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24 09:00:00| 人氣2,34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所謂英國人》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帕克斯的《所謂英國人》幾乎冷嘲熱諷了英國的一切,除了帕氏仍迷信的「天賦人權」 (p.133)、「隱私權」 (p.138)、「個人自由」 (p.156)

所謂英國人 (時報出版 2002)

  內容簡介
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一種動物像英國人(精確地說,應該是英格蘭人)這麼複雜、惹人討厭,而影響世界的程度是這麼大。
愛爾蘭人憎恨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厭惡他,法國人更是英格蘭人的宿敵。如果你以為法國人是特例,那你就錯了。在歷史上跟英格蘭打過仗的族群不計其數,從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納粹德軍、俄國沙皇、荷蘭海軍、清朝官軍、阿根廷,都是英格蘭的手下敗將,仇恨的種子也深深種下。這還沒包括英國在十九世紀拓展殖民帝國的過程中加諸於印度等地的羞辱。
而今天,想到英格蘭人,腦中浮現的也是一幅不搭調的拼貼圖畫:一方面是衣冠楚楚、說話輕細的英國紳士淑女,一方面是在壓抑外表底下的淫蕩(王室的若干成員堪稱個中代表),還加上在足球場上有嚴重暴力傾向的英國球迷。
到底英國人的真面貌是什麼?同樣也是英格蘭人的帕克斯曼(其實他是英國的猶太人)以英國式的幽默,冷眼剖析這種謎一般的動物,趣味橫生,令人捧腹開懷,讀者從書中也會體認到,這個現代世界所賴以維繫的金融體系、經濟理論、連絡網路(火車、電視、郵政系統)都是英國人所創立的,在作者冷嘲熱諷之餘,也對英國人這種古怪動物肅然起敬。  
  作者簡介
傑瑞米.帕克斯曼 Jeremy Paxman生於英國約克郡,住白金漢郡和牛津郡的交界之處。身上雖流著四分之一的蘇格蘭人血液,卻一直自認是個「英格蘭人」。他作為一位名記者,以發表在《新聞晚報》和《大學挑戰報》上的作品最為著名。作品向以觀察敏銳,文字生動見長。 

 推薦序  我的沈默比你的沈默好 江靜玲(中國時報駐歐特派員)

五十一歲的英國音樂家麥克白特(Mike Batt),最近因為和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Cage)打官司而聲名大噪。
  凱吉五十年前以一首《四分鐘三十三秒》(4’33")沈默樂轟動樂壇。白特在其最新創作的搖滾/古典專輯中,則出現了一分鐘的沈默。白特這一分鐘的沈默遭版權保護協會認定為「抄襲」。白特對此十分不滿,堅持自己音樂中的那一分鐘是「原創」,與凱吉無關。白特的英國老母親,更忍不住問兒子:「在凱吉的四分鐘三十三秒沈默中,他們到底指控你偷了那一分鐘?」
  白特完全不理會外界的指控和認定,他說,「我的沈默遠比凱吉的沈默好。我的沈默是數位化的。」無論法律上如何判定,這位英國佬的結論是,「我的沈默是最好的!」
  音樂裡什麼都沒有?「沈默無聲」的「音樂」,是不是像中國水墨畫中的留白呢?作為一個中國背景的東方人,我大概只能由這個角度來體會這層音樂創作了。至於誰的沈默比誰的沈默好?如何比較呢?又怎麼會想到如此的切割思考方式呢?可是,這就是英國人,而且是很典型的英式思考方式和幽默。英國人對白特的辯解,得意揚揚,「只有我們英國人會這麼想,這麼做,這麼說。」
  英國和英國人未必是相關連的。我自己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是英國創造了英國人,還是英國人創造了英國?愈與所謂的「英國人」接觸,我就愈覺得英國人既清楚又模糊,既刻板又多變,既含蓄又最解放,最保守也可以最變態。
  不僅外國人對英國人經常充滿霧裡看花的感覺,英國人面對全球大環境的改變,這個古老日不落帝國的子民,在國勢衰微後,也充斥著某種定位上的不確定性。英國首相布萊爾一九九七年時首次喊出「新工黨」的口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英國選民,重掌英國工黨失守了近二十年的執政江山。「新工黨」只是開端,「現代化英國」、「酷大不列顛」等,一連串的口號,紛紛出籠,響徹雲霄。
  但是,什麼是這股新英國或新英國人的真正內涵和追求呢?「新工黨」是一個在傳統左派工黨中,立場左偏右的新政治思惟;「現代化英國」是朝野把辦公室和家中的那裡古董桌椅換成金屬材質的設計,地毯和厚重窗簾更新成為木板和百葉窗,在傳統下午茶宴會中,提供過去從來沒有人膽敢開口詢問的冰咖啡。至於「酷大不列顛」,就是「新工黨」下的「現代化英國」。可是,「酷」這個字在英國英文中,還有「愚蠢」和「笨蛋」的意思。所以,實在看不下二十世紀末亟欲顛覆英國的英國人面對這些改變,提出警告說,英國再如此一頭熱的改變下去,「酷大不列顛」可能要變成「笨蛋大不列顛」。
  英國人是不是笨蛋呢?當然不是。英國人的外交行政,統籌治理手腕政策百年來獨步全球,一個島國得以獨霸世界,必有其過人處。這些歷史可以分析追探,不待多述。但只要稍做觀察,不難察覺,英國如今面臨的其實是美國的一股「反殖民」潮。美國不僅在政治經濟上與英國的密切度遠高於其他歐洲大陸主要國家,美國人對英國社會,甚至文化的影響,也使英國人的生活起了漣漪。美國人在英國主要媒體居要位者愈來愈多,英國國家劇院和其他主要文化藝術機構不再只是英國人的天下,美國人成為英國人文化堡壘的指揮官。
  但是,這也還不是最令英國人和外國人驚訝的現象。當倫敦莎士比亞劇場中,出現第一個「黑人」李爾王時,許多英國人心中暗忖:「完了,『英國人』的英國終結了。」
  更慘的是,這些做如是觀的英國人還不能在自己的社會中公開表態。否則,一定會被打到「種族歧視」的地獄中。這是白種英國人的現代痛苦。「有色英國人」其實是大英帝國的歷史承傳。英國人最擅長的統治手腕,便是任用自己人統治自己人。英國人把印度皇親貴族都同化成為盎格魯撒克遜人,再以這些有色的「印度英國人」去統治其印度子民,便是一例。
  英國運用「有色英國人」打造大英帝國,到了二十一世紀,付出的代價愈來愈明顯。英國接收過去殖民地諸多難民定居英倫,然而,英國人的包容,卻使得這些定居在英國的其他種族,從來都沒有必需融入英國社會的壓力。現代英國人,尤其是英國政客流行宣稱英國是多種族國家與社會,這的確是事實。可是,英國的問題在於英國真的是一個「多種族」社會,是一個各族群獨善其身,素來拒絕與英國融合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這些「英國人」遇到阿富汗戰爭時,紛紛拾起槍桿與「英國人」對抗的主因。
  缺乏融合性,是英國和英國人目前面臨最大的危機和挑戰。英國原有的沈穩受到干擾,英國人的定位讓許多英國人自己都覺得滿頭霧水,無以適從。英國人不再只是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的問題而已。
  英國人的新定義到底是什麼呢?英國人的傳統特質在現今社會中還有什麼特點值得一書和討論的呢?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資深記者,擔任新聞主播時以提問銳利敏快見長。帕克斯曼撰寫的《所謂英國人》(THE ENGLISH)以其個人特有的尖刻描寫英國人,幽默有趣。四分之一的蘇格蘭血統,讓以「英國人」自居的帕克斯曼在以英式幽默刺探「英國人」時,行文間更加添幾分肆無忌憚的快意。
  做為一個派駐在倫敦的新聞工作者,閱讀帕克斯曼的《所謂英國人》,可以體會作者在新聞工作上的收集觀察,有時讀來,想起帕克斯曼的尖酸樣,不禁哈哈大笑。帕克斯曼描繪了許多英國人自己不願意面對、或不以為然的「英國人」形象。一般英國中產知識份子因而直評,該書貧乏。
  這正是典型的「英國人」,只差點沒認定上帝是英國人而已。一本書當然無法描述全貌,但透過帕克斯曼的《所謂英國人》,可以一窺在皮膚表層下的英國紳士到底是何模樣。《所謂英國人》一書,遠比英國人有趣。

