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5 04:00:00| 人氣2,2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明威:世界百大作家46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厄尼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護照的照片



簽名
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德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並稱自己為「普通的古巴人」。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寫下了聞名於世的代表作《老人與海》。古巴革命成功以後,海明威曾與古巴革命的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會面。2002年11月11日,卡斯楚更親自出席了海明威故居博物館的落成儀式。
  在海明威一生之中曾榮獲不少獎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授予銀制勇敢勳章;1953年,他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老人與海》又為海明威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與《戰地春夢》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他的很多作品至今仍極具權威。
  家族
海明威的父親名為克萊倫斯•愛德蒙茲•海明威(Clarence Edmonds Hemingway),曾畢業於奧柏林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內科醫生。克萊倫斯的父親是曾參與美國內戰的老兵安森•海明威,安森後來一直在芝加哥經營房地產生意,非常興隆。克萊倫斯是一個狂熱的硬幣收集家與集郵家,亦有收集坡塔瓦圖密印第安人箭頭的習慣。同時,他也是一個業餘標本家,會剝製小動物和鳥類,同時也收集蛇類,放在密封的玻璃罐子中,用酒精保存作標本。
  克萊倫斯與海明威的母親葛瑞絲•霍爾•海明威(Grace Hall Hemingway)在高中時代初次相遇。她是個聲線美妙的女低音,她的母親與老師們都曾鼓勵她從事正統歌劇事業。她高中畢業之後,有5年的時間從事音樂教學、語言與聲音訓練的工作。由於她在7歲時曾害過一場猩紅熱病,因此她患有眼疾。她的眼睛一直對強光非常敏感,因此頭部常有神經痛。在她23歲那年的冬天,她在紐約市的麥迪遜廣場初次登台表演歌劇,但是她的眼睛抵受不住台上燈光的照射,遂於同年夏天與父親出國。1896年10月1日,葛瑞絲與年輕的克萊倫斯•海明威醫生結婚,此時她已回國。
  早年
File:ErnestHemingwayBabyPicture.gif
兒時的照片,攝於1900年
File:Hemingway birthplace.jpg
海明威於奧克帕克的出生地
1899年7月21日上午8時,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奧克帕克。他生下來時體重即達9磅半,高23英寸,是新教徒克萊倫斯•愛德蒙茲•海明威和葛瑞絲•霍爾•海明威的第二個孩子,亦是第一個兒子。他有一位姊姊,名叫瑪西琳(Marceline);大妹叫瑪德琳(Madelaine);二妹叫珊妮(Sunny);三妹叫娥蘇拉(Ursula);四妹叫卡洛兒(Carol);年紀最小的是萊徹斯特•克萊倫斯(Leicester Clarence),是海明威唯一的弟弟。在海明威7個月大時,他一家到了密西根瓦隆湖,在那裡建了一所農舍,並把其命名為溫德米爾(Windemere)——此名乃取自葛瑞絲的英國故居溫德米爾湖之名——往後常常在夏天時到那裡度假。在到了瓦隆湖之後,海明威才受了洗。10月1日是葛瑞絲結婚的三周年紀念日,在當天午前不久,海明威便在第一公理會教堂以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之名受洗。他的名字乃襲自母系家族——歐內斯特是他外祖父的名字,而米勒則是外叔祖--一個寢具製造商--的名字。海明威一家住在其外祖父歐內斯特•霍爾(Ernest Hall)所建的一所房子中,這房子共有六個臥室,是維多利亞式的房子。
  海明威的童年時光大多在溫德米爾--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他在那裡吃、睡、遊玩,盡吸山林之氣。他小時候最喜歡讀的是圖畫書和動物漫畫,平日也喜歡聽各類型的故事。小時候的海明威很喜歡模仿不同的人物,每當他聽到故事時,總會不斷模仿故事中他喜歡的人物角色。海明威對縫紉等家事亦很感興趣,她母親說:「他喜歡縫製東西,他常想為他爸爸縫件穿的衣物。他喜歡縫爸爸的褲子,有一條褲子是媽媽給他補著玩的。」他喜歡各種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他會對他的玩具說話,把它們擬人化。他一直很渴望有一個小弟弟,在1902年4月妹妹娥蘇拉出生時,他的眼睛充滿了淚水說:「我想,也許耶穌明天會送個小弟弟給我。」
File:Ernest Hemingway, 1905.png
童年時的照片,攝於1905年
海明威的母親一直希望誕下一對雙生胎,但卻事與願違,她這個願望一直都未能成真。為了安撫自己,她讓小海明威穿上粉紅色的方格花布衣,並戴上一頂飾有花朵的寬邊帽,還給他換了他姊姊瑪西琳的髮型,把小海明威裝扮得跟瑪西琳的衣著一樣,為他們拍了一張合照,稱他們為「雙生兒」。
  海明威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海明威卻承襲了父親的興趣,如打獵、釣魚、在森林和湖泊中露營等。由於海明威從小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因此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令他一直都很熱愛大自然,到了晚年,他更為了與大自然接觸而時常到杳無人煙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在1913年9月到1917年6月間在奧克帕克及河畔森林高中接受教育。他在學業和體育上皆很優越;他會拳擊、足球,在班中,他在英語方面的過人天賦尤其突出。在初中時,他曾為兩個文學報社撰寫文章,這是他首次的寫作經驗。升上高中後,他更成為了學報的編輯。有時他會使用「Ring Lardner Jr.」這筆名寫作,以紀念他心目中的文學英雄拉德納(Ring Lardner)。[1]
  高中畢業之後,他面臨大學、戰爭和工作的挑戰。雖然他的父親要他與瑪西琳一起上奧柏林大學,而他本人也可能曾希望與同學和好友一起上伊利諾州立大學,然而他卻拒絕了入讀大學,以18歲之齡到了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城星報》(Kansas City Star)當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雖然他在《堪城星報》僅僅工作了6個月(1917年10月17日-1918年4月30日),但由於這家報社在當時的地位很重要,僱用了很多才華洋溢的記者,而每個記者幾乎都有同一個夢想--寫小說。在這種氛圍下,海明威漸生寫小說的念頭。由於海明威在半年中深深受到了星報的寫作風格影響,即「用簡潔的句子。用短的段落作文章開首。用強有力的的英語。思想正面。」[2] 因此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一直以簡潔著稱。在海明威出生的一百週年紀念時,《堪城星報》為表示對他的敬意,稱其為100年來該報歷任記者中的第一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
File:EH2723PMilan1918.jpg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海明威
後來,海明威不顧父親的反對,辭掉了記者一職,嘗試加入美國軍事以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鬥情況。「當我參加上一次的大戰時,我是一個可怕的笨蛋,」海明威於1942年說,「我記得我只是認為我們是主隊,而奧國是客隊。」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奮德教授曾說:「他身材結實、寬肩膀、頭形端正、有深棕色的頭髮和小鬍子。」本來,海明威的身材這麼好,應能入伍,但卻由於他的視力有缺陷而導致身體檢查不及格,後來只被調到紅十字會救傷隊。前往義大利前線途中,他在德國炮火轟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並沒有在安全的旅館停留下來,反而儘量接近戰場。海明威很興奮,形容自己當時「好像是被派赴一個特別的任務來寫這一年最偉大的故事」。他與朋友泰德•布魯姆貝克租了一輛計程車,希望能看到一兩個新彈坑。泰德寫道:「我們一聽到炮彈爆炸,我們的車子就儘快驅往爆炸聲的地方去……但是我們一離開那兒又聽到市內遠處另一聲爆炸。」
  到達義大利前線之後,海明威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在他到達那裡的第一天,米蘭附近的一座彈藥庫爆炸。海明威給星報寫道:「這一座彈藥庫的爆炸是我生平第一次接受火的洗禮。我們把傷患帶進來,跟在堪薩斯綜合醫院的情形一樣。」海明威受命搜索附近田野裡因爆炸而拋落下來的屍體,帶到一個臨時停屍場,他發現他們找到的女屍多於男屍。那一次看到的情況令海明威極為震驚。
File:Ernest Hemingway recuperates from wounds in Milan, 1918.jpg
在治療期間的海明威(1918年,米蘭)
之後他遇到的士兵並沒有減輕他的驚恐。在一次關於戰場上死亡情形的討論,埃里克•道爾曼-史密斯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那是海明威從未聽過的。他很喜歡這句名言,於是要求埃里克把那句話寫在一張紙條上,後來他又把它背誦下來。那句話是出自「亨利四世」一劇的第二部分:「真的,我並不在意死亡;人只能死一次;我們都欠上帝一次死亡……隨便怎麼個死法,今年死明年死都一樣。」[3][4][5] 他這種對死亡的看法從他寫給他父母的一封信中可見。「死亡是件非常簡單的事,」他在信中這樣寫道。
  1918年7月8日,海明威在輸送補給品時受傷,結束了他的救護車司機的工作。他當時在奧地利的塹壕被迫擊炮彈擊中,在他的腿遺下了彈片,再被掃射中的機關槍射中。儘管自身負傷,他仍把一名義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帶,後來義大利政府授予他銀制勇敢勳章(medaglia d'argento)。
  海明威在米蘭一個美國紅十字會的醫院工作。由於沒有什麼娛樂,他常常以讀報和喝酒消磨時間。在這裡,他結識了來自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修女安格妮•庫洛斯基(Agnes von Kurowsky),她比海明威足足大了6歲。海明威愛上了她,但海明威後來返回美國,他們的關係就這樣終止了;安格妮並沒有跟海明威返美,而是與一名義大利軍官纏綿。這件事的記憶在海明威的心中一直揮之不去,並成為了他早期小說《戰地春夢》的創作靈感。後來,海明威更把自己當作小說中的主人公,繆稱自己取得義大利軍隊的中尉軍銜,並且參加過三次戰鬥。
  處女作與其他早期作品
戰爭結束之後,海明威回到奧克帕克。由於禁酒令的關係,1920年,他遷往安大略省多倫多的巴瑟斯特街(Bathurst Street)1599號的一所公寓居住。在那裡居住期間,他在《多倫多星報》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裡是一名自由作家、記者和海外特派員。海明威在那裡結識了星報記者莫利•卡拉漢(Morley Callaghan),兩人成為好朋友。卡拉漢在那裡剛開始寫短篇故事;他把這些短篇故事給海明威看,而海明威對這些作品讚不絕口。後來他們在巴黎得以再度重聚。
File:ErnestHemingwayHadley1922.jpg
歐內斯特與哈德莉(1922年)
1920至1921年的短短一年間,海明威在芝加哥北部附近居住,並為一所小報社工作。1921年,海明威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察遜(Hadley Richardson)。在同年的9月,他遷到了芝加哥北部的迪爾伯恩北街1239號的一所狹窄的三層公寓居住。那建築物現在仍在原處,而在這公寓前面則是一個有「海明威之家」(the Hemingway Apartment)字樣的匾子。哈德莉認為這公寓太昏暗和過於消沈,在1921年12月,海明威一家遷出了國外,再沒有再回到那裡居住。
File:LaCloseriedesLilas.jpg
「丁香園」(La Closerie des Lilas)咖啡館(1909年),海明威在此地完成《妾似朝陽又照君》的大部分章節
他們聽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勸告,在巴黎安頓了下來,在這裡,海明威給星報進行關於希土戰爭(1919年-1922年)的採訪。在海明威回到巴黎之後,安德森為他寫了一封介紹信給格楚特斯坦。她成了海明威的良師益友,引導了海明威參與「巴黎現代主義運動」(Parisian Modern Movement),然後到蒙巴拿斯區(Montparnasse Quarter);這成為了美國移民「迷失的一代」之始,由海明威的小說《妾似朝陽又照君》和《流動的饗宴》的題詞帶動。另一個對海明威影響深遠的人是意象派的創立者艾茲拉•龐德。
  海明威的處女作《三個故事和十首詩》(1923年),由羅伯特•麥卡蒙(Robert McAlmon)在巴黎出版。同年,他們一家回到多倫多短暫逗留,就在那時,海明威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取名約翰,並請格楚特斯坦當約翰的教母。由於要支持整個家庭的開支,海明威逐漸變得忙碌,並開始對多倫多星報的工作感到沉悶,遂於1924年1月1日辭去了這份工作。海明威為星報撰寫的作品大多後來大多出版於1985年的《Dateline: Toronto》。
  海明威在其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裏》(1925年)出版時才初登美國文壇。對於海明威來說,這部作品極為重要,它一再顯示簡潔的寫作風格亦可為文壇所接受。
  1925年4月,在《大亨小傳》出版兩星期後,海明威在丁哥酒吧(Dingo Bar)遇見了《大亨小傳》的作者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相識之初,兩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常常對說共飲,彼此分享寫作心得、交換手稿,費茲傑羅也表示希望海明威能在文壇上有更大的成就,但後來他們的關係逐漸冷卻,更開始明爭暗鬥。費茲傑羅的妻子潔兒達(Zelda Fitzgerald)打從一開始就不喜歡海明威。她更曾公開形容海明威為「假貨」和「騙子」,並聲稱他看來很有大男子氣概,其實也只是外表而已。她開始無理地指海明威為同性戀者,並譴責她丈夫與海明威一起參與社交活動。
File:Hemingway House-Piggott.jpg
海明威-費孚之家,建於1927年
海明威第一部成功的小說是《妾似朝陽又照君》(1926年),是他在最喜愛的咖啡館「丁香園」用6個星期完成的,是部半自傳體的小說。這小說十分成功,廣受好評,其創作靈感是在讀過費茲傑羅《大亨小傳》的手稿之後萌生的。
File:Ernest and Pauline Hemingway, Paris, 1927.jpg
歐內斯特與寶琳(1927年,巴黎)
1927年,海明威與哈德莉•理察遜離婚,並另娶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為第二任妻子。她來自阿肯色州Piggott,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此外,她也是一名臨時的時裝記者,為《名利場》(Vanity Fair)和《時尚》(Vogue)這類的時尚雜誌工作。[6] 這時,海明威開始轉而皈依天主教。那一年,海明威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出版,書中有很多短篇小說作品,而其中的《殺人者》(The Killers)是海明威最為知名的短篇小說之一。1928年,海明威與費孚遷居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開始了兩人的新生活。可是,他們的新生活不久後就被一件悲慘的事情的發生中斷。
  1928年,海明威的父親克萊倫斯因受不住糖尿病和財困的折騰,以內戰時期用的手槍自殺。這件事對海明威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獲悉父親自殺一事之後,他立即回到奧克帕克為父親安排後事,此時他想起在天主教中自殺要下地獄的。同在這段期間,黑太陽出版社(Black Sun Press)創立者哈里•克羅斯比--也是海明威在巴黎認識的朋友--亦自殺身亡。同年,海明威的次子派翠克(Patrick)出生於堪薩斯城,而他的第三個兒子格利高里•海明威(Gregory Hemingway)在數年以後才出生。母親多番陣痛後,幾經辛苦,醫生終於成功剖宮取出嬰兒,有記指出《戰地春夢》中載有此情景。
  《戰地春夢》記的是一個名為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k Henry)的美國士兵與英國護士凱瑟琳•巴克利(Catherine Barkley)之間的浪漫故事。這小說是以自傳的文體寫成的:書中的故事情節靈感明顯是來自海明威在米蘭與庫洛斯基護士的關係;而小說中的凱瑟琳在產前陣痛的創作靈感卻是來自海明威的次任妻子寶琳生次子派翠克前的痛楚。
  在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其他書籍都開始成名後,《戰地春夢》這才出版。《戰地春夢》的出版大獲成功,很受歡迎,它亦為海明威解決了當前的財務困難。
  基韋斯特與西班牙內戰
File:Hemingwayhouse.jpg
歐內斯特•海明威在基韋斯特的家,現為博物館
海明威後來終於聽取了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的勸告,於1931年遷往基韋斯特(他在那裡住的房子現為博物館)。在那裡,海明威常與好友沃爾多•皮耳士(Waldo Peirce)到海龜(Dry Tortugas)附近釣魚、到著名的「邋遢喬酒吧」(Sloppy Joe),偶爾會到西班牙旅行,為《午後之死》和《勝者一無所獲》收集資料。1940年,即九年之後,海明威與費孚的這段婚姻結束,到1950年代,他進入了一生的另一個階段,他在這階段寫的作品數量達一生所有作品的百分之七十。
  1932年,《午後之死》這部關於鬥牛的書籍正式出版。對於《午後之死》的評語各有不同,有些人認為這本書較像一本鬥牛士和鬥牛技巧手冊,甚至可說是對死亡、藝術和高貴之間關係的思考。在《午後之死》這本書中,海明威大談關於鬥牛的事,而他所論述有關的鬥牛儀式差不多都是一些宗教的習俗。海明威與西班牙有關的著作均深受巴羅哈的影響(海明威獲諾貝爾獎之後,去了見巴羅哈,並表示他認為巴羅哈更有資格獲諾貝爾獎)。海明威在1925年在潘普洛納看過奔牛節之後深深著迷,後來更把其寫成《妾似朝陽又照君》一書,描述奔牛節的盛況。
File:Hemingway and Marlins.jpg
海明威與家庭(1935年、巴哈馬)
1933年秋天,海明威隨一隊狩獵的旅行隊到過肯亞的蒙巴薩、奈洛比及馬查科斯,再到達坦尚尼亞,並在賽倫蓋提(Serengeti)、曼雅拉湖(Lake Manyara)四周和現在塔蘭吉雷國家公園(Tarangire National Park)所在地的西及南部打獵,獵物大多為象、獅子、老虎等陸棲的大型動物。1935年出版的《非洲的青山》就記載了他那次到非洲的旅行,而《乞力馬扎羅的雪》和《法蘭西斯馬康伯快樂而短暫的一生》(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則是把他在非洲的經歷輯成的小說。
