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3 05:00:00| 人氣1,1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納博科夫:世界百大作家3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納博科夫

File:Vladimir Nabokov 1919.jpg
1919年的納博科夫。

File:Monument Nabokov Montreux 23.12.2006.jpg
在瑞士蒙特勒的納博科夫雕像
簽名
File:Nabokov House.JPG
納博科夫在聖彼得堡的出生地。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文: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國作家,同時也是20世紀傑出的文體家、批評家、翻譯家、詩人、教授以及鱗翅目昆蟲學家。1899年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他在流亡時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俄語小說,包括俄語文學《天賦》,但真正使他成為享有世界級聲譽偉大作家的是他用英語完成的《洛麗塔》。他同樣也在昆蟲學、西洋棋等領域有所貢獻。
  納博科夫在1955年所寫的《洛麗塔》,是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並且獲得極大榮譽的一部小說。作者之後發表的英文小說《普寧》、《微暗的火》、《阿達》,這些作品展現了納波科夫對於咬文嚼字以及細節描寫的鐘愛。納博科夫的聲譽在晚年達到頂峰,被譽為「當代小說之王」。
  傳記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是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納博科夫和他的妻子艾倫娜所生的,是家中的長子。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出生在當時地位顯赫並且富有的家庭。他的孩童時代在聖彼得堡度過。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的家庭使用著三種語言俄語、英語、法語,所以納博科夫在孩童時代就能通曉三種語言。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一家離開蘇聯,前往克里米亞,他們在那裡住了18個月。在克里米亞的白軍起義失敗之後,納波科夫一家離開蘇聯前往歐洲西部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在1919年從俄國移民之後,納博科夫一家在英國定居,納博科夫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一名學生,有計劃地學習斯拉夫語和羅曼語。
  在1922年,納博科夫的父親在德國柏林被俄羅斯君主制主義份子刺殺,原因是他儘力掩護了他們真正的目標——Pavel Milyukov,一位擁護憲法的在野黨領袖。這一關於錯誤認知而導致誤殺的情節,反反覆復出現於作者的小說中,尤其是當角色因為誤解而被暴力殺害時。例如,在《微暗的火》中,約翰•席德被錯認為是Zembla之王而被刺殺。6月,納博科夫接受劍橋法文與俄文學位,並遷往柏林與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語、法語、網球、拳擊等維生。
  1923年,納博科夫母親偕妹葉蓮娜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婦身份接受政府撫恤金。5月8日,納博科夫於柏林一慈善化裝舞會上,初識猶太律師之女薇拉(Vera Slonim),兩人在1925年於柏林成婚。1929年,納博科夫偕妻赴巴黎;1934年他們的兒子德米特里出世;1937年,納博科夫與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漸蔓延的納粹禍亂。
  在歐洲生活的這些年裡,納博科夫出版小說《瑪麗》、《王、後、傑克》、《防守》、《眼睛》、《榮耀》、《黑暗中的笑聲》、《天賦》、《斬首之邀》、《天賦》,並發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譯作品、詩集、詩劇和劇本。劇本《事件》與《華爾茲發明》在巴黎以俄語上演。
  1940,納博科夫一家搭「Champlain」輪赴美。1941年在紐約博物館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每周三日於威斯利學院教授俄文。1945年,納博科夫與薇拉成為美國公民;1948年,任康奈爾大學俄國與歐洲文學教授;1952年,任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文客座教授。這期間,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國三詩人》、《庶出的標誌》、《故事九則》、《確證》等書。
  1955年,《洛麗塔》遭四家美國出版社拒絕後,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麗塔》在美國出版。這期間,他還出版了《菲雅爾達的春天》、《普寧》、《納博科夫十三篇》,並與獨子德米特里合譯出版萊蒙托夫小說《當代英雄》。
  出生日期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出生日期按照俄羅斯儒略曆的計算方法是1899年4月10日,公曆演算法是在1899年4月22日比儒略曆的計算方法相差了12天。一些來源錯誤的計算出他的出生日期是1899年4月23日,與1899年4月10日造成了13天的差異。
  昆蟲學
納博科夫在昆蟲學上的成就同樣令人矚目。他將很多業餘時間都花在蝴蝶上,納博科夫自己不會開車,每次外出捕捉蝴蝶時,都是由妻子Véra載他。為追逐一隻蝴蝶,他們可以跋涉十幾英里。他對捕獲的蝴蝶進行分類,並仔細地用顯微鏡觀察。在1940年代,他還出任了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鱗翅目部的負責人,負責組織標本收集。[1]不過由於納博科夫是自學成才的學者,當他在世時,不少專業的鱗翅目學家都對其研究成果不以為然。
  納博科夫主攻的是灰蝶中的一支,他認為這種灰蝶是在數百萬年前從西伯利亞經白令海峽遷徙至美洲大陸的,即由阿拉斯加飛越千山萬水到達智利。他於1945年公佈了這一結論,稱這種灰蝶有過五次大遷徙,並將其在美洲大陸的分佈區域形容為一隻「大馬蹄」,但遭到了學界的尖銳批評。2011年1月英國皇家學會宣布,學者們經過為期十年的基因研究,證實納博科夫的研究成果具有充足的科學依據,並認為他對灰蝶分類系統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1] [2]
  Polyommatus藍灰蝶由亞洲往新世界的五波遷徙
File:Hemiargus ceraunus.jpg
Hemiargus分支(1070萬年前,第一波) 
File:Willamette valley fenders blue butterfly icaricia icarioides fenderi.jpg
Icaricia分支(930萬年前,第二波) 
File:Lycaeides melissa 1.jpg
Lycaeides分支(240萬年前,第三波) 
File:Arctic Blue, Bonavista.jpg
Agriades分支(110萬年前,第四波) 
File:Plebeius optilete.jpg
Vacciniina分支(1百萬年前,第五波)[3]
  作品列表
(以最新譯本及版權持有方爲準)
《瑪麗》(上海譯文)
《王、後、傑克》(上海譯文)
《防守》(上海譯文)
《眼睛》(上海譯文)
《黑暗中的笑聲》(上海譯文)
《絕望》(上海譯文)
《斬首之邀》(上海譯文)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上海譯文)
《洛麗塔》(上海譯文)
《洛麗塔:電影劇本》(上海譯文)
《普寧》(上海譯文)
《微暗的火》(上海譯文)
《透明》(上海譯文)
《說吧,記憶》(上海譯文)
《魔法師》(上海譯文)
《洛麗塔:電影劇本》(上海譯文)
《看那些小丑!》(上海譯文)
《菲雅爾達的春天》等所有短篇集(上海譯文)
《天賦》(譯林)
《蘿拉的原型》(上海九久)
《阿達》(上海九久)
《庶出的標誌》(上海九久)
《光榮》(上海九久)
《獨抒己見•納博科夫訪談錄》(上海九久)
《文學講稿》(上海三聯書店)
《堂吉訶德講稿》(上海三聯書店)
《俄羅斯文學講稿》(上海三聯書店)
《尼古拉•果戈理》(上海貝貝特)
  資料來源
1.0 1.1 2011年1月28日俄塔社倫敦電
2(英文)Zimmer, Carl. Nabokov Theory On Butterfly Evolution Is Vindicated. 紐約時報. 2011年1月25日.