  前言

在從前,行事舉止要有英國風實在很簡單。英國人是這世上一眼可辨的民族之一,從他們的語言、舉止、服飾,還有成桶成桶地喝茶就看得出來。
  現在的情況則複雜得多。我們偶爾得幸見到一個傲慢翹起上唇、穿著耐磨的鞋子或一身粗呢打扮的人,認定此人必是英格蘭人,心裡不免覺得好笑:因為我們認定為英格蘭的傳統特色已經不復存在啦,這個國家的使節更可能是歌手或作家,而非外交家或政治家。
  帝國時代的英格蘭人手裡可能拿著英國護照--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和某些愛爾蘭人也是如此--不過他們倒無需想清楚「英格蘭」跟「英國」有何區別:這兩個詞其實是互通的。如今,蘇格蘭人最惱火的就是把英格蘭跟英國混為一談,因為英格蘭的凱爾特族鄰居越來越不甘忍氣吞聲。
  而且,還有個歐洲問題。誰知道頭腦裡充滿野心幻像的歐洲政治精英會弄出什麼局面?如果成功的話,那麼歐洲合眾國會讓聯合王國顯得多餘。
  資本能決定老百姓能否有飯吃,但是大家日漸意識到,不管是英國還是別的國家,都無法獨自控制資本的流向。政府的主要管的是百姓的文化,且日益如此。
  帝國的沒落,所謂聯合王國出現的裂縫,英格蘭人被迫投入歐洲懷抱的壓力,加上無力插手國際事務--這四個因素讓我不禁好奇:當個英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雖然這些都是政治問題,但這本書不是字面上的政治書。我試圖追溯過去,追究那些打造一望而知是英格蘭人的因素,來發掘令今日英格蘭人感到焦慮的根由。然後,試著弄清楚他們已經變成什麼德行。
  這些影響有的比較容易點出。他們生在海島、而非生活在大陸上,這件事顯然有一定影響。他們來自一個宗教改革牢牢確立教會地位的國家。他們承襲了對個人自由根深蒂固的信念。
  有些就較難理解。比如,為什麼英格蘭人似乎在受迫害的感受中如此陶然自得?為什麼英格蘭人對體育比賽如此著迷?為什麼他們對性生活和飲食抱持如此古怪的態度?他們打哪兒學來那種虛偽矯飾的非凡本事?
  我從旅遊、談話和閱讀來尋找答案。過了幾年,我多少學聰明些,有了另外一套問題。
  我始終認為自己是其中一員,但我卻把英格蘭人寫成了「他們」,我才注意到這點。他們始終難以捉摸,直到地老天荒。
  第一章 失去內涵的土地
  隨便問一個傢伙,他最想當哪一國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會回答「英國人」。
  曾經有一度,英國人明瞭自己是誰。有一長串的形容詞足以涵蓋。這些人們彬彬有禮、冷靜自持、保守內斂、被窩裡摟著熱水瓶而不是愛人的軀體──他們如何繁衍後代,至今仍是西方世界的一大謎團;他們重視實踐甚於思考,對寫作的喜愛甚於繪畫,園藝的功夫遠勝過廚藝;他們階級分明,心胸狹隘,拙於情感的表達;他們認真盡責,其堅忍不拔甚至冥頑不靈的程度,恐怕只有以下這段笑談聊以表其萬一:「我的腿不見了,天啊!」烏斯別齊公爵在槍林彈雨中大喊,「天啊,真可惜!」威靈頓公爵這麼回答他;一位在蘇美戰場上壕溝中渾身傷痕累累的士兵──據傳說中的描述──他接到的命令是「不要埋怨」,榮譽感是他們最珍惜的資產;他們行事穩重,值得託付。英國紳士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回想一九四五年,那場看來似乎永無止盡,無時無刻不籠罩著全體英國人的戰爭總算有個了結,人們也可以鬆一口氣了。工業大城觸目所及盡是納粹空軍轟炸過的殘骸遺跡;在那少數相形之下未遭蹂躪的城市裡,大街上一排參差錯落的店面,大部分都是私人店舖,就像拿破崙那句著名的詛咒──一個由店舖老闆治理的國家。再過幾十年,大型連鎖店就會讓這群小老闆關門大吉;不過,當你到Boots去買化妝品的時候,也可以趁機跑去圖書館,到了晚上,還可以順便看場電影。
  不少人同意邱吉爾的說法,認為二次大戰是英國的「黃金時期」。邱吉爾指的是不列顛與大英帝國,然而所謂帝國的光榮云云,充分顯示了英國人自我創造價值的傾向。無庸置疑的,這場戰爭以及接踵而來的戰後時期,替英國人長久以來明確且正面的自我認知畫上了句點;在「英艦榮光」(In which we served)這部由考威爾(Noel Coward)執導描寫凱利艦沉沒的電影中,這種情懷被抒發得淋漓盡致;這艘戰功彪炳的驅逐艦被德國潛艇擊沉之後,劫後餘生的船員在救生筏上緬懷她的光榮歷史;從大夥兒們的口音不難區別船長和船員的官階,但每個人對國家所抱持的信念則是有志一同──這是一個秩序井然、階級分明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戰爭就像是園遊會的午後雷雨,只是必須忍受的不便;這是個貞潔純樸、自我壓抑的國家,女人家謹守婦道,孩子們準時上床睡覺。「沒什麼大不了的」,空襲中的家庭主婦們對彼此說道,「再過一會兒就去喝茶。」年輕小夥子貝里離家從軍,繼母問他什麼時候回來:
「這得要問希特勒囉,」他回答。
「噢,他以為他算老幾?」他的繼母問。
「有氣魄!」
