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5 07:00:00| 人氣6,9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杜庫寧:世界百大畫家10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杜庫寧回顧展 壯觀豐富 美不勝收  by方以文



1950-52年的「女人」系列之一。(圖皆現代美術館提供)
「杜庫寧回顧展」展到2012-1-9。
現代美術館在曼哈坦西53街11號。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一上午10時30分到下午5時30分,周五延長至晚8時。
門票﹕20元、耆老16元、學生12元、16歲以下免費、周五下午4時至8時一律免費。
現代美術館的杜庫寧(Willem de Kooning)回顧展有近兩百件展品,占據了整個六樓的空間,是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的杜庫寧展。但是規模雖然大,卻不讓人覺得腿痠眼花,這是因為杜庫寧的風格多樣,而且每種風格都有傑作。
杜庫寧活了將近整個20世紀(1904-1997),藝術生涯也不太短於此,展覽裏最早的一幅是1916年他只有12歲時的「靜物」,最後的抽象畫系列成於1987年,藝術生涯長達70年。過去藝壇的看法是,他在40歲左右成名,50歲左右登峰造極,十年內顛覆了藝術的派別,打亂抽象畫與寫實畫的界線,之後創作力就開始衰退。然而這個展覽顯示,除了在最後十年他受苦於老年癡呆症外,他一生都為藝術而活;依創作時間而排列的展覽方式,也顯示了他一生都在不斷挑戰改變自己和外界所認定的藝術框框。
杜庫寧生於荷蘭,從小就喜歡畫畫,十多歲就開始在設計公司上班,他12歲的「靜物」技巧已經相當純熟,突出的背景花樣,顯示他的大膽。1926年他跳船到紐約市,一頭栽入才剛開始的紐約現代藝術的圈子裏。他30歲之前的作品,不時可以見到前輩大師的影響,包括馬蒂斯、de Chirico、Arshile Gorky、米羅和畢卡索,也顯示他同時在抽象與寫實之間遊走。到了1945年,他畫出融抽象與寫實於一爐的「粉紅天使」(Pink Angels),正式宣告大師的來臨。
「粉紅天使」裏他不僅把人體扭曲變形到幾乎不可辨識,他一次次塗改的炭筆跡也都留在畫上,造成色塊與線條相混合的效果,打破圖畫與繪畫的傳統分別。畫裏充滿著光滑與粗糙、流暢與崢嶸、奔放與收斂的對比。
抽象的杜庫寧會一路發展到1950年的「挖掘」(Excavation)達到巔峰。這是他一生在畫架上所畫的最大一幅,畫裏充斥的抽象形狀,隱隱約約呼應「粉紅天使」裏的人體,但又似乎只是一團打散的拼圖。畫名由來,據說是因為他喜歡到處看工地,當時處處都在大興土木的紐約,對他這個逃離戰爭頻仍的歐洲舊大陸的新移民來說,可能特別有象徵意義。
另一方面,寫實的杜庫寧也沒有消退,他向來對女人情有獨鍾,從20幾歲就開始畫女人,1953年他展出一系列最新的「女人」,引起藝壇的爭議。有人說他背棄了代表現代藝術主流的抽象畫,也有人說他把女人砍得血肉淋漓是有大男人主義。其實他的女人不是裸體,比起細皮白肉的裸女傳統來說,對女性要尊重得多。而且一個女人在畫面正中,睜著大眼瞪著觀眾,誰會先避過眼光還很難說。在造形上,他不像立體派那樣把身體各部分支解重組,但是一刀刀如斧劈如錐鑿的油彩,表現了強烈的力量,背景與人體很多地方都融在一起,打破了立體透視的準則,實在也很難說只是寫實的反影。
杜庫寧在1950年代晚期搬到長島,當地的天光水影造成他風格又一次的轉變,顏色變得柔和、畫面也模模糊糊,像是浮在水裏的倒影。他也開始做雕塑,他用的土調得特別濕,出來的形狀一團團有點像正在融化中,與他當時的畫面相互呼應。
這個展覽最大的驚喜,應該是在最後一個展廳。因為過去傳統的看法是杜庫寧在70年代後健康惡化,創造力開始走下坡。但是現代美術館展出其1980年的抽象畫,顯示了其實是他風格的改變,讓當時的人有點不知道該如何與過去的他相比較,才簡化了他晚期的成就。這些在光滑的白色畫布上,高彩度明度的線條,簡單明快,可以說是返樸歸真。
