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18 06:00:00| 人氣1,9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福斯特:名建築師4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諾曼•福斯特作品集-築龍圖酷

當代馳名的建築設計大師。在近半個世紀的建築設計生涯中,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他所設計的作品,在世界建築舞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福斯特的作品遍佈全球各地,以他為首的福斯特事務所在建築界頗有威望,其辦事處更是遍及倫敦、中國香港、格拉斯哥、柏林、法蘭克福、東京等全球重要城市。
  福斯特無疑是現代建築潮流中一流的建築大師。本書選編了福斯特本人近來所發表的演講,相關建築評論家對福斯特及其建築的評論和一些傳記性文章等文字材料,使大家能對諾曼•福斯特的建築設計作品和風格有所瞭解。此外,本書通過特定的闡述性文字和較為詳細清晰的圖片展示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福斯特的傑出作品,力求全面、系統、深入地展現諾曼?福斯特先生的設計理念和創作手法。
  當代馳名的建築設計大師。在近半個世紀的建築設計生涯中,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他所設計的作品,在世界建築舞臺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福斯特的作品遍佈全球各地,以他為首的福斯特事務所在建築界頗有威望,其辦事處更是遍及倫敦、中國香港、格拉斯哥、柏林、法蘭克福、東京等全球重要城市。
1935年出生於曼徹斯特
1956年,福斯特在他21歲時最終進入了曼徹斯特大學
1961年在曼徹斯特完成學業後,福斯特獲得了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一個特殊課程獎學金——亨利獎學金
1963年四人聯合成立了四人小組Team 4
1990年被冊封為爵士
http://photo.zhulong.com/renwu/detail44.htm

香港滙豐銀行總部
當福斯特事務所在1979年的國際設計競賽中贏得這一任務後,業主向他們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確;要建一座世界上最好的銀行.建築的基地雕像廣場的前部,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建築懸掛在排成三跨的四對鋼柱上.在建築的整個高度上,五組兩層高的桁架將鋼柱連接起來,在樓層就懸掛在桁架上.三跨結構的高度不同,形成了一個錯落的輪廓.外牆是特別設計的外薄鋁板結構筆透明玻璃般的組合以表現內部空間的豐富性. 這座銀行建築擁有一個公共的底層、一個私密頂層和由半私密半公共空間組成的中間樓層。在街面層,有一個12m高的公共步行廣場在建築下面穿過;兩部自動扶梯通向主要銀行大廳(半公共空間)和10層高的中庭。由3部設在西立面玻璃電梯井裡的高速電梯可到達銀行的主體。來訪者在每個雙層高的樓層下電梯,再通過自動扶梯到達目的地。銀行內部空間具有相當的靈活性,自1985年建築投入使用以來,銀行的所有人員已多次改變辦公位置,1995年,僅僅用了6個星期的時間就在建築北部新增了一個證券廳。

英國雷諾汽車公司產品配送中心

這一建築是福斯特的典型作品之一,在當時的雷諾公司廣告宣傳中鼓噪一時。雷諾公司的這座建築位於英國斯文登西部一塊不規則的斜坡地皮上,用地面積大約6.5公頃。設計兼顧了不規則土地的利用和將來公司規模的擴建。公司所有相關設施都安置在建築的整個棚架結構之下,其整體結構都由24米×24米見方的標準模組單元組成,內部空間高7.5米,而懸挑結構頂點則高達9.5米,帳篷式的建築主體懸掛在16米高的鋼結構柱之上。建築整體應用了42個這種單元模組,為雷諾公司提供了倉儲庫、產品配送中心、地區辦公室、汽車展廳、銷售及售後服務培訓學校、工作車間、餐廳和入口挑棚等一應俱全的相關設施。當地的規劃師看過福斯特的設計方案後非常贊同,並允許將原來規定的土地使用率控制在50%這一條款放鬆,而福斯特的方案可以使桅杆等支撐結構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進行施工,使空間使用率提高到67%,成功為雷諾公司增加了10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此外,建築的採光和排煙以及通風設計也都十分巧妙靈活,漆成黃色的懸挑結構立於玻璃外牆之外,使懸掛在空中的繩索和複雜的拱形鋼樑組件清晰可見。屋頂是連續的增強PVC薄膜,在每根柱子周圍透明玻璃板形成透空屋頂,不僅滿足了室內的自然光線採集,同時能看到外部的桅杆和懸索結構。這一設計成功完成了雷諾公司提出的苛刻建設要求,極具想像力的設計同時滿足了公司生產運營、工作空間、工作環境以及公司形象等多方面的要求,以合理的投資和足夠短的工期完成了一座理想的建築。

法國加里藝術中心


位於法國尼斯的加里藝術中心是由尼斯市政府出資興建的一個公共藝術作品委員會舍。1984年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設計方案在這一建築的國際設計競賽中勝出。藝術中心於1993年建成並投人使用,主要包括一個巨大的藝術作品展廳和一個圖書館。地上結構的內庭將自然光線彙集並引入到各層公共空間中,中庭設置了玻璃樓梯間和三部觀光電梯。建築主體採用了7米×5米的混凝土框架平面網格結構,屋頂則為鋼結構。工程中採用的其他主要材料有不透明玻璃、石材和不銹鋼等。為協調加里藝術中心與周圍建築高度和空間上的關係,9層高的建築有將近一半在地下。藝術展廳被放在了建築上部以取得較好的自然採光,而在入口層的上、下兩側設計了圖書館,以便於更多的人能夠使用這座建築。地下空間還設置了小電影廳、報告廳和會議室,剩餘空間大部分用作了存貯庫。在當時,加里藝術中心的建設用地條件十分特殊,這塊地正對著建於西元3世紀的羅馬神廟——梅森卡裡,這是一座受到嚴格保護的文化遺址。所以加里藝術中心的設計在滿足業主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對神廟周圍景觀的影響,以及古城尼斯的傳統形態和當地氣候。福斯特的設計顯然已經通過了時間的考驗。

