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3 04:00:00| 人氣3,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亨利•詹姆斯:世界百大作家3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亨利•詹姆斯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1916年2月28日),19世紀美國繼霍桑、麥爾維爾之後最偉大的小說家,也是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大文豪。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一個美國人》、《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和《金碗》等。他的創作對20世紀崛起的現代派及後現代派文學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簡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年4月15日- 1916年2月28日、享年73歲),英國-美國作家。他出身於紐約的上層知識份子家庭,父親老亨利•詹姆斯是著名學者,兄長威廉•詹姆斯是知名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詹姆斯本人長期旅居歐洲,對19世紀末美國和歐洲的上層生活有細緻入微的觀察。詹姆斯是同性戀者。他與同時代的美國女作家伊蒂絲•華頓保持著長期的友誼。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也寫了許多文學評論、遊記、傳記和劇本。他的小說常寫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交往的問題;成人的罪惡如何影響並摧殘了純潔、聰慧的兒童;物質與精神之間的矛盾;藝術家的孤獨,作家和藝術家的生活等:這表明作家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
詹姆斯著作有長篇小說《一個美國人》、《華盛頓廣場》《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金碗》等。中短篇小說有《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絲在旋緊》、《叢林猛獸》以及一組描寫作家、藝術家生活的中短篇小說如《真東西》、《地毯上的圖案》等。詹姆斯寫了許多很有見地的評論文章,涉及英、美、法等國作家,如喬治•艾略特、斯蒂文森、安東尼•特羅洛普、霍桑、愛默生、巴爾紮克、喬治•桑、福樓拜以及屠格涅夫等。有自傳三種行世:《童年及其他》、《作為兒子與兄弟》和《中年》。[1]
  亨利•詹姆斯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他的筆下,出現了仿佛是迷宮般的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1902)中,他發掘了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和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成形象。
20世紀初,詹姆斯接連發表《鴿翼》、《使節》和《金碗》3部長篇小說,使他的創作達到高峰。在蘭登書屋(Random House)1996年評選的20世紀百佳英文小說中,詹姆斯就憑藉這三部小說榜上有名,且都排名靠前。這些小說大多頌揚美國資產階級高尚的品德。它們基本以人物微妙的內心活動為主,有時冗長煩瑣 ,並顯得晦澀難解。詹姆斯的作品還有《波士頓人》、《卡薩瑪西瑪公主》、《美國人》、《波英頓的珍藏品》等。除小說外,還寫過一些重要的文學評論以及劇本、遊記等。詹姆斯被譽為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開拓者。[2]
  履歷
1843年4月15日生於紐約;
1862年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
從1864年起開始文學創作;
1869年遊歷了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後,決定離開美國,移居歐洲;
1875~1876年住在巴黎,結識了福樓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等作家;
1878年後遷居倫敦;
1879年中篇小說《黛西•米勒》使他一舉成名;
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畫像》,是他早期創作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
20世紀初曾回美國,並創作完三部小說巨著,即《鴿翼》、《使節》和《金碗》,這三部小說被公認為詹姆斯的代表作,三部皆入選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並排名前列;
1915年因不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中立”態度而加入英國籍。
  成長經歷
出身於紐約一個有錢的知識份子家庭。父親是個哲學家、神學家,但為人專橫粗暴。長兄威廉健壯得如同運動員一般,後來成了令人敬畏的哲學家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的童年非常不愉快,他是在對哥哥的畏懼中成長起來的。詹姆斯曾經跟家庭鬧翻過,不過後來又修補了這種關係。他在哥哥陰影籠罩下的成長,是怎樣影響到他的內心世界,並進而影響到他的創作的,因為詹姆斯生性過於敏感。笑聲很少來自於詹姆斯,由於跟他友好的人過早去世,包括他的姐姐艾麗絲,他的表妹米妮•坦普爾,他活得一直很沉重。詹姆斯曾經利用相繼去世的這些人作素材,在小說《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使節》及《金碗》中創作出了一系列鮮明的女主人公形象。
  詹姆斯一直想成為劇作家,最後卻以他主動遠離劇院而告終。詹姆斯曾經為他的新劇本《蓋伊•湯姆威爾》能否成功感到擔憂,然而由於他太緊張以至於沒有抓住適當的機會。他不善於跟劇院打交道。書中講述了有天晚上當他走近劇院的時候,奧斯卡•王爾德《理想的丈夫》正在上演,他決定放棄去觀看厚臉皮同性戀者王爾德劇本的演出。因為“他認為進劇院的這些人顯得似乎要盡情地享樂他們自己,他覺得在他生活中他從來沒有過這個樣子。他不知道在這些那麼快活、那麼洋洋得意、那麼高興的人中間,他怎樣度過那三個小時。”於是詹姆斯就又退回去了。
詹姆斯生活中的大部分緊張是來自於他對自己所珍視社會的疏遠。事實上,他已步入
  到歐洲的上流社會,富有的作家以能跟他有聯繫而感到為榮,可他仍覺得自己是一個局外人:是一個單身漢,有同性戀的傾向,儘管他壓制了這個欲望。同時他又是一個美國人,因為那時美國剛剛發展起來,崇尚歐洲文化與崇拜歐洲人是當時美國上層人士的一種風氣。
  他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開始有意遠離公眾的視線,減少了與家庭和朋友的接觸,旅行到羅馬和佛羅倫斯,本打算在那裡安安靜靜地度過餘生。後來又在英格蘭買了一幢帶花園的房子,於是定居下來盡心盡力地寫作。在1902年和1905年之間,詹姆斯出版了3本20世紀最被看好的長篇小說:《鴿翼》、《使節》、《金碗》。1915年詹姆斯加入了英國籍。詹姆斯的寫作是很專注也很投入的,他把小說創作作為一門精妙的“綜合藝術”來認真對待。太認真了,所以他在生活上和創作中總是交織著心理上的不安與緊張,以至於心理上的平衡常常被打破。[3]
  創作之路
詹姆斯從1864年起開始文學創作。1873年,亨利•詹姆斯迎來了人生的第三十個年頭。他決定做一點以前從未嘗試過的事情。他準備寫首部長篇小說。正因為如此,他醞釀第一部長篇——《羅德里克•赫德森》(Roderick Hudson)時所花的那幾個月時間具有特殊意義。詹姆斯相當直率地承認,敘事的“萌芽”源於一次晚宴上偶遇的安斯特魯瑟•湯姆遜夫人(Mrs.Anstruther Thompson),但他不曾肯透露是什麼學究式的衝動促使自己著手創作。而在他於1873年5月31日寫給哥哥威廉•詹姆斯的信件中就有這樣一個暗示。當時他住在佛羅倫斯,那天在一家書店的櫥窗裡看到了沃爾特•佩特的新作《文藝復興史研究》。他在給哥哥的信中寫道,就在那一刹那間,他像被“火焰燒灼一般”地想買下這本書,然後寫上一份短評。然而,他又寫道,他意識到自己對該書所討論的一些問題一無所知,所以就放棄了這個念頭。他表示,無論如何,自己都會寫些不同的東西。
1879年中篇小說《黛西•密勒》(Daisy Miller)使他一舉成名。小說描寫美國姑娘黛西•密勒遊歷歐洲時的遭遇。她的天真浪漫、熱情開朗的性格招來了許多誤解和麻煩。最後客死他鄉。小說將美國人的天真浪漫與歐洲人的世故奸詐進行了比較,肯詹姆斯並沒有簡單地肯定前者而否定後者,只是向讀者
  真實地展現了新美國和舊大陸之間的道德文化衝突。1881年出版的《一位女士的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是他早期創作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作品。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貝爾從美國移居英國。在一次義大利之行中,她認識了一位元長期僑居歐洲的美國人,感到他趣味高雅、修養良好,就毫不猶豫地嫁給了他。婚後發現丈夫愛的是她的財產。伊莎貝爾在經過一系列痛苦的思索之後,還是決定維持和他的婚姻。小說表現了美國資產者同歐洲封建貴族相處時相互吸引又相互抵觸的主題。20世紀初,處於創作後期的詹姆斯接連發表《鴿翼》、《使節》和《金碗》3部長篇小說,使他的創作達到高峰。《鴿翼》寫一位元英國記者為錢財追求一個患有不治之症的美國姑娘的故事。《使節》描繪一位高雅的法國女人對一個美國闊少所產生的難以抗拒的魅力。《金碗》通過一段繼母與女婿私通的故事引發出了許多涉及道德問題的思索。它們基本以人物微妙的內心活動為主,有時冗長煩瑣,並顯得晦澀難解。詹姆斯的作品還有《波士頓人》(The Bostonians)、《卡薩瑪西瑪公主》( The Princess Casamassima)、《美國人》(The American)、《波英頓的珍藏品》(The Spoils of Poynton)等。小說以外,還寫過一些重要的文學評論、劇本、遊記等。詹姆斯被譽為西方現代心理分析小說的開拓者。[4]
  相關評價
