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06 09:00:00| 人氣643| 回應19 | 上一篇 | 下一篇

《龍的經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安德森的《龍的經濟》透過客觀的數據和圖表,比較同等開發的國家,得出中國在政經關係、人口老化、銀行壞賬、社會矛盾、增長模式以及中國與世界等各方面的成績均屬中上,可完全否証相關反中者(如後評《惡兆》《中國經濟的危機》《你了解真正的中國嗎》《低價中國》《中國即將崩潰》)之誇大失實,難怪「中國崩潰/威脅論」會一再狼來了。

龍的經濟: 首席經濟學家的中國思路(御書房出版 2007)
How to Think About China
  內容簡介
為何舉世都在研讀龍的經濟?
在親中與反中的選項裡,聰明者將選擇務實的知中。
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而言:
到2025年,中國大陸將躍居全球第一大貿易國,成為最主要的機械、鋼鐵、水泥、能源、食品和原材料進口國;按照實物產出來計算,其經濟總量將達到美國或歐盟的一半;新興的城市中產階級的人數可能達到3~4億,將超過美國今天的全部人口……
然而,中國並非全新的經濟物種,它不過是“亞洲奇蹟”的再版。在世界舞臺上,中國固然在扮演著起來越重要的角色,但它對世界經濟即將帶來的影響要比目前流行的說法緩和得多。
歸結而論,有七個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理由:
1.中國不會重新改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3.中國不會買光世界的金融資產。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目錄
第一章 政府與市場
概論:有關中國經濟的五個重要事實
故事的主角
國有經濟——到底有多大?
政府與經濟——所有權之外
國有經濟?市場經濟?——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
未來之路
第二章 老齡化——前所未有的挑戰
概論:五個主要發現
突如其來的老齡化
誰來支付養老金?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 
第三章 走出銀行困局
概論:關於中國銀行體系的五個誤解
中國的銀行體秒——深刻的變化與隱含的問題
銀行危機——緣何隱而未發?
銀行業的未來——是喜是悲?
拯救國有銀行
私有化、自由化與其他趨勢
尾聲
第四章 經濟社會緊張關係
概論:中國崩潰論的誤區
失業問題:並不是未來的真正挑戰
農民和農村移民:好轉的跡象
富人階層:收入分配不平等到底有多嚴重?
腐敗的威脅?
政府的財政穩定
經濟增第政政治民主
高速增和——如果消失? 
第五章 中長期增和的動力
概論:中國經濟增長的源泉
亞洲增長模式
中國與眾不同?
中期增長的動力——供給方面
中期增長的動力——需求方面
第六章 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喬納森•安德森 Jonathan Anderson
  
喬納森•安德森,是瑞銀證券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長期關注中國宏觀問題,擔任《財經》、《商務週刊》、《經濟觀察報》和《21世紀經濟報導》等多家國內報刊的專欄作家,在業內有很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的上一本書是與國內的著名經濟學家胡祖六合著。
Jonathan Anderson,是瑞士銀行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先後任職於IMF駐俄羅斯代表處,IMF駐香港代表處和高盛公司。2002年加入瑞士銀行投資研究部。

喬納森.安德森 專欄
http://opinion.caixin.com/anderson/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
  
從一個貧窮、封閉與混亂的經濟體,迅速成長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中國令世界驚訝。隨之的問題是,這一崛起會對世界造成怎樣的影響?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anthan Anderson)最新出版的《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一書更客觀地還原了中國經濟增長的真相,指出中國儘管是新崛起的亞洲巨龍,卻並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現象。它將沿著東亞地區的既定模式發展,在未來20年逐漸成為亞洲經濟的領頭羊,但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不會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7個理由是: 
1、中國不會重寫世界經濟的增長史
中國大陸的真實GDP在未來20年還可能保持8%的增長速度,這並不希奇,因為日本、臺灣、韓國和其他一些亞洲經濟體也在相當長的時期裡取得過類似的高增長速度。即使把國家規模的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的變化也並不比上述那些亞洲經濟體在二戰之後的增幅更加明顯。 
2、中國不會吞噬全球的製造業
中國依舊特別偏重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並且在很長時間裡鮮有變化。一旦考慮到週期性波動的因素,大陸的外貿總體上仍是平衡的,消費品出口賺來的每個美元都用來購買了機械設備和其他投入。也就是說,中國在為世界其他經濟體提供著高端的製造業工作機會。 
3、中國不會買光全世界的金融資產
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的增加中,有相當部分是來自其他中國企業出售海外資產的收入——或者是由於外國投資者購買中國的資產。一旦計算淨資產頭寸,就會發現在整個亞洲地區,中國大陸實際上是購買外國資產最不積極的成員。 
4、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
人民幣依然是不可自由兌換的,它雖然可以在貿易往來中結算,但大多數資本交易還是受到限制。即使按照亞洲發展中經濟的標準來看,大陸的資本市場也遠沒有發育起來。 
5、中國不會成為世界市場上通貨緊縮的輸出源頭
中國製造的價格持續下降。但到目前為止,價格下降的壓力主要集中在非常低端的製造業產品中,讀世界其他產業的生產商影響很小。 
6、中國不會導致其他發展中國家陷入停滯
儘管中國在搶佔發達國家的消費品市場上做得非常出色,但其他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同樣在擴大。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顯得更加出眾——但主要的投資卻是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而不是出口型的外包產業。未來,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這會使其他低收入國家在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多麼更為有利。 
7、中國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
儘管相對貧窮和擁有社會主義體制的背景,中國卻是世界上自由化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增加,治理和透明度水準不斷改善。這是符合“華盛頓共識”的精神的。 
喬納森•安德森畢業于哈佛大學經濟系,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代表處、駐中國代表處和美國高盛集團,現任瑞銀證券投資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曾與胡祖六合作出版了《關於中國和世界的五大神話》,該書對有關“中國威脅世界”的5個神話一一做出回應,指出“中國威脅”並非現實。[2006年10月]
http://www.gemag.com.cn/14/2400_1.html

