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29 05:00:00| 人氣1,4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喬治•艾略特:世界百大作家1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喬治•艾略特

File:George Eliot.jpg



喬治•艾略特,原名瑪麗•安•伊萬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華威郡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父親曾是木匠,後暴發成為房地產商人)。19世紀英語文學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與薩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齊名。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亞當•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織工馬南傳》、《羅慕拉》、《菲力克斯•霍爾特》、《米德爾馬契》、《丹尼爾•德龍達》等。[1]
  簡介
喬治•艾略特,原名瑪麗•安•伊萬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華威郡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父親曾是木匠,後暴發成為房地產商人)。三十幾歲時,她因翻譯工作而開始文學生涯,之後還擔任“西敏寺評論”雜誌的編輯;在此期間經由介紹,她認識了一生的摯愛路易士(G. H. Lewis),路易士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舊不顧外在壓力,與其同居;兩人隨後遷居德國;回國後,雖不見容於當時社會,但兩人仍恩愛幸福,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扶持。[2]
  由於曾在兩所宗教氣息濃厚的學校就讀,艾略特受宗教影響頗深;平日最喜研究語言,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希伯來文、希臘文皆能通曉。她一生篤信宗教,卻依然極富懷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隨父遷居考文垂,結識自由思想家查理斯•佈雷,受其著作影響,艾略特遂放棄基督教,強烈質疑宗教。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見其對宗教的理性批判。 因為愛人路易士的鼓勵,艾略特年近四十歲才開始寫作,發表文章於雜誌上;一八五九年,才真正發表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亞當•比德》,這部小說一年內再版了八次,受歡迎程度不在話下;一八五九年以後,她發表了兩部極為成功、著名的有《織工馬南傳》與《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奠定了在英國文壇的地位。之後,一八六三年的《羅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爾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爾馬契》,一八七六年的《丹尼爾•德龍達》,更是經典之作,成就非凡。[1]
  艾略特雖相貌平凡,但情感路上卻仍有深刻真摯之真情相伴。愛人路易士對其影響甚钜,二人摯愛彌堅,一八七八年,路易士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發奮完成愛人之遺作;兩年後,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歲的約翰•克勞斯(John Cross),二人情深意濃,但艾略特卻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結束了她平凡卻又豐富的一生。[1]
  作品選介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故事發生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期。朵爾考特磨坊房主托利威夫婦帶著兩個可愛的孩子湯姆和瑪姬生活在美麗的弗洛斯河畔。托利威經營磨坊已經很多年了,雖然日子過得並不寬裕,但一家人卻生活得非常幸福。就在托利威送湯姆去斯特利牧師那裡讀書時,富商皮瓦特讓威克姆作為自己的代理人買了磨坊上游的土地,並計畫從弗洛斯河裡抽水來灌溉農田。這樣做勢必就會降低磨坊的水位。為此,托利威準備跟威克姆打官司。
