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信貨幣數字,錯估「實際價值」
人民→誤把價格當成價值;誤把帳面資產當成真實財富。
政府→誤把GDP當成最主要的經濟政策目標;誤認產值只能由公營或私營創造;
只把稅費、社福當成財富重分配的手段;沒能將政治、社會、科學、文化、人心...等層面的影響,納入經濟決策的思考範圍。
雇主→錯把薪資當成員工貢獻率的合理報酬;錯把利潤當成創業的合理回饋指標;只把所有對實現人性、社會願景的投資,當成是成本費用或抵稅工具。
員工→只把工作任務當成是在替老闆賺錢;錯把失業當成是自己失去價值的狀態;只把休閒娛樂當成是難得的奢侈片刻;錯把夢想建築在貨幣數字之上。
2.忽略經濟的無常性
過去、現在、未來加總,全球有數百億人口以上,全都為了經濟現象而汲汲營營;眾人是被社會體制徹底制約的,沒有自主性。無數人一輩子從出生到老死,都在不斷為了「錢」而嗷嗷待哺,而奮鬥掙扎,或為了「錢」而驕奢揮霍,而喪心病狂。
但「錢」終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遇到天災人禍戰亂核災等,或是遇到泡沫飆漲的時期,每一分「錢」的作用力,忽然變大或變小;沒有恆定性。
3.忽略經濟的權力性、正反雙刃性
錢,或是一切的「經濟權力積累」,對人並非永遠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正面的作用是,藉由此種經濟權力的增加,使欠缺經濟自由者,得以享有「經濟自由」。這種自由,如同「政治自由」一般,應該視為是現代文明國家的「基本人權」,應當列入憲法保障。
而負面的作用呢?
簡單的案例是:曾有研究指出,中了樂透頭彩的得主,經過十幾年長期追蹤研究後發現,竟然有半數以上會在十年內會把所有彩金花光,淪為負債。而這些揮霍殆盡的人當中,往往到身無分文時,已染上毒癮、酗酒、賭癮、性癮、重度菸癮...等等惡習;此外,很多人也變得身體毛病百出,健康狀況大不如前。
這個驚人的事實清楚表示,對不少人而言,擁有過多的錢其實會毒害其心智,使其陷入不能自主的揮霍無度狀態。
這原理其實同於「權力使人腐化」那樣;經濟或擁有的財富,本就是一種權力;當權力大到超越權力行使者自身所能承擔的限度時,權力行使者的「自律能力堤防」會被過多的權力所沖毀,泛濫成洪災。
此外,當一個國家的GDP發展到某個「賺錢很容易」的階段時,往往使該國很快養成過度消費、驕奢無度的國民經濟習性;人民不再居安思危;因此對於內憂外患的抵抗力也變得更弱。
歷史上,富庶的國度往往成為野蠻軍國想要侵略、掠奪、佔領的對象;迦太基亡於羅馬、羅馬亡於日耳曼、秦吞六國、北宋亡於金、南宋亡於蒙古、....皆與此有關。
總之,「經濟」越發達並非永遠是越好。其負面作用卻少有人討論。
4.忽略「經濟」的象徵性與哲學意義
任何一件事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被發揚,必須探究其目的。
對「經濟」來說,少有人問,「發展經濟之目的」為何?是否真能達到此目的?
也許有人會說,「經濟之目的,在於增進人的生活」。此觀點認為,生活幸福才是經濟發展的真實目的,不論對個人,或對群體、對國家,均是如此。
如果生活幸福即是經濟之目的,那為何政府老愛推出一些無益於人民生活幸福,只會盲目追逐GDP數字的經濟政策?
另外,明明有些國家經濟累積程度非常低,但人民自覺很幸福(如不丹);但有些國家經濟高度發展或高速發展,人民卻不怎麼幸福。(如美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中國)
那麼,「生活幸福」真的是經濟發展之核心目的嗎?
事實上,在「生活幸福」之外,對當代地球人來說,「錢」或「經濟」的概念,已不只是經濟上的意義本身,而被擴大認知成為一種「衡量彼此文明程度的指標」以及「階級地位的指標」。
對前者而言,比方說,「有錢的國家=文明國家」這個印象往往牢不可破(多數情況可能也確實如此);
但若思考到沒錢的圖博(西藏)人,卻比很有錢的義大利人更少偷拐搶騙之事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圖博人竟然遠比義大利人更「文明」!
對後者而言,比方說,有些有錢人只會參加入會金額門檻極高的俱樂部,而從不參加一般社會大眾皆可參與的活動。對這類人來說,只有和身價達到某個等級以上的有錢族群在一起活動,才會感到自在。
某些知名文化界大師,替有錢人開班授課,門檻高得嚇死人。但如果不是這樣高的門檻,這些人還不肯參加呢!
試問,去參加文化活動,聆聽文化欣賞課程,和身價高低有何關係?沒錢的人多得是遠比有錢人更具文化品味者,何以這些有錢人不與這些「真正有文化」的人當同學呢?
說穿了,「身分地位,物以類聚」這個流傳久遠的遊戲潛規則,不管再怎麼莫名其妙,卻受到不少人心甘情願去服膺。儘管這種服膺沒什麼道理可言,但它卻像一種趨吉避凶的本能般,是人類下意識中出於私心,維護自身利益的幽隱心態,赤裸而極致的展現。
如同灑滿香水的美女,總是刻意繞過遊民群集的區域那樣。你若問美女為何遠離遊民,通常無法獲得真實的答案。
美女會說是為了安全上的顧慮,但其實遊民的犯罪率並不比一般人高,美女也絕大多數並未有過被遊民騷擾或偷搶的經驗。之所以想要遠離遊民,真正的原因大多是出於那當下考慮到「他們不乾淨、他們看起來很可怕、那地方味道很重、就是不喜歡那地方的氣氛」這類原因。
而若你繼續探問遠離遊民的美女們,有可能平時卻是很有愛心的;她們當中有的人會固定捐款給慈善機構,有的人會樂於參加「飢餓三十」之類的公益愛心體驗活動,甚至有人願意去海外落後國家當志工;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可能在工作場合,是個笑容可掬,親切可人,十分貼心的好員工。總之,很少有人是「非常缺乏愛心」的那種人。然而,儘管她們都有不少愛心,本能還是會避開遊民。
說到底,這個「象徵性」與「哲學意義」如果獲得重視,始終只存在於佔人口極少數的知識分子探討領域,而不曾真正成為主政者發展經濟的重點考量,也不曾變成市井小民在思考「經濟」這回事的時候,願意去深入探究的問題思考層面。
2013-05-27 18:58:10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