喬納森•安德森:揭密亞洲經濟增長模式2006-12-4 騰訊財經

安德森很有明星相。當然,不是電影明星,而是明星分析師。這位年青的投資銀行經濟學家,在《亞洲貨幣》雜誌2005年證券商調研中被選為最佳經濟師。除了投資圈,他的熱度也逐漸輻射到更廣泛的財經讀者。他的觀點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雜誌等國內主流媒體上,你也能見到他的專欄。
  四年前,還在高盛的安德森,與胡祖六一道撰寫了《關於中國與世界的五大神話》,該報告受到世界各地投資者的好評。在許多海外報刊上,中國威脅論曾經甚囂塵上。歐美消費者發現,越來越多的衣服和玩具打上“中國製造”的烙印,而巴西和澳大利亞的供應商則感受到中國對原材料的胃口急劇增長,人們擔心,發達國家的製造商有沒有能力和“中國價格”競爭,中國的周邊國家會不會因大陸經濟的崛起而被邊緣化?安德森和胡祖六破除了這些不必要的擔心,“神話”一說逐漸退潮。
  不過,對中國讀者來說,他們更關心的,也許不是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而是中國的發展能否健康持續。國有銀行的龐大壞帳,有沒有出路?中國會不會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貪污腐敗、收入差距的持續拉大,會不會造成政治局勢的動盪?在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消費提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更有人深謀遠慮地提出“未富先老”難題:勞動力總量在未來10年內到達頂峰,大批員工進入退休年齡,中國扛得起龐大人口的養老重負嗎?
  不要擔心,至少安德森非常樂觀。從去年開始,已成為瑞銀證券亞太首席經濟師的的安德森,撰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國內問題的研究報告。有心人將這些報告結集出版,這便是他的新書《走出神話: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之所以提到“神話”,似乎是為了呼應安德森在前一本書的內容。不過,也許該書的英文名更為貼切,How to Think about China,如何看待中國。沒錯,新書把聚光燈投向中國,而非世界。
  在安德森眼裡,上述問題都能一一化解,這種樂觀簡直有點不可救藥。不過,和誇誇其談的學者不同,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特長是資料分析。安德森的觀點都有翔實的資料支援。也許,樂觀還來自於安德森的國際視野。當我們坐井觀天,對許多問題憂心忡忡時,安德森卻把中國置於發展中國家的佇列中,把今天的中國放到東亞四小龍的相應發展階段進行比較。
  以腐敗為例,他使用了國際透明組織所編制的世界各國“腐敗感受指數”。其計算方法是綜合多個國際組織對各國的商業人士和研究者的獨立調查結果,並彙編而成。在2004年,中國在145個被調查國家中排名71位,位居中游。但安德森認為,在同一發展階段的國家中,中國的得分可以說是相當優秀。與周邊鄰國相比,中國大陸的得分遠高於印尼、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坦,與泰國大致相當,但不及馬來西亞、韓國和臺灣等更發達的經濟體。
  安德森的國際視野和他的經歷不無關係。上世紀80年代,他在哈佛大學經濟系讀研究生,與中國學者錢穎一、李稻葵成為同學或校友。安德森的導師是後來被稱為“休克療法”始作俑者的傑佛瑞?薩克斯。在薩克斯的指導下,他開始進行有關前蘇聯經濟轉型的研究。90年代初,他目睹了前蘇聯的帝國崩潰和改革失敗,然後把興趣轉向中國。他曾先後服務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俄羅斯、中國代表處,後來進入投行,轉戰美國高盛集團和瑞銀證券,現任瑞銀證券公司投資研究部董事總經理、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在《走出神話》一書的最後一章,安德森回到四年前的主題,提出中國不會改變世界的七個理由。在他看來,中國並非有些分析家預測的那樣會是“全新的經濟物種”,不過是“亞洲增長模式”的再版。人民幣不會成為下一個世界貨幣,中國也不會破壞“華盛頓共識”(以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內經濟自由化和私有化為三大支柱)。
  在尋求複雜的經濟學家眼中,安德森的理論框架似乎有點過於簡單。他對“亞洲增長模式”的總結說不上有什麼學術創見:亞洲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于高儲蓄率。他說,從本質上說,只存在三種經濟增長方式。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勞動力,一種是依靠投入更多資金,第三種是依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即促進總要素生產力(TFP)的發展。順藤摸瓜,亞洲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儲蓄率。
  類似於比較優勢理論,安德森也排除了中國短期內威脅發達經濟體的可能性。他以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臺灣為例解釋說,儘管這些地區依然維持著很高的儲蓄率,但當今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遠不能與30年前相比。原因有三:首先,資本的邊際產出逐漸下降;其次,國內工資水準提高,出口放慢;再次,國內剩餘勞力逐漸枯竭。不過,安德森也提醒,這正是經濟走向成熟的表現,並非經濟發展的失敗。
  對於中國的未來,安德森的建議是,應該從亞洲各地總結經驗教訓,“對待民主政治的改革要保持謹慎,過早地轉向多黨選舉制度有可能給經濟帶來不穩定。相反,積極改善司法環境、提高政府治理水準、加強市場透明度和問責制將是更現實的選擇。”
  基於這樣的觀點,安德森對另外一個愈來愈受到關注的大國——印度——的評價明顯不高。在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只相當於1990年的中國,而印度經濟在近來取得的較快增長速度也同樣是亞洲模式的——源于日漸增高的儲蓄率。
http://finance.qq.com/a/20061204/000519.htm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好幾年好勢頭 2010-12-17

自金融風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不僅復蘇特別快,經濟成長也搶在發達國家之前,安德森表示,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花了很長時間去清理銀行壞帳及生產過剩問題
  【《財經》記者 蔡婷貽】歲末年初交接之際,外界紛紛討論中國模式是否可行,中國經濟會不會因為通膨及其他國家內需趨緩而到影響。
  瑞銀集團環球新興市場經濟師、董事總經理喬納森•安德森在參加《財經》年會“2011:預測與戰略”時樂觀地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還有好幾年的好勢頭。
  自金融風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不僅復蘇特別快,經濟成長也搶在發達國家之前,安德森表示,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花了很長時間去清理銀行壞帳及生產過剩問題。因此,本世紀以來,新興市場有足夠的力量大幅超越發達國家的經濟成長速度。
  其中,中國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他指出朱鎔基總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大膽處理生產過剩問題,並關閉國有企業,讓幾十萬國有企業工人下崗,緊接著政府在2003年推動銀行改革,這些作為為中國經濟成長奠下了健康的基礎。
  因此,安德森認為,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憂心是相對多慮了。
  不過,這種多慮,顯然也影響了中國政府,甚而造成政府一直抗拒美國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
  在安德森眼中,這樣的抗拒卻可能是一個小錯誤,他指出現在歐美國家因為經濟成長緩慢,不得不採取寬鬆政策,而這種政策不免影響現在試圖要緊縮貨幣政策的新興市場國家。在此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手讓匯率浮動,以此來區隔與發達國家寬鬆貨幣政策。
  他認為,中國的經濟體已經具備讓人民幣升值的實力,讓匯率升值不只對中國的國際關係、對經濟前景也將是有助益的。但他同時預言,所有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在內,都會繼續抗拒匯率升值的壓力 。
  安德森進而指出,由於中國過去兩年以多項政策刺激經濟成長,造成了國有企業生產過剩,以及以鋼材為代表的原材料過剩,這掩蓋了中國消費者在過去兩年積極買房和大量消費的事實。他強調中國內需市場在過去兩年的成長是非常驚人的,外界指責中國消費者消費不力,根本是指錯方向。
  然而,從明年開始,中國消費者的貢獻將不如今年;另外,由於歐美國家經濟成長趨緩,中國出口成長也將受到影響,中國明年的GDP成長將不得不往下微調,但是外界不需為此擔心,畢竟沒有一個經濟體常可以長期維持高成長,至於中國經濟會不會遇到危機,他表示,“五年後再來談吧”。
http://www.caijing.com.cn/2010-12-17/110595369.html

喬納森•安德森:尋找未來十年的中國經濟新驅動力

人民網北京2012-11-18電(記者 楊波)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主題為:世界經濟格局變遷與全球金融改革,人民網財經頻道全程直播此次大會。
  在今日舉行的第五場專題會議“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向與路徑”上,IFF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表示,喬納森•安德森表示,過去的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產來驅動的,那麼在未來的十年中,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如何找到房地產之外的發展因素,如何找到另外的消費驅動力,如何將錢花在其他的領域當中。
  喬納森•安德森稱,中國經濟的崛起,很大程度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的崛起,以鋼鐵行業為例,全球鋼鐵超過一半的生產量和消費量都在中國,而國內鋼鐵消費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建房子上去了,他甚至認為,在中國不是基礎設施在驅動鋼鐵的消耗量,而是房地產在驅動。
  喬納森•安德森還表示,房地產在中國的家庭消費中也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中國人還在花更多的錢來用於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
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2012/1118/c351703-19613349.html