3.Pierce, N.E.; Vila, R.; Bell, C.D.; Macniven, R.; Goldman-Huertas, B.; Ree, R.R.; Marshall, C.R.; Balint, Z.; Johnson, K. & Benyamini, D. Phylogeny and Palaeoecology of Polyommatus Blue Butterflies Show Beringia Was a Climate-Regulated Gateway to the New World.. Proc. R. Soc. B. 2011, 278 (1719): 2737–274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B3%E5%8D%9A%E7%A7%91%E5%A4%AB

羅莉塔  維基百科
《羅莉塔》(Lolita),又譯為《洛莉塔》、《洛麗泰》、《羅莉泰》,是俄羅斯裔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在1955年發表的成名小說。
  原著小說
小說描述一位從法國移民美國的中年男子亨伯利•亨伯利(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時期,與一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發生了一段初戀,最後安娜貝兒因傷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利的戀童癖(The child I love),他將「小妖精」定義為「九到十四歲」。亨伯利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婦拋棄,後來又迷戀上女房東夏綠蒂•海斯(Charlotte Haze)的12歲女兒羅莉塔(Lolita),親呼她為小妖精。
  由於兒時的陰影,亨伯利對羅莉塔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名早熟、熱情的小女孩,亨伯利娶女房東為妻,成為羅莉塔的繼父。小說中的女孩原名多洛蕾絲•黑茲(Dolores Haze),西班牙文發音的小名為羅莉塔(Lolita)或羅(Lo),因此作為書名。後來女房東發現自己的丈夫對女兒的企圖和對自己的不忠,一時氣瘋往外跑,被車子撞死。亨伯利將羅莉塔從夏令營接出來一起旅行,他以為在羅莉塔的飲料中下藥,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猥褻她。結果藥對羅莉塔全無效果,相反第二天清晨羅莉塔主動挑逗亨伯利,發生關係。亨伯利然後告知羅莉塔她的母親已經去世,至此羅莉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接受了必需和繼父生活下去的這個現實。 亨伯利帶著羅莉塔以父女的身份沿著美國旅遊,他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羅莉塔,以及繼續滿足自己對她的慾望。羅莉塔長大後,開始討厭繼父,她意識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這種亂倫狀況好」。於是她開始跟年紀相當的男孩子交往,並藉著一次旅行的機會脫離繼父的掌握,一開始亨伯利瘋狂的尋找,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
  三年過去,一日亨伯利收到羅莉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亨伯利給了她400美元現金和2500美元的支票還有把屋子賣了買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約。他要求羅莉塔說出當時拐走她的人。羅莉塔告訴他那人正是奎迪(Quilty)( 作品中被女主角認為是東方天才哲學家),其為學校演出的劇作家,並告訴他,她和奎迪出走後,因為拒絕了奎迪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攝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迪趕了出來。亨伯利請求羅莉塔離開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絕了這個要求,亨伯利傷心欲絕。他追蹤並槍殺了奎迪。最終,亨伯利因血栓病死於獄中,而17歲的羅莉塔則因難產死於1952年聖誕。
  《羅莉塔》最令人嘆服的成就之一就是,作為一個移民作家的納博可夫比絕大多數土生土長的美國作家更逼真地創造了美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但這種「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並沒有給亨伯利的慾望世界賦予任何社會學意義上的現實感。納博可夫始終是一個醉心於操縱幻覺的魔術師。
  和納博可夫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亨伯利是一個化了裝的極端個人主義的藝術家。他稟然敏感,想像力豐富,但近於偏執。他在小說中曾引用一位詩人的話說,「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種義務,而我們則必須賦予靈魂以美感。」當然,在《羅莉塔》中,這種所謂的「美感」既有藝術華麗的詩意,也充滿了情慾墮落者陰惡的罪惡感。[來源請求]
  改編與延伸應用
羅莉塔在1962年時因被知名導演史丹利•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改拍成同名的電影而聲名大作,該片中譯片名《一樹梨花壓海棠》[1]。
這部小說在1997年時又再被改編成電影,導演為艾崔恩•林恩(Adrian Lyne)。
  參考文獻
《羅麗泰》(Lolita繁體中譯本),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 原著,黃秀慧 譯,先覺出版社 出版(2000年),ISBN 957-607-464-9
《羅莉塔》(Lolita簡體中譯本),弗拉基米爾•納博可夫 原著,主萬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2005年),ISBN 978-7-5327-3815-1
  註釋
1「一樹梨花壓海棠」本來是蘇東坡嘲笑張先的一首諷刺詩,為七言絕句。張先在八十歲時納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妾。蘇東坡做如下的詩調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4%9B%E4%B8%BD%E5%A1%94

洛麗塔(納博科夫)---天涯線上書庫
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n/nabokefu/llt/‎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小說家、文體家、詩人、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同時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家。著名作品有《庶出的標誌》、《洛麗塔》、《普寧》、《微暗的火》、《說吧,記憶》、《阿達》、《透明》、《蘿拉的原型》等。
  生平介紹
俄羅斯出生的美國小說家、詩人、文學批評家、翻譯家、文體家。被公認的二十世紀最傑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之一。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出生於聖彼德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於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18年的文學生涯。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講授文學。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
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流行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並引發爭議。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
1962年,《微暗的火》出版,這部作品是納博科夫最奇特的作品,被普遍認為是其最佳作品。
1969年,《阿達》出版,這是納博科夫本人最鍾愛的作品,但因其晦澀難懂而使不少評論家望而卻步。
1973年因其終身成就被美國授予國家文學金獎。