西班牙巴賽隆納資訊傳輸塔


福斯特的設計不但實現了設施的最大效益,還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這座通訊建築的工程結構味道,在完成功能要求的同時,成為科塞羅拉山區公園的一大景觀。支撐整個塔身的預製混凝土構件,矗立在一個單獨的基礎底板之上,其尺寸做到了最小。塔身核心體被三條呈120度角的後張預應力鋼索斜向牽引。懸挑的模數化樓板構件設計考慮了未來發展變化中使用的靈活性。塔身結構為等邊三角形,塔身曲線的弧度設計考慮計算了最大風載、最大水準作用力、最大扭矩和動載給塔身帶來的影響。高強度的鋼索能夠保證在檢修和更換時,纜繩的三分之一被拆換而不會危及塔身穩定性。樓梯、電梯等設備安置在塔身之外,利於人員到達和乘坐。目光遠大的巴賽隆納市市長,促成這座新型的通訊建築的誕生。從科塞羅拉山上可以俯看整個巴賽隆納市,為了迎接1992年奧運會的到來,2家電視公司和電話壟斷公司都宣佈計畫在山上建一座自己的通訊塔。市長的反應是,科塞羅拉山是一處國家公園,從城市遠望過去便可見其迷人的景色,保護山區景觀非常重要,不能被林立的高塔所破壞。於是,他決定只能建一座塔,大家共同使用。
現在這座塔已成為巴賽隆納市復興的一個強有力的標誌,不僅美化了城市的天際線,而且其觀景平臺已成為科塞羅拉公園最受旅遊者青睞的景點之一。它是建築、工程和政治上創新的綜合,它的活力源於政治決策和設計過程的統一。

日本東京世紀大廈




世紀大廈辦公樓於1991年5月21日在東京剪綵,正式啟動。這是福斯特事務所對不斷變化的東京天際線增添的一大亮點,也是福斯特在日本所作的第一個設計作品。世紀大廈的落成為這一地區開發的專用辦公建築樹立了新的標杆。世紀大廈座落在東京繁華的市區,矗立在繁忙的交通線和一片低矮的古城建築之中,業主要求大廈的設計能夠打破東京現有商業建築的平淡乏味,具有鮮明獨特的造型。建築面積28000平方米的大樓分屬於兩個複雜的管理系統。於是福斯特的設計將大廈分為相連的兩棟,一棟高19層,另一棟21層,兩者由一個狹窄的中庭連接。兩部分建築都採用特殊而牢固的框架結構,以抵禦對這個城市建築來講非常現實的潛在危險——地震和颱風的襲擊。大廈樓層設計採用的是按兩層劃分的方法,結構外觀就像婀娜多姿的大橋,大橋置身於兩端堅固的樓身之上,而其創造出的空間則被另一懸吊結構分割成兩層。這種樓層劃分方式把辦公室空間從繁雜的梁中釋放出來,使工作者可以享受更好的採光和更開闊的視野。橫跨中庭的窄橋使業主可以出租整層的空間,符合業主(房屋租賃商)業務要求。在此之前日本的消防法規禁止將開放的辦公室和暢通的樓層空間銜接在一起。工程師設計應用的煙感氣解決了這一問題,安置在兩個樓層之間的排煙消防設備可以將中庭的空氣倒人辦公空間而把受到火災樓層的煙霧排出。世紀大廈是第一個在效果設計中探索使用迴圈水流的辦公建築,清澈的水流在中庭的底部磨光發亮的花崗岩石板平臺上漫流,形成優美的水牆,這一構造形成了通往專門為業主設計的博物館的樓梯。水流和石板明暗相間,其光影效果將前來參觀這座用來收藏古董和東方藝術品的博物館的人員帶人一個奇幻的視覺空間。

日本東京千年塔

千年塔設計170層、840米高,是曼哈頓摩天大樓平均高度的4倍,選址在東京灣,距離海岸2公里。它將成為一個小型的垂直城鎮,在規模上相當於東京的銀座或紐約的第五大街,擁有旅館、商店、公寓以及辦公場所。此建築被構思為一根巨大的“定海神針”,包裹在螺旋線形的金屬框架內,矗立於遊艇碼頭之中。根據預測,到2020年東京將被列入超過15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行列,千年塔設計方案將受到這種未來城市的挑戰。現在需要急切解決的是都市膨脹帶來的社會問題及東京自身的特殊問題,即土地嚴重緊缺。由奧本雅士(Obayashi)公司委託,170層高的世界最高建築東京千年塔可以提供104萬平方米的商業發展空間。
在距海岸2公里的東京海灣建起的千年塔,能夠創造一個達到60000人口的社區,這個社區能夠創造自己所需的能源,自行處理垃圾及廢棄物,建立起自己的運輸系統。這將形成一個能夠自行運轉並維持和滿足各種需求的小型垂直城鎮。
塔內的辦公場所適用于類似於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這類的光製造業和“潔淨”工業。公寓的上方,當最高部分房屋的通訊系統以及風和太陽能系統開始運作時,便可點綴出餐館絢麗的景色。而且在陽臺上可以看到非常壯觀的風景,擁有極其寬闊的視野。一個高速的“摩天大樓”體系——電梯廂設計,能夠承載160個人,在建築物的水準或垂直軌道移動速率要達到傳統快速電梯的兩倍。這種特殊的電梯就停在每三十層處的空中,從那裡,個人旅程可以由電梯或電動扶梯來完成。這種連續的迴圈運作減少了旅程時間—垂直城市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五層樓高的中庭中心有著不同的功能——可能是一間旅館,也可能是一家百貨公司。每兩層之間的銜接處有陽臺和花園來創造出社區的感覺。由於塔的錐形結構及螺旋狀鋼籠的設計,使其內部穩定,能夠抵制該地區可能隨時會發生的颶風和地震的;中擊。這個工程表明,高密度或高層的生活並不意味著過度擁擠或是忍耐,它同樣能夠提高生活品質,使住房、工作、休閒設施全部都臨近你的身邊。

西班牙巴倫西亞會議中心





福斯特設計的巴倫西亞會議中心是歐洲主要會議集合地,中心將會議所需功能設備與建築藝術結合到了一起,為地中海的古城增添了新的建築氣息,它就矗立在巴倫西亞的西北方歡迎客人的到來。會議中心提供了三個禮堂,分別能容納250人、468人和1463人,而最小的禮堂則可以再細分為兩個空間。這座西班牙建築的外形好像一個凸透鏡或者說像是一隻“眼睛”,由長度不同的兩個弧面構成。禮堂和九個研究室從西方邊緣緊湊的曲線中分散出來,而公眾空間則是環繞在建築東部寬敞的休息大廳。會議中心建築可以適應氣候變化、不同的光影環境以及城市中的水流和綠化空間。透過休息大廳可以看到附近成蔭的綠樹和不規則彎曲的水塘,而新鮮的空氣則經過水面有所降溫後被送人建築內部空間,儘量減小了建築對機械空調設備的依賴和需求。大廳自然光線的採集形成了非常惟妙肖的效果,除了禮堂之外,光線還被深深引入建築內部,在某些地方顯得輕淡柔和,而有些場所則明亮耀眼。遵守將設計植根於本土建築風格的原則,福斯特將會議中心的屋頂設計為兩層,外層是浮在沉重的混凝土外殼之上的防護鋼結構,而在兩層中間形成空氣冷卻層,用來抵消建築物被動產生的熱量。屋頂在同一曲線上延伸成180米的長形結構,並在會議中心入口上方懸挑突出,形成雨篷和遮陽結構。福斯特與其合作者,以極低的預算完成了設計,創造了一座符合周圍環境的既有傳統韻味又具有前瞻性的建築。