  湯姆知道這件事後,和同在一起學習的威克姆的兒子菲力浦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但瑪姬在斯特利家裡的這幾天,卻和菲力浦之間產生了深厚的友情。事實上,身體略有殘疾的菲力浦並不像他的父親威克姆那樣卑鄙。
轉眼七年過去了,此時瑪姬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然而天資聰穎、桀驁不馴的瑪姬卻必須遵從種種令人窒息的陳規陋習,並一直為了使自己對知識、愛情以及自由的渴望能和家庭的認同相一致而苦苦掙扎。與威克姆的官司輸了後,法院裁決托利威破產,磨坊也歸屬於威克姆所有。湯姆認為這一切的變故都是威克姆陰謀策劃的結果,並再三告誡瑪姬從此不要理睬菲力浦。為了能讓家人有個棲身之地,托利威忍辱蒙羞地留在磨坊做威克姆的雇傭工人。[3]
  為了還清家裡的債務,湯姆來到姨夫的公司做事。此時,早日為父報仇已經成了湯姆生活的全部,以至於無心關心瑪姬。瑪姬似乎並不記恨這些,在她的心裡,意義充實且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她追求的目標。菲力浦從義大利回來後,儘管瑪姬躲起來不願見他,但菲力浦還是在兒時經常玩的地方找到了瑪姬。瑪姬被壓抑的情感世界得到了迸發,但卻受到視家族尊嚴高於一切的湯姆的干涉。父親托利威在一場大病中離開人世後,瑪姬的這段感情擱置了下來。
  歲月流逝,瑪姬的心靈在尊嚴和欲望的雙重壓力之下不斷地掙扎著、成熟著。可就在瑪姬自以為可以用理智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時,表妹的男朋友、叛逆而又不乏熱情的斯蒂文闖入了瑪姬的生活,使瑪姬的情感世界再起波瀾。面對心中念念不忘的菲力浦和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斯蒂文,瑪姬最終選擇放棄愛情。可就是這樣,當瑪姬隻身回到磨坊時,不知內情的湯姆還是把瑪姬趕出了家門。當天夜裡,弗洛斯湖水突然上漲,瑪姬和哥哥湯姆在洪水中掙扎一陣後,兩人都沒有上得岸來。[3]
  米德爾馬契
小說《米德爾馬契》有一個副標題——當地生活研究,在米德爾馬契這個充滿了"喧囂"與"騷動"的地方,當地人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上演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劇.因此 這部小說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人物塑造的成功.在世界小說史上,刻畫有血有肉的小說人物一直是擺在小說家面前的一大挑戰.許多小說家,從理查(SamuelRichardson)到伍爾芙(Virginia Woolf)都做了可貴的探索和嘗試,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艾略特在創作技巧方面可能不像普魯斯特、喬伊絲和伍爾芙那樣特立獨行,[2]但我們在閱讀《米德爾馬契》時,能明顯領略到成功的人物塑造給小說帶來的熠熠光輝.對小說家的人物塑造策略的研究無疑有助於對人物性格,人物關係以及小說主旨的理解,從而進一步體驗小說的藝術魅力.基於此,本文將從戲劇化策略,作者"插話"策略,描寫策略和話語策略幾個方面對喬治•艾略特在《米德爾馬契》中的人物塑造策略進行探討。
  小說的題目米德爾馬契是作者虛構的英國省城。省城附近的莊園住著布魯克先生的侄女西莉亞和桃樂西亞。桃樂西亞希望找到學者型丈夫,於是不顧眾人反對,和比她年長27歲的牧師卡蘇朋訂了婚,並遇見卡蘇朋的侄兒威爾•拉迪斯拉夫。與此同時,27歲的利德蓋特來到米德爾馬契,創立新醫院,宣導醫療改革。改革觸動了當地醫生的利益,利德蓋特被迫娶了米德爾馬契市長之女羅莎蒙德為妻,被她套取大量錢財。
  婚後的桃樂西亞十分孤獨,威爾與她談得投機,愛上了她,結果被卡蘇朋禁止踏入家門。布魯克要參加選舉,要拉威爾辦報造勢。詹姆士爵士同西莉亞結婚生子。後卡蘇朋突然逝世,威爾留在米德爾馬契。最後桃樂西亞放棄財產與威爾結合,利德蓋特則因無法實現抱負,50歲去世。[2]
  小說人物和讀者的交流是多方面的,他們有時需要一個舞臺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和演繹自己.小說家所要做的就是提供這個舞臺,將生活場景戲劇化,以達到塑造人物的目的.《米德爾馬契》中的戲劇化場景很多,各種各樣的人物被安排在某個特定的"舞臺"上進行表演,讀者在感受這種戲劇性效果的同時,也從各個人物的表演中認識和把握他們.如"在病榻