亨利•詹姆斯開創了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在他的筆下,出現了仿佛是迷宮般的普通人的內心世界。在《鴿翼》(TheWingsoftheDove,1902)中,他發掘了人物“最幽微,最朦朧”的思想和感覺,把“太空中跳動的脈搏”轉化為形象。在蘭登書屋(RandomHouse)1996年評選的20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中,亨利個人就占了三部。
  像亨利•詹姆斯(HenryJames)那樣沉默寡言的小說家很少見。儘管他在寫給一位青年雕塑家的信件中透露出同性戀的傾向,但後人並無法肯定他們是否真的有過通常意義上的性生活。許多作家以放任著稱,詹姆斯則似乎因謹慎而揚名。相比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作家,例如英國的拉斐爾前派及其後繼者,法國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和頹廢派詩人,詹姆斯鶴立雞群,因為他從無緋聞纏身。謹慎不但是他個人生活的最大特點,而且也體現在他的文學自信心上。他那洋洋灑灑達數卷的自傳、他的信件和他撰寫的前言只是隱隱約約地透露出自身藝術的主要動力和源泉。亨利•詹姆斯是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的名聲與現實主義緊緊連在一起,他為現實主義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亨利•詹姆斯在新批評派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喻為“文學大師”、西方現代小說的先驅。詹姆斯提出的“意識中心論”對後來的“意識流小說”影響巨大。中篇小說是詹姆斯偏愛的一種“優美無比的”藝術形式。他認為把豐富多彩的內容納入少而精的形式,這是對作家的一種挑戰。詹姆斯滿懷激情地接受了這個挑戰,把中篇小說創作的造詣提高到一個前無古人的水準。亨利•詹姆斯對個人道德品質的濃厚興趣。這是深有文化教養的知識份子所懷有的人文主義傾向,而不是人們所熟悉的對貧苦大眾的人道主義同情。作者讚美優美而淳厚的品德,把個人品質高高置於物質利益甚至文化教養之上,個人品質和他人利益高於一切。[5]
  成就
  現實主義經驗論
亨利•詹姆斯把“真實”當作現實主義的基本原則,他解釋說:“一部作品之所以可以稱其為小說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真實性,即對某一事件的真實描繪,不管這一事件在道德和情趣方面有何爭議,其真實性是用來衡量該作品品質的基本標準。”詹姆斯還認為“予人以真實之感是一部小說至高無上的品質”。雖然如此,詹姆斯更注重經驗在小說創作中的應用,他把經驗看作是懸在理想世界裡用最優秀的絲織成的網,用來捕捉每一樣臨空的東西。論及經驗,詹姆斯曾經用了一個真實的例子說明他自己對經驗的理解:一位英國有才華的女作家曾經十分出色地刻畫過一個法國青年耶穌教徒,可是她創作這個人物的經驗僅僅是憑短暫的一瞥—有一次她在巴黎經過一位牧師的家門,偶爾看到裡面圍坐在餐桌前幾位剛吃完飯的年輕耶穌教徒,她獲得了一個印象,並借此創造了一個典型人物。因為她瞭解她所生活的法國社會中青年的特點,也瞭解耶穌教義,所以她能把這些概念融合在一起,創作出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她得天獨厚地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才能。詹姆斯認為這短暫的一瞥足以給作家構成經驗,“那一瞥產生了一幅畫面,它雖只持續了一刹那,但只一刹那就是經驗,這種現實生活中的經驗給作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經驗才能與創作環境或社會地位等偶然因素相比,是一種大得多的創作源泉”。在詹姆斯的論述中,“窺一斑”和“見全豹”頗有深意,前者道出了小說藝術的先決條件,而後者反映了他對小說本質的看法。詹姆斯一直認為“小說就是個人對生活的印象”,“藝術就是選擇,可是它是一種以典型性和全面性為主要目標的選擇”。此外,詹姆斯用一個藝術類比來描述小說的真實性,即“如同圖畫就是現實,小說就是歷史”。詹姆斯認為小說對現實的富有想像的轉化發生在藝術家的思想裡,他把小說定義為“個人對生活的直接印象”,突出了小說創作中作者的經驗和主觀性。在這個定義中,“個人”和“印象”強調主觀性,而“直接”和“生活”強調了小說的真實性即小說與生活的對應性。
  詹姆斯認定的小說本質是對代表性生活印象的選擇和再現。生活是小說創作的源泉,經驗構成了小說的素材,這就是詹姆斯的現實主義。詹姆斯認為小說家應具有“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想像能力,這是一種“由所見之物揣測未見之物的能力,揭示事物內在含義的能力,根據某一模式判斷事物整體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全面感受生活的條件,有了這一條件,你就能很好地全面地瞭解生活”。詹姆斯的這些理論代表了他對“真實性”的看法。他認為小說存在的理由在於它的逼真性,而這種逼真性既具有典型意義的真實,又要著眼於深層意義上的真實。詹姆斯自小在美國長大,他成人後除了偶爾幾次回美國探親以外一直漂泊在歐洲,他在歐洲的親身經歷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給他留下豐富的生活經驗,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同時也為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觀察歐美社會、歐美人,為他反映社會現實的國際主題小說創作奠定了基礎,正是這種國際場景為他提供了揭示歐美社會人物性格的平臺,他自己那窺一斑而見全豹的創作才能得以展現。詹姆斯他有生活在歐美社會的經驗,瞭解歐美社會,熟諳歐美人的區別。他一直想把歐洲和美國的文明進行對比,想在自己的小說世界裡以具體的形象再現歐美社會的現實—即歐洲文明與美國文明之間的衝突就是一個非常感人、非常吸引人的現實。在這種現實主義思想的支配下,在他對歐美社會產生了較深的印象之後,詹姆斯把他對生活的直接印象創作成小說,也給他的很多早期作品賦予了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他筆下的小說人物通常都來自美國,後置身於歐洲大環境中遭遇其美國文化背景與歐洲文化觀念的衝突。從《黛西•米勒》、《一個美國人》到《一位女士的畫像》等等,詹姆斯小說的故事經常發生在真實的地方,人物也是對現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真實人物的客觀描述。詹姆斯演繹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描寫了千姿百態的人物和人生,詹姆斯是現實主義的宣導者、實踐者、改革者。[6]
  名人評價
東西方的文學我考察過一些,編過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幻想文學選集,譯過麥爾維爾、卡夫卡、布洛瓦等人的作品,但至今仍未發現較之亨利詹姆斯更為神奇的……他寫戲劇不是很成功,但寫小說卻極為拿手,善於創造模棱倆可的情節,使讀者費腦筋,但因此也可被永無休止地讀下去。他的那些豐富的作品,寫出來就是為了要人慢慢回味、細細分析的。——博爾赫斯
我試圖像亨利•詹姆斯那樣保持冷靜……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海明威
他(亨利•詹姆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就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樣穩固。——格雷厄姆•格林
  主要作品清單
《時刻戒備》 Watch and Ward(1871)
《羅德里克•赫德森》Roderick Hudson (1875)
《大西洋的輪廓》Transatlantic Sketches (1875)(遊記)
《美國人》The American (1877)
《黛西•米勒》Daisy Miller (1878)(中篇小說)
《歐洲人》The Europeans (1878)
《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 Square (1880)
《一位女士的畫像》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
《法國掠影》A Little Tour in France (1884)(遊記)
《波士頓人》The Bostonians (1886)
《卡薩瑪西瑪公主》The Princess Casamassima (1886)
《阿斯彭文稿》The Aspern Papers (1888)(中篇小說)
《悲慘的繆斯》The Tragic Muse (1890)
《蓋伊•湯姆威爾》Guy Domville (1895)(劇本)
《被淩辱的伯頓》 The Spoils of Poynton (1897)
《梅茜所知道的》What Maisie Knew (1897)
《螺絲在擰緊》The Turn of the Screw (1898)(中篇小說)
《在籠中》In the Cage (1898)
《尷尬年月》The Awkward Age (1899)
《聖泉》The Sacred Fount(1901)
《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 (1902)
《使節》(或譯:奉使記)The Ambassadors (1903)
《叢林猛獸》The Beast in the Jungle (1903)(中篇小說)
《金碗》The Golden Bowl (1904)
《英國風情》English Hours (1905)(遊記)
《美國掠影》The American Scene (1907)(遊記)
《義大利時日》Italian Hours (1909)(遊記)
《過去的韶光》The Sense of the Past(1917)(未竟長篇小說)
《象牙塔》The Ivory Tower(1917)(未竟長篇小說)
  參考資料
1.個性心理對亨利•詹姆斯及其作品的影響  .百度文庫 .2009-05-13.
2.亨利•詹姆斯生平簡介  .百度文庫 .2009-04-20.
3.亨利•詹姆斯  .百度文庫 .2009-7-12 [引用日期2012-11-4] .
4.亨利•詹姆斯小說理論體系初探  .百度文庫 .2009-10-16.
5.  Henry James  .百度文庫 .2011-04-17.
6.  Henry__James美國文學作家亨利詹姆斯  .百度文庫 .2010-05-03.
http://baike.baidu.com/view/85070.htm

