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四川綿竹 門神年畫
上週聽聞陳曹倩夫人她的靈感來源其一是中國年畫,更驚聞中國人傳統繪畫的配色口訣,讓大家想進一步瞭解中國民間年畫的色彩和口訣,以下是初淺的整理。
★ 中國民間年畫
民間年畫、門神,俗稱“喜畫”,舊時人們盛行在室內貼年畫,戶上貼門神,以祝願新年吉慶,驅兇迎祥。年畫是中國民間最普及的藝術品之一,每值歲末,多數地方都有張貼年畫、門神以及對聯的習俗,以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年畫因一年更換,或張貼後可供一年欣賞之用,故稱“年畫”。
年畫的題材各式各樣,大致分為十類:娃娃類、仕女類、仕女娃娃類、民俗類、時事類、故事類、戲曲類,神類,佛類,風景類。
上圖-江蘇桃花塢 木版年畫 蠶花茂盛
民間年畫是我國美術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研究我國各地風俗習慣、鄉土民情、宗教信仰以及民間藝術造型和色彩觀念的圖像資料。
它最早以門神的樣式出現,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造型與色彩體系。
★ 民間對色彩的應用
1. 人類本能的色彩應用 - 明顯地呈現出人從本能出發選擇的色彩表像,如在年畫色彩中紅色最為普遍,因為紅色在可見光譜中波長最長、振頻率最慢,是人類視覺最先反映、最易感受的色彩,原始人類的色彩應用基本都是從紅色開始。
2. 本能的色彩喜愛 - 年畫製作突破社會性和地域性集體色彩的影響,時時表現出新的色彩面貌,如在年畫製作中最便當的口訣,“畫畫無正經,新鮮就中”就是這種現象的反映
“畫畫無正經”體現了藝術的隨意性和遊戲性,“新鮮就中”體現了人類本能的色彩喜好和喜愛純粹色彩的視覺刺激。
3. 周朝制禮 - 自從周朝制定了服裝制度後,中國歷代帝王百官和平民百姓不僅在服裝款式上有別,在服飾色彩上也有嚴格界限。
4. 五行 - 古代根據五行學說而定不同方向與顏色,賦予色彩及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的內涵
東方木,色青;南方火,色赤;西方金,色白;北方水,色黑;中央土,色黃。
5. 民間年畫常用色 - 民間年畫多用極色,以 黑、白、紅、綠、黃、紫等對比強烈、鮮明的色彩來組成畫面,而且毫無顧慮地以豔紅翠綠、明黃暗紫的色彩搭配,直抒普通百姓心靈感受,色彩運用幾乎達到自由表現的程度。
6. 象徵性的繼承 - 存在於社會和文化環境中的民間年畫的色彩,其主要的特徵就是對這種象徵性的繼承,畫面出現的各種色彩都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
如凡表現吉祥吉慶之事的年畫,以紅色為主,黃色為輔,綠紫次之,畫面色彩熱烈激昂;山東濰坊木板門神年畫,以大面積紅色為主色,年節之時象徵著吉慶。
7. 年畫四大家 - 四川綿竹年畫、江蘇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上圖-天津楊柳青 木版年畫 五子奪蓮
★ 大多以師徒相授、口口相傳的口訣
民間畫工們的作品,極少能夠流傳下來,他們所總結的經驗也較少有文字記載,因此反映用色經驗的施彩原則,大多以師徒相授、口口相傳的口訣方式繼承。儘管這些簡白的色彩口訣,多是以直覺把握色彩,以簡單直接的“難看”和“好看”描述來表達色彩判斷。