喬納森•安德森:中國經濟惡化主因是地產業發展  騰訊財經2012-11-18 

騰訊財經訊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九屆全球年會於今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世界經濟格局變遷與全球金融改革》,騰訊財經全程直播。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環境惡化主要原因是地產業發展。
喬納森•安德森認為,在這裡重複一下,如果將我們家庭的消費量加入到這個數字當中,也就是住房的數量加入到房屋消費量的話,可以看到房屋的消費量在過去的多年當中沒有任何的減少。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人還在幾乎是花更多的錢來用於房屋的消耗量,他們在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
跟大家總結一下,希望我的總結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平衡中國的增長模式。首先提到跟房地產相關的,我們提到投資的時候需要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投資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經濟,如果看一看中國當前環境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這些問題都歸因於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演講實錄:
[喬納森•安德森]:謝謝吳教授,非常高興能夠有這樣很好的機會來聽到中國改革的過去10年、20年非常重要的人物在這裡演講,很感謝這個機會。在我簡短的演講當中強調幾點跟中國改革和發展相關的。[10:07]
[喬納森•安德森]:根據剛才崔市長所說的講三個簡單的詞,“房地產、房地產、房地產”。我在這裡做介紹的時候,希望跟大家介紹很簡單的資料,但是這些資料是非常強有力的,第一是中國的投資率在過去的12年當中,從2000年到2011年的時候GDP增加了48%,這是非常令人吃驚的數字。[10:08]
[喬納森•安德森]:為什麼這麼大的增量和這麼大的增長率,實際上有幾個百分點來自於房地產的消耗量,也就是說整個投資在過去的10年當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房地產的發展所驅動的。[10:08]
[喬納森•安德森]:主要的行業在這裡指的是住房,我們在這裡提到中國的投資發展時候,必須要提到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如果我們來看一看,把中國的房地產剔除出去,看國內消費增長的話,幾乎可以看到這個比例是沒有任何增加,可能只增加了1-2個百分點而已,對於中國經濟的崛起來說,很大程度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的崛起。[10:09]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裡也提到需要中國再一次促進經濟平衡發展,需要關注這個事實。在這裡提到中國房地產的時候,會提到中國的基礎設施和中國在港口以及在機場和在其他的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而這些投資是沒有促進GDP的增加。[10:09]
[喬納森•安德森]:而中國GDP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住房領域當中的投資所驅動的,這就帶到第二個資料,如果考慮對商品的使用,在這裡舉鋼鐵行業的例子,中國的鋼鐵消耗到哪個地方,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使用國,幾乎使用了世界上50%的鋼鐵生產量,占到了全球的53%。這些鋼鐵用到哪些地方?40%在中國鋼鐵的使用量都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用到建房子當中去。[10:09]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我們看一下汽車行業,以及中國的家電行業,再看看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就是在建造房屋的時候還需要來修路和修下水管道的話,60%的鋼鐵消費量幾乎三分之二進入到房地產行業當中來,跟房地產相關的行業中去。[10:09]
[喬納森•安德森]:在中國有多少鋼鐵的使用是真的用到鐵路,也就是鐵軌的鋪設呢?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只有1.5%的消耗量用在鋪鐵路上,我們看看中國今天所有的鋼鐵消耗量,如果在這裡不考慮與房地產相關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只看其他的基礎設施項目,與房地產無關,我們看到機場和鐵路消耗的鋼鐵只占到總消耗量10%,在中國不是基礎設施在驅動鋼鐵的消耗量,而是房地產在驅動。[10:10]
[喬納森•安德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到,在今天房地產所占GDP的比例從目前的40%降到35%,在這裡需要關注一組資料,對於中國的普通家庭最終在購買商品房的時候,可以看到目前已經占到GDP11%,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消費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可以由房屋消耗量的增加,也就是說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購買住房。[10:11]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我們將住房來加入到房屋的數字當中,可以看到總的房屋消費量在過去的10年當中沒有任何降低。[10:11]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裡重複一下,如果將我們家庭的消費量加入到這個數字當中,也就是住房的數量加入到房屋消費量的話,可以看到房屋的消費量在過去的多年當中沒有任何的減少。我們可以看到今天中國人還在幾乎是花更多的錢來用於房屋的消耗量,他們在購買自己的家庭住房。[10:13]
[喬納森•安德森]:跟大家總結一下,希望我的總結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平衡中國的增長模式。首先提到跟房地產相關的,我們提到投資的時候需要認識到在很大程度上,有很多的投資進入到中國的房地產經濟,如果看一看中國當前環境的惡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到這些問題都歸因於中國的房地產行業的發展。[10:13]
[喬納森•安德森]:如果看看中國的商品價格,在這裡跟專家也會告訴我們來說,需要看看中國住房的消費量,而且我們知道對基礎設施投資來說,在過去的10年中,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的投資,但是對基礎設施投資並沒有占到中國主要消費量的主力,我們提到中國的消費和中國經濟增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普通家庭支出越來越用於住房的購買。[10:14]
[喬納森•安德森]: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我們認為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過去10年當中,中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房地產來驅動的,在未來的十年中,我們如何找到另外的發展因素,我們如何找到另外的消費驅動力,如何將錢花在其他的領域當中。[10:14]
[喬納森•安德森]:在這方面考慮兩種途徑,一種是房地產逐漸的衰落,其他的行業逐漸崛起,這是以自動的方式替代。第二種方式是通過行政措施戳破房地產的泡沫,因為我們知道這個體系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進行調整的,我是相信第一種方法的,但是我們知道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需要來指出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房地產發揮的非同尋常的作用。[10:15]
[喬納森•安德森]:我發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10:15]
http://finance.qq.com/a/20121118/000377.htm

台長: 阿楨
人氣(643) | 回應(1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黑暗大布局》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模式》

圖博館
龐中英:美國軟實力不是全球標準

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出版了《美國註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力性質的變遷》(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書。書中,他首次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後來,奈在當年的《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了《軟實力》(Soft Power)一文,較為清晰地論述了這一詞的基本內涵。從此,軟實力一詞不脛而走,在美國和全球流行。奈也被尊稱為軟實力之父。
  這25年內,奈又完成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堅持、豐富和完善了他的軟實力理論,並為美國實力的維持與發展出謀劃策。後來,他提出了結合美國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第三種國家實力——巧實力(smart power)。作為軟硬兼施的策略能力,巧實力意在智慧地、策略地運用軟實力和硬實力。
  與此同時,奈時常評點全球各國的“軟實力”。尤其是,他對日本、中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軟實力進行了跨度很大的比較研究。奈對美國在軟實力上的絕對優勢地位高度自信,並不自覺地把美國“軟實力”當作衡量全球其他國家軟實力的標準。
  奈在一般意義上定義和建立了“軟實力”理論。這是他的傑出貢獻。但是,奈的這一理論對美國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儘管奈有力反駁了“美國衰落”論,但從另一個層面,奈等於承認了美國實力的結構性缺陷。美歐許多國際關係領域的學者均深知這一點。另外,奈沒有預料到的是,25年之後,美國的軟實力也開始衰落了,這無疑具有強烈的諷刺意味。冷戰後,美國實際上進入了後霸權時代,而非令美國人一度沾沾自喜的所謂單極世界時代。美國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意願和能力下降了。對於改革現存國際體系及全球性多邊制度,與歐洲和新興大國相反,美國不但不積極,反而站到改革的對立面。2001年,美國開始進入長達10年的反恐戰爭時期(奧巴馬政府將之加以延續)。反恐戰爭製造了伊斯蘭國(ISIS)等真正破壞當代國際體系的極端主義勢力。2008年,過度金融化的美國經濟爆發金融危機,重創世界經濟尤其是歐洲經濟。美國對於世界貿易組織的興趣降低,而對分裂世界經濟的貿易集團(如針對中國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卻情有獨鍾。
2015-06-13 10:26:42
圖博館
軟實力熱潮下的冷思考

  在美國及其他國家與地區,奈的軟實力理論不乏批評者。批評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這一理論進行了冷思考。比如,這一概念與硬實力組成的二分界限較難確定,實際上,軟實力和硬實力難以截然分開。另外,由於其所包含的主觀和意識形態成分較大,軟實力 很難測量。
  軟實力概念誕生25年以後,作為中國學者,筆者對這一概念及其全球風靡的現狀作以下幾點必要的評論:第一,軟實力概念在展現一國軟性吸引力的同時,放大了一國(例如美國)的優勢卻掩蓋了問題,尤其是深層次問題。正因如此,軟實力概念能夠迅速被各國在公共外交中加以實踐,使原本具有宣傳性、缺少公信力的公共外交蒙上了欺騙性色彩。第二,軟實力理論的全球傳播使得這一理論本身變成了美國軟實力的重要支撐。筆者把這一情況叫做軟實力的軟實力。第三,奈在這25年中,對美國軟實力高度自信,似乎美國在這一點上會一直保持優勢甚至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美國軟實力神話也就誕生了。
  美國軟實力並不是也不應是全球標準。在此背景下,對全球各國的軟實力進行比較研究,以突破奈的美國軟實力標準,並發展出一套衡量軟實力的世界標準,顯得尤為必要。這也是筆者目前的一項重要研究。
http://rdcy-sf.ruc.edu.cn/displaynews.php?id=12717
2015-06-13 10:28:27
圖博館
黃育川:為什麼人們對中國的看法如此不同

