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日光】
我一直認為建築本身即是一件藝術,而且是一件讓人能深入其中的藝術品,然而浪漫典雅的古典風格建築,無論示巴洛克或洛克克,甚至是歌德式建築,在台灣這種現代主義的理性線條建築充斥的城市,它們卻逐漸在經濟開發的歲月中被遺忘、頹毀,甚至拆除,真的很可惜。
莫斯科地鐵建於1930年,當時只有13個車站,車站主體建築時考量戰爭因素,所以構築於100多公尺深的地底下,為了進入車站搭車,光是坐陡峭的電扶梯就要花掉不少時間。
這已近七十年的地鐵,每個車站都採用不同的風格設計,大量運用大理石與花崗岩打造出來聖潔的氣氛,所以被稱為俄羅斯的地下宮殿果真名不虛傳。這一座座的地下宮殿除了提供莫斯科居民的交通通勤之用外,對我們這些遠道的外地人來說,不論是哪一站都可以讓人嘆為觀止駐足良久。
為了一站一站的欣賞,我們當然是坐車一站站的停下來看。由於年代久了,車子的設施並不佳,噪音蠻大的,而且車廂味道很重,這是因為俄羅斯屬大陸型氣候,天氣很乾燥,所以他們不像我們要天天洗澡,當然瀰漫在車廂的味道,並不是很好聞(到這裡想天天洗澡當然可以,只是皮膚會太乾,造成不舒服,所以要多擦乳液)。
公共建築常常是一個區域與時代的見證,從台北捷運,高鐵建築,再看到高雄的捷運站體,能呈現現代主義與當代藝術風格的站體被強化了,但能呈現台灣文化與人文特質的建築卻少之又少,看完莫斯科地鐵,真的很希望我們的車站也有不同的文化特質產生。
日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