  對一個面臨文化存亡絕續關頭的民族來說,「英艦榮光」是赤裸裸的宣傳教本,具有相當的代表性。片中毫無保留的展現了英國人自我期許的優良特質。和許多類似的影片一樣,這部電影中所呈現的形象,是一個克己禁欲、沉靜顧家、善良守紀、莊嚴威武、高尚尊貴的民族,寧願多花點心思照顧園裡的花花草草,也懶得為了拯救世人挺身對抗法西斯暴政。
  打從英格蘭擺脫希特勒的陰影,我這輩子幾乎都待在此地,撇開同胞們的偏狹心態、虛偽面孔和無所不在的偏見,我還是必須承認,我依舊懷念這個地方當年的模樣。由於陷入了這場政客們信誓旦旦可以避開的戰爭,加速了它的殞落,短短數十載,數百年的帝國基業就此灰飛湮滅。
  回頭看看這段歷史,讓我們對英國在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見解,所謂大不列顛的成就不過爾爾。當然,英國人對於戰爭裡的英勇事蹟依舊堅信不移,其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敦克爾克撤退的小船隻、不列顛空戰的以寡敵眾、倫敦市民的處變不驚,以及許多市民在納粹閃電戰之下所表現的超凡勇氣。
  說真格的,那些小船的重要性顯然是誇大其辭,不列顛的勝利多半歸功於希特勒本身的失策,再加上戰機駕駛員的英雄主義;面臨德軍的閃電戰術,英國人民的勇氣可嘉,同時也對德國境內展開報復性的濫炸;如果說英國是靠自己贏了這場戰爭,卻是自欺欺人,只要看看邱吉爾如何處心積慮的把美國拖下水,事實不辯自明;話說回來,英國在一九四○年夏天確實靠自己苦撐了一陣子,否則全歐洲都將陷於納粹魔掌。若非擁有地理上的優勢,或許她就像歐洲其他地方──從法國到波羅的海──一樣,這個國家也會有不少人投靠納粹陣營。畢竟,地理的影響力不容忽視,這塊土地上的人得以據之形塑。
  第三章 大英帝國
人們提到英格蘭,有時指的是大不列顛、或是指大英帝國、不然就是英倫三島──從來都不是指英格蘭。
  外國人往往把「英格蘭」和「不列顛」混為一談,讓英國人滿腔怒火。聽某些英格蘭人談話,彷彿在他們眼中蘇格蘭和威爾斯根本不存在,或是他們認為能加入自己這個主流種族是上帝的旨意。英格蘭人出言狂妄已是舉世公認。
  歷史上的英格蘭曾陸續受羅馬人、維京人、盎格魯.薩克遜和諾曼人的統治,但蘇格蘭從未被外人征服,直到它被迫被納入「大英帝國」。蘇格蘭國家主義的相關論述中都會提到,所謂用來和英格蘭統一的「合併法案」(Act of Union,編註),其實是靠賄賂蘇格蘭貴族而簽訂的。在實行焦土政策(譯註1)的兩個世紀之後,蘇格蘭高地人對於這場「大屠殺」依舊忿恨難消,當時的居民被迫遷離家園,騰出空地以供大規模放牧羊群。
  就如一位蘇格蘭建國主義者對我說的,這是「歐洲歷史上最有效率的種族滅絕行動,是英格蘭的變態同性戀貴族和地主們幹下的卑鄙勾當,加上警方、軍方、蘇格蘭教會和議員為虎作倀,造就出一片全歐洲最大的沙漠!」他又進一步指出,比起二次大戰中高地人在戰場上壯烈捐軀的驚人比例,得到的回報居然是全歐盟最高的失業率和外移人口。還不如讓希特勒打贏:至少這些地方會有居民,不像現在是遍地荒蕪的鬼城!」他氣憤填膺的作出結論。
  編註:這個法案通過於一七○七年,將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為「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蘇格蘭仍保有其司法與教會系統,但國會則併入英格蘭國會,在上議院佔十六席,在下議院佔四十五席。
  譯註1:英格蘭下令燒毀高地人的房舍以迫其遷徙。這段歷史常被史家拿來比喻人類和土地間惡劣的關係。
  事實不容否認,大英帝國之所以耀武揚威,蘇格蘭人居功不小:一六九八年企圖在巴拿馬地峽建立帝國的夢想破滅之後,蘇格蘭人在英國軍隊中戰功彪炳,積極造橋鋪路,在貿易上一展長才,累積了大筆財富。
  在特拉法加(Trafalgar)那場浴血海戰中,「英格蘭希望每個人都盡忠職守,」 說這話的羅伯森是來自蘇格蘭高地的水手;「 從紐西蘭到印度孟買這群英國領地上,每個白手起家的英國人裡面,十之八九是蘇格蘭人」,查爾斯.迪克爵士(譯註2)在一八六九年如此說道,之後又調侃的加上一句:「奇怪的是,大英帝國卻沒把蘇格蘭放在眼裡!」從陸軍中將約翰.摩爾(John Moore)是生於格拉斯哥的蘇格蘭人,他的遺言就足以斷定。他在一九○九年科倫那(Corunna)戰役中被榴彈擊中,他很清楚自己效忠的對象是誰,臨終前留下這樣的遺言:「這下子英格蘭老百姓該滿意了吧!但願我的國家還我一個公道。」
  譯註2:Charles Dilke(1843-1911),擁護帝國主義的右派政客。
中世紀歷史學家吉齡罕(John Gillingham)口中的「真正的千年帝國」 ──不列顛英倫三島──是奠基於英格蘭人正邪不兩立的假設,自從改信基督教之後,直到今天仍是如此;莫冕博瑞(William of Malmesbury)在《英國歷代國王建樹》一書中替英國人的自我優越感做了另一番推論,西元六世紀愛德柏王(King Ethelbert)娶了法國公主,「透過和法國的聯姻,一度野蠻的人民得以收斂起狂放的性情,趨向文明禮儀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 自得其樂