美國人 The American(1998)

The American
導演: Paul Unwin
主演: 馬修•莫迪恩 / 戴安娜•裡格 / Aisling O'Sullivan
  影評  氣氛太唯美
  N年前在央視6看的,現在只記得幾個零散的片段。女主角總是憂鬱的表情;女主角並不算大美人,但有一頭瀑布般濃密的長卷髮。男女主角出去野餐,一起躺在草地上,閉著眼睛。 
  最後女主角得知秘密後,瘋狂地抓起剪刀剪掉了一頭秀髮,這組鏡頭拍得太好了,我至今都念念不忘。決定出家後的她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平靜地望著戀人,然後走開。大概這就是心死如灰吧。
代顯梅《亨利‧詹姆斯筆下的美國人》(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內容簡介
《亨利‧詹姆斯筆下的美國人》以美國現代小說家亨利‧詹姆斯早、中期的四部長篇小說為主要文本,以英國文化批評家馬修‧阿諾德的文化融合思想為理論框架,探討了詹姆斯對19世紀美國文化的反思與重構。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導論》主要介紹了19世紀美國文化貧瘠的狀況,交代了詹姆斯的歐美文化融合思想產生的背景。第二章《美國藝術家》以詹姆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羅德里克‧哈德遜》(1875)為文本探討了詹姆斯在文學創作初期對美國藝術家命運的思考。第三章《美國商人》以詹姆斯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美國人》(1876)為文本討論了詹姆斯與美國商業文化之間的關系。第四章《美國人的認知過程》以詹姆斯的早期巔峰之作《一位女士的畫像》(1881)為文本探討了詹姆斯關于美國人從“天真”走向“成熟”這個復雜的認知過程的思考。第五章《美國精神的隕落》以詹姆斯的純美國主題小說《波士頓人》(1886)為文本考察了詹姆斯十多年來在他的歐美主題小說中充分肯定的美國精神在內戰後美國社會的走向,女權運動與新聞媒體已經聯手將這些寶貴的民族精神破壞得面目全非,美國精神的異化中有詹姆斯對美國個人主義與民主思想的憂慮。論文的結語《“象牙之塔”的魅力》對整篇論文的觀點進行總結,對詹姆斯的歐美文化融合思想給予定位。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亨利‧詹姆斯的寫作背景 
 二、亨利‧詹姆斯的文學抱負 
 三、“與祖國爭吵” 
 四、亨利‧詹姆斯對美國思想的反思 
 五、亨利‧詹姆斯理想的美國人 
 六、亨利‧詹姆斯評論 
第二章 美國藝術家︰《羅德里克‧哈德遜》 
 一、美國傳統的背叛者 
 二、歐洲文化中的迷失者 
 三、藝術與生活 
 四、藝術與激情 
 五、內容與形式 
 六、理想的美國藝術家 
第三章 美國商人︰《美國人》 
一、美國人的民族特征 
二、美國人的文化夢 
三、交往的錯位 
四、“牆”外的美國人 
五、實用主義的放棄 
 六、亨利‧詹姆斯與商業文化 
第四章 美國人的認知過程︰《一位女士的畫像》 
一、天真時代 
二、美國個人主義 
三、經驗的誘惑 
四、“幸運的墮落” 
五、悲劇性的崛起 
六、亨利‧詹姆斯理想的個人主義 
第五章 美國精神的隕落︰《波士頓人》 
一、商業社會的價值觀 
二、新英格蘭改革精神的異化 
三、南方騎士精神的隱退 
四、美國的新聞媒體 
五、個人自由的消失 
六、亨利‧詹姆斯的政治思想 
結語︰“象牙之塔”的魅力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歐洲人The Europeans (1979)  