  1937年,海明威受命到了西班牙,為《北美報業聯盟》(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報導有關西班牙內戰的戰況。在那時,由於海明威不顧警告,不斷報導法西斯主義者的醜事,甚至是左派共和軍的醜事亦逃不出其筆鋒,終於導致與約翰•多斯•帕索斯的友情斷裂。[7][8] 此後,海明威與另一位記者馬修斯(Herbert Matthews)成為了朋友。同時,海明威亦開始懷疑他信仰的天主教,最後更離開了天主教教會。那場戰爭亦令海明威的婚姻決裂。寶琳•費孚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而天主教是支持法西斯主義的,而海明威卻並不喜歡法西斯主義,而是偏向支持共和軍政府。在這時,海明威寫了一篇知名度不高的散文:《告發》(The Denunciation),到1969年才得以附《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出版。這故事是以類似自傳的文體寫成的,記述海明威當戰時共和軍情報員和教員的事。[8]
  在這段期間,身體健康問題接踵而至,對海明威造成很大困擾:他染上了炭疽病、眼球被割傷、額頭弄下一道很深的傷口、患上流行性感冒、患牙痛、生痔瘡、患上腎病、鼠蹊肌肉被拉傷、手指被意外割傷(其傷口深至骨頭)、在車禍時把手摺斷等,還曾在騎馬穿過懷俄明州的森林深處時失手,傷及臉部和腳。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後
File:ErnestHemingway.jpg
1939年的海明威
美國在1941年12月8日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明威要求加入海戰。他將他的漁船比拉號(Pilar)改裝為偵察船,在古巴近海進行搜索德軍潛艇的工作。當聯邦調查局接管對加勒比的反偵察工作時——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本來就很懷疑海明威,後來更甚之——海明威以《科里爾》雜誌(Collier's Weekly)的戰爭通訊記者之身份到歐洲去。海明威在那裡監視著車輛人員登陸艇的登陸D日,但是其實他並不能上岸去。他後來很憤怒,因為他的妻子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在6月7日穿著護士服裝,乘坐一艘裝滿炸藥的船橫渡大西洋離開了。後來,他聲稱自己在Villedieu-les-Poêles把3個手榴彈投入一個有黨衛隊軍官隱藏的地窖。海明威在雲布爾烈城堡(Château de Rambouillet)是名非正式的聯絡官員,後來更自行成立自己的黨派。
  戰爭結束後,海明威開始寫他的《伊甸園》,而他一直都沒能完成該作品,並在他逝世後的1986年其刪節本才得以出版。他的很多時間都是在一個名為「Acciaroli」的義大利小鎮(大概位於那不勒斯南部136公里),在那裡,人們常看到他手拿瓶子四處走。
  4年後,海明威與瑪莎離婚,並另娶1944年開始在海外認識的戰時通訊記者瑪麗•維爾許•海明威(Mary Welsh Hemingway),在不久後再度回到古巴。
  海明威《戰地鐘聲》之後的作品是《渡河入林》(1950年),以二戰後的威尼斯為背景。由於海明威當時迷戀著一個年輕的義大利女孩,因此他寫的《渡河入林》是記述一個戰時的陸軍上校與一個年輕女孩的浪漫故事。這本小說引來很多負面的批評,他們多批評海明威庸俗、文體不適當或多愁善感,甚至被譏是江郎才盡;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批評海明威,馬奎茲就曾表示:「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
  晚年
File:Ernest Hemingway 1950.jpg
在比拉號中的海明威,攝於1950年代中
1952年,《老人與海》出版,海明威對這中篇小說的成功極為滿意,他據此獲得1953年度普利茲獎及195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兩項殊榮。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他卻表現得異常謙遜,並提及丹麥作家凱倫•白烈森,說「若把這獎項頒給美麗的作家伊莎•丹尼蓀,他會更高興」。[9] 這些獎項令他在國際上重拾聲望。
  此後,他再臨噩運:在一次狩獵中,他先後遭遇兩次飛機失事,因而受重傷;他扭傷了右肩、手臂和左腿,嚴重受到腦震盪,他的左眼暫時失明,左耳也暫時失聰,括約肌癱瘓,脊椎骨嚴重受傷,肝臟、脾臟和腎臟破裂,臉部、手臂和腿被嚴重燒傷。一些美國報紙誤發了海明威的訃告,以為他當時已傷重不治。[10]
File:Ernest Hemingway with pigeons, Venice, 1954.jpg
海明威與鴿子(1954年、威尼斯)
此外,在一個月以後,他更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傷,雙腿、前軀幹、雙唇、雙手前臂嚴重燒傷。這些痛楚一直維持了很久,令他無法到斯德哥爾摩接受諾貝爾獎。
  後來他偶爾找到了一些1928年寫的手稿,重新整理為現在的《流動的饗宴》,重現一點點希望。雖然他的能量好像是恢復了,但酗酒問題還是困擾著他。他的血壓和膽固醇極高,他患的主動脈炎及其意志消沉的情況因酗酒而惡化。
  1959年,古巴革命推翻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後,外國人擁有的資產全被沒收,因而迫使很多美國人返回美國。海明威選擇再停留多一段時間。人們普遍認為海明威與菲德爾•卡斯楚保持良好的關係,並曾聲明自己支持該次革命。
  1960年2月26日,歐內斯特•海明威向出版社要求出版鬥牛故事《危險夏日》未果。於是他和妻子瑪麗向朋友、《生活雜誌》主席威爾•朗(Will Lang Jr.)要求離開巴黎並回到西班牙。海明威說服朗出版他的手稿,並順帶加上插圖設計。雖然這建議沒有文字記錄,仍被採納了。1960年9月5日,這故事的第一部分出現在《生活雜誌》中。
  海明威後來在愛達荷州克川市(Ketchum)接受了高血壓及肝臟問題的治療——並因為患憂鬱症和偏執狂而也得接受電痙攣療法,但是後來認為可能就因為海明威接受了電痙攣療法而加快了他的自殺行為發生,因為據稱在他接受此一治療後嚴重失去記憶。他的重量亦流失了很多,他高約183厘米,這時卻只重約170磅(即只有約77公斤)。
  自殺
海明威曾於1961年的春天試圖自殺,於是再次要接受電痙攣療法。在他的62歲生日前3個星期,1961年7月2日在愛德荷州克川市(Ketchum)海明威的家,他用從地下室貯藏庫找來的雙管獵槍自殺了,妻子聽到槍聲,立即下樓察看,當時已面目全毀,只剩下嘴巴與下巴,法醫最後認定為擦槍走火。法庭裁定他最後的行為任何人都不需負上責任,並以天主教的儀式把他埋葬。據稱在他接受了電痙攣療法的治療後嚴重破壞了他的記憶;醫學和學術界亦極為留意此一說法。除了以上的一種說法外,亦有人認為海明威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在寫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無法再達到《老人與海》那樣的水準後,就陷入了絕望,雖曾試圖靠深海捕魚、打獵、飲酒等來分心,但是還是徒勞,最後才要自殺。[11]
  海明威的其他家庭成員亦也都是自殺身亡的,如他父親、兄弟姊妹及後來的孫女瑪歌•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一些人認為海明威患有躁鬱症。在他一生,他都常常喝得重醉,因在晚年過度酗酒而導致他患上此病症。
海明威墓地
海明威被葬於愛達荷州北部的克川公墓(Ketchum Cemetery )。上面刻著:Ernest Miller Hemingway, July 21, 1899—July 2, 1961. 並無其他內容,妻子瑪麗的墓在其旁邊。
  妻子及兒孫
File:Ernest Hadley and Bumby Hemingway.jpg
海明威與家庭。左起為:伊麗莎白、約翰、海明威。(1926年、奧地利)
伊麗莎白•哈德莉•理察遜(Elizabeth Hadley Richardson),婚於1921年9月3日,於1927年4月4日離婚。
兒子,約翰•哈德莉,生於1923年10月10日。
孫女,瓊•海明威(Joan Hemingway)
孫女,瑪歌•海明威(Margaux Hemingway)
孫女,瑪麗爾•海明威(Mariel Hemingway)
寶琳•費孚(Pauline Pfeiffer),婚於1927年5月10日,於1940年11月4日離婚。
兒子,派翠克(Patrick Hemingway),生於1928年6月28日。
兒子,格利高里(Gregory Hemingway),生於1931年11月12日。
瑪莎•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婚於1940年11月21日,於1945年12月21日離婚。
瑪麗•維爾許(Mary Welsh),婚於1946年3月14日。
1946年8月19日,她因異位妊娠而流產。
  早期批評之影響
海明威早期的作品銷路很好,受到各界的好評。這成功令他開始變得很自負。例如,他開始主動要教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如何寫作;他亦聲稱英國著名小說家福特(Ford Madox Ford)是性無能的。海明威的轉變是由於太多評論的關係。一些刊物抨擊他為下流作家。費茲傑•羅指和麥卡蒙曾聲稱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寶琳是個女同性戀(在她與海明威離婚後有人稱她與其他女性發生女同性戀的性關係)。格楚特斯坦在她的作品《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中有談到他,指出他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
  海明威曾在1958年說:「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當人們不打擾時寫作,或可以堅決的對待。但最好的作品完成時必定是在你墜入情網時。」
  海明威一直與批評家是水火不相容的,他說批評家是饒舌專家,就像相命術士說些空洞的話騙取一點稿費而已,他在1924年寫過一篇文章說,平均每一位美國名作家就有十一位批評家靠批評這位名作家來出點風頭。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會批評的人不自己寫點像樣的東西給別人看,而老是以寄生蟲的心態寫些雜文或廢話。[12]
  著名作品
  《49個故事》
1938年,海明威所作的49個故事加上他唯一一部完整的劇本《第五縱隊》出版成《第五縱隊與49個故事》。海明威的目的是,如他在該書的前言所說,要多寫作。這本書中的很多故事都能在其他書包括《在我們的時代裡》、《沒有女人的男人》、《勝者一無所獲》和《乞力馬扎羅的雪》中找到。在這本書中,雖然很多故事都很短,但是在它們之中卻也有很多頗著名的,而其中的《殺人者》(The Killers)就是很著名的一個短篇小說。
  《戰地鐘聲》
1939年春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戰勝了共和軍,結束了西班牙內戰。佛朗哥法西斯分子奪去了海明威的家,在1940年,海明威因離婚而失去了他在基韋斯特心愛的家。離婚數星期後,海明威娶了他在西班牙四年的同伴瑪莎•蓋爾霍恩,是為其第三任妻子。1940年,海明威出版了小說《戰地鐘聲》。該書1939年寫於古巴及基韋斯特,並於1940年7月寫畢。這部長篇小說以西班牙內戰作為背景,敘述一個名叫羅伯特•喬丹(Robert Jordan)的美國人在共和軍一方與西班牙士兵戰鬥的故事。故事素材主要是來自海明威在西班牙的經歷及戰爭報導。這是他最著名的文學作品之一,書名源自約翰•唐尼的《沉思第十七篇》(Meditation XVII)。
  寫作風格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惜墨如金且輕描淡寫而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受在《堪城星報》作記者時的影響,後來整輩子的寫作都是沿用在星報工作時用的寫作風格:「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2]
  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裏》出版,大大震動美國文壇,一再向他說明他這種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是為美國文壇所接受的。
  對於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格楚特斯坦在《愛麗絲•B•托克勒斯的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Alice B. Toklas)指出「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舍伍德•安德森」。旅美學者夏志清亦有評論過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他認為海明威的文章具記者風格,「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
  海明威簡潔、直接的寫作風格亦是影響後世作者最大的地方。他很少用裝飾性的字眼,而是以簡明的句子講訴一些人在生活上所表現出的勇氣、力量和尊嚴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有《戰地春夢》、《戰地鐘聲》及《老人與海》。1940年《戰地鐘聲》出版。它是一部描述西班牙內戰的作品,海明威表達了佛朗哥極權統治不但影響西班牙人,也影響其他國家的人。那個時期,歐美國家很多左傾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都表態反對極權統治。該書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描寫滿懷理想的美國青年約丹(Robert Jordan)志願參戰,逃亡時因受傷而被遺棄在後方,於是獨自與敵人火拚,最後以自殺了結此生的悲劇。故事情節複雜,人物刻劃生動,曾拍攝成電影。但是夏志清指出晚年的海明威寫來寫去還是這個筆調,甚至是自我嘲諷。[13]
  死後出版的作品
海明威一生寫了很多信件,於1981年,這些信件很多都被史克利布納爾(Charles Scribner)出版於《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 1917-1961》。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一些人的爭議,指海明威自己曾聲明他不希望出版他的書信。1996年,他的更多書信被其編輯麥克斯威爾•柏金斯出版成《The Only Thing That Counts》。
  現在有一個長期的工作在進行中,就是要把海明威還在生時寫的數千封信收集起來,然後出版,而這工作正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海明威基金會負責著手完成,而英語教授及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校長葛拉罕•斯潘尼爾(Graham Spanier)之妻桑德菈•斯潘尼爾(Sandra Spanier)是為總編輯。[1]
  海明威終生不斷地寫作,直至他逝世為止。所有海明威創作的未完成作品都在他逝世後出版了;這些未完成作品有《流動的饗宴》、《島之戀》、《尼克•亞當斯故事集》(部分地方未被出版)、《危險夏日》及《伊甸園》。[14] 瑪麗•海明威表示她曾與查爾斯•史克利布納爾合作校訂海明威的《島之戀》手稿,然後把其出版。她亦指出:「還得更正稿的錯誤標點符號及錯別字,也做了些剪接的工作,我肯定這些都是海明威自己弄的錯誤。這書完全是海明威的作品,我們並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對這些作品出版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認為海明威的親屬或出版社並沒有權利決定是否出版海明威的作品。例如,各界多對1986年由斯克裡布納之子公司出版的《伊甸園》版本很不以為然,雖然這版本只是對海明威起初的寫作內容作了一點修訂,但這修訂本卻已刪去了原文的三分之二。[15]
  《尼克•亞當斯故事集》在1972年海明威死後才正式出版。所有被認為已做好最後修訂的海明威短篇小說於1987年被收集起來,並出版成《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一書。此外,在1969年, 《第五縱隊與西班牙內戰的四個故事》(The Fifth Column and Four Stories Of The Spanish Civil War)亦出版了。它包括了海明威唯一一部完整的劇本《第五縱隊》及其他四個關於海明威在西班牙內戰中的經歷的未出版作品。
  1999年,另一作品《初見即真》出版,並標明海明威為此書的作者,但是其實他的兒子派翠克•海明威幫忙編輯了很多。六年以後,《初見即真》的修訂本《乞力馬扎羅下》出版。這本書是在海明威於1953至1954年往非洲最後一次旅行時寫下的。在他遇到飛機失事之前,他與第四任妻子瑪麗在肯亞停留了數個月。[16]
  在海明威逝世後出版的作品還有他當記者時寫的文章,這包括他寫給《紳仕雜誌》(Esquire Magazine)、《北美報業聯盟》(The 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及《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等雜誌的專欄和文章。後來在2005年,海明威的很多這些作品及雜集才收集成《Hemingway and the Mechanism of Fame》出版。
  在2004年12月,紐約市的克麗絲蒂書店舉行了一個拍賣會,拍賣品是一份屬於海明威未曾公開的漫畫手稿並附親筆簽名信。那份於1924年完成的漫畫手稿僅有五頁之多,創作時期比他寫成《在我們的時代裡》還要早數年,被學者歸類為他少年時期的作品。
  海明威極少嘗試創作及接觸漫畫,他之所以寫下那份五頁長的漫畫手稿,相信是受到他的朋友諷刺小說家約翰•多斯•帕索斯和劇作家唐納德•奧登•史都華(Donald Ogden Stewart)的影響。[17]
  評價
《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曾寫過一篇短文,敘述1957年春天與海明威夫妻在巴黎聖米歇爾大道相遇,並將他的失敗之作《渡河入林》列為海明威最好的一本小說,「沒有《渡河入林》,就沒有《老人與海》」。雖然馬奎斯也同意此書在愛情對白顯得平板與矯飾。
  旅美學人夏志清則表示海明威的小說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記者風格的文章「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13]。曾為《大亨小傳》寫序的林以亮也認為,在費茲傑羅生前,海明威的地位遠高於費氏,但是海明威死後,一窩蜂的模仿,讓海明威文筆的缺點曝露無遺,相反的費茲傑羅的地位在二戰後卻如日中天。
  影響及遺產
海明威對美國文學影響深遠,在今天,美國文學仍然受著海明威的影響。事實上,海明威的寫作風格影響甚大,影響著大部分的現代小說,很多作家都想要模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這些作家都受到了海明威的現代主義文學影響。詹姆斯•喬伊斯稱海明威的一部短篇作品「一個清潔而光線充足的地方」是「最好的故事之一」。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亦影響到其他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說他曾希望成為一個像海明威這樣偉大的美國短篇小說作家。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常常將自己跟海明威比較,在他早期的小說《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中亦可看到海明威風格的簡潔字句。湯普森後來亦學效海明威,開槍轟自己的頭,自殺身亡,但他用的是點四十五,而不是獵槍。在拉丁美洲文學中,海明威的影響可從諾貝爾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中看到。此外,著名小說家艾爾莫•雷納德(Elmore Leonard)稱海明威是影響他最大的人,這可從他著的散文中看到。儘管他聲稱自己並不認真寫文學著作,但他卻說:「我以模仿海明威來學習……直至我發現自己並沒能模仿他對生命的態度。我並沒有像他那般對自己或任何事都存認真的態度。」
  獎項與榮譽
在海明威生前,他曾獲得以下獎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銀制勇敢勳章(medaglia d'argento)