【繼“戳破中國經濟迷思”後,經濟學家黃育川再次做客清華。此次對話內容注目於三點:中國的城市化問題;中國對外貿易的順差及近年來對外投資的轉型;如何全面地看待中國經濟的現狀。一如既往,黃育川提出了自己的新穎見解。他認為從中國夢延伸到亞洲夢,符合中國一貫的互利共贏觀念,而西方世界一直誤讀了中國改革的本質和中國政府的行為。他強調:只要中國能正視現存的經濟問題,它仍然有潛力在未來取得比當前更大的進步。】
  韓磊:你時不時會回北京小住一陣,而我是一年到頭都呆在這裡,我們都看到這個城市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建築、交通、擁堵的人行道,上漲的房租,競爭激烈、生滿為患的學校。這些狀況會讓大部分北京居民和我那些住在這裡的外國朋友,以及遊客們產生這樣的看法:中國的城市規模太巨、太擁擠、太大了。你對此的看法是不是也一樣?
  黃育川: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對中國城市的看法,最普遍的一種關於北京和上海的看法。這種看法這樣深入人心,以至於政府也這麼想:如果你想從郊區搬到城市生活,那就去小城市,別去大城市。我的觀點是,這種看法不對。理由很簡單,最好的工作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更為多產。你看看世界上那些特大城市,那些人口超過1000萬的。你要是把中國的大城市放到全球範圍裡比較,就會發現,中國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其實要比國外的大城市低。因為中國的大城市往外擴展得太厲害了。比方說北京,1997年我因為工作關係搬到這裡時,三環線剛剛完工。現在這裡有四環、五環、六環、七環。政府鼓勵人們住得離市中心越遠越好,因為這是中國城市的土地開發模式,這能為他們在進一步規劃有效土地時省下不少麻煩。所以政府實際上並不鼓勵城市內部人口密度過高。後果就是,市內人口密度減少,而人們不得不開很長時間的車。當城市往外擴展時,政府開銷也會增加,因為要建造公路、學校,還有污水處理設施。這樣一來,交通堵塞會更厲害——環城公路使交通一塌糊塗;大家都被堵在路上,污染也會更嚴重。在寫了這麼許多相關文章以後,我的看法是,中國的城市還需要變得更大。如果大城市能再擴大一些,人口能更密集一些,污染反而會減輕,而交通問題也更容易解決。不過,一般人對此的看法正好同我相反。
………
2015-06-13 10:29:56
圖博館
韓磊:耽誤了你這麼多時間,最後一個問題要回到你那本書上。這本名為《為什麼人們對中國的看法如此不同》的書將在今年出版。我想問的是:為什麼那麼多有聲望​​的學者或者經濟學家在網上或者報紙上發表的關於中國問題的看法會存在巨大差異?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主要原因是什麼?
  黃育川:刪繁就簡,我就理出這麼四個要點:首先,有別於我們所熟悉的其它任何國家,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隨著觀察者的不同而經歷著戲劇性的變化。。其次,中國同美國有一個關鍵的相似點——地域龐大,你不能用某種單一的經濟指標去衡量它,但人們總傾向於簡單化。第三,中國有自己的經濟制度,但這種經濟制度同西方國家的市場製度之間存在著差別,因此,對中國而言合適的或者說有效的政策,也與其它國家的政策不同。我們卻繼續墨守成規,或者說用一種傳統的西方框架下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現象……
  韓磊:先入為主。
  黃育川:先入為主。我們誤讀了中國改革的本質、中國政府的行為,我們總習慣於說,這不管用,這不夠好。最後,讓我指出一點,人們在看待中國經濟時,總會注目於中國的金融系統、市場、勞動力、工業,一座座鬼城,諸如此類。他們總注目於中國經濟所表現出的極度扭曲的狀態,注目於經濟發展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這些都是事實,但奇異之處、諷刺之處就在於,儘管存在著這種扭曲狀態,這30年來,中國經濟仍然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如果中國能夠正視這些問題,這些存在的扭曲狀態,我們可以看到,它仍然有潛力在未來取得比當前更大的進步。並且在未來的10年裡,中國的GDP增長仍然可以保持在7%或者7.5%的水准上。
  韓磊:如果中國能正視這些問題?
黃育川:只要中國能正視這些問題。很少有哪個國家在製定了一板一眼的計劃以後,接下去10年裡的經濟果然會以預定的速率增長。這就說明,中國的確是不同的,說明它的確會取得成功。過去30年裡,中國的領導人一直在應對這種挑戰。如今的問題則是,新的領導班子能不能同樣如此。
http://rdcy-sf.ruc.edu.cn/displaynews.php?id=12729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模式》中國經濟成長之謎《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走向平衡式開放》習李三中全會《龍的經濟》中國房地產
2015-06-13 10:34:02
圖博館
匯豐宣布停止編制中國PMI指數與Markit合作結束