法國米約高架橋



法國南部小鎮米約一直是法國羊奶乳酪的生產中心。2004年5月28日,福斯特擔綱設計的世界上最高的橋樑——米約高架橋在這裡完成了合龍。這座高架橋於2001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將於2005年1月建成通車,工程總共耗時39個月。米約高架橋建成後,其高度將超過艾菲爾鐵塔,被譽為科技奇跡和A75公路上的一座紀念碑。建造米約高架橋的研究最早開始於1988年,目的是要解決A75公路的交通擁擠問題,A75是一條連接法國巴黎和西班牙巴塞羅納的主幹公路,也是巴黎通往地中海的最直接的通道,常年擁堵不堪,尤其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1989年6月28日,在考慮了四種預選方案(南線方案、北線方案、RN線方案和米約高架橋“中間路線”方案)後,終於選定了這條從米約城東邊的塔恩河上空飛過的“中間路線”——米約高架斜拉索橋。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可以避免挖掘隧道,幾乎不影響周圍環境和米約的城市和經濟發展規劃,安全性高。關於橋樑建造更加詳細的研究則是從1 993年開始的,1996年7月9日,方案最終定型。米約高架橋工程與眾不同之處是它的設計師不是工程師而是建築師。福斯特賦予了這座高架橋令人驚異的美學享受。由兩個橋臺和7個橋墩支撐的橋樑像一道空中彩虹橫跨塔恩河和塔恩山谷,橋面高出地面270米,全長2480米。整個大橋結構耗費鋼材36000噸,其他部分用85000立方米混凝土建造而成。橋面設雙向6車道,但是剛通車時將只使用雙向4車道。

英國倫敦市政廳





福斯特設計的英國倫敦市政廳——一座傾斜螺旋狀的圓形玻璃建築,就立於泰晤士河南岸,與古老的倫敦塔隔河相望,成為了泰晤士河畔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新穎的設計使該建築的象徵意義不言而喻:透明辦公,民主政府。在廣場遊覽的公眾可以直接看到市政廳大樓裡的每一個細節。1993年,福斯特的設計在七個競賽方案中脫穎而出。1995年工程開始動工,經過30個月建設,如期交付使用。目前GLA(大倫敦行政當局)與這一市政廳建築簽訂了25年的租約。大樓僅高45米,十層,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為五六百辦公人員提供了辦公空間。整個建築傾斜度為3度,但並非向河邊傾斜,而是出於環保的考慮使之南傾,以最小的建築立面接受太陽光照,從而使保持大廈內部溫度所用能耗降到最低。這種傾斜設計考慮的另一個因素是使市政廳建築避免在河邊的人行道上投下巨大的陰影--公共空間該是灑滿陽光的。建築不僅外形獨特,設計理念也非常鮮明,其相當部分空間是對公眾開放的,雖然進入這棟建築必須經歷一系列安檢手續。大樓每週一到週五,早晚八點間允許公眾參觀。除了展覽和頂樓的“倫敦客廳”外,這裡的公共資訊螢幕每天會公佈樓裡舉行的會議,很多會議民眾和新聞界均可參加,有必要時,還可以進行電視、廣播或者網上直播。建築底層的地面是一張16米×10米的碩大的倫敦航拍地圖,連細小的房屋都可以看到。

英國倫敦“千年大廈

1996年時為紀念21世紀的到來,倫敦擬在金融城興建歐洲最高建築——倫敦“千年大廈”,其高度達385.5米,使用面積14萬平方米,可供1萬人辦公使用。它將成為英國最高的建築和倫敦的象徵之一,其高度也將超越當時英國最高的建築——位於倫敦金融城高244米的“金絲雀碼頭大廈”,和福斯特的另一設計——當時歐洲最高的建築,300米高的法蘭克福德意志商業銀行總部大廈。該建築共95層,整個建築預算約為4億英鎊(約6.4億美元)。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爵士在倫敦“千年大廈”的設計中摒棄了傳統大廈設計中常用的“火柴盒”式結構,大廈外形由高、矮不同的兩部分結合而成,頂部設置了兩個橢圓形建築並設有觀景層,以供遊人觀賞。樓身曲線自然伸展,建築的外觀顏色效果也將配合太陽光線的轉換而變化。大樓底層設計了一個光滑琉璃的兩層高玻璃大廳,廳前留有開放的廣場,為底層創造了開闊的環境和良好的光線效果。“千年大廈”籌備委員會準備於1998年申請動工,2001年完工,以迎接21世紀的到來。設計方案公佈後遭到了英國一些機構和人士的反對。倫敦金融城管理機構對這一計畫持保留態度,認為“千年大廈”可能影響金融城的景觀並會遮擋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設計高度的支持者認為這一高度可代表倫敦金融城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成為倫敦的一個新景觀。反對方則認為它可能會對周圍景觀造成較大的影響,使得許多原本宏偉壯觀的建築如聖保羅大教堂等顯得非常渺小,使得金融城的景觀失調。“千年大廈”由於設計高度引起的爭論等多方面原因最後擱淺,但是,在設計中福斯特的設計理念的確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英國倫敦千年橋




泰晤士河在流經倫敦市區內的河段上共有32座橋。而福斯特擔綱設計的這座新千年建築是泰晤士河上百年來的第一座新橋——“千年橋”。這座千年大橋連接了北端的聖保羅大教堂和南部的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和倫敦環球劇院。大橋開闢了一條通往聖保羅大教堂的安寧通道,避免了公車輛的喧囂,大橋絢麗的外觀也為倫敦市區景色增添了優美的一筆。這座耗資1820萬英鎊的步行橋於2000年6月10日首次對公眾開放,但是由於過橋人數太多,大家“腳步一致”產生的共振效應,導致橋身嚴重搖擺。“千年橋”基金會對此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後,另外籌集500萬英鎊,改進了橋體結構,在橋體上安裝91個類似汽車用的減振器。經過步行測試之後,達到安全標準,重新向公眾開放。“千年橋”在夜晚的燈光照射下,顯得光彩奪目,是泰晤士河上的一道亮麗的景觀。