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非官方的軍事通訊記者而在1947年獲得銅星勳章(Bronze Star Medal)
1953年憑《老人與海》獲得普立茲獎
1953年憑《老人與海》及一生的文學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趣聞
海明威一次跟朋友莫利•卡拉漢進行拳擊賽,把嘴巴傷了。海明威把鮮血吐在卡拉漢的臉上,說:「鬥牛士在受傷時就是這樣做的,以顯示對敵手的蔑視。」
根據很多海明威的傳記和參考資料,他身高達6尺,曾一度重達260磅。他的肌肉發達而健壯,但是在他到達中年時還是大腹便便。他有深棕色的頭髮,棕色的眼睛,在23歲開始留小鬍子。在50歲,他開始蓄灰色的鬍子。他的額頭上有一道疤痕,這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20年間在巴黎醉酒時弄得的(今多認為他當時在廁所要沖馬桶,不小心把一道天窗拉到他的頭上)。他一直都有近視,但由於過度自負,他一直不肯戴上眼鏡,直到32歲才有所改變(但在照片中還是很少看到海明威戴眼鏡)。他喜歡網球、拳擊、釣魚及打獵。
很多人都知道海明威非常恨惡紐約市,但卻不知道原因。
儘管海明威對於其家鄉奧克帕克並沒有好感,但奧克帕克的人對海明威的評價卻很正面。奧克帕克今天還有一個 海明威博物館,每到夏天還有「海明威節」。
  海明威的貓
File:Polydactylcat.jpg
多趾貓
海明威生前,一名水手曾送給他一隻多趾貓。這隻貓的後代在海明威位於佛羅里達州威斯特礁的莊園里繁衍生息,從1930年代直至今日(2007年),目前共有50隻。莊園在1964年被出售,現為一座私人博物館,但是這個變化並未影響到貓兒們。然而,美國農業部近期表示,這座博物館須如動物園一樣,申請執照才能展示動物,否則貓兒們得被送走;但博物館因客觀環境的限制,無法達到執照的要求。2006年12月,美國聯邦法院駁回了博物館提出的訴訟,要求博物館與農業部雙方協商。[18]
  小說
1925年:《春潮》(The Torrents of Spring)
1926年:《太陽依舊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9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1937年:《有錢人與沒錢人》(To Have and Have Not)
1940年:《戰地鐘聲》,或譯《喪鐘為誰而鳴》(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50年:《渡河入林》(Across the River and Into the Trees)
1952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70年:《島之戀》(Islands in the Stream)
1985年:《伊甸園》(The Garden of Eden)
1999年:《曙光示真》(True At First Light)
2005年:《乞力馬扎羅下》(Under Kilimanjaro)
  非小說
1932年:《午後之死》,或譯《死在午後》(Death in the Afternoon)
1935年:《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
1962年:《Hemingway, The Wild Years》
1964年:《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
1967年:《By-Line: Ernest Hemingway》
1970年:《Ernest Hemingway: Cub Reporter》
1981年:《Ernest Hemingway Selected Letters 1917-1961》
1985年:《危險夏日》(The Dangerous Summer)
1985年:《Dateline: Toronto》
  短篇小說集
1923年:《三個故事和十首詩》(Three Stories and Ten Poems)
1925年:《雨中的貓》(Cat in the Rain)
1925年:《在我們的時代裡》(In Our Time)
1927年:《沒有女人的男人》(Men Without Women)
193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1933年:《勝者一無所獲》(Winner Take Nothing)
1938年:《第五縱隊與49個故事》(The Fifth Column and the First Forty-Nine Stories)
1972年:《尼克•亞當斯故事集》(The Nick Adams Stories)
1987年:《海明威短篇故事全集》(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1995年:《海明威故事選集》(Everyman's Library: The Collected Stories)
被拍成電影的作品[編輯]
1932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由加里•庫珀(Gary Cooper)主演
1943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由加里•庫珀和英格麗•褒曼主演
1944年:「雖有猶無」(To Have and Have Not),由亨弗萊•鮑嘉和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主演
1946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巴特-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主演
1952年:「乞力馬扎羅的雪」(The Snows of Kilimanjaro),由葛雷哥萊•畢克主演
1957年:「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由洛•賀遜(Rock Hudson)主演
1957年:「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由泰隆•鮑華(Tyrone Power)主演
1958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史賓塞•屈賽主演
1962年:「一個年輕人的冒險」(Adventures of a Young Man)
1964年:「殺人者」(The Killers),由李•馬榮(Lee Marvin)主演
1965年:「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77年:「河流中群島」(Islands in the Stream),由喬治•斯科特(George C. Scott)主演
1984年:「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
1990年:「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由安東尼•奎恩(Anthony Quinn)主演
1996年:「愛情與戰爭」(In Love and War),由克里斯•奧唐納(Chris O'Donnnell)
  作品的漢語譯本 目前已知的著作有
  正體本:
海明威/著,《海明威 老人與海、雪山盟》,環華館,2001年。
海明威/著,《流動的饗宴:海明威巴黎回憶錄》,時報出版社,2008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桂冠圖書公司,2008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方向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戰地春夢》,風雲時代,2011年。
海明威/著,《戰地鐘聲》,風雲時代,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雪山.春潮》,風雲時代,2011年。
海明威/著,《沒有女人的男人》,風雲時代,2011年。
海明威/著,《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逗點文創結社,2012年。
  簡體本:
海明威/原著,《海明威文集》,京華出版社,2006年。
海明威/原著,《海明威在古巴》,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
海明威/著,《太陽照常升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海明威/著,《乞力馬扎羅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說選萃》,譯林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永別了武器》(英漢雙語),譯林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島在灣流中》,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有錢人和沒錢人》,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著,《流動的盛宴》(圖文珍藏本),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原著,《海明威文集》,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時代文藝出版社,2010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附1冊子),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中英對照全譯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社,2010年。
海明威/著,《海明威短篇小說集》,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海明威小說選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英文版)》,中國宇航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太陽照常升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插圖本),譯林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武漢出版社,2011年。
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
  相關書籍  目前已知的著作有: 
  正體本:
楊仁敬/著,《海明威傳》,明田出版,1996年。
亨利‧維立、詹姆斯‧內格爾/著,《愛在戰火下─海明威刻骨銘心的初戀故事》,皇冠出版社,1997年。
安東尼‧伯吉斯/著,《海明威》,貓頭鷹,1999年。
郁青/編著,《海明威》,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Jerome Charyn/著,《海明威─傷痕累累的文學老兵》,時報出版社,2001年。
詹志和/著,《海明威》,風雲館,2001年。
詹志和/著,《文學舵手─海明威》,全球華文,2002年。
詹志和/著,《文學殿堂裡的鬥牛士:我看海明威》,雅痞風采文化館,2003年。
周向潮/著,《海明威傳奇—從男人到男子漢》,經典人物館,2004年。
李奧納多‧帕杜拉/著,《再見,海明威》,漫遊者文化,2007年。
姚嘉為/著,《愛冒險的酷文豪:海明威》,三民書局,2007年。
曾淑芳/著,《影響世界的人:海明威》,聯經出版社,2008年。
約翰‧海明威/著,《海明威家族的詛咒》,天培出版社,2009年。
  簡體本:
曾繁亭,《孤獨的雄師:海明威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ScottDonaldson/編,《厄內斯特‧海明威》,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
柳鳴九/著,《諾貝爾獎百年英傑:海明威》,長春出版社,2004年。
張禹九/著,《總有女人的男人:遙瞻海明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英/著,《海明威的女性情感世界》,中國致公出版社,2005年。
瓦萊麗‧海明威/著,《與公牛一同奔跑:我生命中的海明威》,新星出版社,2006年。
楊仁敬/著,《海明威在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史密斯/編,《《海明威短篇小說》新論(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大亮/著,《海明威作品研究:冰山的優美》,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年。
李華田/編,《英漢對照‧世界著名作家作品導讀叢書:厄內斯特‧海明威作品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象愚/著,《走進經典叢書-戰爭與人:走進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董衡巽/著,《海明威畫傳》,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
杜家利、於屏方/著,《迷失與折返:海明威文本」花園路徑現象」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楊開顯/著,《海明威他們那些事》,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李樹欣/著,《異國形象:海明威小說中的現代文化寓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海明威(愛爾蘭)/著,《我與海明威家的男人們》,新星出版社,2010年。
朱振武/著,《殺手:海明威短篇小說(評注本)》,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
郭繼德/主編,《美國文學研究‧第五輯》,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注釋與參考資料
1."Lardner Connections". [2007-03-22].
2.0 2.1 Many such anecdotes are compiled at the centennial commemoration page of the Kansas City Star
3."By my troth, I care not; a man can die but once; we owe God a death...and let it go which way it will, he that dies this year is quit for the next."
4.Burgess, 1978, p. 24.
5 譯文出自《海明威傳:廿世紀文壇靈魂人物海明威的一生》第91頁,卡洛斯•貝克著;楊耐冬譯,台北:志文,1981
6. Hemingway Resource Center
7.The Breaking Point: Hemingway, Dos Passos, and the Murder of Jose Robles by Stephen Koch, published 2005 ISBN 1-58243-280-5
8.0 8.1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61) by Hugh Thomas
9.From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November 7, 1954.
10.Ernest Hemingway Quick Facts. encarta.
11.BBC news
12《海明威傳:廿世紀文壇靈魂人物海明威的一生》,卡洛斯•貝克著;楊耐冬譯,台北:志文,1981
13.0 13.1 《文學的前途》
14.在於這些海明威死後才出版的作品的資料見查爾斯•史克利布納爾在1987年出版的《伊甸園》版本的序言。
15.BookRags makes this quantitative note; it also reveals so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ublication of The Garden of Eden and offers some discussion of thematic content.
16.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7海明威的漫畫手稿拍賣
18《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7年4月號:海明威的貓。
《爸爸海明威》,A.E.霍契勒,1965年
海明威與菲德爾•卡斯楚
Berridge, H.R. Barron's Book Notes on Ernest Hemingway's A Farewell to Arms. Stuttgart: Klett. 1990. ISBN 0-8120-3412-0.
Baker, Carlos. Hemingway: The Writer as Arti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ISBN 0-691-01305-5.
Baker, Carlos, ed. Ernest Hemingway: Critiques of Four Major Novel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62. ISBN 0-684-41157-1.
Biography. The Hemingway Resource Center. 1996. ISBN 0-7432-4689-6.
García Montes, Jorge and Antonio Alonso Ávila. Historia del Partido Comunista en Cuba.. Miami: Ediciones Universal. 1970. p. 362
Hemingway, Ernest, Malcolm Cowley, ed. Hemingway (The Viking Portable Library).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44. OCLC 505504.
Lynn, Kenneth Schuyler. Hemingwa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674-38732-5.
Lynn, Steve. Texts and Contexts: Writing About Literature with Critical Theory (4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5. ISBN 0-321-20942-7. pp. 5–7
Young, Philip. Ernest Hemingwa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52. ISBN 0-8166-0191-7.
  外部連結
英語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歐內斯特•海明威
海明威作品集(中文譯本)
永恆海明威
海明威的組織
CNN:回顧海明威
歐內斯特•海明威在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的房子及博物館的官方網頁
海明威之墓
1961年7月3日的紐約時報
海明威-費孚博物館及教育中心
海明威的OCLC作者識別檔(Worldcat Identities)
《戀上海明威》(HEMINGWAY & GELLHORN) 資料來源:(彌勒熊電影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5%B7%E6%98%8E%E5%A8%81