當你告訴英國人他們已經完蛋了,最讓他們高興不過。
  如果說身為英國人只是一種心態的表現,問題就在這種心態究竟源於何處?為了尋找答案,我特別前往查登罕郡跑了一趟,拜訪這間全英國最反流行趨勢的季刊總部。
  創始於一九六七年的《英倫風情畫》(This England)標榜的口號是「有如一杯茶水般的清新」!創刊宗旨是「捕捉每一季英格蘭的精髓」!它的標題取材自《李察二世》一劇中岡特王的遺言(這片上蒼造福的土地,這片領域,我的祖國英格蘭,帝王的孕育之地),它自謙其立場為「全面涵蓋、直接坦白、立論溫和」,裡面的文章卻有不少典型的輓歌式開頭:「一個世紀之前……反觀現在……」,穿插了不少模仿洛克威爾(譯註1)風格的插畫,還信誓旦旦:「希望讀者喜歡本書的連載……有關一次大戰前一個叫愛德華的胖小子,敘述他當園丁打工的一些趣事。」
  譯註1:Norman Rockwell(1894-1978)。著名的美國畫家,作品中洋溢著新英格蘭的傳統風情。
  就憑這種軟趴趴的編輯風格,讓這本雜誌社財源廣進,每季的銷量高達二十萬份。三十年來,每一期都超過《觀察家》(Spectator)、《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鄉間生活》(Country Life)和《閒話家常》(Tatler)四本雜誌的總銷量。當初憑著一絲靈感創立這間雜誌社的編輯,將他的讀者群描述為「不僅是一群王公貴族,還包括那些善良的販夫走卒、領退休金過活的老人家、清高的法官、渡輪的船夫、被派到窮鄉僻壤服務的牧師娘、皇室成員與雜貨店店員、全球各地的少婦少女們……無論是穿著長禮服或迷你裙,都是品行高尚、敬畏上帝、不折不扣的十字軍。」對於這番鄉巴佬的愷切陳辭,都會人的反應從《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的專欄可見一斑:「販夫走卒當然喜歡,他們總算有機會亮相!」
  反正每季的銷量節節上升、銷售聖喬治圖案領帶、領夾、徽章等等附帶商品的豐厚利潤,加上每週如雪片般湧來熱情的讀者回函,面對外界種種的譏諷嘲弄,這間雜誌社倒是挺不在乎。若是不仔細看,差點會以為這些文章都是讀者自己操刀的,絲毫不帶專業編輯修飾的痕跡。裡頭充滿了戰時的回憶、頌揚愛國情操的陳腔濫調、各地風俗民情與田野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它那婉約恬靜、有如巧克力外盒包裝的風格加上醒目的標語:「英國最貼心的雜誌」,底層卻潛藏了編輯的堅定理念。訴諸情感的呼聲只是滿腔怒火的託辭,推敲字裡行間的絃外之音,你將會發現──如果這就是英國人的心聲,不僅代表了這個國家不斷在回顧過去,她還樂於享受這種被迫害的快感!上面的照片千篇一律──教堂前面一群吃草的綿羊、南部村落的裊裊炊煙、身穿鮮紅繡金上衣的鄉下老粗。然而一股惡兆也在雜誌中隱隱若現:英格蘭就快要消失了!
  多年以來,我們都被一個精心設計的陰謀詭計所操縱,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易於管理、涵蓋全歐的社會主義共和國。這表示將有一個中央政府(非民選的)、一個傀儡國會、一個聯邦海陸空三軍、一個中央銀行、一種貨幣和一個最高法院。我們寶貴的君主立憲體制將由歐陸的總統取代,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帶有十二顆黃星的藍色抹布,大家被迫跟著「快樂頌」的曲調高唱歐盟國歌……其實歌詞的意思是「永別了,不列顛!」
  引狼入室的正是英國國內政壇上那批「賣英份子」!然而,危言聳聽的還不僅於此。每期固定的專題「咱們的英雄」專門表揚名不見經傳的鄉勇豪傑,包括一個死後追贈維多利亞勳章的少年水手;還謠傳歐盟打算立法禁止畜養英國鬥牛犬、 因為他們「比較喜歡乖乖聽話的法國貴賓狗」;這家雜誌還有它自己的聖喬治銀質十字勳章,專門頒給由讀者所提名的當代俊秀,包括一位拒絕服從新法律,堅持以加侖而非公升計價的煤油零售商;對於 BBC 沒有紀念聖喬治節,它表示憂心忡忡;它所發起的正名運動「不列顛郡名回歸宣言」──企圖將全國的郡恢復為古代的名稱──也是用當地土語寫的;它樹敵無數,眼中釘無所不包──「官方機構、郵局、政客、記者、教師、電視新聞的觀眾」──這些人以為地方政府已經改朝換代;「天真無邪的學童,在老師的帶領下手牽著手踏入新世界的陷阱。」 口氣好像他們是被帶進毒氣室。
  當然,時代的演進才是它真正的敵人──沒有一篇文章在探討未來。他們還兼賣歌曲錄音帶,包括愛瑞克.寇茲(Eric Coates,英格蘭輕音樂之王)、福斯甜心、薇拉.琳恩這些懷念老歌,廣告旁邊附帶了他們最暢銷的「珍惜這最美好的時光」──「激勵二次大戰英國人邁向勝利的懷念老歌三捲一套紀念專輯珍藏版」。加上提供的一系列特殊服務(「勳章弄丟了?我們幫你立刻換新!」「你有寫回憶錄嗎?我們替你安排出版事宜。」),廣告收入所佔的比例不大,主要是來自軍方慈善基金的捐助,和刊載讀者遺囑中指明捐給動物收容之家的條文。

