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31 00:00:00| 人氣3,323|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三國》有感】劉備與劉璋,諸葛與霸王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三國》堪稱華語電視劇史上的巔峰之作】

 

近日看《三國》,日前演到益州(四川)君主劉璋,和荊州(湖北)君主劉備之間的故事。很值得每個喜好藝文的青年男女們深思。遂撰此文。

 《三國》堪稱華語電視劇史上至今最高水準、恢宏大器之作,全戲無論在編劇、導演、演技、場景、配樂...都是第一流的,它的投資額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投資額方面,唯一能與之匹敵的,只有《水滸傳》,但後者在最後面的大場面處理不夠細膩,整齣戲的品質也稍遜《三國》。

 

一、劉璋:享受生活且愛好藝文的貴族

 

劉璋非常具有藝文氣質與才華,身為貴族的他,生活也相當有品味。經常和美酒佳人、詩詞書畫相伴,然而,他雖身為君主,卻對政治缺乏興趣,並不將心思放在這裡;個性也優柔寡斷,重大決策經常拿不定主意;他治理川地,只採取懷柔政策,從不行高壓。因欠缺威嚴,不行法治,臣民對其皆不懼怕,政令效率不佳,外人經常視劉璋為庸弱之君,看起來似乎很好欺負。

當川北遭到張魯的軍隊來犯時,劉璋自知川軍不敵,便聽信重臣張松的建議,引荊州劉備大軍入川協助防禦北邊的張魯軍隊。但有另一重臣黃權對此犯顏直諫,認為劉備乃虎狼梟雄之輩,圖謀川地久矣,遲早必定「假道滅虢」,順勢奪了川地。

然而,劉璋一向心地善良,願意相信劉備,因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兼且和劉璋自己同屬漢朝皇室,應不至於同室操戈;故而對黃權怒聲喝斥命令閉嘴,但沒有將其入獄或斬殺(若是曹操遇到犯顏直諫,恐怕都是先斬了再說,由此可見劉璋確實仁慈得多)。

當劉備軍隊入川後,劉璋卻因其下臣子建議,不敢全然信任劉備,處處提防著劉備,沒有給劉備足夠的軍餉和糧草,引起劉備部屬不滿,頗有怨言。

而在劉備擊退張魯之後,原本準備班師回荊州,此時劉璋正好逮到劉備勾結張松圖謀川地的證據,原來張松早已成了劉備內應,只要劉備隨時揮軍成都,張松就會設計開城門迎接。

劉璋此時方才驚覺人心險惡,原來劉備的仁義竟是虛名,徒然假仁假義而已,實則機關算盡想要圖謀川地!而對自己先前錯怪黃權的犯顏直諫感到懊悔。便依黃權的建議逮捕了張松並斬首,之後將人頭送給劉備示威。

劉璋忠臣黃權同時提供建言,建議劉璋應該趁劉備尚無妨備,暗中伏擊劉備軍隊;果然劉備中伏,但劉璋雖然將劉備殺敗,劉備卻仍元氣未傷,雙方因此結下樑子;

劉備心想,我荊州軍千里迢迢,耗時兩年才幫你將張魯擊退,你這劉璋竟然如此忘恩負義,過河拆橋不說,竟然還恩將仇報用伏兵攻擊我軍!

本來劉備一向以仁義行事,雖然自己很想佔領川地,卻不願意去幹那假道滅虢之事,更不願意對同樣姓劉的漢室宗親動刀兵;單純是想要協防劉璋而已;因此,即使和張松暗通款曲,也只不過是在劉璋身邊安插一個棋子,作為間諜的用途,沒有真的準備要奪劉璋屬地的意思。然而,如今劉璋的過河拆橋,令劉備非常憤恨,而找到乾脆揮軍成都奪取川地的藉口。

最終,劉璋的一連串不智決策,引來的是諸葛亮率領荊州大軍,用計謀和軍力,不費吹灰之力便逼得劉璋親自出城獻璽投降,奪了川地。

編劇很明顯將劉璋描繪成如同李後主、宋徽宗一般的亡國之君;除了有點藝文才華、懂得享受生活之外,卻是十足十的政治低能兒。可悲、可嘆!

