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19 07:39:32| 人氣1,303| 回應2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沒部落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無論如何《質疑資訊社會》《大媒體潮》《多媒體革命》《媒體現形》《誰沒部落格》《誰在上網》《圈套/搜密/駭客》,在《電子殖民主義》控下,能改變《誰在操縱我們》的本質嗎?


《誰沒部落格》(商周出版,2006)

 

  「部落格」是什麼?「部落格」又稱「網路日誌」或「網誌」,是現今網路族最熱門的話題。透過部落格,能夠大幅提升網路訊息分享的便利性。

  繼「蘋果熱與皮克斯瘋」之後,法國網路現象專家希瑞爾?菲飛特特別與愛蜜莉.杜赫提尼攜手合作,向讀者們介紹「部落格」的歷史,以及不可不認識「部落格」的十個理由。

  書末並精選出一百個英法網路世界裡最值得推薦的「部落格」。Blog Story 並不是一本科幻小說。

  在全球,有數以萬計的個人網頁以各種面貌自由地呈現在網際網路上,這個在美洲大陸蓬勃發展的部落格現象是相當驚人。

  這本談論部落格世界的書,告訴讀者擁有部落格的十大理由,讓讀者認識及發覺部落格的魅力,並且有簡易的指南,讓有興趣的讀者能輕易的窺探部落格的面貌。

  它不但多元化,更具有獨特性。透過它,人們抒寫自己心中的悲痛,表達自我的靈魂面貌,抑或是憤怒不滿的情緒。

  在部落格的網站上,不論是張貼一些輕鬆無關緊要的圖片,甚或是刊載嚴肅性的學術論文,都不會令人覺得唐突。

  在上面評論時事,不需要虛偽的拐彎抹角,也無須退縮讓步。網友談論的範疇相當廣泛,從日常生活、科技資訊、政治社會到藝術文學等,包涵所有的話題事物。網友們分享著自己的想法及品味,也議論他人發表的文章訊息。

  只要簡單的按一下滑鼠,作者便可以和自己的讀者聊天,而讀者也可能成為未來的作者。

  仔細觀察,不到幾年的時間,部落格在美洲大陸迅速地蓬勃發展,足見其重要性。

  部落格正在重新勾勒網際網路的未來藍圖。

  從這情況看來,部落格是當今的網路主流現象,也將是未來趨勢。

  作者簡介

希瑞爾.菲飛特(Cyril Fievet)身兼記者及作家身份。參與http://internettactu.net的網站編輯製作,負責執行編寫Pointblog網頁,並擁有自己的部落格(http://nanoblog.com)。他已經出版了三本書,在法國出版社Que sais-je,出版一本談論機器人的書,以及「蘋果熱與皮克斯瘋」 Apple Pixar mamia,描述麥金塔電腦的創辦人-史帝夫賈布斯(Steve Jobs)的傳記故事。

愛蜜莉.杜赫提尼(Emily Turrettini)編輯,為法語國家中成立最久的資訊網站之一(http://netsurf.ch)的責任編輯。此外,她任職於以內容品質著稱世界的網站(http://textually.org)中,主要負責編輯製作三個有關於手機資訊的英文版網站。並同時也合作參與http://smartmobs.com的網站製作。

在書裡給部落客十點建議,前五點是關於架設部落格的建議,後五點是關於瀏覽部落格的建議,筆者簡單敘述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誰沒部落格!」的295頁-300頁的介紹。

  架設部落格的五點建議:

1. 善選部落格工具

視自己需求來決定撰寫部落格的工具,比如說是否能在同樣的套件中架設多個部落格?是否可以與其他作者採取共同創作的模式?是否能夠用手機上傳影像至部落格?是否能方便的匯入與匯出部落格資料。

2. 閱讀部落格

時常瀏覽其他優質部落格,觀察其他部落客在管理文章內容與回應讀者的模式。

3. 定期性的張貼發表文章

定期的發表文章才能讓讀者養成經常閱讀的習慣。

4. 遵守基本的禮貌規則

使用別人的文章最好能使用超連結或是發出連結引用,並且避免有關毀謗、種族歧視、排外等攻擊性言論。

5. 保留檔案

經常備份自己的部落格資料。

  如何飽覽部落格的五點建議:

1. 漫遊方式

漫遊閒逛別人的部落格不是很有效率的方式,但卻是一種有趣、愉悅的方式,可以先從自己喜歡的部落格開始,然後藉再去逛逛該部落格所推薦的部落格。

2. 搜尋方式

可以到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網站,藉由該網站的分類與搜尋來尋找有興趣的部落格。另外,也可以到搜尋引擎找有興趣的部落格(利用關鍵字搜尋)。

3. 從排行榜入手

到提供部落格排行的網站找有興趣的部落格,例如:部落格觀察、Technorati等等…

4. 隨機方式

可以到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網站,藉由該網站提供的的最新網誌文章公告來碰碰運氣,看看會不會看到不錯的文章,另外也可以了解哪些是有在持續經營的部落格?

5. 使用RSS或ATOM

RSS是部落格的主要特色之ㄧ,透過RSS可以很快速、大量的了解有哪些部落格有更新文章,算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 訂閱RSS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安裝在電腦上的RSS閱讀器(例如:SharpReader),另外一種則是使用線上的RSS閱讀器(例如:Bloglines)

 

博客>百度百科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翻譯而來。Blog是Weblog的簡稱,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詞組合而成。log有以下幾種解釋:

  1. A record of a ship's speed, its progress, and any shipboard events of navigational importance. 航海記錄:對船速、船程以及船上發生的所有對航海有意義的事件的記載。

  2. The book in which this record is kept. 航海日志:保有這種記載的本子。

  3. A record of a vehicle's performance, as the flight record of an aircraft. 飛行日志:對交通工具工作情況的記載,如飛機的飛行記錄。

  4. A record, as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machine or the progress of an undertaking: 日志:對某種機器工作情況或某項任務進展情況的記載。

  Weblog就是在網絡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爲“網絡日志”,簡稱爲“網志”。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爲網絡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絡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絡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時候也被翻譯成爲“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爲,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爲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爲動詞,意思爲撰寫網志這種行爲,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爲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爲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爲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日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于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于“網絡日記”。作爲網絡日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日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爲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他Blogs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是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絡作爲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不同的博客可能使用不同的編碼,所以相互之間也不一定兼容。例如,百度空間使用的是GB2312編碼,新浪博客使用的是UTF-8編碼。而且,目前很多博客都提供豐富多彩的模板等功能,這使得不同的博客各具特色。

  “博客”一詞的來源(以下內容純屬幽默)

  “博客”這個詞,最早起源于中國,史學界普遍認爲最早來自于中國秦代。當時張良爲了刺殺秦始皇,找到一位俠客,並選定博浪沙作爲刺殺地點,結果刺殺失敗。但大秦帝國還是被這一突發事件所震驚,紛紛在第一時間予以報道。無數竹簡在驛道上往返奔馳,上面的新聞只刻著一行朱色的篆字:“博浪沙之俠客。”

  由此可見,“博客”的最初含義是指突發性大事件。後來這個詞的意義被進一步引申,代指“值得一看的東西”、“另人震驚的事件”或“富有新聞價值的言論”。以至于司馬遷在《史記》開頭就開宗明義地表示:“所謂史書,就是無數博客的集合。”事實上,在敦煌以及甘肅出土的竹簡則多次提到“博客”一詞,基本都用于重大新聞之前。

  史學界的另外一種意見,認爲Blog的起源還有一個源頭:嬴政爲求長生不老,特派遣人前往海外尋找仙山,並在望海之處建造了一棟建築,起名爲“不老閣”,每日翹首企盼。如果沒有發現回轉的船隊,他就會寫一些感想,派遣自己憂郁的心情。當嬴政最終死去時,“不老閣”這棟建築亦被泛政治化了,逐漸成爲一切抒發心情記錄感想之場所的泛稱。

  當白人第一次接觸到“博客”與“不老閣”時,發現無法用字母准確的表達,于是就將它們的概念合二爲一,拼爲Blog。至今在匈牙利出版的《哈紮爾詞典》中,對于Blog的解釋仍舊是“值得作爲刺激性新聞觀看的個人感想記錄”。  

  博客主要可以分爲以下幾大類:

  1、基本的博客:Blog中最簡單的形式。單個的作者對于特定的話題提供相關的資源,發表簡短的評論。這些話題幾乎可以涉及人類的所有領域。

  2、小組博客:基本的博客的簡單變型,一些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博客日志,有時候作者不僅能編輯自己的內容,還能夠編輯別人的條目。這種形式的博客能夠使得小組成員就一些共同的話題進行討論,甚至可以共同協商完成同一個項目。

  3、親朋之間的博客:這種類型博客的成員主要由親屬或朋友構成,他們是一種生活圈、一個家庭或一群項目小組的成員。

  4、協作式的博客:與小組博客相似,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共同討論使得參與者在某些方法或問題上達成一致,通常把協作式的博客定義爲允許任何人參與、發表言論、討論問題的博客日志。

  5、公共社區博客:公共出版在幾年以前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但是因爲沒有持久有效的商業模型而銷聲匿迹了。廉價的博客與這種公共出版系統有著同樣的目標,但是使用更方便,所花的代價更小,所以也更容易生存。

  6、商業、企業、廣告型的博客:對于這種類型博客的管理類似于通常網站的WEB廣告管理。商業博客分爲:CEO博客、企業博客、産品博客、“領袖”博客等等。以工關和營銷傳播爲核心的博客應用已經被證明將是商業博客應用的主流。

  CEO博客。“新工關維基百科”到11月初已經統計出了近200位CEO博客,或者處在公司領導地位者撰寫的博客。美國最多,有近120位;其次是法國,近30位;英德等歐洲國家也都各有先例。中國目前沒有CEO博客列入其中。這些博客所涉及的公司雖然以新技術爲主,但也不乏傳統行業的國際巨頭,如波音公司等。

  企業博客。即以企業的身份而非企業高管或者CEO個人名義進行博客寫作。到11月5日,“新工關維基百科”統計到85家嚴格意義上的企業博客。不單有惠普、IBM、思科、迪斯尼這樣的世界百強企業,也有Stonyfield Farm乳品公司這樣的增長強勁的傳統産業, 這家公司建立了4個不同的博客,都很受歡迎。服務業、非贏利性組織、大學等,如咖啡巨頭星巴克、普華永道事務所、Tivo、康奈爾大學等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NOVELL公司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工關博客,專門用于與媒介的溝通。

  産品博客。即專門爲了某個品牌的産品進行工關宣傳或者以爲客戶服務爲目的所推出的“博客”。據相關統計,目前有30余個國際品牌有自己的博客。例如在汽車行業,除了去年的日産汽車Tiida博客和Cube博客,去年底今年初我們看到了通用汽車的兩個博客,不久前福特汽車的野馬系列也推出了“野馬博客”,馬自達在日本也爲其Atenza品牌專門推出了博客。今年,通用汽車還利用自身博客的宣傳攻勢協助成功地處理了《洛杉磯時報》工關危機。

  “領袖”博客。除了企業自身建立博客進行工關傳播,一些企業也注意到了博客群體作爲意見領袖的特點,嘗試通過博客進行品牌滲透和再傳播。

  7、知識庫博客,或者叫K-LOG:基于博客的知識管理將越來越廣泛,使得企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那些原來只是由部分工作人員擁有的、保存在文件檔案或者個人電腦中的信息資料。知識庫博客提供給了新聞機構、教育單位、商業企業和個人一種重要的內部管理工具。

  8、按照博客主人的知名度、博客文章受歡迎的程度,可以將博客分爲名人博客、一般博客、熱門博客等。

  9、按照博客內容的來源、知識版權還可以將博客分爲原創博客、非商業用途的轉載性質的博客以及二者兼而有之的博客。

  此外,按照Blog存在的方式,還可以分爲:

  1、托管博客:無須自己注冊域名、租用空間和編制網頁,只要去免費注冊申請即可擁有自己的Blog空間,是最“多快好省”的方式。

  2、自建獨立網站的Blogger:有自己的域名、空間和頁面風格,需要一定的條件。(例如自己需要會網頁制作,需要懂得網絡知識,當然,自己域名的博客更自由,有最大限度的管理權限。)

  3、附屬Blogger:將自己的Blog作爲某一個網站的一部分(如一個欄目、一個頻道或者一個地址)。這三類之間可以演變,甚至可以兼得,一人擁有多種博客網站。

  博客的三大主要作用爲:

  * 個人自由表達和出版;

  * 知識過濾與積累;

  * 深度交流溝通的網絡新方式。

  但是,要真正了解什麽是博客,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馬上去實踐一下,實踐出真知。如果你現在對博客還很陌生,我建議直接去找一個博客托管網站。先開一個自己的博客帳號。反正比注冊郵件更簡單,也不用花費一分錢,覺得沒勁也就隨手扔掉得了。

  博客的用處:  

  1、作爲網絡個人日記

  2、個人展示自己某個方面的空間

  3、網絡交友的地方

  4、學習交流的地方

  5、通過博客賺外快

  博客與商業營銷

  博客營銷存在一些誤區,博客門未必是網絡營銷的財富之門。不久前看過一個案例,法國某個葡萄酒生産商通過向法國博客贈酒獲得口碑,再通過口碑來擴大銷售,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而這個案例如果放在國內卻值得商榷。國內博客,特別是名人博客有些是槍手來寫的,槍手也許會有想嘗嘗葡萄酒的沖動,可槍手卻不一定會熱衷于寫酒後感,弄不好葡萄酒廠就肉包子打狗了。如果不想肉包子打狗那麽必須要對博客工關,中國的博客多數並不像法國博客那麽浪漫,甚至十分現實,他們的名氣是有價格的,其成本是一般小企業接受不了的。目前國內網絡營銷的博客現象主要集中在通過提升個人知名度來提升企業知名度,如三一重工的向文波博客。

  如果將網絡作爲營銷工具,那麽就要弄清楚網絡的種種優勢,成本、速度、多樣性,圖文影聲並茂的網絡營銷工具要比單一的電郵、網站或者網絡廣告要更有效果。

  “花非花,霧非霧,網絡營銷無重數”。對于企業而言,網絡營銷並沒有任何版本可言,企業在具體操作中必須具體甄別,切莫歧路亡羊

  博客簡史

   博客的出現才是近幾年的事情,但是要書寫博客曆史,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史料必須像挖掘“古董”一樣去求證,而且分歧和爭議頗多。比如誰是“博客之父”?這個問題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爲牽涉到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