  前"的一幕中,背景是費瑟爾斯通先生的臥室,主人公是在彌留之際的費瑟爾斯通先生,配角是他的親戚們:有窮,有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儘管已是奄奄一息,費瑟爾斯通先生此刻仍像給子女們分國土的李爾王一樣為親戚們所敬畏,因為每個人都期待著從他那兒得到點什麼.但與李爾王的過分慷慨相比,費瑟爾斯通先生卻是個冷酷,乖張而慳吝的人.他已經下定決心好好地戲弄一下他的親戚們.他讓他們相信他們各自都有可能是遺產的受益人,讓他們相互猜忌,爭鬥,而事實上,他早已立下遺囑,把他所有的遺產都給了一個陌生人.據說這人是他的私生子.像一位導演,費瑟爾斯通先生給了每位親戚亮相表演的機會,而他們也沒放過這樣的機會,做了淋漓盡致的表演.邪惡的親戚們充當了丑角,上演了一幕幕醜劇,只有一貧如洗的瑪麗•嘉絲與眾不同,她扮演了一個可敬的正面人物.在最後的時刻,費瑟爾斯通先生突然良心發現,想毀掉那份遺囑,留些錢給一直悉心照顧他的瑪麗•嘉絲,可惜他已病得不能動彈,而唯一在身邊幫他的就是瑪麗本人,但這位誠實的女孩不想以這樣的方式獲得遺贈,她拒絕幫他完成重立遺囑的動作.讀到這一幕,讀者體驗到了跌宕起伏的戲劇衝突和出人意料的結局所帶來的情感洗禮.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戲劇化的敘事,費瑟爾斯通先生的吝嗇,狡詐,老于世故,親戚們的貪婪成性,愛財如命,以及瑪麗•嘉絲的誠實,磊落都得到了很好的揭示,一個個個性分明的人物躍然紙上,獨見作者深厚的人物刻畫功力。[4]
  除此之外,作者還十分擅長通過戲劇化場景,揭示人物性格的內在矛盾,以避免人物塑造中的簡單化和類型化,塑造出"圓型"人物.利德蓋特向羅莎蒙德求婚的一幕就巧妙地凸現了兩位主人公性格的矛盾之處.利德蓋特是個雄心勃勃的有志青年,立志要成就一番事業,雖然有時候他也會和女孩子眉來眼去,但並不想談婚論嫁;而羅莎蒙德卻是個胸無大志,貪慕虛榮的女子,她對利德蓋特有好感,表面上卻又一味打情罵俏,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一天早上,羅莎蒙德獨自在家,而利德蓋特碰巧來訪,當她單獨面對所愛的人時,她難以抑制自己的情感,卸去了平時的偽裝."在這一刻,她就像她五歲時一樣自然,本真." 而正是這種瞬間的自然,本真讓利德蓋特誤認為她平時輕佻的舉止是出於真正的愛情.更富戲劇性的是利德蓋特竟被深深地打動了,他當場向羅莎蒙德求婚,後者也當場允諾.這一幕向我們揭示了在利德蓋特沉著,自信的外表下,也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竟會以一個人瞬間的表現判斷她的品格,從而為他日後的婚姻悲劇做了鋪墊.而一向善於矯飾的羅莎蒙德也會有片刻的真情流露,讓利德蓋特這樣"意志堅定"的人解除了武裝.讀者在這裡深切地感受到了戲劇性反諷的強大震撼力.這一人物刻畫策略成功地使人物性格的不同側面在激烈的衝突中得到集中的展現,喚起讀者深刻的情感體驗。
  作為一名十九世紀的小說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的小說創作才華不僅倍受她同時代同行的讚譽,也是各個時代的批評家熱衷的話題.小說家狄更斯在給她的信中這樣寫道:"海蒂的性格刻畫不同凡響,非常深刻而真實,讓我不下五十次放下該書,閉上眼睛來想像她這個人……作為故事背景的鄉村生活也被描寫得有聲有色,既可信,真實,興味盎然,又散發著無窮的藝術魅力."狄更斯提到的海蒂是艾略特的另一部力作《亞當•貝德》中的人物.這位文學泰斗在盛讚艾略特成功的人物塑造的同時,還對她藝術地再現了現實生活給予了肯定.在這兩點上,中外批評家們基本上達成了共識。[1]
  同其他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家一樣,喬治•艾略特並不把自己"隱含"起來,而是讓自己"不時地,正大光明地出現在小說中." (Rutherford,1998: 79)"(她)從不掩飾自己(在小說中)無所不在的作者這一身份;一次又一次地打斷敘事,介入到小說中,發表一些希望讀者會鄭重考慮的看法." (Rutherford,1998: 79) 儘管不同的批評家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她的這些"評語"對刻畫人物所起的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首先,作者的"評語"更清楚地揭示了人物關係,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像《米德爾馬契》這樣恢宏的一部小說,所涉人物如此眾多,如果作者不以某種方式加以引導,或許讀者還真有許多的不便.批評家哈威(W.J.Harvey)和阿姆斯壯(Isabel Armstrong)均把作者的這種"插話"比作"橋樑",前者說是"從現實世界通向小說的藝術世界的橋樑,"而後者卻認為是"從小說的藝術世界通向現實世界的橋樑."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它們應該是小說家引導讀者進入她的小說世界的橋樑.多蘿茜和羅莎蒙德是作者著墨濃重的兩位女性人物.在講述她們的愛情故事時,作者插入了這樣一句話:"男人和女人在判斷自身的問題時往往會犯下可悲的錯誤;他們把自己含混不清的,騷動不安的欲念有時當做天分,有時當做宗教,有時當做轟轟烈烈的愛情."這句話不早不遲,恰到好處地點出了多蘿茜這位超凡脫俗的美麗女子為什麼會義無反顧地嫁給暮氣沉沉,虛偽粗俗的卡索本先生,而羅莎蒙德為什麼會不知道自己到底愛不愛一個人.在這裡,多蘿茜和卡索本先生的關係以及羅莎蒙德和利德蓋特的關係的本質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阿姆斯壯還評價說:"她的'評語',像哲人的名言,又像隨便的就事論事,有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也有關於生活的意義的,它們出現在敘事中,就像巧妙的,預言式的箴言。"