 

 

二、劉備:出身布衣卻胸懷大志的人物


與劉璋相對照的,則是劉備的英雄性格,如何在「仁義vs.霸業」的兩難取捨當中,最終找到最佳的進攻時機和不違背仁義的理由,而稱霸天下。

按照編劇的描寫,劉備雖然圖謀川地很久(從初見諸葛亮定下「隆中三策」時,就已經決定了),但他一直不肯真正向劉璋出兵,而寧可等待時機,原因就在於他不肯去作違背仁義的事情。

本來劉璋因為太過庸弱,早已被各方軍閥列為隨時張口待咬的肥肉,不咬白不咬,自己不咬也必定遲早是被他人所咬。

劉備和諸葛亮當然深知此理,因此諸葛亮也一直力勸劉備去幹那背信棄義,同室操戈之事,寧可奪了川地自立,也勝過讓其他軍閥先一步奪取(包括曹操、馬騰、張魯、周瑜等,當時都有機會奪取劉璋的川地),但劉備始終不願意壞事做絕,因此除了暗中勾結張松之外,並沒有更積極圖謀川地的具體作為。諸葛亮也尊重劉備在此有大原則上的堅持。

劉備這樣的堅持,並非全然是假仁假義,而和其政治理念有關。

劉備先前曾經有一次和曹操談論天下大勢,當時正是漢獻帝被董卓把持朝政,壞亂綱紀之時。曹操和劉備當時都以保皇名義,糾集各地軍隊,共同奉袁紹為盟主,向董卓進攻。這個盟軍後來因內部一盤散沙,欠缺團結,互相矛盾猜忌,而沒有成功。

在那次曹劉對談中,曹操認為治亂世須要有揭竿而起的英雄,治國則要用重典方能收效。劉備卻說,天下喪亂之根本,在於人心喪亂,因此要拯救天下,必須先拯救人心。

由於劉備有此見識,故而劉備一輩子都以仁義自持,願作天下表率,雖然在他人眼中只是假仁假義,他也寧可這麼做。而事實證明,他用仁義這塊招牌來號召天下英才,極其管用;無數英才原本都是屬於劉備的敵人,後來卻折服於劉備仁義式領導,而成了劉備手下的大將。

劉備此人,被三國演義描寫成智謀不高,全憑仁義獲取人和。其實不盡然,劉備能夠在亂世當中,從無到有,一步步建立起強大國家,還差點一統天下;必然存在著傑出的政治天份與洞察人性的直覺力。

例如,另一次重要的曹劉對談,是歷史上有名的「煮酒論英雄」;當時名滿天下的曹操,和走投無路暫時棲在曹操身邊的劉備煮酒對談;曹操笑言天下英雄只有曹操與劉備二人;如此言論,令劉備心驚,趁著打雷,佯裝恐懼雷聲,手中筷子跌落,以避開殺身之禍。

熟悉中國古代政治險惡者就會知道,劉備當時聽到曹操這句話為何會如此膽戰心驚了!歷史事實表明,凡是有機會和曹操作對的「英雄」,後來都必定會遭到曹操殺害。劉備出身布衣,雖未經過宮廷歷練,但憑著對人性的直覺,也能深明曹操在笑說此話時,內心中必然早已在盤算何時該出手殺掉劉備。

也因此,在《三國》這部戲當中,劉備尚未建立起任何基業時,就已被描繪成「潛龍」角色。隨時在等待出淵入海的良機。

歷史上的劉備也確實如此,在未得諸葛亮之助前,劉備雖素有名望,卻難成大業;但有了諸葛亮之後,如魚得水,如龍騰空;其發展之迅速與猛利,就勢不可擋。 

 

三、諸葛亮:集政治、軍事、戰略天才於一身

劉備三顧茅廬往見諸葛亮時,諸葛亮年僅26歲;當時的身份僅是個躬耕臥龍崗的農夫。劉備大他二十多歲。這樣的年輕人,不曾從軍也不曾從政,無官場歷練與治理經驗;亦不曾從軍,無軍旅歷練與實戰經驗;只是讀了一些書,有了一些天下大勢的構想;但他究竟有何本領?有令「臥龍先生」之名傳揚至劉備耳中?又有何睿智能令劉備這樣一個不得志的官場老江湖欽佩?