  首先,哪一個是最早的博客網站?顯然最早的博客是作爲網絡“過濾器”的作用出現的,那就是挑選一些特別的網站,並作簡單的介紹。因此有人認爲瀏覽器發明人Marc Andreesen開發的Mosaic的What's New網頁就是最早的博客網頁。Justin Hall的黑社會鏈接網頁也是最早的博客網站原型之一。

  其次,誰是最早的博客命名人?著名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在1996年預言了職業博客:“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爲你瀏覽網絡,精選內容,並以此爲生,的確存在著這樣的需求”。Userland公司CEO Dave Winer,在1997年開始運作的Scripting News 開始真正具備了博客的基本重要特性。並且他將這些功能集成到免費軟件“Frontier腳本環境”。

  1997年12月,Jorn Barger運行的 “Robot Wisdom Weblog” 第一次使用weblog這個正式的名字。至今,在博客領域,他還是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由Matt Haughey發起的社區博客網站Metafilter 雖然被人廣爲批評,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裏,它的確是比其他博客網站更有意思。

  而目前最流行的詞彙“blog”,一般公認爲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才命名的。這一年,也是博客開始高速增長的一年,主要是由于Blogger、Pita、Greymatter、Manila、Diaryland、Big Blog Tool等衆多自動網絡出版發布免費軟件的出現,而且它們往往還提供免費的服務器空間。有了這些,一個博客就可以零成本地發布、更新和維護自己的網站。其中Pyra公司出品的Blogger是最流行和最有影響的工具。當時,他們有著一支網絡出版軟件的“夢之隊”。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爲公司帶來利潤,甚至由于財務壓力,2001年1月公司大裁員,並一口氣裁到了極限:只留下一名正式員工Evan Williams,他是創始人之一。夢之隊也分崩離析,另一名創始人是新英格蘭人Meg Hourihan。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麽叫博客?它與個人網站、社區、網上刊物、微型門戶、新聞網頁等究竟有什麽區別。最容易明確的區別方式當然就是形式而不是內容,因爲博客的內容五花八門。Evan Williams的定義非常簡介:“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短明了(Brevity)以及個性化(Personality)。”而後來繼續演化,更規範更明晰的形式界定爲:1、網頁主體內容由不斷更新的、個人性的衆多“帖子”組成;2、它們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舊的在最下面;3、內容可以是各種主題、各種外觀布局和各種寫作風格,但是文章內容必須以“超鏈接”作爲重要的表達方式。

  如果無法滿足這些條件,就不能稱爲正式的博客網站。

  由于博客並不是純粹的技術創新,而是一種逐漸演變的網絡應用。博客天然的草根性,也決定了我們很難來認定一個正式的“博客之父”,也沒有人敢于戴上這頂帽子。否則,一定會打得頭破血流。

  博客編年史

  1993年6月:最古老的博客原型—— NCSA的“What's New Page”網頁,主要是羅列Web上新興的網站索引,這個頁面從93年6月開始,一直更新到1996年6月爲止。

  1994年1月:Justin Hall開辦“Justin's Home Page”(Justin的個人網頁),不久裏面開始收集各種地下秘密的鏈接,這個重要的個人網站可以算是最早的博客網站之一。

  1997年4月1日:Dave Winer開始出版Scripting News。這個網站是由早期的Davenet演變而來,最早1994年10月7日。

  1997年12月:Jorn Barger最早用weblog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有評論和鏈接,而且持續更新的個人網站。

  1998年5月7日:Peter Merholz開始出版網站peterme.com(根據他自己的檔案記錄)。

  1998年9月15日:Memepool開始出版,最早的鏈接是關于“Alex Chiu's Eternal Life Device”。

  1999年:Peter Merholz以縮略詞“blog”來命名博客,成爲今天最常用的術語。

  1999年5月28日,Cam在他個人博客網站Camworld中寫道:“Dave Winer開始了最早的博客網站,Camworld無需隱瞞地表示,模範和追隨Scripting News。”

  2000年4月12日:Weblogs eGroups的郵件列表終止,Jorn Barger和Dave Winer的鼻祖之爭開始公開化。

  2000年8月22日:Wine在FoRK的郵件列表中貼出帖子,爆發爭吵。

  2000年10月:Jakob Neilsen表示:“...一般的博客網站都不忍卒讀”。

  2000年10月14日:Dave Winer暗示他的Scripting News是最早的博客網站,然後他優雅地將這項榮譽歸于他很尊重的前輩——WWW的發明人Tim Berners-Lee。

  2000年11月:不過Winer很快給自己找到了另一頂桂冠,Scripting News將網站的口號變爲:互聯網上持續運行時間最長的博客網站,開始于1997年4月1日。

  2000年12月17日:UserLand發布SuperOpenDirectory,希望成爲目錄創建的事實工具。

  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遇恐怖襲擊,博客成爲重要信息和災難親身體驗的重要來源。從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會的視野。  

  博客(Blog)在中國的發展曆程

  在網絡上發表Blog的構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開始真正流行。而2000年博客開始進入中國,並迅速發展,但都業績平平。直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讓中國民衆了解到了博客,並運用博客。2005年,國內各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業務,也加入博客陣營,開始進入博客春秋戰國時代。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絡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于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爲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爲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目前,BSP商家風起雲湧,已有數十家大型博客站點。國內優秀的中文博客BSP有:1. 博客大巴 2. 新浪博客 3. 網易博客 4. 搜狐博客 5. Blogcn 6. 和訊博客 7. QQ空間 8.天極博客 9.天涯博客 10.百度空間

http://baike.baidu.com/view/95681.html?tp=0_11


 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並實現即時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國的twitter,根據相關公開數據,截至2010年1月份,該産品在全球已經擁有7500萬注冊用戶。2009年8月份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爲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2012年10月,有報告顯示至2011年12月,中國微博用戶總數達到2.498億,成世界第一大國。

  通俗的解釋:

微博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你既可以作爲觀衆,在微博上瀏覽你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作爲發布者,在微博上發布內容供別人瀏覽。發布的內容一般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當然了也可以發布圖片,分享視頻等。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布信息快速,信息傳播的速度快。例如你有200萬聽衆,你發布的信息會在瞬間傳播給200萬人。[1]​

編輯本段

  微博與Twitter的區別

 

[2]一是,新浪微博的特殊背景。由于微博背靠新浪網這個老牌且強勁的國內知名網媒,媒體優勢得天獨厚,換句話說,單從基因比較,新浪微博的媒體基因就比Twitter來得更深一些;另一方面,微博的出現,讓國內網民擁有了一個可以獨立自主且相對自由的發聲渠道,許多一手新聞甚至猛料均來自草根。在國內監管較爲嚴格的媒體環境之下,微博這個屬性顯得彌足珍貴。[1]​

  微博含義

這裏有兩方面的含義:

首先,相對于強調版面布置的博客來說,微博的內容組成只是由簡單的只言片語組成,從這個角度來說,對用戶的技術要求門檻很低,而且在語言的編排組織上,沒有博客那麽高。

第二,微博開通的多種API使得大量的用戶可以通過手機、網絡等方式來即時更新自己的個人信息。[3]​

  國外的微博發展史

2006年3月,博客技術先驅blogger創始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創建的新興公司Obvious推出了大微博服務。在最初階段,這項服務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機發送文本信息。Twitter是2006年3月由blogger的創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推出的,英文原意爲小鳥的嘰嘰喳喳聲,用戶能用如發手機短信的數百種工具更新信息。Twitter的出現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個叫微博的小小世界裏。Twitter是一個社交網絡及微博客服務。用戶可以經由SMS、即時通信、電郵、Twitter網站或Twitter客戶端軟件(如Twitterrific)輸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Twitter被Alexa網頁流量統計評定爲最受歡迎的50個網絡應用之一。

  在2007年5月,國際間計算總共有111個類似Twitter的網站。然而,最值得注意的仍是Twitter,它于2007年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辦的南非西南會議贏得了部落格類的網站獎。Twitter的主要競爭對手是Plurk和Jaiku。後來微博客的新服務特色持續誕生,例如Plurk有時間軸可以觀看整合了視訊和照片的分享,Identi、Pownce整合了微博客加上檔案分享和事件邀請,由Digg的創始人Kevin Rose和另外三位開發者共同發展。Twitter國外Twitter的“大紅大紫”,令國內有些人終于坐不住了。2005年從校內網起家的王興,在2006年把企業賣給千橡互動後,于2007年5月創建了飯否網。而騰訊作爲一個擁有4.1億QQ用戶的企業,看著用戶對隨時隨地發布自己狀態的強烈需求後,也忍不住嘗試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騰訊滔滔上線。

  但事實證明,Twitter建立的“微型王國”不是在短時間內掘出黃金的淺礦,國內微博企業尚處于慢熱的狀態。據悉,做啥、飯否網等僅擁有幾十萬用戶,每月處理幾千萬條信息。國內微博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産品調整以及服務完善上,在尚無法吸引到風險投資的眼光之前,他們最需要做的可能是如何靠自己的能力繼續活下去。 [1]

  中國的微博發展史

從2007年中國第一家帶有微博色彩的飯否網開張,到2009年,微博這個全新的名詞,以摧枯拉朽的姿態掃蕩世界,打敗奧巴馬、甲流等等名詞,成爲全世界最流行的詞彙。 伴隨而來的,是一場微博世界人氣的爭奪戰,大批量的名人被各大網站招攬,各路名人也以微博爲平臺,在網絡世界裏聚集人氣,同樣,新的傳播工具也造就了無數的草根英雄,從默默無聞到新的話語傳播者,往往只在一夜之間、寥寥數語。2009年7月中旬開始,國內大批老牌微博産品(飯否、騰訊滔滔等)停止運營,一些新産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像開放的嘰歪,6月份開放的Follow5,7月份開放的9911,8月份開放的新浪微博,其中Follow5在2009年7月19日孫楠大連演唱會上的亮相, 是國內第一次將微博引入大型演藝活動,與twitter當年的發展頗有幾分神似。

  2010年國內微博迎來來春天,微博像雨後春筍般崛起。四大門戶網站均開設微博。根據相關公開數據,截至2010年1月份,該産品在全球已經擁有7500萬注冊用戶。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7月19日發布《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從6331萬增至1.95億,增長約2倍。該《報告》指出,中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增至36.2%,較2010年增加1.9%。

  2011年上半年,我國微博用戶數量從6331萬增至1.95億,半年增幅高達208.9%。微博在網民中的普及率從13.8%增至40.2%。從2010年底至今,手機微博在網民中的使用率比例從15.5%上升到34%。

  2012年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上月底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指出,作爲一種新型媒介工具,微博傳播對于社會發展有著明顯的積極作用,但其負面效應也很顯著。而中國微博發展快,用戶增長迅速,自然容易滋生一些新的問題。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而上述新媒體藍皮書指出,中國政府積極開啓微博,開啓了中國新媒體政治和社會治理新時代。[4]

至今,新浪微博用戶數超過1億,得益于搶占了先機,而且在整體的戰略執行上也比較徹底到位,所以獲得了地位。僅僅兩年時間,新浪微博就爲新浪生下了一個價值幾十億美金的‘金蛋’。

  而另一個微博巨頭:騰訊微博,也呈現出發展迅猛的姿態, 騰訊擁有近5億的QQ注冊用戶,2億左右的活躍用戶。這部分人群很容易受潮流趨勢的影響,開通騰訊微博。通過騰訊微博能夠與QQ好友和騰訊微博上的其他用戶進行信息的分享。

  另外其作爲重要的推廣渠道。企業用戶通過注冊騰訊官方微博,得到認證後,能夠迅速的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以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個人用戶通過騰訊微博,也能在微博平臺進行個人的推廣.很多的社會事件揭露都來自于微博平臺。

高校教育平臺也隨之建立,如騰訊微博校園上的高校新聞哥微博體系的發展,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信息化發展的步伐。

  “微言論教”浙江省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

2012年3月31日,由騰訊微博、騰訊教育發起的“微言論教——浙江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特邀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鄭繼偉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鮑學軍 與各位高校領導一起,同共話高校微博發展,交流先進經驗,讓微博更好的服務高校,服務學生。

高校新聞哥微博體系的建設發展是騰訊教育針對校園新媒體發展的一次創新性的試水。促使一批像中國傳媒大學南廣新聞哥、複旦大學新聞哥等優秀新聞哥的誕生。對進一步推進高校新媒體的發展普及有著重大意義,微博讓高校占領輿論高地掌握話語權。

  “新聞哥來了”是騰訊教育校園頻道攜手騰訊微博推出的面向高校校園的微博活動策劃,高校新聞哥官博由騰訊校園微博大使負責運營和維護,立足本校,依托騰訊網,爲高校面向全國展示風采和形象提供最有利的平臺。

  2012年1月,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達到2.5億,較上一年底增長了296.0%,網民使用率爲48.7%。微博用一年時間發展成爲近一半中國網民使用的重要互聯網應用。

據統計2012年6月我國微博用戶已達到3億之多。

  有人說,2010年是中國的微博元年,那麽2011年就是中國的微博壯年,很多明星都開通了微博,著名的有成龍,李連傑,姚晨,馬伊琍,馮小剛,牛哥等。[1]

  中外微博的文化差異

中國的微博抓住的文化特征是關系社會這一本質屬性,中國人社會認同的結構建立在一套強有力的關系體系之中,其文化內核是群體化的、聯系化的,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取決于社會關系的強弱。隨著社交媒體在中國社會的伸展,傳統的人際結構面臨著新型技術的沖擊,不斷推進著在網絡層面的身份以及權力重構。關系作爲一種資本,是實現權力重構的核心,因此,微博的發展過程,也是新權力者關系資本積累的過程。

  外國的微博Twitter的産品初衷正如單詞Twitter的本義——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它抓住了老美嘮叨的個性、渴望表達和信息分享的特征,正如一個窗口,一個充斥了個人瑣碎的思索、片段化的情感的窗口。它的碎片化信息不斷地在回答著“What are you doing?”以及”What’s happening?”的問題。[1]

  未來微博發展趨勢

1.微博營銷將有本地化、實用化的趨勢。

2.網店將大規模利用微博開展營銷。

3.將有完全基于微博生存的小型企業誕生。

4.大企業的微博營銷,今年仍將難有突破。

5.微博營銷中的互動,將呈多樣化趨勢。

6.微博可能成爲一些人的個人消費門戶,這對企業來說意義重大。[6] 