  其次,作者有時在進一步展開故事之前會先講幾句,使讀者對故事的發展方向有所覺察,並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故事中人物關係的本質.如在費瑟爾斯通先生宣讀遺囑之前,作者突然想到了諾亞方舟上的動物們.她說:"當動物們成雙成對地進入方舟時,可以想像的是這些同在一條船上的動物們相互議論來著;它們肯定想到了這麼多種動物共用那有限的草料顯然是口多食少,每種動物所得的份額肯定會減少." 隨著故事的展開,讀者發現,費瑟爾斯通先生的親戚們對其遺產的期待正像方舟上的動物們期待自己應得的那份草料.通過這一類比,人物的心態昭然若揭。
  再者,作者的"評語"對於讀者瞭解人物性格的成因很有幫助,增加了人物性格的可信度.多蘿茜是艾略特筆下的"圓型"人物之一,她的性格特徵難以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她主動嫁給了老學究卡索本先生,但蜜月未完,在巨大的精神折磨之下,她幾乎崩潰了.讀者對此難免感到不解.作者及時地解釋說:"不少人在年幼時被毫無防備地拋入各種坎坷之中,自己勉強掙扎著尋找'立足之地',而他們的長輩們卻在忙自己的事情." 我們知道多蘿茜幼年父母雙亡,被迫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作者在這裡暗示她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她特殊的性格:表面上她心氣頗高,成熟,獨立,實際上,她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片面,空泛而不真實的.作者的"插話"給讀者提供了一度缺失而又必不可少的小說的內在邏輯,使整部作品成為一個有機體.正如福斯特(E. M. Forster)所說:"對於一個圓型人物的檢驗,要看他是否令人信服地給人以驚奇之感.如果他從來就不使人感到驚奇的話,他就是個扁平人物."  多蘿茜性格中的這種讓人驚奇的矛盾和不確定性也貼近一種藝術真實,正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創作原則。
  喬治•艾略特是位描寫的大師,她不僅擅長描寫人物的外貌,而且擅長描寫人物的內心.這些成段的細緻入微的描寫把她的人物一下子拉到了讀者的面前——真實而親切.著名批評家阿巴•伍爾遜說過,多蘿茜"是所有小說人物中最美麗,最高尚的女主人公." 讓批評家得出這個結論的恐怕少不了小說中對人物外貌和內心的描寫.關於多蘿茜的外貌,作者寫道:
  布盧克小姐(即多蘿茜)有一種美仿佛會因樸素的衣著而更加光彩照人.即使她穿著義大利畫家眼中的聖母瑪利亞穿的那種平淡無奇的上衣,她的皓腕和玉手也會顯得美不勝收.她的身材,姿態和輪廓皆因衣著樸素而更顯優雅,高貴.和小地方大紅大紫的時尚相比,她就像當代報紙上的一段《聖經》引言或某位古典詩人的一段詩文一樣清雅,樸實.
  這段外貌描寫裡,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反襯和類比的手法來形容這位與眾不同的姑娘,描寫的是外貌,突出的是神韻.我們知道,中世紀甚至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畫家們筆下的聖母瑪利亞總是穿著色彩灰暗,式樣寬大簡樸的衣裳,正是這種樸實無華的衣著才能反襯出她的聖潔和光輝.用藝術家畫筆下的聖母瑪利亞的衣著來形容一個普通的小鎮姑娘無疑具有不同凡響的修辭意義 .我們不僅看到了這個人物的外貌,更會意到了這段描寫在宗教意義上和世俗意義上的指涉.為了表現多蘿茜身上"脫俗"的風貌,作者把她和流行時尚的對比反差比作《聖經》和古典詩人的語言風格和當代報紙的語言風格之間的差異.這一類比同樣超出了單純的外貌描寫,而突出了人物的神韻.作者不僅在描寫一個天生麗質的年輕女子,還要寫出她的品味,她的教養,她外化了的精神世界和她與生活環境的不和諧處.這段描寫給多蘿茜這個人物定下了一個基調:美麗,樸素,超凡脫俗.
  在描寫多蘿茜的內心世界時,作者有意無意間暗示了她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教育背景在她的心靈上留下的印記,並揭示出她的思維判斷方式所具有的非邏輯性:
  多蘿茜能大段地背誦帕斯科的《隨想錄》和吉羅姆•泰勒的宗教著作.她以基督教的思想關照人類的命運,覺得女性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下功夫簡直是不可理喻的.她認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又注重穿著打扮又關注有永恆意義的精神世界.她的內心裝滿了理論,她天性渴望高深莫測的理念,當然也包括在提普敦教區她的行為準則.她追求事物的強度和崇高,萬事萬物只要具備這兩個特點,她就會不顧一切地去追尋;她甚至會為之獻身…….