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三聯書店 2010)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
  內容簡介
《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的出版引起英國人自己的大辯論,有人認為它洩露了太多英國人的秘密,也有人認為它一針見血地揭露了英國人行事風格背後的潛規則。不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這本書實在是太有趣了。“老實說,我真弄不懂,人類學家想要研究那些帶有古怪觀念、神秘習俗的陌生部族文化,為何非要冒著得痢疾、瘧疾的危險,大老遠地跑到偏遠地方,而最古怪、最叫人費解的部族明明近在眼前嘛。”
為什麼英國人一見面總是在談天氣,英國酒吧要有多種遊戲器具?為什麼英國人似乎都有社交拘泥症,而英國足球流氓卻一反常態?《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作者將這些帶有民族性的怪癖和性情放在人類學的顯微鏡下,從中發現了奇異而迷人的文化,以及背後錯綜複雜的不成文規矩和透著神秘感的行為規範。
  作者簡介
凱特•福克斯(Kate Fox),社會人類學家,牛津大學社會問題研究中心聯執主任,英國文化研究學會研究員。在英格蘭、美國、愛爾蘭、法國等地輾轉完成敦育後,赴劍橋大學攻讀人類學和哲學。她的工作主要是觀察和評估全球社會文化的趨勢,特別是針對人類行為的諸多方面,例如飲酒、調情、酒吧行為、暴力、賽馬、手機聊天、健康憂慮、嗅覺心理等,一些成果頗受關注和好評。她的父親羅賓 福克斯(RobinFox)也是一位人類學家。
  目錄 
前言:本土人類學上部:聊天規則 第一章 天氣 第二章 攀談 第三章 幽默規則 第四章 語言的階級密碼 第五章 新興的談話規則:手機聊天 第六章 酒吧聊天下部:行為規則 第七章 住宅規則 第八章 道路規則 第九章 工作規則 第十章 玩樂規則 第十一章 衣著規則 第十二章 飲食規則 第十三章 性規則 第十四章 人生儀式 結論:定義英國性格