  微博代表

  Twitter

不用多說了,套用一句話:微博來了又走,只有Twitter是永恒的。微博類的鼻祖,可以不誇張的說,國內所有微博的都是山寨版的Twitter。唯一的問題是,它牆外面,雖然很多間接的方法,可以不用翻牆的更新和接受信息,但注冊必須要借助梯子。這也是限制很多剛知道微博的同學們使用這個最好的微博平臺的主要障礙。[1]​

  騰訊微博

騰訊微博限制字數爲140字,有“私信”功能,支持網頁、客戶端、手機平臺,支持對話和轉播,並具備圖片上傳和視頻分享等功能。支持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英語。在“轉播”設計上,轉發內容獨立限制在140字以內,采取的類似與twitter一樣的回複類型@,這與大多數國內微博相同,此外,騰訊微博更加鼓勵用戶自建話題,在用戶搜索上可直接對賬號進行查詢。微博和IM是兩種不同的平臺,在擁有了強大的QQ平臺下,騰訊方面並未打算把騰訊微博作爲戰略級産品推出,而更多的是爲了遏制對手,起到戰略防禦的作用。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似乎沒有跳出新浪博客文化的框框,而使用了“評論”,這樣顯得過于正式,貌似與輕松,隨意,活力的設計有點不符。推廣策略上,貌似也走著新浪博客的過去走過的路,以名人效應拉動,從人氣用戶推薦可見:名嘴黃健翔,明星李冰冰,容祖兒,soho中國的潘石屹。[1]​

  網易微博

網易微博是繼承了Twitter的簡約風格,無論是從色彩布局,還是整體設計上,都可以找到點Twitter的感覺。交互上,摒棄了新浪微博回複提醒的繁瑣功能,相比于新浪微博的評論內嵌,網易微博采用了@的形式進行用戶之間的友好交流。信息提醒方面,區別于新浪微博的右側小範圍提醒,采用twitter式的Ajax免刷新設計的橫條,大大擴大了可點擊範圍。 話題搜索快捷插入功能上,單個#比如“#話題”比新浪微博的“#話題#”更考慮到用戶插入話題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同時將#意見反饋 放到內容框下更顯眼的位置,可見網易微博把用戶的建議與意見放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1]​

  搜狐微博

搜狐微博是搜狐網旗下的一個功能,如果你已有搜狐通行證,可以登陸搜狐微博直接輸入賬號登陸。可以將每天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突發的感想,通過一句話或者圖片發布到互聯網中與朋友們分享。[1]​

  微博特點

微博客草根性更強,且廣泛分布在桌面、瀏覽器和移動終端等多個平臺上,有多種商業模式並存,或形成多個垂直細分領域的可能,但無論哪種商業模式,都離不開用戶體驗的特性和基本功能。

  微博圍觀改變中國

1、信息獲取具有很強的自主性、選擇性,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偏好,依據對方發布內容的類別與質量,來選擇是否“關注”某用戶,並可以對所有“關注”的用戶群進行分類;

2、微博宣傳的影響力具有很大彈性,與內容質量高度相關。其影響力基于用戶現有的被“關注”的數量。用戶發布信息的吸引力、新聞性越強,對該用戶感興趣、關注該用戶的人數也越多,影響力越大。此外,微博平臺本身的認證及推薦亦助于增加被“關注”的數量;

3、內容短小精悍。微博的內容限定爲140字左右,內容簡短,不需長篇大論,門檻較低;

4、信息共享便捷迅速。可以通過各種連接網絡的平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即時發布信息,其信息發布速度超過傳統紙媒及網絡媒體。 [1]​

便捷性

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將平民和莎士比亞拉到了同一水平線上,這一點導致

  各種微博網站

大量原創內容爆發性地被生産出來。李松博士認爲,微型博客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真正標志著個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博客的出現,已經將互聯網上的社會化媒體推進了一大步,公衆人物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網上形象。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妝後的表演,博文的創作需要考慮完整的邏輯,這樣大的工作量對于博客作者成爲很重的負擔。“沈默的大多數”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臺。 [1]​

  背對臉

與博客上面對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對臉的交流,就好比你在電腦前打遊戲,路過的人從你背後看著你怎麽玩,而你並不需要主動和背後的人交流。可以一點對多點,也可以點對點。當你follow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人時,兩三天就會上癮。移動終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體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戶體驗的粘性越來越強。 [1]​

  原創性

微博網站即時通訊功能非常強大,通過QQ和MSN直接書寫,在沒有網絡的地方,只要有手機也可即時更新自己的內容,哪怕你就在事發現場。

類例于一些大的突發事件或引起全球關注的大事,如果有微博客在場,利用各種手段在微博客上發表出來,其實時性、現場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過所有媒體。[1] 

  新聞發生

新聞發布會是發布信息的地方,而新聞發生地,是指新浪微博本身的變動就是值得報道的新聞。這充分證明了麥克盧漢的觀點——“媒介即信息”。 2009年11月21日,針對昆明市螺螄灣批發市場的群體性事件,在雲南省宣傳部副部長伍皓的主導下,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在新浪微博開設了國內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雲南”,並在第一時間對“螺螄灣”事件作出了簡要說明。已有 約165萬人關注了微博雲南。“微博雲南”開設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11月23日《人民日報》載文,將“微博雲南”稱爲國內第一家政府微博,並評論說,“現場直播”不一定只在電視上 才有,突發事件現場的每個人都可以是“記者”,應對突發事件要 “邊做邊說”,才有主動。 

  從個人的生活瑣事至體育運動盛事,再到全球性的災難事件,微博已經成爲全世界的網民們表達意願、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網站日前評選出2011年度Twitter微博上的十大熱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一年全球民衆的關注焦點。這一排名的根據是事件發生當天,每秒鍾網友發布的相關微博的數量。

十大熱門事件排名:1、碧昂絲在2011MTV音樂錄影帶頒獎典禮上宣布懷孕。 2、女足世界杯。 3、2011年美洲杯,巴西慘敗。 4、2011年1月1日,日本人慶新年。 5、2011年黑人娛樂大獎頒獎禮(BET Awards)。 6、歐洲冠軍聯賽決賽(UEFA Champions League Final)。 7、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嘯。 8、2011年NBA總決賽最後一場比賽。 9、2011年8月23日,美國東部地區發生百年來最強地震。 10、本拉登被擊斃。

  排名第一的事件是在8月28日的2011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頒獎典禮上,碧昂絲(Beyonce)宣布懷孕,並高調地露出微挺的小腹。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旗下網站的統計,8月28 日這一天,每秒鍾有8868條微博在談論碧昂絲懷孕。提起2011年的重大事件,很多人可能都會脫口而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被擊斃。出人意料的是,雖然拉登之死確實上榜Twitter年度十大熱門事件,卻只排在第十位,在5月1日這一天,Twitter用戶每秒種發布了5106條關于拉登之死的微博。拉登之死上榜Twitter年度十大熱門事件,但僅排在第十位。[1]​

  微博效應

  微小說

微小說是因微博而誕生的一種小說體裁,在140字內進行小說創作。

  微遊戲是微博裏的遊戲

智能機器人是因雲計算、物聯網概念(例如百度、網址導航=)基礎上的一種新型雲技術。

微博效應 一言以譬之--江南style[4]​

  微博考勤

  定義

微博考勤,用發微博代替簽到,微博還要配上照片和地理定位信息,這是爲了監控員工在上下班時間是否存在遲到早退現象。微博會自動顯示發布的時間,根據這些要素可鑒別員工出勤狀況。[1]​

  漏洞

在街旁網上“簽到”並在微博發布的信息,根本不用驗證地理方位,只要用戶在街旁網上搜出各處名稱,並輕輕按下“簽到”按鈕即可[7]。

  微博考勤機

2012年12月,北京郵電大學研發的微博考勤機上線,系統能根據學生指紋簽到的情況自動發布微博,在網上公布哪位學生最早或最後進入實驗室,或者哪位同學遲到、曠課、早退的情況。來的早的會“在桌子上莊嚴的刻了一個‘早’字”,遲到的就會遭到微博點名曝光。考慮到學生隱私問題,“考勤機”已進行了調整,發微博時將同學們的實名改爲昵稱。該考勤機只對實驗室的學生進行考勤,並未在全校啓用的。這臺“考勤機”是將學生的學號與指紋對應起來。學生來到實驗室要指紋打卡,考勤機則會根據相應的打卡信息,自動生成微博在網上公布[8]。

  微博管理

在北京市2011年12月推出《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幹規定》,《規定》提出,“後臺實名,前臺自願”。微博用戶在注冊時必須使用真實身份信息,但用戶昵稱都是可自願選擇的。新浪、搜狐、網易等各大網站微博都將在2012年3月16日全部實行實名制,采取的都是前臺自願,後臺實名的方式。在7日召開的貫徹《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幹規定》座談會上,北京市網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16日將成爲北京微博老用戶真實身份信息注冊的時間節點,之後未進行實名認證的微博老用戶,將不能發言、轉發,只能瀏覽。

第一條 爲了規範微博客服務的發展管理,維護網絡傳播秩序,保障信息安全,保護互聯網信息服務單位和微博客用戶的合法權益,滿足公衆對互聯網信息的需求,促進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網站開展微博客服務及其微博客用戶,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 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原則,促進微博客的建設、運用,發揮微博客服務社會的積極作用。

第四條 網站開展微博客服務,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堅持誠信辦網、文明辦網,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第五條 本市制定微博客服務發展規劃,規定開展微博客服務網站的總量、結構和布局。

第六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網站開展微博客服務,應當在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或者履行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手續前,依法向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經審核同意。

第七條 開展微博客服務的網站,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下列規定:

(一)建立健全微博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二)根據微博客用戶數量和信息量,確定負責信息安全的機構,配備具有相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

(三)落實技術安全防控措施;

(四)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嚴禁泄露用戶信息;

(五)建立健全虛假信息揭露制度,及時公布真實信息;

(六)不得向未經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或者未履行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的網站提供信息接口;

(七)不得制造虛假的微博客用戶;

(八)對傳播有害信息的用戶予以制止、限制,發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爲,或者發現涉嫌犯罪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九)協助、配合有關部門開展管理工作。

第八條 開展微博客服務的網站,應當建立健全信息內容審核制度,對微博客信息內容的制作、複制、發布、傳播進行監管。

第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注冊微博客賬號,制作、複制、發布、傳播信息內容的,應當使用真實身份信息,不得以虛假、冒用的居民身份信息、企業注冊信息、組織機構代碼信息進行注冊。

網站開展微博客服務,應當保證前款規定的注冊用戶信息真實。

第十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違法利用微博客制作、複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煽動非法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聚衆擾亂社會秩序的;

(十)以非法民間組織名義活動的;

(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十一條 市人民政府新聞管理部門、市公安機關、市通信管理部門、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微博客發展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十二條 網絡媒體協會、網絡行業協會、通信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應當建立健全微博客行業自律制度,指導網站建立健全微博客服務規範,並對網站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第十三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爲,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向市人民政府新聞管理部門、市公安機關、市通信管理部門、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及時依法處理。

第十四條 對違反本規定的網站和微博客用戶,由市人民政府新聞管理部門、市公安機關、市通信管理部門、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 本規定公布前已開展微博客服務的網站,應當自本規定公布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規定向市互聯網信息內容主管部門申辦有關手續,並對現有用戶進行規範。

第十六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

  微博建設

國內可用于搭建微博站點的WEB程序有:ThinkSNS、Xweibo、easytalk、記事狗、Spacebuilder、Ucenter home 。

  微博大會

首屆中國微博大會于2011年5月27-2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大會以“微革命、微創新、 微時代”爲主題,期間舉辦了微博領袖高峰會、微博營銷論壇、微博達人沙龍、首期微博實務培訓班以及中國新媒體創新盛典等系列活動。

2012年12月10日,由騰訊微博、騰訊網發起的“2012 首屆全國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新媒體領域專家、全國各高校領導、黨宣團委負責人、新聞學院院長、優秀高校新聞哥代表以及高校微博運營人員等百余人彙聚一堂,共同圍繞“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發展與人才培養”的主題進行交流探討。論壇上還發布了《2012中國高校微博發展報告》,並進行了團中央學校部與騰訊微博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全國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近幾年,以微博爲代表的新媒體發展迅猛,微博在中國高校的教育教學、校園文化、思政工作、形象塑造等方面都産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據了解,截至2012年11月29日騰訊微博中高校微博認證賬號數量已達16166個。高校微博認證賬號數量不斷增加,運營模式也在加快創新,有部分高校還建立起了系統化關系的微博體系。爲了讓微博更好地服務高校師生,摸索總結出可供借鑒的發展模式,騰訊微博與騰訊網發起了本次論壇。[9]​

  微博用戶

2012年10月7日,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爲微博用戶世界第一大國,但與此同時微博空間的治理也成爲新課題,中國須探索有本土特色的微博治理之道。到2011年12月,中國微博用戶總數達到2.498億,成爲微博用戶世界第一大國,並且微博網站數量多,傳播功能增強。

互聯網監測研究平臺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2012年9月發布的《2012中國微博藍皮書》稱,經過5年的培育,19歲及以上的微博用戶占比達到了88.81%,微博用戶總量約爲3.27億,中國微博市場用戶規模已基本穩定和成熟。[10]​

  紀錄片

紀錄片《微博》共12集。

導 演:新浪微博

主 演:姚晨、李冰冰、薛蠻子、李開複

地 區:大陸

年 份:2012年[1]​

  劇集介紹

國內第一部以社交化網絡爲題材的紀錄片,邀請15位社會名人\行業專家、4家政府機構、4家知名企業、5位草根達人講述各自經驗與觀點,深入解讀微博公益、政務微博、社交關系、微博營銷、開放平臺等10個最熱命題,帶您一起揭開微博繁榮背後的深層原因,預測社會化網絡的未來趨勢。

  分集簡介

第1集[11]​

社會化網絡是如何誕生的?微博是否引領了中國的社會化浪潮?從國外的facebook、twitter到中國的微博,本集帶您回顧社會化網絡發展曆程,揭示微博對現代社會的根本價值。

主要嘉賓:姚晨李冰冰謝娜李開複

第2集

一個男生通過微博找到了地鐵裏擦肩而過的心儀女孩;原本神秘的協和醫院女醫生通過一個小小賬號@急診科女超人于鶯獲得了幾十萬粉絲追捧。微博如何擴大了普通人的社交矩陣?我們的生活又改變了多少?