中國香港國際機場



1998年7月落成的中國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唯一的機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它的位置處在亞洲與澳大利亞聯繫網路的交接地帶,到2040年,中國香港國際機場預計年載客量將達到8億人,相當於英國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和美國紐約的約翰•甘迺迪機場的總合。香港國際機場是現今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建築工程之一,而在1 992年的時候,機場選址所在地還是一個佈滿山丘的小島。經過一輪主要的開墾和改造之後,島上最高的山峰也由1 00米降到了海拔7米的平地,整座小島面積擴大了4倍,相當幹九龍半島那麼大。香港國際機場發揚了世界機場設計的典範——倫敦第三機場的先進設計理念,當然倫敦第三機場也是福斯特先前的設計。香港機場的特點同樣鮮明地體現在輕型屋頂的設計和效果出色的自然採光上,同時它還把行李運送、配套服務設施和輕軌運輸系統置於客流之下,合理設計了機場的運營系統,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時優化了機場結構。機場整齊簡潔的設計,明亮充足的自然光線,形成了進入香港城市大門的引人人勝的景觀。同樣重要的是明亮清晰的機場設計,就像倫敦第三機場,無論在機場的內部空間還是建築之外,都強調明確的方向感,使乘客能夠明瞭自己所在的位置並能看到外面的大海和飛機。建築的“Y”形設計在規劃大綱宗旨中得到了明確,而拱形的屋頂結構也是統一的建築元素,不管整體建築如何分枝,拱形屋頂的方向總是保持一致。到達機場的乘客,從航空集散站東端的地上運輸中心下機,穿過護照檢驗大廳,便來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機場售票大廳——東大廳(East Hall)。如果把這個機場看作是一座城市,那麼這個大廳就是它的交易廣場。這個建築空間以外,機場集散站逐漸縮小形成通往3 8個機場出人口的長形中央廣場。乘客進出機場的流程設計得更是相當合理省時,貫穿整個機場各個環節只需要20分鐘左右。

中國首都機場擴建工程



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的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提前3年飽和,通往首都機場的高速路的收費口常常會排起長長的車隊。為將首都機場擴建成一個國際國內複合型樞紐機場,首都機場新航站樓設計方案邀請世界頂級建築9幣事務所參加設計競賽,由荷蘭Naco——Foster——Arup聯合體(荷蘭機場顧問公司、福斯特及夥伴公司和奧雅納公司)設計的B方案勝出,最終成為中標方案。
  首都機場擴建工程於2004年3月28日開工,在未來3年多時間內將在2號航站樓東側空地上再建立一座42.8萬平方米的新3號航站樓,同時建設一條新跑道及相應交通等配套設施。新征擴建用地1480萬平方米,搬遷9個村莊,工程總投資達167億元人民幣。預計2007年底建成,2008年投入使用。擴建後的首都機場可按照民航戰略規劃,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型複合樞紐機場,順利滿足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需要,同時塑造國門嶄新的形象。奧運會召開期間,3個航站樓月旅客輸送量將達556萬人次。到2015年,首都機場總旅客輸送量可達6000萬人次,年飛機起降50萬架次,年貨、郵輸送量180萬噸,其中新建3號航站樓的旅客輸送量可達3500萬人次。
  不斷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對機場進行擴建的現象在國際上普遍存在,著名的法國戴高樂機場、英國希斯羅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新加坡機場就分別擴建過多次,目前世界上幾個最大的機場幾乎都是在擴建之後才具有目前的年旅客處理能力、年飛機起降架次及年貨運處理能力。擴建後的首都機場將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樞紐型機場,在國際航線上會更具競爭力。
  這一中標方案由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爵士擔綱設計,他稱這一方案為——“人民的宮殿”。從效果圖上看,這一方案神似“游龍”,紅色的屋頂及金色的內部裝飾令人立刻聯想到紫禁城。福斯特的方案中,結構設計還運用了中國古代建築慣用的標準模數法,與中國文化聯繫緊密。在新航站樓內,旅客可以坐擁寬敞空間,享受充足的自然光線,四周美景一覽無餘。為了方便旅客,該設計盡可能減少了樓層的變化,同時提高服務標準,縮短步行距離和轉機時間。主要特點體現在了國內和國外區域服務的分離,轉機只需一層換乘。總體上,擴建機場結構簡潔,工程費用經濟合理,機場的設計還打破了傳統設計中的灰色主色調。
  福斯特的這一新穎、成熟的建築設計達到了近乎完美的效果,擴建後的機場美觀大方,使旅客進出港流程十分簡捷,並且提高了機場運營管理的實用性。而“旅客進出港流程的簡捷”也是當初新航站區建築設計方案競賽和評選的首要標準。
  作為設計者諾曼•福斯特爵士在機場設計上是有成熟經驗的,對機場結構體系的設計有豐富的積累和創新經歷。諾曼•福斯特爵士進行過香港國際機場和斯坦迪德倫敦第三機場等機場專案的設計和建造。首都機場的擴建設計也體現了福斯特的代表性建築中,合理、舒適、節能、便利等主要特點。在評價自己設計的倫敦斯坦迪德機場時,福斯特曾經說過,“機場是一個旅行的場所,它必須有助於將航空旅行從一個煩惱的過程變成一種輕鬆愉快的體驗。如果你到斯坦迪德機場,你肯定會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會看到清晰的屋頂結構形式,就象回到了過去的那種擋雨採光的老式機場。淩亂的管道、線路和照明裝置以及懸掛頂棚的問題,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結構形式的清晰和自然光線的趣味。”
  福斯特的這一理念顯然也體現在了首都機場新航站樓的設計中。他在首都機場新航站屋頂的基本結構設計中採用了三角形,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再由三角形生成六角形,由六角形生成了空間四面體,簡單中體現著變化。屋頂的立體造型從外表看仿佛展翅的巨鳥或放飛的風箏。屋頂結構採用輕型構件,負重輕,可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排水系統花費也很小,符合環保、節能要求;屋頂天窗的朝向是東南方向,可以充分地吸收早晨的陽光。3號航站樓將採用軌道交通旅客捷運系統,旅客換乘只需走很短的距離,無須乘坐電梯,轉換容易,整個流程非常簡單,既方便快捷,又大大降低了機場方面的投資和維護成本。設計合理實現了機場內部人流、物流和資訊流的處理和疏通,使旅客能便捷、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感到安全與舒適。
  設計中的新航站區將配套建設機場進場交通工程,有李天高速(從公路六環到首都機場)、京承高速連接線(連通京承高速和首都機場北貨運場)等高速公路及一條高速軌道連通新航站。高速軌道交通路線全長26公里,從東直門直達首都機場新航站。
  航站區內採取了軌道交通作為捷運系統,把3個航站樓相連,在國內尚屬首次,旅客可通過這個系統方便地去往任何一個航站樓,以及從主航站樓到達指廊。機場第三條跑道將在現有東跑道以東平行建設,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3號航站樓則位於這兩條跑道之間。航站區內的軌道交通把3個航站樓相連後,旅客可在航站區內辦理登機手續,或者上下飛機,都可走最短的路程,進行最少的轉換。這樣只要通過這個系統,旅客就可方便地去往任何一個航站樓辦理進出航站的相關手續。新跑道按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可滿足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的起降。
  全新的設計將使新航站更加充分地發揮航空樞紐的作用,旅客也能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按設計要求,旅客在新航站中的登機時間將大大縮短,隨機行李全部採用自動處理,快捷的傳輸系統能夠在第一時間將行李送至登機門。新航站實現人車分流,使旅客進入航站樓更加方便。車輛有專門的停車區域和車道,新航站區將建設可停放一萬輛機動車的停車場,並設有專門的計程車待客區域。旅客到機場不僅可以乘私家車、計程車、機場大巴,還可以乘坐輕軌或公車。