  文中提到的《隨想錄》是帕斯科頌揚基督教和基督教精神的著作,吉羅姆•泰勒也是有名的宗教哲學家.在他們的著作的薰陶中,多蘿茜鄙視世俗生活,嚮往聖潔的精神生活是勢在必然的.然而,她在做具體的判斷時卻又缺乏必要的前提和理性的思維,因而她的判斷是站不住腳的,也是災難性的.她主觀,盲目地將世俗的物件神聖化,並不顧一切地為之奉獻一切,這正是她性格悲劇的根源.從這段心理描寫來看,我們知道多蘿茜不是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她立志高遠,自覺肩負了宗教和道義的使命,但也不難發現,她所謂神聖的"祭壇"只是她想像中的,這也預示了她的脫離實際的追求會使她陷入巨大的精神困境。
  除了多蘿茜外,艾略特對卡索本先生和羅莎蒙德等人的外貌和內心的描寫也是十分成功的,她幾乎使我們相信了"相由心生"的說法,因為她的描寫是對相對零散的故事情節的一種抽象和總結,使小說人物有了更清楚的輪廓.眾所周知,一個人的話語和他的性格是緊密相關的,換句話說,每個人的話語都有不同的話語風格.在小說創作中,小說人物話語的設計是決定人物塑造成敗的關鍵。
  喬治•艾略特在人物話語設計方面可謂是匠心獨運.小說《米德爾馬契》所寫人物眾多,要讓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話語風格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作者成功地做到了使人物話語風格各具特色,成為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
  這些人物不同的話語特徵首先表現在語體風格的不同.以卡索本先生的話語為例,他的言語不多,這使他顯得高深莫測;他講話時習慣伴以莊重,威嚴的手勢,使人對他的話語內容產生幾分敬畏;他的書面語正式,刻板,用詞生僻,句式複雜,拗口,連他寫給多蘿茜的情書也仿佛是嚴謹的學術論文而不是用來做日常交流的書信.這樣的語體風格傳達給讀者這樣的資訊:要麼他是個不懂人情世故,一心向學的書呆子,要麼他就是個裝腔作勢的偽君子,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對他這種語體的接受情況又反映了接受者的性格特徵.布盧克先生對他的提防表明了布盧克先生的精明和老於世故;賽利亞對他的厭惡說明她頭腦清醒,感覺敏銳;多蘿茜對他的盲目崇拜表明她的天性善良,缺乏判斷力而又富於幻想.
  其次,每個人物的話語內容也是不相同的.不同的話語內容反映了說話者思想觀念,生活情趣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下面是多蘿茜和妹妹賽利亞談論卡索本先生的一段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姐妹的性格差異.賽利亞首先打破沈默:
"卡索本先生可真醜啊!"
"賽利亞!他可是我見過的長相最不一般的人之一.他很像畫上的洛克.他們都有深邃的眼睛."
"洛克的臉上也有兩個白色的,長著毛的痦子嗎 "
"噢,我想有吧!特別是在那些看他不順眼的人的眼裡."
"幹嗎生氣呀,多蘿茜 "
"你真刻薄,賽利亞!在你眼裡,人只不過是穿著禮服的動物,你永遠無法從他們的臉上發現他們偉大的靈魂."
"卡索本先生有偉大的靈魂嗎 "
"那是當然.我認為他有.他的一切都像他寫的《聖經宇宙論》那麼深奧."
"他好像話語不多."
"那是因為沒人配和他說話."
  折兩姐妹的話語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賽利亞關心的是卡索本先生客觀,外在的東西,諸如他的深陷的眼窩和難看的痦子;她對他的反應是本能的厭惡.而多蘿茜關心的是幻想中的卡索本先生,她欣賞他內在的東西,諸如學識和靈魂,她試圖把理想中的卡索本先生和眼前這個古板的老頭合而為一.反映在話語裡,賽利亞的話語是客觀的,冷靜的;而多蘿茜的話語是主觀衝動的,帶有感情色彩的.作者利用話語內容的差異成功地將兩位年齡相差不大,生活環境相同的姑娘刻畫得清清楚楚,讀者絕不會把這兩個人物混淆起來.
  另外,人物的話語差異還表現在對語境的適應性方面.話語交際得以順利進行有賴於說話者能遵循一定的交際原則,並根據不同的語境調整自己的語體和話語內容.文體學家特納曾說過:"文體方面的變化以語境的變化來衡量.在兩者相互依賴的情況下,文體需要按這種依賴關係來解釋.按照這一觀點,採用什麼文體並不是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選擇,它至少部分地在受到語境的限制."在《米德爾馬契》中,有些人物顯出對不同語境的良好適應性.布盧克先生是這種人物的典型.他的語體風格和話語內容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做相應的調整.在公開場合或社交生活中,他的話語禮貌,得體但又不失應有的距離感;而在私人場合或家庭生活中,他的話語又親切,慈祥而隨意.這種對語境的良好適應性表現了人物性格中的成熟,敏感和良好的判斷力.另一些人物則正好相反,他們表現出了對語境的極端不適應.卡索本先生和多蘿茜的話語就有這種表徵.卡索本先生慣于使用過於正式的語體,在飯桌旁講話也像在大庭廣眾中發表演說一樣斟字酌句,而且"他的聲音像歌唱般抑揚頓挫,還不時的搖頭晃腦一番,和布盧克先生隨隨便便的東一句西一句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由於他的語體和表達方式不合語境,他的話語失去了它本身的含義和交際功能.聽眾要麼覺得他滑稽可笑,要麼覺得他莫測高深.而多蘿茜則在各種語境中都試圖避開世俗的話題,拒絕使用"平凡"的詞藻,因此也導致了不少的交際停滯.這種對語境的極端不適應巧妙地揭示了人物性格中的幼稚,偏激和失衡的協調能力.