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葬在蒙特勒的公墓。墓碑鐫文:“弗拉季米爾-納博科夫,作家”(Vladimir Nabokov, ecrivan)。
  俄國時期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生於俄國聖彼德堡Saint Petersburg一個富裕而顯赫的貴族家庭。納博科夫的父親,弗拉基米爾-德米特裡耶維奇-納博科夫Vladimir Dmitrievich Nabokov是一名自由派律師、政治家和記者。與他的母親埃琳娜•伊凡諾芙娜Elena Ivanovna née Rukavishnikova共育有五個子女。納博科夫的堂兄弟還包括了作曲家尼古拉•納博科夫Nicolas Nabokov
  納博科夫是家中的長子,他的童年在聖彼德堡度過。納博科夫的家庭裡使用三種語言:俄羅斯語、英語、法語,所以納波科夫在孩提時就能講三種語言。但是讓他愛國的父親懊惱的是,納博科夫在學會俄語之前,就能閱讀和拼寫英語了。
  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納博科夫一家乘船離開蘇聯,前往克裡米亞Crimea。他的父親成為了克裡米亞的司法部長。在朋友家中暫住了18個月後,克裡米亞的白軍起義失敗。於是納博科夫一家離開克裡米亞前往歐洲西部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
  西歐時期
1919年從俄國移民之後,納博科夫一家在英國定居。在英國,納博科夫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一名學生,主修動物學,還學習了斯拉夫語和羅曼語。
1922年,納博科夫遷往柏林與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語、法語、網球、拳擊等維生。1923年,納博科夫接受劍橋法文與俄文學位,並在柏林用Vladimir Sirin寫作,獲得了一些詩人與作家應有的名譽。
1922年,納博科夫的父親在德國柏林被俄羅斯君主制主義份子刺殺,原因是他盡力掩護了他們真正的目標Pavel Milyukov,一位元擁護憲法的在野黨領袖。這一關於錯誤認知而導致誤殺的情節, 反反復複出現于作者的尤其是當角色因為誤解而被暴力殺害時。例如,在《微暗的火》中,約翰-席德被錯認為是Zembla之王而被刺殺。
1923年,納博科夫母親與妹妹Elena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婦身份接受政府撫恤金。而納博科夫繼續留在柏林。在1922年時,斯維特拉娜西Svetlana Siewert曾與納博科夫訂婚,但在1923年初卻又撕毀婚約。因為她的父母認為納博科夫不能照料好她。1923年5月8日,納博科夫于柏林一個慈善化裝舞會上,邂逅了猶太律師之女薇拉Vera Slonim,兩人在1925年于柏林成婚。1934年他們的兒子德米特裡Dmitri出世。1936年,因為越來越重的反猶氛圍,維拉丟掉了她的工作。1937年,納博科夫與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漸蔓延的納粹禍亂。1940年5月,納博科夫一家為了躲避了納粹軍,乘珊普倫Champlain號渡輪前往美國。
在歐洲生活的這些年裡,納博科夫出版小說《王、後、傑克》、《聖誕故事》、《防守》、《眼睛》、《榮譽》、《黑暗中的笑聲》、《天賦》、《斬首之邀》,並發表和出版了一些翻譯作品、詩集、詩劇和劇本。劇本《事件》與《華爾滋的發明》在巴黎以俄語上演。
  美國時期
1941年抵達美國後,納博科夫一家居住在曼哈頓島。而納博科夫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10月,他遇到了艾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很快,納博科夫與威爾遜成為密友,威爾遜還為他推薦了編輯的工作。
  之後,納博科夫轉到紐約博物館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研究員,每週三於威斯利學院教授俄文。1941-1942年期間,納博科夫一家遷於麻塞諸塞州威爾斯利鎮Wellesley, Massachusetts暫住。1942年9月,他們搬到劍橋,並在那裡定居,直到1948年6月。通過美國巡迴演講,1944-45年納博科夫曾作為俄語教授回到過威爾斯利。1945年,納博科夫與薇拉成為美國公民。1948年,任康奈爾大學俄國與歐洲文學教授。他在康奈爾的學生金斯伯格成為了後來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期間,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尼古拉-果戈裡》、《俄國三詩人》、《庶出的標誌》、《故事九則》、《確證》等書。
  納博科夫在每年夏天在附近山脈進行的“收集蝴蝶之旅”時寫出了《洛麗塔》。他的妻子維拉充當了“他的秘書、打字員、編輯、校對、翻譯、書目編制人、經紀人、業務經理、法律顧問、助理和司機”當納博科夫試圖燒毀未完成的草稿時,是維拉攔住了他。納博科夫稱維拉是他一生所見過的最好的女人。
1952年,納博科夫任哈佛大學斯拉夫語文客座教授。1953年6月,納博科夫和他的家人去了俄勒岡州亞什蘭鎮Ashland, Oregon,並在米德街Meade Street租了一套房子。期間他完成了洛麗塔,開始寫作小說普寧。1953年10月1日,他和他的家人返回紐約伊薩卡島Ithaca, New York。後來他在那裡教授年輕的作家湯瑪斯•品欽Thomas Pynchon
  1955年,《洛麗塔》遭四家美國出版社拒絕後,由巴黎之Olympia Press出版。1958年,《洛麗塔》在美國出版。這期間,他還出版了《菲雅爾達的春天》、《普寧》、《納博科夫十三篇》,並與獨子Dmitri合譯出版萊蒙托夫小說《當代英雄》。
  蒙特勒時期
《洛麗塔》獲得的巨大反響,使納博科夫有足夠的金錢回到歐洲,獻身於寫作事業。
1961年10月1日,他和維拉搬到瑞士蒙特勒Montreux的蒙特勒皇宮酒店直至他生命完結。
1977年,納博科夫在洛桑患嚴重支氣管充血,同年7月2日,納博科夫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他的遺體火化後埋葬在蒙特勒的公墓。
  作品特徵
納博科夫前後期的創作在基本主題和結構手段上的連續性是很突出的一個特徵,從最初那部表現懷鄉愁恩和移民生活的《瑪麗》到他七十歲時所寫的那部大掉書袋的探索亂倫愛情之作《阿達》莫不如此。
納博科夫否認自己的創作有政治或道德的目的,對他來說,文學創作是運用語言進行的一種對現實的超越,因為“藝術的創造蘊含著比生活現實更多的真實”,他認為藝術最了不起的境界應具有異常的複雜性和迷惑性,所以他的作品致力於用語言製造撲朔迷離的時空迷宮,製造個人的有別於“早已界定”的生活與現實,顯示出一種華美玄奧新奇的風格;此外,納博科夫在昆蟲學方面具有的興趣和研究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對事物的觀察與描述顯示出一種細緻入微和精巧的特色。
  納博科夫作品的中心主題是以各種象徵手段表達藝術本身的問題。表面上,《防守》描寫下棋,《絕望》描寫謀殺,而《斬首之邀》是個政治故事。實際上,這三部作品都在議論藝術,而這些論述才是理解全書的關鍵。納博科夫最優秀的俄文小說《才能》(1963)是他從模仿某類作品形式達到諷刺目的的創作手法的開始。
  他用英文寫作的頭兩部作品成就不大,1954年,《洛麗塔》完稿後,“對幾個上了年紀閱讀能力差的人來說,是一部令人憎惡的小說”,於是先後遭到四家神經緊張的美國出版社的拒絕。此書在美國盡人皆知,是把它當做一本“黃書”來讀的。從1955到1982年間,此書先後在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遭禁。  1955年9月,歷經挫折之後,《洛麗塔》終於在巴黎得到奧林匹亞出版社認可,並獲得出版。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況也是如此。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網際網路上鍵入主題詞“洛麗塔”,所搜出的全部網頁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面對不同的議論,納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確:“在現代,‘色情’這個術語意指品質二流、商業化以及某些嚴格的敘述規則,那也是千真萬確的。因此,在色情小說裡,必須有一個個性描寫場面。此外,書中描寫性的場面還必須遵循一條漸漸進入高潮的路線,不斷要有新變化、新結合、新的性內容,而且參與人數不斷增加(薩德那裡有一次花匠也被叫來了)。因此,在書的結尾,必須比頭幾章充斥更多的性內容。”納博科夫也說:“《洛麗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說。”