★ 色彩(制色、配色、著色)口訣
在色彩(制色、配色、著色)方面,民間畫工們也積累了許多經驗,並編成口訣。這些口訣又往往體現著配色的共同規律,也適用於其他方面。目前資料整理若有不全,將隨候補上:
1. 硬色:
民間俗以大紅、深綠、深藍、黑叫做“硬色”
2. 軟色:
軟色中又分陰陽二類,“陰”就是俗說“冷色調”,如粉藍、粉紫(又名茄花)、粉綠、鼠灰等;“陽”也就是暖色,如粉紅、鵝黃、淡橙、淺絳等,根據內容而決定。
在畫衣裝服飾或桌案景物時,不能大綠和深藍或和大紅靠近,必須中間調以軟色。比如紅襖,要加粉藍裙子就好;如粉藍裙子,淡紅上衣,腰間可加一深藍腰巾,則顯得軟中有硬,鮮明好看。
3. 文相軟、武將硬
畫戲劇題材時,文戲多用軟色,如《西廂記》、《斷橋會》、《昭君出塞》等;武打戲多用硬色,如《野豬林》、《李白成坐金鑾》等。
4. 軟靠硬,色不楞
楞,作鋒芒棱角和兇猛粗暴解,“色不楞”即色調不過分對比刺激。意指畫衣裝服飾或桌案景物時,大綠和深藍或是大綠和大紅靠近時,必須在兩色間加一軟色,如紅襖要加扮藍裙子就好;若粉藍裙子,淡紅上衣,腰間可加一深藍腰帶,則顯得軟中有硬而美。
5. 要想精,加點青
古裝畫中的婦女或書生多用軟色,以顯清麗,但沒有硬色,缺乏對比,故需要在人物衣領、底裙、袖口等處加一黑邊,就和嬌嫩粉面形成對比襯托作用,顯出人物的精神。
6. 紅配黃,亮堂堂 (紅靠黃、亮晃晃)
畫神仙道釋的紅袍黃頂光,或紅柱黃幔帳,袍帶故事中的紅袍繡黃龍,黃袍騎紅馬,都顯得明耀華麗,或稱“紅配黃,亮堂堂”。
上圖-山東濰坊年畫 灶神
7. 精青綠、人品細
畫故事畫中的婦女,如用粉裙、青上衣、綠腰帶;或綠衣、青色裙、粉腰帶、畫出的人品俊秀細美。
8. 要想俏,帶點孝
在歷史小說和袍帶故事畫中,人物衣裝五顏六色,有時畫面繁鬧,分不出重要主角時,可將重要人物改成一件灰袍或灰色衣甲(黑、白、灰),這樣就使重點人物悄然突出,更顯俊美。“帶點孝”意帶點素色之意。
9. 黑靠紫,臭狗屎
紫色和黑色都是“硬色”兩色放在一起顯得楞而不活。在吉慶題材的繪畫中,最忌這兩色相近,即使是粉紫色也很少和黑色靠近。
10. 青紫不宜並列,黃白未可隨肩
青與紫色相接近,配在一起不醒目。黃與白明度接近,二者配合在一起容易產生“同化”作用,彼此的個性都顯現不出來。
11. 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色更新
紫和綠是中間色,紅與黃是原色,紅與綠是互補色;黃與紫也是互補,利用它們之間的強烈對比關係,乃屬用色特點之一。
12. 女紅、婦黃、寡青、老褐
畫少女穿紅戴綠得活潑俊秀;畫少婦加黃衣或巾帶以示貴顯;畫寡婦身著青色益顯肅穆;畫老人用褐色最適宜。
13. 紅忌紫、紫怕黃、黃喜綠、綠愛紅
紅衣不配紫褲,紅袍忌靠紫袍,紫(茄花)色相和黃接近,黃和綠靠近無妨,綠和紅配顯喜慶
14. 斷國孝、三藍墨
嘉慶四(1799年),
乾隆駕崩。當時,嘉慶皇帝”聖諭‘,民間婚喪嫁娶不准動用鑼鼓,年畫不准染紅.謂之“斷國孝”。由此創造了楊柳青年畫的“傘藍色調
’.也稱三藍墨,即三種藍色、三種墨色繪畫而成。如《孟母斷機》、《琴棋書畫》等。這類年畫開始時過年張貼,後來悼念過世之人才送此類年畫,以後人們稱它
為“素彩年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