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7 08:00:00| 人氣1,0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貝克萊:名哲學家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貝克萊





【圖博館】:緣現論(3)  4、BERKELEY

柏氏「存在即被感官」的論證基礎在一七0九年的《視覺新論》,但完整的論證則在一一0年的《人類知識原理》和一七一二年的《對論》。柏氏認為吾人所謂的存在只是被感覺到的對象,它們雖是實在的存在,但並非物質性的實體(一六二p74)。
柏氏將知識對象的觀念分成三種:一、實在地印在感官上的觀念。二、被心的操作和激情所知覺的觀念。三、由記憶和想像所形成的觀念(p61)。他認為這些觀念均不能在知覺它們的心之外存在,他舉例,書房內的東西,因我看見、撞到而存在。我出書房時,有其他的精神知覺它,故事物的存在就是被知覺(p62)。在《對論》他表達地更清楚--可感覺的世界就是被我們的感官所知覺,因除了觀念之外沒有任何東西被感官所知覺,故觀念不能離心而存在。當人不知覺時,因存在即被知覺,且存在是不能否認的事實,故必有一無限的心靈(神)來知覺,所以神是存在的(p175)。
柏氏上述的謬誤是對「被感覺的存在是客觀的」反擊下的另一極端,此一極端且令人難以反駁,因吾人說某物存在時必須透過人的認知,且認知並無法觸及實體,所以人無法證明有獨立於人的認知而存在的外物。休姆就由此對自然存有的種種更進一步批評。