英國麥克拉倫技術中心


麥克拉倫技術中心包括設計室、實驗室、研究和測試問、電子發展室、加工作坊和原型及生產資源室、還有一個單獨的訪客和學習中心。

大象屋



如果住宅設計是一個挑戰的話,可以想像給大象設計房子更是相當有挑戰性。福斯特及合夥人事務所目前完成了哥本哈根動物園的大象屋,供一群印度大象使用。大象屋由大面積的天窗覆蓋,玻璃穹頂不僅為大象活動區提供了遮蔽物,而且使大象屋室內與天空交接、獲取日照。大象可以聚集在這兒,或者到室外的活動場活動。穹頂外部有一圈階梯狀的參觀台,一個傾斜的步道引導人們進入一個參觀空間,沿著步道人們可以看到活動場內大象的活動。建築師對動物和遊客間的屏障進行了精心設計,大象活動場的圍牆隱藏在一個加長的水池中,不僅對大象和遊客進行了隔離,同時,當人們在公園中遊玩時,突然看見眼前出現的大象,會感到額外驚喜。值得注意的是,就大象的健康而言,這座建築樹立了新的動物學標準。例如,主活動場第一次使大象可以隨心所欲的一起睡在室外活動場上,就像他們在野外時那樣,同時,建築的加熱底板用以保證乾燥,以保護大象的腿部健康。其他的一些關鍵設計方法也是在經過對大象野外生活模式研究後總結出來的。室外活動場重新創造了一個乾燥的河床,就像熱帶雨林中亞洲象經常出沒的地方那樣。通過設置一些出泥孔、稀稀拉拉的小水塘和一些可以陰影區域,建築師創造了一個可以供動物自由玩耍、種群活動的場所。

韓國首爾IBD總體規劃方案-夢想中心







福斯特Foster+Partners“夢想中心”韓國龍山IBD開發區的規劃方案的設計目的就是將這個首爾大型的鐵路貨場轉換成一個新的都市中心。目前該區域的交通十分不便,因此,Foster+Partners希望解決這一問題並創造一個名副其實的新的城市中心。設計師通過三個弓形的結構將工程區域同周圍環境連接了起來,弓形結構的設計以太極圖案為基礎。夢想中心中的三棟地標式大樓是工程的主體部分。這三個螺旋式的大樓名為“Helixia”,它們將龍山站,漢江和龍山電子區連接了起來。當遊客進入到這一區域之中,他們將體會到有著蜿蜒斜坡的多樣化的空間結構。螺旋的幾何形狀類似於宇宙空間,這裡將成為一個新的全球性景點。除了Helixia外,這一區域中也將建造高聳的建築群,它們將環繞在Helixia周圍。