主要嘉賓:于鶯王煜全

第3集

從微博打拐的一呼百應到免費午餐的快速成功,微博如何激發起鄧飛等社會精英的公益愛心?微博爲何能成爲喚起全社會愛心覺醒的平臺?本片從社會心理角度出發,揭曉公益背後的人性動因。

主要嘉賓:鄧飛薛蠻子陳士渠喻國明

第4集

郭美美事件讓封閉式的公益模式遭遇危機,透明公益成爲大勢所趨,王凱等公益人士如何利用微博開始透明模式的操作?微公益平臺爲公益模式帶來了哪些改變?本片爲您解析,透明公益的曆程與趨勢。

主要嘉賓:王凱楊揚王煜全

第5集

謠言與真相]謠言産生的社會心理是什麽?微博對謠言的影響有哪些?隨著平臺的進化,謠言在微博的傳播是否能夠被有效控制?本集從核輻射事件入手,揭示社會化網絡環境下如何減少謠言危害。

主要嘉賓:薛蠻子 喻國明 王煜全 徐來(果殼網主編)

第6集

成都發布如何率先成爲粉絲達300萬的政務微博?平安北京怎樣利用微博讓治安保衛做到隨時隨地問政銀川如何做到1小時回複民衆提問的承諾?三家政務機構分享政務微博的最新經驗,暢談未來方向。

第7集

IT白領王小塞如何通過微博找到合夥人實現開咖啡館的夢想?時尚美女司馬小才怎樣成爲同城會小紅人並通過微博找到新工作?攝影愛好者薛偉貞如何在微博把愛好發展爲事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微博達人,真實講述原生態的達人故事。

主要嘉賓:王小塞 司崢寰 薛偉貞

第8集

爆紅微博的浙大飲水機娘出自一群什麽樣的科技宅男?20多萬開發者和新型網站爲何紛紛紮根于微博開放平臺?微博開放平臺作爲時代的孵化場,正在如何催化著群體性的創新發明。

主要嘉賓:陳龍彪(浙江大學博士)許士彥(EicoDesignCEO)馬念慈(美麗說時尚運營總監)

第9集

微博帶給傳統媒體巨大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湖南衛視熱播劇《步步驚心》、小成本電影《失戀三十三天》的負責人爲您分享,傳統影視節目有效利用微博的成功經驗。

主要嘉賓:何小庭(湖南衛視總編室主任)劉原(江蘇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張文伯(失戀33天宣傳負責人)

第10集

手機除了發微博,還有哪些好玩又實用的應用讓大衆樂此不疲?LBS爲何能夠引領起移動互聯網的一股熱流?專用微博手機是否已經成爲新的趨勢?本片從多角度出發,爲您解讀正在崛起的移動微博大格局。

主要嘉賓:林祖榮(HTC副總裁)王高飛(新浪副總裁)蘇博(costacoffee市場部經理)

第11集

大品牌杜蕾斯如何讓企業微博成爲網絡熱門話題?創業企業快書包如何利用微博平臺快速獲得消費者\員工\投資方等關系資産?微博將如何形成一個開放共贏的商業生態?本集爲您揭示社會化網絡下的各種商業機遇!

主要嘉賓:本·威爾遜(麗潔時集團市場總監)、徐智明(快書包董事長)

第12集

一個宅男如何通過微博獲得心儀女生的青睞?微博紅人馬伯庸是如何理解微博創作的?主持人柴靜和老公怎樣通過微博成爲一對幸福佳侶?微博養成計劃告訴你,成爲微博控的幸福有多種?且看微博養成計劃!

  參考資料

1.  騰訊公司推出國內首個英文版微博  .www.hackpx.cn .2012-11-11

2.  微博比推特更適合作“引流”  .微博 [引用日期2012-12-12] .

3.  2012年 微博上什麽、誰最紅?  .4399it [引用日期2012-12-20] .

4.  中國成爲微博用戶世界第一大國  .中國網 2012-10-08 

5.  微言論教 浙江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  .騰訊網 2012-12-7

6. 未來微博的發展趨勢   .ASK123學習培訓網 .2013-01-8

7.  微博考勤作弊也容易  .門禁方案網 [引用日期2012-12-19] .

8. 北郵CAD中心微博考勤機取消實名制 2012-12-19

9. 2012全國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騰訊教育  2012-12-20

10.2012中國微博藍皮書:用戶量達3.27億 騰訊新聞 2012-11-12

11.  新浪視頻  .新浪網 [引用日期2012-010-11] .

12.  微博-炫木  .百度音樂 [引用日期2012-010-5] .

  擴展閱讀:

1西方名流紛紛折服于中國微博:http://blog.uudc.cn/6670.html

2新浪微博粉絲: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1155127

3騰訊微博官方網站:http://t.qq.com

4新浪微博官方網站:http://weibo.com

5網易微博官方網站:http://t.163.com

6Twitter官方網站:http://twitter.com

7新浪微博ipad版:http://www.guo7.com/app/item/197015601

8微博營銷的注意事項:http://www.weihu163.com/news/news_cn_154.html


另參本館:

提升網路訊息  網路解憂丸 電玩與暴力 公告:電腦故障 網軍與美人計 電腦病毒成人了 《誰在操縱我們》 《明窺狂國家》 全民監看  四種深喉嚨 政治竊聽  誰敢監聽馬 色情入侵網站 《網路裡的小孩》 《童年的消逝》 《兒童與電視》 虛擬性愛  自拍無罪 上傳有理 搜尋成癮 人肉搜索 啥是部落族 部落格大賽 誰是宅族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電子書》 《出版大崩潰》《知識經濟》的無价 《數位海盜的正義》《著作權保護了誰》 部落格賺錢術 《商業裸體革命》 《網路淘金》 宅經濟《誰沒部落格》《誰在上網》《圈套/搜密/駭客》《電腦客》 媒體也重北輕南 誰伸手入媒體 自作孽的中時 猜誰猜的準 中國時報又變「給我報報」了? 聯合報變經濟日報 聯經的農改內戰 自由造假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馬上轉型 馬上轉頭  壹淫媒 媒體殺人 公視怎麼了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邪者叫獸名嘴  局長?名嘴? 《地下電台》  四種深喉嚨 院士之怒 吃飯配電視 N死死活起來了 N死死能幹啥 NCC新生 《脫口亂秀》 投票行為如流水 隱性選民 民調魔數 《電視新聞》 這樣的《思考電視》 《理解媒介》《誰在操縱我們》 《美國電視的源流與演變》 《中國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 《電子殖民主義》 《電視紀錄片創作》 《政治傳播學》 《政治廣告與選舉》 《解構廣電媒體》 《地下電台》 《MTV的意義空間》《質疑資訊社會》《大媒體潮》《多媒體革命》《媒體現形》

台長: 阿楨
人氣(1,303) | 回應(2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誰在上網》
此分類上一篇:《媒體現形》

D’Artagnan
臉書當紅,該問誰沒臉書??....呵
2013-01-21 17:49:03
版主回應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天下雜誌出版 2011)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
作者:大衛.柯克派崔克 David Kirkpatrick
  [讀書心得] Facebook 臉書效應 從0到7億的串連
  關於「facebook 臉書效應」這本書,對於我,他是一本故事書,沒有太多艱深的文字,雖然說整本書有三百多頁,但閱讀起來其實相當的「輕快」,有時候甚至會意猶未盡睡前不小心多念了數十分鐘,所以很快的就念完了它。
  在看過「社群網戰」電影之後再看它,前面一半的內容,可以幫你補充更多電影中所沒注意到的細節,讓你更了解整個臉書網站創立時的核心概念,以及每個新功能、新活動所建立的原因,透過這些沒注意到的細節,其實就像在看一部現正熱映中,而且還看不到結局網路創業的故事。
  每個企業之所以壯大都會有一些核心理念、核心價值,而facebook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以人為出發點」,因為追求更遠大的目標,所以放棄眼前隨手可得的利益,雖然看似損失許多立即性的收入,但對於企業長久的經營,卻有相當正面的效果。雖然往遠處看,不要近視短利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真的執行下去,就會發現,真的很困難,尤其在企業面對不接受某些收入時,就支撐不下去的當下,對於理想的堅持,就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
  對於廣告的置入,祖克柏覺得:「賣廣告可以增加收入,並不是那麼重要,讓使用者繼續滿意開心,才是更重要的事。」p055,也在執行關於廣告的投資時,堅持一個原則:「任何會干擾到網站流暢度的點子,無論能帶來多大的廣告收入,全部否決。」這就是他對於理想,對於「核心價值」的堅持。
  在看這本書時,其實整本書我所做的書摘大部分都在後半部,現在想想,倒也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前半部的內容,也不是因為與電影重複,而是後半部所談論到的思考過程,是我喜歡的,像是每個功能建立前所思考的緣由,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的方法,都是一些我覺得值得學習的過程。至於,我做了什麼樣的網摘,就請看底下的書摘囉。
  整本書我覺得,如果你對於網路行銷、網路創業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書,從中也真的可以得到許多思考的方法及觀念,總而言之,我還算推薦這本書。
  關於「facebook 臉書效應」的書摘
對祖克柏而言,賣廣告以增加收入,並不是那麼重要,讓使用者繼續滿意使用,才是更重要的事。p055
任何會干擾網站使用流暢度的點子,無論能帶來多大的廣告收入,全遭祖克柏否決。p140
人們急於得知發生了什麼他們還不知道的事,但不停的點選與查詢的過程實在很花時間,因此,臉書推出一個構想:設立一個網頁,不僅顯示朋友最新上傳的照片,也顯示朋友檔案中最新的異動。於是他們開始思考「該如何讓人取得他們最關切的資訊?讓螢幕顯示所有最新資訊,因此提出『動態消息』功能的構想。」p176
祖克柏說,他希望外界的應用軟體能迫使臉書把自家開發的應用軟體做得夠好,且能成功的跟外界應用軟體競爭。p214
以廣告界的行話來說,Google關鍵字廣告搜尋「能夠滿足需求的廣告」。p242
臉書可以提出詳盡的統計解析,說明點選此廣告的用戶特徵。「例如,我可以告訴一個廣告客戶,雖然你以為你的顧客群是18到24歲女性,但實際上是19至38歲的男性,而且他們喜歡足球,若你想接觸這些傢伙,他們最喜愛的是某某節目及某某電影,你可以根據我們提供的資料來設計整套媒體行銷方案內容…」p250
打造最好最簡單的產品,讓人們盡可能輕鬆容易地分享資訊。p260
當你在打造一個組織時,這就是你希望達到的境界,不是嗎?你希望你根本不必說什麼,人們就會自動自發的創造吻合公司價值觀的東西。p261
臉書讓你的朋友為你建構一個個人化的新聞入口,就像是各大入口網站,但相較於入口網站的連結,當我看到朋友張貼了他專長或熱中領域的連結時,我更可能點選這個連結。而且,本諸禮物經濟的回饋精神,我也經常張貼我認為值得關注、實用或有趣的連結。這也就是人的網路。p279
臉書是一項工具,帶給人們分享資訊的力量,我們正導引這項趨勢,因此,我們也必須靠分享資訊而活。p283
技術不是最困難的部份,網站的管理愈來愈是群眾心理課題了。p287
目前臉書對人際關係只提供二元選擇:朋友或非朋友。未來臉書為了反映人際關係的微妙差異,可能將區分三項要素一一認識對方、容許對方看到你的資訊、訂閱對方的資訊。p295
臉書效應:社交網站變成最大的全球資料庫。p299
http://mrmo.cc/mouson/1751/
2013-01-22 10:52:43
阿楨
電視仍是新聞第一來源 沒被平板取代【經濟日報2013.04.16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並未取代電視,成為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反而與電視產生互補效果,而最熱衷於追蹤新聞者則是25到34歲的專業人士。
BBC結合旗下資源與InSites諮詢公司合作調查發現,整體來說,消費者每天會用不同的裝置閱聽新聞。調查的參與者為高收入者,在電視、平板、智慧手機、桌機、筆電當中至少擁有三種裝置。
研究發現,平板用戶看的電視新聞量更多,而非更少,43%的用戶說比五年前看更多電視,8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邊用平板邊看電視。
25至34歲間的年輕專業人士,是最熱衷新聞者,而電視仍是取得消息的第一來源。但第二螢幕的新聞閱覽越來越普遍,用戶常將裝置串流使用。
電視仍占去用戶大多數時間,占42%的新聞使用時間,相較之下桌機為29%、智慧手機為18%、平板為10%。
受訪者對所有螢幕的廣告皆有所反應,七位用戶中有一位表示,過去四周對行動裝置上的廣告有所回應,而電視及桌機的比率分別為五分之一與四分之一。
另外,智慧手機及桌機是上班日最受歡迎的裝置,使用高峰在下午1點,電視用量則從5點以後急遽上揚,然後在晚上7點達到高峰,電視的使用量超出其他裝置達50%。遇到突發重大新聞,電視是主要訊息來源,42%會優先收看電視,66%的人會上網繼續探究新聞。
BBC環球新聞執行長伊根(Jim Egan)說,大家常以為行動裝置會對電視收視造成影響,其實這些裝置一起合作,拉抬了整體使用率,而不是互相殘殺。
廣告或許會以不同型態出現,但觀眾早已預期到,在行動裝置上看到的廣告,大概會與在電視和網路上一樣多。
用戶把全國及國際新聞視為最重要的新聞,比率分別達84%與82%,接下來則是地方新聞(79%),財經新聞則是61%,體育和娛樂新聞各為56%和43%。
2013-04-16 11:50:26
阿楨
上課玩手機 學生彷彿路人甲【聯合報/李允中/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2013.07.06

