木布置成枯樹林的形態,引導參與活動的孩子自許為森林的精靈,進而將創作活動的目的引導成讓森林恢復盎然的生機,不但自然保育的教學目標和價值相當明確。
在創作活動和表現的教學方面,除了對漂流木造形的視覺經驗聯想以外,因為森林生態可以呈現的多樣化可能性,除想像力外,創作思考的自主性也更強了,因此在技法的難度和表現內容方面,更容易適應孩子的成長階段和個別的能力、經驗。
本活動採用共同創作的教學模式,除了參與者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和想法自我表現,減少孩子遭遇挫折感的機率,同時也提供學生自然保育觀念的交流機會,共同拓展對森林生態的認知和經驗,讓表現和技法在共同創作過程中,獲得彼此間腦力激盪的機會,這將比個人化的創作活動更具教育意義。
(下圖是展覽會場的布置)
活動目標
1.能對環境的變遷有更敏銳的感受,並對自然保育有深刻關懷與行動力。
2.能對森林的生態有自己的構想,並充分發揮想像力,表現豐富多樣的自然界生命形態。
3.依據對環境改造的想法,運用適當的工具技法,並掌握各種媒材的特色,呈現自己的意願和構想。
4.能與人溝通協調,相互支援媒材處理的技法,共同展現出生機盎然的森林。
5.能接納對森林生態的不同構想,分享各種特殊的觀念和表現,培養更包容的多元價值觀。
(下圖是孩子在創作的過程)
香港與馬來西亞的學者參觀後一直問,孩子怎麼會用這些木工工具?我只想說,如果當老師的一直害孩子使用工具會受傷,那最後是孩子永遠無法學工具使用,在這裡最重要的是安全規則老師講了沒?工具正確操作有沒有示範講解?有沒有仔細觀察他們運用工具的動作姿勢?如果都能做到。又何需怕孩子會受傷呢?因為正確操作下,他們根本不會受傷!我最自傲的是,0事故喔!)
關於檢討
這次展覽的最大缺失是佈展的問題,雖然我們有寫文字(一篇給漂流木的信)但在授課過程我們沒有製作影像,所以有很多跟孩子對話或孩子的省思部分,在展場無法呈現並讓與會者感受到,而展場問題分割為二的展示方式也有無法連成一氣的可惜,不過,我們還是完整呈現了我們對藝術教育的努力~耶!我們還是很棒的啦!
日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