同樣地,劉備這樣一個被曹操追殺得走投無路的落魄軍閥,又有何能耐,能令這位26歲的天才俊傑願意忠心跟隨?

天下英才大多希望追隨有實力的君主,才能有發揮才幹的舞台。如果照當時的時勢來判斷,諸葛亮原本應該會想要投效曹操,或者至少想和其兄諸葛謹一樣,投效實力僅次於曹操的孫權;但為何他卻選擇了劉備?

事實證明,諸葛亮選擇劉備,反而有助於他一展身手,活躍於歷史舞台。這原理就像擁有熱情與才幹的職場新鮮人,有時寧可在小公司任職,反而更容易獲得老闆委以重任,而握有更高的決策自主性和學習成長空間那樣。假如小公司成長迅速,則當初加入小公司共同打拚創業的小職員,十幾年之後全都成了中高階主管。

假如一開始就進入大公司,則往往要去適應大公司那種官僚習氣與明爭暗鬥的職場文化,這些往往令社會新鮮人很不適應;也因此,大公司經常是葬送年輕俊才,將英雄變狗熊的屠宰場。

諸葛亮選擇劉備,也許就像在買股票;如果當初選擇的是熱門股,成長機會就很有限了。但如果是看準了一支高成長的潛力股,抓住時機買下手;將來某一天,就有機會一本萬利。

當然,諸葛亮投效劉備,不只是為了一本萬利,更是懷著一統天下的夢想而來。

在三國時代,人多早死,因而也被迫早熟;有多位二十幾歲就擔任大官或大將者,能夠英雄出少年,在歷史上建立赫赫功勳。諸葛亮如此,孫策、孫權、周瑜、陸遜、姜維、鄧艾...也都是如此。另外在文學方面的曹植,也是屬於早慧型的天才詩人。

依照諸葛亮在的獻策,劉備要尋求發展的大戰略思想很清楚,就是要將天下三分,讓劉備佔有益州、荊州兩地,和江東的孫權結交,聯手抗拒北方的曹操;如此進可攻退可守,效法當年劉邦擊敗項羽的作法,最終將有機會一統天下。

今日看來諸葛亮確實是千古難覓的一流國際戰略思想天才。

劉備得到諸葛亮相助之後,確實一步步照著隆中三策的路線圖邁進,從一個只有幾千兵馬的小軍閥,最終在「五界山之戰」,大敗曹軍,聲勢極盛。此時的劉備尚未稱帝,但已統領百萬大軍,擁有半壁天下江山。這一切可說全拜諸葛亮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與戰略判斷之賜。

若不是因關羽大意失荊州,加上劉備為了報仇而伐吳,則原本劉備確實有機會一統天下。

歷史上能與諸葛亮的才能相匹敵的,寥寥可數;即使張良、蕭何、韓信,三人才智相加,恐怕也大約只相當於諸葛亮一人的才智。

當然,諸葛亮再厲害,在初見劉備之時,應該也無法預料到只有七萬兵力的周瑜(孫權部屬,執掌全部軍權),能夠火燒赤壁連環船,打敗曹操八十三萬大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被誇大的神格化人物,並非經過考證的史實。

然而,諸葛亮憑藉著天才般的「天下大勢直覺」與「戰略分析研判」,就可以成功精準預言未來天下三分的大勢,並且真的依靠傑出的執行力,讓劉備一步步實現這樣的大戰略,如此雄才,史上罕有。

別忘了,當初劉備還什麼都沒有,諸葛亮就已經預料到劉備最後能夠坐擁荊州、益州,並且加以實現;歷史上誰人能有這樣的天才戰略判斷和執行力?若說諸葛亮在戰略研判上的才能勝過周瑜和曹操,也絕非虛言。

在三國時代,戰略研判上的才能足以和諸葛亮匹敵的,看來只有魯肅、司馬懿二人。

魯肅在曹操與袁紹正在進行官渡之戰時,就已經看出兵力較弱的曹操將會戰勝兵力強大的袁紹,長江北方領土將全數歸於曹操。因而提出「榻上策」,認為漢室大勢已去,遲早必歸曹操。因而畢生主張孫吳應該聯合劉備共同抗拒曹操。