報載,日前觀光教父嚴長壽先生到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演講,整場用英文開講,發現台下學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機。嚴董忍不住對學生說了重話:「若年輕人只會躲在舒適圈裡頭,不改變學習方式,工作就等著被外國人搶走。」
這樣的場景也似乎讓人聯想到,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到世新大學演講,蘇主席頻頻打斷陸生發言,要幫台灣學生保留提問權。「電火球」還刺激台生說,台灣已經比人家小了,舉手還比人家慢,要怎麼在世界上立足?
筆者認為嚴董所言「舒適的環境」,目前也出現了「無感與M型化」的學習現象。所謂「無感」是指大學生普遍在學習上的動機與效能感不足(不知為誰而上,為何而上);「M型化」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也與家庭的社經地位背景有關。
出身於較佳的社經地位背景,在學習類似通識課程,表現出來的學習意願往往較強,當然也較具備較為足夠的英語文能力與授課老師溝通討論報告。
相反的,若與學生大談政府為何推動證所稅,與對岸簽訂ECFA與後續的「服貿協議」時,會發現除了英語溝通障礙以外,許多出身社經地位較弱勢與偏遠的同學會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啊?」一位同學便曾說,他家在鄉下,家裡一張股票也沒買過,飛機也沒坐過,因此「我阿知」(台語)現在的中國大陸進步發展成什麼樣子?
至於上課玩手機打瞌睡之類的現象,有同學跟筆者說,現在連開同學會見面時,都還是忙著用Line與App,所以老師就不要太大驚小怪了!
因此筆者想提供嚴董事長與蘇主席等優秀長輩另外的觀點:年輕人不是否定您們的寶貴經驗與不願意跟您們對談,聽演講時睡覺與玩手機,可能更說明了埋藏在內心深層的自卑,與這一代年輕人與不願意面對大環境困難的無奈。也許,「跟長輩作更多的對談,會發現自己距離成功更遙遠!」所以還是玩手機,睡覺吧!
  回應
  覺得不能怪誰,一切要怪就怪賈伯斯,把地球幾十億的人全變成低頭族、成天滑動螢幕、觸控App,久之,因為每天的程式就擺在哪裡,位置固定,不加思索,人怎麼不變笨,要怪就怪賈伯斯
  在17年愛台灣的本土化政府調教下,台灣人都成為沒是非 + 低能兒 + 寡廉鮮恥 + 饑荒症候群

詳參【圖博館】:提升網路訊息 《誰在上網》 網路解憂丸 《網路裡的小孩》 搜尋成癮 《誰沒部落格》 誰是宅族 《N世代》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2013-07-06 11:40:04
阿楨
上課玩手機 學生彷彿路人甲【聯合報/李允中/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2013.07.06

報載,日前觀光教父嚴長壽先生到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演講,整場用英文開講,發現台下學生不是打瞌睡,就是玩手機。嚴董忍不住對學生說了重話:「若年輕人只會躲在舒適圈裡頭,不改變學習方式,工作就等著被外國人搶走。」
這樣的場景也似乎讓人聯想到,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到世新大學演講,蘇主席頻頻打斷陸生發言,要幫台灣學生保留提問權。「電火球」還刺激台生說,台灣已經比人家小了,舉手還比人家慢,要怎麼在世界上立足?
筆者認為嚴董所言「舒適的環境」,目前也出現了「無感與M型化」的學習現象。所謂「無感」是指大學生普遍在學習上的動機與效能感不足(不知為誰而上,為何而上);「M型化」是指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弱,也與家庭的社經地位背景有關。
出身於較佳的社經地位背景,在學習類似通識課程,表現出來的學習意願往往較強,當然也較具備較為足夠的英語文能力與授課老師溝通討論報告。
相反的,若與學生大談政府為何推動證所稅,與對岸簽訂ECFA與後續的「服貿協議」時,會發現除了英語溝通障礙以外,許多出身社經地位較弱勢與偏遠的同學會說:「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啊?」一位同學便曾說,他家在鄉下,家裡一張股票也沒買過,飛機也沒坐過,因此「我阿知」(台語)現在的中國大陸進步發展成什麼樣子?
至於上課玩手機打瞌睡之類的現象,有同學跟筆者說,現在連開同學會見面時,都還是忙著用Line與App,所以老師就不要太大驚小怪了!
因此筆者想提供嚴董事長與蘇主席等優秀長輩另外的觀點:年輕人不是否定您們的寶貴經驗與不願意跟您們對談,聽演講時睡覺與玩手機,可能更說明了埋藏在內心深層的自卑,與這一代年輕人與不願意面對大環境困難的無奈。也許,「跟長輩作更多的對談,會發現自己距離成功更遙遠!」所以還是玩手機,睡覺吧!
  回應
  覺得不能怪誰,一切要怪就怪賈伯斯,把地球幾十億的人全變成低頭族、成天滑動螢幕、觸控App,久之,因為每天的程式就擺在哪裡,位置固定,不加思索,人怎麼不變笨,要怪就怪賈伯斯
  在17年愛台灣的本土化政府調教下,台灣人都成為沒是非 + 低能兒 + 寡廉鮮恥 + 饑荒症候群

詳參【圖博館】:提升網路訊息 《誰在上網》 網路解憂丸 《網路裡的小孩》 搜尋成癮 《誰沒部落格》 誰是宅族 《N世代》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2013-07-06 11:40:35
阿楨
蘋果元老批:找賈斯伯取暖,不如選冰塊【聯合報2013.08.12

蘋果公司共同創辦人賈伯斯的兩部傳記電影之一「賈伯斯(Jobs)」定十六日於美國上映。賈伯斯個性難搞眾所周知,和他一起創辦蘋果的韋恩期待電影能將賈伯斯個性的黑暗面忠實呈現。
韋恩因賈伯斯難搞,和他合作不滿兩周,即決定以八百美元(約台幣二萬四千元)的賤價出讓自己百分之十持股。換作今日,他會是身價三百五十億美元(約台幣一兆零五百億元)的大富豪。電影中,韋恩的角色僅輕描淡寫帶過。
「賈伯斯」片中的賈伯斯由艾希頓庫奇飾演,導演是約書亞史登,今年稍早於日舞影展試映,影評反應冷淡。另一部預算較高的賈伯斯電影,是由索尼籌拍,蘋果另一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贊助。
現年七十九歲、當年四十二歲的韋恩,與廿一歲的賈伯斯和廿五歲的沃茲尼克共同創辦蘋果電腦公司,提供兩個年輕發明家他們欠缺的老鳥經驗。
韋恩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賈伯斯「看似傑出的演說家,卻是不善社交的控制狂」、「想以冰塊或賈斯伯取暖,你會寧可選擇冰塊」、「他想達到的目的,你不會想從中阻攔,否則只會在額頭留下腳印」。
2013-08-12 13:15:49
阿楨
為何說憤青歷史懂得少

《南華早報》日前稱“中國遊客向兒童丟擲糖果令朝鮮反感”,雖很快被明眼人指為軟文炒作,但還是引起不少人的又一輪共鳴。如果你不是外賓,你應該清楚,很多國人,對國民素質,對這片土地怨聲載道……我們要這麼討厭自己嗎?
  先轉一篇Robert Reich教授的痛快演講,他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68畢業生致2013畢業生:下定決心,去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
諸君即將畢業,你們中的許多人立志為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而奮鬥。有些人加入公共服務事業,有的人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一員,有些人則在自己所處的社區做志願服務。
  你們中也有許多人,對於政治抱著悲觀憤世的想法,認為這個體制的腐敗已經無藥可救。你們甚至懷疑,真正的社會進步到底有沒有可能發生?
   “但是你畢業的年代不一樣啊,”你們說,“60年代可是社會大發展的好時代。”
   “看來你們並不瞭解歷史”
當我在1968年畢業時,正值越南戰爭時期。那時候已經有五十多萬士兵在越南駐紮。那時我還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選去參軍。一個曾在畢業典禮上做代表發言的同學告訴我,他要離開美國去加拿大,還希望我們跟他一塊兒去。
  那之前的兩個月,馬丁•路德•金被暗殺。美國城市陷入火海。甘迺迪總統剛剛倒在槍口之下。
  美國陷在偏執的泥沼中徘徊不前。
我依然記得,我的一位同學就因為跟黑人女孩約會,被人在電影院裡吐唾沫。而此前一年,最高法院就已經推翻了禁止種族間通婚的法令。
  我畢業的班上總共有800名學生,其中只有6名黑人和4名拉丁裔青年。
  我依然記得,我的一位同學的女朋友幾乎死在街邊小診所的墮胎手術中,那個時候你幾乎不可能找到安全的墮胎管道。
  我依然記得,一位聰明的法學院女生在畢業時淚流滿面,就因為她是個女人,沒有哪個法律公司願意雇傭她。
  我依然記得,一位同學曾痛苦地告訴我,他是一個同性戀,他害怕被人發現後會毀了自己的職業前程。
  那個時候,環境保護運動還沒有萌芽。因為工業廢水和污水,美國有三分之二的水路是不安全的,人們不敢飲用或者釣魚。
  我依然記得,河水污染得甚至可以著火。當年庫亞哈嘎河起火時,《時代》雜誌描述說:這條河“與其說是在流淌,不如說是緩緩滲透”,人掉進裡面“不是淹死而是腐爛”。
2013-08-18 10:37:24
版主回應
  那個時候,全民醫療保障簡直是白日做夢。
  一切看起來都沒有希望。我原本以為,美國的未來會像地獄一樣。
然而,變革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這個國家變了,儘管變革得來不易,儘管每一次的進步,都會遭遇堅實的阻礙。但是我們的腳步也因此更加堅定,因為我們已經下定了決心,去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
  在我畢業的時候,我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能看見女人贏得如此之多的自由,包括合法墮胎的權利;也不敢想像女人能成為一家大型企業的CEO,成為國務卿,甚至總統候選人;在大學裡,女生的數量竟會超過男生。
  我不敢想像,未來會有11個州承認同性戀婚姻,美國的大多數人會支持同性戀者結婚的權利。
  也不敢想像,這個國家會有一個數量龐大而且在不斷增長的黑人中產階級群體。
  不敢想像,一個跨種族婚姻家庭的孩子,一個黑人,會成為美國的總統。
  不敢想像,大學的招生比例中,拉丁裔學生的數量會超過白人學生。
  不敢想像,未來超過80%的美國人會擁有醫療保險,而且其中大多數人是通過政府獲得的。
  不敢想像,庫亞哈嘎河——那條經常著火的河,現在能為44種不同種類的魚兒提供生存環境,超過一半的河流、70%的海灣及河口會成為游泳和釣魚的安全場所。
  乾淨的空氣使得20萬嬰兒免于早夭,70萬人免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折磨。遭受鉛污染的孩子的比例從88%降到4%。
  那時我不敢想像,我們的國家能發生這麼多積極的變化。
然而變化確實發生了,而且進步才剛剛開始。逐漸擴大的不平等,萎縮的中產階級,還有全球變暖,以及金錢對民主的腐蝕——這些都是現在的我們需要面對並處理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上取得進步——也防止我們的國家發生倒退——仍然需要當年變革者們的毅力、智慧和耐心。只要你願意參與改變,社會進步終會實現。
  然後想談談抱怨。
這說的抱怨,不是抱怨自己不高不帥,減肥失敗;也不是抱怨同事\親屬\戀愛關係不睦,坐公交地鐵老擠不上去。
  我說的,是聽到有人抱怨出身百姓,抱怨工資低,抱怨這片土地,有疾病、貧窮、犯罪、腐敗、地溝油、毒奶粉、霧霾、水災……歸根結底,抱怨體制。
  人人都喊痛。但這點“痛”,20年後你回頭看,最多叫“癢”。
  盛滿戾氣的你一定不信。好,看一段報紙評論——
“北京最近提供兩萬多平方米的住房,每平米1600~1900元。若買兩居室,少說也要6萬元。一名大學生從參加工作起就日日節衣縮食,每月存款50元已是極限,100年才能買上兩居室。”
  這腔調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沒錯,每年都有無數文章以這個邏輯來反駁高房價……該段話摘自《人民日報》1989年2月20日第2版。
  懂了嗎?我們一直在針對房價的嗆聲中成長!都成長了20多年了,成長得好好的。
  臺灣證券投資人卓陽說:“20年前的臺灣,年輕人也抗拒高房價,因為他們算一算好像永遠買不起。”結果呢,“當年帶動全台無殼蝸牛大遊行的發起人,到最後依然選擇積極奮起去追房價,開了連鎖店賣鍋貼,上海現在還有他的分店。”
  中國這幾十年,正像一個翻轉不已的大齒輪,其抖動之劇、之巨,秦漢不能比,唐宋不能比,古代任意統一王朝皆不能比。而我們只因身處其中,感覺不到。
  我們能感覺到的,是比較。把“不高不帥不白不美,同事\親屬\戀愛關係不睦,坐公交地鐵老擠不上去”視為煩惱。你想過沒,這些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過去失戀失得驚天動地,現在它算啥?
  “文革”之後那會兒,女孩子嫁人常常要考慮對方是幾級工資,如果有39塊錢的就不嫁36塊錢的,雖說每個月只差三塊錢,可那也是錢阿。現在的我們能想像嗎?
  八十年代初,女孩子都想嫁給計程車司機,因為當年的計程車司機都是高收入人士,出入還都有車子,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現在的我們能想像嗎?
  老家有一老哥,現在的狀況可以說很苦,吃最低生活保障,可誰曾想到,此人當年是造反派的頭子,竟在人民廣場面對十萬人演講,指點江山,想鬥誰就鬥誰。而今淪落到這個地步,現在的我們能想像嗎?(端宏斌)
  ……
說到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得意不必太滿足,失意不必太稀噓。絕望厭倦來得尚早。
  這小時代,所有抱怨,掰開揉碎打散溶解後,冷眼觀其核,都不新奇。抱怨民族與社會,尤其沒有意思。我甚至懷疑,我們抱怨只是因為自己懶——懶於早起,懶於變化,懶於說反對,也懶於“不計後果”的努力。倫敦紐約東京臺北香港的年輕人,全都有抱怨,但沒忘努力。
http://news.sina.com.cn/z/chinese/
2013-08-18 10:38:08
阿楨
台灣部落格始祖 由盛轉衰啟示錄 2013/08/30商業周刊 顏瓊玉