【圖博館】:《戰地春夢》

  海明威的兩部戰爭小說《戰地春夢》(天華,1979)和《戰地鐘聲》常會令人混淆不清。
  怎會?《春夢》描述的是一次大戰時在義大利一對美國軍醫官與英国女看護,双双逃軍到中立國瑞士,但女的因難產而亡的春夢了無痕之戰爭愛情小說,其中穿插著殘酷戰爭對人性的扭曲──軍人醉生夢死,軍方濫殺無辜,當然還有戰場的血腥和逃避的飢寒病亡,電影裡的這些影像令人印象深刻。
  至於《鐘聲》呢?無論小說或電影都印象不深刻,大概是描述西班牙內戰,一群反抗軍去炸重要交道要道古橋的故事。
  原來你是從看電影來認識小說的,你也未免太俗了?
  有何不可?反正這二部小說又不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無法呈現海氏特有的簡潔之文字魅力,看看電影即可!
  你沒讀過小說吧,書裡的對話大多還是短短的海氏風格。《春夢》裡海氏「迷失的一代」式的人物也不缺,《鐘聲》裡的反抗軍彼此間除了不信任、嫉妬外也沒幾句對話,冷峻的很。這些都是海氏風格啊!
  是嗎?一般讀者觀眾沒幾人會如此看東西的,人們注意的是戰爭場面和愛情故事,所以《春夢》才會比《鐘聲》賣座。
  俗的可以,就鏡頭掌握人物的表情以及人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來看,《鐘聲》表現的比《春夢》好。
  東一句俗、西一句俗,海明威的小說又有何文字魅力了,乾巴巴的短句對話,比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還不如(不過多賺稿費可能相同),古龍在簡潔的文字對話中還帶有蒙太奇似的鏡頭、和充滿感性及哲思的江湖感嘆,而海明威呢,除了乾巴還是乾巴,真搞不懂怎會成為名著經典。百思不得其解,除了他擅於宣伝個人伝奇般的玩女人和冒險打戰打獵的故事,就是那些宣伝自己是「迷失的一代」的作家出版商、彼此相互吹捧,所產生的文學明星現象。
你不懂「極簡主義」也看過極簡設計或聽過極簡音樂吧!簡潔本身不就是極具魅力?
  問題是海氏未免過簡了,簡的像一般人日常的打招呼、虛應彼此,沒啥持色嘛。
  那就去看《老人與海》吧,一個老頭與大魚的生死搏鬥,沒多少無聊的對話,有的是海氏晚年的生命觀──人可被打敗,但不可以死。
  你講反了吧?
  可是老人的結局就如此啊,魚沒了,老命保住一條。倒是海氏本人,含槍自盡死了,做人尤其和愛人關係也失敗了。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1755932

海明威作品集(免費網文)
http://www.millionbook.net/wg/h/haimingwei/index.html
 
永別了武器>維基百科
 
《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又譯《戰地春夢》,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于1929年寫成的半自傳體小說。海明威用精煉的語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爲背景,批判了戰爭的荒謬、虛無和非理性。
   情節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軍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Frederic Henry)因爲在意大利前線受傷,被轉送到米蘭的醫院接受治療,認識了英國女護士凱瑟琳?巴克莉(Catherine Barkley),互生愛意。此時前線戰爭不斷失利,亨利的傷口也已完全癒合,亨利本來該歸隊了,幸好他得了黃疸,又延長了假期。護士認為那是他有意過量喝酒而造成的。亨利生氣的問護士知不道知道患黃疸病是個什麼滋味。護士回答說,“我想那總比上前線好”。亨利與凱瑟琳在旅館裡過著甜蜜的日子,後來凱瑟琳懷了身孕,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凱瑟琳將亨利送上列車。
  亨利重返前線後,被派開車送醫療器材往南方。此時正值義大利軍隊在卡波雷托戰役潰敗,大舉撤退之際,他收留了兩名開脫的義大利軍人,車子在途中陷入了泥地,車上兩名軍人又想開脫,亨利開槍射殺了其中的一位,另一位逃入田間。他們不得不棄車跋涉,途中亨利被當成逃兵逮捕,執行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亨利直奔米蘭找尋凱瑟琳,但凱瑟琳已去斯特拉薩。歷經千辛萬險,亨利終于找到凱瑟琳,但意大利軍事法庭卻下令逮捕亨利。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和凱瑟琳在風雨交加的夜裡劃船逃往瑞士,在邊境時,他們被瑞士當局扣留,亨利謊稱自己是運動員,熱愛劃船,前來瑞士參賽。因為他們有合法的護照,加上有足夠的現金,瑞士當局並沒有為難他們。在瑞士,他們度過短暫的幸福生活,凱瑟琳臨盆時卻因骨盆過小,難産而去世。亨利在黑夜裏冒著大雨回到旅館。
  電影改編: 戰地春夢 (1932)  戰地鐘聲 (1943)  雖有猶無 (1944)   殺人者 (1946)   The Macomber Affair (1947)   中斷點 (1950)   乞力馬紮羅山的雪 (1952)   太陽依舊升起來 (1957)   戰地春夢 (1957)   老人與海 (1958)   一個年輕人的冒險 (1962) 殺人者 (1964)   戰地鐘聲 (1965)   戰地春夢 (1977)   太陽依舊升起來 (1984)   愛與戰爭 (1996)   老人與海 (1999) 
  電視改編: 戰地春夢 (199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B8%E5%88%AB%E4%BA%86%EF%BC%8C%E6%AD%A6%E5%99%A8

