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金融全球化》書名取得好,比《資本主義全球化》更精確!(另參本館:《全球社會學》)
程超澤 華偉 等《第四次浪潮─資本金融全球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本書結合全球資本一體化,對1971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1992年歐洲彙率機制瓦解、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至今的亞洲金融危機,及各個重要分水嶺都著墨甚多,其目的正是爲了強調指出,資本全球化的力量莫之能禦,政府的管制力量正在逐步退卻,若不能坦然相對,傷害將無可避免。
在金融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的曆史背景下,中國不可能離開地球村成爲一個與世無爭、與世隔絕的隱士。世上沒有桃源仙境,我們絕不能困爲避免了此次危機的直接沖擊而欣欣然,躲避了挑戰失去的也許是更大的機遇。大潮將至,唯有直面現實,勇立湖頭,方能再現中華輝煌!
程超澤,男,1951年生,任職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學術論著有:《社會人口學》、《世紀之爭-中國: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等。
華偉,男,1969年生,複旦大學西方經濟學博士研究生。近年來,已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
編輯推薦
第四次浪潮來臨了,這將是一次更具有"殺傷力"的浪潮。如果不能坦然相對,傷害將不可避免。本書結合全球經濟一體化,分析了第四次浪潮的起因、發展、所造成的的危害,指導人們如何在潮頭應戰。本書適合大學金融系學生閱讀,對于經濟學者和具有涉外業務的經營者也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文摘書摘
這是一個變亂叠出的時代:
——1991年7月5日,國際商業信貸銀行(Bank of Credit and Commerce International)被英國等14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勒令停業,並于當年12月清盤。其時,該銀行集團的總資産超過135億美元,在全球72個國家設有分行。事件發生後,該行在世界7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分行停業或被迫停業,上百個與這些分行有業務聯系的國家或地區的銀行受到波及。以香港爲例,香港國際商業信貸銀行的存款余額爲70億港元,涉及4萬戶存戶,從而直接引發了一場金融風潮,在香港産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道亨銀行、港基國際銀行和第一太平洋銀行等幾家有外資背景的中小型銀行遭到擠提。更有甚者,香港發鈔銀行之一的渣打銀行和美國最大的銀行——花旗銀行也受謠言所累而遭擠提。
——1994年12月19日,上任伊始的墨西哥新政府突然宣布本國貨幣比索的彙率貶值15%,這大大突破了上屆政府規定只允許每日貶值0.0004比索的界限d這項決定的宣布引發了墨西哥金融市場的動蕩,在這之後的48小時之內,比索再度貶值15.3%;12月22日,政府決定取消幹預,實行比索彙價自由浮動,導致比索貶值局面失控,比索與美元的彙價一夜之間從3.74:1下跌到5.9:1,跌幅達60%。與此同時,股市出現劇烈動蕩在被稱爲“黑色星期二”的1995年1月10日,股指—一度下跌11%,直接導致財政部長下臺。比索貶值後,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等國的股指分別下跌2至3個百分點。從1994年重2月20日起,巴西證券市場的外國投資者迅速抽走醜2.26億美元,相當于投資者在巴西投資總額的10%。阿根廷股市的綜合指數下降了6.21%,智利下降了3.79%,秘魯下降了8.42%。這場風波還動搖了投資者對遠東及亞洲新興市場穩定性的信心。大量資金轉移到日本金融市場,這不僅使新興國家的金融市場風雨飄搖,也使外國投資者損失巨大,據估計,僅美國投資者在此危機中就損失了100多億美元。