這部小說塑造了一個無英雄氣質的人物赫伯特。他對年輕少女有著不可抗拒的情欲。其實,這是納博科夫的又一篇寓言故事,從淫欲來檢驗愛情。小說《微暗的火》(1962)是由一首長詩和對長詩的長篇議論組成。它發展並完善了納博科夫作品獨樹一幟的結構形式。《阿達》(1969)是他最費解的作品,採用世系家族小說的形式,同時運用俄、英、法三種文字,並概括應用了以往作品中的一切主題。
  個人榮譽
除小說詩歌外,還發表過貶抑湯瑪斯•曼的評論,和4卷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譯作和論述。70年代,他的聲望達到頂峰,被譽為“當代小說之王”。
  文學講稿
這本講稿內容所選作品大約可看成英文系學生必讀有關歐洲文學的書單:簡攠斯汀的《曼斯菲爾莊園》、狄更斯的《荒涼山莊》、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普魯斯特的《在斯萬家那邊》、卡夫卡的《變形記》以及喬伊絲的《尤利西斯》等一共七本,其中《變形記》和《化身博士》還只能算是中篇而已。為什麼是這些作品呢?這裡充滿獨特偏頗的品味和無意間建立起來的選擇。
  1950年他在康乃爾大學開歐洲文學課程,之前和當時著名評論家,亦即《到芬蘭車站》一書作者艾德蒙威爾遜通信時,曾詢問可否建議上課書單,其中至少包括兩位英國作家。威爾遜立即提議簡攠斯汀和狄更斯,納博科夫回信表示他從不讀女性作家,她們屬於不同層次範圍,比如說說看,《傲慢與偏見》好看在哪裡?威爾遜說,試試《曼斯菲爾莊園》,奧斯丁肯定是英國文學最偉大的六位作家之一(威爾遜權威地認為其它五位是莎士比亞、彌爾頓、斯威夫特、濟慈以及狄更斯)。納博科夫勉為其難接受,備課時還真為奧斯丁的這本小說寫出許多獨到不凡的見解。我懷疑這本小說很可能是他這輩子所讀過的唯一女性作家所寫的作品,在文學上,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男人沙文主義者。
  在1950年代,納博科夫算得上是後來羅蘭巴特及蘇珊儠周格《反詮釋》等所提倡“新批評”觀念的先驅:文學偉大與否,不是看故事或意念的表達,而是看文字和風格。納博科夫在本書中開宗明義講得很清楚:“文字風格和結構是一本小說的精華,偉大的思想都是空洞的廢話。”湯瑪斯曼是他心目中的第一號眼中釘;俄國文學中他的最愛的是普希金、果戈裡、托爾斯泰、契訶夫、別雷、勃洛克。
  他討厭的名家除了偉大的曼之外,還包括鼎鼎大名的康拉德和福克納,為什麼他會那麼討厭他們?坦白講,還是很少人弄得清楚,也許只是看不順眼而已。至於他最痛恨的人則非佛洛德莫屬,有一次訪問時,對方提到有人用佛洛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去詮釋《洛麗塔》,他當場氣到快要跳腳了。
  納博科夫當年教書時,準備這些講稿,不管其中充斥著多少的武斷和偏見,但不能否認的是,他藉此教導了學生學會使用尖銳的眼光去讀文學作品,並從而學會思考與文學有關的一切,簡單講,就是學會讀書和思考,這是他當時的學生後來回顧和他一起學習時受益無窮的地方。
  納博科夫的藝術觀:納博科夫有很多深刻的偏見:“風格和結構是一部書的精華,偉大的思想不過是空洞的廢話。”他認為偉大的作家集三者於一身:講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師。他強調的是後者,認為大作家最要緊的是大魔術師。他並不看好現實主義,認為這是一個偽名詞。他崇拜純藝術,稱文學作品為神話故事,強調作品的虛構性。
  他說:“文學是創造,小說是虛構。說某一篇小說是真人真事,這簡直是辱沒了藝術,也辱沒了真實。”他認為“狼來了”的故事就是絕妙的文學,因為在叢生野草中的狼和誇張故事中的狼之間有一個五光十色的過濾片,一幅棱鏡,從而形成一種藝術所需要的迷幻效果。
  他反復重申,“任何一部傑出的藝術作品都是幻想,因為它反映的是一個獨特個體眼中的獨特世界。”他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同於他人的世界。因為大多數客觀詞彙各自都有完全不同的主觀含義。事實上,人們的這種主觀生活是如此的強烈,以至於它能使所謂的客觀存在成為一個空洞的、破碎的外殼。
  他的作品同樣體現了他的藝術觀。在這部講稿裡,這位富有朗誦天賦的教師飛光溢彩的語言,才氣橫溢的講授,情趣昂然的機智,他身上的藝術氣質和科學的精確巧妙地融為一體,使他成為了一個奇妙的魔術師。他為他的學生,為我們這些今天的讀者,鋪展開了一個多麼美妙奇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勝景處處,芳草萋萋,落英繽紛,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納博科夫的閱讀觀:他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要先入為主,因為這樣第一步就走錯了,而且會越走越偏。而是要“把它當作一件同我們瞭解的世界沒有任何明顯聯繫的嶄新的東西來對待”,研究得越周密越好。
  所以,首先請做一個優秀的讀者,一個成熟的讀者,一個思路活潑、追求新意的讀者。而這樣的讀者只能是反復的讀者,在反復閱讀中尋覓作者情感的蛛絲馬跡,尋找細節。
  他認為閱讀不是從書中尋找一個情感的寄託,或是舊日風景的回味,或者把自己當作書中的一個人物,也不是學會如何生存,也不是學術的目的,他認為這些都是等而下之的閱讀。一個優秀的讀者應該去感受藝術滿足的顫慄,去分享作者的情感,(而不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那種創造的喜悅與艱難。不是圍繞書來談論書事,而是直接走入一部名著的中心,走到作品活生生的心臟中去。
他提倡用脊椎骨閱讀,認為它的“微微震顫是人類發展純藝術,純科學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洩形式。”
  他不光自己在講授中緊緊抓住作品的細節,還一再對學生說:“擁抱細節吧,那些不平凡的細節。” 如同納博科夫品評他最心愛的狄更斯一樣,我們由衷地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用純真、易感受美的目光第一次注意到了這些細節”,並講述出來,讓我們也學會了探幽尋奇的閱讀方式。我似乎可以看到納博科夫在課堂上的表情、語氣和他擊節歎賞的熱情。他是真正鑽進了書裡,鑽進了作者的腦子,同時又站在作品旁邊,對其進行細緻剖析。他對作者的解讀,我們不難推斷出,他對這些作品讀了很多遍,讀得非常細。連他出給學生的試題都是這樣的:賴昂對愛瑪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樣的?/愛瑪讀過什麼書?最少舉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愛瑪的眼睛、雙手、陽傘、髮型、衣著以及鞋。/諸如此類的問題,讀過《包法利夫人》的你會做嗎?納博科夫說,講這些課是想本著一種愛慕的心情,細細把玩,反復品味。因為這位把玩者有著一顆晶瑩剔透的心,對文學有著一雙敏感“毒辣”的眼睛,因而別有了一種精彩。
  納博科夫的閱讀方式:在這部書的扉頁上印有納博科夫的一句話:“我的課程是對神秘的文學結構的一種偵察。”他正是從作品的結構與風格出發來破解這些優秀作品的秘密的。
  他說:“一個讀者若能瞭解一本書的設計構造,若能把它拆開,他能更深地體悟到該書的美。”“我這課堂特別像偵探活動,要查出文字構造的奧秘。但是請記住,我在這兒所討論的遠非問題的全部。有許多事情――各個主題和主題的各個側面。――是需要你們自己去發掘的。一本書就像一口結結實實塞滿東西的大箱子。海關官員不過是插進一隻手去,例行公事般地掏一下,而覓寶的人則不會放過每一根線頭。”於是在他的課堂裡,無數個線頭被他牽扯出來,扯出作者的思想和他對這些作品的看法。多次閱讀和豐富細膩的心靈是產生這些文字的先決條件,花繁葉茂的解讀是從飽滿的閱讀根系中孕育出來的。
  他的條分縷析是建立在細讀深思的基礎之上的,無論解讀還是剖析,都以熱血燃燒的情感為前提。真正進入文本,而不是用各種理論來肢解、注釋作品。――我們很多理論家就是這樣做的,滿篇論文裡看不到作者作品的思想。只有寫作者的自以為是,只有理論名詞的桀曲聱牙。――不進入作品就不能瞭解作品,不細讀作品沒有資格解讀作品。在這篇講稿裡,閃爍著作者的真知灼見,跳躍著他的性情和好惡,我們甚至可以誇張地說通過講稿,我們觸摸到了他的心跳。他是真正讀懂了這些作家的優秀讀者。
  看看納博科夫對這些一流作家風格的概括:他說簡•奧斯丁有著“特殊的笑靨”,指她的敘述中總有那麼一點點微妙含蓄的諷刺,但是非常溫和,是帶著笑容的戲謔。熟悉奧斯丁作品的讀者看看這個概括是否會會心一笑呢?
  他對狄更斯簡直愛到了骨髓,他並不掩飾自己的熱愛,他說:“如若辦得到,我真想把每堂課的五十分鐘都用來默默地思考、潛心地研究狄更斯,讚歎狄更斯。然而,我的工作是對那些冥想和讚美加以引導,給予理性的說明。”他對狄更斯在語言和修辭的精妙把握,在比喻、重複、音韻等運用方面擊節歎賞,認為他的語言能用強烈訴諸官能的修辭喚起逼真的感覺。稱讚他塑造了群星攢聚的人物和主題,就連一個向空中拋兩便士又接住的過場人物都寫得過目難忘。
他用“多聲部配合法”來概括福樓拜作品裡高度精巧的藝術結構,認為他的小說將諷刺與悲憫相當精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他稱讚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具有一種令人愉快的葡萄酒的味道。”
