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猶太人的反省 (立緒出版 2005)
Israel and Palestine :Out of the Ashes The Search for Jewish Ident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
內容簡介
在全世界懷著驚恐目睹以巴對峙引爆的各種衝突之際,本書作者馬克‧艾里斯以其猶太裔美籍學者的身分,別有識見地深入探討此一猶太認同的危機時刻。他提出以猶太信仰奠基的正義原則,足以觀照當代世界道德生命的希望——猶太人唯有勇於面對軍事化的以色列及美國猶太領導階層視而未見的問題,才能創造出以巴未來的和平願景。
艾里斯教授受到猶太道德傳統與大屠殺結束後的猶太生命矛盾影響至深且鉅,並在面對日益具有侵略性的以色列提出各種要求時,設法挽救猶太道德傳統。在早期的個人學術生涯中,他對基督教解放神學理論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認為這是基督教傳統在面臨單一民族國家與國際經濟秩序的壓力所產生的社會、政治、經濟危機下的表達方式。多年來,艾里斯教授將這些道德價值的表達化為一種對猶太道德傳統的理解,因為在猶太認同與「以色列」這個政治實體愈來愈契合之際,猶太道德傳統也面臨了它的道德危機。在如此分析的前提下,艾里斯教授對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在現代世界中的複雜性產生進一步的了解。
這是一本闡述當代猶太認同課題,具有濃厚的個人與哲學色彩的著作。作者超越媒體慣於提供的政治分析,延伸及於精神發展的本質,檢視個人在大屠殺落幕未幾猶存的震撼中,試圖為猶太生命的未來樹立典範,不但超越大屠殺及將猶太人定位為受難者或加害者的觀點,也為當今身為猶太人的意義命題開啟了新的視野。
作者簡介
馬克.艾里斯 (Marc H. Ellis)一九五二年,馬克‧H.‧艾里斯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北邁阿密灘區,擁有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宗教暨美國研究所的學士及碩士學位。他在該研究所受教於大屠殺神學家理查‧魯本斯坦及美國歷史學家威廉‧米勒門下,一九八0年獲得馬奎特大學的當代美國社會暨宗教思想學博士學位。同年,他擔任紐約瑪麗諾爾區的瑪麗諾爾神學院教職,隨即開設該學院的碩士班研究課程及「瑪麗諾爾正義暨和平研究所」。一九八八年,艾里斯晉任全職教授,並在瑪麗諾爾神學院服務至一九九五年為止。同年,艾里斯擔任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隨後轉任哈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及佛羅里達大學客座教授。一九九八年,艾里斯獲聘為拜勒大學的美國暨猶太研究所教授,翌年獲聘為美國暨猶太研究大學教授。同年,艾里斯創辦拜勒大學的美國暨猶太研究中心。
艾里斯擁有十五本著作,也曾編輯另外五本專著,其中包括:「邁向猶太解放神學理論」(Towards a Jewish Theology of Liberation);「褻瀆的聯盟:當代宗教與暴行」(Unholy Alliance:Religion and Atrocity in Our Time);「噢,耶路撒冷:有爭議的猶太聖約前途」(O Jerusalem:The Contested Future of the Jewish Covenant),以及「流亡生涯:一名美國猶太人的宗教流浪」(Practicing Exile:The Religious Odyssey of an American Jew,均暫譯)。此外,他的許多文章也刊登在各種美國及國際性刊物上,其中包括國際前鋒論壇報,歐洲猶太主義,以色列獨立報,約旦時報,文字與形象,基督教世紀,以及巴勒斯坦研究日報。他的短論也曾列入一些選集中,最近列入的選集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行的「當代猶太神學讀本」,並以十種不同文字發行全世界。他四處講學,足跡遍及北美洲、歐洲、拉丁美洲、亞洲、非洲、中東等地區。
讀者書評
這真不是一本好讀的書。
作者是美籍猶太神學家,他切入以巴衝突的角度自然異於當代世俗的地緣政治角度切入,而從哲學、神學的角度切入,並對當代猶太人在以巴衝突上所持的態度提出強烈的批判。如同封面的文案,這是部猶太人反省之作。
不過由於作者是神學家,而猶太教義對普羅大眾又太艱深,因此整本書就變得非常艱澀難讀。我原本以為這是譯者的問題,但幾番比對譯者的水準,我想譯者在翻譯時也很有挫折感才是。