——1995年2月2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經過調查確認,巴林銀行(Barings)在新加坡的分支機構——巴林期貨公司因操作失誤已經破産,並停止其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的交易。次日,這家管理著伊麗莎白二世財産、成立于1762年、英國曆史最悠久的老牌商人銀行(投資銀行)——巴林銀行宣布倒閉。2月27日,星期一,巴林事件公開披露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新加坡股市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海峽時報指數跌去20.42點,報收于2097.10點,跌幅達0.92%;日本有15家銀行擁有日本巴林證券公司總計7.18億美元的資産。其中有5.3億美元可能要做壞賬處理。此外,市場還擔心日本巴林證券公司爲了還債而被迫平倉,日本的股市因此格外受到拖累,27日東京日經平均指數狂瀉954點,跌幅達5.4%,報收于16618.7重點;同一天,港股立即做出向下的反應,恒生指數一度深跌200多點。2月28日,星期二,大批客戶湧入巴林(香港)公司,提出儲存在該公司的股票,轉移到百富勤等其他證券公司。3月10日,恒生指數跌破8000整數關13;此外,臺北股市也下跌了3.1%,菲律賓聯合交易所成分指數下跌4.2%,韓國股指下跌2.25%;巴林事件還影響到了英鎊彙率,英鎊對馬克彙率跌破2.3000的重要支撐位,全球彙市一片混亂。馬來西亞、韓國及印度等國的金融管理當局對巴林事件尤感震驚,因爲這些國家正計劃推出期貨交易。印度證券交易局主席邁赫塔表示,在制定推出期權和期貨交易之前,他們肯定會把巴林事件考慮在內。
股權市場的全球化步伐,一直跟不上外彙及債券市場。各國股票市場的價格連動性仍相當低,而不同國家市場的股權價值,即使業種相同、公司形態相同,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差異。股權市場全球化進程緩慢,而且困難重重,主要原因就在于股權不是純粹的商品。一個公司股權的價值,與這家公司所處的特殊環境及條件有關系,然而每家公司所了解的市場卻是有限的。
因此,這些市場的流動性便比較小,而全部的交易成本包括研究費用或傭金等,都要比貨幣及債券市場來得高。目前,全球外彙市場的每日交易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政府公債的每日交易量也在2000億美元左右,但是全世界股市的每日交易量卻大約只有250億美元。此外,投資者如想跨出國界投資海外股權,所遭遇的障礙仍然很多。首先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缺乏規定的、易懂的信息來源,因此在作出決定時,會有不知所措的感覺。很多國家的市場常常內線交易當道,投資者難以獲得如在美國市場中一般的機會。此外,很多國家都禁止退休基金等法人投資者去投資海外股市,也禁止外國人購買這些機構的股權。
而造成股權市場全球化步伐緩慢的最大原因,其實是在于這個市場缺乏一個有利的推動者來驅動全球化的進程。由于個別股權價格變化太大,流動性也並不高,使得將財務杠杆用到極限的跨國商業銀行等,認爲股市的風險太大,連短期進出這個市場的意願(即使在政府允許的情況下)都非常小。因此,由于跨國銀行傳統上一直不願意從事國際股權的投資,也不願意在任何一個股票市場中進出,它們在推動股權國際化上,已沒有多少力量了。此外,專門買賣證券的財務公司(securities funds)向來將精力集中在國內市場,對國際化的推動也沒有興趣。
總體而言,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的大機構投資者,大都只投資于其國內的股權,在海外市場中,它們只投資債券,尤其是政府公債。不過,最近,我們看到一些大型投資機構開始有了比較大的國際化動作。一些過去向來只做國家投資、買賣國內股權的機構,也開始朝海外發展,以求增加其投資報酬率。接下來,我們來考察這種趨勢。
在大部分發達國家中,由法人投資者統籌管理的個別家庭的資産,如壽險、養老金、共同基金等,增長的速度極快。由于家庭資産增加的速度也很快,兩者相應結合,使得法人投資者手上的資金額
余寶瑜《全球化與資本主義危機》(巨流圖書,2005)
這本書對「全球化」提出了與主流不同的論述與分析,書的作者認為「全球化」是壟斷資本在面臨資本主義危機時所策劃的新的資本積累策略。「全球化」為剩餘資本在世界各地尋找低價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開闢新投資機會、和為剩餘商品擴大銷售市場,以便紓解資本積累的危機。
所謂「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 即是國際壟斷資本,和美國、歐盟、及日本之間的共識,再將它們之間的共識由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和在它之前的關稅貿易總協)等金融貿易組織所策劃的具體政策來執行。
「全球化」暫時的紓解了資本積累的危機,但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因此資本主義的危機不但要繼續而且要加深。在此同時「全球化」將資本主義危機所造成的災害轉嫁給資本主義發展落後的國家,由這些國家的人民來承擔。