http://toryp.worldjournal.com/bookmark/16531904-

德庫寧:抽象表現主義的靈魂藝術家

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被現代藝術史用來形容包括德•庫寧、波洛克、戈爾基、羅斯科等一批畫家的風格,這一藝術流派被許多藝評家讚譽為真正具有美國特色的新藝術。美國美術史甚少有自己十分獨一無二的特點,總是有濃重的歐洲影響在其中。
  德•庫寧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抗拒陳腐、防治刻板、捕捉活生生但即將轉瞬即逝的事物,而獨立的藝術家正屬於這種人。但即便是藝術家,有機會盡其一生執著於藝術的思考和創新的卻也並不多。他們有的可能在成名後的一個階段逐漸妥協於社會流行趨勢而不再敏感、銳利,有的則可能輸給無法調和的內心衝突而導致的自我毀滅。上世紀40年代活躍在紐約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中,唯有德•庫寧擁有令人羡慕的完整藝術人生,自1948年戈爾基懸樑自殺,1956年波洛克車禍身亡,1962年克萊因突發心臟病身亡、1970年羅斯科割脈自殺,這些曾經極富激進創造力的藝術家在二十年間紛紛隕落,只有德•庫寧還長時間固守著先鋒創作者的身份和責任。
  威廉• 德• 庫寧(Willem De Kooning)1904年出生于荷蘭,並在鹿特丹的美術和技術學院接受了學院藝術與手工實踐的雙重教育。文藝復興時期的尼德蘭美術曾在西方美術史留下濃重的一筆。在荷蘭獨立後的17世紀也產生了兩位美術大師,分別是表現寧靜風俗生活的維米爾和光影大師倫勃朗。德• 庫寧雖然在22歲時就從荷蘭移民美國,但他及其藝術前輩梵古和蒙德里安一起,成為荷蘭現代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都以不同尋常的藝術表現開創了現代藝術的新景觀。
  1927年,德•庫寧從新澤西州搬到紐約從事商業美術,可隨之而來的經濟大蕭條使許多紐約藝術家都面臨著失業的困境。1933年,羅斯福新政中頒佈的公共工程藝術計畫和聯邦藝術計畫雇傭了眾多處於困頓中的藝術家。德• 庫寧也受雇其中,有了相對安穩和自由的創作環境,在1930年代後期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上,他負責聯邦藝術計畫的壁畫製作。1935年左右,德• 庫甯成為專注於藝術探索的職業藝術家。上世紀70年代,德• 庫寧已經被許多藝術家和評論家公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他和波洛克以及摯友戈爾基一起開創了區別於歐洲審美趣味的新藝術,也因此成為美國藝術最具革命性階段即抽象表現主義的核心和靈魂人物。
  具象,還是抽象
在美國現代藝術發展中,1913年的“軍械庫展”是一件劃時代的事件,因為這是第一個完整的把現代派藝術介紹給美國人的大型藝術展。但是美國本身藝術的發展相對于歐洲依然顯得陳舊。20世紀30年代左右,歐洲立體派和超現實主義已經發展迅速,而美國的主流藝術還是以社會現實主義作品為主,其中隱約存在的左傾政治傾向很快被一些藝術家斥責為政治性高於藝術性,並聲稱這樣的政治理念阻礙了藝術直覺體驗的表現。因此,以漢斯•霍夫曼(Hans Hofmann)為代表的藝術教育家呼籲還原藝術的本體自足性,還原藝術的純真表現性,這樣的社會文化語境影響著德• 庫寧從人物和肖像中提取片段和濃縮的元素開始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征程。