導演:詹姆斯•伊沃裡   James Ivory  
編劇:
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novel)
魯絲•普羅厄•賈布瓦拉   Ruth Prawer Jhabvala  ....(screenplay)
主演:
麗•萊米克   Lee Remick  ....Eugenia Young
Robin Ellis  ....Robert Acton
衛斯理•阿迪   Wesley Addy  ....Mr. Wentworth
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1980)  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第32屆戛納電影節(1979)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入圍)  
第37屆金球獎(1980)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 
  作為一個美國導演,詹姆斯因成功拍攝英國文學電影而聞名,他將維多利亞晚期至愛德華七世時代的英倫中產風情帶進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院,不過在那些層層疊疊的曳地長裙下,銀幕畫面透露出來的其實還是人性的糾結。
   除開E.M.福斯特,艾弗裡也對亨利•詹姆斯的作品進行了三次改編,只是無論從哪個角度進行比較,都沒有前者來的成功,這或許是因為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過於側重。
   《歐洲人》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文學作品(也是詹姆斯的早期導演作品),作品站在美國的地盤,審視一對從歐洲(確切地說是歐洲大陸)過來探親的姐弟的行為,他們的到來攪動了一個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家庭。由於高度忠實於原著,整部電影呈現得異常平靜,只是在影片的最後,才隨著這對姐弟的離開,各色人物才有了較大的舉動。
所以這裡忠告一句,請提做好昏昏欲睡的準備,這裡沒有高度戲劇化的情節。
  歐洲人的短評
秋日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愛情軼事也實在無聊至極。不期而遇的來客,幾對男女的情愛,發生的太快,結束的也太早。人物只是風景的一部分,看不到內心與情感。
  非常冷感,不知道原作寫成啥樣。不知為啥幾乎沒有什麼空鏡和動作細節,劈頭蓋腦的就是對話對話對話!女主葛特露德略呆板,但開頭白底黑小花的衣料超美,小亭子也超美。演追求歐洲人姐姐的美國人的Robin Ellis氣質對我胃口,可惜是個電視劇演員...

波士頓人 The Bostonians (1984)

導演: 詹姆斯•伊沃裡
編劇: 魯絲•普羅厄•賈布瓦拉
主演: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 克里斯多夫•裡夫 / 潔西嘉•坦迪 / 馬德琳•波特
  劇情簡介
  根據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說改編,以百年前的波士頓為故事背景,描寫克裡斯多夫•李維與梅特琳•波特之間一段波折重重的愛情。因導演詹姆斯•伊沃裡在此片的手法還不夠圓熟(他是在兩年後執導《窗外有藍天》才建立起名牌聲譽的),故男女主角的愛情顯得有點乾澀,倒是一群演技派的女角豐富了本片的時代風貌,包括範尼莎•雷德格雷夫、潔西卡•坦迪、琳達•亨特等都演出精彩,在攝影、美術、服裝等技術層面也製作嚴謹,令觀眾在視覺上頗有收穫