(俄)坦基揚《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資本主義危機抑或美國化?》(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本書分析了當今自由資本主義市場主導的全球化給世界經濟、社會和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給非發達國家以及社會底層民衆帶來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充斥經濟領域,而且在世界範圍內滲透到了教育和文化領域。作者在研究中用大量的數據和事實,以及著名學者和權威機構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對全球化的進程、方向産生重大影響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章程,以及爲了實現這些章程,如何運用國際和國內制度、機制和杠杆。
全球化從哪裏來?要帶我們到哪裏去?全球化的實質是什麽?它有哪些弊端和陷阱?俄羅斯著名學者、教育理論家謝馬?阿馬紮斯波維奇?坦基揚利用自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長達13年擔任重要職務的經曆,掌握和查閱了大量各方面的研究報告和權威學者的著作,從獨到的視角,著就了《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一書。 本書爲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全球化實質、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與貧困,全球化與教育等問題的本質和發展。作者在書中的很多地方表現出了敏銳的目光和深刻的思考。
目錄
1 當今全球化的實質
2 服務于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結構調整”和“華盛頓共識”
2.1 “結構調整”計劃
2.2 “華盛頓共識”
3 私有化
4 金融市場自由化
5 國際一體化生産和跨國公司
6 全球化,貧困和不平等
6.1 貧困
6.2 差距的擴大
7 全球化和教育及教育政策問題
7.1 教育的緩慢發展與教育普及的新問題
7.2 教育的差距及其新因素
7.3 教育是人的權利、公共財富,還是一種商業服務和可買賣的商品?
8 “單極”世界中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
全球化退潮‧區域化漲潮:臺灣何去何從?【聯合報社論 2009.02.21
正當九○年代風起雲湧的「全球化」蔚為普世顯學之際,國際金融海嘯倏然爆發,竟使「保護主義」及「經濟民族主義」又蠢蠢欲動。這是不是對「全球化」的質疑或反動?
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國家經貿命脈正是寄託在「國際化」或「全球化」之上。爾今「全球化」的思維與操作受到質疑,臺灣在創鉅痛深之餘,更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
在歷史長河中,經濟思想與操作的主流,往往呈現鐘擺現象。一端擺向自由放任,另一端擺向管制與責任。就資本主義言,從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至十八、十九世紀的「經濟帝國主義」,皆是為經濟強權及開放市場背書的經濟理論;至二十世紀末,因通訊及交通的精進,及產業技術漸趨平等化,使得企業進入微利時代,「全球化」遂成為在客觀上打破企業經營障礙,及在主觀上解放企業所受政治束縛的新理論。
然而,正如二十世紀初社會主義企圖扳回資本主義的鐘擺,或三○年代凱因斯修正了自由經濟的鐘擺;現今「全球化」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導致「保護主義」、「看得見的手」及「經濟民族主義」儼然成為新顯學,鐘擺回頭,毋寧亦是順理成章。
其實,「全球化」一如所有的自由經濟理論,其中雖有合理及進步的因素,但也包裝了經濟強權的擴張動機。由於「全球化」利弊互見,各國雖不能否定「全球化」,卻也對「全球化」多所補綴;最顯著的作為,就是方興未艾的「區域經濟組織」如歐盟與東協加N,及蔚為風潮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亦即以「區域化」來平衡「全球化」。如今,「全球化」因金融海嘯而受質疑,但智者皆不願再陷三○年代相互毀滅的「經貿壁壘」、「保護主義」;於是,「區域經濟組織」極可能是國際經濟鐘擺的落點,做為未來療傷止痛時期的中途之家。對於許多國家而言,這次「全球化」的傷害愈重,「區域經濟組織」及FTA的運作將愈重要。
無論是「全球化」或「區域經濟」,最重要的效應是在擴展經濟活動的規模或舞臺。當「全球化」面臨抵制,而「區域經濟組織」可能更趨堅實之際,臺灣若是面對一個一個形同經濟壁壘的「區域經濟組織」或FTA,卻無明智的布局,恐將四出碰壁,不知如何自處。我們可能面臨的風險是:會不會由「國際政治孤兒」更進一步惡化成「國際經濟孤兒」?