司馬懿則是在赤壁戰後也和曹操同樣看出天下將會三分,並且在劉備奪川且大敗曹軍,聲勢震天之際,建議曹操聯結孫權,讓孫權暗中襲取荊州,因此而破了劉備一統天下的美夢。

 

 

【結語】英雄的兩大天敵:人性、天年

 

三國演義當中描寫一段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對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所下的評語,稱:「孔明得其人,惜未得其時。」意思是孔明得到劉備作為主公,終究只算是得到人和,而沒有得到天時;天時歸曹,地利歸孫,人和歸劉;天時優於地利,地利優於人和。三國後來的國力高下,大致上也確實如此;曹魏最強,孫吳其次,蜀漢最弱。

本來蜀國未失荊州之前,有機會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但畢竟孫吳垂涎荊州甚久,曹魏成功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讓孫吳奪取了荊州,激怒劉備,使劉備失去理智而伐吳,慘遭陸遜大敗,由此蜀國才開始盛極而衰。

這就是人性!所有的英雄霸業,成功與失敗,背後都有人性的因素在作祟;也往往就是關鍵的原因。

劉璋敗給了人性,劉備也敗給了人性;而諸葛亮雖然天縱英才,畢竟也難敵劉備一念之怒的錯誤決策,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不敵大自然給他的「天限」,壽命到了時,也只能回歸大地化作一坏黃土。

歷史上風雲人物有如長江後浪推前浪,來來去去,卻都不敵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天限,生命有限,王圖霸業,終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無常生滅而已。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歷經千萬年,大自然一樣亙古長存;笑看人世間英雄起落,更迭,潮來潮去。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012-08-25 初稿 2012-08-30 增寫完成,24:00貼出 08-31排版、微修)

 

台長: 天光

天光
陳壽的《三國志》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把劉備描寫成一個待人親和、重視人倫義理、胸懷大志、富有領袖魅力的英雄性格人物。

然而,如果用現代人權觀念來看待劉備,可能必須要稱呼他為「暴君」了!(當然曹操、孫權、諸葛亮、周瑜,當年所作所為....可能用現代的標準來看也全都是暴君)

舉例來說,劉備奪取劉璋的川地之過程,事實上戰事慘烈,長達一年;劉備圍攻成都甚久,必然也會殃及許多無辜百姓,逼到劉璋出城投降為止。

而劉備在成都稱帝之後,又為了報殺關羽奪荊州之仇,第一道天子詔就是要起傾國之兵伐吳。

為了伐吳,劉備採用了極為嚴苛的「四六開賦,三丁征一」制度;也就是老百姓所得當中有六成要繳稅給劉備政府;三個男丁當中就有一人要強徵為兵。

用現代人的標準來看,這不是暴君是什麼?

然而,古代人欠缺人權觀念,貴族和百性的命也無法平等;因此,在那樣的年代;貴族基本上把百姓當成自己的資產,是一種可資運用的「物」而已;

劉備也許仁義,但畢竟只對極少數能夠讀書寫字、能當官、能打仗的貴族或能人義士才有仁義,對小老百姓就缺乏仁義了。

小說與戲劇中的劉備,畢竟是被美化的人物,其真實的政治治理,可說比曹操更加苛待百姓。
2012-09-01 21:06:02
Justy
果真是要從多方探討
不能只靠單一描述的呢

歷史真是好有趣的東西阿:)
2012-09-02 12:05:52
版主回應
是啊,人是複雜的;隨著立場與詮釋的不同,人的行為也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評價。

歷史真是個好有趣的東西;詮釋歷史也是。羅貫中用他的角度在小說裡詮釋了三國歷史;現代人卻也可能用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詮釋。未來的人類,說不定又有不同的觀點。

同一件事情,卻可能存在無限的詮釋空間。 :)
2012-09-03 15:26:33
Pen Knight
在人禍的年代, 人性是爾虞我,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中西皆同. Power is the justice, 即使在現今仍適用, 且永遠是真理.