  喬治•艾略特所塑造的人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不像有的批評家所說的是"狹隘的維多利亞時期道德教條"的傳聲筒.作者本人也曾辯解說:"我的作用是美學意義上的陶冶,而非充當教化的老師——我的目的是要喚起社會道義所呼喚的高尚情感,而不是為社會規定什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的是其藝術感染力而不是別的東西,而且她出色的人物塑造技巧使她達到了這一"目的".然而,正如另一位英國小說家伍爾芙所說,"專心閱讀喬治•艾略特,就是發現我們對她瞭解得多麼少." 更多地瞭解這位作家,更好地領略其作品的藝術魅力還有賴於廣大讀者的悉心閱讀和專家學者的深入探討。[2]
  長篇小說
《亞當•比德》(Adam Bede,1859)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
《織工馬南傳》(Silas Marner,1861)。
《羅慕拉》(Romola,1862-1863)
《菲力克斯•霍爾特》(Felix Holt,the Radical,1866)
《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1872)
《丹尼爾•德龍達》(Daniel Deronda,1876)
  其他小說
《教區生活場景》(Scenes of Clervcal Life,1856-1858)
《撩起的面紗》(The Lifted Veil,1859)
《雅各哥哥》(Brother Jacob,1864)
《西班牙吉卜賽人》(The Spanish Gypsy,1868)
《朱巴爾傳奇詩集》(The Legend of Jubal and Other Poems,1874)
《西奧弗拉斯特斯•薩奇的印象》(The Impressions of Theophrastus Such,1879)
  詩作
Roses
You love the roses--so do I.I wish
The sky would rain down roses,as they rain,
From off the shaken bush.Why will it not?
Then all the valley would be pink and white
And soft to tread on.They would fall as light.
As feathers,smelling sweet;and it would be
Like sleeping and like waking,all at once!
  艾略特主義
儘管對一些批評家而言,將悲劇與現實主義聯繫在一起是荒謬的,因為傳統悲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超越現實的藝術;然而,20世紀中後期,這兩者的結合及其重要性已得到承認,被認為是"19世紀中期最偉大的文學現象之一"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正是成功地將悲劇與現實主義結合的傑作。主人公麥琪的死體現了傳統悲劇結構與現實主義的統一。
  在"詩學"中,亞里斯多德強調了悲劇主人公的重要性,指出悲劇人物必為男性、身名顯赫,而且性格"必須善良",最後陷入厄運———"不是由於他為非作惡,而是由於他犯了錯誤。" 作為現實主義作家,喬治•艾略特在書中講述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經歷,而且主人公是女性。但從人物性格的刻畫上看,她保留了傳統悲劇性格的原則。她在為這部小說所受到的批評進行辯護時說,"如果藝術的道德規範不允許真實反映一個人本質高尚卻不能犯錯誤———這個錯誤使他或她高尚的靈魂受到折磨———那麼,我認為這種道德規範太過淺薄,有必要對其進行補充以達到與人複雜的心理一致。" 她的話幾乎就是對亞里斯多德悲劇主人公定義的闡釋。在書中,麥琪純潔、善良、熱情、堅強,與她身邊冷漠、狹隘的人形成鮮明對比,但她天性衝動、缺乏理智,最終做出社會、家人以及她自己都無法寬恕的事,以致心靈承受巨大的痛苦。在麥琪身上體現了傳統悲劇人物性格品質的矛盾統一。[4]
  艾略特的神
由於受費爾巴哈等思想進步人士的影響,喬治•艾略特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與宗教決裂,並拒絕上教堂。然而,在艾略特的一生中,她都試圖在心中確立起一種對上帝的態度。她既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響,又充滿了對基督教的懷疑和叛逆;她既不信上帝,又對一切虔誠的宗教感情寄予深切的同情與理解;她既無法完全接受基督教,也無法完全拋棄上帝和宗教。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她對上帝的質疑與依賴彼此共存,相互交織。最終,在批判宗教神學及形式的過程中,喬治•艾略特逐步形成了自己以人為本和以愛為核心的基本宗教思想———上帝就是愛。在她的心目中,上帝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只不過上帝的概念和宗教信仰的實質已發生了變化。她心造的、理想的上帝是一個不同於基督教的上帝,是一個從自身的認識來感知的上帝。在她的宗教中,"愛"具有起源的意義,人的本質在實踐上,最高的和首要的原則必須是人對人的愛和人對自然的愛。[4]
  須從這個認識去把握艾略特各個小說中表現的宗教涵義以及人物的命運脈絡。