臺灣是個小而淺的經濟體,若被各國的FTA及區域經濟組織排斥又包圍,臺灣將在國際經濟上失去角色及腹地與市場。這就是十餘年來懸吊在臺灣頭頂的「邊緣化」危機,如今這個危機已因「全球化」的思潮受挫,「保護主義」及「經濟的民族主義」蠢蠢欲動,及區域經濟組織的經濟壁壘一座座築起,而更形緊迫與嚴峻。畢竟,「全球化」思潮所鍾的世貿組織(WTO)已因多哈回合談判破裂而功能大失,「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不易實現,但區域經濟組織及FTA卻是運作較佳的體制。臺灣若陷於「全球化」退潮、「區域化」漲潮的包夾中,恐將命運難測。
最近朝野常常論及東協加N及兩岸CECA,即是有關此一議題的討論。十餘年來,臺灣曾在主觀條件較佳、客觀因素較寬鬆的情勢下,錯失了「亞太營運中心」之類的機遇;如今在各國的區域經濟組織及FTA即將對臺灣形成排斥及包圍的危機中,臺灣卻仍如鍋裡的青蛙,對快速加熱的水溫毫無警覺。
兩岸簽定CECA,誠然有困難,有風險;臺灣想要透過CECA與東協加N掛勾,也未必能全如我願。但是,如果沒有CECA,如果不試試有否參與東協加N的機會,如果不回頭試試與新加坡或美國的FTA,臺灣會不會邊緣化?臺灣會不會淪為經濟的國際孤兒?
美加州大學學者:資本主義全球化為何遭憎恨? 2007-02-02新華網
新華網專稿: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迪帕克?拉爾最近在媒體撰文稱,資本主義全球化遭到兩大群體的反對:一是第三世界的文化民族主義者,他們對資本主義全球化可能帶來西化和新統制經濟感到恐懼;一是西方“第三條道路”的支持者,他們毫不掩飾對資本主義懷恨在心。對一個預示前所未有的全球繁榮的制度為何有持續不斷的憎恨?作者對此作了解讀。英國《金融時報》1月25日刊登了拉爾的這篇文章。
偉大的奧地利裔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給資本主義下了一個貼切的定義:“創造性破壞”的制度。企業家是資本主義的重要因素。自從歐亞大陸形成定居的文明國家以來,企業家及其運營的機構(貨物集散地、商行、銀行和公司)始終無所不在。古代的商業資本家們地位卑微,他們積累的財富也一再被國家所掠奪。他們的職業必然要冒險和重視創新,而這正是他們一手造成的于自身不利的創造性破壞。
盡管這些標新立異的資本家們存在于歐亞大陸所有農耕文明古國中,但後來只有一個國家允許他們放開手腳,並最終在社會和政治層面上接受了他們尋求創新和冒險的行為。這標志著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誕生,而這種經濟制度導致了西方與世界其他地方的大分流。
我認為,這個大分流是11世紀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發起的一場法律革命的結果。1075年,格列高利七世將教會淩駕于國家之上,並通過由此產生的教會-國家模式,創造了成熟市場經濟所需的法律和行政基礎設施。尋求創新和冒險的資本家們因此得以在一個更大的空間裏,由此開創了改變全世界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由此促成的資本主義一直受到抨擊。爭論主要圍繞道德和審美。在文化民族主義者和新統制經濟論者看來,全球化是浮士德與魔鬼的協議,是以失去靈魂為代價換取繁榮。被視為伴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興起而出現的社會的道德淪喪,一直被錯誤地歸咎于促使社會繁榮的重要因素——資本主義,而不是歸罪于西方不斷擴大的道德真空。事實上,正是道德真空摧毀了西方的傳統道德支柱。
文化民族主義者最懼怕的是西方的道德淪喪在全球傳播。遭受創傷的歐亞大陸各文明國家對西方的這種衝擊分別作出三種回應。一是像日本人那樣接受西方的物質觀,同時保留本國的宇宙觀。二是因可能導致西化而逃避現代化,這體現在甘地和當前的伊斯蘭激進分子身上。第三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回應,即通過某種形式的社會主義,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出一條中間道路,或主張通過緩慢漸進的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的費邊主義。
這條中間道路的失敗最終迫使歐亞大陸幅員最廣大的兩個文明國家印度和中國步日本之後塵,因為它們認識到,資本主義全球化在賦予它們走向繁榮的手段的同時,並未奪走它們的靈魂。因此,對資本主義全球化依然懷恨在心的是伊斯蘭激進分子統治的國家和西方的新統制經濟論者。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2/02/content_5685400.htm
反對資本主義全球化 by石東洋
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運動,分別是一美國中心論和西方中心論演化而來得.我試圖尋求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法治的契合點,尋求她們的共同之處。進而努力找到中國在全球化思潮中如何走自己的和平道路,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法治,如何治理國家保持社會的安定有序。