  據路透社2015-06-26 報導,匯豐銀行今天表示,已經停止與金融信息公司Markit(MRKT.O)合作編制中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匯豐銀行發言人是在上海作出這一表態的,匯豐發言人表示,因與Markit的市場推廣合作期已結束,匯豐銀行將不再發布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匯豐發言人還稱,與Markit的合作是一個成功案例,但是匯豐銀行計劃拓展其他市場機會。
  據了解,除了中國內地之外,匯豐還將終止發布Markit提供的其他23個新興市場指數報告。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對此事未對此事發表評論。《匯港通訊》指匯豐公關部門人士稱稍後將通過e-mail回覆。
Markit公司公司發言人勞拉·戴維斯則對路透表示:“過去5年來,匯豐支持Markit發布新興市場指數(EMI)和中國PMI,雙方合作十分成功。現在合作已經結束,我們將很快宣布新替代合作者。”
  實際上,數月來市場人士一直在猜測雙方合作將終結,尤其是近來匯豐經濟學家不再對PMI報告提供評論。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和Markit合作編制中國PMI的價碼很高。據稱,Markit一直在尋求其他亞洲合作贊助商,以取代匯豐銀行,但由於普遍認為價碼太高,從而未能遂行。觀察者網注意到,此前6月,匯豐因增長乏力,宣布將削減5萬個工作崗位,佔其員工總數近五分之一。
  匯豐中國PMI體系包括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和匯豐中國服務業PMI,以及由製造業產出(生產)指數和服務業經營活動(商務活動)指數加權平均得出的匯豐中國綜合PMI,匯豐PMI由匯豐銀行與英國研究公司Markit 集團共同編制、發布。
  匯豐與Markit編制的PMI與中國統計局公佈的官方PMI有所區別,前者主要關注中小企業,而官方PMI調查樣本集中在大型國有企業。
  香港經濟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梁海明分析:匯豐未來不再推出包括中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PMI指數,與以下三個原因有關。
  1、要維持贊助PMI指數,所費不菲。以匯豐PMI指數為例,通常是對超過四、五百家企業的採購經理進行調查,獲得85%至90%的回復後計算得出的。
除了調查中國之外,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PMI指數需要發布和調查,調查機構markit economics需要付出龐大的人力、物力,相信費用相當高。尤其是近年來匯豐盈利已大幅縮減,而且正在進一步縮減開支,所以可能就不再贊助。
2015-06-27 07:35:54
圖博館
2、所得數據並非持續可靠。匯豐PMI,一般以調查中小企業為主,由於近年來融資難,經營困難,有不少中小企業為順利得到融資,會有虛報數據的可能性,因為如果一些中小企業自己填報的數據很差的話,以後可能向匯豐貸款的成功率就減少了,不如在數據方面下下工夫,為自己的融資奠定基礎。所以,隨時移勢易,數據並非十分可靠下,使得匯豐PMI的重要性開始失去昔日光華,對匯豐、對關注該數據的各界人士,都非好事。
  3、匯豐PMI的代表性逐漸萎縮。中國經濟蓬勃、高速發展的時候,中國的大中小企業百花齊放,匯豐PMI指數有其代表性。但隨中國經濟逐漸放緩,中國中央政府要經濟轉型、調整產業結構,不少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汰小留大”的陣痛,汰小留大情況越嚴重,匯豐PMI的代表性就會縮小,與中國政府的PMI的差異將更擴大。
  在上面三個因素之下,對匯豐而言,是否繼續發布都是兩難,或許匯豐自己放下這個指數,由別的機構頂下,來發布這個PMI指數,這更符合匯豐的利益。
  回應
四五百個樣本來確認指數,呵呵,雖然用統計理論可以將話圓過去,但對中國這樣一個縱深很大的市場而言,準確度無論如何都是差得很多,我也搞過市場研究,我基本判斷這個最終指數出來是要經過人的極大的“經驗技術修正”的。
這種指數趨勢,實際是對市場發生影響的一種手法、信仰.
[嘻嘻] 編不下去了,好事。
匯豐停止編造中國PMI指數?       
'編造',用詞不錯 [嘻嘻]
應該是停止編造才符合事實
哈哈,原來那些指數都是編造的 [吃驚]
一直唱衰中國的匯豐PMI終於掛了.恭喜
中國崩潰論沒有崩潰,匯豐指數先崩潰了。
本來就不准確,早該停了。
匯豐的PMI指數一直以來就是空操縱的。
匯豐PMI一直在發布通過四五百家中小企業的採購經理可能虛報的調查數據,來忽悠我國的經濟決策者。
中國現在就是希望靠中小企業刺激經濟活力,匯豐PMI對判斷中國經濟走勢還是有一些作用的,就算匯豐不做了,還是希望有其他企業或組織去做,和官方PMI互補。       
轉型主要是新材料、智能機器、芯片,真跟小企業沒什麼關係,小企業主要是解決就業
匯豐當年將總部由香港遷往倫敦,就開始厄運連連,其所謂的全球化戰略也幾近破產,快被歐洲人給玩死了,現在又把總部遷回香港,想要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它不站隊是不行的!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5_06_26_324740.shtml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製造業《統計數字:是事實還是謊言》民調魔數《龍的經濟》
2015-06-27 07:38:51
圖博館
與美國學者對話之二 by寒竹 旅美學者、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2015-9-22,習近平主席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在習主席訪美之前,9.10-18,筆者以香港中國力研究中心主任和上海春秋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的身份,在美國東西兩岸走訪部分智庫及大學的東亞研究中心。由於行程安排緊密,訪談內容較多,這裡按照時間順序對其中幾個主要訪談的內容擇要點進行評述,授權觀察者網發表。】
  歐威廉博士(Dr. William H. Overholt)曾在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學習,1972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1971年至1979年,歐威廉博士任職於智庫哈德森研究院;1980年至2001年,他先後領導美國信孚銀行、波士頓銀行、野村證券的投資研究部門;2002年至2008年,任蘭德公司亞太​​政策中心主任,曾到美國國會提供關於中國發展的證詞;2008年以後,任哈佛大學亞洲中心高級研究員。歐威廉博士是美國資深的亞洲和中國問題專家。1976年至1988年,他與布熱津斯基一起創辦並出版期刊《全球評估》。1993年,他出版《中國崛起》。2007年,出版《亞洲、美國和地緣政治轉型》。此外,歐威廉博士博士還發表了多種研究政治風險的著作、諮詢報告和論文。
  中國的經濟仍然充滿活力
  談到習近平作為中國領導人的三年,歐威廉根據中國的現實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認為習是一位有政治理想和決心的領導人,在過去的三年中,習的決斷力給人以深刻印象。外部世界在分析中國的未來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領導人的個人因素。
  作為研究中國改革的專家,歐威廉不同意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的中國崩潰論。他認為關於中國在政治、經濟上將爆發危機的判斷,沒有什麼根據。
  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西方和中國的一些學者,也包括西方的一些政治家,認為中國的經濟無法持續發展,因為中國的政治框架跟市場經濟並不完全相容。對此,歐威廉的回答是,這種說法太簡單化。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強有力領導和市場經濟並不相斥,在中共領導的政治體制下,中國同樣能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關鍵看這個體制怎麼運作。90年代以來,中國進行了很多深度改革,減少政府直接干預,增加市場的競爭性,這些直接促成了中國的經濟起飛。對於中國是否是一個市場化國家的問題,歐威廉不贊同美國把中國視為一個尚未實現市場化的國家,而把俄羅斯看成是一個市場化國家。他承認美國政府這種態度背後有很多政治考量,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市場化的標準並不一致。
2015-09-24 09:26:49
圖博館
從中國反腐談到“違法受賄”與“合法腐敗”

  據筆者觀察,美國金融界聚焦中國的金融反腐,首先是關注在中國市場的相關投資;其次,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政界和輿論要求調查金融界責任的呼聲高漲,但最後都無疾而終,佔領華爾街也偃旗息鼓,而這一次中國政府的金融反腐可能在美國輿論中留下對比印象。
  歐威廉承認腐敗當然是壞的,會引起效率降低、不公正等,也會危及政治合法性。但是,歐威廉強調對腐敗還需要具體分析。例如受賄(graft)和腐敗(corruption)在現實中的表現以及對社會的影響有所不同。受賄是與官員的績效掛鉤的一種違法性報酬,對經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由於其不合法,很容易遭到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而腐敗則是從直接扭曲政策,通過損害國家利益而合法地獲利,很多國家的腐敗都是有意地制定可以合法鑽空子的法律,在現實中,這種披著法律外衣的腐敗對社會的傷害更大,尤其會嚴重阻礙經濟發展。
  歐威廉比較了印度和中國,認為印度的官場中是腐敗氾濫,而中國官員的問題更多是受賄。中國的官員必須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經濟,才有可能受賄,才有可能收取到非法的回報。因此在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上,中國都優於印度。
  但披著合法外衣的腐敗則嚴重傷害經濟發展,日本的情況就是一個典型。在日本,五大利益集團能操縱國會通過議案來牟取利益,罔顧日本的整體利益。建築業的利益集團能遊說政府,投資無法盈利的基礎設施項目,日本的相關投資超過美國,修通了只經過小村落的高鐵,還有隻有動物通行的橋樑。這些都是財政、資源的巨大浪費。這種腐敗對資源和財產的浪費更大,對社會的傷害更大,但並不一定屬於違法。
  筆者向歐威廉提出,在海外,很多人相信中國的一黨制缺​乏外部監督,天然就滋生腐敗,因此只有建立多黨制民主,才能有效遏制腐敗。
  歐威廉表示懷疑民主能遏制腐敗。他舉例說,印度是個民主國家,但腐敗很氾濫;菲律賓、泰國也有同樣的情況。在低收入國家,民主不能遏制腐敗,反而為腐敗提供了保護。
  不過,對於中國反腐舉措的效果,歐威廉並不完全樂觀,他表示需要進一步觀察。他認為大規模的反腐行動在短期內會有一些效果,但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有效的執法,腐敗現像還是有可能反彈。他注意到,中國政府也在努力將監察部門從地方政府中獨立出來,並增加政府透明度,但這些措施剛開始著手,且落實還有限。
2015-09-24 09:29:34
圖博館
筆者以為,歐威廉等美國學者能從全球視野下看待中國的問題,提供了多元的視角。但是,這種美國式的視角,僅僅把腐敗視為一種不透明或尋租,低估了腐敗氾濫對中共合法性構成的挑戰。中共是一個依靠革命和民眾支持取得政權的政黨,其合法性和權威既來自執政績效,也來自理想主義的意識形態宣示。因此,他們也不能真正理解中共反腐的政治決心,以及反腐在鞏固中共合法性和政權基礎時立竿見影的作用。
  中國在歷史上就是個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這個傳統,各級官員都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委任的,而中央政府又對人民負責。由於各級官員掌握的權力都是被授予的,是權力的行使者,但不是所有者。這就出現了權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相分離,也就是委託-代理的關係。這種關係中,容易發生權力的行使者侵害所有者的利益,也就是腐敗的問題。關於腐敗問題,中國兩千多年來積累了很多正面和反面的經驗、教訓,在新形勢下仍然值得總結和借鑒。
  回應
 標題和文章起首都非常不起眼,但文章內容很值得一讀。
 從本質上說,美國還是一個精英治理的國家,美國政府的很多重大決策都受到專業的技術性官員的影響和左右,選票對美國政策的影響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小得多。=====》宋魯鄭老說美國會因為搞民主而滅亡,現在看起來這一觀點值得商榷。
 選票民主與國家治理的矛盾,恐怕歸根到底,還是要聽民主的,最後要拍板的是政務官。事務官員的專業性可以對政務官造成影響甚至改變其政策大方向,但是在民主制度下,造成的內耗是驚人的,效率的下降和體系的僵化難有改進可能,這對國家競爭力的拖累不容忽視。       
 這裡面其實還有一個矛盾點,當整個精英團體利益固化之後,達到了一個承受力極後限後,就需要一位強力的領導人和政治家來改變,像操作系統一樣升級。但是這樣的領導者,用選票選得到?
 美國這麼大,怎麼可能靠選票治理好
 當代政治治理要靠常年在崗的專業精英,美國也不例外。
 說白了,即使是在民選國家,政府運營也主要靠非選舉的公務員來維持,比如中國古代的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日本的政務官和事務官等等,否則現代政府這麼龐大而精密的結構早就維繫不下去了,但是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忙於選舉的政客治理能力都很差,選民就只能選著玩了(競選時的政見反正是要跳票的)
 就市場化程度來說,中國的市場要比日本更開放。
2015-09-24 09:31:46
圖博館
新媒《聯合早報》:2015年度全球清廉指數排名中國名次上升17位,排第83。
  相關新聞
透明國際:中國清廉指數連續三年上升
全球清廉度指數報告發布朝鮮倒數第1 中國位居80
日媒:2020年之前中國建立起更清廉高效的反腐體系