在講授普魯斯特的時候,他說,這部作品是由感覺、知覺向情感方向的衍變,那如潮水般在心中湧來退去的往事,由渴望、嫉妒和富有詩意的嫉妒之情等構築成的綿延起伏的情感波瀾,所有這些加在一起,構成了這部宏偉而又極其空靈的並透視出深邃意蘊的作品。他以一個例子說明普魯斯特的語言風格:“這層薄霧宛如靜謐中的沉睡。”指出這個句子裡比喻套著比喻,是對常識的打擊,從而顯示出極其豐富的內容。
  他同時給予了卡夫卡極高的評價:“他(卡夫卡)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德語作家。與他相比,像里爾克一類的詩人,或者說像湯瑪斯•曼一類的小說家,不過是侏儒或者泥菩薩。”大膽的蔑視和熱烈的敬仰在此匯作一處。他把斯蒂文森與卡夫卡作比較的時候,指出前者是二維性質,而果戈理-卡夫卡的小說則有五維六維。
  在“跋”中,納博科夫承認,這種對名著結構與風格的研習,沒有實用價值,不能教給人去處理生活中問題的方法,只是“純粹的奢侈品”,但是它能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充滿靈感的精緻的藝術品所提供的純粹的滿足感,“那麼,儘管你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跌跌撞撞和愚笨可笑的錯誤,生活內在的本質也同樣是靈感與精緻。”
  我們讀到這些準確解讀的文字,“如相認般怦然心動了。”一個評論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讀者,應該讓自己用全身心的熱情去擁抱作品,去體察、關懷、追問作者的心靈,他是怎樣在寫作,而不是一味去問他為什麼這樣寫。後一個問題我們問得太多太濫太粗糙了。長久以來我們過多地流連於中心思想、主題的揭示,而忽視了對藝術和美的探索。
  每年誕生的論文或書評可以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但是很多評論似乎偏離了本真的文學,熱衷於嶄新的理論名詞,在概念與概念之間掙扎。手術刀般的剖解之後,作品不見了,作品的美不見了,只剩下了支離破碎。
  而即使是在講稿之中,納博科夫語言天才的本領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能夠就像讀一本趣味橫生的小說一樣來讀它。讀其語言,仿佛面對其人,聽其抑揚頓挫或低徊婉轉的發言,全都充滿激情,表情歷歷,其品質、脾氣、好惡、知識、見解、性情……都如同耳聞目睹,給人薰陶、涵詠。他的幽默機智的語言俯拾皆是,那略帶揶揄的口吻,深藏若虛的暗示,清晰簡潔的評價,變化多端的技巧,都令人讀後大為受益。
  代表作品
  洛麗塔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這是小說《洛麗塔》的開頭,男主人公亨伯特的告白,女主人公多洛蕾絲•黑茲,可他管她叫洛麗塔。他們第一次見面時,亨伯特39歲,洛麗塔12歲。所以,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也把這個故事稱為《一個白人鰥夫的自白》。
  《洛麗塔》完成於1953年底。納博科夫寫了整整五年,因為題材涉及到敏感的戀童問題,他最早希望匿名出版。可他又不那麼甘心,所以在小說裡安排一個叫薇薇安•達克布魯姆(Vivian Darkbloom)的角色,這其實是他英文名字Vladimir Nabokov的重新排列組合。 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洛麗塔》的手稿在美國各大出版商手上流傳,但沒有一家願意印製發行這本“不道德”的小說。
遭遇一輪碰壁與警告後,納博科夫在譯者的建議下跟巴黎的奧林匹亞出版公司簽訂了合約,以自己的本名推出《洛麗塔》,並於1955年9月在法國發行。在納博科夫眼中,奧林匹亞出版的讀物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是“淫穢垃圾”的純色情文學,可這家公司後來還首發了威廉•巴勒斯的《裸體午餐》,也在先鋒文學的歷史上留下了一筆。
  《洛麗塔》出版後在歐洲引起軒然大波,到1956年底,先後在英國和法國被政府列為禁書。英國出版商奈傑爾•尼克爾森(Nigel Nicolson)甚至因為這本書在議員競選中失利,斷送了政治生涯。值得一說的是尼克爾森的父母,兩人均是身世顯赫的貴族後裔,但在私生活方面都是備受爭議的雙性戀者。他的母親維塔•薩克維爾-韋斯特(Vita Sackville-West),在上世紀20年代曾是女作家佛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同性夥伴,後者以維塔為原型創作了幻想小說《奧蘭多》。奈傑爾•尼克爾森把《奧蘭多》稱為“文學史上最長最感人的情書”。他對納博科夫和《洛麗塔》的好感,也許是不言而喻的。
直到1958年8月,《洛麗塔》終於在美國出版,上市三周銷量就超過了10萬冊。在美國達到如此成績的,之前只有一次,那是1937年的《飄》。不久,30歲的電影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注意到這部小說,並很快買斷了電影改編權,為了防止類似題材競爭,他甚至買下了納博科夫的另一部小說《黑暗中的笑聲》。
  1959年夏天,庫布裡克完成了史詩巨片《斯巴達克斯》的前期拍攝,此時《洛麗塔》在全球的銷量已經超過1400萬冊。那年7月,庫布裡克跟製片人詹姆斯•哈裡斯(James B. Harris)邀請納博科夫親自改編劇本,並約他到好萊塢會面。起初,納博科夫根本不想對自己的作品做出任何改寫,但他有個畢生的愛好,收集蝴蝶標本,可想到能在夏天前往西海岸,於是就跟妻子一起去了。考慮到當時的電影審查制度,庫布裡克告訴納博科夫,劇本要改的地方不少,比如要暗示男女主角曾秘密結婚,還要改大洛麗塔的年齡等等。納博科夫在塔霍湖邊住了一個星期,沒有找到什麼稀有的蝴蝶,最終推掉了這份工作,動身前往歐洲。
  1959年12月,身處瑞士盧加諾的納博科夫突然得到“啟示”,號稱找到了一種處理《洛麗塔》電影劇本的動人方式。與此同時,他收到來自美國的電報,庫布裡克再次邀他編劇。
  這樣的巧合下,納博科夫決定接受邀請。次年3月,他抵達好萊塢開始編寫劇本。三個月後,納博科夫交出一份厚達400頁的劇本,庫布裡克讀完告訴他,要按這個本子拍,電影將長達7小時。於是,納博科夫又改了三個月,並保持著難得的熱情,甚至給自己安排了一個類似希區柯克式的客串角色,他想演個捕捉蝴蝶的路人。庫布裡克在拿到劇本第二稿後,告訴納博科夫寫得不錯。納博科夫覺得倆人合作貌似還算愉快,儘管導演沒安排他去客串演出。
  1962年6月,納博科夫受邀參加電影《洛麗塔》的首映式。直到電影放完,他才發現影片幾乎被完全改寫,他劇本中的內容只用了一些片段,據他估算應該不到20%。庫布裡克自己重寫了整個劇本,儘管署名編劇的還是納博科夫。

《洛麗塔》為納博科夫贏得了一項奧斯卡改編劇本的提名,估計他也覺得莫名其妙。
  納博科夫此後再也沒有寫過任何劇本。1973年,他整理出版了《洛麗塔:電影劇本》,將自己的原作公之於眾。他在序言中這麼寫道:我一邊為浪費了我的時間而深為惋惜,一邊又對庫布裡克的毅力不勝欽佩,因為他前後有六個月都在忍受著一件無用的作品發展成形的折磨。
  《洛麗塔》是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流傳最廣的作品,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洛麗塔》已被改編成電影。 另有與此相關的歌曲、名詞和時尚風格。
  《洛麗塔》最令人嘆服的成就之一就是,作為一個移民作家的納博科夫比絕大多數土生土長的美國作家更逼真地創造了美國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但這種“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並沒有給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賦予任何社會學意義上的現實感。納博科夫始終是一個醉心於操縱幻覺的魔術師。
和納博科夫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亨伯特是一個化了裝的極端個人主義的藝術家。他稟然敏感,想像力豐富,但近於偏執。他在小說中曾引用一位詩人的話說,“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種義務,而我們則必須賦予靈魂以美感。”當然,在《洛麗塔》中,這種所謂的“美感”既有藝術華麗的詩意,也充滿了墮落者陰惡的罪惡感。作為他的欲望物件,洛麗塔只不過是亨伯特意識的產物,是他異想天開地企圖從外部的現實和時間中搶奪出來的一個幻想。
小說描述了一位從法國移民美國的中年男子亨伯特•H•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少年時期,與一14歲的少女安娜貝兒發生了一段初戀,最後安娜貝兒因傷寒而早逝,造就了亨伯特的戀童癖(The child love),他將“小妖精”定義為“九到十四歲”。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婦拋棄,後來又迷戀上女房東Charlotte Haze的12歲女兒洛麗塔(Lolita),稱呼她為小妖精。