戰地鍾聲
  
《戰地鍾聲》是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歐美現代文學史上描寫西班牙內戰的優秀作品之一。
  小說講述了一個美國志願者羅伯特?喬丹爲了炸毀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橋,來到西班牙山區的一個遊擊隊裏與遊擊隊員們攜手合作,並肩作戰,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喬丹與一位曾遭受法西斯淩辱的西班牙姑娘瑪麗亞純真的愛情故事。但爲了西班牙人民的民主和自由,爲了他所篤信的並爲之奮鬥的事業,也爲了他所熱愛的姑娘,在小說結尾,喬丹勇敢地獨自一人面對追來的敵人,同時也面對死亡。這是海明威成功地塑造的又一個“硬漢形象”。
http://baike.baidu.com/view/375549.htm
 
戰地鐘聲
  



導演: 山姆伍德(Wood, Sam) 
演員: 賈利古柏(Gary Cooper),英格利褒曼(Ingrio Bergman)  
本片榮獲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獎 
根據美國大作家海明威名著改編的。
1937年西班牙正內戰激烈。國際的反法西斯戰士、美國青年羅伯特?喬登,奉命將國民軍的一座山區大橋炸掉。他找到遊擊隊長巴伯魯,同他一起去炸橋計畫。之後,巴伯魯懷疑羅伯特企圖奪取他的領導權。少女瑪麗曾被法西斯暴徒強暴,羅伯特來到擊隊後,二人產生了感情,這使巴伯?十分嫉妒,因此,他對炸橋計劃不再熱心。還將起爆器燒毀。遊擊隊剛動身去炸橋,就被壞人纏住,埃爾等人引誘壞人,以犧牲換取了炸橋的順利進行,巴伯魯在山口被三個山民的稱讚喚回榮譽感,于是帶領這三個人返回參加炸橋活動。炸毀安裝完畢,羅伯特返回安全地才發現,助手安賽爾沒有跟回來,就在這時,壞人的坦克已經上橋頭……。瑪麗與羅伯特一同痛悼戰友,不料在撤退途中被包圍。為掩護戰友,也為保護瑪麗腹中的小生命,羅伯特毅然推開她離開,把最後留給自己…… . 

戰地春夢 A Farewell to Arms (1957)


導演: 查理斯•維多 / 約翰•休斯頓
編劇: 本•赫克特
主演: 羅克•赫德森 / 珍妮佛•鐘斯
  劇情簡介
  1917年初,一戰期間,在義大利南方度假歸來的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回到前線戰地救護隊的所在地。外科大夫雷那蒂少校告訴弗雷德里克,附近新建了一座醫院,但更重要的是,那裡有一位漂亮的英國護士凱薩琳•巴克萊。第一次見面時,凱薩琳就好奇地問弗雷德里克:他,一個美國人,為什麼要參加義大利的軍隊?他們相愛後不久,弗雷德里克即在一次奧軍發動的炮擊中雙腿受傷,至少要半年才能痊癒。照顧他的正是凱薩琳,這對戀人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凱薩琳懷孕了,又驚又喜的弗雷德里克準備同她結婚,但卻被發現隱情的醫院院長趕出了醫院。因為對戰爭的厭惡,弗雷德里克當了逃兵,他同凱薩琳逃離了義大利。1918年,凱薩琳因為難產死去,萬念俱灰的弗雷德里克認為自己不會再愛上其他女人了。

戰地春夢­­­--愛與和平的故事佳  by周季庭
 
    海明威,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一生中充滿了冒險、愛、與各種不同於凡人的體驗。他樂於奉獻自已的身軀於戰場,也因此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戰地春夢便是其中佳作。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透過主人翁亨利的經歷,描繪出一個又一個精采絕倫的橋段。故事以戰事發展為主線,穿插著亨利與凱薩琳從相知、相愛到想終生廝守的愛情故事。
  書中深刻的描述了戰爭如何讓人類一步步走向滅亡:毀滅了物質生活的充裕,抹煞了精神層次的思考,扼殺了原本理應完滿的愛情,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無謂的殺戮。寫實的筆法將戰爭血淋淋的在眼前重複播放,斷垣殘壁下的傷兵彷彿在告訴我們他們對戰事的深惡痛覺。
  現代科技的進步,將戰爭的主力轉移到核武、生化戰。一拖再拖的多年抗戰日後可能不複見,然而,由於武器的強大威力,可能會帶給人類更大的打擊。無論在古今中外,戰爭所帶來的影響皆不容小覷,不管是經濟層面、改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會造成巨大而難以挽回的變革。
  戰爭期間,民生物資的配給少了,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深處水深火熱之中。大量的軍事裝備和軍需用品需要大筆的金錢來添購,政府已無經費的狀況下,只得靠舉債度日。戰後就能得到和平和幸福嗎?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縱使是身為戰勝國,戰後要面臨的重建工作和重組政府,也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方能彌平舊日的創傷,更別提戰敗國了。
  教育方面:國家時局動亂的情形下,第一個被犧牲的,便是無辜的孩子。在能混口飯吃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之情況中,又怎能期望政府可以費心思在辦學上呢?教育之於國家便好似鈣質之於骨骼,或許在短時間內無法感覺到其重要,但失去教育的國家就像缺乏鈣質的骨架,漸漸的失去了支撐身體的功能。當戰爭結束,國家急需人才效力時,才發現人才早已消失在一片又一片的血泊中……。
  自古以來,人類總以為只有在戰爭後才能換來和平,然而事實不然!戰爭為人們帶來的痛苦與傷害,絕對遠大於幸福、安寧。它拆散了無數恩愛的伴侶、它讓所有家庭的生活陷入苦境、它讓人嚐盡了生離死別。
  文中的男女主角,相識於戰火綿延的前線。極富張力的相戀情節,點綴在戰爭的無情和殘忍中。浪漫的愛情故事令戰地春夢一書,除了晦澀外,更添一筆迷人的色彩。愛情是溫順而令人迷惘的,而它的神奇之處,便在於無法預知下一秒的情節。亨利從原本的逢場做戲,一直到和凱薩琳的再次相逢,點燃起對愛的熊熊烈火。海明威平易近人的筆法寫出了對愛情最真的感動。
  顛覆了傳統「童話故事」式的結尾,亨利在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同時,失去了他最珍愛的另一半-凱薩琳母子皆意外死於難產。當同時失去了愛情與親情,那將會是如何的悽涼?
  任何事都有一體的兩面,或許在正向思考的同時,我們也應從反方向加以考慮。戰爭或許能讓某些人名留青史,也或許對他來說是件具有正面意義的事,但同時它對多數人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抹平的。愛情,固然甜蜜歡愉,但如何讓愛情成為生活良方,而非毒藥,並使自己從中成長,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海明威,在轟轟烈烈、多采多姿的日子中過了一生,卻在槍響中結束生命畫上不完美的句點,或許,它的特異獨行將永遠震盪在世上,直到永遠……。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2-9.htm
 
「戰地春夢」讀後感
 
      「戰地春夢」一書是由海明威所著。海明威於一八九九年七月出生在美國北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隆隆炮聲讓他心馳神往,由於如此,本故事之序幕就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義大利戰場上……。
  美國中尉亨利是個熱愛戰爭的青少年,他來到了義大利的第一前線領導士兵們與敵國交戰。炮火延續了好幾年,在此中,亨利與一位在戰場上醫治傷患的英國護士凱瑟琳萍水相逢,互生愛意。剛開始亨利只是逢場作戲,以慰藉白天在戰場上面對混亂的戰火。不久,亨利在夜間遭敵軍偷襲,身負重傷,被轉送到米蘭的美國醫院休養。在那裡,他又與凱瑟琳再次相遇,這次,亨利對凱瑟琳付出真心,他們彼此相愛,並度過了一段甜蜜的時光。
  好不景常地,亨利在傷勢痊癒後收到了返回部隊的通知書,這時,凱瑟琳卻懷了身孕,他們只好忍痛離別。就在亨利回到部隊時,因義軍慘敗而撤退,途中被當地警察粗暴的逮捕。在眾多士兵皆被警官槍決時,亨利伺機逃脫,歷盡了艱險,一路潛逃,好不容易才找到凱瑟琳。亨利決定退出這場可怕的戰爭,與摯愛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他們在這個世外桃源裡悠悠地渡過了嚴冬。然而凱瑟琳卻死於難產。從此,亨利永別了戰場,也永別了他的真愛……。
  看完這本書,我體認到了戰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統治者因為自己的私心,想擴張領土、擁有更多的權貴而發起戰爭,卻使得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被破壞的蕩然無存;更有許多家庭被戰爭震得支離破碎!在此書裡,看到了兵官們厭戰的情緒,他們時時刻刻都要忍受身邊的親友死於炮火中的消息。天人永隔,乃是人世間最令人哀痛的一件事,即使打了勝仗,也換不回那些無辜的生命。
  這本小說寫的硬朗而簡潔,顯出海明威獨特的風格。從結尾裡體會出作品含而不露、哀而不傷的風韻。生命是如此莊嚴、可貴,是不容許侵犯的!如果是為了捍衛領土、捍衛家園而戰,就算犧牲,也屬光榮;但如果只是為了私人利益而使人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那就罪惡至極了!我們不要輕易地發動戰爭,才能使眾多人民度過寧靜且安詳的每一個日子!
http://www.ylsh.chc.edu.tw/%E5%9C%96%E6%9B%B8%E9%A4%A8/%E8%AE%80%E6%9B%B8%E5%BF%83%E5%BE%97/words/92-1-5.htm
 
海明威與他的戰地春夢 
 
    金獎導演李察艾登堡祿執導,珊卓布拉克與克裏斯歐唐納主演,【永遠愛你】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記述少年海明威與愛格妮範考斯基的秘密戀情。當時海明威18歲,範考斯基26歲。範考斯基是一位護士,兩人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相識相戀,海明威以她為本寫下傳世名作「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塑造了「戰地春夢」裡的烽火佳人凱瑟琳巴克利,然而,凱瑟琳的原型身分一直成謎,直到1961 年海明威自殺後,他的兄弟為文追憶,才在文章中公開謎底。
    十年後,一位學者麥可雷諾在佛羅裏達專訪愛格妮範考斯基,寫成第一本「戰地春夢」的研究專書-「海明威的第一次大戰」(Hemingway's First War),揭露了這本小說的自傳性。而直到海明威的戰爭同袍亨利維拉與詹姆斯納格出版了「海明威的戰火戀情」,這段往事全貌才浮現。 
無緣的三人世界 永恆的烽火佳人 
    麥肯奇艾斯汀飾演【永遠愛你】片中的亨利維拉,維拉後來成了外交使節,1918年時他亦曾參加紅十字會,到義大利開救護車。他因虐疾與黃疸病,到米蘭的紅十字會醫院就醫,與院中的海明威成為知交。當時院中有很多人喜歡愛格尼,維拉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天下午,他看到海明威握著愛格尼的手,樣子〝可不像在幫他量脈摶〞,他就知道,自己輸給海明威了。海明威死後不久,維拉與愛格妮恢復來往。愛格妮希望死後能跟父母、外祖父母葬在退伍軍人公墓,維拉靠著自己在公家機關的人脈,為她實現了這個願望。 
    1984年,愛格妮範考斯基在首都華盛頓下葬,現場並有六人儀隊,以表揚她在紅十字會所做的貢獻。為表謝忱,愛格妮的丈夫將她在大戰期間寫的日記送給維拉。維拉集結了她寫給海明威的信,及海明威從義大利寫回家的信,經研究海明威的學者詹姆斯納格檢視後,於89年出版。
http://209.85.175.132/search?