一,全球化的實質
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自由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是西方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尤其是推廣到亞非拉等非西方的國度。美國學者認爲全球化是全球主義加現代化,自由市場體系,代議制民主等的全球化。進而她們把世界劃分爲自由世界,共産主義集團,不結盟國家。中國學者則劃分美國式自由資本主義,瑞典民主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全球化的背後要注意政治文化的沖突。
二,社會主義運動
社會主義運動被定位爲西方中心主義,社會主義運動可以被定位爲思潮和價值觀念,仍然是西方潮流推廣到東方國家.全球化思潮促使社會主義運動謙虛地吸收和曆史繼承以往的思想文明.在解決疾病,文盲,暴力,貧困,環境問題的現代化過程中,強調改革,福利,財富公平分配等階段,開始重視西方的選舉,民主代議制,多元制,憲政制.
三,全球化與社會主義運動契合
秩序是全球化和社會主義運動都必須遵循的價值,十七大報告中兩次提出擴大公民的有序的政治參與,在秩序先行的前提下,推進文化和體制的改革.博愛或者和諧是二者的又一共同之處,人類主體的感情需要融洽,人本主義的思想需要貫徹到實踐中去,維持世界大同.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主義法治褒揚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依法治國.
五,綜論: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迎合全球化思潮,面對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文化先進化,社會和諧化,社會主義法治褒揚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依法治國.中國倡導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12/28858.html
全球化>百度百科
全球化的曆史進程:全球化1.0 全球化2.0 全球化3.0
1492年到180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個階段,我稱之爲全球化1.0。它是在國家層面上發生的——西班牙發現美洲,英國殖民印度——世界從一個龐大的尺寸,變成了中等尺寸。
全球化2.0的時代從1820年或182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00年。這是在公司的層面上,市場和勞動力造就了全球化。世界從中等大小縮爲尺寸。
第三個階段,世界變成“迷你型”的了。這一過程開始于2000年。在全球化3.0時代,整個世界的競技場被夷平了。這一階段全球化的主要元素是個人。個人擁有著各自的機會進行全球化,與其他個人進行競爭。需要強調的是,個人不單指西方人,是指世界各種膚色的個人。
現在所講的全球化,即“全球化3.0”。
1.全球化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世界範圍日益凸現的新現象,是當今時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講,從物質形態看,全球化是指貨物與資本的越境流動,經曆了跨國化、局部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這幾個發展階段。貨物與資本的跨國流動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態。在此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地區性、國際性的經濟管理組織與經濟實體,以及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精神力量的跨國交流、碰撞、沖突與融合。
總的來看,全球化是一個以經濟全球化爲核心、包含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在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安全、意識形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多層次、多領域的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爲科技、經濟、政治、法治、管理、組織、文化、思想觀念、人際交往、國際關系十個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個具有煽動性的詞。擁護者憧憬它會給整個世界帶來空前的進步和繁榮;批評者斷言它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貧困、戰爭甚至文化滅絕。什麽是全球化?我們真的在經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給我們帶來過什麽?