  洛麗塔恣意的挑逗亨伯特,使得亨伯特無法自拔,為了親近這位早熟、熱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東為妻,成為洛麗塔的繼父,他利用零用錢、美麗的衣飾等小女孩會喜歡的東西來控制洛麗塔。小說中的女孩原名桃樂莉•海茲(Dolores Haze),西班牙文發音的小名為洛麗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為書名。後來女房東發現自己的丈夫與女兒的不倫之戀,一時氣瘋往外跑,被車子撞死。亨伯特將洛麗塔從夏令營接出來一起旅行,兩人盡情的纏綿。洛麗塔在和繼父旅行的過程中被劇作家奎爾蒂帶走了。奎爾蒂在洛麗塔十歲的時候就見過她了。那時候洛麗塔就喜歡他了。但是奎爾蒂是個變態狂,強迫洛麗塔在他面前和別人拍色情電影,洛麗塔不接受他就把洛麗塔趕走了。然後洛麗塔過著近乎流浪的生活,然後遇到了後來的丈夫。 一日亨伯特收到洛麗塔的來信,信上說她已經結婚,並懷孕了,需要繼父的金錢援助。亨伯特給了她400美元現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還把屋子賣了,買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約。洛麗塔拒絕了亨伯特再續前緣的要求,亨伯特傷心欲絕,他槍殺了那個帶走洛麗塔的劇作家奎爾蒂,1952年亨伯特因血栓病死於獄中。十七歲的洛麗塔則因難產而死。
  1954年,《洛麗塔》完稿後,“對幾個上了年紀閱讀能力差的人來說,是一部令人憎惡的小說”,於是先後遭到四家神經緊張的美國出版社的拒絕。此書在美國盡人皆知,是把它當做一本“黃書”來讀的。從1955到1982年間,此書先後在英國、阿根廷、南非等國家遭禁。
  1955年9月,歷經挫折之後,《洛麗塔》終於在巴黎得到奧林匹亞出版社認可,並獲得出版。在寬容的法國出版後,屢屢被批評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說,也是由於這部小說一眼看去必定會產生的這種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況也是如此。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英特網上鍵入主題詞“洛麗塔”,所搜出的全部網頁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關於小說,爭議的焦點自然是有關藝術的社會責任問題。《紐約時報》的一篇書評稱:“《洛麗塔》無疑已是圖書世界的一樁新聞……”《洛麗塔》爭議的關鍵和最令人難解的是,納博科夫對道德問題顯得很沒興趣。許多人的閱讀動機可能確實出於要看一看《洛麗塔》到底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讀者總是由它聯想到因為色情描寫而引起世界性爭議的《尤利西斯》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位論者自覺找到了被這種含混性掩埋了的真義,稱《洛麗塔》是“衰老的歐洲誘姦年少的美國”的象徵,但另一位論者卻發現:《洛麗塔》是“年少的美國誘姦衰老的歐洲”的寓言。
  面對不同的議論,納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確:“在現代,‘色情’這個術語意指品質二流、商業化以及某些嚴格的敘述規則,那也是千真萬確的。因此,在色情小說裡,必須有一個個性描寫場面。此外,書中描寫性的場面還必須遵循一條漸漸進入高潮的路線,不斷要有新變化、新結合、新的性內容,而且參與人數不斷增加(薩德那裡有一次花匠也被叫來了)。因此,在書的結尾,必須比頭幾章充斥更多的性內容。”納博科夫也說:“《洛麗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說。”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洛麗塔》,但或許正因為如此,截止21世紀初,納博科夫也沒有在中國產生真正的重大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對第一個譯介納博科夫的梅紹武來說更是如此—— “我是第一個介紹納博科夫進入中國的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上海譯文出版社要出一套書介紹美國文學,找到我的時候,我就選擇了納博科夫,因為他當時是西方很重要的一個作家,被稱為‘小說之王’。
  他們本來要我翻譯《洛麗塔》,但我拒絕了,這個小說講的是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姑娘談戀愛,我不太喜歡,覺得它和我們中國的道德不太相符。但後來我看到評論,說它諷刺了美國社會,還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不要把它當做一部黃色小說。出版至今,它在美國也得到很高的評價,我想,它還是一部好作品吧。
1985年,一位美國作家到我家裡來聊天,聽說我翻譯了《普寧》,就建議我翻譯《微暗的火》,說它是納博科夫最好的作品。我看了之後覺得這部書太難翻譯了,李文俊建議我選譯。我花了半年的時間翻譯了其中幾章刊登在《世界文學》上。1999年的時候,我才又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把它全部翻譯了出來。
  納博科夫好用生僻的古典字,翻譯他的書得備一本《韋伯斯特國際大詞典》。他的文筆晦澀,頭一遍讓你雲裡霧裡,第二遍理出些頭緒,第三遍才能茅塞頓開。所以,翻譯自有翻譯的樂趣。像納博科夫就盡製造謎語,有時我怎麼也想不明白,等到豁然開朗就會很高興。
  納博科夫的作品在世界上很有名,但在中國知道他的人不多,大約是因為他沒有象米蘭昆德拉那樣被宣傳得厲害。
  《洛麗塔》當時的風行一時就是因為讀者們的這類雙重興趣。內容的奇特與寫作的精妙使它成為一本雅俗共賞的書。
  《洛麗塔》的成功,立即把作者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昇華為一位國際知名人物。在一個訪問記中,納博科夫告記者道:“出名的是洛麗塔,不是我。”這是他的謙虛。納博科夫的名字不但在國際文壇上響亮,而且也成為出版界的暢銷商標,他出生於一八九九年,到了一九五八年才在西方享受盛名,當時已六十歲。他的成功可以作為對那些年近花甲而尚在苦苦耕作的未成名作家們的鼓勵。
《洛麗塔》初版僅五千本。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讀了以後,在倫敦《泰晤士報》寫評論,把它稱揚為一九五五年最佳三部小說中之一部。此後,《洛麗塔》就不脛而定,成為國際暢銷書。
  格林與威爾避及書局編輯的見解不同點是在,前者所看到的是文學與文字,後者卻只看到了浮面的淫意淫詞。《洛麗塔》的最後在文壇的勝利可以說全是格林的功勞。格林予以佳評後,美國的小型文學雜誌《鐵錨評論(AncIIor Review)也予注意,節錄登載,這家雜誌當時的年輕編輯即是目前主持《紐約書評》雙週刊編務的傑遜。埃浦斯坦。不久美國與英國的書局也改變原意,陸續在英、美、加拿大出版了《洛麗塔》。
  當《洛麗塔》初版在巴黎由奧林比亞書局出書時,英國政府當局曾要求法國政府查禁。
  在英美問世後,英國內閣也曾開會辯論,但是沒有禁售。新西蘭則後來一度禁售。
《洛麗塔》在美國由普特南書局於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出版,立即成為暢銷書,於一九五九年一月爬升《紐約時報》暢銷書目單第一位!(最終被另一個俄籍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擠出寶座。)當時多半的書評都把評論集中於所謂“洛麗塔事件”的糾紛,而不是小說的文學藝術價值。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是納博科夫所有小說中最奇特的一部。它怪模怪樣的一問世,差點把正統的批評家嚇著,甚至連先鋒批評家也認為它不是小說,例如大衛•蘭普頓認為它的“雜交形式”使人對“小說”一詞的意義產生懷疑。
  這部小說由前言、一首四個篇章的長詩、評注和索引組成。單看這以評注為主體的四板塊結構就不能不令人生疑。據說納博科夫是在翻譯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過程中產生了靈感,其注釋部分的頁碼超出譯文部分達十倍之多。作為一個前衛性的探索作家,納博科夫一直在尋找獨創的小說形式。這種以評注為主體的互文結構,反映了納博科夫的一個觀點:“人類生活無非是給一部晦澀難懂而未完成的傑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釋罷了。”
  “微暗的火”首先是包含四個篇章的長詩的名字,正如金波特評注部分所點明的那樣,它出自莎士比亞悲劇《雅典的泰門》第四幕第三場,也即“那位憤世嫉俗的貴族對三名竊賊談話那一段落”。莎士比亞的原文為:“太陽是個賊,用他的偉大的吸力偷竊海上的潮水;月亮是個無恥的賊,她的慘白的光輝是從太陽那兒偷來的;海是個賊,他的洶湧的潮汐把月亮溶化成鹹的眼淚。”