層次豐富的准百合片

  看來80年代是Merchant-Ivory的黃金期,同樣是改編亨利詹姆斯,和79年的《歐洲人》相比進步巨大,關鍵是他們給了角色更多呼吸空間,而非一場對手戲緊接著一場對手戲,多的是不說話和意在言外,整體流暢度一流,當然以某些藝術片愛好者而言,可能是修飾的過分光滑可以罵一聲洛可哥了。我覺得這部能與《莫里斯》比肩,層次可能還更多些,頗為公允地展現了19世紀美國女權運動眾生相,    
  女權小姐Olive有偏執幼稚的地方但凡妮莎動情演繹讓她成了錯把小女人當成運動皇冠上的鑽石、雖不便明言但實際上愛得瘋狂可終究不能獨佔小女友的可憐人。那少女Verena(Madeleine Potter)外表年幼甜美、紅發如火,結果確如劇中好幾個角色所言:她的性格就是不能拂逆他人、天性喜歡取悅別人,投身女權演說不如說也是出於這種天性而非什麼使命感,她和大姐姐並非同類同志(所以才異性相吸了吧),這裡後半裡面對男主愛得身不由己,大有一種被性沖得不知到哪裡去了的意思(可憐大姐姐就不能跨出這一步,最多也就只能傾瀉一堆熱情的吻,女孩子之間這又不是什麼太大不了的事兒),劇情走向顯得她口是心非軟弱可厭,叫人憋出一身氣。若要把Verena看作顛倒眾生美少女,那這演員恐怕是不行的,但若是一介奇特小女子,我以為演員的選擇還是貼切的,要說是叛逆反傳統吧好像又只是輕佻沒教養,面龐好像某種撲了糖粉的甜點。片中兩人初識階段,Olive的妹妹已經點破小姑娘的平庸本質,而她能否被Olive改造、能否讓一般世間的判斷落空,成就了電影的懸念和引力    
  一般來說,在這種以監護人、控制者(Olive)與被控制、被操縱者(Verena)的關係為線索展開的故事裡,同情心是給予被控制者,當她擺脫控制時觀眾讀者會覺得松了口氣,但同時,控制者可以被賦予惡役的魅力。看到過有文學評論把詹姆斯筆下這種關係與哥特小說設定比如《吸血鬼》什麼作比的。不過本片中這種代入感是倒過來的,我覺得編導的同情很明顯放在Olive這一邊,讓她表現出明顯的但或許是非自知的愛意,她控制少女與男人交往的舉動可以被看做是在一個不能出櫃的社會裡希望與愛人結成婚姻契約的變體,可見Merchant-Ivory,噢不,應該說Ruth女士確確實實是同志之友。但是對角色的偏愛並沒有動搖編劇導演批判她缺點的意志。三位主角均不是平面的非好即壞、也都根植在各自的背景之中而形成性格。    
  兩人的“蜜月期”還是養眼的,凡妮莎這麼高挑的大姐姐,跟小姑娘身高差絕妙,有一段在海邊的最唯美,小姑娘依偎著大姐姐,用極其曼妙的嗓音清唱了一首古風民謠版Annabel Lee(愛倫坡是波士頓人),合著歌聲相擁起舞。光為這首歌我都想去下張OST。    
  Reeve演保守派南方紳士,人高馬大氣場十足大男子主義,他的南方口音聽起來還挺美。假如站在同情Olive的立場上看他和小女友這一對能說是”狗男女“了,但這電影劇本好就好在讓我能夠理解他們的行動也都是合各自情理與出身的。以男主為線索還能牽出不少對女權運動的”異議人士“的意見,以及南北戰爭的餘波,比純粹的三角戀愛要層次豐富得多。    
  Merchant-Ivory古裝片招牌式的典雅衣裝與精緻美工,就不用我廢話了吧,反正你肯定不會失望的,這裡還有不少女性著裝的場景,幫你把內衣和外衣式樣看個一清二楚。    
  PS 這篇標題起得太蠢了請無視吧,本來是感覺短評要寫不下了所以在這框裡填,根本沒想過標題(頓時發現了短評的一個好處)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769749/

惘惘的威脅

  波士頓人是一出女人戲,電影裡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女人(好像名角不少),雖然作者只是有距離地表現她們:女權主義者、虛榮世故的婦人、友善仁慈的老小姐,還有獨立實際的女醫生,和偏執狂熱的女主角Vanessa Redgrave與受她庇護/控制的美麗小友Tarrant。這肯定不是Ivory & Merchant出品的最佳電影,但還是比較有趣。波士頓人的主題(可惜沒有看過小說),在我看來是性。沒有明說明寫,但人物的矛盾或掙扎都與此有關,繞不過去。電影中一個高潮是Vanessa Redgrave跑去找Tarrant和表弟Christopher Reeve,到處也沒尋到他們的身影,焦灼萬分,一瞬間眼前出現了幻覺:女友的屍身漂浮在海裡。另一方面那個單純善良的女孩卻慌裡慌張和Christopher Reeve在沙灘上擁抱,這個畫面語焉不詳。但隨後Vanessa Redgrave在家中看到她疲倦地坐在沙發上,電影暗示我們,她已經被Christopher Reeve所征服,意志癱軟中。    
  其實這種模糊曖昧的表現不止一次出現在James Ivory的電影裡,熱與塵裡也有有類似的情形(女人昏厥為異性攻擊),卻是抄自福斯特的印度之旅。福斯特也不擅長實寫,但Henry James就更變本加厲,文風之閃閃爍爍,所以那個一貫偏激的奈保爾痛駡他“從未直面過任何事物”恐怕也道出了幾分真相。其實說穿了,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未必複雜,對Henry James,我疑心他之所以著迷于微妙的心理描寫,迷宮一樣的表現陰險的人心,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沒能力實寫,也許他有障礙。    
  波士頓人裡的Vanessa Redgrave也有她的障礙,原因不詳,但導致她痛恨一切女性的不平等,是低調卻更頑強(頑強到可怕)的女權分子。她視男人為敵人,尤其是像表弟這樣老派的、有時顯得粗魯的男人。她對Tarrant的佔有欲看起來有點女同性戀的苗頭,但其實並不比女學生式的迷戀更進一分。她居然要求她的女友像她一樣永不結婚。還是她的妹妹看得透徹:Tarrant是那種天生就很自然要被人愛和去愛人的女人,理想敵不過天性,演講的時候再怎麼鏗鏘有力,她是肯定要結婚的。Vanessa跨不過去的障礙,她遲早要跨過去,雖然她為此付出了代價。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52908/