天年---再過40年後, 科技發展就不是英雄們問題點了.
未來將軍未必是自然人(人權更要改寫了), 笑談用兵,彈指敵人灰飛煙滅.
2012-09-06 21:19:04
版主回應
Power is the justice, 這句話在未來的定義與內涵,也可能要改寫。

終極而言,Power is the justice=Justice is the power. 當這兩句話完全相等時,人類這個文明紀元才算是成就了其任務。

未來幾十年開始,人類會進入機器與生物難以區分明確界線的世界;那個時候,「人權」乃至「動物權、生物權」甚至「機器權」,都可能激起眾多的思辯討論。

英雄,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存在於歷史;不再是打打殺殺或者弱肉強食,而更可能是智慧的對決、仁愛的對決、勇氣的對決;追求真的對決,追求善的對決,追求美的對決。

智仁勇三達德,乃至真善美的永恆價值;即使於科技昌盛的世界,依然通行無阻。
2012-09-07 00:27:01
Pen Knight
Whenever you pursue for your so-called
justice, you need the absolute power to do it. This is the truth in the world forever.
Have you ever heard any victim's voice from the weak people and countries.
The history is always written by the powerful winner.
2012-09-07 14:17:33
版主回應
So, if you hope to help this world better, let yourself be more powerful!

Although powerful winners always like to define justice and Tamper with history, they must lose the highest value finally.

In the long run, some values are much more powerful than the common so-called powerful winners, such as: justice, history, future, time, love, spirit, wisdom, sympathy, bravery,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etc.

Who will be the final winner?

The one who approaches to the above mentioned values will be the final winner.

Why? Just because the ultimate nature of power is not evil.

Essentially, power is a form of kindness; of course, it is often abused. However, anyone abuse power must weaken his/her own power.

Therefore, in the long run, the ultimate powerful one must be the one who approaches to the absolute goodness.
2012-09-09 01:54:16
(悄悄話)
2012-09-09 02:44:38
Pen Knight
From the human history,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is no any goodness to be
seen at all. The three nations is the good lesson ;goodness of you is an illusion to the losers. The evil plots always exist in the winner's or persecutor's minds. But please read my article: Life risk evaluation, there is no final winner and only the role and situation will be changed by the time going.
That is why many westerners are starting to worry because the world power situation is going to be changed in the near future.
Justice of you will be executed and explained when you hold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in the world. During that time, you can do any what you want.
2012-09-09 10:57:02
版主回應
The so-called evil is also an illusion usually.

When people say that who is evil, they usually don't really understand the truth, and they just guess.

Goodness is an illusion if human beings just believe evil power; But goodness is also true, if you sincerely believe it's true and let yourself be a good man to this world.

If you really believe the evil exists, you may just feel goodness illusory, and your behavior must reflect your definition. Finally, you make yourself a evil person to others.

You create your own world, and you define your world.

However,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must follow some principles or rules; we call the principles or rules "Truth".

What is truth?

You can make your world better. This is truth. ^^
2012-09-10 13:42:45
泊樓
分享達賴喇嘛在臉書上的最新講話:

All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ns, with their emphasis on love, compassion, patience, tolerance, and forgiveness can and do promote inner values. But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today is that grounding ethics in religion is no longer adequate. This is why I am increasingly convinced that the time has come to find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spirituality and ethics beyond religion altogether.

所有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及其所強調的愛、慈悲、耐心、寬容與寬恕,能夠且確實增進了內在價值。但當今世界在宗教上的基本倫理觀點已不再充分適用於現實。這就是何以我越來越確信,要去找到一種超越一切宗教的關於靈性與道德之思維方式;此時機已經到來。(天光翻譯)
2012-09-11 01:06:16
RobertLinch
以上討論,
乃就社會正義之應然面與實然面,
觀照面向不同,觀點亦即有所異趣。
以下敝人淺見概述之。

〈實然面〉
於16世紀政治家"馬基維里"所論著之"君王論"
以獅子與狐狸來比喻權力的本質,其描述
權力本身即是霸權與謀略的綜合體,
行使權力並未具一絲絲的憐憫;
即使表現憐憫亦是種權力表現。
其期許君王,應善用權力以彰顯王權。
猶如正義女神手中,除了天秤更握有武器。
此亦即是"power is justice"