喬治•貝克萊

     喬治•貝克萊,通稱為貝克萊主教。他是愛爾蘭哲學家,與約翰•洛克和大衛•休謨被認為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他著有《視覺新論》(1709年)和《人類知識原理》(1710年)等。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市是以喬治•貝克萊而命名的。耶魯大學也有一個本科寄宿學院是以他命名。
     簡介
  英國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主教。1685年3月12日出生於愛爾蘭基爾肯尼(Kilkenny)郡,1753年1月14日卒於牛津。少年早熟,11歲進入基爾肯尼大學,15歲考進都柏林三一學院,在學習了哲學、邏輯學、數學和多種語言之後,於1704年獲學士學位,1707年獲碩士學位,留校擔任講師、特別研究員。1709年刊行《視覺新論》,1710年發表《人類知識原理》,1713年出版《海拉斯和斐洛諾斯的對話三篇》,均成為當時英國各大學熱烈討論的問題。1734年被任命為愛爾蘭基爾肯尼地區主教,任職18年,仍致力於哲學的思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新學院。貝克萊對於心理學的貢獻,主要是他的《視覺新論》,斷定經驗來自視覺、膚覺的客體、方位、大小和形狀。這本書主要企圖證明人們的視覺經由什麼途徑來知覺客體的距離、體積和位置;並探討視覺的觀念和膚覺的觀念有什麼差異,是否有共同的觀念。他認為由空間知覺來判斷距離的遠近和物體的大小,全憑人們的知覺經驗。物體投射到眼睛網膜的視象受方位、空氣透視和相對大小的影響,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識。還提出眼的輻合作用,眼的投射域和眼的調節作用(緊張度)。這些都符合現代眼科生理的事實。 
     哲學觀點
  第一,物質就是“虛無”。貝克萊深知物質概念是一切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者的基石,因此,他千方百計地攻擊唯物主義的物質不說,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以圖達到他取消物質的目的,宣稱物質就是“虛無”。他說:關於“物質”或“有形實體”的學說,是“懷疑主義”的主要支柱,同樣,一切“無神論”和“不信宗教的瀆神的企圖,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物質的實體從來就是“無神論者”的摯友,這一點是無需多說的。他們的一切古怪系統,都明顯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這塊基礎去掉,整個建築就不能不垮臺”。他認為,物質是一個虛構的詞,不表示任何實在的東西,在人的心中也沒與之相應的觀念。由此得出結論,物質就是“虛無”,他譏笑唯物主義者說:“假如你願意的話,你可以把物質一詞用成和別人所用的無物一詞的意義一樣”。貝克萊就是這樣攻擊唯物主義的,但是,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感覺的客觀存在,是人類長期實踐所證實的,決不是貝克萊可以取消得了的。
  第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認為,人們認識的物件就是觀念,觀念並不反映觀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觀念之外就沒有任何事物,人們平常所說的事物,不過是觀念的各種不同的結合而已。例如,我們看到一個圓的形狀、紅的顏色,嗅到香的氣味,把這些感覺集合起來,人們就用蘋果這個名稱來表示它,並把它當做一個單獨事物來看待。由此得出結論,事物就是“觀念的集合”。然而,觀念本身並不能獨立存在,要有一個能感知它們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是“一個能感知的主動存在,要有一個能感知它們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是”一個能感知的主動實體,就是我所謂的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觀念只存在於這個東西之中,或者就被這個東西所感知。主觀唯心主義在我國也同樣存在,明代的王陽明(1472——1528),集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之大成,有四個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學叫做“心外無物”。就是說,萬事萬物,包括月亮、太陽……都存在於他的心中。這種主觀唯心主義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我論的可悲結局,既然,世界只存在於他的感覺中,那麼世界上也就只有他一人是存在的了,這是何等荒謬呢!如果我們質問主觀唯心主義者,既然你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的感覺,那麼當你還沒出世之前也就是還沒有你的感覺的時候,生你的父母是不是客觀存在的呢?對於這樣的問題他們是無法回答的。
  注:以上反駁是無力的。要瞭解貝克萊的思想,絕不可把物質與存在(或非物質與不存在)混為一談。貝克萊的理論是“非物質論”(Immaterialism),認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進行思考的心靈(Mind)和不能進行思考、只存在于心靈之中的觀念(Proception)。物質(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為它被證明是一種沒有性質的物理客體(參看貝克萊的早期著作)。我們能夠感知到主觀存在的觀念,經驗到作為客觀實體的心靈。貝克萊的思想絕不等同于王陽明的思想,王陽明有很大的唯我論傾向,但貝克萊是反對唯我論的。貝克萊認為:我們所感知的只是觀念,我感知不到的觀念,對於我的心靈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但對於別的感知到它的心靈來說,這個觀念就是存在的,因為所謂的“心靈”並不是僅僅指我的心靈,而是指所有的心靈,包括永恆不朽的心靈——God,God給予所有觀念以感知,於是它們即使不為人所感知,也是存在的,別忘了貝克萊可是個有神論者。
  對於生身父母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如此解釋:我們在沒有出世之前自然經驗不到父母的心靈,父母的心靈實體對於我們的心靈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對於其他心靈(比如祖父祖母、父母的朋友們等等)來說我們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他們可以經驗到我們的父母的心靈實體,因此對於這些心靈,我們的父母客觀存在。哪怕我們的父母就是Adam和Eve,還會有God這個永恆心靈來經驗他們的心靈。貝克萊不反對心靈的客觀存在,但他強烈反對物質的客觀存在。事實上,剛才所反駁的僅僅是貝克萊本人也不贊同的唯我論,而不是貝克萊的真正思想
  在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具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我們可以慢慢知道,哪些觀念的集合用“桌子”這一詞彙稱呼,那些觀念的集合用“椅子”這一詞彙稱呼,哪些似乎是觀念的集合的事物被稱為“父”、“母”或者“小朋友”。漸漸地,對我們心靈中經驗的能力趨於成熟時,我們會發現,“父”、“母”以及“小朋友”這些詞彙所指稱的事物與觀念有很大區別,通過進行經驗,我們會發現,和桌子與蘋果相比,他們是能動的,至少與本人十分相似。於是我們便可以做出判斷:“父”、“母”、“小朋友”不是觀念,而是一種與觀念截然不同的事物——心靈。
     貝克萊悖論與第二次數學危機
  第二次數學危機導源於微積分工具的使用。伴隨著人們科學理論與實踐認識的提高,十七世紀幾乎在同一時期,微積分這一銳利無比的數學工具為牛頓、萊布尼茲各自獨立發現。這一工具一問世,就顯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許許多多疑難問題運用這一工具後變得易如翻掌。但是不管是牛頓,還是萊布尼茲所創立的微積分理論都是不嚴格的。兩人的理論都建立在無窮小分析之上,但他們對作為基本概念的無窮小量的理解與運用卻是混亂的。因而,從微積分誕生時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與攻擊。其中攻擊最猛烈的是英國大主教貝克萊。 
  1734年,貝克萊以“渺小的哲學家”之名出版了一本標題很長的書《分析學家;或一篇致一位不信神數學家的論文,其中審查一下近代分析學的物件、原則及論斷是不是比宗教的神秘、信仰的要點有更清晰的表達,或更明顯的推理》。在這本書中,貝克萊對牛頓的理論進行了攻擊。例如他指責牛頓,為計算比如說 x2 的導數,先將 x 取一個不為0的增量 Δx ,由 (x + Δx)^2 - x^2 ,得到 2xΔx + (Δx) ^2,後再被 Δx 除,得到 2x + Δx ,最後突然令 Δx = 0 ,求得導數為 2x 。這是“依靠雙重錯誤得到了不科學卻正確的結果”。因為無窮小量在牛頓的理論中一會兒說是零,一會兒又說不是零。因此,貝克萊嘲笑無窮小量是“已死量的幽靈”。貝克萊的攻擊雖說出自維護神學的目的,但卻真正抓住了牛頓理論中的缺陷,是切中要害的。
  數學史上把貝克萊的問題稱之為“貝克萊悖論”。籠統地說,貝克萊悖論可以表述為“無窮小量究竟是否為0”的問題:就無窮小量在當時實際應用而言,它必須既是0,又不是0。但從形式邏輯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矛盾。這一問題的提出在當時的數學界引起了一定的混亂,由此導致了第二次數學危機的產生。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這套叢書精闢地論述了西方歷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學術觀,以及這些思想產生的背景和發展線索,是廣大學生和哲學愛好者步入人類智慧殿堂的入門書。叢書緊扣思想家的原著,並聯繫當前的現實,目的是激發讀者思考問題和進一步閱讀原著興趣。叢書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該思想家的著名學者,對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獨到的見解。尤其可貴的是,叢書既介紹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發展的脈絡,是一套集文化普及與學術研究該思想家的專家,曾翻譯過多本西方學術著作。
http://baike.soso.com/v23064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0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哲學家 |
此分類下一篇:休謨:名哲學家9
此分類上一篇:洛克:名哲學家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