碧蘆冤孽 -讀書會記錄報告
碧廬冤孽
碧蘆冤孽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00)
  組長開場引言 
這本書是我們的其中一名組員推薦的,他跟我們介紹說這本書時說這本書雖然用詞不深但涵義匪淺,而且鬼故事作為大綱的設定也比較不枯燥,很適合在讀書會上報告。因此在兩個星期的交換閱讀後,證明了他確實是一個切入社會中難以令人察覺的死角為題材的作品,十分有關懷人性的意味,以下就讓我們開始報告吧! 
  導讀
這個故事是說一群人圍著火爐說一些故事,都是講一些令人不自覺的打寒顫的鬼故事,而故事的主軸就是他們其中一人講的鬼故事……..。 
  大意是在說一棟古宅的女主人請了一名家教來教育他的兩個孩子,而在過去以這個古宅為舞台,曾經發生過一些事,也因此有了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但都被那位神秘的女主人隱藏了下來,而且也因為如此,女主人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小孩是否因為這些事件而被鬼魅給纏身了。而故事的主軸就在是說家教在這種環境下逐漸探索古堡的秘密還有教育那問題不斷的小孩。基本上,鬼故事不是主軸,重點主要是著重在小孩對於逃避眼前的恐懼,而無法敞開自己的心扉,去尋求外面的幫助,並不是像一般的鬼故事一樣是令人害怕。而”人性”也是本文的重要題材,大概來說,故事是以鬼故事的外貌、家教老師的觀點、人性的內涵來鋪陳整篇故事。 
  The Turn of the screw《旋轉的縲絲》的原意,就是指一個向著同一個方向旋轉的螺絲,,在走到盡頭之前,是不會改變方向的,就好像是劇中所有人物的命運一樣;同時,整部作品從開始一直到結束,就不斷的堆疊出懸疑和緊張,也好像是愈轉愈緊的縲絲一樣。 
  本文吸引人主要有幾個特色,一開始以一群人說故事的方式來作為開頭,而不是直接開始整篇故事,令人有真實感而且提起興趣的效果。雖然是一篇恐怖的鬼故事,但卻可以讓我們看到”人”對於自己的感受不知要如何分享或請求協助的痛苦,頗有讓人感同身受的張力。本文也不是以完美的結局作為結尾,不會有整篇故事失真的感受,也引此更進一步添加了現實的成分。也似乎在說著作者所生處的社會是多麼的冷淡,應該是想藉這篇來紀錄他的所見吧。 至於故事的結局為啥我會說並不是完美的勒,還是把這個”神秘”留給你去尋找吧。 
  分享一
深夜裡,幾個人圍著火爐取暖,屋外一片銀白世界,圍爐而坐的人可以喝著酒、互相閒聊`談笑天地中訴說的自己的故事。或者,在聖誕夜中,一棟古老宅第裡,說一個叫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嚇的圍爐而坐的人全都不敢出生。故事主角是新任家教、宅第女主人、兩個孩子、神秘的魅影……。 
  故事中女主人不斷隱藏古宅過去的事,又懷疑自己的孩子被鬼魅纏上而不斷地尋求家教。而孩子被退學後回到古宅,逃避自己、逃避自己的媽媽、逃避家教、逃避問題、卻又在眼前表現出天真的模樣,讓家教疲於奔命、無從下手。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常常和故事中的小孩一樣,帶起面具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願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心事,終於連自己最信任的人也不得其門而入。漸漸善於築一道高牆,自以為把全世界都被自己隔絕在外,事實上,是被全世界孤立了,戴起面具假裝沒事,微笑可以騙過別人但是騙不過自己。當人與人相處變成諜對諜的007情節,和別人對話只為了取得自己想得到的資訊,對話變成角力而分出勝負,這樣把所有單純的事複雜化的生活好累。終於一天拋棄虛假之後,會發現事情變的很簡單,和故事的結尾一樣,家教花長時間和孩子聊天,終於突破心防,其實孩子所要求的不過是簡單不過的訴求,只是人們在社會上都太習慣於躲在面具下生活,一時間無法坦承相見罷了。 
  分享二
這本小說的寫作背景完全無須遷就史實,也沒有這種反對者,不然它可有一篇立即加以反擊的大道裡,用來對付那問題問得最尖銳的人。因為它具有一種小小的實力—即使我還不敢說,可以令人放一百個心—碰巧具備一種完美的同質性,類型也完全相同,最不容易被那種只須講究史實的文學批評緊咬不放。 
  要再度討論這,想像力高度發揮,業已花朵盛開的作品之形成,首先就要循線回到當初第一次輕鬆而愉快的照面。第一個照面要擺在這件事本身奇異的觀點上—那是在一個冬天的下午,一幢鄉間古舊的老屋內,一群人圍著大廳的爐火,大夥兒的談話雖奇怪但都很引人入勝 
它所呈現出來的,是純粹簡單的童話故事(fairy tale)—只除了,就其本意而言,實來自有意識,經心蘊育的矇騙,其技巧並不拙劣,也非無從判別。
  不過童話故事主要有兩類特色,其一,簡,短,而狡黠,多多少少要具備軼事的簡潔緊湊(至於這點,我們小時候最耳熟能詳的灰姑娘,藍鬍子,拇指仙童,小紅帽,還有其它格林兄弟所寫的童話故事可以直接佐證)。其二,鬆散,冗長,多樣,沒完沒了,從戲劇的角度來說,故事的圓融性被犧牲了—犧牲給包羅萬象,給應有盡有,假如你願意,不妨隨便翻翻「天方夜譚」,裡面的每一個故事幾乎都有這種特點。 
  對於心神被這種作品分散的現代讀者而言,我所說的那些事情的迷人之處是,我們可以被帶領到一個,我稱之為純粹體驗的園地,在那裡徘徊流連,那是一個人為的,但獨立的世界,除非我們循線想像,否則沒有一件事是對勁的。 
  我們一定得「照這樣」做,快樂地讓它在瞬間爆發,篇幅雖小了一點,成果或許如此的清晰可見,美不勝收。從另一個角度看,誠如有人說的,在我們想上天下海一網打盡的時候,我們可能亂了手腳,氣喘咻咻—因為我們顧此失了彼,失的不是故事的連續性,而是一種適合於照應全體,可以把美和透明大舉收攬的「圓融性」。而這個(缺點之形成),說來奇怪,不是因為在必要的時候,想像力大為稀薄,所以大量欠缺「動人心弦」的成分,而是因為,要引人入勝,靠的正是「如何」讓它動人心弦。你舉重若輕地已酷評為樂,我也老實不客氣的告訴你—此舉可真奇怪—一個人必須在他的棘手問題中費勁挑選,傾心於最困難的那些,然後拼命去處理,而把其他的問題聰明而巧妙地忽略。假如一個人想跟它們全都對上,那他一定是一個問題都處理不好,反倒是,有效地處理幾個,還能投射出一道施惠的恩光,其他的問題呢,就像雲端裡變幻無常的女神們,在金光的普照之下,知趣地隱退了 
  分享三
現代的社會緊張急促的步調,競爭力高,淘汰也快,壓下相對地越大,獨自承受一切,引發出的憂鬱症,自殘或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已是社會的一大問題了,但這不應該是這樣子!過去的社會固然是較純樸,距離感也較小,但在現代的科技下,我們也可以接觸到更多人,這些可能和你有相同的經驗,和你有同樣的想法,那他們是怎樣去面對的? 
  在你眼中所害怕的混亂,所逃避的疑問,所恐懼的”未知”,外頭總是有足夠的智慧能夠扶持你克服難題,和你一起看見混沌中的理智!資源是越來越多的,社會上不乏關愛的善心人士,願意傾聽、感受理解外頭世界是越來越多的,你願意打開心門,和各流的聲響來場心靈上的交流嗎?這交流是必須的,但不幸的是這是缺乏的,說和聽都是重要的,迷團生於不諒解,不諒解起因猜疑、害怕、恐懼及自我的保護。那這些的原因又是什麼?在故事中這原因可能是單純的,但在社會中呢?原因是什麼?當有陌生人靦腆地向你借手機時,你會借嗎? 這原因又是什麼?這道題目,等待著所有的人來解釋。 
  討論
在聽完我們的報告後,有19位同學願意去閱讀此書,也就是有42.2%的人願意去閱讀此書,比例相當的高。 
現代的社會緊張急促的步調,壓下相對地越大,引發出的憂鬱症,或結束自己的生命,是社會的一大問題,但社會上不乏關愛的善心人士,對人伸出援手。所以我們應持續發揚光大這些善心人士的善行並傳承下去,讓其流傳千古,以達成大同世界,願妳我有個更美好的明天。祈望世界和平並讓這個社會成為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社會。
  總結
本次的讀書會相信大家都對那些身在於黑暗的角落,還有一些人與人之間日漸增加的疏離感有了一番新的體認,希望大家能夠付出那一點點的信任和愛心去對待周圍所有的人。另外,也感謝大家一個小時的仔細聆聽。