  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一方面金波特從謝德詩歌中偷來了銀色炫目的光讓眾人關注他的贊巴拉故事,另一方面,謝德所寫的詩歌也像太陽一樣,也是個賊。它以無可置疑的崇高藝術引誘了金波特離題卻精彩的注釋並竊奪了該注釋的合法性。
這部小說的結構確實十分奇特,全書是以“前言”、“詩篇”、“注評”和“索引”四部分組成;前一部分
  是999行詩,僅占全書十分之一,後一部分則是對長詩所做的繁瑣注釋,“前言”和“索引”也純屬虛構。納博科夫的意圖是要讀者與作者合作,通過反復對照閱讀,自行在頭腦中構成一個曲折的故事情節。這部作品恰恰又與納博科夫自己的寫作方法吻合。他一般在創作時並非按順序一章接一章地寫下去,而是零零碎碎地寫在卡片上(《微暗的火》中的主人公謝德就是這樣寫詩),最後再把它們顛來倒去的整理安排成篇。納氏還喜歡用冷僻的詞藻,因此,有的西方評論家說他操縱筆下人物如操縱木偶,語言如蝶翼上絢麗的色彩(納氏本人是位收集蝴蝶品種的業餘愛好者),認為他是福克納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一位作家,或是喬伊絲以來最有風格、最具獨創性的作家。
這篇小說梗概是:詩作者是美國阿巴拉契亞州(虛構的州名)的著名詩人、華茲史密斯大學教授約翰•謝德。這首分成四章的詩一共有999行,謝德花了不到20天寫完。後來有一名罪犯誤認謝德是判他入獄的法官而將他槍殺。(謝德住在法官的隔壁,長相也有點像法官。)
  真正住在法官房子裡的另一個教授查理斯•金波特實際上是遙遠的“白色國度”贊巴拉國的前國王,1958年5月1日被廢黜後隱姓埋名躲到這個美國大學裡教書。他一天到晚沉浸于贊巴拉的歷史之中,憂心忡忡地等著一個化名格拉杜斯的殺手來殺他。當他得知謝德在寫一首長詩的時候,想讓謝德把贊巴拉的歷史寫進這首詩裡,讓真實的贊巴拉永存於偉大的詩中。謝德很有名,在美國的詩人排名中“差一步排在弗羅斯特之後”。在遙遠的贊巴拉,謝德的詩作也曾膾炙人口,連王后迪莎都曾把謝德的詩抄在自己的摘記本裡。
金波特決心已下,題目都替謝德想好了,叫《孑然一身的國王》。但謝德雖然對贊巴拉的故事有興趣聽一聽,卻不想寫進自己的詩裡,對金波特的追問一直以哼啊哈的態度來打發。謝德去世之後,金波特拿到了手稿,讀完之後,氣憤地發現這首詩裡,“我一直懷著催眠師的耐心和情人的激情催逼他接受我所提供的錯綜複雜的題材,根本就一點也沒有。”這是首什麼詩呢?金波特刻薄地說這是“一位阿巴拉契亞地區的知名人士模仿蒲柏的韻律風格寫的一首相當老派的自傳體敘事詩。”
  金波特沒有洩氣,他決心利用他獨有的財富——手稿來行使他的編輯權,撰寫他獨特的注釋。他聲稱:“我在詩中,尤其是啊,尤其是在那些寶貴的異文中,這兒那兒都發現了不少我那種思緒的迴響和彩飾亮片兒,我那光榮業績泛起的一陣陣漣漪餘波。”經過仔細地分析甄別,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異文”許多是金波特自己杜撰的。另外,據金波特自己解釋,“我對這首詩的注釋,不過是試圖揀出那些迴響,細緻的火浪,微暗的點點磷光和無數潛在的受惠於我的地方罷了。”
  這本小說還有另幾種讀法,喜愛金波特的讀者可以發現金波特可能是那家學府俄語系中的一個腐儒教授波特金,幻想自己成了贊巴拉國王。而喜愛謝德的讀者可以發現書中虛構的阿巴拉契亞可能就是贊巴拉,長詩和注釋也可能皆出自詩人謝德之手,等等。調皮的金波特最後還意味深長地說了:“我也許在另一個校園裡,變成了一個上了年紀,快樂而健康,異性戀的俄國佬,一名流亡作家,沒有名望,沒有未來,任什麼也沒有,而只有他的藝術。”
  《微暗的火》是對小說體裁的一次極為成功的顛覆,它的後現代性還表現在主旨的轉變。它是一本絕對的認識論不確定性文本,對它至少有六種明晰的假設:
(1) 金波特一直在講真話並只講真話。謝德的詩《微暗的火》確實是金波特本人的傳記,一部間接的,掩飾得很絕妙的傳記。金波特就是查理斯二世,贊巴拉前國王。
(2) 金波特確實是贊巴拉的流亡國王,他的故事是真實的,但是他錯誤地把謝德的詩當成他自己生活的曲折的反映。
(3) 金波特是俄國流亡者,本名叫波特金。關於贊巴拉的一切全是幻覺。不言而喻,謝德的詩肯定與贊巴拉國無關。
(4) 金波特是俄國流亡者,不僅贊巴拉是幻覺,連有關謝德的一切都是幻覺。
(5) 謝德沒有死,因此也就沒有什麼金波特、波特金或查理斯。
(6) 一切——贊巴拉及國王、謝德和他的詩是被一個既不叫謝德也不叫金波特的人構建出的。他是誰?或許是納博科夫?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因此我們知道在發生一些事情,卻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這麼大的認識困惑必然導致了認識的崩潰和對本體的質疑。如果我們相信前面兩個假設,王國就存在;反之,就不存在。這樣在《微暗的火》中,我們就從現代主義的“世界能否認識”轉向了“世界是什麼?”這一本體的問題。納博科夫的三部作品實現了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轉向:《塞巴斯提安奈特的真實生活》是一部現代主義的成熟作品,《洛麗塔》是過渡作品,而《微暗的火》則是典型的後現代作品,它正如瑪麗麥卡錫所說,“是一個玩偶匣,一塊瑰麗的寶石,一個上弦的玩具,一次疑難的棋局,一場地獄般的佈局,一個捕捉評論家的陷阱,一部由你自行組織的小說。”
  在這本小說裡,納博科夫的確什麼也不在乎,他沒有“總的思想要去開拓”,沒有想把道德理想灌輸給誰。在這裡,所有的情節尚在熔鑄之中,原生態的藝術全身心地展示了自身。納博科夫把滾燙的鄉愁、對藝術的迷戀、沉思的癖好、對痛苦的玩味全部包裹在熱切的幽默裡奉獻給了20世紀。儘管20世紀的讀者有他們自己讀書的習慣,“不理解幽默本身是偉大的,不需要附加什麼道德說教。”
  納博科夫由於1955年那部爭議性很大的小說《洛麗塔》而遐邇聞名,當時西方一般讀者大都視他為一部通俗暢銷書作者,納博科夫對此大不以為然。美國作家兼評論家懷特•麥克唐納認為納博科夫寫《微暗的火》,好像是帶著一種高傲的微笑,對廣大讀者說:“你們認為我是個暢銷書製造者,那就請讀讀這部作品試試看!”
  阿達
《阿達》是納博科夫晚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本人最長最鍾愛的一部大作。
但因其晦澀難懂而使不少評論家望而卻步。《阿達》的問世,如同作者另一篇風靡全球的小說《洛麗塔》一樣,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並引起了一場爭論。著名文藝評論家阿佩爾在《紐約時代》 雜誌書刊欄首頁發表文章, 稱讚作者又創作了“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說納博科夫本人已經與當代文學的三大巨擘普魯斯特、喬伊絲、卡夫卡並駕齊名。還有一位批評家要求授予納博科夫諾貝爾文學獎, 聲稱:“如果納博科夫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話, 那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該獎不配納博科夫。”
在讀者界裡,《阿達》同樣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雖然沒有《洛麗塔》那樣風靡全球,但在美國依然是當年度暢銷小說之一,名列排行榜第四,僅次於《教父》 、《愛情機器》和《一位裁縫師的自白》 。
  小說的梗概大致是:1884 年夏天,小說的男主人公14歲的少年萬溫來到阿爾季斯莊園姨媽家做客。姨媽瑪林娜有兩個女兒,小女兒名叫柳謝塔, 才8 歲。大女兒阿達12 歲,過幾天就是她的命名日。阿達不僅長得漂亮,而且顯得早熟,“性感少女” 般地迷人。萬溫剛一到來, 立即被阿達吸引住了。阿達對表哥的到來也感到高興, 因為有了一個玩耍的男孩夥伴。於是她帶著萬溫參觀莊園,與表哥一塊兒玩各種遊戲,兩人每天形影不離, 玩得非常快活。不久, 兩人漸漸地體驗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情感:不可一日不見,即使晚上睡覺時也是夢想著對方。隨著在一起相處的日子越來越多,這種感情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互相渴望著對方,特別是男主人公萬溫對表妹的佔有欲越來越強烈。起初, 他們偷偷地接吻,繼而相互擁抱,觸摸,終於有一天在大家都去看戲的晚上,他們藉口留了下來,在玩樂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偷吃了人類的“ 禁果”。自從嘗到了“禁果”的甘甜之後,他們的關係一發不可收拾,兩人利用一切場合,尋找一切機會,隨時隨地享受偷吃“ 禁果”甘甜的快樂。陽臺上,浴室裡,草叢中,樹林裡,閣樓上,琴房裡,處處都留下了他們縱享激情快樂的美好回憶。遺憾的是,暑假結束了。萬溫不得不告別美麗的阿爾季斯莊園,離開心愛的表妹阿達。分別前,兩人在林中發誓,私訂終身。分別後, 兩人用暗語通信,互吐思念之情。以後, 每年的假期萬溫都來到阿爾季斯莊園, 與阿達一起共度歡樂的時光, 同享激情的快樂。但是,他們的幽會不時被妹妹柳謝塔打攪,柳謝塔總是好奇地纏著萬溫要和他一起玩。