中國清廉指數數據無任何民意調查

2015-02-23,總部設在柏林的透明國際組織在其網站上刊載了一篇題為“在中國搞腐敗變得更難了”的專家文章,行文采用一問一答形式。去年底,中國排名大降20位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透明國際則認為其報告客觀、公正,列出各種理由進行辯解。透明國際的報告屢屢引發爭議,刨除政治因素,有些爭議已經讓外界對透明國際的工作規程及其報告可信度打上一個問號。最新的報告便是如此。那麼,透明國際為何要將中國排名“拉低”?這一結果出爐背後有哪些因素?《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探究。
  數據從哪裡來?
  根據透明國際發布的2014全球清廉印象指數排行榜(CPI),中國得分為36分,比上一年低了4分,排名從80名下滑到100名。在2014年之前,中國的清廉評分一直比較平穩,2011年排第75名,2012年和2013年均位列第80名。
  中國在最新排行榜上的名次令外界吃驚,因為自2013年以來,中國領導人發起的反腐行動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正因如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報告結果進行駁斥,認為得分和排名均與中國的現實相背。透明國際則以中國反腐行動不透明、在預防腐敗方面沒有進展、大企業信息披露表現糟糕等理由進行辯解。但正如一些學者的分析所言,這些理由在2013年甚至多年前就一直存在,而且相關方面看上去並沒有惡化,何以2014年中國的清廉排名會突然下跌?
  記者了解到,透明國際的清廉印象指數數據並不是自己調查得來,而是根據相關指標計算的。以2014年為例,透明國際使用了13個國際調查報告的相關指標作為數據來源,比如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可持續治理指標、美國 自由之家的轉型國家報告、IHS旗下環球通視有限公司的國家風險排名(GI)、世界公正項目(WJP)的法治指數等。但並不是所有國家的排行榜數據都有13個來源。以2014年為例,多數國家只有七八個來源,最少的有3個,多的有9個。
  據了解,透明國際是IHS的老客戶,在IHS和其他機構評分基礎上,通過自己的運算方法整合出全球清廉指數。
  回應
政府是否清廉,老百姓自有切膚之感。外國人妄加評分,可一笑置之。西方媒體自有他們的立場與利益。不必與它理論。出於他們的利益,這樣的計分或許是必須的。
2016-01-28 12:40:55
圖博館
貝淡寧:幸福是所有價值之母嗎?
清華大學倫理學、政治哲學教授 2016-10-08

  除了GDP,另一個衡量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就是各類“幸福”指標。
設立幸福指標的目的,就是為了更直接地衡量福祉水平。自由和財富可能是實現幸福的重要條件,但是如果後者才是最終目標的話,為什麼不直接詢問受訪者有多幸福,再比較各國人民的幸福度呢?然而即便這麼做,也無法克服其他指標中存在的個人主義偏見。
  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通過詢問受訪者“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是否充分休息、受到尊敬、沒有痛苦、時常思考——來讓他們評估自己的總體生活滿意度,但是這種方法完全沒有考慮到社會和倫理因素。
  在調查中,以色列再次得到高分(位列第8位)。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在以色列壓迫鄰國巴勒斯坦、使巴勒斯坦的人生活處於水深火熱的同時,以色列人是否真能問心無愧地享受生活呢?韓國在調查中的得分較低(僅排在第56位),但是其原因之一是大多數韓國人勤奮工作,為了家庭成員犧牲了自己的福祉(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得分更低,並列第81位,其原因也是類似的)。韓國人沒有選擇更輕鬆愜意、更無憂無慮(即更為自私)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就應該被扣分嗎?加拿大和美國得分很高(分別排名第8位和第14位),但是如果他們選擇的是環境上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並對這種方式感到非常滿意,那麼他們的得分還應該這麼高嗎?又有多少美國人或加拿大人擔心過,如果中國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至與他們的消耗同等的高度,自然界將面臨嚴峻挑戰呢?
  與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類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衡量的是主觀幸福程度。該指數也存在同樣的問題3:完全沒有將社會和倫理層面的考量列入指數體系。再次強調,“個人主義”的偏見值得我們警惕,因為依此提出的政策建議可能會有悖於道德。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人們正在不斷探索更為綜合的幸福指數。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就是受到佛教國家不丹啟發而提出的國民幸福指數(GNH)。不丹研究中心與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提出了國民幸福指數並應用到不丹研究中,“在國民幸福指數中,幸福的定義不同於主流西方概念。幸福是多方面的——並不僅是主觀幸福感,也不只是關注個人的幸福。
2016-10-09 11:19:38
圖博館
對幸福的追求是集體行為,儘管個人能夠對幸福有深切的感受”。因此,國民幸福指數從9個方面衡量國民幸福:心理健康、時間利用、集體活力、文化多樣性、生態持續力、生活水平、醫療保健、教育和良好治理。
  儘管相比之前的各種指數,國民幸福指數顯然做得更好,因為它考慮到了人類福祉的社會和倫理層面,但是該指數並非毫無瑕疵。首先,國民幸福指數的覆蓋面過於寬泛,難以在其他國家進行相同的測量工作。另外,國民幸福指數和不丹的佛教傳統聯繫過於緊密,因此很難推廣到其他國家:該指數甚至衡量了“一個人自我禱告所達到的精神高度,以及思考'業'、進行祈禱和冥想的頻率”。
另一方面,國民幸福指數沒有考慮到有關人類福祉的所有關鍵的社會關係。它沒有衡量一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可以說,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實現徹底的自給自足。不丹本身因為驅逐境內10萬非法居留的尼泊爾族人,並剝奪其不丹公民身份而受到了抨擊。此外,國民幸福指數也沒有考慮家庭關係。在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的文化中,家庭是幸福和道德義務的源泉。因此,一個衡量人類繁榮興旺的指數也應該將家庭關係納入考量範疇。國民幸福指數倒是衡量了“根本的投票權”,但是投票權真的比幸福的家庭生活更為根本嗎?
  幸福星球指數(HPI)也衡量了幸福程度,並考慮到了社會和道德層面,同時為了適用於更多的文化背景,特意只選擇了三個指標。該指數“利用個人對生活滿意度、預期壽命和生態足跡三方面的全球數據,旨在找到最能為居住者提供長期幸福生活、同時不損害後代利益的國家”。幸福星球指數有其可取之處,因為在此指數下,高收入國家不得不因其較大的生態足跡?(較多的資源消耗)而被減分。例如2012年報告中,美國在151個國家中僅位列第105名。
  但是,幸福星球指數也存在其他幸福指數所共有的問題。由於該指數依賴的是主觀評判的幸福程度,因此如果社會中充滿了雄心勃勃(不滿足於現狀)、至少部分是為了家庭而努力工作的人們,那麼這個國家的得分就會降低:韓國再次排名較低,僅列第63名。相比之下,被稱為“微笑之都”的泰國則排名第20位,這部分要歸功於該國在個人對生活滿足度上的得分較高。然而,若在針對個人對生活滿意度進行打分時將家庭關係考慮進去,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2016-10-09 11:21:35
圖博館
此外,幸福星球指數沒有衡量國家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輕易地指責美國的軍事主義,但是如果美國高昂的軍費開支為歐洲福利國家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呢,我們還應該繼續指責嗎?
  任何衡量人類福祉的指數,都應該考慮社會為其人民提供和平環境的能力。
(本文摘自貝淡寧著作《賢能政治:為什麼尚賢制比選舉民主制更適合中國》,觀察者網獲授權轉載。)
  回應
幸福指數這種貨色從來就是個笑話,這事兒最早成為噱頭是不丹首相提出來了,我當時就鬱悶了,不丹這麼一個君主專制,神權統治的亞洲最窮國家,居然好意思自稱國民最幸福?
很正常啊,在西方人看來,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和西方人搶資源搶話語權搶勢力範圍才是最高價值評判標準,本來就是樹個標杆忽悠你的。
人傻,自然容易滿足,沒聽說過“笑瞇瞇的印度乞丐”嗎?
傻子最幸福
原始社會人環境友好型的,還保留古樸的風貌,不過沒人想這麼幸福