三分幽默,十分入骨  2009-01-07 

  Kate善意地把英國人根深蒂固的階級意識,公平原則,以及節制的特點歸到最本質的原因是社交不自在。認為靦腆的島國人缺乏歐陸人天生的熱情和靈活社交的天賦,拘謹而小心,保住面子,不讓自己受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太投入(認真)!”保持距離是理智最佳的策略。 
   當然,這種明貶實褒的虛偽在英國人幾乎是本能的反應,所以也不能太相信Kate的結論。其實,英國人頗為得意自己被外國人普遍厭惡的冷淡,理智地節制情緒外露在他們看來是成熟和尊重他人的表現。    
   個人對kate論述中深有同感就是英國人按部就班的特點,從現代幾大流行運動規則的制定,到車站自動排隊(即使一個人也自成一隊)。對任何意外和不順利都認為是和變幻無常的天氣一樣理所當然,抱怨也就足夠了,並不指望事情會變好。即使抱怨,也要輕描淡寫,切忌太認真太衝動。更不會有人因為不滿意服務,大聲叱責其他人引人注目。錢則更是需要無數委婉的代詞和禮貌的sorry,thanks包裝後才可討論的禁忌,最好不要提及。    
   總之,這就不是一個直接的國家!不能說是奉行中國哲學的中庸,但也遵循著含蓄打啞謎的生活方式。這很符合島國人民用暗流洶湧的潛規則區分排擠外來人的需要。模棱兩可和拐彎抹角的美感需要從英國人玩弄文字的嗜好即可看出(見各大報紙雙關語大標題和火車上縱橫字謎的流行)。    
   作者還談到英國男人在示愛上是如此的脆弱,年輕人互相貶低來表達愛意(個人感覺心理學上這種方法很難奏效,除非你還處在小學六年級的心理年齡),或者極其委婉地暗示並認為date(約會)這個詞讓他們壓力很大,難怪《BJ單身日記》裡的Darcy同學要在Bridget小心翼翼地鼓勵之下才面部僵硬地蹦出一句:“Will you marry me?"。 除了被迫變得觀察力敏銳的英格蘭女性,恐怕他國女性完全無法察覺到這些拐彎抹角低調到無人察覺的暗示。這和對隱私重視到名字都不想洩露給你的英國人,所有求愛都小心翼翼地在沉默的“黑暗”中進行,就像蹩腳的喜劇偵探片裡總也不能和助手用暗號接上頭的主角。    
   看來和中國人一樣,英國人也極其重視面子。不同的是,英國人更看重維護他人的面子借此維持自己的面子;而中國人則更看重自己的面子而根據對方的地位判斷該給或者留多少面子。 
   以餐館就餐為例,如果菜不好吃,英國人通常不計較,主要是因為他們對餐館美食的期待相當低。實在需要,也會很不好意思地示意服務員,sorry(對不起),可能我口味比較重,是不是可以給我一小瓶鹽?甚至,要付帳的時候也sorry,消費也對不起(sorry,可以給我們再來一瓶xx酒嗎?),儘量不直接談錢。真遇上什麼不可原諒的,也會顧及店家面子,絕不會大聲宣揚,只是回去後跟親朋好友抱怨,大家於是決定都不再去某家餐館了,而可憐的老闆永遠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不來了。(看到此處不禁脊背涼意嗖嗖,估計他們對他人所有的錯誤或者不良行為,都只會背後指責,當面絕不戳穿,然後你就被悄悄指責、嘲笑、排斥著~~~,而你永遠不知道。) 
   餐館的菜不好吃是默認飲食口味象徵個人品味的中國人絕不能忍受的,不僅會叫來服務員,抱怨菜不夠新鮮、火候差了、口味淡了,甚至叫來廚師,要求換菜或退菜,而這種現象如此普遍以至於其他食客都沒有扭頭張望的好奇。買單時也絕對沒有特意含蓄錢的必要,雖然可能跑出去結帳,但如果沒有朋友在旁,一旦帳目算錯了,通常會直接指責索要多收的錢。當然,也有為了面子,顯示自己多麼富有,不在乎錢,而特意給小費,或說不用找了,等等。餐館裡的服務員面子問題,估計從來就不在我們的考慮之內,中國人關心的是這次請客自己的面子有沒有做足,領導或朋友的面子是否顧及到了。    
   通觀全書,筆者認為Kate所指出的社交不自在只是表明的問題,真正的根結在於英國社會秩序依賴於法律根植於階級分層。作者談及的每個問題,從傢俱佈置到婚慶禮儀,穿著吃喝無一不進行著分類討論(按階級分)。這絕對不是國人常用的知識份子,農民階級的分類,而是使用上層階級,中上,中中階級,中下階級...這種等級序列。看看,上中下也就算了,一個中等階級,還分中上,中中,中下?!從作者不遺餘力的區分習慣來看,這三個階級有著巨大的鴻溝,在行為也在心理上。而英國人敏銳的階級雷達很快就通過掃描你的談吐,習慣,衣著得到準確的判斷。那些像《紅與黑》裡的于連一樣醉心于向更高階級攀升的人,一旦被發現來自下等階級,立刻被鄙視。 
   英國的階級和富裕程度沒有必然聯繫,尤其是中中以上的階級,關鍵是品味而非錢,而所謂的品味也未必就符合審美或邏輯,很可能只是為了區分。就像可笑的上層階級吃豌豆一定要左手用叉子,右手用刀慢慢把豌豆擠到頂端,一次頂多就8顆,而如果直接用右手拿叉子舀,一次至少十幾顆,並且也不見得有不尊重妨礙其他賓客就餐的不禮貌,為的只是區分!但如果過分在意顯示自己的階層,則和暴發戶恨不得把所有金銀首飾掛上炫耀,穿牌子字樣明顯的的衣服,被斥為和原始人在自己門前擺滿了兔子野雞,炫耀今天打獵了多少一樣可笑。 
   所以,想打入英國人的圈子,成為英國人的朋友何其困難!我連努力的願望都沒有。來之前,有朋友說,小心在英國得抑鬱症,那裡陰霾多雨日光太少,其實壓抑的還有這裡極少互動的人際和單調的業餘活動。英國人擺脫束縛的方式是去酒吧或者度假(前者我沒興趣,後者沒錢),或者對著狗兒真情流露。說到狗,英國人愛寵物甚於小孩,即使你被狗也咬了也一定是你居心不良,他們認為寵物都天性善良,有鑒別好壞的天生洞察力。不相信?Kate有證據:英國保護動物協會早于保護兒童受虐協會六十年成立!    
   總之,算是本有趣的書,打算在英國待上幾年的人可以看看。反正是外國人,不必故作高雅,但也至少不說toilet(廁所),改說lady's room(女用洗手間);不要動不動就Pardon(請重複一次)?而要說sorry(不好意思沒聽清)? 而那套虛偽的禮貌(背後的鄙視),學禮貌看透虛偽就好了,希望不要幾年下來動不動就假惺惺地抱怨自己多麼愚蠢費了多大的勁才僥倖拿到博士學位!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610814/