〈應然面〉
歷經2、3個世紀的道德理性思辯,
時至20世紀"John Rawls"提出"正義論"以集大成。
其主要論點,假設在公平競爭的社會機制下,
儘管人們不免淪於爭權奪利的惡性循環,
但因眾人皆知「今日的贏家亦可能是明日的輸家」。
長期下,維護正義即在維繫一個共生的社會環境。
共生源自於生態觀的平衡,
其指即使在利益衝突下,
仍可透過公民美德而取得最適的分配。

美德固然是較為抽象的道德精神。
因此,實現社會正義在於共同討論,
如何建立一套公平競爭的社會制度以體現分配正義。
法律制度也許並不完美,但至少使人們有所依循。
民主政治之所以民主,前提在於
具備在制度上追求公平,提供自由競爭的法律體系。
政治權力的正當性來自於實現社會正義。
亦即為"justice is power"

理想上,
實現社會正義並非僅止於口號,
亦非經由政治權力的移轉即能體現。
實現正義應當於人心既有之美德普及於共生社會。

但為何呈現在眼前的社會,
實現正義往往淪為選舉或革命的口號,
成為取得政治權力的藉口。
制定法律只為了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
因應時勢頻頻修法往往只是為了,
將早已被設定框架的政治目的包裝成公共利益。
在賦予某一方利益的同時亦剝奪他方福祉,
在失卻正當性理由的權力基礎下,
徒增社會成本(資本)的增加(喪失)。

簡言之,生命與資源皆屬有限,
每個人(當權者)在其有限的生命(任期)裡,
所能確實擁有的即在其有限的時空範疇,
役使他人與支配資源,體現權力。

因此,政治家趨於現實攫取眼前的功利;
卻大聲疾呼,實現社會正義的遠大理想。
實為可期待之人性自然反應。

誠如老年人常提醒年輕人,
要把握當下啊!因為青春不再。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古今英雄逞勇在權力之浪頭上,
有誰不爭先掠奪;又有凡幾恐後失落?
2012-09-14 23:29:31
版主回應
RobertLinch你好:

你從應然與實然面,對power is justice及justice is power的詮釋觀點很好,很透徹;也很合乎當代民主國家的主流道德思想。

Pen Knigt所強調的,或許還不在於道德觀的應然或實然之辯證,而是在提醒我power的重要。這種重要性當然我也是同意的。

至於justice,其實會隨著時代而有不一樣的觀點出現;只不過,這些觀點背後,必然有一更為恆久不變的原則存在;例如,不管時代再怎麼演變,justice經過再多嶄新的詮釋,都不會把惡意的欺騙認為是一種justice;人類史上至今還沒發現過有任何文明會認為欺騙、偷竊、搶奪、殺害至親....這些惡行是justice的。

這說明了一件事,「道德觀」(包括justice)背後有一個超越「詮釋的無常性」而恆常不變的原理、原則。也有人因此假名之為「真理」。

如果這樣的真理,被某人確實touch到了,則那人對於宇宙人生所有重大困惑(包含對道德觀的困惑),必將從此確定無疑。此種狀態名之曰「覺悟」或「證道」。

power與justice的二元對立(相對性),在這樣的真理當中,必然獲得超越,而達到「絕對」。

因為,從定義講,真理是永恆不變的,才能稱真理;而世間的一切,凡是具備「相對性」的,就不能夠永恆不變;因為,「相對性就是無常」。

真理是常,故而必定超越二元性,成為「絕對真理」。

以上是就定義而言。然而,這樣的論述,有人信,也可能有人不信。

「信、不信」是相對的,因此也是無常的。在「絕對」的世界裡,沒有信或不信的對立,故稱「真信」。

當power is justice及justice is power這兩句命題產生對立性時,「絕對」存在於這兩句話「合而為一」的剎那。

所以,「power is justice=justice is power」這句話恆成立。

成立的時候,就是「絕對」的世界,也就是「真理的世界」。
2012-09-17 02:23:41
天光
今天自己點閱這篇文章,發現閱讀人次累積至999人次。

也就是說,下一位點閱本文的讀者,就是第1000人次了!^^
2013-04-15 13:41: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