外籍人士最愛定居哪些國家?中國排34位 2016-10-08

海外生活常常令人興奮、具有挑戰性、通往未知。在哪個國家工作生活最受外籍人士歡迎?匯豐銀行(HSBC)近日公佈了2016年《外籍人士調查報告》(Expat Explorer 2016 report)。中國在整體榜單上位列排在第34名。
  在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地區整體排行榜上,新加坡奪得榜首地位,這也是它連續第二年奪得榜首,有五分之三的外籍人士稱在新加坡賺得更多,三分之二的人表示生活得更好。分列二三位的分別是新西蘭和加拿大。
  瑞典則是對外籍人士家庭最友好的國家,高達69%的外籍人士認為在搬到瑞典後孩子更加健康和幸​​福,75%的外籍人士認為瑞典的育兒質量好於自己的祖國。當然,在外國生活的成本也會抵消一些這種好處,五分之三的外籍人士稱在孩子在國外的花費更高。
  這是匯豐銀行連續第九年發布該榜單,調查了來自19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7000名外籍人士,研究覆蓋海外生活的三個方面:經濟狀況、經驗狀況和家庭狀況。報告稱,中國也是外籍人士如果要選擇新挑戰的最佳目的地之一,有50%的外籍人士是由於這個原因移居到中國,而全球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僅為37%。  
  有超過三分之一(34%)的外國僑民稱,來中國是為了更好的職業前景,全球平均數字是25%。與此同時,54%受訪者稱,來到中國對他們的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16-10-09 11:21:59
圖博館
在中國,外籍人士常常可以獲得慷慨的福利作為其勞動合同的一部分,有60%居於中國的外籍人士獲得了機票補貼(全球平均數字是33%),三分之二(66%)的人獲得了住房補貼,全球平均水平只有32%。另外還有38%移居中國的人獲得安家費或流動獎金。全球平均指數為22%。
  同時,外籍人士也表示,來到中國後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改善,有三分之二(66%)的外籍人士表示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全球平均水平是56%),同樣有三分之二的外籍人士表示他們在花費上也省下了很多錢(全球平均水平是53%)。超過五分之一的外國在華年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這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在中國定居,還有利於外籍人士更快地達成他們的長期財務目標。近一半的外籍人士(45%)表示,移居中國讓他們在退休前可以增加儲蓄。47%的外籍人士稱他們的長期儲蓄目標已經獲得加速。
  在華外籍人士也認為在中國買房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有三分之二在華買房的外籍人士相信這一點。
  觀察者網此前曾報導,國家外國專家局發布消息,從今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3月31日,將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山東、廣東、四川、寧夏等地開展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製度試點工作。
  對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將分為A、B、C三類,即外國高端人才,外國專業人才,以及符合國內勞動力市場需求、從事臨時性、季節性、非技術性或服務性工作的外國人,實行計點積分制。鼓勵引進A類人才,對B類加以控制,對C類嚴格限制。
  相關新聞
中國要給在華外國人分級 老外:反感被歸類
  回應
 給外國人分類有什麼不對的?養個豬還要往耳朵上掛個耳標呢,不然怎麼知道你是哪個欄裡的牲口?大驚小怪!
 不不不,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那些想來碰運氣的洋垃圾,美利堅才是你們的天堂啊
 鬆了口氣,如果排更低那就更好了。如果有機會,我會告訴所有外國人,中國不宜居,毒菜磚治,而且天不藍水不綠,食品不安全,出門不方便,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掙得太少,花的太多~~~總之,中國這麼不好,就留給我們中國人自己享用吧。
2016-10-09 11:23:30
阿楨
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 2021-02-02 日本雅虎新聞網

  2021年1月,亞馬遜平臺上新開設的店鋪75%來自中國。
  電子商務誕生於美國。亞馬遜于1995年成立,並于2004年進軍中國。當時,阿裡巴巴淘寶網才成立1年,然而,到了2019年,美國只有4家電商年銷售額突破1000億美元,而中國有6家。破1萬億的美國電商業只有1家,中國則有3家。
  最近20年,隨著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輸出中國經驗的“Copy from China”(師從中國)的時代已然到來。這其中,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服務,最能夠體現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互聯網發展。
  支付寶借鑒了美國的PayPal,但支付寶的利潤主要來自數位結算、為加盟商提供服務並收取服務費等。但PayPal營收主要來自手續費。
  2020年12月,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Wish在納斯達克上市。不過,Wish的股票市值最高只有145億美元,拼多多是2000億美元。
  最近兩年,在中國頗受歡迎的“直播帶貨”也正在被傳入美國。比如,亞馬遜/穀歌/臉書效仿“淘寶直播”。
  如今,中國的產品和經營模式正在輸往世界各地。這主要歸功於幕後的生產線工人、倉庫分揀員、快遞員,以及通宵工作的程式師。中國的電商奇跡正是他們創造的,這也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模仿的。
  回應
馬雲以支付寶創造性模仿亞馬遜,在李克強互聯網+政策下,創造了全球第一的互聯網經濟。

西方國家都靠“山寨”起家,中國做到了極致! 2020-12-30 人大教授金燦榮

人類工業化歷史上沒有國家不山寨的。英國山寨荷蘭;法德山寨英;美山寨法德英;然後日本山寨他們。中國工業規模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好,山寨的特點就是規模大,品質好。我們做到了山寨史的奇跡,假冒不偽劣,品質比正品還好。
  回應
創造性模仿+成本性創新+開放性改革
2021-03-03 09:49:00
阿楨
腐敗在美國政治生活中是公開的、合法的 2022-09-29

首先,你要是沒錢,根本就從不了政,背後都得有財團。其次,從政壇退下之後,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顧問,是把腐敗公開化,合法化了。
美軍的貪腐和揮霍;自由民主在美國的功效:美國體制性腐敗在美國,每年貪污腐敗金額數以萬億美元計,合法腐敗數額還未計入;有關美國合法腐敗,可以搜索“美國軟性腐敗”便知,同時請參考《旋轉門 - 西方的合法腐敗》一文。
  回應
很久之前我們被公知們說美國沒有腐敗。結果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是美國從法律上重新定義了腐敗。

日本企業崩盤的重要原因:因循守舊,拒絕資訊化,類似於家長制的企業文化也不行2022-09-29

日本到疫情期間的2020年,還在使用傳真機收集報表,現在還在使用古董軟碟。日本人有個船長文化。類似於家長制、奴化、唯上,等級森嚴、下級無條件服從上級,完全打壓了人的積極主動性。