瞭解英國,從瞭解英國人開始 2011-02-04 

  儘管有些學者認為用文化整體的論調來描述某種“集體性格”是一種令人遺憾的失誤,但人們對所謂“國民性”的剖析和批判,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作為一個人類學家,凱特•福克斯在踏入這片有著激烈爭議的雷區時,採取了這樣一種視角:向英國人平時視為理所當然的那些社會言行規則提出質問(話又說回來,真正主宰人行為的規則,都是被人們早已完全接受並視為理所當然的),從而揭示出那些其背後的真正涵義。在她看來,瞭解這一套跨越階級、年齡、性別、區域、亞文化和其他社會界限的行為密碼,也就是瞭解了英國人的文化性格,從而也就理解了英國。    
  最古怪最奇特的部落文化    
  英國最著名的特產當然是英國紳士——實際上外人瞭解的“英國人”形象,通常是由這一小群人來代表的。雖然世人現在也知道了著名的英國足球流氓,並由此知道了英國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極大差別,但看來英國紳士的某些特性仍然滲透到了全體英國人的言行規則之中。照本書的觀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社交拘泥症”。    
  所謂“社交拘泥症”是指這樣一種風格……嗯,這麼說吧,就像約翰•甘迺迪(雖然他是美國總統,但他的風格卻是典型英國式的):在他訪問愛爾蘭接受人群狂熱歡呼時,他的反應是忸怩地拉拉領帶,把它理理直。這種場合讓他有點不自在,他幾乎從不激動,更別說陷入狂熱了,但在經受很大困難和壓力時也從不畏縮。凱特•福克斯斷言,這是英國性格最主要的核心。雖然這看起來導致了連續不斷的社交限制、繁文縟節、擺脫不了的拐彎抹角作風、無法與人直接坦率交流的天生無能、甚至具有某些自閉症症狀,但英國人許多引以為豪的特點也出自於此。    
  作為一個英國人,作者本人也無法避開這一規則——她的這項研究要求她不斷地挑戰和冒犯英國人全體遵守的隱性規則,例如公然插隊、假裝撞人,但她又深知雖然對方仍然彬彬有禮,但內心會十分鄙視她。因此她要內心痛苦地鬥爭許久,才能以“為了學術”為名說服自己去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本身也顯示出規則對社會成員的極大約束力量。作為一個“本土人類學家”,她不無抱怨地說,她不理解為何非要不遠萬里去一些遙遠角落瞭解一些古怪神秘的部落文化,既然“最古怪最奇特的部落文化恰恰就在我們身邊”。    
  “最古怪最奇特”和“紳士風度”,實際上不如說是一體之兩面。英國人在文化個性上遠不像南歐地中海區域的人們那樣熱烈、奔放、坦率,相反,他們的典型作風是不擅社交,而且一個無可挑剔的英國人必須在這些公眾場合顯得拘謹、笨拙、生硬和尷尬,即使對某個女性很感興趣,英國男人“通常也不會以任何明確或直白的方式來表達這種興趣”。不僅如此,這其中的分寸還十分微妙,因為“太正式未免尷尬,但是過度隨意未免同樣令人難堪。”因此,英國人看上去似乎總是彬彬有禮,但卻又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距離,讓人覺得不易親近——他們絕不會一見面就推心置腹,要榨出他們的基本個人資訊,這個過程猶如拔牙,會遭到人們強烈的本能防禦和反擊。    
  這種風格的人,往好裡說是雍容有禮、處變不驚,既不容易激動,也不容易慌張;往壞裡說則是平淡乏味,看上去就只比死人多口氣,甚至連對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自己努力想賣出去的東西,都毫無熱情。不難理解,這樣的國民性格的結果,更有可能導致對紳士風度的推崇,卻很難陷入群體性狂熱或暴力革命。英國人極其遵守排隊秩序(就算只有一個英國人,也會乖乖排成一個人的隊伍)和推崇妥協思維,這不是偶然的,這才能使這些君子們在公平之下體面地相處。作者諷刺說,典型的英國式抗議中,人們振聾發聵的呼喊,無非是在以下兩條:“我們要什麼?漸進改革!我們要什麼改變?按部就班!”    
  除了足球以外,大概很難有什麼能讓英國人激動的。事實上他們比中國人更“中庸”——根據“輕描淡寫規則”,在地中海文化中會被人給予熱烈讚譽的事物,英國人常常就以一個“好”字淡然打發。一個困惑的到訪者發現,英國人講的“不壞”其實意思是“絕對棒極了”或“極其優秀”;而“有點煩人”意思是災難、創傷、可怕。當然,這種人在中國也並非沒有,有些人是“把比較級當最高級來用的”,他們說的“不錯”是“很好”之意;而另一些人則“把最高級當比較級來用的”,他們說的“太棒了”,只能打個折理解為“還行”。只不過中國人似乎還沒有像英國人那樣把這提到全民集體性格的程度。    
  個性與共性    
  英國人的許多文化特徵,無疑是極具個性的(否則“英國紳士”也不會這麼出名了),雖然有些事物並非英國所獨有,但確實發展出了一種典型的英國式風格。世界上所有文化中都有幽默,但只有在英國,幽默才發展成為一種主導談話的、無所不在的規則,它事實上是英式談話的靈魂。這或許也是“社交拘泥症”的必然產物:因為幽默可以緩解拘謹氣氛,通過自嘲來化解成功和地位帶來的尷尬幾乎是一種英國傳統。    
  同樣地,階級也不是英國社會的特有產物,但卻幾乎沒有哪個社會,階級在生活和文化中的滲透如此之強。不同階級甚至講的是不同的英語:發音和詞彙都不同。同樣是稱呼午餐,上層階級會說lunch,而下層階級則通常講dinner。喝茶加糖,哪怕只加一匙,都是百分之百較低階級的標誌;若超過兩匙,更是不折不扣的下層階級。某些很有身份的上層社交圈中,任何時尚的打扮都是低俗的標誌,外表必須保持單調乏味、過時落伍。連他們的花園也有區別:上層階級的花園一般更隨意、自然,色彩上較暗淡柔和;而較低階級人士的花園則整齊而豔麗。    
  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社會最上層和最底層的階級,往往倒具有更多的相似性。例如英國貴族和最底層階層一樣,都堅定地反對知識、喜歡運動和賭博;一輛極度整潔的車多半屬於中產階級中層,而“大量的垃圾、蘋果核、餅乾屑、一團團的廢紙和整體的不潔狀態,表明車主要麼是社會頂層,要麼是社會下層”。這種悖論的原因大概是:最高和最低的階層都蔑視社會禮節,也不在乎“鄰居會怎麼想”。正如書中所言,“英國最古怪最有名氣的一幫人,大多數都來自於最高等或最低等的階層,可能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這種“最高和最低的馬蹄鐵式相似性”,其實倒不只在英國如此。按《格調:社會等級和生活品味》一書的分析,在美國社會中同樣如此,這倒不如說是一種階級社會的共性。包括“英國人往往會厭惡緊鄰其下的那個階級,甚至比對最低階級的厭惡還深”也是全世界的通則,人們最排斥的,往往倒是和自己差別較小的那個人群,而且常常只有排斥他們,才能確立自己,最終人們就陶醉在細小差別所構成的優越感之中。    
  在某些地方,英國人看起來甚至和中國人也並不太大差別——例如女人談話時常常對別人的恭維來個自我否定,而男人則不斷貶低對方、不與陌生人談話、家就是自己的城堡、主動上門兜售者都不可信。只不過,有些規則現在國人似乎這些年已經變了:如果說傳統社會的中國人也像英國人一樣恥于談錢,認為那粗俗不堪,必須淡化自己的發財歷史、作出愧對財富的樣子,那麼現在的中國人大多感覺“致富光榮”,甚至“炫富光榮”。    
  有時候,為了瞭解本國,先得瞭解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比較來發現:究竟有哪些才是本國所獨有的特性。借用吉卜林的名言:“那些只瞭解英國的人,對英國又瞭解多少呢?”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11391/