撇開文本精神難懂之外,本書倒是為有心研究以巴衝突的讀者,提供理解以色列人心理衝突的另一扇窗。作者指出「納粹大屠殺」對猶太人集體心理的摧殘,導致猶太教傳統道德價值的崩壞,並轉化為對國家主義的熱切支持,因此必須建立新的猶太教精神,猶太人立世的價值和根基才會穩固。因此本書會觸及解放神學、討論「先知」的定義和他們在當代的處境,都是為了建立新的猶太教精神。由於這工程太大,所以作者在這本書很難勾勒出完整的藍圖,這是本書的缺點,但也可見作者的企圖心,不只是批判他的猶太同胞而已。
不過在讀這本書之前,先把猶太教義懂個大概,讀這本書時才不會太有挫折感──這是一個過來人的忠告。
高貴的反思──讀《一個猶太人的反省》 2006-09-21 徐江屏
去年秋天第一次看到這書,先是被封面上那行紅色的字所打動,上頭寫著:「我再也不能沉默,要向全世界表達我的憤怒,以色列的猶太人放棄了上帝,只信仰戰爭。」這當然是一連串歷史事件聯結起來的,最早回溯到聖經裡有關猶太人家園的記載,中間經歷了長長的關於先知的口耳相傳。
然後是經歷了驚天動地的大屠殺,幾乎以種族滅絕式的將猶太人推向覆亡的境地。也許是歷史的救贖,也許是國際社會普遍對猶太人所感到的歉意,以色列建國,中東卻也因此進入了長期的動亂。建國與侵佔只在一線之間,墾殖區與加薩走廊連年的騷動並沒有帶給這個世界多少希望。關於真理與公義的詮釋,永遠在一條狹窄的線上飄移。
必須先承認對國際局勢並沒有深刻的體會,腦海中所擁有的概念大抵也是從繁多的閱讀資料中拼湊而成的,不論是美國對以色列的縱容,中東局勢的複雜難解,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間為了國土範圍的問題多次產生爭議;或是國際局勢因為石油這珍貴資源而產生的利益衝突,正規軍與民兵之間的莫名衝突所引起的緊張。
那全是只從表像上看到及理解的粗淺知識,根本缺乏分析的能力。再則對於世界歷史,尤其是區域史只能掌握到皮毛,於是對於許多衍生自歷史仇恨的對立與衝突,非得要再多讀些資料,才可能瞭解何以看來稀鬆平常的道理,裡頭竟埋藏著亙古難解的千頭萬緒。國際上多少有力人士四處奔走,就是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尤其才在報上讀到江春男所寫的評論,提及這次以黎衝突擴大的導火線,「六年前,以色列自動從黎巴嫩南部撤軍,這個地區的權力真空,立刻讓真主党有機會坐大,才有今天的惡果,不久前,以色列從加薩走廊片面撤軍,想不到這種善意的讓步,也鼓舞了哈瑪斯內的好戰派,在中東的戰爭遊戲中,妥協代表軟弱,予敵人可乘之機,可能遭致更大災難,這是極痛苦的教訓。」這非得是要對中東局勢有長期的觀察與研究,才能從陳年的舊事裡翻找出衝突的脈絡。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這次以色列的攻擊行動,居然得到國內普遍的支持。不過國際形象大打折扣的代價,卻是全體以色列所必須擔負的。
如今我又翻找出去年秋天所讀的書,也就格外令人感觸良多。《一個猶太人的反省》,從歷史的脈絡中析理出以色列好戰的本質,並冷靜的反省了自大屠殺以後猶太人普遍所存在的心理轉折:如果猶太人真是上帝揀選的子民,何以又讓猶太人經歷那場腥風血雨的大屠殺?
不禁令人想起傳統價值與客觀現實之際所新生的鴻溝,猶太人又是如何面對的?也就是艾裡斯在書中曾提到的:「記憶與正義的相連性一直是猶太生活的核心──雖然大屠殺模糊了這種相連性,甚至在兩者間創造了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甚至,艾裡斯在稍後的篇幅裡更尖銳的提出了應有的反省:「毋忘上帝在歷史中顯現的神跡是第一個要求,毋忘敵人對猶太人的加害是第二個要求,而現在則來了第三個要求:毋忘猶太人對別人的加害。」
確實能看到的是以色列依仗著美國實質上的協助建立起強大的武力,卻動輒對巴勒斯坦人暴力脅迫。對於自己的建國總是以崇高的使命包裝著,卻無視於他國所經歷更苦難的遭遇。就只因為猶太人經歷了二次大戰那場殘絕人寰的殺戮?這樣的正當性又將如何取信於國際社會?
艾裡斯以猶太人的角度深刻反省了後大屠殺時代猶太人重建歷史記憶的難處,並且對建國後的猶太人所展現出來相對的極端主義提出剴切的體悟,試圖為猶太人在當今國際現實中所面臨的道德與歷史困境,找尋一條該走的路。艾裡斯說:「我們學到的一課是,被化約為灰燼並不能使一個民族高貴;另一課是,把其它人放在灰燼的位置並不能療愈我們先前的創傷。」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及胸襟,才能包容與寬恕。而更令人感動的是,這種深刻的自我反省,又是多麼高貴的精神表徵呀?
以黎衝突或許只是天邊的事,如果我們願意將眼光拉近,臺灣的現況又如何?要求別人反省檢討是件多麼容易的事,但反求諸己呢?臺灣所曾經歷的苦難,是不是能讓人從中得到更多的省思?我們的政治人物在他們各自高貴的位置上,又何嘗懂得反省之必要?這也就更突顯了《一個猶太人的反省》是部多麼難得的著作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07558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