碧廬冤孽 The Turn of the Screw (1959)

導演: 約翰•弗蘭克海默
編劇: James Costigan / 亨利•詹姆斯
主演: 英格麗•褒曼 / Isobel Elsom / Laurinda Barrett
  劇情簡介  •  •  •  •  •  •
  Henry James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曾獲艾美獎及5項提名 

碧蘆冤孽 The Turn of the Screw(2009)

導演: 蒂姆•費威爾
編劇: 亨利•詹姆斯 / Sandy Welch
主演: 蜜雪兒•道克瑞 / Sue Johnston / 丹•史蒂文斯 / Eva Sayer / Josef Lindsay / 馬克•坎巴斯 / 科林•雷德格瑞夫 / Edward MacLiam / Katie Lightfoot
  劇情簡介
  精神病醫院裡,費舍爾醫生(丹•史蒂文斯 Dan Stevens 飾)多次探訪一名女精神病人安(蜜雪兒•道克瑞 Michelle Dockery 飾)並企圖幫助。安向他講述了在布萊那所美麗的大宅子裡發生的詭異事件。1921年,年輕單純的鄉下女孩安來到倫敦應聘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因為前任家庭教師離職,雇主急需一名新人來全權照顧他鄉下宅子中亡兄的孩子。安為男雇主帥氣迷人的外表所吸引,答應下了這份工作並即刻起身前往。當她在大宅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安發現,兩名小孩邁爾斯和弗羅拉十分的可愛乖巧,歡樂共處的時光讓她漸漸喜愛起這份工作。然而一件又一件詭異古怪事情的發生,讓她發現了這兩個孩子一直被一對男女纏身,而他們的真實身份竟然是已經死亡的貼身男僕琨特和前任家庭女教師澤茜。而眾人對邁爾斯和弗羅拉成長的墮落和教育的漠不關心,終於讓安決定擔任起保護他們的責任… 
  該片改編自亨利詹姆斯的小說《The Turn of the screw》。

梅茜的世界What Maisie Knew (2012)
 


導演:斯科特•邁克吉
主演: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朱麗安•摩爾 史蒂夫•庫根

《梅茜的世界》:她什麼都知道

  影片《梅茜的世界(What Maisie Knew)》拍得靈巧細膩而真摯,一對有問題的離異夫婦,一個可愛的孩子,兩個介入這個破碎家庭生活的有愛心的年輕人,便是這部影片的主要人物構成。影片通過孩子的眼睛,呈現出了大人世界的虛偽、糾結、混亂和浮躁,而孩子需要的不過是那麼一點點發自內心的關愛。小演員阿娜塔•阿普洛的演出自然清澈,簡簡單單地就呈現出一個單親小孩的傷感又不乏真實的世界,令人欣喜。
  電影改編自亨利•詹姆斯寫於1897年的同名小說《What Maisie Knew》,在光影化時,影片對人物和故事進行了必要和必需的處理,做得可圈可點,即和時代氣息契合,又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上入情入理。而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真實冷靜細膩與值得品味回味的特點,也在影片中適度的保留了下來,這樣的文學底蘊在觀影時形成一種舒緩沉浸又耐人尋味的迷人氣質。執導過影片《不確定》、《暗夜搖籃曲》等片的斯科特•邁克吉和大衛•西格爾,一直長於講述情感故事,此番,他們的細膩引導讓小姑娘阿娜塔•阿普洛宛如本色出演般地帶來了一個惹人愛的梅茜形象。
  影片直譯為《梅茜知道什麼》,片中六歲的小女孩面對父母離異後的破碎世界,被動又主動地做著適應,她外表美麗而嬌小,眼神澄明而純潔,給人不得不愛、人見人愛的憐愛感,當這樣的小女孩以一雙清澈得幾乎可以洞悉一切的眼睛看著大人們五花八門的世界時,仿佛一切都無所遁形,而她卻還在為父母的任性不成熟沒擔當找著可以肆意如此的理由。其實她什麼都知道,她只是觀而不語,以淡淡的笑容和聰慧的眼眸應對著,仿佛有著她自己獨立的精神世界。她伶俐可人,具有獨立自主性,有著一顆敏感敏銳又善解人意的心,她試圖包容父母的一切缺點和弱點,包括他們的勾心鬥角、自私自利,只因幼小的她愛著他們。
  片中的細節動人,雖經過打磨卻不露痕跡,被呈現地細緻而清麗,看似平淡卻充滿著力量。如影片伊始不久,梅茜的父母——藝術品商人比爾和搖滾女歌手蘇珊娜為離婚吵得一塌糊塗,當外賣披薩送來時,梅茜跑上樓,看到父母吵得昏天黑地,她只淡淡地看了一眼,便了然地自己跑去拿了披薩錢,送到樓下。再如,輪到梅茜去爸爸那裡住十天時,她獨自站在電梯前等待著,睡得迷迷糊糊的媽媽穿著睡袍奔出來,沒頭沒尾地親著梅茜的臉說愛她,說罷就兀自進屋去,留下年幼的梅茜獨自等著電梯下行,梅茜了然地看著媽媽的背影,臉上掛有一絲令人心痛的懂事和習以為常。還如,一直堅強樂觀的梅茜終於在父母失職又沒能和繼父繼母碰面的情況下,睡在繼父同事家的床上時流淚了,這個傷心稚嫩的淚水讓很多人被現實磨礪地逐漸麻痹的心有了酸楚和疼痛感。
  父母各自迅速再婚的理由,說起來都是冠冕堂皇的,為了給梅茜一個家,讓梅茜有人照顧,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不能勝任開脫。實際上,他們只愛自己,對梅茜的爭奪也出於不服輸的個性。和很多父母一樣,梅茜的父母屬於天生不懂得如何愛別人的類型,他們只會給孩子買禮物來表達愛,只會口口聲聲地說愛來表達愛,他們並不關心梅茜真正的想法和內心世界,除了繼父林肯和繼母瑪歌。
  影片通過母親蘇珊娜的嫉妒和所採取的幼稚極端的行為,巧妙地表現出了這位母親對愛的偏頗理解,當然這裡有朱莉安•摩爾的演技所帶來的觀影福利。當真心愛梅茜的繼父林肯和梅茜玩耍得很開心時,蘇珊娜卻嫉妒地將梅茜從林肯身邊領走,當林肯和瑪歌帶著梅茜逛街玩耍得很愉快好似溫暖的一家三口時,和別人逛街的蘇珊娜看在眼裡,妒火中燒,她出口傷人,蠻橫地帶走了梅茜。
  片尾,梅茜終於和林肯瑪歌一起出海遊玩了,奔跑中的那個可愛笑臉,和瞬息間眼神中的茫然,讓人始終對小女孩的未來揪心,而此時Lucy Schwartz那首的《Feeling of Being》輕輕響起,來的正是時候。
http://i.mtime.com/nicolew/blog/7694198/