中國人的言行潛規則 2011-03-19 

  作者于本書中從言談和舉止兩大方面,以實地觀察和訪談為基礎,加以推理和演繹,發掘出英國人的種種特質,最終給出一個關於英國人性格的九宮圖:    
  本能(處事的第一反應):幽默、中庸、虛偽 
  觀點(看待的方式):經驗主義、英式抱怨、階級意識 
  價值觀(希望達到的道德標準):公平競爭、禮節、謙虛    
  核心:社交拘泥(不善交際,往往走忸怩和粗暴兩個極端)    
  不得不說,這個圖裡的太多特質都和中國人性格吻合,讓人禁不住想在這張表上稍作加工,改出一張中國人性格的九宮圖來。    
  本能:中庸(過猶不及)、虛偽(假道學)無疑可保留,幽默倒不是國人最顯著的特徵,改一個字,沉默,絕對可以視作我們本能反應的第一反應(最簡單的例子,想想上學時,老師提問以後低下的一排排頭顱吧。)    
  觀點:中國人相信經驗,但本質上,更是懷疑論者,即使是親身經歷的事情,也不敢輕易相信,即使是道聼塗説的事情,也不敢輕易放過。英式抱怨,不如改成功利主義。階級意識,當然保留,還應當提前,有人比中國人更講究門當戶對、尊卑有別嗎?    
  價值觀:禮節應該提到第一位。就說餐桌禮儀,西方蠻夷那點刀叉使用的小玩意,則可比我們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相提並論呢。我們完全不相信公平競爭,換成勤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倒是一種人人認可的品質。    
  這樣,中國人的九宮圖就是:    
  本能(處事的第一反應):沉默、中庸、虛偽 
  觀點(看待的方式):懷疑一切、階級意識、功利主義 
  價值觀(希望達到的道德標準):講禮、勤奮、謙虛    
  在此之上,核心是什麼呢?社交障礙症?要知道,英國人還有一種叫酒吧的場所,鼓勵人們在那裡和陌生人適度交流;在中國,我們唯一的規則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回應
本書最大的價值,就是為廣大熱衷於民族習性研究的作者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範例。作者從田野調查開始,作為英國人去看英國人;然後定點調查,去酒吧、超市門口、別人家後院,請人吃東西、喝飲料、聊天;再然後,她灑出“研究生的人海戰術”這張王牌,取得統計資料。要開口,拿出研究方法,拿出資料。在近代,人類學為了維持自己的存在,儘量和科學靠攏,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運用統計學。其次途徑是樣本分析描述。雖然後者經常被主流社會科學家嗤之以鼻,但卻是素人票友作者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大量研究東亞各民族的書籍都來自這種想當然、經不起推敲、紅嘴白牙信口誇誇的個人研究。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64650/

台長: 阿楨
人氣(2,345) | 回應(2)|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新加坡史》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猶太人的反省》

圖博館
文一:英國的工業革命不是從煤和鐵開始的2017-11-08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美國聯邦儲備銀行(聖路易斯分行)高級經濟學家兼助理副行長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羅伯特·艾倫將英國工業革命的產生歸因於“高工資”和“廉價煤炭”,而文一教授對此持否定意見。
  文一認為,英國的工業革命不是從煤和鐵開始的,而是從紡織業開始。整個歐洲的原始工業化,全靠棉花,紡織業革命帶動商業運輸的巨大需求。
  文一指出,英國最早的工業革命大概是1760年,但是之前英國經歷了至少200年,甚至300年的鄉村企業繁榮,而且這繁榮不是自然發展的,是英國歷代皇室產業政策主導的,通過國家力量創造市場。正是因為英國歷屆皇室政府和他的皇家海軍,還有通過帝國殖民、奴隸販賣培育出的大批商人,共同創造了全球紡織品市場和棉花原材料供應鏈,才能夠引爆英國的工業革命。
  在文一看來,英國工業革命的秘密很簡單,就是一定是一個現代型國家,有重商主義的產業政策,幫助本國的製造業去扶持、開創和規范世界市場,去創造區域性和全球的市場。
.....
  回應
 但是紡織工業的前提是有大機器以及驅動這些機器的動力源!那個時代的動力源是什麼?蒸汽機,所消耗的材料就是煤。如果沒有由蒸汽機驅動的紡織機器,如果只是由人力或動物力驅動的珍妮機,那麼英國的紡織業還有沒有全球競爭力?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換言之,機器紡織革命是否可能發生在一個貧煤的國度/地區?當然不可能。所以文一先生的批判真是沒有什麼力度。
 前蒸汽時代的機器用的是水力。蒸汽時代的所有技術在之前的上百年裡面已經成熟了。而這些技術需要重商主義的催生。而在蒸汽機出來前,英國的紡織業已經開始行銷全球了,只是沒碾壓而已。建議你多讀讀那段歷史。 
 樓上的幾位你們似乎都弄錯了一點,正是因為中國的人力大量充足,所以使得機械發麵在初期無利可圖!
 沒有市場(市場不足),沒有需求,再好的腦子也沒用.即便是清末,中國的市場還是有用的,催生生出了亞洲第一個工業國家。
2017-11-09 12:38:30
阿楨
【亮點交鋒】2023國際十大預測 2023.01.02 郭正亮

1、俄烏戰爭56月份停戰
2、1季度大量國家會訪問中國
3、中俄深化經濟合作
4、中國建構國際新秩序
5、美國朝野惡鬥加劇
6、中美鬥爭持續惡化
7、美國霸權持續衰退
8、英國持續沒落、分裂
9、歐洲瀕臨分解
10、日本持續沒落、政經兩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PZwHDUNaI

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2022年全球風險展望」

一、美中關係惡化,迫使全球經濟完全脫鉤。
二、貨幣政策意外快速緊縮,致美國股市崩盤。
三、中國房地產崩盤,致經濟巨幅趨緩。
四、國內與全球金融環境緊縮,拖垮新興市場復甦。
五、對疫苗有抗藥性的新型Covid-19病毒株現身。
六、社會躁動遍地開花,衝擊全球復甦。
七、中國與台灣爆發衝突,迫使美國介入。
八、歐洲聯盟與中國關係嚴重惡化。
九、嚴重乾旱引發飢荒。
十、國際網路戰爭,癱瘓主要經濟體基礎建設。
  回應
經濟巫師
2023-01-04 07:01: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