民進黨正在打造綠版的「黨國體制」 2019-03-04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上臺後,民進黨政府以「轉型正義」為名,採取了一連串措施清算國民黨在威權時代黨國體制的「罪行」。成立「黨產會」追討黨產,成立「促轉會」回復歷史正義等,均因此而發。但檢視民進黨政府最近的種種施政作為,從政府機關用人及運作的「黨派化」,國家預算胡亂用於政策買票,乃至連選舉公投民意都一再踐踏,也讓人看到綠版「新黨國體制」的興起。
2022-10-01 09:58:44
阿楨
吳鵬:一部華夏文明史,是從大河大江走向大海大洋的歷史 人大歷史博士 2022-10-19
  回應
1.明朝算GDP是當時世界第一, 2.白銀貿易就是明朝構建的,3.中國到西方來明朝才出現啟蒙之光?原來西方來了我們才擺脫愚昧,感謝侵略者。總之,跪得真乾脆。

德媒:西方在學習中國

德國《焦點》週刊2021-05-06 “無聲的制度變革:我們正在複製‘中國的資本主義’,具有五個特徵: 
第一,在中國,中央銀行的貨幣體系不僅為實體經濟提供動力,而且以空前的力量將額外的資本推向了市場迴圈。它不僅可以刺激經濟,還可以擴大規模。  
第二,西方正在改變其作為福利國家的形象,養老金、長期護理、健康和失業保險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國家福利,而是作為一種相互保險。
第三,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電動汽車以及數位化進程中,國家正在成為推動力。中國通過國家激勵計畫,制定法律要求和投資項目,擔負起發起者的角色。中國政府稱之為“工業政策”。 
第四,國家不僅為企業制定法規,而且自身也越來越扮演參與者的角色。例如,美國總統拜登發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和教育計畫,要與中國競爭。今年,美國的國家債務(與GDP之比)預計將達到133.64%。 
第五,“這場無聲體制變革的秘密榜樣是“中國模式”。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快於美國。 

貪婪是人的本性!旅美華人李新野:美國的腐敗令人絕望 2022-10-15

如果說 “普通人給公務員塞錢,換取公務員讓你辦事方便”這種直接的腐敗,美國是基本沒有的。剛到美國的時候,發現美國政府、醫院、學校等等所有單位的辦事都十分正規。當時我以為,美國真的是廉潔的國家。但是,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慢慢地接觸社會頂層,我才發現,美國的腐敗其實是系統性的、無處不在的。從本質上講,腐敗其實就是權錢交易,美國極其腐敗:行賄;以權謀私。
在美國,普通人直接給公務員塞錢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但是你懂得門道的話,有上萬種方法可以合法行賄。競選捐款,邀請演講,就是成立慈善基金會,上任前或者卸任後都在大企當高管、董事會成員、顧問等職位。
2022-10-21 09:17:44
阿楨
以權謀私就是拿錢立法。第一,把不合理的事情合法化,讓利益集團能夠獲取暴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毒品合法化,高利貸合法化;第二,把合理的事情非法化,以保護人民、環境、文化等為名,立法消除市場競爭,使得利益集團可以永續、合法地獲取幾百倍的暴利。這裡只舉美國的醫療產業利益集團醫療,美國GDP約18%花在醫療,是發達國家裡面最高的,而醫療水準,卻是發達國家裡面最低的。
公知們不是說美國的民主制度有糾錯功能嗎?絕對不會,美國的腐敗只會越來越嚴重。美國式腐敗產生的根源,其實正是美國的“愚民民主制度”。
  回應
根本沒有民主選舉,只是民粹選舉,民粹政治本質就是愚民政治。
看看美國工程的報價,可見,美國是最腐敗的國家。

修個14平公廁,美國三藩市要花170萬美元,還要修兩年…

2022-10-19,美國《三藩市紀事報》刊文發問,為何三藩市市修建個150平方英尺(約13.9平方米)的公廁,要花170萬美元?這個公廁還得等到2025年才能使用?
  回應
這成本沒有腐敗誰信呢?
關鍵是民主的腐敗是合法的支出
公知說,老百姓覺得這屆政府修不好公廁,可以用選票把他選下去,選一個能修好公廁的市長上來

“美國加州的建設速度比中國慢了100倍”,馬斯克:沒錯!

2022-10-19,有美國線民在推特抱怨加州矽谷的建設力度不足,得到企業家、天使投資人Balaji Srinivasan在推文中舉了“福建龍岩火車站9小時完成改造”、“北京三元橋43小時更換橋面”等4個中國“基建狂魔”案例,以抨擊美國基礎建設之糟糕,引發共鳴一片,不少線民都對此怨聲載道。特斯拉公司馬斯克也附和道:“沒錯!”有線民指出,馬斯克在中國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從動工到投產交付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他對什麼是“中國基建”、“中國效率”想必深有感觸。
  回應
因為中國人踏實進取,埋頭肯幹,這些素質是你們所不具備的!

旅居中國的新西蘭專欄作家Andy Boreham(安柏然)在外網發了九月上海電費帳單141元(19.6美元),結果有些人表示難以置信,也有不少魔怔人懟得他體無完膚,更多的還是羡慕嫉妒恨哈。
有人說自己這個月的電費是1500澳刀(945美元,人民幣6785元)還有的比較廣東是每個月150元,多倫多則是每個月150加元(人民幣787元)
  回應
我家電器電飯寶、洗衣機、空調、電視機、電腦、照明燈最熱時用空調一個月才200元左右,春秋不用空調電費不到90元。
2022-10-21 09:28:42
阿楨
中國低價商品再次衝擊全球市場 這次各國準備展開反擊 2024/04/08 中時 盧伯華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歐已威脅要提高針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設備的貿易壁壘。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多次警告中國官員不要通過大量生產廉價商品來刺激經濟。
從俄烏戰爭後,加上西方推動與中國脫鉤,新的中國衝擊可能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化。
不過,對世界的消費者來說,在飽受通脹之苦後,自中國的廉價商品可能是一種福音。
中國除了譴責保護主義抬頭外,還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歐盟商會前會長:超越電動汽車 中國造出帶輪子的手機
比亞迪登電動車王 美歐車企面臨存亡關鍵時刻 2024-04-07 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回應
 靠補貼能世界第一,那裕隆應該宇宙第一了
 大陸豐田轎車售價只有台灣的50—60%,當「生產的潘朵拉盒子」打開了,消費者才知道
 一個正在崩潰的國家居然可以威脅發達國家的產業…該節目邏輯清奇,讓觀眾眼界大開…
 中國不是都崩潰了30年嗎?怎麼又這麼強了呢?
 一三五,中國威脅論;二四六,中國崩潰論;周日休息
 日歐車統治天下時,沒見過這個節目悲天憫人過
 文茜的美國周報
 反華記者又發了一篇糞便新聞!所謂的“各國”無非就是一些被中國物廉價美的優質商品打的一蹋糊塗的反華西方霸權畜國(霸權帝國)!除了這些畜國外事實上更多的國家對於能夠買到優質又便宜的中國商品是歡欣鼓舞的!
 我就知道這新聞又是盧伯華發的~~
 自從歐美發現自己優勢不再,以前理直氣壯的自由貿易口號就消失不見了。
 競爭不過就封鎖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規則
 這次是歐美石油資本家的反撲而已。電動車不只會消滅燃油車,更會讓汽油機油賣不掉!
 傳統車企,不思進取,只想吃老本,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這老奶奶天天胡說八道,比亞迪車壓根就沒在美國銷售,什麼反傾銷關稅調查?
 比亞迪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就是壓根就沒考慮美國市場。
 無所謂,沒有美國市場,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需要更正的是:不是電動車超越日本,而是整體汽車出口超越日本。
 台灣人民被綠媒+民進黨+西媒抹黑中華人民共和國洗腦台灣人民成井底之蛙,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地區快速發展進步實力大增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快速變化傾斜
 西方這些惡狼當初以堅船利砲強迫中國開放門戶、開放市場,現在中國並沒以武力強迫開放市場,怎好意思要制裁中國?
2024-04-09 02:59: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