【圖博館】:《勝利者一無所獲》

  要不是看到哈洛‧卜倫在《如何讀西方正典》(後評)中吹捧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實在不願在前評《戰地春夢》之下文後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志文,1980):
  海明威的小說又有何文字魅力了,乾巴巴的短句對話,比起古龍的武俠小說還不如(不過多賺稿費可能相同),古龍在簡潔的文字對話中還帶有蒙太奇似的鏡頭、和充滿感性及哲思的江湖感嘆,而海明威呢,除了乾巴還是乾巴,真搞不懂怎會成為名著經典。百思不得其解,除了他擅於宣伝個人伝奇般的玩女人和冒險打戰打獵的故事,就是那些宣伝自己是「迷失的一代」的作家出版商、彼此相互吹捧,所產生的文學明星現象。
  再讀,不只「乾巴」,還好在乾巴巴的短句對話之尾,狗續著一段長長的說教,不信我引二篇為証:
  <一個燈光明亮的乾淨地方>
時間很晚了,大家都離開餐館,只有一個老人還坐在樹葉擋住燈光的陰影裏。白天裏,街上盡是塵埃,到得晚上,露水壓住了塵埃。這個老人喜歡坐得很晚,因爲他是個聾子,現在是夜裏,十分寂靜,他感覺得到跟白天的不同。呆在餐館裏的兩個侍者知道這老人有點兒醉了,他雖然是個好主顧,可是,他們知道,如果他喝得太醉了,他會不付賬就走,所以他們一直在留神他。 
  …………
”他(老人)每天晚上都喝醉。” 
  ”他幹嘛要自殺呀?” 
  ”我怎麽知道。” 
  ”他上次是怎樣自殺的?” 
  ”他用繩子上吊。” 
  ”誰把他放下來的?” 
  ”他侄女。” 
  ”幹嘛要把他放下來?” 
  ”爲他的靈魂擔憂。” 
  ”他有多少錢?” 
  ”他有很多錢。” 
  ………
”再見啦,”那個年輕的侍者說。 
  ”再見,”年紀大些的侍者說。他關了電燈,繼續在自說自話。亮固然要很亮,但也必須是個幹淨愉快的地方。你不要聽音樂。你肯定不要聽音樂。你也不會神氣地站在酒吧前面,雖然這會兒那裏應有盡有。他怕什麽?他不是怕,也不是發慌。他心裏很有數,這是虛無縹緲。全是虛無縹緲,人也是虛無縹緲的。人所需要的只是虛無縹緲和亮光以及幹幹淨淨和井井有條。有些人生活于其中卻從來沒有感覺到,可是,他知道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一切都是爲了虛無縹緲,虛無縹緲,爲了虛無縹緲。我們的虛無縹緲就在虛無縹緲中,虛無縹緲是你的名字,你的王國也叫虛無縹緲,你將是虛無縹緲中的虛無縹緲,因爲原來就是虛無縹緲。給 我們這個虛無縹緲吧,我們日常的虛無縹緲,虛無縹緲是我們的,我們的虛無縹緲,因爲我們是虛無縹緲的,我們的虛無縹緲,我們無不在虛無縹緲中,可是,把我們打虛無縹緲中拯救出來吧;爲了虛無縹緲。歡呼全是虛無縹緲的虛無縹緲,虛無縹緲與汝同在。他含笑站在一個酒吧前,那兒有架閃光的蒸氣壓咖啡機。
”你要什麽?”酒吧招待問道。 
  ”虛無縹緲。” 
  ”又是個神經病,”酒吧招待說過後,轉過頭去。 
  ”來一小杯,”那個侍者說。 
  酒吧招待倒了一杯給他。 
  ”燈很亮,也很愉快,只是這個酒吧沒有擦得很光潔,”侍者說。 
  酒吧招待看看他,但是,沒有答腔,夜深了,不便談話。 
  ”你要再來一小杯嗎?”酒吧招待問道。 
  ”不,謝謝你,”侍者說罷,走出去了。他不喜歡酒吧和酒店。一個乾淨明亮的餐館又是另一回事。現在他不再想什麽了,他要回家,到自己屋裏去。他要去躺在床上,最後,天亮了,他就要睡覺了。到頭來,他對自己說,大概又只是失眠。許多人一定都失眠。( 曹庸譯)
  <賭徒、修女與收音機>(人物更多、對話也更繁冗乾巴,故不引)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他相信這話,那個陰鬱的小飯館掌櫃。是啊,音樂是人民的鴉片。這位喝了酒會頭暈的老兄可沒有想到。現在經濟問題是人民的鴉片;在意大利和德國,這種人民的鴉片同愛國主義這種人民的鴉片聯系在一起。性生活呢,是不是人民的鴉片?對有些人來說是的。對有些最好的人來說是的。但是喝酒是人民最好的鴉片,啊,呱呱叫的鴉片。盡管有些人情願聽收音機,另一種人民的鴉片,他在采用的一種廉價的鴉片。賭博也得同這些算在一起,一種人民的 鴉片,最古老的一種,要是真的有什麽人民的鴉片的話。還有抱負,也是人民的鴉片,同這種抱負在一起的是對任何一種新形式的統治産生的信念。你想要的是最低 限度的統治,始終是較少的統治。自由,這是我們所信仰的,眼下是麥克法登的一本出版物的名字。我們信仰這玩意兒,盡管他們還沒有給它找到一個新名字。但是,什麽是真正的自由呢?什麽是真正的、貨真價實的人民的鴉片呢?他知道得很清楚。它已經溜到他腦子裏那個亮堂部分的角落附近,他在黃昏喝了兩三杯以後,它就在那裏;他知道,它在那裏(當然它不是真的在那裏)。那是什麽?他知道得很清楚。那是什麽?當然嘍,麵包是人民的鴉片。他會記住這個嗎?在白天這會有什麽意義呢?麵包是人民的鴉片。……(鹿金譯)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8128233

【圖博館】:《老人與海》

  前評你旣不悅讀海明威的《戰地春夢》《勝利者一無所獲》,那就去看《老人與海》吧,一個老頭與大魚的生死搏鬥,沒多少無聊的對話,有的是海氏晚年的生命觀──人可被打敗,但不可以死。
  你講反了吧?是「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吧?
  可是老人的結局就如此啊,魚沒了,老命保住一條。倒是海氏本人,含槍自盡死了,做人尤其和愛人關係也失敗了。
  你們到底會不會解讀《老人與海》?去網上查下《勝利者一無所獲》吧!盡是以「勝利者一無所獲」來詮釋《老人與海》(反而不是志文版的海明威短篇小說集《勝利者一無所獲》)。我貼篇<《老人與海》讀後感>給你們參考: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挂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于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爲什麽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爲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爲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于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爲盡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裏,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爲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爲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爲,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爲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http://www.diyifanwen.com/qitafanwen/duhougan/2006092116_2.htm
  這種勝利太虛無了吧,難怪海明威會含槍自盡而死。
  諸位爭辯作家和其創作的生死學意義,與小說的文字藝術和魅力何干?敢問《老人與海》的下文、與前評《勝利者一無所獲》乾巴巴的描述和短句對話何異?
  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頭四十天裏,有個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過了四十天還沒捉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對他說,老人如今准是十足地”倒了血黴”,這就是說,倒黴(霉)到了極點,于是孩子聽從了他們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條船,頭一個禮拜就捕到了三條好魚。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卷起的釣索,或者魚鈎和魚叉,還有繞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補丁,收攏後看來象是一面標志著永遠失敗的旗子。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腮幫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反射的光線所引起的良性皮膚癌變。褐斑從他臉的兩側一直蔓延下去,他的雙手常用繩索拉大魚,留下了刻得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
  “聖地亞哥,”他們倆從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時,孩子對他說。”我又能陪你出海了。我家掙到了一點兒錢。”
老人教會了這孩子捕魚,孩子愛他。
“不,”老人說。“你遇上了一條交好運的船。跟他們待下去吧。”
“不過你該記得,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釣不到一條魚,跟著有三個禮拜,我們每天都逮住了大魚。”
“我記得,”老人說。“我知道你不是因爲沒把握才離開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孩子,不能不聽從他。”
“我明白,”老人說。“這是理該如此的。”
“他沒多大的信心。”
“是啊,”老人說。“可是我們有。可不是嗎?”
“對,”孩子說。”我請你到露臺飯店去喝杯啤酒,然後一起把打魚的家什帶回去。”
“那敢情好,”老人說。“都是打魚人嘛。”
  他們坐在飯店的露臺上,不少漁夫拿老人開玩笑,老人並不生氣。另外一些上了些年紀的漁夫望著他,感到難受。不過他們並不流露出來,只是斯文地談起海流,談起他們把釣索送到海面下有多深,天氣一貫多麽好,談起他們的見聞。當天打魚得手的漁夫都已回來,把大馬林魚剖開,整片兒排在兩塊木板上,每塊木板的一端由兩個人擡著,搖搖晃晃地送到收魚站,在那裏等冷藏車來把它們運往哈瓦那的市場。逮到鯊魚的人們已把它們送到海灣另一邊的鯊魚加工廠去,吊在複合滑車上,除去肝髒,割掉魚鰭,剝去外皮,把魚肉切成一條條,以備醃制。刮東風的時候,鯊魚加工廠隔著海灣送來一股氣味;但今天只有淡淡的一絲,因爲風轉向了北方,後來逐漸平息了,飯店露臺上可人心意、陽光明媚。……
  什麼「乾巴巴的描述和短句對話」?海明威早期的作品之所以銷路很好,受到各界的好評,影響後世作者,最終獲得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靠的就是以下特色: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惜墨如金且較描淡寫而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受在《堪城星報》作記者時的影響,後來整輩子的寫作都是沿用在星報工作時用的寫作風格:「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
  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裏》出版,大大震動美國文壇,一再向他說明他這種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是為美國文壇所接受的。
海明威簡潔、直接的寫作風格亦是影響後世作者最大的地方。他很少用裝飾性的字眼,而是以簡明的句子講訴一些人在生活上所表現出的勇氣、力量和尊嚴的故事。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影響甚大,影響著大部分的現代小說,很多作家都想要模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這些作家都受到了海明威的現代主義文學影響。詹姆斯•喬伊斯稱海明威的作品是「一個清潔而光線充足的地方」和「最好的故事之一」。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亦影響到了傑克•卡盧克和其他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說他曾希望成為一個像海明威這樣偉大的美國短篇小說作家。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常常將自己跟海明威比較,在他早期的小說《萊姆酒日記》(The Rum Diary)中亦可看到海明威風格的簡潔字句。湯普森後來亦學效海明威,開槍轟自己的頭,自殺身亡,但他用的是點四十五,而不是獵槍。
在拉丁美洲文學中,海明威的影響可從諾貝爾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中看到。此外,著名小說家艾爾莫•雷納德(Elmore Leonard)稱海明威是影響他最大的人,這可從他著的散文中看到。(引自維基百科,下同)
  原來是海明威式記者寫作風格(一般的新聞寫作雖要簡明客觀,但忌乾巴),難怪旅美學人夏志清會說海明威記者風格的文章「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曾為《大亨小傳》寫序的林以亮也認為,在費茲傑羅生前,海明威的地位遠高於費氏,但是海明威死後,一窩蜂的模仿,讓海明威文筆的缺點曝露無遺,相反的費茲傑羅的地位在二戰後卻如日中天。
  那又如何?海明威生前便一直與批評家是水火不相容,他說批評家是饒舌專家,就像相命術士說些空洞的話騙取一點稿費而已,他在1924年寫過一篇文章說,平均每一位美國名作家就有十一位批評家靠批評這位名作家來出點風頭。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會批評的人不自己寫點像樣的東西給別人看,而老是以寄生蟲的心態寫些雜文或廢話。
  旣然各持己見、各有所好,就各寫/讀/評各的吧!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98073935