  在宗教倫理中,愛往往被看成善的集中表現。"愛"在這裡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是對神的愛,其次是對他人的愛。在基督教傳統中,人既應當愛神,也應當彼此相愛。從某種意義上講,艾略特是認同這種宗教思想的。所不同的是,她認為愛神的表現並非是給神供祭品、唱讚歌、添香火,而是"廉潔、寬厚、仁慈去對待芸芸眾生"。就是說,愛神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愛他人才是愛的實質所在,才是對神真正的愛。
  艾略特在她的早期小說中突出和解、寬恕與利他主義的道德原則,把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理想化,用村民們豐富的生活內容來表現鄉村生活的充實、和諧和美好,以追求理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亞當•貝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和《織工馬南傳》中所表現的兄妹、兄弟、朋友、親人之間的愛與和睦關係,都充分說明了她的這種理想的人際關係。艾略特深信,人性本善,人倫關係的和諧,從根本上講,要求的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談得上真正的愛和同情。用《亞當•貝德》中亞當的話來說,"宗教除了概念以外,還有別的東西:使得人們去做正確事情的不是概念———是感情。"人與人之間的美滿與理想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充滿了愛,只有愛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差距。艾略特與其他浪漫主義作家一樣,強調感情作為人的本能不應受到理性和社會文明的壓抑,希望通過揭示人們的內心情感生活來表現人類的向善本質。[6]
  除了重拾舊時的記憶來構築她的小說世界,艾略特也用她所汲取的各種新知識、新思想營造小說的主題及哲學意蘊。翻譯施特勞斯的《耶酥傳》和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實質》使她確立了人文主義宗教觀,摒棄了神學意義上的上帝;從施特勞斯的理論、斯比諾薩(Spinoza)的《倫理學》,她演繹出自己的"同情學說"(doctrine of sympathy):主張尊敬平凡的事物,同情人性的弱點,珍視人面對生活的挫折時表現出的勇氣和忍耐。此外,艾略特得益于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喬治•康布(George Combe)的顱相學決定論,構築了她"因果報應"的觀點。費爾巴哈認為相信上帝的旨意就是相信人自己,相信自己該有所得(失)。康布的顱相學的原則認為人的行為取決於其觀點,而觀點又取決於其顱骨的構造。他在《人的構造》一書中既強調顱相學的決定論,也突出了人思想的變通性,堅信人類的進步。這就是為何艾略特小說在體現因果法則的同時,對人類及社會的進步也抱有深信不移的態度。[6]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912.htm

喬治•艾略特小說的倫理批評 (學林出版社 2006)

  內容簡介
在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女性作家中,喬治•艾略特的影響和地位無疑是無人可以取代的。她的經歷奇特,其浪漫人生就仿佛是一部浪漫小說,能夠給人許多思考與啟示。書首要的特點在於作者採用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方法展開研究。作者杜雋能夠抓住艾略特小說的重要特點,結合作家的小說創作提出一系列重要學術問題展開討論,用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方法解決具體的學術問題。她不僅提出艾略特小說中蘊藏的女性倫理、家庭倫理、政治倫理等重要學術問題,而且還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分析,給以正確的解說與闡釋,這既顯示出作者對艾略特小說的獨特理解,也體現了作者的創新能力。她從作家的愛情婚姻道德觀以及道德理想與道德衝突方面解決艾略特小說中的思想複雜性,表現出她研究艾略特的獨特的學術思路。                                       
  作者簡介
杜雋,女,1962年1O月生於湖北省武漢市,1985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1985年進入湖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擔任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教學、科研工作,目前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2003年,在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訪學。現為浙江省湖州師範學院人文學院外國文學副教授,湖州市文學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
  目錄
謝辭
引論
第一章 艾略特的道德人生
第一節 與父親的“聖戰”
第二節 與世俗婚姻道德的衝突
第三節 女性作家及其創作觀與社會習俗的衝突
第二章 小說創作與宗教道德
第一節 “人本宗教”道德觀的形成及特點
第二節 批判、否定與探索