  正妹不管用,相簿也不夠看,台灣部落格「始祖」無名小站似乎正走上衰敗之路。
  今年第二季剛過完,圖文部落客「彎彎」慎重考慮「搬家」了。2004年10月,她在無名小站以獨特的插畫風格描繪出一般上班族的心聲,9年來累積出2.6億人氣。你可以說,捧紅她的背後功臣,就是無名小站。
  彎彎的經紀人貝兒向本刊證實,他們6月中開始討論搬遷,不僅內容,連同人氣和所有留言都要一併搬走。彎彎選擇在另一個部落格平台「痞客邦」(Pixnet)落腳,新站已經在8月16日正式開站。
  據了解,無名小站另兩位超高人氣的部落客,知名作家「貴婦奈奈」和專寫時尚穿搭的「花猴」,也正在忙著搬家。
  原本第二大的痞客邦,這段時間總共接收來自對手至少7萬8千名用戶,會員數衝上4百萬,讓它在今年7月成為台灣第五大網站,「部落格平台一哥」換它當,可見這股搬家潮有多麼洶湧。
  極盛時期的無名,網路流量還一度威脅到入口網站Yahoo!奇摩,促使Yahoo!奇摩乾脆在2006年出手新台幣7億元將它買下,讓它在台灣網路發展史上寫下一頁。但,是什麼原因,讓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扯!小編走光
  無名團隊,傳只剩兼職員工
  扭轉無名小站命運的轉折點就發生在去年7月,Yahoo!奇摩新任執行長梅麗莎.梅爾上台,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盤點雅虎在各區域市場的產品線,但無名小站卻沒有受到她關愛的眼神。
  一位看無名小站長大的資深部落客說,他在無名小站團隊內的朋友一個個離職,或改做其他產品。「人幾乎走光了,沒有小編了。」現在無名沒有專職員工,只剩兼職的員工在維持基本運作,譬如挑正妹照片上首頁。
  空!大咖跑光
  連彎彎要走,都沒人慰留
  顛峰時期,無名小站的會員高達6、7百萬人,網站流量是全台前三大,它也孕育出彎彎、貴婦奈奈、女王等第一代知名部落客,如今他們都已經成為作家與名人。
  部落客可說是無名小站這類內容網站最重要的資產,如今,人沒了,人氣當然不再,「當彎彎這樣的大咖要跑都沒有人出面慰留,你可以說,無名已經名存實亡了。」一位曾任無名小站主管的網路圈人士表示。
  一位簽了保密協議的前主管透露,從無名賣給雅虎後,隨著其他服務的推出,原本無名的人力漸漸被調離,或許可以歸結,雅虎擅長的是經營媒體,對社群的價值還不理解。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74080
2013-08-30 11:12:37
版主回應
本土網路的潰敗2013-9-5 旺報短評

 YAHOO奇摩將在12月26日中止無名小站、部落格的服務,令許多網友感到惋惜,但對這樣的結果也不意外。
 「無名小站」曾將台灣的網路社群文化推向高峰,但在2006年底被YAHOO奇摩收購後,面臨臉書強勢崛起的挑戰,終於走向衰敗沒落命運。YAHOO公司5月以11億美金買下微型網誌Tumblr,功能重疊的「YAHOO奇摩部落格」被犧牲。
 YAHOO在併購台灣奇摩公司後,先後關掉了「奇摩筆記」(部落格先軀)、「奇摩聊天」、「奇摩家族」(社交社群),等於奇摩站(Kimo)時代的社群功能相繼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國外興起的社群。
 YAHOO奇摩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是台灣「在地」的入口網站,這幾年不斷關閉台灣人熟悉的社群功能,只剩下拍賣購物等仍然興盛。不僅YAHOO犧牲本土性服務功能,PChome亦然,在全球網路業併購整合過程中,為何台灣創設的網站服務卻屢屢被犧牲,入口網站已經快看不見台灣自創的網站服務了。
 相反,大陸的門戶網站卻是蓬勃發展,除了最普遍的綜合性入口網站之外,還有專業性、地區性的網站,種類多元、資訊量大,擁有許多本土自創的服務,如新浪網發展出的新浪微博,同樣是社交社群,但新浪能善加整合行銷,且不斷創新功能,反而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可以預見的是大陸未來將有可能出現更令人驚豔的新網站。台灣常說大陸資訊受限制,但為何大陸能不斷豐富資訊平台,台灣卻是落得沒落收場的命運?
 本土自創「無名小站」、「噗浪」曾紅極一時,卻相繼沒落,其實台灣網站服務創意能跟得上時代潮流,缺的是整合與經營能力。

越南人上網 不能聊新聞【聯合報2013.9.3

越南已自九月起實施新的網路管制法律,依照新規定,越南民眾上網只能分享私人訊息,不能分享新聞文章。外國網路公司也要把伺服器設在越南境內。
網路公司、人權團體和美國政府都批評這項新規定。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越南是一黨專政共產國家,國家對媒體管控甚嚴。今年已有數十位部落客在內的異議分子因反政府行為被判有罪。
新規定中,推特、臉書只能當成「提供、交換個人訊息」之用。此外,不可在網路發表「反對」越南政府、「有害國家安全」的資料。
美國駐河內大使館上月表達「深刻關切此一法案」,指越南此舉是「失去網路基本自由」。「亞洲網路聯盟」曾代表客戶遊說各國政府,這個組織還表示,越南扼殺創新,並讓想在越南做生意的人敬而遠之。
  回應(楨:之前還以越之民主諷中!)
我們言必稱民主、自由:
「越南民眾上網只能分享私人訊息,不能分享新聞文章」…或將由此可嘲越南的不民主、不自由;
史諾登稱:美國國安局可任意監控私人訊息,不必告知人民…似而亦得藉諷美國另類的不民主、不自由!

言論意識抬頭 陸領導倡敢於亮劍2013-9-3 旺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8月20日在大陸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極端重要工作,他甚至以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來形容當前局勢,要求全國宣傳思想工作人員敢於亮劍。此番言論已在大陸各省市宣傳機關掀起學習熱潮。
 人民日報2日評論文章指出,對於黨員幹部來說,對那些惡意攻擊、造謠生事的錯誤言論,領導幹部有責任以鮮明的態度主動發聲,幫助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幹部要帶頭和不良言論作鬥爭,敢於亮劍,敢於擔當。
 文中說,為什麼湖南臨武「瓜農死亡案」、海南三亞「宰客門」事件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原因就是相關領導該表態的不及時表態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反應不迅速,態度欠誠懇。
 電視劇《亮劍》中,主角李雲龍曾以狹路相逢勇者勝來解釋「亮劍精神」。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幹部是畏手畏腳、左右搖擺,還是敢抓敢管、積極作為,這是檢驗領導幹部是否具備擔當精神的重要依據。
 習近平強調,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鬥爭,就要不怕鬼、不信邪,就要敢抓敢管、敢於亮劍。面對西方動輒對中國政治體制、經濟形勢、社會問題、文化傳統等方面的惡意攻擊抹黑,不能客氣,要力爭有理說得出、說了傳得開,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反腐新招 中紀委網站受理舉報 2013-9-3旺報

 為落實反腐敗政策,中共官方頻頻出招。9月2日,中共中紀委與大陸監察部主辦的綜合性政務網站正式開通,大陸民眾可透過這個網站舉發官員或提出對反腐的各項意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以及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趙洪祝等人到場調研。
 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大陸貪官是經由記者實名舉報,甚至透過情婦、小祕舉發,才引起中央紀檢單位注意,進而立案調查。但這些管道終究是體制外的力量,如今中紀委和監察部開通政務網站,頗有建立制度性反腐機制的意味。
2013-09-05 11:20:26
阿楨
facebook最方便的優點 就是最危險的地方2013-11-20日

現代人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facebook,許多人利用它來記錄生活,甚至先前有調查顯示,30%的美國facebook使用者,利用facebook來接收新聞訊息,這就表示,大家的生活中,facebook所佔的成分實在太高太高了。
這在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姊姊「Randi Zuckerberg」的眼裡,認為是非常不妥的。
她認為,利用社群網路來談論你的生活和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將造成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每個人到底能不能記住自己的生活呢?社群網路對群眾而言,最好和最不好的地方,其實是來自同一件事情的,例如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有了facebook,讓大家越來越難以錯過重要的新聞和其他人的近況更新,而且讓她的新書宣傳的方法可以更多元、和家人的聯繫也變得更緊密,這都是多虧了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我們的生活總是和電子郵件、訊息等等脫離不了關係,這將會影響到你的創意能力,並且帶給你巨大的壓力。
這裡所提到的缺點部分,已經成為了目前大眾所討論的問題,但其實這也是Randi Zuckerberg新書要探討的問題。在外人眼中,她的姓氏所提出來的論點,很有可能將她定義成一個奇怪的人,但她一點也不在意。
Randi Zuckerberg表示,大多數的人會驚訝地知道現今很多勵志的科技領導者非常擅長知道什麼時候unplug。否則他們將永遠無法想像到那些改變世界的創新方法,同時她也出版了一本叫做dot的童書,希望能夠鼓勵小孩到多走到戶外。
而她活躍在這些高科技產物之下的秘訣就是,從來不會發布任何自己會感到不舒服的報紙頭條在自己的網站上。這是一個簡單的觀念,但忽視了臉書用戶渴望分享他們的生活細節和所有訊息給他們Facebook上面的朋友。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Randi Zuckerberg在社群網路的表現從來都不正常,去年12月,他在臉書上發佈了一張祖克伯家庭的聚會照片,假裝「sext」的照片曝光後,她還在推特上表達不滿。更重要的是,就在上週,許多人不贊成她的論點,認為她只是為了她的新書做宣傳罷了。
2013-11-21 08:19:34
版主回應
全球瘋社群網站 16億人使用 中央社 2013-11-20

市場調查公司eMarketer今天說,預估今年有16億1000萬人每月至少登入社群網站1次。相當於全球1/5以上人口。
法新社報導,這項研究數據較2012年增加14.2%,社群網站的使用者持續成長,估計到2017年底前,人數將達23億3000萬。
eMarketer說,社群網站使用者占人口比重最高的國家依序是,排名第一的荷蘭有63.5%人口使用社群網站;挪威63.3%居第二,接著是瑞典56.4%、南韓54.4%、丹麥53.3%、美國51.7%和芬蘭51.3%。
排名稍次的兩國是加拿大51.2%和英國50.2%。eMarketer這分研究報告是彙整了研究公司、政府機構、媒體報導和企業報告的資料所做成的。
這分報告說,16.1億人約當全球估計人口的22%。
報告說,社群網站使用者成長率前幾名是印度37.4%、印尼28.7%和墨西哥21.1%,即使印度僅7.7%人口使用社群網站。
印度、印尼和墨西哥三國使用臉書(Facebook)的人口比例也大幅增加。臉書是全球最大社群網站,用戶超過10億。
這分報告說,臉書用戶最多的國家目前仍是美國,計1億4680萬人,但印度人口眾多,如照預估成長率計算,預計將在2016年底前成為全球臉書用戶最多的國家。
2013-11-21 08:24:47
阿楨
〔公視主題之夜〕 天羅地網大革命 機會全面均等化

網路改變了世界,網路誕生的20年間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使用網路。網路重塑了我們的文明,改變了生佸每一部份:從學習、購物到交友;甚至是投票。網路帶來許多革命和新機會,但同時也讓我們付出高昂的代價。
「天羅地網大革命」中將從各個不同的層面探索網路如何影響我們,科技趨勢專家Aleks Krotoski博士在節目中訪談到網路世界重量級人物如比爾蓋茲Bill Gates,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 全球資訊網路的發明人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還有Facebook, Twitter, Amazon等網站創辦人。
網路提供了爆炸的資訊,人人都可以獲得資訊,或是發表自己的看法,網路成為最有力的工具。2009年伊朗因為總統大選爭議爆發衝突,伊朗政府強力震壓,原本以社交為主的微型部落格「推特」(Twitter)成為伊朗民眾向外傳遞消息並且彼此連絡的重要工具,即使是高壓統治也難以抵抗無遠弗屆的網路。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網路雖有革命的力量,卻也可以癱瘓一個國家,2007年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愛沙尼亞境內因為拆遷蘇聯紀念銅像而暴發衝突,之後愛沙尼亞政府機關、銀行、傳媒的網路系統,同時遭到駭客長達三週的大規模攻擊,網路癱瘓造成國內陷入緊急狀態。這是史上第一次的網路戰爭,但絕不是最後一次。
網路改變了文化、政治和商業,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人類的心理層面,伴隨網路成長的新世代會有甚麼改變? 專家憂慮人類的想像力將受限於電腦螢幕,網路世界中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也讓專家擔心網路世代可能和現實脫節。
臉書等社群網站的風行也改變了人際關係,如果臉書上有八百個朋友,這種網路上的「友誼」代表的意義是甚麼? 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狀態,也觀察朋友的最新狀態,面對各個社群網站的興起,我們是不是逐漸被淹沒在虛擬世界中?
2013-11-22 08:47:00
阿楨
美國社群用戶滿意度調查 臉書吊車尾2014年07月30日

根據美國消費者滿意度調查(ACSI)最新調查,發現最多人使用的社群網站例如臉書、維特等,滿意度都墊底。另外滿意度在高標的是入口網站以及搜尋引擎,而滿意度最高的則是找資料的好幫手,維基百科。
其實每年網路社群使用者滿意度,臉書一直都吊車尾,今年也不例外但是得分有明顯增加,滿分100滿意度得64分,Myspace得63分,剛好倒數一二名。ACSI主席兼創始人克萊斯·福內爾(Claes Fornell)表示,很少有一個大幅成長的行業有這麼低的滿意度,不過一些重要企業也有注意到,如果不改善這個問題,未來發展前景可能會受到威脅。使用者抱怨facebook隱私、安全性、廣告、垃圾訊息,還有不斷通知的應用程式。因為所有好友都在上面也沒有別的選擇,所以只好繼續忍受。
另外搜尋引擎google與wikipedia維基百科,則是得到了使用者滿意度的高分,報告指出維基百科如了內容品質的問題之外,其他無可挑剔。
2014-07-30 08:41:03
圖博館
賠3億到賺回股本 痞客邦苦熬10年翻身2016-12-23今周刊 吳靜芳、勵心如】

「當數位世界興起時,紙媒介的死神早就在我們公司貼上記號……。」2009年6月,蘋果iPhone、亞馬遜Kindle電子書問世第3年,出版龍頭城邦集團執行長何飛鵬寫下專欄文章《最後的五年》,預測傳統紙媒剩5年壽命。為因應末日,他召集城邦核心團隊,開了連續6個星期的會議。
  7年過去,等待著紙媒末日到來同時,城邦內部也經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何飛鵬的網路賭注一波接著一波;早在2002年開始,城邦旗下雜誌網站紛紛開張;2007年,城邦以台幣一億元,購併部落格服務新創公司痞客邦(PIXNET);2009年,城邦成為台灣最早投入App的紙媒之一,短短4、5年時間,製作了上百個App。但這些投資,也讓他吃下一個個虧損苦果。
  曾是集團賠錢貨 9年燒3億,仍按兵不動
但何飛鵬也為自己設下門檻,亦即,投入網路事業的資金,不超過城邦每年獲利的兩成,同時又要求各部門提高15%營收,得以在交叉掩護間,摸索跨入網路的路徑,「感謝董事會的包容。」他言談間笑說。
  幾年嘗試下來,網站流量卻無顯著表現、App部門也因效益有限裁撤,何飛鵬的賭注沒有梭哈。儘管如此,他沒有畏怯,把眼光放在網路世界土生土長的痞客邦繼續蹲馬步。不同的是,這一次,他熬到了成果。
  14年前,由交通大學學生創立的痞客邦,如今已經是坐擁超過550萬會員、文章累計逾6億篇的網路平台,堪稱集結所有台灣人經驗的資料庫。
  痞客邦在台灣網站流量排名,僅次於外來的谷歌(Google),也是少數擁有流量與內容變現能力的本土網站。2015年,痞客邦首度虧轉盈,2016年更賺逾一個股本(以3000萬元資本額計),獲利是2015年的5倍,最快2018年有望上櫃。
  何飛鵬對年輕團隊全然信任,「我告訴他們,基本上我不懂網路生態,你們要怎麼做,只要說清楚,我全力支持、設法撥錢。」這是他繳了天價學費悟出的道理:傳統媒體工作者僅是「數位移民」,需要外來的「數位原住民」刺激與磨合。
  痞客邦創辦人劉昊恩說:「社長很少對我們下指導棋,他比較想知道我們的想法,他想聽新的聲音。」
  過去對待其他紙媒事業體,只要3年未見轉盈,何飛鵬就大刀斷尾;痞客邦歷經減資、增資,資本額減到3000萬元,城邦不斷墊錢,他卻仍抱之以最大耐性、按兵不動。
  錢不斷在燒,痞客邦執行長周守珍回想當時,「每一年都在想,下一年公司會不會收掉?」
2016-12-31 07:31:58
圖博館
英媒《經濟學人》稱:社交媒體威脅民主2017-11-09參考消息