什麽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個進程,指的是物質和精神産品的流動沖破區域和國界的束縛,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全球化還包括人員的跨國界流動。人的流動是物質和精神流動最高程度的綜合。
按英國學者戴維. 赫爾德的說法:“全球化是一個體現社會關系和交易的空間組織變革的過程,此過程可以根據其廣度、強度、速度以及影響來衡量,並産生了跨大陸或區域間的流動與活動、交往與權力實施的網絡。”
科技進步是一切社會變遷的原動力,交通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進步促進人員和物質産品的全球化,通訊的進步促進精神産品的全球化。當然,兩類技術的作用經常分不開。互聯網能調動資本,輪船也能傳播精神。
抛開技術進步因素,全球化是資本的全球化,亦是關于資本之“主義”的全球化,即利潤至上觀的全球化——馬克思在150年前就討論了全球化的這個本質。除了戰爭時期,資本在全球範圍裏瘋狂地追逐利潤,每天24小時,從不疲倦。所以,到目前爲止的全球化體現爲市場經濟體系在全世界的擴張。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國際化的共産主義運動,都從資本全球化衍生而來。若世界市場的擴張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響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的生活,人們當然希望擁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全球化問題的複雜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裏能産生不同的結果。這四類變量無限多。既然人們無法預知所有的變量,只好依賴意識形態決定自己的立場。
對衆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種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識形態。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場規律”,順應曆史潮流。對衆多的反對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種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識形態。反全球化就是反對擴大貧富差距,反對霸權。意識形態傾向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然而,筆者在這裏不想談論意識形態,只想就事論事。
我們正在經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堅時代遜色嗎?如果麥當勞、肯德基能體現全球化,中餐館可是在上上個世紀就在世界各地登陸了,如今其普及程度遠非美國快餐能比。我懷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脹的“新聞界”給誇張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訊技術的飛速進步引起的,交通技術並沒有飛躍的進步。自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初,以輪船、鐵路、汽車和飛機爲代表的交通技術出現了質的飛躍,人員和物資的國際交流呈幾何級數增長。那個時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並不嚴格,護照也可有可無。美洲就是在那個時代開始住滿移民,中國人就是從那時開始改穿西式服裝,改用西式筆墨,扛洋槍、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釘,以及下南洋、闖西洋、赴東洋。
即便是資本流動,舊時代恐怕也未必差得遠。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國人在外國人開辦的銀行裏存錢、取錢、借錢。那時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資本輸出被列寧看成傳統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之一。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體現爲驚人規模的“金融資本”流動。每天全世界有1萬多億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場上進行賭博投機,每年全球“熱錢”高達400萬億美元。可那又能說明什麽呢?當今的國際貿易量才8萬億美元。國際金融賭博能影響地球每個角落的生活?資本是經濟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義在于促進勞動力和生産資料結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國際賭博的“資本”促進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業和商業資本,不是“賭博資本”。
電力的使用,廣播的興起,電話的出現,新聞出版的普及,乃至後來的電視時代,上述任何一種通訊技術的進步,其意義未必低于互聯網。因此,過去精神産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亞于今天,精神産品的多元化也不亞于今天。否則,民主思想、共産黨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識形態怎樣傳遍19和20世紀的世界?除了巨額的“金融資本”,據說今天的全球化還體現爲互聯網的興旺普及。互聯網使得信息傳輸變得快捷和方便。但擁有信息與擁有知識顯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觀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國人的觀念並不比越戰時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國知識界今日的觀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戰國時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學,上個世紀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難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國人現在的觀念當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並不是互聯網的結果。
兩次世界大戰加上冷戰,綿延80年,切斷了世界的全球化進程,使冷戰後開始恢複的國際交流顯得突然和新穎。筆者不是曆史學家,但倘若某個曆史學家告訴我,在上上個世紀和上個世紀早年,人員、物資、資本和精神的國際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會感到驚奇。
當然,我並沒有說未來的全球化不會超過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帶來什麽?