諾曼•福斯特


諾曼•福斯特建築學學士(曼徹斯特大學),建築學碩士(耶魯大學),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國際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斯特林建築大獎得主。諾曼•福斯特特別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觸,強調要從過去的文化形態中吸取教訓,提倡那些適合人類生活形態需要的建築方式。一生的榮譽很多,作品很多。
  諾曼•福斯特生於1935年,在曼徹斯特大學學習建築學和城市規劃,1961年畢業後獲亨利獎學金去耶魯大學學習,在那裡取得了碩士學位,1963年開設自己的事務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國東西海岸從事城市更新和總體規劃專案。諾曼.福斯特獲得過全世界許多大學和組織的榮譽學位與獎金。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為爵士,1983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1994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他是眾多學術團體的成員,在世界許多地方進行教學和講學。他曾任建築協會的副主席以及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的客座審查委員。
  建築觀
“我認為建築應該給人一種強調的感覺,一種戲劇性的效果,給人帶來寧靜。機場是一個旅行的場所,它必須有助於將航空旅行從一個煩惱的過程變成一種輕鬆愉快的體驗。如果你到施坦斯德機場,你肯定會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會看到清晰的屋頂結構形式,你就像回到了過去的那種擋雨採光的老式機場。許多東西都是仿照這種形式,它重新評價了建築的自然性,淩亂的管道、線路和照明裝置以及懸掛天花板的問題,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結構形式的清晰和天然光的趣味。屋頂實際上是一個照明屏,同時使室內免受外界天氣的影響。同時這體現一種精神。
  建築師小傳
福斯特 16 歲輟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曼徹斯特市政廳當職員,工作地點是一個具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這將他帶入了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建築及工藝環境之中,使他不只有機會在現場觀纂這座盛大建築攻總體效果,並且還有機會注意到光線究使用和扶手的設計等細節的東西。在他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服役時,他的建築師願望變得十分強烈。兩年後退伍,他曾經嘗試過幾份工作,之後的某個機會使他進入曼徹斯特的一家建築公司——約翰布來德沙爾及夥伴建築行工作。這一工作後來被福斯特描述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1956 年,福斯特在他 21 歲時最終進入了曼徹斯特大學,並選擇了為之奮鬥一生的職業。1961 年在曼徹斯特完成學業後,福斯特獲得了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一個特殊課程獎學金一土亨利獎學金, 諾曼•福斯特令天的許多方畫都起源於他在美國讀研究生那段時間。1963 年聯合成立了四人小組 Team 4。他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為人熟知的阿波羅17 登月艙。康沃爾郡的設計開拓了生態建築的理念,這一建築的特色體現在它的天窗畫廊和一個有山水畫的屋頂,他們以此建築設計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 RIBA 的一個獎項 1965 年四人小組在斯文頓設計了 30000 平方英尺的工廠,這一工程獲得了國際性的讚譽。
  諾曼•福斯特因其建築方面的傑出成就,於 1990 年被冊封為爵士, 1997 年被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 1999 年獲終身貴族榮訾,並成為泰晤士河岸的領主。福斯特還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和獎項,主要有“工業建築皇家設計師”、“傑出設計師學會會員”、皇家工學院榮訾院士、英國皇家建築學院和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等榮譽。1999 年,福斯特榮獲第 21 屆普利策建築大獎。2002 年,他嬴得了國際建築聯合會評定的“ Auguste Perret ”獎項不□“ Praemium Imperiale ”獎項,並被浦•勒•馬利特列入科學藝術領域傑出人物名冊。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海外工惺也曾被授予“女王獎”。
  榮譽
諾曼•福斯特是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成員、皇家藝術學會成員、英格蘭皇家院士、美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皇家工業設計師;特許設計師協會榮譽會員;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榮譽成員;保加利亞國際建築學會成員;瑞典皇家藝術學會外籍會員;建築工程師協會榮譽會員;皇家工程協會榮譽會員;Kent設計學會榮譽會員;美國藝術科學協會外籍榮譽會員;Académie 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ais會員;Akademie der Künste,建築協會成員。他擁有下列大學的榮譽博士頭銜:皇家藝術學院、Eindhoven技術大學、倫敦大學、巴斯大學、East Anglia大學、享伯賽德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牛津大學
和瓦倫西亞大學。他獲得過日本設計基金會的獎勵,和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的Kunst-preis獎。諾曼•福斯特在世界各地做過講演,並在英國和美國教授建築學。他是倫敦建築師協會副主席、皇家藝術學院理事、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教育和監察部成員,倫敦建築基金會理事。並於最近接受了倫敦University
College的Bartlett學院訪問教授一職。
  獎項
1991年以來,諾曼•福斯特獲得密斯•凡•德羅獎的歐洲建築大獎、法國建築協會金獎;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阿諾德•W•布倫納紀念獎、美國建築師協會1994年建築金獎、UniversidadInternacional 'Menendez Pelayo'金獎, Santander,Spain1995;法國文化部的藝術與文字顧問團高級顧問;theOrder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MIPIM 年度人物獎; “Building”1996年度建築師名人獎;因為巴賽隆納城市建設所作貢獻獲得 the'Premi a la millor tasca depromoció international deBarcelona'榮譽;1997年特許設計師協會銀獎;1999年入選德國聯邦傑出人物名冊;Walpole傑出成就獎;並於1999年榮獲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1995年事務所被授予皇家出口獎。諾曼•福斯特在普利策頒獎典禮上的發言 1999年諾曼•福斯特在普利策頒獎典禮上的發言會長先生、市長先生、普利策夫人、女士們先生們。對每個人來說,我們的成長背景都存在著差異,我們的歷史及歷史英雄、我們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的經歷都不盡相同。然而無論從個人成長還是事業發展來說,我都一直如此幸運地擁有眾多胸襟開闊的同事和合作者,慷慨的資助者和客戶,更有明智的雙親。在此種意義上來說,普利策獎金是要合理分開的。因為就像一項建築設計,在建築師本身之外還有許多人參與了它的誕生。所以今晚,我將以此獎金和我的親人朋友們共用。