隨著社交媒體興起,西方傳統主流媒體日漸衰落,公信力成了明日黃花。在這樣一個時代,借助社交媒體崛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自然成了西方傳統主流媒體的肉中刺。在他們眼中,特朗普的所謂“民粹”理念裹挾著社交媒體上的“群氓”,如洪水猛獸一般衝擊他們念茲在茲的所謂政治理想。
  在持有上述觀念的西方傳統精英媒體中,英國《經濟學人》算是打了頭陣,率先在最新一期封面文章中,呼籲應約束對社交媒體的濫用。
  文章中稱,1962年,英國政治學家伯納德·克里克出版了《為政治辯護》一書。他提出,政治上討價還價的技巧遠談不上卑鄙,而是讓抱有不同信仰的人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和平、繁榮的社會中。在自由民主社會中,沒有人可以完全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每個人基本上都擁有過自己選擇的生活的自由。然而,如果沒有可靠的信息、禮貌與和解,社會就會通過強製手段來解決分歧。
  不久前,社交媒體還曾帶來一種政治上更加開明的前景,因為準確的信息和毫不費力的溝通可以幫助好人消除腐敗、偏執和謊言。
  然而政治正變得越來越醜陋不堪。其中的部分原因在於,通過散佈謊言和憤怒情緒,破壞選民的判斷、加劇黨派偏見,社交媒體腐蝕了被認為會促進自由的政治交易的環境。
  社交媒體的使用與其說導致了分歧,不如說放大了分歧。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機激起了公眾對把其他人都甩在身後的富裕精英階層的憤怒。這場文化戰爭以身份而非階層導致了選民的分裂。這種兩極分化的力量並非社交媒體所獨有,但是,福克斯新聞是眾所周知的,而社交媒體平台則是全新的,仍然不太為人所了解。而且,由於自身的運作方式,社交媒體擁有超級強大的影響力。
  它們通過把照片、帖子、新聞和廣告推到你面前來賺錢。因為它們可以衡量你的反應,知道如何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在“眼球經濟”下,為了確定什麼會吸引你的眼球,它們收集有關你的數據。任何打算左右別人觀念的人都可以人製作幾十條廣告、分析它們,看看哪個的誘惑最難抵禦。結果令人信服:一項研究發現,富裕國家的用戶每天點擊他們的手機達2600次。這種體係不僅沒有帶來智慧,而且還帶來了一些令人情不自禁的東西,它們通常會加劇人們的偏見。
2017-11-10 09:18:39
圖博館
這加劇了20世紀90年代至少是在美國紮根的鄙視政治。由於不同各方看到不同的事實,他們沒有任何達成妥協所需的經驗基礎。由於每一方都一遍又一遍地聽說另一方除了撒謊、耍滑和非謗外一無是處,整個體系留給共鳴的空間更小了。由於人們被吸進了一個充斥著卑鄙、醜聞和憤怒的大漩渦,他們忽視了對於這個共享的社會來說重要的東西。
  這會令人懷疑自由民主的妥協和精妙之處,而幫助那些依靠陰謀和本土文化保護主義者的政客。
  怎麼做才好?人們會適應的,就像通常會的那樣。本週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37% 的美國人信任他們從社交媒體上看到的一切,是信任印刷報紙和雜誌比例的一半。然而,在適應所需的時間內,不擅長政治的糟糕的政府會帶來很大的傷害。
  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手段來控制傳統媒體,例如誹謗和所有權法。有人要求社交媒體公司,就像出版商一樣,也要同樣對出現在他們的平台上的內容負責;要更加透明;要像對待需要打破的壟斷那樣對待它們。所有這些建議都有合理性,但是這樣做也有代價。當臉書把特定內容給獨立的機構進行核實時,證明它可以節制這種行為的證據也是有好有壞。此外,政治不像其他類型的言論,要求屈指可數的幾個大公司去考量什麼對社會是有益的也是危險的做法。國會要求在誰為政治廣告付費上實現透明,但是許多有害影響是通過人們無心地轉發一些幾乎不可信的新聞帖子而帶來的。打碎社交媒體巨頭從反壟斷的角度來說可能是有道理的,但是這不會對政治言論有助益,事實上,通過大幅增加平台的數量,可能會使這個行業更加難以管理。
  社交媒體正在被濫用。但是,如果願意,社會可以約束它們,並複興實現啟蒙的最初夢想。這對於自由民主的利害關係再大不過了。
2017-11-10 09:19:40
圖博館
回應
 怎麼著,經濟學人想限制言論自由?經濟學人越來越沉淪了!
 這篇文章真的是垃圾文章。好像是說要限製網絡媒體,但是又說限制是危害自由,然後又說讓網絡媒體負起社會責任,但是又說這樣會導致網絡媒體能左右言論。然後又說利用市場來鼓勵更多的網絡媒體互相競爭,阻止某一單一的網絡媒體太大太強而左右政治,但是又說網絡媒體太多的話反而更容易傳播不利的信息。說到最後,結論是希望人們自發的遠離網絡媒體,為了自由民主。西方人的思維真的是滑稽到了頂點。
 什麼是“牆”?它就是網絡世界的國界線。當中國人構築了一線網絡上的國界線並成功在網絡世界行使國家主權的時候。其它地區的人類則被網絡世界的專制帝國從肉體上至心靈上加上了一條無形的枷鎖,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在網絡世界上是自由的。而真相則是:全球網上除了中國以外,整體陷入了無政府的癲狂境界,而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是這個世界上的專制帝國夢寐以求的。這個帝國成功地讓那些被統治者享受廉價的放縱、卻永遠無法拜託被欺騙、被誤導的地位,永遠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其實我黨早就給他們指了明路:做好自己,百姓自會擁戴,輿論再興風作浪也不怕,就像現在的公知充其量只能狂犬吠日
2017-11-10 09:20:18
jsoujsou
博客要涼 你的博文存檔了嗎? 018-08-22 民日報評論”

近日,運營12年的網易博客宣佈將正式關停,令不少人唏噓不已。曾經3年註冊用戶9000萬,但如今繁華落盡黯然離場。一位博友說:這裡存著多年的個人日記,看來要找個新地方存檔了。
  需要存檔的,與其說是文章,不如說是回憶。
  每一次“關停”,總會出現“XX時代落幕”的感歎。的確,之前,博客大巴、微軟MSN、百度空間等紅極一時的博客平臺均已停止運營,慘澹維持的搜狐博客、博客網的首頁頭條文章更新時間也停留在2017年。但放在互聯網發展的更大景深中看,前有電郵列表討論群組、論壇BBS積蓄人氣,後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風頭不減,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
  互聯網“喜新厭舊”自有其道理。畢竟,縱說博客千般好,功能難免有短板。姑且不提直播、短視頻等新興業態,微博,這一名義上的博客迷你版,也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博客的前面。在社交領域,三言兩語的表達乘上移動互聯網的快車,更便於即時曬曬心情、發發資訊,也便於他人快速流覽、點贊評論,容不得靜下心來字斟句酌、洋洋灑灑。從傳播效率來看,一條微博,有可能登上別人的主頁;一個話題,或許會引起成千上萬人評論參與。同是個人媒體,博客像是等待他人登門造訪的興趣圈,而微博則是完全開放的演說場,傳播力不可同日而語。
  何況,博客的功能已逐漸被其他產品“接管”。微博取消字數限制,可承載的表達姿態更多樣,長篇宏論也並非不可;原創公號吸引了不少原先的熱門博主,將各種觀點與資訊定時投放到粉絲眼前;而豆瓣、果殼、知乎等產品深耕垂直領域,讓不同興趣的博客用戶重新找到了交流的歸宿。後來者居上,包含並優化了博客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看:博客並沒有離場,不過是化作了新的形態。
  不變的是,網路的發聲場從未寂靜,人們的表達訴求也從未衰弱。只不過,發言的平臺更加多樣、更加寬廣。
  同樣不變的是,人們對優質內容的期待。有人反感碎片化的資訊、懷念博客時代的大塊文章,有人直接跳過所有互聯網產品、捧起了紙質書籍,到底什麼載體更容易產出優質內容,或許沒有固定的答案。但可以確認的是,人們既需要書本的宏大視野,也需要網文的生動側面和微博的片段巧思,這樣,深閱讀與淺閱讀才能相互促進,鮮活材料與深度理論才會相互印證。抓住這一點,未來的互聯網產品或許能贏得更多使用者。
2018-08-23 09:31:38
阿楨
“臉書無聊”,中國短視頻APP正“圈粉”印度新線民

  《華爾街日報》2019-03-15報導,中國多款內容分享應用正在印度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興起,目前大多數印度人正首次利用低成本智慧手機和極其便宜的資料套餐上網。這些應用包括Bigo Inc.旗下的Like和Bigo Live、跳動科技旗下的Helo和抖音(TikTok)等。
  這些應用介面簡單,非常吸引使用者,例如31歲的Asha Limbu,她來自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邦,目前在新德里做管家。在為一戶中產階層家庭做家務的間隙,Limbu每天都在Like上花費三個小時,流覽數百個短視頻,在這個過程中與朋友和陌生人交流。她表示,Facebook讓人感到無聊。
  FB旗下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有超過2億用戶,該應用在印度不同社會經濟階層、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群當中頗受歡迎。不過,一些來自中國的新應用增長速度更快,有可能很快就會削弱Facebook和Alphabet在印度廣告市場的主導地位。
  雖然騰訊、阿裡和微博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尚未在印度站穩腳跟,但Like等應用在當地已很受歡迎。Like與其姊妹平臺Bigo Live在全球擁有6900萬月度活躍用戶;Bigo今年2月表示,將投資1億美元擴大在印度業務,並在當地招聘1,000名員工。Ranveer Singh等寶萊塢巨星入駐Like提升了這款應用的人氣。Singh上傳了他跳舞的視頻,在四個月內積累了460萬粉絲,幾乎是他FB上1020萬粉絲數量的一半,是Twitter上1,170萬粉絲的三分之一還多。
  其中許多中國應用瞄準了印度會說英語的城市居民以外的用戶。跳動2018年專門針對印度市場推出一款名為Helo的新應用。用戶打開該應用後可選擇設置14種印度語言,但不包括英語。無需選擇要關注的帳號,應用用戶就會自動收到簡單的、滾動播出的消息推送,顯示熱門短視頻和圖片。Helo已累積擁有2500萬月度活躍用戶,目前平均每天新增約10萬用戶。已與Twitter相當。Twitter是印度記者、政界人士、藝人和其他精英最青睞的,在印度擁有約2600萬月度活躍用戶。跳動旗下抖音在全球受到歡迎,在印度的用戶量迅猛增長約2.6億用戶,占其全球1/4,接近FB印度用戶數。FB印度數位廣告市場規模仍較小,相比美國市場1,000億美元的年收入,印度只有20億,不過,未來五年可能會擴大兩倍。
2019-03-16 09:16:53
阿楨
中國視頻分享超級明星的突然崛起已招致抵制。印度政府最近採取措施限制外國公司,以便本土科技企業發展,一些團體對這些應用上的不雅內容感到擔心。發言人稱,抖音和Helo面向年齡不低於13歲的人群,Like在印度市場面向18歲及以上人群,Bigo Live用戶必須年滿16歲。兩者都有舉報不良內容的機制。
  回應
 抖音不是啥好東西,充斥著各種衣著暴露的女性,還有很多食品加工不利於減肥,最後還有很多曬貓、曬狗的,這一切都佔用了我大量時間,不說了再去刷一波
 你說的不是什麼好東西,那為什麼中國航太、中國三軍、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共青團中央等國字型大小在用呢?!
 騙子,我的抖音為什麼就沒有【各種衣著暴露的女性】!
 你的偏好決定了抖音給你推送的內容!
 這個跟個人愛好有直接關係,平時你什麼看的多,喜歡收藏什麼,大資料就會推薦你喜歡的內容給你。比如我喜歡看戶外運動旅遊,還有一些專業內容,基本推薦給我的也是這些內容。
 自從下載了抖音,我就過上了皇帝般的生活,有人給朕唱歌, 有人給朕跳舞,有人給朕演戲,有人逗朕樂,朕還要挨個批閱評論,累死朕了
2019-03-16 09:21:59
阿楨
政治成熟的可能性:以“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行動為例2019-06-17北大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吳靖/盧南峰

  前言:理解新社會階層崛起及其話語模式的理論框架
當代中國活躍的網路政治生態催生了“公知”“自幹五”“小粉紅”等諸多邊界模糊的網路群體及與之配套的話語體系。近年來,在圍繞《臨高啟明》等網路小說形成的亞文化中, 在軍事論壇、知乎、觀察者網等言論平臺的知識生產中,在各種涉及科技和產業的自媒體公眾號中,在關於中美貿易戰的公共討論中,甚至在某些影像作品的文化表徵裡,比如《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工匠》《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等,我們能識別出一支將工科和工程實踐領域的知識方法、生產力和技術至上理念、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立場相結合的網路話語力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和觀察者根據一些活躍的核心人物的自我命名, 將這樣一個崛起的話語群體稱為“工業黨”。
  首先,“工業黨”和“小粉紅”的話語風格、語彙與邏輯體系,相對獨立於學院派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公立學校教育中教條的政治常識,以及政治官僚系統中的檔式話語。他們利用市場化出版、網路論壇、網路文學寫作、自媒體、專欄寫作等方式,持續穩定地生產有關國家發展方向、歷史敘事、產業政策、國際政治、意識形態鬥爭等宏大敘事層面的內容,並且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共識——包括社會精英共識的生產之中。