無論我們是否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化過程裏,以往的經驗都具有啓發性。全球化的曆史經驗可以分成四大類:道義問題;收益問題;趨同與逐異問題;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問題。而以下四個全球化特征正對應著這四個問題。
1.缺少法治道義的全球化。任何國家內部的市場化都是隨著法治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成熟的。國際的市場化卻不是在法治環境下進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謂國際市場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立法、司法和執法都歸于一家,只有理想主義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從不公平中獲利的國家才去奢談國際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沒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謂“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體現國際公義的治理。
2.無法預知國家損益的全球化。抽象談論在全球化中獲益或受損的條件非常困難。強國、弱國、大國、小國都可能獲益,也都可能吃虧。傳統的中國是被全球化擊敗的,卻也是從全球化裏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國是從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國,雖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國,卻呈現冷淡全球化的傾向,因爲美國開始感受到代價。
3.刺激追求差異的全球化。全球化導致的“趨同”是淺薄的,全球化導致的“逐異”卻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時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資本毫無人性可言,它帶來激烈的社會變遷,刺激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興起,也必然伴隨激烈的社會集團、意識形態乃至民族國家之間的沖突。以往的全球化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也帶來了大革命,帶來了國內戰爭,帶來了“世界大戰”。
4.促進民族主義和國家疆界的全球化。毫無疑問,近代以來形形色色的國際主義都産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帶來了更強大的民族主義,帶來了護照和海關,帶來了人員交往的阻隔,帶來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國家疆界,帶來了更先進的武器和更強大的國防。在以往的全球化裏,獲勝的不是國際主義,而是國家主義,特別是民族主義。在今天,我們看到了“歐洲合衆國”主義的興起,歐洲貨幣的使用,歐洲邊界的鞏固,歐洲海關的確立,歐洲防衛的統一。是什麽刺激出這種新“西歐民族主義”?美國、日本、西歐……哪一個還在談論國際主義?當人們已經把保衛疆界安全的戰場延伸到外太空,誰還能說全球化消滅國家疆界呢?曾幾何時,爲普世歡樂而設立的奧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鬥場,國家之間的競爭,甚至成了在民族國家內部進行競爭的資本。
結 語
爲了“經濟效益”,人們從遼闊分散、自給自足的鄉村走入了城市。他們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賴,但只有依靠斤斤計較、彼此競爭、相互傾軋才能生存。城裏的人們看上去沒什麽不一樣,可每個人都從骨子裏在追求與衆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競爭裏脫穎而出。殘酷的市場競爭使越來越多的“村民”逐漸變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義觀的人,他們崇拜資本所帶來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資本本身。人們很自然便忘記阿富汗貧民的生命與世貿大廈裏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們會爲紐約2000多條“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蠟燭,但絕想不到爲阿富汗那4000多個“野蠻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類可以公然聲稱自私自利和弱肉強食是其本性,並能導致“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類,只好用鋼鐵制造的防盜門來取代分隔家庭的籬笆,用武裝到牙齒的警察來取代調解鄰裏糾紛的長老。當貧窮遼闊的地球村變成了繁榮細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國家利益”理所當然地成爲國際關系的最高准則,武力也自然成爲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當國際化開始傾向于代指這樣一個過程時,今天的全球化用來區別一系列的趨勢,很多是在二戰後變得尤爲突出。它們包括:
全球範圍內的通用標准的數目的增長,例如:版權法
國際貿易以比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長
由跨國公司控制的世界經濟的股份的增長
全球金融體系的發展
更多的國際間的文化影響,例如通過好萊塢電影的出口
文化多樣性的減少
國際旅遊業的發展
通過諸如互聯網和電話等的技術使得共享的信息資源不斷增長
移民的增長,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趨勢被各種各樣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組織看作是積極的,在很多情況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積極地推動。例如,有這個樣一種經濟理論:相對優勢使得自由貿易可以使得資源分配變得更加有效,並且對參與貿易的雙方都有利。
二戰後通過很多諸如關貿總協定等的國際組織已經使得國際貿易間的障礙得到相當大的降低。特別是從關貿總協定演化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
提升自由貿易
商品:較少或消除關稅;建立自由貿易區來降低關稅
資金:減少或消除資金控制(資金控制會影響貿易發展)
減少、消除對當地産業的津貼補助金(達到公平貿易)
知識産權保護
在國家間對知識産權法律進行協調(通常來說,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國界承認知識産權限制(例如,在中國獲得的專利權可以在美國獲得承認)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運動認識認爲這些是有害的。
質疑中的全球化
對關于全球化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現象還是只是一個說法還存在學術上的討論。雖然這個詞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一些學者爭論到這個現象在其它的曆史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們是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象,例如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跨國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它們開始被建立的時候並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學者更喜歡使用“國際化”而不是“全球化”。簡單的說,它們兩者的區別在于國家的角色在國際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說,全球化程度比國際化要深。所以,這些學者認爲國家的邊界還遠沒有達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還沒有開始,也可能不會開始——從曆史上考慮,國際化從來沒有變成全球。
http://baike.baidu.com/view/25886.html?tp=0_1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