  德• 庫寧在繪畫的初期曾和戈爾基共用一個畫室,兩人因此成為藝術上互相欣賞、影響的摯友,他們和格雷厄姆(John Graham)等一批畫家常常在格林威治村見面,聊著彼此的創作想法,格雷厄姆比這些藝術家年長,因此在交流中常扮演著導師的角色,和紐約畫派的新興藝術家們分享著許多思潮和藝術理念,包括佛洛德的心理學和非洲藝術的原始風格等,在1937年出版的《藝術的體系和辨證法》(System and Dialectics of Art)一書中,格雷厄姆定義了抽象繪畫的理論,對包括戈爾基和德• 庫寧在內的新興藝術家影響深遠。
  早期德•庫寧的創作受到許多藝術家的影響,特別是戈爾基和畢卡索 ,在早年的肖像作品中,這兩人的影響痕跡十分明顯。我們將德•庫寧早年創作的的《男人》(Man,1939)、《兩個站立的男人》(Two Men Standing,1938)和戈爾基的《藝術家和他的母親》(The Artist and His mother,1929-1936)相比在構圖和表現上顯現出極其的相似性,精神上也都散發著一種面對未知的彷徨和不安。而在《粉紅天使》(Pink Angels,1945)中,德•庫寧借鑒了畢卡索在《格爾尼卡》中的表現手法,空間被壓縮,具象的形象由被分解、抽離的部分重新組合而成。德庫寧從沒有真正拋棄具象形象,他只是將完整的形象濃縮化,濃縮成幾何性很強的抽象表現,之後融合的線與面不斷疊加,生物形態的本質保留著,而抽象即興所體現的平面化放棄了傳統繪畫的縱深感,塊面和線條保持著融洽的韻律感,形成的是一個更開放、自由的場域。
  在之後的《閣樓》(Attic,1949)和《挖掘》(Exacvation,1950)等作品中,德•庫寧運用強烈表現性的筆觸和鬆散的組織構圖,描繪的都是被分解的有機體部分。在《挖掘》中畫面內容有人的鼻子、眼睛、牙齒等器官還有鳥和魚等動物的形象,線條交織在眾多難辨的造型中。你能感覺到描繪的應該是有機的生命體,但抽象的畫面感卻阻礙了一一辨認的可能性。這種沒有完全脫離具象的所指性和不可辨析的混沌性始終是德•庫寧藝術中矛盾又極富魅力之所在。
  另類的女人
從上世紀40年代末開始,德•庫寧逐漸轉向純粹女性題材的創作,,“女性”系列的作品日後成為德•庫寧最有標識性的代表作。其實對於女性形象的創作潮許多畫家都曾經歷過,拉斐爾創作了聖潔又平易近人的聖母,維米爾筆下有溫和、恬靜的女性。以往的女性形象往往一邊以假託神性來滿足男權社會權利主體的欲望,另一方面也通過對這種形象潛在的規範著女性的形象。但德•庫寧在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和原始主義等藝術思潮影響下所創作的女性絕對是視覺的革命,對慣性思維的反拔。
  不過德•庫寧純粹黑白色彩的抽象畫並不多,但通過色彩營造畫面效果則是他表達畫面情感的一種有效手段,1970年代之後的一些作品是通過色彩營造了一種和緩的抒情感,而內容則以抽象意義的風景居多,如《春天的早晨》(Morning: The Spring,1981)和“無題”系列等,與之前純粹的黑白構圖不同,色彩不同於女性主題中顏色縱橫交錯,有種無意識的衝動,這時作品中那種暴躁而厚重的筆觸逐漸消解,和緩的線條在分割的塊面中遊弋,纖細的彩帶狀的線條突出一種平穩的流動感,也體現出作為抽象表現主義創作的自由度和對材料厚薄度的考量。此時畫面中薑黃、血紅、深藍、黑色、白色、肉色等多種顏色像正在演奏的樂曲,色彩調適著情感,緩緩流過畫面、不是擲地有聲的那種震撼,是一種充滿韻律的協奏曲。此時的畫家在長時期的酗酒之後精神狀況遠不如以前,但曾經離開他的妻子伊蓮娜又回來照顧他,給他生活不少安慰。此時雖遷居長島、遠離紐約多年,可都市景觀中的片段元素還依稀留存,不過在畫面中已經不重要了,它已經被構圖、材質和色彩所消解,內容的元素很微弱、很微弱,正如德•庫寧所說的:“內容不過對某一事物的 一瞥之間,就像和閃電的遭遇”(“Content is a glimpse of something, an encounter like a flash“)
  德•庫寧的創作生涯像是對題材和形式探索的不斷輪回,從1930年代嚴肅的肖像畫到40年代城市生活靈感下的抽象畫,再到1950年代的女性系列,在遷居長島感受田園後的抽象風景畫創作之後,女性系列又重返創作主題,70年代則又回歸到風景主題的風格變體, 從人物到風景、從具象的隱現到抽象的主宰, 他總是在一定時期回顧一下以前的內容和形式,像是對一個始終未完成作品的修改和完善。所以有人認為在某種意義上說德•庫甯是行動畫家,他行動的跨度是整個人生。