接下來比較兩者的文化生產與社會行動策略的異同,分析兩個群體在中國當代思潮光譜中的不同角色、位置和未來變化的可能性,借此理解當代中國不同都市中產階級新主體的生成與分野邏輯。
  回應
唯一不同就是工業党是自己自信的稱呼,小粉紅是扣帽子貼標籤的惡意。
https://www.guancha.cn/wujing/2019_06_17_505894.shtml
2019-06-18 08:57:49
阿楨
為什麼很多人不爽李子柒的“農村古風”? 2019-09-12 觀察者網

李子柒的作品題材來源於中國人真實、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的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展開。到後期,她的視頻古風意味慢慢減弱。唯一不變的是,她總是試圖身體力行去詮釋一樣東西從何而來。她曾溯源到西漢,用麻皮和樹皮手工造紙。做洗漱台時,她還想過切割鵝卵石、挖坑做面盆。提到她,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沒有李子柒不會做的。”
  不過,圍繞著她的除了讚譽,還有許多爭議。
最近,因為一些“大V”的質疑,李子柒又陷入了輿論的漩渦裡,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有人抨擊她是“擺拍”,將田園生活描繪得過於精緻美好,誤導大眾。
還有人認為她都是團隊在運作,她不過是又一個“立人設再行銷變現”的網紅罷了。
  其實在她火了之後,她自己就承認過現在有團隊運作。想想也是,要種糧食、做美食、製作家用,還要開淘寶、拍視頻,各平臺運作,一個人怎麼忙得過來?
大多數觀眾其實都是默認並支持她有團隊這件事的,這其實算不上一個“黑點”。
重點在於“是否擺拍”以及“美化甚至過分虛假化了農村生活”,這是李子柒應該被指責的地方嗎?
  其實也不必那麼嚴苛。
支持她的人認為,李子柒是以“視頻博主”的身份紅起來的,她在自己的視頻裡的確為大家展現了很美好的田園生活,多數人只是為了“看一個感覺”。
再者,她做農活時動作都非常標準,並不會“誤導”不諳農事的城裡人。
農村生活的確不如她描繪的那樣美好,但誰規定農村婦女就不能“擺拍”?
將美好有趣的一面挑出來給觀眾看,有什麼不對呢?
關於李子柒再說最後一條。那些罵李子柒把農村生活拍得做作的,建議去看下美國那些90年代的Midwest bakery shows. 那裡面把中西部大農村的田園生活拍得要多lofty有多lofty,怎麼不去罵做作?
2019-09-16 08:27:30
阿楨
退一萬步說,就算視頻裡那不是中國目前真實的農村,但李子柒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現在活在農村,農村生活該什麼樣還不比你我這些城市精緻人更有話語權?人家努力靠自己組建起了團隊,賺得起高檔裝修的錢,把自己生活過起來了,重新定義了一種新的農村生活方式。
  更諷刺的是,天天想著與國際接軌的城市人,怎麼也沒想到,人家李子柒恐怕才是真正意義上活躍於當今國際互聯網的中國第一代表。前段時間,我中午去YouTube總部吃飯,他們餐廳每天都會精選一些全球最火YouTube up主的視頻輪播,當天放的是李子柒。李子柒現在YouTube資料標準的國際一線視頻博主,數個視頻都在30 million播放量以上,這是很多知名華人明星的MV也很難達到的資料。我國為數不多的、實打實的文化輸出。
  李子柒在油管有623萬訂閱,兩年時間發佈了92個視頻,視頻播放量最高的3400萬次,有22個視頻上了1000萬播放量。
在下面的評論裡你都很難翻到中文,評論區被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們瘋狂的示愛所佔領,李子柒在他們心中就是仙女,仿佛天使一般,有愛上她的,有被她激勵的,有被中國文化感染的,有因此要學習中文的,你可以從各個方面深刻感受到這些外國人有多麼的喜愛她。
有外國網友說,“她讓我有了改變生活的衝勁,讓我變成最好的自己。”
有人甚至說,這是油管裡正面評論最多的頻道。
從這一點來說,不論是在文化傳播還是在正能量傳播上,李子柒都做得很不錯。
目前,這場爭論還在持續中,不過據觀察,支持李子柒的人還是占多數的。
說點個人看法吧。
  回應
 對我來說李子柒有沒有團隊、是不是擺拍其實都無足輕重。我喜歡的是她整個視頻裡流露出來的那種接地氣卻又很詩意的感覺,而且所有的事情她的確都做了:劈柴,砍竹子,生火做飯,醃鹹鴨蛋,春耕秋收……
 我們從小就學習田園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誰能說自己從來沒有嚮往過想像中愜意、閒適、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呢? 我覺得,她的視頻中傳達中華傳統文化中詩意田園的這個部分,簡直太成功了。
 我也是農村長大的,也幫忙幹過農活,但是完全比不了李子柒幹活那個麻利勁,人家確實很能幹,尤其那個做沙發的視頻,看完我真心瑞思拜,多看幾個視頻,你會發現她真的什麼都會,就沖這點我就黑不起來
2019-09-16 08:29:08
阿楨
北大教授張頤武:西方大規模示威中,Z世代的複雜角色 2020-06-18 環球時報

最近,不少西方媒體關注到在這次由美國黑人喬治•佛洛德之死所激發的西方國家持續示威中,“Z世代”所發揮的影響力。所謂“Z世代”,也類似中國常說的“95後”,他們有幾個特點相當重要:
  第一,他們是“網生代”,對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手機文化熟悉並善於運用,在此基礎上形成其文化。而這種文化常常是“部落化”的。
  第二,出生在西方經濟發展較為順暢的“冷戰後”階段,是在相對普遍富裕時代成長的,也更重視自我的感受和體驗。
  第三,工作生活更重視所謂的“靈活性”和個性,做各種選擇都會更注重自我的滿足。
近些年來,西方貧富差距加大,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在疫情下的停止或靜止,讓他們在生活上最先受到影響和損害。
  年輕人對於社會不公的感受,更容易形成更激進社會行為。而Z世代的“網生代”特性,使得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社交媒體來獲得資訊,由於遮罩和消除了和不同看法的人相互討論,也更容易形成“極化”的形態。
  很多網路上的社交媒體其實是高度“部落化”的,和所謂的“外人”,包括家中長輩等都沒有相容性。
  同時,這些行動由於其具有青少年的衝動性特點,而缺少自製力,更容易出現暴力和逾越界限的活動。年輕人的精力旺盛,在社會停擺的狀態下他們也沒有其他的更多事情。這更能夠令他們延續其街頭行動。
  這些年輕人觀念也相對簡單,由於其激進,往往會做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他們有難言的憤怒和不滿,但沒有更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策略。他們往往有即興的、發洩式的表現,最終會形成什麼樣的發展卻極不清晰。
2020-06-18 07:47:09
阿楨
百度、QQ、淘寶、郵箱,當年這些中國產品是怎麼幹掉國外同款的 2020-11-21

谷歌退出前,中文市場確實競爭不過百度,搜中文關鍵字的結果準確度不如百度,百度當時主打的廣告語也是更懂中文,直指穀歌弱點。穀歌也有它的優勢,英文搜索比百度好,學術相關搜索也還可以,當時在大學日常使用都是百度,搜文獻在知網,但有時用穀歌和百度做一些輔助,搜英文用穀歌。
  當時國外巨頭有些領域是真的幹不過國內,MSN當時在知識份子和白領裡面很有逼格,但確實不好用,導致雖然為了逼格裝一個,但真用還是QQ用的多,傳檔這麼高頻的剛需功能,MSN就是遲遲不出,沒辦法,不能為了逼格不幹活了啊。穀歌也推出過Gtalk,當時我也用過一段,但那個除了逼格什麼都沒有,還不如MSN。
  Gmail倒是還不錯,當時主打大空間,用著也沒什麼硬傷,但是還是不如QQ郵箱,我最早的郵箱是163的,然後是Gmail,最後註冊的QQ郵箱,很多帳號都是用163帳號註冊的,支付寶是Gmail註冊的,但後來慢慢都不用了,因為QQ郵箱的大附件,中斷點續傳等功能好使,工作後還是要用好使的……
  淘寶也是幹掉易趣的,bat起來,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外國巨頭在的時候,被他們幹趴下好多產品了,可不是外國巨頭一走,他們忽然冒出來的。當時外國巨頭的當地語系化有很大問題,很多東西完全照著西方習慣來,當地語系化團隊沒有許可權改,比如註冊帳號,外國人用郵箱不算個事,但中國人更喜歡用手機號,就這點事外國巨頭轉彎就很慢。
  回應
 當年的穀歌比百度好用一萬倍,後來被各種限制,無語。
 瞎說,當年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比谷歌強得多。MP3搜索,貼吧,問答...這些百度特色本土化產品打得穀歌抬不起頭來,穀歌的本土化被戲稱為除了穀歌的名字什麼都沒有做。所以穀歌在大陸市占率也從未突破30%,而百度永遠占70%。
 外事問穀歌,內事問百度,這才是當年搜索的情況。只是時過境遷,穀歌不再是當年的穀歌,百度也不是當年的百度了。
 穀歌在技術上可能確實比百度厲害,但是本土化做的跟屎一樣,這也是眾多美國互聯網企業的通病:太過於傲慢,認為美國就是世界中心,我們的產品在美國都這麼受歡迎,在其他國家當然更沒問題了。
2020-11-22 09:41:57
阿楨
美皮尤研究:青少年捨棄臉書 改用YouTube及TikTok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2/08/11調查,國內大量青少年在過去7年間捨棄臉書,更傾向花時間在YouTube及TikTok等影音分享平台上。
在受訪青少年中,約95%稱自己有使用YouTube,有67%說自己是TikTok用戶,僅32%稱有使用臉書。皮尤研究中心約在7年前作過類似調查,當時美國青少年臉書使用率為71%.如今使用人數已大幅減少。
法新社報導,讓人們以影音照片表達自己社群網站.吸引了年輕族群,臉書如今已被視為年紀較大者使用的網路平台。
2022-08-11 06:59:44
阿楨
數位中介法若納管 PTT:等於命令關站 2022-08-19 聯合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修訂「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昨天舉行第三場公開說明會,對於法規執行細節,知名平台業者均提出實務上窒礙難行之處,PTT(批踢踢實業坊)代表更直言,「中介法」若真要把非營利組織PTT納管,「那就等於跟命令PTT關站相去不遠。」
NCC八月起一連舉辦三場公開說明會,前兩場針對學者、公協會以及ISP(網際網路連線技術服務供應商)說明中介法草案,昨天則是針對所有知名平台服務供應商,包含LINE、PTT、巴哈姆特、Dcard、Yahoo、樂天、網路家庭、Mobile 01、微軟等知名平台軟體業者,聽取國內知名數位平台對草案的看法。
昨天說明會由巴哈姆特副執行長陳建仁打頭陣,他說,作為原生社群平台,針對言論自由相關規定,業者無所適從。陳建仁並以最近最熱門的論文門事件為例,有人張貼某參選人論文涉及抄襲,平台若是看到貼文,究竟要不要刪文,這可能涉及誹謗,但如果又有另一人表達這個抄襲貼文有誤,到底該不該刪?
陳建仁說,平台要到哪裡去找相關人才來對所有貼文進行判斷,「對難以判斷的檢舉案,我只能選擇一律刪除,以求免責,這對於言論自由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眾多業者之中,相對於其他數位平台都以營利為目的,鄉民最多的PTT則是非營利組織,針對中介法是否該納管PTT?PTT法務部顧問許哲仁說,PTT作為非營利組織,究竟是否被納管,從目前的法條來看並不清楚,尤其,PTT目前使用人數距離二三○萬人還有一段距離,草案要求大的商業平台應該要負擔特別義務,現在的PTT根本做不到,如果中介法一定要將資源稀少的PTT納管,「那就等於跟命令PTT關站相去不遠。」
針對PTT疑慮,NCC綜合規劃處科長劉佳琪指出,草案並未特別考慮是否為營利性質,歐盟規範方向是「線上守門人」,因守門人接受各方資訊、傳遞給更多人,當然會有一定社會問責。NCC綜合規劃處長王德威則說,技術上做不到的也不可強人所難,中介法是參考歐盟規範,但其他國家法令也不能直接移植,NCC會根據業者看法,持續調整中介法內容。
  回應
這個黨跟對岸的那個黨有啥不一樣啊?!
這也是自做自受了~鉗制言論自由根本是小菜一碟!
卸磨殺驢了 成也PTT 敗也PTT
2022-08-19 06:41:18
阿楨
擬選時力黨主席? 谷阿莫微博千萬帳號被封 2023年2月5日

又有網紅要投入政治圈!知名YouTuber谷阿莫參選時代力量決策委員,希望以個人新媒體力量監督上位者,而且如果沒有好的領導者,也不排除競爭黨主席大位,不過,還沒選上,他在大陸,擁有網路1176萬粉絲的微博,以及B站帳號,也疑似被指參選「台獨」政黨委員,帳號已經被封。
谷阿莫,洋洋灑灑2000字政見,說參選目的是要找出時力的衰敗原因,將以個人新媒體力量,監督上位者,如果沒有好的領導者出來,也不排除競爭黨主席大位,改革方針內還提到,要打造明星、舉辦社運,但谷阿莫本身也有不少爭議。」
因為經常發表濃縮電影解析在網路上竄紅,卻因為影片來源使用,涉嫌違反著作權法遭到起訴,最後谷阿莫賠償上百萬,以及刊登聲明,片商才因此撤告,如今要角逐進入政黨決策圈,恐怕得小心,二創地雷別再踩。
  相關新聞
千萬粉絲帳號被封!谷阿莫公開「1動機參選」 嘆體現共產黨體制沒自由
  回應
時代力量大腸花專收垃圾?
走了個抄襲的,來了個剽竊的,這種咖最好的出路就是去綠營從政
二次創作就是抄襲阿 你拿別人的影片來講講話就當作自己的發表賺流量錢
盜版仔還想搞政治!現在真的是網紅治國?台灣人民病了?
一邊賺人民幣,一邊想搞台獨,到底誰在賣台?
台毒,吃飯砸鍋,癡心妄想,賺人民幣
2023-02-07 08:36:3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