  無論對美國還是歐洲,我內心都存在某種非常特殊的感激,這種感覺可能源自于我的少年時代。十幾歲時,通過當地的圖書館,我發現了關於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和勒•柯布西埃的作品,那絕對是非同一般的世界。我曾經幻想自己的家就在美麗的草原別墅或者巴黎林蔭大道中,我至今還記得自己當時對兩者都是同樣地著迷。十年之後,作為耶魯大學的研究生,我有幸通過跟隨幾位偉大的導師學習,使我兒時那些夢想的片斷得以實現。正是文森特先生淵博的學識讓我在舊時代與新世界的交互之間大開眼界,他使我在曼徹斯特大學時代曾經學習和遊歷的那些歐洲城市空間和現代建築變得更加意味深長。在耶魯大學時代,一個至關重要的經歷是我曾經全身心地工作於那些偉大而富有才華的設計師的作品中,在幅員遼闊的美國海岸之間穿梭。
  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建築師繼承前人,學習發展。然而我在耶魯大學的另兩位老師卻為我展現了美國和歐洲兩種不同的文化,兩種風格都是那樣極端。保羅•魯道夫創造了一種極富活力、充滿高度競爭的工作室氛圍,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建築界學者的連續造訪推動著這種熱烈的氣氛。工作室是開放的,可以出入自如,裡面經常“殺氣重重”。在這裡一種設計理念、設計思維可以在一天之內被瓦解推翻,也可以在一夜之間又獲取重生。
  但是競爭的唯一標準是最終呈現出來的建築圖紙和建築模型的品質。在最後作品前沒有你申辯的空間,沒有任何其他託辭可言,自己的實力只有用優秀的作品來證明。
  工作室強調切實效果的這一理念綜合反映了美國社會中所盛行的一種信念:只要願意付出足夠的努力,任何追求都有可能變為現實。身處這種氛圍中,就像是在呼吸新鮮空氣,使我感到自己並非一個背井離鄉、遠離英國的孤獨者,是美國讓我對自信、自由和自我肯定有了更深的理解。
1961年我在耶魯大學的時光是我未曾預料的一筆財富,因為這一時間標誌了從保羅•魯道夫到塞吉•車麥耶夫的主導地位的轉變。所以我們前半年學習接受的是保羅•魯道夫先生的東西,而後半年又有機會轉學另外一種風格。塞吉•車麥耶夫的歐洲風格之如保羅的美國風格那麼鮮明,不但體現在穿著言談上,更深深植根於兩種不同的哲學中。
  對塞吉•車麥耶夫來說爭辯和理論研究比動手實施方案做出模型成品要佔據更優先地位,質疑在先,並且方案分析決定行動。然而,事實上我對此途徑卻是十分熟悉,因為我在曼徹斯特的教育,一直相當注重行業用具、繪畫原則以及調配原料這些有嚴格要求和規定的東西。
  應該順便提及的是我對自己扎實的基本功練習所打下的堅實基礎仍然心存感激。塞吉•車麥耶夫將我帶入了他與克裡斯多夫•亞歷山大合作的社區的“私密與空間”的研究之中。並且應塞吉•車麥耶夫的邀請,我對學院一份講授城市規劃課程的工作產生了興趣,至今我對此門課的印象還十分深刻。當然我所接觸的設計風格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複雜。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到耶魯大學來學習發掘歐洲古典建築知識,然而由於美國推崇的是諸如曾經在哈弗教授過魯道夫的格魯皮爾斯(Gropius),這使得魯道夫及埃德•巴密斯(Ed Bames)等整個一代美國建築師的風格都出自那一相同的歐洲傳統流派。
  但是回顧建築界40年來的發展,我能看到我們的實踐一直被這種執著的行為和研究所激勵,使我們懷著永不知足的好奇心來探索事物的原理,探究它們是結構組織還是機械系統。作為社會的一部分,我們認為建築是人類根據需要而創造出來的,而這種需求既是精神上的,同時又是物質上的。從不拿任何事情來做擔保,而總是試圖探尋更深層的東西,試圖深入瞭解許多人類活動分支的內部運作方式,也正是我們作為建築師要探索和回答的東西
  所以,我們工作室的核心正是理論分析和實踐行動的密切結合。我深深地感激我的同事夥伴們,是他們在過去的25年甚至30年中幫助我發展了這一信念。他們是賽賓斯-格雷、大衛•納爾遜、格雷厄姆•飛利浦、肯莎圖沃斯以及最近加人我們的巴里庫克。我們所有的人都對我的妻子溫蒂懷有一份十分特殊的感激,因為在1967年我們合力開創了現在事務所的前身。在一段短暫的時期裡,邁克爾•霍普金斯曾經加入我們,與我們共同工作,他是一位與我志趣相投的朋友,我那時和現在一樣對他心存感激。溫蒂的鼓動促成我們工作室遷往現在的湯瑪斯河畔。那是一個由平均年齡只有3 0幾歲的年輕人組成的超強動力團隊,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國家,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這一事務所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與當年耶魯大學的工作室十分相似。令人悲痛惋惜的是溫蒂永遠不能看到它的實現了,但是無論對她還是對我來說,有關溫蒂的記憶都記載在了我們的孩子們身上。
如果說1 967年是我和溫蒂事務所實踐的開端,這一年同時還標誌著一段將近四年富有激情和創作靈感的時期的結束;標誌著溫蒂和我,還有以前耶魯大學同學理查•羅傑斯所共同組建的四人小組——Team 4的結束。理查仍是我親愛的朋友,令人愉快的是30多年之後我們仍能分享那些共同工作時的價值觀和所堅持的發展方向。
  懷想當初在耶魯大學的日子,我記得文森特的演講在廣大在校生心中具有統治地位,可以想像文森特以及這一學生群體將會對未來市民和工業界領導者產生的積極影響。一座建築沒有委任者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你可以說這一點顯而易見,但是其中或許體現的並不明顯的是投資者的認同和創造性建議。當然任何一位建築師都可以發表異議,但是事實總是完美的建築背後會有同樣出色的投資商。當然在最終建築方案的品質和其設計決策過程之間還需要協調眾多的因素。同我所有的建築師同行們一樣,我對那些明智的特殊投資者十分感謝,這些建築投資者中的幾位就在我們今晚的會場之中。
  在建築設計方案背後最優秀的團隊中,在一個方案設計完成並交由他人建造和投資的過程中,建築師問的不同意見和個人思維靈感之間總能碰出創造的火花。或許這也是另外一種進行建築設計分析和實踐的途徑,是對設計方案的多方面探索,是對最優設計方案的不斷革新和追求。
  建造一座成功的建築當然必不可少地需要多方因素的配合協作,需要特殊顧問,特別是工程師和大量的勘測人員。借助今晚這個好機會,我向在過去及未來中不斷發揚他們的高度創造力的貢獻者們表示感謝。我總是驚訝于現在大學中進行重點建築教學培養課程的短暫,而實際上,許多建築師只是參與了一棟建築的組合建東京千年塔造。並且我還深深地質疑將那些設計者和建造者所需要學習的課程分離開來的做法是否合理,而在過去這些內容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當然,教學方法告知了我們它將產生的結果。
  建築施工現場是十分危險的,儘管現在他們越來越接近於預製構件的彙集場地。可以肯定的是建築師更需要去工廠,深入瞭解構件的製造,不但去學習,還要以此知識基礎來配合自己的設計,而且應該學會對那些將夢想變成現實的製作者心懷感激並表達謝意。
  亞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創造建築史詩新尺度的機會。沒有土地開發就不會產生問題,要製作一個小島要擴建一座機場,我們要一夜之間將之轉換為一個新的方案。這種思考的尺度才可能是將來全球建築發展的趨勢,是從實際需要出發,而非只是依從於你主觀的選擇。在自由思考的領域,我們都有自己的良師。我非常感激能和晚年的巴克明斯特•富勒一起工作,他是一位像19世紀傳統建築界中的帕克斯頓(Paxton)一樣的英雄,是真正的高科技運用的主人。他也永遠是合理建設的執行者,他強調地球生態的脆弱,並擁有領先於那個時代的全球生態意識。他堅持了一個指導精神,如在後來他作為一個繪畫設計者而著稱的一項德國設計所體現的一樣。但實際上對一個哲學家來說,建築設計與將一個洋蔥剝掉皮再切成薄片具有相同的客觀重要性,而他則兩者都極其擅長。
  有趣的是巴克明斯特•富勒風格的美國建築的和奧圖代表的歐洲風格的設計如何在交織中貫穿始終,這一點甚至體現在今晚這一起源於美國而舉行於最具歐洲風格的城市——柏林的頒獎典禮上。德國的歐洲風格有一點體現於是由我們來自英國的建築師有幸參與了重建柏林國會大廈的工程。重要的是,此工程已經提供了擴展以下兩個議題界限的機會,我深信這也是未來城市擴展特別重要的兩個方面:公眾空間的角色和更注重生態平衡的建築。我與同事一起,有幸在歐洲的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得到了許多榮譽和創造性的機會。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最重要的獎勵莫過於我現在的太太依琳娜,儘管沒有巴賽隆納長途資訊塔就沒有我們的婚姻。我想對伊琳娜說一聲謝謝。這次婚姻對我有更新和更深刻的意義。 回到建築獎項的主題之上,我得益於很多基金,特別是使我能進耶魯大學深造的亨利獎學金。受到諸類獎學金的鼓勵,我與我的同伴最近也建立了一個基金來支持深入的教育性研究。今晚我們非常感激普利策獎金,這也將是我們設立的那一研究基金的一個堅實組成。