  德•庫寧對抽象表現主義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作為移民的身份,他被美國生活中的粗俗、誇張、躁動和矛盾深深地吸引著,他的作品見證著面對經濟、文化價值崩潰之際內心的不確定感以及在藝術史和流行文化語境中不斷融合的有效嘗試。他像是一個創世主,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視覺世界,以另一種紛繁和無序對抗著現實世界的混亂和不安。
  1950年代,德•庫寧創作的女性形象包括《兩個女人》(Two Women,1951)、《女人與自行車》(Woman and Bicycle, 1952-1953)和《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1954)等,人們第一眼的瞬間感受無疑是畫面的混亂和不安,她們顯得既傲慢又無禮,誇張的五官和姿態令觀者不悅。此時的女人不再是美麗或優雅的狀態,她們變得如此躁動,在母題相同的系列作品中,不同變體呈現的是德•庫寧對形式反思的結果。 畫面中完整的形體被分解的塊面取代,狂暴的筆觸、厚重的塗抹、似乎要將極度的混亂呈現給世人,同時也仿佛蘊涵著某種原始性,可能是生殖的崇拜亦可能是突出女性的性形象,宛若古老圖騰的變體。再者,這些女性長相可怕,有的似乎有股怒氣即將呼之欲出,隨意的線條和塊面間有種不可遏制的暴動,這樣的粗鄙不堪是不是暗示著德•庫寧對女性的一種厭惡情緒,將一種不可言說的表情反顯於作品中呢?
  我們通過畫家之意回歸到作品原始的創作語境來認識應該更好,德•庫寧的生命中有兩個重要的女人,分別是他的母親和妻子伊蓮娜(Elaine de Konning),自小父母離婚後,母親極力爭取到撫養權,是個強勢而嚴厲的女人。而伊蓮娜曾經是德•庫甯的學生兼模特兒,不僅才華橫溢,而且不甘於作一個藝術家背後的女人。這兩個女人的強勢形象給德•庫寧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另一方面。他從不隱瞞自己對美麗女性的愛慕之情,而這樣的偏愛也容易產生被惱怒的情緒,德•庫寧指出他將對女性強勢的某種憤怒返歸於畫面之中,因此那些有些猙獰的面容事實上更多的是對畫家情緒而非女性情緒的表現,在這裡,藝術作品融入了創作者的身體中,不自然的成為了他的替身。
  1960年代之後,德•庫寧遷居長島,他畫中的女性形象又發生了變化。在《挖蚌者》(Clam Diggers,1963)和《薩格港的女人》(Woman, Sag Harbor,1964)等作品中,色彩不再那麼躁動,但更追逐女性肉體的圓潤感。《薩格港的女人》中女性的臉部像被手遮擋,痛苦的呐喊動作表現出無比糾結和憤怒的狀態,女人穿著很高的高跟鞋,雖然身體彈性而柔韌卻總有將被解體的趨向。《挖蚌者》中的一對女人形象已經算是具象繪畫了,形體清晰可見,風韻的身材讓人想起了魯本斯筆下的女人,而其動作又像是比賽間歇啦啦隊活潑的舞蹈。德•庫寧似乎並不是在讚美或沉溺於肉欲,他筆下的女性總像是無意入鏡卻被瞬間捕捉,情緒更多的來源於畫家而非女性本身,不像魯本斯和布歇筆下的女性,像是驚心準備好要入鏡的演員,經過戲劇性的情節設定而粉墨登場。
  色彩協奏曲
許多抽象主義藝術家喜歡只用黑、白、灰三色作畫,這種藝術觀念可以追溯到康定斯基,而在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中,德•庫甯和福蘭茨• 克萊因是重要的實踐者。1948年,德•庫甯在艾根畫廊(Egan Gallery)他的第一次個展上展出了一系列黑白構圖的作品,包括《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1946)和《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1948)等。