因而,萬溫和阿達不得不想出各種辦法支走這個小淘氣鬼,或哄或騙,或打或罵,甚至恐嚇威脅。隨著歲月的流逝, 柳謝塔漸漸長大了,出落成一個標緻的大姑娘。她不僅知道了姐姐阿達與表哥萬溫之間是怎麼一回事,而且也深深地愛上了表哥, 不惜以身相許。但是風流的表哥在和她玩玩之後,卻不能給她任何許諾。深感痛苦的柳謝塔自知無法取代姐姐在表哥心中的位置,得不到萬溫的愛情,遂跳江而死, 成了愛情的犧牲品。萬溫與阿達的這種關係一直持續了10 多年。這期間,萬溫已大學畢業,開始了醫生生涯。阿達也繼承了母親的職業,進入了演藝界。一次,萬溫的父親傑蒙到萬溫的寓所裡來看望兒子,無意中發現了阿達也在這裡,他問萬溫是怎麼回事。萬溫吞吞吐吐, 不敢正面回答。傑蒙猜到了兒子的 難言之隱 , 於是與兒子進行了一場嚴肅的交談。原來, 萬溫與阿達是同胞兄妹。20 多年前,萬溫的父親傑蒙和阿達的母親瑪林娜曾是一對人,他們在一起生下了萬溫。後來由於瑪林娜演藝的職業生涯使她東奔西飛,不能經常在家照顧兒子和丈夫,於是她把這一職責交給了孿生妹妹阿克娃。天長日久,傑蒙與阿克娃的感情日漸篤深,二年後,傑蒙突然宣佈與阿克娃結婚。瑪林娜只好自食其果,帶著痛苦和腹中的阿達嫁給了傑蒙的同齡堂弟丹尼拉。1884 年,當萬溫來到阿爾季斯莊園時,他的母親阿克娃已因病去世。在父親的苦苦勸阻下, 萬溫答應與阿達分開。1905 年,阿達與一位名叫安德列的男子結了婚。但在此期間,他們仍不時地安排約會。與此同時,萬溫與阿達的親人也相繼謝世。1922 年, 當丈夫安德列去世之後,阿達立刻飛往瑞士,與萬溫匯合,兩人甜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們不時地外出捕捉蝴蝶,上山散步, 撰寫回憶錄,回憶當年的風流往事。本篇故事即是他們的回憶記錄。
  閱讀《阿達》, 我們始終感覺到作品的對話性、辯論性和顛覆性。話題可能是某種思想或觀念, 物件可能是某個作家或人物, 等等。在對話和辯論中, 作者始終以反傳統的面貌出現, 即充當反方的角色, 將傳統的思想和觀念顛覆, 樹立一種新的話語。《阿達》開篇即戲仿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篇首語“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將它換成“ 幸福的家庭各各不同, 不幸的家庭家家相似”。在這句話中看似只換了一個詞, 但整個句子的意思全顛倒了。如果說《安娜•卡列尼娜》中重點講述的是各各不同的幾個不幸家庭的故事,那麼在《阿達》中,納博科夫則強調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幸福家庭: 即萬溫與妹妹阿達組合的家庭。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因外遇伏倫斯基而導致了自己和家庭的不幸, 然而在《阿達》中,萬溫與妹妹阿達的結合卻是那麼的幸福。這裡, 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納博科夫在與托爾斯泰進行著某種對話,顛覆了後者的倫理道德觀念,提出了自己的家庭道德觀。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禁止與血緣親屬通婚或發生性關係( 即亂倫禁忌) 是人類的共識,現實生活中這種亂倫關係為人們所不齒。即使在文學作品中,雖有不少作品對這種關係進行過描寫,但卻沒有哪一位作家像納博科夫那樣如此公開大膽地描寫兄妹關係的無忌,並聲稱這種關係的正常和美好。恰恰相反,在諸多亂倫母題的作品中,我們讀到的,要麼是主人公只有精神上亂倫的欲念和渴望,而無實質性的亂倫行為,如《兒子與情人》中的莫雷爾太太對兒子的渴望,《喧嘩與騷動》中的昆丁對妹妹的欲念;要麼雖然發生了亂倫行為,但完全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如《俄狄浦斯王》 中的俄狄浦斯弑父娶母;要麼即使有亂倫行為,也是暗中往來,偷雞摸狗,決不張揚,如《雷雨》中後母繁漪與周萍的通姦;在作者的另一篇同一題材小說《洛麗塔》中,主人公亨伯特也不敢向外暴露自己與繼女洛麗塔之間的實質關係,而以父女家庭遮人耳目。總之,在以往的諸多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亂倫現象都是犯忌的,屬於被禁止行為之列。凡是有亂倫行為哪怕是只有亂倫意念的人,都要受到懲罰,這是一項傳統的遊戲規則。莫雷爾太太在失去了“情人”兒子之後,作為感情上的無家可歸者,在一無所有中一步步走向死亡;昆丁在企圖保護妹妹凱蒂的貞操完全失敗後,於精神毀滅和心靈絕望中了結了生命;俄狄浦斯在知道了真相後刺瞎了自己的雙眼;繁漪不堪心靈的重負,最後走進了瘋人院;亨伯特終於良心發現,在殺死情敵後被捕入獄卒死獄中。總之,亂倫禁忌,這是人類生活的道德準則,違背不得,誰要是違背了,破禁犯忌了,必然走向命運的悲劇結局,走向不幸。
  然而,當我們閱讀《阿達》時,我們的觀念被顛覆了,傳統禁忌被推翻了,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另外一個世界,體驗的是另一種感覺。故事發生地阿爾季斯莊園,這是一個人世間的世外樂園。在這個樂園裡,不僅自然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且這裡人們的生活也是像自然界一樣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 其樂融融。我們的主人公們就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裡, 走進了人的自然本態, 展現了人的自然本能, 體驗著人的自然情感, 享受著激情的快樂。這裡沒有什麼禁忌,只有人性與自然的和諧——靈與肉的統一。這裡我們感覺不到主人公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任何羞怯感和犯罪感,相反,卻和主人公們一道體驗著生命激情歡暢淋漓流瀉的快感。如果說,萬溫與阿達最初幾年在阿爾季斯莊園的“浪漫史”只能算作不更事少年男女在一起的玩耍和遊戲( 當時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同胞兄妹) ,那麼,幾年之後,當他們都已長大成人,特別是在傑蒙告訴兒子真相以後,萬溫與阿達如果再繼續發生性關係就是犯大忌了。按照傳統作品的處理方法,萬溫聽到父親的話後,會感到震驚,並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雖不至於刺瞎雙眼,但最起碼應該停止這種關係。然而我們的主人公卻不是這樣,他為這件事被父親發現了感到懊喪。迫于父親的壓力,他雖口頭答應離開,但實際上並沒有放棄與阿達的約會,最後發展到與阿達同居,兩人幸福和諧地生活著,直至老死。這裡,一切都顛倒了過來。傳統文學批評認為, 任何一部作品都應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而不是作者的杜撰世界,應該提出和解決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對讀者有所教益。但納博科夫卻終生反對所謂的“思想文學”,反對在他的作品中尋找道德的說教和直接的教育意義。他認為,文學既不教你什麼,也不回答“什麼是生活的意義”等問題,它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即給人們帶來“審美的愉悅”,一種與“其他存在形式相關的一種感覺,在這裡,藝術( 好奇心、柔情、善良感和興奮) 是標準 ”。 當讀者感覺到“一陣突然的冷顫” ,“毛髮倒豎” , 而這種效果不是因為實際的寒冷而是由於作者文字的敘述力量,此刻,該書的目的就達到了。
  《阿達》的故事即是納博科夫上述思想的最好說明。在這篇故事中,從頭至尾沒有涉及任何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沒有進行道德說教。副標題雖為“家庭紀事”,但卻不像傳統的家庭紀事小說那樣,通過一個家庭( 家族) 的興衰史來反映社會的變遷,也沒有通過家庭成員命運的發展來給予任何道德警示,甚至對主人公的生平傳記即生活中的大事件這些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略帶而過。相反,對阿爾季斯莊園,對主人公萬溫與阿達的羅曼史卻不惜筆墨,重金描繪,呈一種自然狀態,讓你和主人公們一道享受“多麼自由,多麼無拘無束的愛情”的體驗。
http://baike.baidu.com/view/66504.htm?fromtitle=%E7%BA%B3%E5%8D%9A%E7%A7%91%E5%A4%AB&fromid=2203443&type=syn


台長: 阿楨
人氣(1,19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惠特曼:世界百大作家40
此分類上一篇:亨利•詹姆斯:世界百大作家38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4:39: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