海老爺子的自信  2005-09-07 

  適應海明威平淡樸實到極致的文風需要一個過程,然後會進入狀態,很有感覺。 
  這是一部地道的反戰小說。看過不少美國對越戰反思的電影,或沉重或瘋狂或冷酷或頹廢,都很真誠而竭盡全力地表現反戰這一主題。海明威不,在《永別了,武器》裡,他就老老實實寫個一戰中服役於義大利的美國青年軍醫的故事,除了遇到幾枚炮彈幾顆子彈,大部分時間主人公亨利都在義大利、瑞士那些歷史悠久的城市、風景如畫的小鎮間與英國護士卡隆玲專心地談情說愛。小說中沒多見戰爭的魔爪啊,什麼打打殺殺血流成河,妻離子散骨肉相殘的,沒有。但又的確處處是戰爭的影子,且讓人看完後由衷地厭惡戰爭。所以我說它是部地道的反戰小說,反得勝人一籌,海老爺子高明! 
  這是一部地道的愛情小說。戰爭中的愛情總愛被作家導演們反復把玩:動人心魄的逃亡歷險,纏綿悱惻的生離死別,可歌可泣的忠貞不渝,都是極精彩極經典可表現的主題。但海明威不用這些。就拿亨利與卡隆玲夜半划船逃離義大利這段情節說吧,多好的一個噱頭啊,可在書中逃了就是逃了,沒什麼懸念啊千鈞一髮啊,反倒是絮叨了半天亨利和酒夥計在船邊如何清清楚楚地把帳算清,絕了! 
  讀海明威小說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他的自信。海明威一生是何等轟轟烈烈精彩絕倫啊,可寫起小說來卻是另種味道。我覺得海老爺子有這麼個意思:什麼叫“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啊?老子我大風大浪的見得多了,那些個結構啊象徵啊是你們貓書齋裡人的奇技淫巧,老子我用不著。我就怎麼特悠閒特牛B的說故事,愛看不?愛看不看! 
  結果……大家都愛看。^ ^    
  PS:想讀海明威的《A Movable Feast》啊! 
  回應
也算讀了幾本海明威的書了,感想什麼的不敢說,老爺子的書多半是看不懂的,就算看懂了也是雲裡霧裡的,其中最甚的要數《伊甸園》,老人家到底想講嘛個中心思想到現在也沒弄明白;儘管如此‘矬子裡拔將軍’的選出一本最喜歡的,也只有這《永別了,武器》;要說老爺子的書那不是一般的平淡,咬著牙,看看抄抄卻也堅持讀下來了,曾經一度我就以能看完海爺這幾本書而長期自豪來著。
要說戰爭勉強有一段描寫還算比較慘烈,犧牲了幾個同志,我正看到興頭上那炸胳臂炸腿的情節就徹底消失了,我們的主人公從此退居二線養傷+戀愛了。從此以後又是漫長且平淡的生活....最後大概也只有結尾讓我印象深刻了,妻子由於難產而亡,即使遠離了戰爭但亨利還是失去了他最心愛的人。這本書也算是我看的那幾本中最有故事性的了吧;你不懂、你鬱悶,但人家海爺就是如此,就像《老人于海》,大家都在猜測隱喻的時候,人家海爺說了:老人就是老人,海就是海,鯊魚就是鯊魚,孩子就是孩子,沒有什麼隱含意義。當大家都 ‘哦’了的時候,他又說,你要是想把他們想像成別的東西也是可以的,於是我又糊塗了,儘管大家解釋了又解釋我還是暈眩的。底氣不足,真是看不了海爺的書啊,興許過幾年,再看看就能明白點?
  海明威在自己的作品了一直 都是信奉“冰山原則”。他在小說《死在午後》中提到;冰山在海裡移動是很莊嚴宏偉的,這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他的創作並不把所要表現的類容一一鋪成開來,而是能省則省,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像空間,讓讀者自己去揣摩推理。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呀!所以我們有的時候 看他的作品要自己細細回味很久才能想到一些他所要表達的正真的想法。我看完《永別了,武器》覺得感覺並不強烈,後來細細回味後才覺得非常不錯。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04438/

逃避式的自我實現  2007-01-06 

  在海明威深刻細膩的文字描寫背後,常感受到一顆空虛寂寞,渴望被認同並自我實現的心靈。在自己經驗的意識裡,跳動卻始終無法從自我解脫的絮念的思想。 
  在《老人與海》一書中,老人竭盡全力要證實自己的力量,並不肯屈服於自己的命運,最後,他釣到了一條大魚,雖然魚肉被鯊魚吃光,那巨大的骨架令人驚歎,而他已精疲力盡……他是否因此而滿足呢?在面對一條優美的生命時,他要以釣魚者的身份征服,其實是一種自我實現的衝動在驅使。當他在試圖對抗自己的命運同時,自我受到挑戰,最終也難逃挫折的痛苦,並被擊敗,在絕望的同時,老人開始惋惜那條被他征服又被鯊魚攻擊的大魚的生命…… 
  老人的內心反映了我們很多人心裡的矛盾,衝突,與寂寞……我們終生都在尋求力量的實現,成就的到達,想從這種自我證實與他人的認同中得到滿足與快樂,可是,欲望是無止盡的,而生命很短暫,最終我們可能都像老人一樣精疲力盡,而依然在最終回到自己簡陋的小屋,面對自己的空虛與孤獨。 
  我們能證實什麼呢?在不甘示弱的心靈背後,我們是渺小的,也是孤獨的。如果無法面對自己的空虛,去發現它背後的意義,和它帶來的種種衝突,災難和悲傷,終將在無盡又越行遙遠的自我尋求中迷失,使生命陷於無止盡的掙扎與矛盾和衝突中。 
  讀海明威,就像在讀一個寂寞又頑強的自己,這是一種非常自我的狀態,而我們不該只是在自己的意識和思想裡,和任何由思想驅動的行動中尋找答案,因為這一切都來自經驗的限制,而尋求自我表現的欲望是無止盡的,生命卻是有限的,在這種迴圈中,將是無盡的空虛與哀傷。 
  有時候,試著安靜地坐著,面對自己。生命本是孤單的,如果心裡沒有愛,一切將毫無意義,而使自己陷於空虛。沒有人可以陪伴自己一生,愛不是依賴,不是征服,不是佔有,也不是感官的快樂,或者記憶的片斷,和任何形式的思想佔據……當我們不再尋求自我,而能真實地去體驗自己的孤單與悲傷與其背後蘊藏的無盡的美,並在體驗中解脫,愛會降臨,沒有任何依賴與恐懼,而生命的意義將不同。 
  海明威真實而深刻的描寫,和巧妙的故事命運安排背後,始終在反映一個真相——一種生命的孤獨感,和任何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的逃避行為最終的徒然。不要待傷害發生,才去惋惜,我們是自己心靈的承載者,和能量的保有者,如果沒有愛,任何一種自我都將導致悲劇的發生。在這看似平凡的一生裡,一切似乎都很微不足道,我們的問題不是如何在孤獨時尋求慰藉,而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真相,明白自己真實的存在,那樣將不致迷失,在一切背後,空無蘊藏了無盡的奧妙與美感,那是最單純而富足的生命。 
  比上眼睛,聯想宇宙爆開的刹那,那火花,細碎的星光,是生的偉大! 
  你就是奇跡,帶著愛的祝福。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08227/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 By 王小波

  我不相信人會有所謂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對於任何人來說,“限度”總是存在的。再聰明再強悍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總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亞哥不是無能之輩,然而,儘管他是最好的漁夫,也不能讓那些魚來上他的鉤。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象最好的農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獵手久久碰不到獵物一般。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限度,仿佛是命運在向你發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可是老人沒有沮喪,沒有倦怠,他繼續出海,向限度挑戰。他終於釣到了一條魚。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樣,這條魚也是魚中的英雄。魚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遠離陸地的地方,在海上與老人決戰。在這場魚與人的惡戰中,魚也有獲勝的機會。魚在水下堅持了幾天幾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窮於應付,它用酷刑來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這時,只要老人割斷釣繩,就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得到解放,但這也就意味著宣告自己是失敗者。老人沒有作這樣得選擇,甚至沒有產生過放棄戰鬥的念頭。他把那條鯊魚當作一個可與之交戰的敵手,一次又一次地做著限度之外的戰鬥,他戰勝了。    
  老人載著他的魚回家去,鯊魚在路上搶劫他的獵物。他殺死了一條來襲的鯊魚,但是折斷了他的魚叉。於是他用刀子綁在棍子上做武器。到刀子又折斷的時候,似乎這場戰鬥已經結束了。他失去了繼續戰鬥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這是,他又進行了限度之外的戰鬥:當夜幕降臨,更多的鯊魚包圍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槳、甚至用舵和鯊魚搏鬥,直到他要保衛的東西失去了保衛的價值,直到這場搏鬥已經變得毫無意義的時候他才住手。    
  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條白骨,只帶回了殘破不堪的小船和耗盡了精力的軀體。人們怎樣看待這場鬥爭呢?
  有人說老人桑地亞哥是一個失敗了得英雄。儘管他是條硬漢,但還是失敗了。    
  什麼叫失敗?也許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得目的,這就是失敗。    
  但是,那些與命運鬥爭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鬥爭的人,卻天生地接近這種失敗。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魚來咬他的鉤,於是他常常失敗。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鬥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只有那些安於自己限度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只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鬥爭。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是指人失去了繼續鬥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類向限度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鬥爭,繼續向限度挑戰的人並沒有失敗。如此看來,老人沒有失敗,老人從未放下武器,只不過是喪失了武器。老人沒有失去信心,因此不應當說他是“失敗了的英雄”。
  那麼,什麼也沒有得到的老人竟是勝利的麼?我確是這樣看的。我認為,勝利就是戰鬥到最後的時刻。老人總懷著無比的勇氣走向莫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勝的。    
  他和其他許多人一樣,是強悍的人類的一員。我喜歡這樣的人,也喜歡這樣的人性。我發現,人們常常把這樣的事情當作人性最可貴的表露:七尺男子漢坐在廚房裡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裝筆挺的男女們坐在海濱,談論著高尚的、別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歡人們像這樣沉溺在人性軟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歡人們總是這樣描寫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限度鬥爭的戰場,仿佛他們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似的。他們是人中的強者。    
  人類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這個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擴大了。人類在與限度的鬥爭中成長。他們把飛船送上太空,他們也用簡陋的漁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強者的命運,強者也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面,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面。強者為弱者開闢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為大腹便便的遊客打魚一樣。    
  《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饒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http://book.douban.com/review/6168080/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90)

導演: 裘德•泰勒
編劇: Roger O. Hirson / 厄納斯特•海明威
主演: 安東尼•奎恩 / 蓋瑞•科爾 / 派翠西婭•克拉克森
  劇情簡介
  孤獨年邁的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不舍不棄,隻身駕船趕赴人跡罕至的墨西哥海灣,終於在第五天釣上一條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經過兩晝夜的殊死捕鬥,筋疲力盡的聖地牙哥最終降服了這條前所未見的大魚,並把它綁在了小船的側舷上。夜色降臨,遍體鱗傷的聖地牙哥滿懷喜悅地返航,卻沒料到,看似平靜的海面上,一大群餓瘋了的鯊魚正循著血腥味尾隨而來…… 

尊嚴的勝利!  2007-03-31 

  沒想到自己還會再看這樣的片子!    
  但是,經典就是經典……    
  週五晚上隨意地掃描著電視的頻道,無意翻到了BTV-4,正好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很快就進入了觀影的狀態,要是在以前,這樣的老片我是會很快換台的。也許,和我最近的徘徊和苦悶有關吧。    
  以打魚為生的人,84天沒打到一條魚的感覺是怎樣的?我想,一定比我現在的狀態差很多吧……    
  同行的揶揄和排斥,女兒的不理解……這些並不會讓老人被打敗    
  惟有曾經跟隨他的小男孩,一如既往地對他保持著信心,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説明著老人。    
  終於,在深海,老人抓到了生平最大的一隻魚,這是他和這只魚在海上整整搏鬥了2天或者3天的結果,雖然手都抽筋、體力也極度透支、頭上、手上也都是傷口,但在和這只健壯的大魚的角力中,老人最後取得了勝利,是什麼欲望或者信念支撐著他呢?事情似乎應該是應該圓滿結束了,一般的片子或者小說大概也就止步於此,但這裡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大魚吸引了一隻又一隻的鯊魚。老人在和鯊魚搏鬥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有工具都耗盡了,仍然無法阻擋鯊群對大魚的咬噬,最終,大魚只剩下了骨架,老人也無能為力地流下了淚水,他似乎被鯊魚打敗了。    
  就在作家和小男孩的企盼的眼光中,老人的小船從地平線上緩緩而來,在眾人欽佩的目光中,老人即使已經疲憊不堪,但仍然拒絕他人的幫助,自己搖搖晃晃地抬著桅杆回到自己的小屋……    
  在適合的時間,我看完了這部最適合我現在看的片子,於是我想2007我應該怎麼做了    
  在我們的人生路上,總不會一直是一帆風順的,惟有確定一個目標,並持之以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從事一個行業,就不要輕言放棄,先把這個行業吃透,得心應手之時,很多東西的操作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急功近利,看著別人掙錢,自己就著急,事實上,笑到最後,能夠長久生存的,往往是那些願意真正做一番事業的人,而不是那些做投機生意的。    
  每個人都要確實瞭解自己或者自己的職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並花心思去鞏固和提升之,如果總是占在過去的業績或者成功上,很快,幾年之後你就會別人甩在後面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39960/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99)







導演: 亞歷山大•彼德洛夫
編劇: 亞歷山大•彼德洛夫 / 厄納斯特•海明威
主演: 高登•平森特 / Kevin Delaye
  劇情簡介 
  本片重現了海明威著名小說《老人與海》的精彩情節。聖地牙哥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漁夫,與名叫馬婁林的小男孩是忘年交。在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之後,一日,兩人相約出海。那天運氣極好的兩人很快就釣到了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原以為能就此返航的兩人沒想到捕獲的大魚卻引來了鯊魚的圍攻,猛烈的進攻似乎咄咄逼人般脅迫聖地牙哥放棄到手的大魚。而老漁夫也並沒有示弱。即便一條肥美的大魚最後只被鯊魚啃食得只剩骨架,聖地牙哥也沒有放棄這條來之不易的大魚。 
  本片由俄羅斯動畫導演亞歷山大•彼得洛夫執導,通過定格動畫的形式以令人驚訝的流暢性榮獲200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克羅地亞札格雷布動畫節、聖彼德堡國際電影節等各大獎項。