這些作品比具象繪畫更具有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 )的意味, 黑白色的畫面有書寫的情緒,比其他顏色更具有自發性,而且不斷增強畫面創作時動作的強度。黑色作為表現主題的基色,往往象徵著沉寂、深沉,而白色雖然偶爾也有種毫無生機的靜謐感,但其實是一股生命力慢慢初顯前的倏忽停頓。德庫寧對黑白色調的探索和同時期畫家克萊因一樣可能受到東方禪宗思想的影響,畫面沒有立意立言的壓力、卻有著大美無言、大音希聲的效果。
  不過德•庫寧純粹黑白色彩的抽象畫並不多,但通過色彩營造畫面效果則是他表達畫面情感的一種有效手段,1970年代之後的一些作品是通過色彩營造了一種和緩的抒情感,而內容則以抽象意義的風景居多,如《春天的早晨》(Morning: The Spring,1981)和“無題”系列等,與之前純粹的黑白構圖不同,色彩不同於女性主題中顏色縱橫交錯,有種無意識的衝動,這時作品中那種暴躁而厚重的筆觸逐漸消解,和緩的線條在分割的塊面中遊弋,纖細的彩帶狀的線條突出一種平穩的流動感,也體現出作為抽象表現主義創作的自由度和對材料厚薄度的考量。此時畫面中薑黃、血紅、深藍、黑色、白色、肉色等多種顏色像正在演奏的樂曲,色彩調適著情感,緩緩流過畫面、不是擲地有聲的那種震撼,是一種充滿韻律的協奏曲。此時的畫家在長時期的酗酒之後精神狀況遠不如以前,但曾經離開他的妻子伊蓮娜又回來照顧他,給他生活不少安慰。此時雖遷居長島、遠離紐約多年,可都市景觀中的片段元素還依稀留存,不過在畫面中已經不重要了,它已經被構圖、材質和色彩所消解,內容的元素很微弱、很微弱,正如德•庫寧所說的:“內容不過對某一事物的 一瞥之間,就像和閃電的遭遇”(“Content is a glimpse of something, an encounter like a flash“)
  德•庫寧的創作生涯像是對題材和形式探索的不斷輪回,從1930年代嚴肅的肖像畫到40年代城市生活靈感下的抽象畫,再到1950年代的女性系列,在遷居長島感受田園後的抽象風景畫創作之後,女性系列又重返創作主題,70年代則又回歸到風景主題的風格變體, 從人物到風景、從具象的隱現到抽象的主宰, 他總是在一定時期回顧一下以前的內容和形式,像是對一個始終未完成作品的修改和完善。所以有人認為在某種意義上說德•庫甯是行動畫家,他行動的跨度是整個人生。
  德•庫寧對抽象表現主義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作為移民的身份,他被美國生活中的粗俗、誇張、躁動和矛盾深深地吸引著,他的作品見證著面對經濟、文化價值崩潰之際內心的不確定感以及在藝術史和流行文化語境中不斷融合的有效嘗試。他像是一個創世主,在作品中創造了一個自給自足的視覺世界,以另一種紛繁和無序對抗著現實世界的混亂和不安。
  Tips:近期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德?庫寧回顧展(De kooning : A Retrospective)是對德?庫寧近七十年藝術創作的梳理和總結。展覽將MOMA 整個六層的空間填充的滿滿當當,公共和私人收藏的作品完整的呈現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多產的創作歷程。
http://collection.chinaluxus.com/Ars/20120309/139470.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6,9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世界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上一篇:德.史泰耶:世界百大畫家9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