第三節 勾勒理想宗教道德的新模式
第四節 女性基督
第三章 女性倫理
第一節 女性意識的覺醒
第二節 追求、迷惘與反叛
第三節 批評的聲音
第四章 愛情婚姻道德觀
第一節 瑪姬的選擇
第二節 私人的痛苦與道德
第三節 妻子與“第三者”
第五章 家庭倫理
第一節 渴望親情
第二節 幸福的家庭與不幸的家庭
第三節 危機中見真情
第六章 道德理想與道德衝突
第一節 道德理想的範式
第二節 罪與惡的救贖
第三節 虛無主義者蒂托的沉淪
第四節 艱難而沉重的選擇
第七章 政治倫理
第一節 關注猶太人命運
第二節 政治理想
結束語
附錄:
一、喬治•艾略特年表
二、喬治•艾略特作品英文目錄
三、喬治•艾略特作品中譯本目錄
四、英文文獻資料目錄
五、中譯本文獻資料目錄        

丹尼爾的半生緣
     


喬治艾略特是英國十九世紀女小說家,她寫實派的小說深刻地描寫了英國的鄉間,她在女性文學的發展中也佔了重要的地位。喬治艾略特生於1819年,本名瑪麗安伊文斯,終其一生喬治艾略特都走在時代的前端,打破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別、宗教、和社會教條藩籬。
  她是當代的思想先驅,卻為了愛情而飽嚐艱辛,雖然醜聞和流言糾葛纏身,喬治艾略特仍然以堅定的意志昂然不屈服,寫出許多文學傑作。
  少女時代的喬治艾略特癡狂地愛上了當時著名的文人赫伯特斯賓賽,但斯賓賽消卻嫌她醜而拋棄她,甚至還出版文章討論所謂的「醜女」,文中諸多影射喬治艾略特。
  喬治艾略特後來與已婚的作家喬治亨利路易斯(George Henry Lewes) 私奔到德國,兩個人未婚同居在保守的年代掀起輿論一陣嘩然。在文學上喬治艾略特也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未受到認可,直到她以喬治艾略特這個男性化的筆名發表小說,才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
  在相伴25年之後路易斯過世了,令人驚訝的是年近60的喬治艾略特在18個月後,閃電般地與小她20多歲的John Cross結婚,婚後七個月喬治艾略特去世了,遺言交代要葬在路易斯的身旁,由於兩人從未完婚,再次引起議論紛紛。
  喬治艾略特的名作包括了【米德鎮的春天】 (Middlemarch),【河畔磨坊】 (The Mill on the Floss),【織工馬南傳】 (Silas Marner)。
   幕後花絮:
英國的年輕新星Hugh Dancy 在迷你影集【包法利夫人】及電影【黑鷹計畫】中都有演出。美麗的關德琳則由Romola Garai演出,她也因為本片在英國一炮而紅,進而前進好萊塢,並即將在電影【浮華世界】及【熱舞十七續集】中出現。
  熟悉迷你影集的觀眾應該對飾演米拉的Jodhi May不陌生,她曾經演出【富貴浮雲】和【嘉德橋市長】等片,她擅長詮釋內心壓抑的角色。而郎心如鐵的葛蘭克是Hugh Bonneville,他過去的作品如【新娘百分百】、【長路將盡】、【包法利夫人】等,多半是溫和、感性的角色,【丹尼爾的半生緣】是全新的嘗試。
  故事介紹:
改編自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的名著「Daniel Deronda」,內容敘述天之驕女關德琳愛上了理念崇高的丹尼爾‧德龍達,他們兩人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關德琳開朗活潑、魅力四射,而丹尼爾心思細密、善解人意。
  關德琳第一次見到丹尼爾就愛上了他,他們兩人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關德琳開朗活潑、魅力四射,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而丹尼爾心思細密、善解人意,充滿知性與感性,這兩個自主的年輕人卻因為法律上的繼承權而動搖了他們的信念和,丹尼爾一直都為他不明的出身而困擾,關德琳因為是女兒身,不得繼承父親的財產,生活頓時陷入絕境。
  丹尼爾看到了關德琳光鮮亮麗外表下脆弱的一面,而受到吸引,但是關德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結了一門親事,準備嫁給貴族葛蘭克,但這樁婚婚卻束縛了關德琳,自我中心的葛蘭克只想要關德琳做他柔順的花瓶妻子,而葛蘭克隱藏的一個秘密,更將關德琳推入痛苦的深淵。關德琳轉而想從丹尼爾獲得安慰,卻發現丹尼爾已情不自禁地愛上了一位猶太女孩米拉,他們倆人也因此被命運的浪潮越推越遠。
  關於原著:
【丹尼爾的半生緣】是英國傑出女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最後一部作品,於1876年於出版時引起很大的震撼,因為書中揭露了社會問題及人性黑暗面,書評尤其讚賞喬治艾略特筆下所塑造的關德琳,認為是她最成功的人物。
  本片編劇Andrew Davis就說:【丹尼爾的半生緣】緣非常具有原創性和現代感,喬治艾略特的小說在她的年代是很大膽而實驗性的,因此很適合改編,這齣以1860年為背景的小說是一個充滿張力和熱情的愛情故事,在其中男女主角丹尼爾和關德琳分別經歷尋找自我價值的旅程。
http://web.pts.org.tw/php/mealc/main.php?XMAENO=585&XMBENO=954

台長: 阿楨
人氣(1,4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作家 |
此分類下一篇:葉慈 :世界百大作家20
此分類上一篇:珍•奧斯汀:世界百大作家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