  獲得普利策建築獎並能與眾多的建築界同僚一起分享這個獎項,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榮譽,他們創造了我一直以來十分敬仰和尊敬的作品。令我十分欣喜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位來到了今晚的頒獎現場。自1979年第一屆普利策建築獎以來保留了一個傳統,就是與所有獲得這一獎項的人一起對審議委員會成員表示感謝,我很榮幸能加人眾多獲獎者的行列一起感謝那些為推進普利策建築獎理念而不辭辛勞的人們。 我想要謝謝普利策一家,尤其是已故的普利策先生,感謝這一獎項給大家的鼓勵、啟發和贊助。這一獎金實質上是建築界的一個廣義範圍的慶典。
  面對新千年的挑戰,我忍不住暢想廣義建築領域的發展將意味著什麼。設計專業的代表、政客和工業領域中的人,他們之間的界限在哪裡;道德、激勵和行動之間的區分在哪裡。這種挑戰是令人生畏的,我們已經看到新一代百萬人口城市的成長,可以預測在未來的15年內城市建設將繼續擴展,並有超過2億5千萬人口以上的增長。
  不久前我去墨西哥參加一個文化活動,是關於干預歷史城市的活動。當時我便產生了這樣一幅柯勞克(chalco)郊區似的漁獵場景:這個郊區就像一座歐洲城市那麼大,有3 50萬人口,但是與他們卻有相當的不同。在這裡沒有城市系統部分:沒有排水,沒有輸水幹線,沒有下水道排汙系統,沒有瓦斯,沒有電,沒有鋪設過的道路。面對這種場景,你可以爭辯他們也許還算是幸運者,因為還有1億人民根本無家可歸。這種觀點也使得全球59億人口中有20億人除了燒諸如樹林等天然材料或者動物糞便外無法獲取能源部不算什麼。然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我們一半的能量卻消耗在建築上,剩下的部分則大多分別消耗在運輸和工業領域等與污染相關的問題中。所以,當世界上其餘國家和地區都發展起來時又將產生什麼問題呢? 我們是否應該懷疑在過去的5 0年中我們所造成的污染問題呢?如果這些對設計職業還沒有帶來足夠的認識,它同樣將是一場我們不可避免的戰爭,而不是急於追捧那些緊隨的言論。當然戰後受難者所需要的緊急避難所應該被提到較高的議程上來。我們可以將職責進行分工,並肯定能比那些充斥在我們的報紙上的帳篷城市建設得要好,更不用說象柯勞克等一類城市的未來了。我認為,這些將是建築設計建造在新千年廣義建築範圍內所要面臨的挑戰。謝謝!
  建築歷程
福斯特16歲輟學,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曼徹斯特市政廳當職員,工作地點是一個具有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標誌性建築,這將他帶入了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特色的建築及工藝環境之中,使他不只有機會在現場觀纂這座盛大建築攻總體效果,並且還有機會注意到光線究使用和扶手的設計等細節的東西。在他加入英國皇家空軍服役時,他的建築師願望變得十分強烈。兩年後退伍,他曾經嘗試過幾份工作,之後的某個機會使他進入曼徹斯特的一家建築公司——約翰布來德沙爾及夥伴建築行工作。這一工作後來被福斯特描述為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1956年,福斯特在他21歲時最終進入了曼徹斯特大學,並選擇了為之奮鬥一生的職業。1961年在曼徹斯特完成學業後,福斯特獲得了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的一個特殊課程獎學金一土亨利獎學金,諾曼•福斯特令天的許多方畫都起源於他在美國讀研究生那段時間。1963年聯合成立了四人小組Team4。他們的第一件作品就是為人熟知的阿波羅17登月艙。康沃爾郡的設計開拓了生態建築的理念,這一建築的特色體現在它的天窗畫廊和一個有山水畫的屋頂,他們以此建築設計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的一個獎項1965年四人小組在斯文頓設計了30000平方英尺的工廠,這一工程獲得了國際性的讚譽。諾曼•福斯特因其建築方面的傑出成就,於1990年被冊封為爵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1999年獲終身貴族榮訾,並成為泰晤士河岸的領主。福斯特還獲得了眾多的榮譽和獎項,主要有“工業建築皇家設計師”、“傑出設計師學會會員”、皇家工學院榮訾院士、英國皇家建築學院和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等榮譽。1999年,福斯特榮獲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2002年,他嬴得了國際建築聯合會評定的“AugustePerret”獎項不□“PraemiumImperiale”獎項,並被浦•勒•馬利特列入科學藝術領域傑出人物名冊。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海外工惺也曾被授予“女王獎”。
  創辦企業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是一家國際性建築、規劃和設計公司。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坐落在英國倫敦,主要成員是事務所主席福斯特爵士及4位合作者。事務所董事會長管著事務所每天的運營工作。由於在建築設計等領域的卓越表現,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目前已榮獲了280多項獎勵,贏得了50多次國內和國際設計競賽。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設計產品很廣泛,包括城市規劃,建築物設計,產品設計,展覽等。產品大到世界上最大的建築設計-香港新機場,小到一套傢俱上的門。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在國際上擁有著良好的口碑,它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德國新議會大廈 (柏林);大不列顛博物館大廳 (倫敦) ;滙豐銀行香港和倫敦總部; 德意志商業銀行(Commerzbank)總部(法蘭克福);加里藝術中心 (尼姆) (Carré d'Art N?mes);斯坦福大學塞恩斯伯裡視覺藝術中心(諾里奇)。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在城市規劃設計等方面也有良好的造詣。
  作品
東安吉利亞大學散斯伯裡視覺藝術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at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諾里奇,英國
商業銀行大樓(Commerzbank Tower),法蘭克福 ,德國
香港滙豐總部大樓,香港
斯坦斯泰德機場,倫敦,英國
地鐵車站,畢爾巴鄂,西班牙
Carre d'Art,Nîmes,法國 (1993)
赤臘角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香港 (1998)
大英博物館大展苑改造,倫敦,英國(1999)
千禧橋,倫敦 (1999)
德國議會穹隆,柏林 (1999)
大倫敦府樓,倫敦(2000)
La Poterie metro station,Rennes,法國 (2001)
淺水灣129,香港 (2002)
滙豐大廈,倫敦 (2002)
聖瑪麗斧街30號(2003)
倫敦政經學院Lionel Robbins Library renovation,倫敦
The Sage Gateshead (2004)
Millau Viaduct,法國 (2004)
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北京(2004)
馬斯達爾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2008)
蘋果總部
  進行中作品
馬斯達爾“沙漠中的綠色烏托邦”計畫於2008年1月21日正式對外公佈,城市總體設計工作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勳爵承擔。馬斯達爾將建在沙漠中,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達到零碳、零廢物標準的城市,可謂“沙漠中的綠色烏托邦”。這一計畫已醞釀多年,於2008年1月21日正式對外公佈,城市總體設計工作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勳爵承擔。馬斯達爾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擬在首都阿布達比郊區建一座環保城,“馬斯達爾”在阿拉伯語中意為“來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196956.htm

台長: 阿楨
人氣(1,9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建築師 |
此分類下一篇:博塔:名建築師48
此分類上一篇:皮亞諾:名建築師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