《老人與海》與歐洲傳統美術文化資源 2011-12-03 

   《老人與海》獲得了2000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篇獎。    
  創作者是俄羅斯藝術家亞歷山大佩特洛夫(Alexander Petrov),他將傳統美術與新技術完美結合,使得海明威的巨著《老人與海》成為一部具有超強震撼力,情節曲折的動畫影片,這位具有國際名聲的動畫創作者,其在影片製作中所運用的油畫繪製方法也是對世界動畫的貢獻。   
  佩特洛夫說:“我使用油畫這種方法製作動畫片已近十五年了,我很習慣這樣做。我感覺動畫電影可以與繪畫藝術一起創造新的視覺效果。”他擅長繪製寫實性油畫來製作動畫片,全片共畫了29,000幅油畫。該影片是指尖沾著油彩在玻璃板表面作畫,並利用玻璃的不同層面進行動畫製作,拍攝同一個鏡頭時,他往往在一層畫面上製作人物,同時在另外一層畫面上製作背景,燈光逐層透過玻璃拍攝完第一幀畫面後,他再透過對玻璃上的濕油彩進行調整來拍攝下一幀畫面,每個鏡頭的畫面都有很強的水彩畫或油畫的藝術感。   
  影片極具寫實風格,不管是人物還是背景和傳統的動畫影片漫畫式的繪製方法迥異。把每一幀畫面截出來都是一幅經典的西洋畫,海浪和飄搖的小船等宏大的場景令人讚歎,而一些小的細節,比如船槳帶起的水花,海面升起的薄霧,投射在老人身上的陽光,都沿襲了歐洲寫實的油畫創作方法,可以說此片是西方傳統美術元素的集大成。影片中許多畫面可明顯反映出英國特納(Turner 1775~1851)風景畫、法國印象派等流派的美術語言和風格。   
  《老人與海》中的許多海景都折射出特納和莫内(Mone t,1840~1926)的畫風,尤其與特納的海景有許多共同點。特納是英國著名的風景畫家,他擅長水彩畫,作品中充滿運動感的是其重要藝術特徵,那些佈滿畫面的瑰麗多變的色彩,給我們的視覺造成一種極富韻律的運動感。特納以畫海景聞名於世,善於表現波浪、光線的變化和動態感,從特納的風景畫來看,例如《暴風雨中的汽船》。《老人與海》中許多畫面有類似的海景和朦朧、透明的水彩風格,都以類似的藝術手法來表現漣漪、波浪、光線和船的動態和變化,畫面都同樣充滿光與空氣感。   
  對比特納的《暴風雨中的汽船》、《商船遇難》與動畫片《老人與海》中的許多畫面。可見這些圖畫都有著和水彩畫一樣的透明、響亮和光彩奪目。陽光照射到水面所反射出的五顏六色的變化,海景優美而浪漫,都追求著光、霧、海浪和反光的運動感,充滿光與空氣感,可看出兩位創作者都十分注重對自然景色微妙變化關係的入微觀察。   
  《老人與海》中老人與鯊魚博鬥時,小船在翻滾的海浪中驚心動魄的場面如同特納的《商船遇難》,他們都表現了運動、緊張和戲劇性的畫面氣氛,影片的畫面突出描繪了人與自然抗爭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也是特納海景畫的突出特點。 
  莫内是法國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他1870年訪問了倫敦,特納的風景畫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印象派與特納有著許多聯繫,“以畫海洋著稱的特納,看起來更像是印象派的先驅者。”從莫内的《日出》可看出特納海景的風格,如名作《月光下的煤港》。《老人與海》的畫面又綜合了莫内和特納的許多特點。
  將《老人與海》中的畫面與莫内的《日出》進行對比分析:《老人與海》中的畫面與莫内的《日出》有驚人的相似。兩幅畫面中都可見:霧中朦朧的背景,陽光穿透海霧,繽紛的色彩賦予了水面無限的光輝,海水被晨曦染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種色塊暈染成微紅,陰暗處呈寧靜的灰色,兩幅畫面都像色彩和光線的交響樂。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96808/

對《老人與海》中老人的夢的解析  2010-07-04

  這部片子是我的收藏片。精典。也感佩外國人的敬業(整個影片都是通過手繪完成的)。    
  下面的評論主要是根據原著來寫的,當然,寫的時候還是又再次看了此片。    
  在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中,有三次對主人公聖地牙哥的夢的描述,我想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對他的夢做一解析。      
  第一個夢是在聖地牙哥準備出海前的晚上做的夢,其夢如下:      
  他不多久就睡熟了,夢見小時候見到的非洲,長長的金色海灘和白色海灘,白得耀眼,還有高聳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他如今每天夜裡都回到那道海岸邊,在夢中聽見拍岸海浪的隆隆聲,看見土人駕船穿浪而行。他睡著時聞到甲板上柏油和麻絮的氣味,還聞到早晨陸地上刮來的風所帶來的非洲氣息。 
  通常一聞到陸地上刮來的風,他就醒來,穿上衣裳去叫醒那孩子。然而今夜陸地上刮來的風的氣息來得很早,他在夢中知道時間尚早,就繼續把夢做下去,看見群島的白色頂峰從海面上升起,隨後夢見了加那利群島的各個港灣和錨泊地。 
   他不再夢見風暴,不再夢見婦女們,不再夢見偉大的事件,不再夢見大魚,不再夢見打架,不再夢見角力,不再夢見他的妻子。他如今只夢見一些地方和海灘上的獅子。它們在暮色中象小貓一般嬉耍著,他愛它們,如同愛這孩子一樣。他從沒夢見過這孩子。      
  在這個夢中,他夢到小時候見到的非洲,夢與他的童年聯繫起來,使得他的夢充滿了孩童的氣息。孩童象徵著生命力,活力,純真,這正是老人的現在心境的象徵。他夢到海灘與大山,一方面來講,這是他生活的片斷,他曾生活於這樣的地方,所以夢中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也不足為怪,另一方面來講,這也具有象徵意義。海象徵著潛意識,山象徵著顯意識,海可以看作是陰性的能量,比如堅忍,寬容,山象徵著陽性的力量,比如意志,衝動。在老人的夢中,這個場景非常的祥和,這象徵著老人內在的兩股力量的和諧。夢到土人,土人象徵著人類的原始的力量。老人在夢中可以嗅到夢中環境裡面的氣味,這是很難得的,要知道,只有極少數的人才可以做到這一點,做到這一點的人都是可以很好發揮自己潛能的人。 
  老人不僅可以在夢中聞到氣味,還可以做半清醒的夢,也就是在夢中可以知道自己是在做夢。也是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做到這一點。這也說明,他可以自如地調用自己的潛在能量。 
  老人不再夢到風暴,風暴象徵著強烈的情緒,比如憤怒,不再夢見婦女們,這象徵著性,不再夢見偉大的事件,這象徵著現實中的(或者說是顯意識層面的)欲望,不再夢見大魚,大魚也是內在欲望的象徵,打架象徵著衝突與矛盾,角力象徵著力量的抗衡,妻子象徵著情感,如今,這些都不再出現在主人公的夢中,也就是說,老人的內心現在沒有情緒,沒有塵欲,甚至連最基本的情感也淡出老人的腦海,他現在只夢到一些地方和獅子。夢中的地方就是前面提到的,那象徵著祥和,平靜。 
  老人在夢中從沒夢到過孩子,孩子是我們所謂的現實的集中體現,在此後海上老人獨處時,時常想到孩子,似乎孩子對老人挺重要,因此,孩子不出現在老人夢中看似很讓人感到奇怪,但是,就象前面對老人的夢(實際是對老人的內心狀況)的分析,就可以知道,老人的內心已經沒有塵世的情欲,自然夢中不會出現孩子。 
  比較有意思的是,老人的夢中出現的主要形象是獅子,在三個夢中都是這樣,因此,我們需要對老人夢中的獅子作較多的分析。我們現在先看一下老人的第二個夢: 
  第二個夢是在大魚上鉤之後做的,此時老人已經近兩天兩夜的時間沒有睡覺了。      
  他沒有夢見獅子,卻夢見了一大群海豚,伸展八到十英里長,這時正是它們交配的季節,它們會高高地跳到半空中,然後掉回到它們跳躍時在水裡形成的水渦裡。 
   接著他夢見他在村子裡,躺在自己的床上,正在刮北風,他感到很冷,他的右臂麻木了,因為他的頭枕在它上面,而不是枕頭上。 
   在這以後,他夢見那道長長的黃色海灘,看見第一頭獅子在傍晚時分來到海灘上,接著其他獅子也來了,於是他把下巴擱在船頭的木板上,船拋下了錨停泊在那裡,晚風吹向海面,他等著看有沒有更多的獅子來,感到很快樂。
  在第二個夢中,老人先是夢到了海豚,海豚在這裡象徵著老人內在的潛意識力量,不過,這種力量與獅子相比,更偏向於陰性,因為,大海象徵著潛意識,而海豚是大海中的生物。 
  老人夢到躺在村子裡自己的床上,感到很冷,右臂麻木,這是由於身體的生理狀況引起的夢境。老人已經兩天沒有休息,海上很冷,他手裡還抓著釣繩,他已經抓了很久,整個手臂都麻木了。 
  在後來,老人又開始夢到獅子,他夢到獅子在夢中出現,並且還不至一隻獅子,他還在夢中期待著更多獅子的出現。小說的末尾,用一句話描寫了老人的第三個夢,即:“他,老人,正夢見獅子。”這是老人打魚歸來,在極度疲乏中睡去時做的夢。 
  我想,現在該是探討一下獅子的含意了。這似乎也是老人自己想知道的,因為在海上時,老人自己問自己:“我希望他(大魚)睡一會兒,這樣我也可以睡一下並且夢到獅子,他想,為什麼夢中只剩下獅子?”不過,這只是作者海明威藉以留給讀者思考的一個問題,按正常的邏輯來講,老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獅子的含意,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夢到獅子,並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他需要夢到獅子。在海上時,老人想起了年輕時與一個黑人大力士比賽扳手腕事,實際上,這與獅子的含意非常接近,都象徵著力量。不過,也有不同,扳手腕的力量只是一種外在的體力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與潛在的、柔韌的力量相比,就會顯得微弱。老人已經不需要這種力量,他需要的是那種陰柔的力量,就像是他現在釣魚已經不是在用蠻力,而是用技巧與經驗。因此,儘管與大力士扳手腕的事足以引起他的自豪(至少以前是),但他真正希望在夢中出現的卻是獅子。 
  在談到獅子的含意的時候,我想先談一談塔羅牌中的一張牌。塔羅牌是西方社會中起源於神秘學用於占卜的牌。在塔羅牌大阿卡那牌組中,第8張牌名為力量,畫面為一個女人味十足的女人在安撫一隻被訓化了的雄獅。這張牌的名稱是對這張牌的很好的詮釋。牌中的獅子所象徵的就是力量。這是一種自然的、野性的、屬於潛意識的力量。女人象徵著人們的潛意識,女人安撫雄獅,象徵著潛意識中對這種內在的、原始力量的掌控。獅子象徵力量,這應該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象徵。我們把自己的國家比喻為一頭雄獅,意思很簡單,中國是一個充滿力量的國家。在很多的宗教(特別是佛教)中,獅子是傳說中的聖人的坐騎,這同樣也是力量的象徵,如果你能想像到一位聖人坐在獅子的身上的畫面,那簡直與塔羅牌中的力量牌中的畫面沒什麼兩樣。中國有舞獅的傳統,獅子也是建築物的重要雕塑或雕像,其所傳達的意思的核心,也仍是力量。但是在夢中,獅子更多的是指向單方面的(潛意識層面)的力量,原始的、野性的、未訓化的力量,所以,在一些人的夢中也會出現獅子,很多是獅子傷人的場景,那象徵著夢者心中這種力量的失控狀況,也就是說,夢者無法掌控自己心中的某種被壓抑的情緒。 
  在對獅子的象徵意義有一些瞭解後,我們再來看老人夢中的獅子。在老人的夢中,獅是自由自在但同時又是平和的,特別是在第一個夢中,獅子就象小貓一樣嬉戲著,獅子沒有失去自己的力量,同時又是那樣的溫訓可愛。這恐怕是一種最理想的精神狀態:讓內在的能量在體內自由地流動,但又不失控。塔羅牌的大牌有22張,象徵了整個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並且從0到21有一個先後的順序。力量牌位于第8張,那就意味著,在力量之後還有很多東西是需要學習的。最後一張牌是名為世界的牌,象徵著人的圓滿,一切都處於平靜、和諧之中。老人的夢(精神狀態)就非常接近於世界牌所傳達的意思。 
  老人的精神狀態是極好的,他的思想接近于聖人,老人的夢也是精神與思想的重要表現,通過夢,我們可以直接進入到老人的內心境界。我想,這也是海明威的思想體現,同時也是《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成為不朽之作的原因之所在。至於說老人與魚之間的故事,那只是老人的這些思想的外在的體現而已。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394277/    

台長: 阿楨
人氣(2,2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勞倫斯:世界百大作家47
此分類上一篇:蕭伯納:世界百大作家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