《梅西知道什麼》:請守護孩子
 
以一部電影所能承載的人生重量為評定標準的話,《梅西知道什麼》所指向的刻度線,該是一個較為可觀的數值,影片的巧妙之處在于,這可觀是建立在一種安靜恬淡的電影語言下,任何衝突都在小女孩梅西那兒化為烏有,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輕盈中沉重,是本片的靈動所在,在柔光中扎眼,是本片的華彩之處。
   開場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瑣碎,直到老爸不規矩的敲門聲我們才發現,這對父母的感情破裂了,小妞梅西在閃躲與試探性的旁觀裡,向我們投射的目光,是純淨而充滿疑問的。而當離異成為事實,父母各自養育梅西一段時間的東奔西走成了梅西生活的全部。直到保姆瑪格的身份變化為繼母,加之陌生年輕繼父林肯的介入,梅西成為終日輾轉于四個成年人的監護下的小玩具,不停歇。母親是個理想主義者,為搖滾全情投入,有主見並且咄咄逼人,十足的藝人架勢,父親則滿世界為販賣藝術品奔波,這是一對毫無精神共性的中產婚姻組合;保姆瑪格,溫柔含蓄,並在內斂的外表下愛心滿滿,繼父林肯則在酒吧服務生的卑微中找尋安逸,這一對後來的戀人是影片最終得以落地並直接將全片帶入烏托邦式的輕盈中最關鍵的角色:有愛,生活就有可能。
  四個成人角色各自陷入自身社會角色的困局無法自拔,區別在於梅西的父母以自身需求為首,瑪格與林肯則在中產階級附屬品的尷尬中誠惶誠恐,所幸始終飽有愛心。這是一種逾越了現實的角色設置,卻在女主角梅西的串聯下統統成為小女孩的陪襯。梅西處於影片角色的線索地位,更是影片情感投射的核心所在,無論細到父親對花過敏而藏起母親快遞的鮮花,還是在每個人身邊都乖巧順從,甚至影片僅有的四位成人角色缺失那個夜晚滑落的淚,都在小演員渾然天成的演繹下令人愛憐。她幸福嗎?不。經驗告訴我們父母離異卻能順風順水的人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她的幸運在於沒有血緣關係的繼母繼父給予的親情,這種設定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一擊即中,儘管缺乏理性,但充滿感性的理想主義。瑪格與林肯從開端的身份責任使然,到結尾的發自內心關愛,這使得父母的不幸婚姻在某種程度上成全了梅西的奇特情感旅程。
  雖然影片以梅西父母的生存狀態暗示了物質追求與極端理想對親情的強烈腐蝕性,但在補償性的瑪格與林肯身上梅西得到的是等同于父母之愛的關懷,換言之:孩子是需要花時間陪的。故事的現實代入可能性很小,但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情感訴求,無論奢求還是唾手可得,也許你需要的只是偶爾放一下自己以為緊要的事情。影片對於梅西情感狀態的描繪,細緻到近乎不厭其煩的在鏡頭裡展現她雷同的驚醒中一次又一次目睹成人世界的情緒失控,暴怒,職責,無助還有無奈,好在四個大人角色的境遇各不相同,所展現的純貞喪失也不盡相同,卻反而折射出六歲小女孩對陪伴的渴望以及對情感的需求可以得到的多重可能性結果。片中河裡的電動帆船,梅西最喜歡藍色,但困于小河中的帆船正如不得不受困于成人世界的梅西一樣,揚帆不能。當片尾母親終於想要帶上女兒巡迴演出時,梅西終於不再在大人的暗示性提問與要求中默許,而選擇天明時想要實現的第一個夢想:遊艇出海。當母親流著淚告訴梅西其實我小時代和你也是一樣的,小女孩所能做的只是肯定的答應:永遠記得誰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影片結束于梅西奔向遊艇的笑臉,定格了一個小女孩的選擇下家庭之愛與夢想追求的完美結合。美到不真實,卻又在一次次化解矛盾的梅西身上暗示成人世界的喪失,並且在父母這兩個角色身上不帶一絲憐憫,這兩個角色可以事業繼續成功,但情感匱乏的物質生活所回饋的,必然是軀殼效應下的寂寞無助,滿滿的事業底下一片空虛。片中我們最終可以得到最有價值的資訊是:守護好自己的孩子,有家有愛,你才有了一切。
  《梅西知道什麼》裡有每一個成年人可能遭遇的尷尬現實,你所遭遇的會像哪一種?我只知道,付出時間與經歷相處,你能從孩子身上發現每一個曾經的自己。在這部始終圍繞一個小女孩展開故事的電影裡,看不到花哨的電影語言,卻又滿是極具美感的畫面結構和最為平直的剪輯敘事,只是因為真誠,豐沛的情感始終蘊含在電影的每一個場景中,美不勝收。
http://i.mtime.com/maitongx/blog/7664454/


台長: 阿楨
人氣(3,4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納博科夫:世界百大作家39
此分類上一篇:契訶夫:世界百大作家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